高考詩歌鑒賞知識點與答題技巧典例解析_第1頁
高考詩歌鑒賞知識點與答題技巧典例解析_第2頁
高考詩歌鑒賞知識點與答題技巧典例解析_第3頁
高考詩歌鑒賞知識點與答題技巧典例解析_第4頁
高考詩歌鑒賞知識點與答題技巧典例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2高考詩歌鑒賞知識點與答題技巧典例解析本部分主要包含詩歌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方面的知識點和表達技巧。知識點一:形象本部分包括人物形象、人物塑造手法、物象、畫面以及意境等。一、人物形象【真題回顧】(2012年·新課標II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列小題。送子由使契丹蘇軾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遠適更沾巾。不辭驛騎凌風雪,要使天驕識鳳麟。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應夢武林春②。單于若問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注]①清禁:皇宮。蘇轍時任翰林學士,常出入宮禁。②武林:杭州的別稱。蘇軾時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譽為“門地、人物、文學皆當世第一”。后來入吐蕃會盟,酋長問他:“聞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騙他說:“彼李揆,安肯來邪?”1.本詩尾聯(lián)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對此進行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本聯(lián)用李揆的典故準確貼切,因為蘇軾兄弟在當時聲名卓著,與李揆非常相似。B.從李揆的典故推斷,如果蘇轍承認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C.蘇軾告訴蘇轍,作為大國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謙恭的君子風度。D.蘇軾與蘇轍兄弟情深,此時更為遠行的弟弟擔心,希望他小心謹慎,平安歸來。2.本詩首聯(lián)表現(xiàn)了詩人什么樣的性格?請加以分析。【答案】1.C2.表現(xiàn)了詩人曠達的性格。蘇軾兄弟情誼深厚,但詩人遠在杭州,與在京城的蘇轍已是天各一方。這次雖是遠別,詩人表示也不會作兒女之態(tài),悲傷落淚?!窘馕觥?.題干是“本詩尾聯(lián)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對此進行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形象、表達技巧和詩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要讀懂詩句的內容和思想情感。C項,錯在“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謙恭的君子風度?!遍喿x全詩可知正確的應是:蘇軾告訴蘇轍,作為大國使臣,既要不辱使命,更要不失大國風范。故本題選C項。2.題干是“本詩首聯(lián)表現(xiàn)了詩人什么樣的性格?請加以分析。”此題的考點是分析詩歌中的人物形象。這道題考的是分析詩中的詩人性格特點。解答此類題,首先要求考生找準詩歌中所塑造的形象本身,再用幾個簡練準確的詞語概括其特點,最后結合詩歌內容分析形象與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的內在聯(lián)系或說明其在詩歌中所蘊含的意義。讀懂全詩,根據(jù)具體詩句分析。首聯(lián)點題,寫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這次也不會因遠別而悲傷落淚。蘇軾兄弟情誼頗深,蘇轍23歲前與兄住在一起,未曾一日分離。23歲進入仕途,從此宦游四方,會少離多。盡管如此,他們仍息息相關。蘇軾一生屢遭貶謫,蘇轍受累不怨。在“烏臺詩案”中,蘇轍寧肯舍棄官帽以營救其兄,感人至深。蘇轍此去,雖為遠別,但暫作分離,一向樂觀曠達的蘇軾自然不作兒女之態(tài)。“那因遠適更沾巾”化用王勃“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句意,表現(xiàn)了詩人曠達的性格。頷聯(lián)勸勉。上句勉勵蘇轍不辭辛苦,下句鼓勵兄弟不辱使命。這句是說要讓遼主認識你這仁德之國派出的使臣。既要不辱使命,更要不失大國風范。頸聯(lián)囑咐。上句要子由身居沙漠,時時回望汴京的月亮,不要忘記故國。下句設想子由夢境,夢中的湖光山色應該是杭州的湖光山色。尾聯(lián)望歸。這里用李揆指子由,這不僅因為蘇軾兄弟在當時的名位與聲望,舉世皆有所聞,而且以此告誡子由,出使北蕃,決不可追求盛名,須小心謹慎,安全而歸。這首詩以送別為題,寫尋常之題材,寄兄弟之親情,明國家之大義,寫出蘇軾對子由出使遼國的復雜心理,一再勸勉,諄諄囑咐,殷殷盼歸之情?;卮鸨绢}時抓住“曠達”的性格,關注詩人遠在杭州,與在京城的蘇轍已是天各一方的具體情況回答詩人表示也不會作兒女之態(tài),悲傷落淚?!炯挤c撥】鑒賞人物形象的“四法”:1.審讀標題,挖掘信息題目是文章的眼睛,目以傳神。詩歌題目常常能傳出很多重要的信息。如陳子昂的《春夜別友人二首(其一)》交代了季節(jié)、時間和送別的主題,對于把握人物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知人論世,關注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和詩歌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對把握詩歌的人物形象有重要的參考作用。不同時代的作家,其作品所反映的社會內容和寄寓的情感是不同的。同一作者,處于不同的人生階段,遭遇不同,處境不同,其作品的感情基調也不一樣。例如李清照前期生活幸福美滿,夫妻志同道合,伉儷相得,其詞輕快、爽朗,充滿生活情趣;后期遭受戰(zhàn)亂,夫妻分離,自然就比較悲傷、哀怨、凄婉。3.整體感知,確定身份分析人物形象,要從詩歌整體上把握。區(qū)分人物形象是哪一類,為其大體定位。如楊炯的《從軍行》,通過整體閱讀,可大體給“書生”定位:一個充滿血性、志在馳騁沙場、渴望建功立業(yè)的書生形象。4.抓關鍵詞,分析特征塑造人物形象,詩人往往運用關鍵詞句,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等描寫完成,抓住了這些關鍵詞句,也就能快速地把握詩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如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抓住“宦游人”“偏驚”“歸思”“沾巾”等詞可以分析出詩人宦游異鄉(xiāng)、傷感思歸的形象特征。二、塑造人物形象方法【真題回顧】(2021·廣西·欽州·高三模擬)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小題。古意李頎男兒事長征,少小幽燕客。賭勝馬蹄下,由來輕七尺。殺人莫敢前,須如猬毛磔。黃云隴底白云飛,未得報恩不能歸。遼東小婦年十五,慣彈琵琶解歌舞。今為羌笛出塞聲,使我三軍淚如雨。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開頭兩句總領以下四句,描繪了好男兒遠去從軍戍邊,他們從小就游歷幽燕,為下面的描寫張本。B.一個“賭”字,一個“輕”字,表現(xiàn)了軍中男兒豪邁之情,也委婉地表達了詩人對他們不珍視生命的批評。C.運用了白描的手法,點出彈琴舞蹈的女子的年齡與身份,借女子彈奏的音樂來表達戰(zhàn)士強烈的思鄉(xiāng)之情。D.最后一句用夸張的手法,不說一個人而說“三軍”,不說淚流滿面而說“淚如雨”,極言其多,表達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2.整首詩塑造了邊疆從軍的大丈夫形象,請結合詩句分析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敬鸢浮?.B2.①外貌描寫,“須如猬毛磔”,須發(fā)又短又多又硬,顯出“男兒”勇猛剛烈的氣概;②行為和心理描寫,“賭勝馬蹄下,由來輕七尺”,盡顯剛勇獷悍的男兒本色;③環(huán)境渲染,“黃云隴底白云飛”,雄偉莽蒼的塞上風沙,烘托出志在報國的硬漢豪士的形象;【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歌語言、手法的能力。B.“委婉地表達……不珍視生命的批評”錯誤,“賭勝馬蹄下,由來輕七尺”是說他在馬蹄之下與伙伴們打賭比輸贏,從來就不把七尺之軀看得那么重,所以一上戰(zhàn)場就奮勇殺敵,殺得敵人不敢向前,展現(xiàn)男兒的勇猛氣概,并非“批評”。故選B。2.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塑造人物形象技巧的能力。人物描寫的方法主要包括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如“賭勝馬蹄下,由來輕七尺”意思是“經(jīng)常與人在馬上比試勝負,從不珍惜七尺身軀”,“賭”是人物的行為,“輕”是人物的心理,這大丈夫在馬蹄之下與伙伴們打賭比輸贏,從來就不把七尺之軀看得那么重,所以一上戰(zhàn)場就奮勇殺敵,殺得敵人不敢向前,借助行為和心理描寫展現(xiàn)大丈夫的勇猛強悍。如“須如猬毛磔”意思是“氣宇軒昂,臉上的胡子像刺猬的毛叢生”,這是大丈夫的外貌,借助刺猬的毛這一喻體展現(xiàn)了其胡子的又短、又多、又硬的特征,顯出他勇猛剛烈的氣概和殺敵時須猬怒張的神氣,通過外貌的塑造展現(xiàn)了大丈夫的形象。如“黃云隴底白云飛”意思是“隴下黃沙彌漫,上面白云飄飛”,這一環(huán)境給大丈夫布置了一幅背景:一個虬髯男兒,胯下是高頭戰(zhàn)馬,手中是雪亮單刀,背后是遼闊的原野,昏黃的云天,這氣象是何等的雄偉莽蒼,借助環(huán)境的渲染烘托了大丈夫的形象?!炯挤c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主要有:1.正面描寫主要有肖像、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2.側面描寫主要是環(huán)境的烘托、和其它人物的對比以及他人的評論等。3.藝術手法主要有用典、修辭和其它常見的手法。答題時答出手法,然后結合詩歌具體解釋。三、物象【真題回顧】(2020年·新高考1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贈別鄭煉赴襄陽杜甫戎馬交馳際,柴門老病身。把君詩過日①,念此別驚神。地闊峨眉晚,天高峴首春②。為于耆舊內③,試覓姓龐人④。[注]①把:握,執(zhí)。②峴首山,在襄陽。③耆舊:年高望重的人。④姓龐人:指龐德公,漢末襄陽高士。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的首聯(lián)簡單交代了兵荒馬亂的時代背景和詩人年老多病的艱難境況。B.雖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詩篇陪伴,但面對離別,詩人還是感到心驚神傷。

C.詩人請鄭煉在襄陽尋訪龐德公那樣的高士,表達了對先賢的仰慕之意。D.全詩情感表達含蓄蘊藉,格律謹嚴,比較典型地體現(xiàn)了杜甫詩的風格。2.詩的頸聯(lián)寫到峨眉、峴首兩座山,對表達離情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敬鸢浮?.B2.①峨眉山位于蜀地,峴首山位于襄陽,二者相距遙遠;②以兩山相距之遠代指自己與朋友遠離,不舍之情見于言外?!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對詩詞綜合賞析能力。此類題綜合考查詩詞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詞的所有內容,注意結合全詩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容一般為曲解詩詞意思,答題時注意仔細辨析。B項,“面對離別,詩人還是感到心驚神傷”有誤,“念此”的“此”應結合首聯(lián)中“戎馬交馳際,柴門老病身”一起理解,詩人不是為離別“心驚神傷”,而是想到在此戰(zhàn)亂時期,自己又年老多病,一別將再難相見,故此“心驚神傷”。故選B。2.本題考查學生把握意象及分析抒情方式的能力。首先要分析意象的特點以及在詩歌中有無象征寓意;其次要結合詩歌表達技巧來分析其對于抒情的作用,并結合具體內容分析詩句運用了什么抒情技巧的,有什么表達效果,或者抒發(fā)了什么情感。“峨眉”是詩人的居住地,“峴首”是襄陽龐德公隱居的地方,也是鄭煉將要前往之地。上句“峨眉晚”,寫出離別之際因天色薄暮,而詩人不得不與友人離別的依依不舍之情;下句想象友人到達襄陽,正是春光明媚之時,表達對友人一帆風順抵達目的地的美好祝愿;體現(xiàn)了詩人對友人深厚的友情。用“地闊”“天高”刻畫出峨眉與峴首兩座山相距遙遠,借景抒情,抒發(fā)離別之后兩人分居兩地,相隔遙遠的孤獨寂寞之情【技法點撥】詩歌意象鑒賞的分析方法:意象,作為中國古代文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被認為是作者內在抽象心意的外在寄托,理解了意象所蘊含的情感內涵,詩詞的寓意也就迎刃而解。在高中語文所選的諸多古詩文中,對意象進行解讀,能夠提高學生的詩詞鑒賞能力。

1.關注意象所在的季節(jié)。意象,是作者對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將之寄托給一個所選定的具象,其中融入作者自己強烈的個人感情色彩。作為作者精心挑選設計的外在投射,它出現(xiàn)的時節(jié),是值得我們關注的。如杜甫的《登高》,“風急”“天高”“落木”“飛鳥”諸多意象圍繞一個“悲秋”展開。此時的作者經(jīng)歷了國家戰(zhàn)亂,愛子夭折的生活折磨,已經(jīng)從壯年“會當凌絕頂”的豪情壯志中蒼老,歷經(jīng)人世起伏,悲歡離合,進入到生命的暮年之中,此時的季節(jié)“秋”,即時應景登高時的季節(jié),也是李唐王朝由盛入衰的時代之“秋”,更是作者生命走過白日放歌縱酒的壯年,進入潦倒落寞的暮年的歲月之“秋”,一個季節(jié)三重意蘊,故清人評其“氣象高渾,有如巫峽千尋,走云連風,誠為七律中稀有之作?!倍铎系摹队菝廊?春花秋月何時了》當中,出現(xiàn)的季節(jié)則為春季,詞中開篇即“春花秋月何時了”,詞尾再次點題,“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春季本是最美好的時節(jié),萬物復蘇,花紅柳綠,處處充滿生機,但對于作者而言,如此美好的春天卻給人以度日如年之感,扣問這樣的日子何時結束。聯(lián)系作者的生平,經(jīng)歷亡國被囚的恥辱,飽受宋帝的折磨,不難理解,詞中的春,有對昔日風華正茂時的春的懷念,更多的是而今淪為階下之囚的春的生無可戀。景物之春與生命之秋形成鮮明對比,將詞人心靈上的波濤起伏和憂思難平娓娓道出。關注意象所在的季節(jié),幫助我們讀懂詩詞的內蘊。2.認識意象所蘊含的顏色。列賓說:“色彩,就是思想?!痹谠娫~鑒賞中,抓住意象的顏色,就可以體會濃郁的詩味。杜甫的《春夜喜雨》,全詩32字無一處寫喜,但一黑一紅,兩處顏色的對比,讓春雨為錦官城帶來的花團錦簇、萬紫千紅的景象躍然紙上,“‘喜’意都從罅縫里迸透”(浦起龍《讀杜心解》)。李清照的名篇《如夢令?昨日雨疏風驟》,同樣有“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币粋€嬌俏少女的好奇問題,幾千年來撥動人們的心弦,而詞句中的色彩更是讓人印象深刻。作者用“綠”代替葉,“紅”代替花,本是雨后花園的尋常之景,卻因作者別出心裁,以顏色代替尋常事物,使得詩句色彩鮮明、雨后的生機撲面而來,“紅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漸漸消逝,而“綠肥”正是象征著綠葉成蔭的盛夏的即將來臨,語言的創(chuàng)新,色彩的應用使得詞句“委曲精工,含蓄無窮意焉”。3.留心意象的排列組合。除了意象的季節(jié)和顏色,關注意象的排列順序,對學生理解詩詞意義,也具有極大的幫助。在高適的《燕歌行》中,“戰(zhàn)士軍前半生死,美人帳下猶歌舞”,兩組反差強烈的意象場面濃縮在一句14個字之中,戰(zhàn)士戰(zhàn)死沙場的悲壯與將軍醉生夢死的場景形成強烈對比,作者對統(tǒng)治者昏庸及批判力透紙背。在孟浩然《宿建德江》中:“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痹娙嗣鑼懥酥邸熶?、日暮、客、曠野、天、樹、清江、月等9個意象,但卻打破其常規(guī)的時間、空間排列組合順序,以近似倒敘的組合方式描寫詩篇,荒誕之中,卻蘊含著詩人漂泊在外的愁緒,在途中江清月明,停泊橋邊,但作者的思緒移舟孤獨落寂,獨特的排列順序,讓這首詩如一幀幀蒙太奇式的畫面,種種場景紛至沓來,而作者的思緒卻巧妙的藏在景物的出現(xiàn)順序之中。

從“斷竹,續(xù)竹;飛土,逐肉”到“我以我血薦軒轅”,從“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到“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五千年的文化史,也是五千年的詩詞史。關注詩詞中的意象,就是聆聽古人詩詞歌賦背后的聲音,讓詩詞中的文字開口說話,讓詩詞中的故事打動人心。引導學生關注詩詞中的意象,走進詩詞,體會詩詞中的文化,提高學生詩詞鑒賞的能力。四、畫面【真題回顧】(2021·河南許昌·高三模擬)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琴歌李頎主人有酒歡今夕,請奏鳴琴廣陵客①。月照城頭烏半飛,霜凄萬木風入衣。銅爐華燭燭增輝,初彈《綠水》后《楚妃》。一聲已動物皆靜,四座無言星欲稀。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②從此始?!咀ⅰ竣購V陵客:指琴師。②云山:代指歸隱。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前兩句交代聽琴的場合、時間、緣起和演奏者,“鳴琴”二字點題,提挈全篇。B.銅爐熏染,華燭熠熠生輝,在莊嚴華麗的氣氛中,廣陵客登場獻藝,格外引人注目。C.“皆靜”寫出人們專注著迷的神態(tài),愈言其靜,愈烘托出琴師出神入化的演奏技巧。D.末句是詩人的內心獨白,也是他聽了琴歌之后所規(guī)劃的人生:從此要告別歸隱生活。

2.“月照城頭烏半飛,霜凄萬木風入衣”兩句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其作用是什么?【答案】1.D2.描繪了一幅凄冷的深秋月色圖:月光如水傾瀉在靜默的城垣上,不時有烏鵲驚飛;銀霜滿樹,木葉蕭蕭,寒風吹衣,一派凄冷肅殺之氣。作用:①哀景反襯樂情,即便秋氣凜然,但有酒有琴有知己就足以抵擋了。②它為下文寫彈琴作了鋪墊?!痉治觥?.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形象、表達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D.“從此要告別歸隱生活”錯誤。最后一句是說詩人萌生了強烈的歸隱愿望。故選D。2.本題考查學生賞析景物形象和作用的能力。三、四句轉折一筆,不寫演奏,而寫夜景,描繪了一幅凄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深秋月色圖:月光如水傾瀉在靜默的城垣上,不時有烏鵲驚飛;銀霜滿樹,木葉蕭蕭,寒風吹衣,一派凄冷肅殺之氣。明月照向城頭烏鴉紛飛,寒霜降臨寒風吹透衣衫。與前兩句所傳達的歡快融洽之情相比,這兩句則低沉壓抑,這是以哀景反襯樂情,即便秋氣凜然,但有酒有琴有知己就足以抵擋了。同時,它為下文寫彈琴作了鋪墊?!炯挤c撥】概括畫面的題目首先要明確詩句中描寫了哪些意象,然后聯(lián)系以這些意象為基礎進行畫面描繪,最后概括出具體畫面特征。五、意境【真題回顧】(2021·黑龍江鶴崗·高三模擬)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面小題。西江月·題溧陽三塔寺①張孝祥問訊湖邊春色,重來又是三年。東風吹我過湖船,楊柳絲絲拂面。世路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飛起沙鷗一片?!咀ⅰ竣偃拢阡嚓柨h西七十里,傍三塔湖而建,寒光亭也在湖邊。這首詞大約是紹興三十二年(1162)春,張孝祥自健康還宣城途經(jīng)溧陽時所作。三年前,張孝祥在臨安兼權中書舍人,后為汪徹所劾罷。1.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句中的“湖邊春色”為后面寫“楊柳”“東風”“乘船游湖”做鋪墊。B.三四句寫“東風”“楊柳”,注情于物,創(chuàng)造出一個物我合一的藝術境界。C.五六句表達了詞人看慣世事,徹底解脫,置身湖光之中的悠然心境。D.“又”字既有對時光流逝、對歷經(jīng)坎坷的感慨,又能體現(xiàn)再次來此的欣喜。2.本詞結尾兩句意境曠遠,請賞析其精妙之處?!敬鸢浮?.C2.①動靜結合,水天一色為靜景,沙鷗自由翱翔為動景。一靜一動,描繪出一幅充滿了蓬勃生氣的畫面。②以景結情,結尾兩句用水天一色、沙鷗飛起的和諧之景,表達詞人對于世路塵俗的鄙棄憎惡,對于返歸自然恬適愉快的喜愛之情?!痉治觥?.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C.“徹底解脫”錯誤,“此心到處悠然”,不僅是在說自己的心境無論到哪兒總是悠閑安適,更包含著自己這顆備受折磨、無力回天的心,只能隨遇而安,自尋解脫的意思。故選C。2.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煉句的能力。從寫景的角度,這兩句主要寫了寒光亭下的“水”和“沙鷗”,“水”“如天”,寒光亭下的湖水一碧萬頃,猶如遼闊無際的藍天,這是靜態(tài)的畫面;而“飛起沙鷗一片”寫的是“沙鷗”,在這明麗如畫的水天之間,一群沙鷗展翅飛起,自由翱翔,這是動態(tài)的畫面。這一靜一動、點面交映的畫面,充滿了蓬勃的生氣。從抒情角度:詩歌結尾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卒章顯志、直抒胸臆,一種是以景結情、借景抒情。經(jīng)過前面對最后兩句內容的分析可知,這首詞的最后兩句是寫景,這自然是以景結情,在對自然景象的描繪之中,詞人陶醉于其中,尤其是沙鷗飛起的鏡頭,不僅使整個畫面靈動起來,更寄寓著“鷗鳥忘機”與鷗同盟的深意,流露出投身自然的悠然心境。而詞人對于世路塵俗的鄙棄憎惡,對于返歸自然的恬適愉快,盡在言外,成為全詞意境曠遠、余音繞梁的結筆。

【技法點撥】詩詞中意境的分類有:(1)熱烈崇高、慷慨悲壯典型代表曹操的《觀滄?!罚?)悲涼凄清、蒼涼悲壯典型代表——李白的《關山月》(3)和平靜穆、淡泊靜謐典型代表——王維的《山居秋暝》(4)宏偉壯麗、豪邁飄逸典型代表——王維《使至塞上》(5)深邃沉郁、慷慨悲壯典型代表——杜甫的《秋興八首》(6)清新素雅、自然淳樸典型代表——《古詩十九首》(7)纖秣婉麗、秣艷瑰麗典型代表——溫庭筠的《菩薩蠻》(8)凄冷寒涼、哀傷慘淡典型代表——李清照的《一剪梅》概括詩歌畫面的內容是詩歌??嫉念}目之一,答題時首先描述畫面的內容,然后概括意境特征,一般為“通過……等景物,描繪出一幅……(意境特征)+時令+地點圖景。有時后面在加上情感。知識點二:語言本部分包括煉字、語言特色和語言風格。一、煉字【真題回顧】(2021·貴州·凱里一中高二期中)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送魏萬①之京(唐)李頎朝聞游子唱離歌②,昨夜微霜初渡河。鴻雁不堪愁里聽,云山?jīng)r是客中過。關城③樹色催寒近,御苑④砧聲⑤向晚多。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咀ⅰ竣傥喝f:肅宗上元進士,是李頎的后輩,和李白很有交情。②離歌:離別之歌。③關城:潼關、函谷關。④御苑:皇家的宮苑,代指京城。⑤砧聲:搗制寒衣的聲音。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朝聞游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毕日f魏萬的走,后用“昨夜微霜初渡河”,點出前一夜的景象,用倒裝而入的筆法,極為得勢?!拔⑺醵珊印?,用比喻的手法,寫出蕭瑟的氣氛。B.“鴻雁不堪愁里聽,云山?jīng)r是客中過?!边@一句是李頎以自己的心情來體會對方?!安豢啊焙汀皼r是”兩個虛詞前后呼應,往復頓挫,情切而意深。C.“微霜”“鴻雁”點出了送別時寒冬時節(jié)蕭瑟的氣氛,從中表達出詩人送別的悲愁難抑,黯然神傷的情緒。D.“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純然是長者的語氣,予魏萬以親切的囑咐。這里用“行樂處”三字實寫長安,與上二句中的“御苑砧聲”相應,表明了詩人的旨意。2.這首詩以長于煉字而為后人所稱道,詩人很好地把敘事、寫景、抒情交織在一起。請結合頸聯(lián)簡要分析?!敬鸢浮?.D2.頸聯(lián)一個“催”字,把平常景物寫得有情有感,本來是寒氣使樹變色,但寒不可見而樹色可見,好像樹色帶來寒氣,見樹色而知寒近,是樹色把寒催來的,形象生動地營造了寒氣逼人的氣氛,為悲秋和離愁的心境做了極好的渲染和烘托,表達出詩人送別時的悲秋難抑,黯然神傷的情緒?!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D.“這里用‘行樂處’三字實寫長安”錯誤,應該是“虛寫長安”。故選D。2.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煉字的能力。從題干來看,要求鑒賞頸聯(lián)中的煉字,因此首先需要判斷在這一聯(lián)中哪一個或幾個字用得好。結合全詩來看,這是一首送別詩,表達送別友人的傷感之情。頸聯(lián)主要是寫景,一切景物描寫都是為情感服務的,而該聯(lián)的景物描寫也是為抒發(fā)傷秋和離愁做了渲染,因此在尋找煉字時,可以結合情感。

一般煉字,從詞性來看,主要是動詞、形容詞;從所處的位置來看,一般是第三、第五個字;還有就是如果有特殊用法的詞語,一般也是詩人所煉之字。從這些角度綜合分析,前一句中的“催”字更符合這一點要求。答題時,先分析“催”字,這是一種比擬的寫法,把無情之景寫得有了情感;然后結合詩句的意思再分析該字,本來是寒氣使樹變色,但寒不可見而樹色可見,好像樹色帶來寒氣,是樹色把寒催來的;最后分析該字的作用,分析是結合詩歌及該聯(lián)表達的情感,該字可以形象生動地營造寒氣帶人的氣氛,為悲秋和離愁的心境做渲染和烘托,以此表達詩人送別時悲愁難抑,黯然神傷的情緒?!炯挤c撥】煉字的題目注意從煉意、煉境、煉結構和煉手法等角度進行分析,一般都有煉意的內容,如是寫景的詩句往往有煉境的成分,煉結構主要是統(tǒng)領全詩或在詩歌的結構中起關鍵的作用,如轉折、過渡、詩眼等,煉手法主要是修辭和表現(xiàn)手法。答題可按以下步驟操作:第一步

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或指出這個字特殊的語法現(xiàn)象(詞類活用)(釋含義)第二步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把該字放入到句中描述景象(描景象)第三步分析采用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或修辭手法,情與景的關系,及寫景方法)(明手法)第四步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者表達了怎樣的感情或在整體上有怎樣的表達效果(點情境/表感情/談效果)二、詩眼【真題回顧】(2021·湖北·高三期中)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望薊門祖詠燕臺一望客心驚,笳鼓喧喧漢將營。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沙場烽火連胡月,海畔云山擁薊城。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咀ⅰ垦嗯_:原為戰(zhàn)國時燕昭王所筑的黃金臺。薊城:唐朝的邊疆重鎮(zhèn)。投筆吏:指漢人班超,曾投筆從戎,終以功封侯。請長纓:指漢代終軍曾自向漢武帝請求:“愿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先寫詩人登臨燕臺,卻著一“驚”字,道出他這個遠道而來的客子初至邊塞的獨特感受。B.詩人看見積雪閃著寒光,曙色中旌旗飄揚,這肅穆的景象暗示軍營氣勢的莊嚴、軍容的嚴整。C.頸聯(lián)前句寫前方烽火連天,表現(xiàn)出征戰(zhàn)的激烈;后句寫薊城背山靠海,可見此地是險要的關塞。D.尾聯(lián)用典,詩人表明自己不想學投筆從戎的班超,只想做敢請長纓去縛南越王的終軍。2.有人說詩眼是“望”,也有人說是“驚”,你贊同哪種觀點?請結合全詩簡要說明。【答案】1.D2.示例一:詩眼是“望”,前三聯(lián)寫“望”中所見,首聯(lián)寫憑高遠眺,頷聯(lián)寫臨臺俯望,頸聯(lián)寫望中烽火連天,又向周圍望,尾聯(lián)抒發(fā)望中所感。

示例二:詩眼是“驚”,前三聯(lián),客心為邊塞豪壯景象而驚,尾聯(lián),詩人豪氣油然而生,決心像班超、終軍那樣報效祖國,為國立功。

首聯(lián)先寫詩人登臨燕臺,卻著一“驚”字,下句點明詩人是因為國家處于戰(zhàn)亂之中而驚懼憂思。前三聯(lián)通過寫雄壯奇麗的景象,抒發(fā)了內心的“驚”,即震驚、震撼,壯懷激蕩。

全詩緊扣詩題中的“望”字,寫望中所見,抒望中所感【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綜合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D.“不想學投筆從戎的班超,只想做敢請長纓去縛南越王的終軍”理解錯誤。尾聯(lián)兩句集中抒發(fā)情志,詩人表明自己雖然青年時代不是投筆從戎的班超,但是今天論起衛(wèi)國戍疆的功業(yè),還是原意做敢請長纓縛住南越王的終軍。

故選D。2.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詩眼的能力。認為“望”是詩眼:詩人初來聞名已久的邊塞重鎮(zhèn),游目縱觀,眼前是遼闊的天宇,險要的山川,不禁激情滿懷。首聯(lián)起句“燕臺”,是“望”的出發(fā)點,第二句寫映入眼簾的唐朝將士的座座軍營;頷聯(lián)寫萬里雪原,寒光閃閃,曙光初照,旌旗獵獵;頸聯(lián)寫望見殺場的烽火,再寫薊城重鎮(zhèn),山海拱衛(wèi),穩(wěn)如磐石;尾聯(lián)寫“望”后之感,連用了兩個典故,第一個是“投筆從戎”,第二個是“終軍請纓”,祖詠用了這兩個典故,抒發(fā)立功報國的壯志,更有豪氣頓生之感。全詩緊扣詩題中的“望”字,寫望中所見,抒望中所感,故“望”為詩眼。認為“驚”是詩眼:首聯(lián)先寫詩人登臨燕臺,見到壯麗景色,卻著一“驚”字,表示詩人對國事的擔憂;接著寫聽到軍中不斷傳來鼓角聲,使人感到濃厚的戰(zhàn)爭氣氛,點明詩人是因為國家處于戰(zhàn)亂之中而驚懼憂思。中間四句進一步具體地描繪了登臺所見的緊張情況。前三聯(lián)通過寫雄壯奇麗的景象,抒發(fā)了內心的“驚”,即震驚、震撼,壯懷激蕩,從而激發(fā)了尾聯(lián)詩人投筆從戎、平定邊患、為國立功的壯志。故“驚”是詩眼?!炯挤c撥】詩歌的“詩眼”即為詩歌的關鍵所在,基本上有兩種類型,煉字有兩種類型:統(tǒng)攝全篇,或者一字傳神。統(tǒng)攝全篇型,要結合全詩,逐聯(lián)(句)解說詩眼的體現(xiàn),詩句解說要扣緊詩眼。充分體現(xiàn)詩眼“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特點。一字傳神型,則重在透過詩眼,分析詩歌旨意,傳達作者情感。字句的解說要具體,要聯(lián)系描寫情境、上下文意、詩作標題、作者情感等方面加以理解。三、詩句含義【真題回顧】

(2018年1新課標Ⅰ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各題。野歌李賀鴉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銜蘆鴻。麻衣黑肥沖北風,帶酒日晚歌田中。男兒屈窮心不窮,枯榮不等嗔天公。寒風又變?yōu)榇毫瑮l條看即煙濛濛。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彎弓射鴻、麻衣沖風、飲酒高歌都是詩人排解心頭苦悶與抑郁的方式。B.詩人雖不得不接受生活貧窮的命運,但意志并未消沉,氣概仍然豪邁。C.詩中形容春柳的方式與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相同,較為常見。D.本詩前半描寫場景,后半感事抒懷,描寫與抒情緊密關聯(lián),脈絡清晰。2.詩的最后兩句有何含意?請簡要分析?!敬鸢浮?.B2.①意為凜冽的寒風終將過去,和煦的春風拂綠枯柳,綴滿嫩綠的柳條好像輕煙籠罩一般搖曳多姿;②表達了詩人雖感嘆不遇于時,但不甘沉淪的樂觀、自勉之情?!痉治觥?.本題考查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藝術手法的能力。主要集中對詩意、思想主旨、語言、技巧、結構等內容的考查,賞析時首先要讀懂詩,然后將各個選項帶入原詩句中進行分析即可。B項“不得不接受生活貧窮”錯誤,詩中“窮”意為“身受壓抑遭遇理想困窘,處境艱難”,而不是生活的貧困。屬于詩意理解錯誤。2.本題考查對詩歌情感的評價。對詩歌語句含義的理解,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把握詩歌描寫的內容,在此基礎上,結合時代背景、作者人生經(jīng)歷,考慮詩句表達的思想情感。本題中需注意“寒風變春柳”、“煙濛濛”兩個關鍵詞,展現(xiàn)了柳條的朦朧多姿。這個意象的深層含義就是希望,所以可知作者在困境中不甘沉淪的樂觀、自勉之情。【技法點撥】分析詩句含義的能力。答題時一般先簡單的翻譯或描述詩句的內容,然后抓住詩句中的重點詞語概括詩句的內容,如是景物描寫概括特征,最后結合詩句中的詞語、手法和注釋等內容分析詩句表達的情感。四、詩句作用【真題回顧】(2019年·新課標Ⅱ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投長沙裴侍郎杜荀鶴此身雖賤道長存,非謁朱門謁孔門。只望至公將卷讀[注],不求朝士致書論。垂綸雨結漁鄉(xiāng)思,吹木風傳雁夜魂。男子受恩須有地,平生不受等閑恩。[注]至公:科舉時代對主考官的敬稱。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人表示,雖然自己的社會地位低下,但對儒家思想的信奉堅定不移。B.“朱門”“孔門”分別代指世俗的權勢與精神的歸依,形成鮮明的對比。C.詩人希望自己能憑借真才實學通過正常渠道進身,而不愿去尋找捷徑。D.詩人表達了自己對待恩惠的態(tài)度,不隨便接受別人的恩惠,受恩必報。2.詩歌的頸聯(lián)描寫了兩個具體場景,與其他各聯(lián)直抒胸臆的寫法不同,這樣寫在情感表達和結構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答案】1.D2.①情感表達:頸聯(lián)所寫場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懷的形象化表達,可使讀者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②結構安排:舒緩詩歌全篇的節(jié)奏,使整首詩歌有委婉從容之致?!窘馕觥?.此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理解鑒賞能力。這是一道綜合考核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題目,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歌的所有內容,注意結合全詩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容一般為曲解詩意,答題時注意仔細辨析。D項“不隨便接受別人的恩惠,受恩必報”分析不正確。尾聯(lián)“男子受恩須有地,平生不受等閑恩?!北砻髁俗约阂话悴唤邮芷匠5亩骰?,接受恩惠一定要符合自己原則立場,即符合“道義”。故選D。

2.本題考查學生把握詩歌表達技巧及其作用的能力。鑒賞詩歌表達技巧題的答題步驟:①準確地指出用了何種手法;②結合詩句,闡述為什么用這種手法;③闡述此手法有效傳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本題頸聯(lián)“垂綸雨結漁鄉(xiāng)思,吹木風傳雁夜魂?!庇玫涔省按贯灐眮肀磉_自己熱愛田園生活的情趣,用大雁夜半乘風來歸,表達渴望能收到好消息,即對取得功名的渴望。這兩句從情感表達角度來看,寫出了作者雖有求仕之心,但高潔耿介情懷沒有改變,使讀者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從結構安排來看,首聯(lián)、頷聯(lián),表達了求仕的心。尾聯(lián)表達接收恩惠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原則。頸聯(lián)起到過渡的作用,舒緩全篇的節(jié)奏,使整首詩歌有委婉從容之致。【技法點撥】分析詩句的作用的題目,首先明確詩句的內容,然后從結構和內容上分析作用,分析時注意詩句的位置,開頭主要是統(tǒng)領全詩,奠定情感基調,和標題、結尾相照應,引起下文,為下文做鋪墊等;中間主要是承上啟下;結尾主要是照應標題、開頭和卒章顯志等。五、賞析詩句【真題回顧】(2017年·新課標I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后面各題。禮部貢院閱進士就試歐陽修紫案焚香暖吹輕,廣庭清曉席群英。無嘩戰(zhàn)士銜枚勇,下筆春蠶食葉聲。鄉(xiāng)里獻賢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慚衰病心神耗,賴有群公鑒裁精。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牵?/p>

)A.詩的第一句寫出了考場肅穆而又怡人的環(huán)境,襯托出作者的喜悅心情。

B.第三句重點在表現(xiàn)考生們奮勇爭先、一往無前,所以把他們比作戰(zhàn)士。C.參加禮部考試的考生都由各地選送而來,道德品行是選送的首要依據(jù)。D.朝廷對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們能夠成長為國家的棟梁之才。E.作者承認自己體弱多病的事實,表示選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來完成。2.本詩的第四句“下筆春蠶食葉聲”廣受后世稱道,請賞析這一句的精妙之處?!敬鸢浮?.BE2.①用春蠶食葉描摹考場內考生落筆紙上的聲響,生動貼切;②動中見靜,越發(fā)見出考場的莊嚴寂靜;③強化作者充滿希望的喜悅之情?!窘馕觥?.本題是綜合性考查題目,考查理解分析詩歌的內容、手法、語言、情感等的能力,采用了客觀選擇題的形式。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明確題干的要求,逐句翻譯詩句,把握詩歌的意象,分析詩歌營造了什么樣的意境,領悟作者表達了怎么樣的思想情感,思考詩歌中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再對照選項一一確認并得出答案。本題要求選出“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膬身棥薄項,“第三句重點在表現(xiàn)考生們奮勇爭先、一往無前”說法有誤。第三句重點表現(xiàn)的是考生們緊張肅穆地應試情景,如同銜枚疾走的士兵。E項,“表示選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來完成”說法有誤。全詩透露出一種惜才愛才的真摯感情,作者表達的是要為國家選出真才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故選BE。2.本題考查賞析詩句的能力。煉句是詩歌鑒賞的高頻考點,所煉之句往往是在該詩中最富有表現(xiàn)力的句子。煉句題解答時要理解詩歌內容,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側重于把握詩歌流露的情感特質,從而把握其風格特點。解答此題,首先要翻譯詩句,理解內容;然后指明手法,并結合內容分析是怎樣使用該手法的;最后分析其抒發(fā)的情感及表達效果。本題要求賞析詩的第四句“下筆春蠶食葉聲”。宋初的考試制度,大致承襲唐代,由州府舉薦考生,入京應試,由禮部主持其事。此詩是作者以一名考官的身份寫出的見聞與感受。第四句大意是:只聽見筆在紙上沙沙作響,仿佛是春蠶嚼食桑葉的聲音。這里寫的是考生們應試的情景,試題發(fā)下后,考生們奮筆疾書。先分析表現(xiàn)手法,首先,詩人使用比喻修辭,把考生們在紙上答題寫字的聲音比喻成春蠶嚼食桑葉的聲音;其次,從動靜的角度分析,考場內都能聽到筆在紙上沙沙作響,襯托出考場的安靜。再分析情感效果,描寫考場上考生們緊張嚴肅答題的場景,顯示出考生們答題速度快,才華橫溢,作者見到考場中英才濟濟,充滿生氣,為朝廷得以添新人而由衷地感到喜悅。

【技法點撥】(一)賞析詩句四技巧1.弄懂表層含意這是從句子的內容、情感方面出發(fā)的,也是賞析句子的前提?;卮鸫祟悊栴}時,要著眼全篇,不能孤立地評析某一詩句。2.把握句式特點類型

特點倒裝句有種錯位的美互文句有種開合的美對仗句有種整飭的美煉字句有種凝練的美3.關注表達技巧有的運用修辭手法,有的運用表現(xiàn)手法。一般而言,高考選取的句子,都是在表達上有特色的句子。鑒賞時要看出其在表達上的特別之處。4.注意句子位置注意從句子的位置出發(fā),把它放在全詩整體的框架內,做到句不離篇。句子在詩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甚至手法都有所不同。首句點題、開篇、奠定感情基調中間句轉折文意、承上啟下尾句或卒章顯志,或另辟新境,或含蓄雋永(以景結情句)(二)解題步驟1、解讀內涵:結合詩句的語境概括詩句的內容

2、抓住特點:抓住詩句寫法或內容上突出的一點簡析3、點出情境:點出該句營造的意境和表達的情感4、整合答案:按照要求整合答案,然后細心檢查六、語言特色【真題回顧】(2021年·全國乙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鵲橋仙·贈鷺鷥辛棄疾溪邊白鷺,來吾告汝:“溪里魚兒堪數(shù)。主人憐汝汝憐魚,要物我欣然一處。白沙遠浦,青泥別渚,剩有蝦跳鰍舞。聽君飛去飽時來,看頭上風吹一縷?!?.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上闋結尾句“要物我欣然一處”,表達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愿望。B.因“溪里魚兒堪數(shù)”,故作者建議鷺鷥去蝦鰍較多的“遠浦”“別渚”。C.本詞將鷺鷥作為題贈對象,以“汝”“君”相稱,營造出輕松親切的氛圍。D.詞末從聽覺和視覺上分別書寫了鷺鷥飽食后心滿意足的狀態(tài),活靈活現(xiàn)。2.這首詞的語言特色鮮明,請簡要分析?!敬鸢浮?.D2.①本詞語言多用口語,風格親切自然,淺近直白,通俗易懂。②語言詼諧風趣,活潑生動?!痉治觥?.本題考查學生對詞作的賞析能力。D.“聽覺”是錯誤的。本詞詞末中“聽”是任憑的意思,沒有聽覺描寫,只是從視覺上書寫了鷺鷥飽食后心滿意足的狀態(tài),活靈活現(xiàn)。故選D。2.本題考查學生對詞作語言特色的鑒賞能力。作答時抓住本詞的重點語句“來吾告汝”“主人憐汝汝憐魚,要物我欣然一處”“白沙遠浦,青泥別渚”“蝦跳鰍舞”,可見本詞并非辛詞一貫的沉雄豪邁,而是清新明快的詞風。

明確本詞的語言特色后,結合詩中相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并闡述詩中用語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即可。本詞開篇就寫到“溪邊白鷺,來吾告汝”就像作者邊撫摸著鷺鷥邊同它談話,并且話中稱鷺鷥?yōu)椤叭辍薄熬?,告訴它要去魚蝦多的地方去捕食,要有鴻鵠之志。采用這種對話式的描寫,營造出了輕松親切的氛圍。本詞采用了很多口語化的語言,如“魚兒”“堪數(shù)”“剩有”“來”等,這些口語的運用,不加雕飾的語言,使語言更清新自然,表達更加的直白,描繪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面?!炯挤c撥】語言風格主要有:1.行云流水:結構、語言自然流暢。2.形神兼?zhèn)洌赫Z言、結構等形式與內容主旨都無可挑剔。3.簡潔洗煉(練):語言簡練利落。4.淺顯明白如話:不雕塑飾,不加修飾。5.平淡無奇質樸清新淡雅6.詞藻華麗明快:明白通暢。7.沉郁頓挫蒼涼:低沉、蒼勁、舒緩、悲涼等。8.雄健雄渾:雄壯、強健、渾厚。9.詩情畫意:即詩歌本身富于感情,讀者在閱讀詩歌時如入畫境。10.富有哲理:也稱理趣,即詩歌中包含著某種人生或社會的哲理,使讀者有所領悟。這種哲理或存于詩歌的某一聯(lián)中,一般為最后一聯(lián),如王之渙《登鸛鵲樓》中“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或整首詩都在說理,一般見于宋以后詩歌中,如蘇軾的一首《琴詩》“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此詩雖只是兩問,實是蘇軾巧妙地回答了琴與指的辯證關系。11.淋漓盡致:指詩歌寫得詳盡透徹,或對某些東西暴露的徹底。七、詩歌(語言)風格【真題回顧】

(2019年·新課標Ⅲ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插田歌(節(jié)選)劉禹錫岡頭花草齊,燕子東西飛。田塍望如線,白水光參差。農(nóng)婦白纻裙,農(nóng)父綠蓑衣。齊唱郢中歌,嚶嚀如《竹枝》。1.下列對本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歌以花鳥發(fā)端,通過簡練的筆觸,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麗畫面。B.詩人舉目眺望,能看到遠處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時隱時現(xiàn)。C.詩中寫到了農(nóng)父農(nóng)婦的衣著,白裙綠水映照綠苗白水,色調分外和諧。D.詩的七、八兩句通過聽覺描寫,表現(xiàn)農(nóng)民們的勞動場面以及愉悅心情。2.與《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相比,這幾句詩的語言風格有什么不同?【答案】1.B2.《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對仗工整,用典精當,語言雅麗平整?!恫逄锔琛愤@幾句詩則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現(xiàn)手法,描寫田野風光和勞動場景,語言通俗淺顯,清新流暢?!窘馕觥?.此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理解鑒賞能力。這是一道綜合考核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題目,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歌的所有內容,注意結合全詩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容一般為曲解詩意,答題時注意仔細辨析。B“能看到遠處田塍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時隱時現(xiàn)”,“田塍望如線,白水光參差”意思是遠望田塍像條線,一片白水波光參差。故選B。2.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語言風格的能力。古代詩歌語言的風格特色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樸。有的詩絢麗多彩,有的詩卻質樸無華。有的詩語言明朗,有的卻含蓄,言此意彼。有的詩平易近人,有的卻險怪奇特。體會其風格特色,就是要體會語言的美,體會其內蘊?!冻陿诽鞊P州初逢席上見贈》是一首七律。此詩首先緊承白居易詩末聯(lián)“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對自己被貶謫、遭棄置的境遇,表達了無限辛酸和憤懣不平。然后寫自己歸來的感觸:老友已逝,只有無盡的懷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無限悲痛悵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詩人于是推開一步,沉舟側畔,千帆競發(fā);病樹前頭,萬木爭春。一洗傷感低沉情調,盡顯慷慨激昂氣概。末聯(lián)點明酬贈題意,既是對友人關懷的感謝,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現(xiàn)了詩人堅定的意志和樂觀的精神。全詩感情真摯,沉郁中見豪放,不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恫逄锔琛芬再蹈璧男问接洈⒘宿r(nóng)民插秧的場面以及農(nóng)夫與計吏的一場對話。首六句以清淡的色彩和簡潔的線條勾勒出插秧時節(jié)連州郊外的大好風光以及農(nóng)婦農(nóng)夫的衣著,色彩協(xié)調,具有濃郁的南方水鄉(xiāng)氣息。接著六句以自己的聽覺寫出農(nóng)民勞動的情緒。全詩用白描手法,語言通俗,對話全用口語,樸素無華,生動有趣,傳神地表現(xiàn)出不同身份的人物不同的心理狀態(tài)和性格特征,深得漢樂府民歌的真髓。

【技法點撥】詩歌風格主要有:1.平淡。具有平淡風格的詩歌,語言力求樸素,不追求詞藻的華麗,顯現(xiàn)出質樸無華的特點,但于平淡之中蘊含著深意。如陶淵明《飲酒》第五首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表面看來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蘊涵著詩人超脫塵世,悠然自得的情趣。有人評述陶淵明的詩“平淡而思致。”2.工麗。具有工麗風格的詩歌,既講究辭藻華麗,又講究對仗工整。如杜甫《觀山水圖》中的“紅浸珊瑚短,青懸薜荔長”,辭藻華麗,對仗工整,并在每句開頭用顏色詞語構成一幅色彩鮮明的畫面。3.直率。具有直率風格的詩詞,則毫不隱晦,毫不修飾,依照情感的原樣子直接寫出。如《詩經(jīng)?碩鼠》中的“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汝,莫我肯顧”的詩句,直斥統(tǒng)治者的不勞而獲和無情壓榨。4.委婉(含蓄)。具有委婉風格的詩歌,抒情或敘事,不直接寫出,而通過寫與本意無關的事物,或者通過對比而委婉地表達內心的情感。如李商隱《夜雨寄北》,詩的本意在于表達作者對妻子的懷念,但是沒有直接寫出,而寫了“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5.自然。自然,指詩詞不留雕琢的痕跡,不使人感到做作。李白曾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說明自然的風格。如李白《古朗月行》中的“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寫出了兒童時期對月亮稚氣的認識,表現(xiàn)出月亮的形狀和月光的皎潔可愛,不加雕飾,生動自然。6.清幽。清靜而又幽深,表面看似平淡自然,細細體味卻意味深遠。如王維的《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鼻皟删溆貌灰娙擞岸勅寺暤那榫埃嫱谐錾降目占徘謇?,后兩句用夕陽返照之光映著林中的青苔,進一步渲染了山的特點,給人一種無比清幽的美感。7.雄奇。具有雄奇風格的詩歌,氣勢雄偉,立意奇特。如李賀《夢天》中的“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意思是說九州小得像九個煙點,大海小得像杯中之水。8.奔放。奔放指直率而有氣勢。如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詞句,將滾滾長江與歷史長河融于一體,凸現(xiàn)了歷史蕩滌千古風流的奔放氣勢,使讀者體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對景抒情的壯懷氣魄。9.悲慨。即悲壯慷慨,寂寥蒼勁的藝術風格。具有這種風格的作品,含思悲壯,出語高昂,充滿著對時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時,或感時傷亂,憂國憂民,心中郁結,憤慨不平。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詩歌以蒼茫原野為背景,勾勒出一位胸懷大志卻因報國無門而孤獨悲傷的詩人形象,蒼涼悲壯,慷慨激昂。10.洗練。這種風格的作品在語言表達上是通過千錘百煉而達到質樸、省凈、流暢、圓潤灑脫、意韻無極的境界。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矫魉涂统焦?。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边@首絕句精巧的構思和深婉的情趣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天然渾成,語言上,“連”與“入”相攜,織出一幅煙雨迷蒙的愁網(wǎng),并以“孤”為動力,把人進一步推進縈懷的離情之中,加之冰心玉壺的絕妙比喻,作者孤介傲岸、冰清玉潔的形象脫然而出。語近俗白卻字字枝根相連,不可分割,匠意極深而不見斧鑿。11.沉郁。用一種蒼老遒勁的筆調去描繪廣闊的社會生活,而在所描繪的生活畫面上籠罩著凝重深沉的憂郁色彩和悲劇氣氛,配之相適應的嚴格詩律和鏗鏘的音韻。這些是形成這一風格的主要因素。如杜甫《登高》就是這種風格的代表作。全詩意境深遠,語調沉郁悲涼,借暮秋的江天蕭瑟之景,抒寫顛沛流離、老病孤愁的暮年情懷。既包蘊著詩人客里悲秋的無限心事,又表達了對國事的憂思。

12.清新。特點是用語新穎,不落俗套。清新一般是用在寫景詩中,一般詩風比較亮麗,語言比較通俗,比喻新穎獨到,包含著作者的喜悅之情。清新之風常見于以下一些人詩中。一是大部分山水田園詩人,陶潛的詩特點主要在平淡,有時候也不乏清新,而王維,孟浩然的詩則相對比較清新。知識點三:表達技巧一、修辭本部分包括修辭、表現(xiàn)手法和事情方式。【真題回顧】(2021·廣東揭陽·高三模擬)閱讀下面這兩首唐詩,完成下列小題。春日詠梅花二首王初其一靚妝才罷粉痕新,遞曉風回散玉塵。若遣有情應悵望,已兼殘雪又兼春。其二青帝(注)來時值遠芳,殘花殘雪尚交光。隔年擬待春消息,得見春風已斷腸。【注】青帝:是位于東方的司春之神。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其一第一句用寫實手法,描寫春天來臨之前,梅花逢雪后銀裝素裹的美麗形象。B.其一第二句,“散”字寫出了寒風勁吹、雪花飛揚的狀態(tài),刻畫出梅花生存的環(huán)境。C.其二中一、二句,兩個“殘”字與“遠芳”形成對比,表現(xiàn)了梅花開放的環(huán)境的惡劣。D.兩首詩詩句樸素流暢,都是“以我觀物”,使得春日梅花帶有“我”的主觀色彩。圖片2.兩首詩的三、四句都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答案】1.C2.(1)都使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其一,第三句說梅花“有情應悵望”,賦予梅花以人的情感;其二,第三和第四句說梅花等待春天的消息,春天來了“已斷腸”,把梅花當作人來寫。(2)兩首詩都表達了詩人對梅花在春天來臨之際就要凋零的傷感。【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C.“兩個‘殘’字與‘遠芳’形成對比,表現(xiàn)了梅花開放的環(huán)境的惡劣”錯誤。這兩句是說春天來臨時梅花尚有悠遠的芳香,殘花和殘雪交相輝映,“遠芳”指梅花芳香悠遠,兩個“殘”字描寫的是梅花凋零和雪將要融化的狀態(tài)。這兩句沒有描寫梅花開放環(huán)境的惡劣,也沒有使用對比的手法。故選C。2.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表達技巧、評價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其一:第三句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若遣有情應悵望”,“悵望”用在梅花上,寫出梅花之“惆悵”,賦予了梅花以人的情感。梅花悵望,是因為雪已是殘雪,季節(jié)已經(jīng)到了春天,梅花面臨凋謝零落的命運。其二:第三和第四句運用了擬人的修辭,“隔年擬待春消息,得見春風已斷腸”,在冰封大地的冬日,梅花期待春天的消息,等到春風吹綠大地,梅花將伴著殘雪被遠遠拋在春天的后面,見到春風已到的消息,梅花已經(jīng)“斷腸”,賦予了梅花人的動作和情感,表現(xiàn)了梅花面臨凋零的傷感之情。這兩首詩,詩人“以我觀物”,使梅花帶有“我”的主觀情感。第一首,寫春日梅花“應悵望”,第二首又寫其“已斷腸”,加深了哀傷的程度,兩首詩都表達了詩人對梅花在春天來臨之際就要凋零的傷感。(2021·百校聯(lián)盟·高三模擬)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奉和春日幸望春宮應制蘇颋東望望春春可憐,更逢睛日柳含煙。宮中下見南山盡,城上平臨北斗懸。細草偏承回輦處,飛花故落奉觴前。宸游對此歡無極,鳥弄歌聲雜管弦。[注]①應制:應皇帝之命而作的詩文。②宸游:帝王巡游。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人隨駕來到望春宮,奉命應和皇帝詩作,“幸”表明詩人感到幸運。B.首聯(lián)寫春光可愛,天氣晴朗,恰好出游,點題處顯出詩人才思。C.頷聯(lián)寫從望春宮眺望,終南山盡收眼前,皇家氣派盡顯。D.這是一首盛世頌歌,洋溢著政治清明的氣氛,情調自然歡暢。4.本詩是一首奉和應制詩,但寫得饒有“詩趣”,請從修辭手法角度結合詩句簡要分析?!敬鸢浮?.A4.①雙關:“東望望春”,既說“向東眺望望春宮”,又謂“向東眺望,望見春光”,語意雙關。②比喻:以“細草”自比,以“飛花”喻歌姬舞女,渲染出一派君,歡宴的游春氣氛?!痉治觥?.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情感、鑒賞文學作品的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A.“‘幸’表明詩人感到幸運”錯,這里的“幸”是指皇帝到某處,題目中“幸望春宮”指的是皇帝到望春宮。故A項錯。故選A。4.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本題要求“請從修辭手法角度結合詩句簡要分析”,要從詩中找到運用修辭手法的句子進行分析?!皷|望望春”字面意思是“向東望到望春宮”,根據(jù)題目中的“春日”和詩中的“睛日柳含煙”“飛花”可知,此處“東望”看到的還有無限的春光。故此處運用的是雙關手法?!凹毑萜谢剌偺?飛花故落奉觴前”,運用比喻手法,詩人巧妙地就“望春”做文章,用花草作比喻,既切題,又得體。“回輦處”即謂進望春宮,“奉觴前”是說飲宴和祝酒?!凹毑荨笔亲员龋姷幂p微:“飛花”則喻歌姬舞女,顯出花容嬌姿;而“偏承”點出“獨蒙恩遇”之意,“故落”點明“故意求寵”之態(tài)。細草以清德獨承,飛花恃美色故落,臣、姬有別,德、色殊遇,以見自重,以頌圣明。其取喻用詞,各有分寸,生動妥帖,不乞不諛,而又渲染出一派君臣歡宴的游春氣氛。

【技法點撥】詩歌中常見的修辭: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某些有類似點的事物來比擬另一事物,可分為明喻、暗喻、借喻等。運用比喻可以化深奧為淺顯,化平淡為生動,化抽象為具體,化繁冗為簡潔。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夸張:就是為達到某種效果的需要,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著意擴大或縮小的修辭。運用夸張可以突出特征,強化感情;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望廬山瀑布》擬人:就是把物當作人來寫。運用擬人可以化物為人,親切自然;生動活潑,具體形象。如:羌笛何需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踔疁o《涼州詞》對偶:就是用字數(shù)相等、結構形式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句子表示兩個相對、相近或相關的一種修辭方式。運用對偶可以使結構對稱,形式整齊;節(jié)奏鮮明,音節(jié)和諧;高度概括,富有表現(xiàn)力。如: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洲?!揞棥饵S鶴樓》排比: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內容相關、語氣一致的句子排列在一起,用來加強語氣,強調內容,加重感情的修辭方法。運用排比可以使結構緊湊,文意貫通;增強文章的氣勢,增強文章的感染力。如: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赌咎m詩》反復:就是為了強調某種意思、突出某種情感,特意重復使用某些詞語、句子或者段落等。運用反復可以突出內容,強化感情,增強感染力。如: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钋逭铡度鐗袅睢方璐壕褪遣恢苯诱f出要說的事物,而借用與它有密切關系的事物來代替。運用借代可以使詩歌生動活潑,使語言形象鮮明,利于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醪g《芙蓉樓送辛漸》設問:就是明知故問,自問自答。運用設問提出問題,引起注意;啟發(fā)思考,加深理解。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雙關:就是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利用詞的多義或同音的條件,有意使語句具有雙重意義的修辭,有諧音雙關和語意雙關兩種。運用雙關可以使表達含蓄,語義豐富。如: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獎⒂礤a《竹枝詞》頂真:就是用句末的詞語作下一句的開頭的詞語的修辭。運用頂真可以使環(huán)環(huán)緊扣,引人入勝。議事說理,準確、謹嚴、周密。抒情寫意,格調清新。壯物敘事,條理清晰。如: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拙右住杜眯小吠ǜ校阂步幸朴X,就是把人的各種感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通過比喻或形容溝通起來的修辭。運用排比可以使感覺互換,生動形象,啟人聯(lián)想,耐人尋味。如: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祁的《玉樓春春景》對比:使事物特征鮮明突出,表達強烈的感情。如: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哌m《燕歌行》答題模式:1.答題時首先明確手法。2.結合詩歌解釋為什么是這種手法。3.答出效果。二、表現(xiàn)手法【真題回顧】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古風五十九首(其四十七)李白桃花開東園,含笑夸白日。偶蒙東風榮,生此艷陽質。豈無佳人色?但恐花不實。宛轉龍火飛,零落早相失。詎知(注)南山松,獨立自蕭瑟?【注】詎知:豈知。1.以下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一句是敘述,寫桃花在東園開放,“東園”化用阮籍詩句“東園桃與李”。B.第二句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描寫桃花盛放的景象,“笑”與“夸”生動傳神。C.三、四句承接一、二句,揭示桃花開出美麗花朵的原因,“偶”字令人深思。D.“龍”指蒼龍七宿,“火”指大火星,“龍火飛”指大火星位置西移,寒冬將至。2.這首詩主要運用了對比的手法,請結合詩句簡析?!敬鸢浮?.D2.①通過桃與松的對比,贊美堅守節(jié)操、特立獨行的君子。②通過桃有花而無實的對比,諷刺小人徒有其表,華而不實。③通過桃花偶蒙春風而榮,春逝而早凋的對比,揭示依賴外力、終不可長的哲理。【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寒冬將至”錯,結合詩歌內容及詞語“零落”“蕭瑟”可知應該是秋天將至。故選D。2.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本題已經(jīng)指出主要運用了對比手法,要求結合詩句進行簡析。答題時,指出詩歌中具體拿什么與什么進行對比,然后把這兩種事物放在一起對比有什么表達效果,或者表達了什么情感。全詩十句,前四句敘述,后六句議論。其中末二句“詎知南山松,獨立自蕭瑟?”與中四句“豈無佳人色?但恐花不實。宛轉龍火飛,零落早相失”形成對比,嘲桃花嬌然艷麗但華而不實,贊青松經(jīng)秋耐寒而不改顏色,通過桃花與松樹的形象的對比,嘲諷無風無節(jié)的小人,贊頌特立獨行的君子。三、四句“偶蒙東風榮,生此艷陽質”與七、八句“宛轉龍火飛,零落早相失”,意思是:它不過是偶逢春風之吹拂,而開出艷麗的花朵罷了。等到火星西降秋風漸起之時,它早就零落消失了。把桃花偶蒙春風而榮與春逝而早凋放在一起對比,揭示了依賴外力,終不可長的哲理。五六兩句“豈無佳人色?但恐花不實”,意思是:真花豈不似佳人那樣美艷?但恐是只會開花而不能結果。通過桃有花而無實的對比,諷刺小人徒有其表,華而不實。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列小題。

八歸·湘中送胡德華姜夔芳蓮墜粉,疏桐吹綠,庭院暗雨乍歇。無端抱影銷魂處,還見篠墻①螢暗,蘚階蛩切。送客重尋西去路,問水面琵琶誰撥?最可惜、一片江山,總付與啼鴂②。長恨相從未款③,而今何事,又對西風離別?渚寒煙淡,棹移人遠,飄渺行舟如葉。想文君④望久,倚竹愁生步羅襪。歸來后,翠尊雙飲,下了珠簾,玲瓏閑看月。[注]①蓧墻:竹籬院墻。②啼鴂:杜鵑鳥。③未款:不能久留。④文君;卓文君,借指胡德華的妻室。3.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前六句有晝景夜景、植物動物、視覺聽覺,營造了冷清凄迷的意境。B.“渚寒”三句以離別者的獨特視角寫出了對送別者的依依不舍之情。C.詞人頗具匠心,多次轉換時間和空間,從而使情感抒發(fā)具有層次性。D.全詞多處巧妙化用前人詩句之中的藝術形象,不著痕跡,盡得風流。4.本詞與柳永的《雨霖鈴·寒蟬凄切》有異曲同工之妙,請找出兩種相同的表現(xiàn)手法進行分析?!敬鸢浮?.B4.①兩首詞都寓情于景?!队炅剽彙分型ㄟ^對“寒蟬”“長亭晚”“驟雨初歇”等的描寫,渲染氛圍,融情入景,暗含別意。本詞上片寫別時景色,通過對“芳蓮”“疏桐”“蓧墻螢暗”等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對友人的離愁別緒。②兩首詞都運用了虛實結合的手法。兩首詞都實寫了詞人與友人分別時的景象,《雨霖鈴》虛寫了詞人與友人分別后對自我境況的想象,本詞虛寫了與友人分別后對友人境況的想象。【解析】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B.“以離別者的獨特視角寫出了對送別者的依依不舍之情”分析錯誤,這三句應是借淡煙寒水之中一葉行舟縹緲遠去的景象,來表達送別者佇立江頭,凝望著棹移人遠的那種依依不舍的感情,而不是“離別者”對“送別者”的感情。

故選B。4.本題考查學生比較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1)兩首詞都寓情于景?!队炅剽彙菲鹗住昂s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三句寫環(huán)境,點出別時的季節(jié)是蕭瑟凄冷的秋天,地點是汴京城外的長亭,具體時間是雨后陰冷的黃昏。通過景物的描寫,氛圍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別意。時當秋季,景已蕭瑟;且值天晚,暮色陰沉;而驟雨滂沱之后,繼之以寒蟬凄切:詞人所見所聞,無處不凄涼,表達了對友人的離愁別緒。本詩上闋刻畫客中庭院之蕭瑟,為離愁作鋪墊,以雨后寂寞蕭條的庭院為背景,寫別前的憂傷。蓮花凋零了粉色的花瓣,桐樹吹動著帶綠的葉子,是初秋院中之景。竹籬邊發(fā)光暗淡的螢蟲,苔階下鳴聲凄切的蟋蟀,是秋夜庭前之物。篠墻,指竹墻。這四樣景物,從目見寫到耳聞,從視覺寫到聽覺,造成一種冷清凄迷的意境,無限煩惱盡在其中。何以如此,是因為即將送別友人。(2)兩首詞都運用了虛實結合的手法?!队炅剽彙穼崒懀荷祥犞饕獙懸粚偃损T行時難分難舍的別情;虛寫:下闕的“此去經(jīng)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這四句推想離別以后慘不成歡的境況。此后漫長的孤獨日子怎么挨得過呢?縱有良辰好景,也等于虛設,因為再沒有心愛的人與自己共賞;再退一步,即便對著美景,能產(chǎn)生一些感受,但又能向誰去訴說呢?總之,一切都提不起興致了。這幾句通過虛寫手法把詞人的思念之情、傷感之意刻畫到了細致入微、至盡至極的地步,也傳達出彼此關切的心情。本詩實寫:上闕描述了離別前的憂傷、臨別時的依依不舍;虛寫:下闕“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羅襪。歸來后,翠尊雙飲,下了珠簾,玲瓏閑看月”意思是:他的妻子一定在家中盼望著他,日日站在翠竹旁,任憑羅襪上染上清塵。等到丈夫歸來后,夫妻二人幸福地團圓。雙雙下了珠簾,對著明月對飲到天明。這是虛寫,寫詩人與友人分別后對友人境況的想象。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題。水調歌頭①(宋)葉夢得九月望日,與客飛射西園,余偶病不能射。客較勝相先。將領岳德,弓強二石五斗,連發(fā)三中的,觀者盡驚,因作此詞示坐客。霜降碧天靜,秋事促西風。寒聲隱地初聽,中夜入梧桐。起瞰高城回望,寥落關河千里,一醉與君同。疊鼓鬧清曉,飛騎引雕弓。歲將晚,客爭笑,問衰翁:平生豪氣安在?走馬為誰雄?何似當筵虎士,揮手弦聲響處,雙雁落遙空。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②。[注]①本詞大約作于紹興八年(1138),作者再次知建康府時期。當時,北方大片國土為金兵所據(jù),建康成為扼江守險,支援北伐軍需的重鎮(zhèn)。②云中,指云中郡,為漢代邊防重鎮(zhèn),李廣曾在此抗擊匈奴,建功立業(yè)。5.對詩歌煉字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秋事促西風”的“促”字運用比擬手法,生動寫出了西風相催、寒冬將至的情景。B.“中夜入梧桐”的“入”字點出西風的勁疾,直入梧桐枝葉深處,勾起詩人的憂愁。C.“起瞰高城回望”的“瞰”字寫出詩人登上城樓遙望關河千里視野開闊豪情滿懷。D.“疊鼓鬧清曉”的“鬧”字寫出場面的緊張熱烈,疊鼓聲起,詩人感情昂揚奮發(fā)。6.詞中畫線句手法巧妙并且意蘊豐富,請從這兩方面與辛棄疾的“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進行比較賞析。【答案】5.C6.示例:手法上,兩首詞都用了典故。但葉詞是正用,辛詞是反用。意蘊上,二人都抒發(fā)了雖然年老但仍渴望為國效勞的情感。但辛詞側重在對主和派的憤懣,葉詞側重在看到手下將領武藝非凡弓馬嫻熟而生出的豪情?!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煉字的能力。C.“豪情滿懷”錯誤。心事重重的詞人起身離座,登上城樓,向中原望去,卻見千里關河、寂寥冷落。面對冷落的關河,山河破碎、國土淪亡之悲涌上心頭,沉痛難耐。故選C。6.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煉句的能力。

“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運用廉頗的典故。是正用。年華老大真感慚愧,但身衰心未老,回頭望,心在北方的云中。詞人雖因無力報國而慚愧,但他身老志不衰,心系“云中”,情結邊防,在垂暮之年,還以抗擊金兵,收復中原為己任,表現(xiàn)了一個老年抗金志士的壯偉胸懷。前面說而今你哪能比得酒筵上的武士,舉手拉弓,弦聲響處,便見有雙雁從遠空墮落。他還在“回首望云中”,側重抒發(fā)看到手下將領能力超俗而生出的豪情。“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運用典故,是反用。借廉頗自比,表示出詞人報效國家的強烈愿望和對宋室不能進用人才的慨嘆。廉頗曾為趙國立下赫赫戰(zhàn)功,可為奸人所害,落得離鄉(xiāng)背井,雖愿為國效勞,卻是報國無門,詞人以廉頗自況,憂心自己有可能重蹈覆轍,朝廷棄而不用,用而不信,才能無法施展,壯志不能實現(xiàn)。側重表達對主和派的憤懣之情?!炯挤c撥】詩歌中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1、聯(lián)想、想象:聯(lián)想由一事物聯(lián)系到與之有關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類似的特點聯(lián)系起來造成一個典型。2、鋪墊:為主要情節(jié)做準備或醞釀高潮到來之前的一系列非主情節(jié)。3、象征:通過特定的、容易引起聯(lián)想的具體形象,表現(xiàn)與之相似或相近特點的概念、思想和感情。):把兩種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對照,互相比較。4、對比(對照5、襯托(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點或特質更加突出。有正襯和反襯兩種。6、抑揚:把要貶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時說出來,只突出強調其中一個方面以達到抑此揚彼或抑彼揚此的目的。有先揚后抑和先抑后揚之分。7、(前后)照應:指詩中對前面所寫的作必要的回答。恰當運用這種方法使結構顯得緊湊、嚴謹。8、正側描寫:對描寫對象進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寫是正面描寫;描寫對象周圍的事物,使對象更鮮明、突出的是側面描寫。9、虛實結合:是指現(xiàn)實的景、事與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襯,以實襯虛、以虛襯實,交織一起表達同一樣的情感。10、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盡其妙的基礎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含蓄地寄托作者的主張、哲理,能給人留下思考的余地和想象的空間。

11、直抒胸臆:即景抒懷,直接表達詩人面對自然景象所產(chǎn)生的情感和富有哲理性的思想。12、借景抒情:通過景物描寫,襯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13、融情于景:人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正面不著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發(fā)感情。14、襯托或渲染:對環(huán)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寫形容,以突岀事物的特點,營造氛圍。15、動靜結合:對事物、景物作動態(tài)、靜態(tài)的描寫,兩者相互映襯,構成一種情趣。16、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詩句兩種。用事是借用歷史故事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對現(xiàn)實生活中某些問題的立場和態(tài)度、個人的意緒和愿望等等,屬于借古抒懷。委婉地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情感。答題模式:(1)首先必須準確指出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或何種技巧,其次才是對相關技巧的具體的鑒賞。(2)結合相關詩句說說這個手法的內容,在詩歌中的具體運用。(3)說說作者采取這種手法的原因。(4)再次解釋這種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傳達了怎樣的旨趣,運用該手法的好處。在鑒賞過程中的語言表述必須是將詩歌的意境解釋和形式技巧的鑒賞結合在一起的流暢優(yōu)美的賞析。三、抒情方式本部分包括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即事感懷、懷古傷今?!菊骖}回顧】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晚蓮李群玉[注]露冷芳意盡,稀疏空碧荷。殘香隨暮雨,枯蕊墮寒波。楚客罷奇服,吳姬停棹歌。涉江無可寄,幽恨竟如何。[注]李群玉,晚唐詩人,生于洞庭湖之濱的湖南澧縣(屈原曾行吟于此)。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寫晚開遲謝的碧荷稀稀疏疏,大多已經(jīng)開敗,它的殘花因露冷而香消。B.頷聯(lián)寫晚蓮又遭夜雨而紛紛凋落的景象,與首聯(lián)共同表現(xiàn)晚蓮的不幸遭遇。C.頸聯(lián)的“楚客”本指楚國詩人屈原,這里是作者自指或泛指其他騷客文人。D.“吳姬”泛指采蓮的女子,“停棹歌”寫人睹物傷懷,借以反襯蓮塘的衰敗。2.本詩抒情方式多樣,請結合后兩聯(lián)加以賞析?!敬鸢浮?.D2.①第三聯(lián)寓情于事(間接抒情),以人物的行為動作來表達對蓮塘衰敗之象的愴然之情。②尾聯(lián)直抒胸臆,“幽恨”等詞直接表達了詩人感時傷世的愁緒。③用典,借用屈原涉江的典故,抒發(fā)內心的苦悶之情,表達自己懷瑾握瑜的高尚品格。【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賞析詩歌內容的能力。D.“借以反襯”錯,“停棹歌”是睹物傷懷,蓮塘的衰敗亦令人傷懷,應是正面襯托。故選D。2.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俺土T奇服,吳姬停棹歌”,“楚客”是作者自指或泛指其他騷客文人?!捌娣笔侵拘懈邼嵵狻W髡咭娚徧了?,只好“罷”此奇服了?!皡羌А奔磪菄?,詩中是泛指。她們當是采蓮女子,愉快地唱著“采蓮曲”,即所謂“櫂歌”,當是常事?!皡羌樃琛笔菍懭硕梦飩麘眩⒔枰砸r托蓮塘衰敗之象和人的愴然之情的。這一聯(lián)以人物的行為動作來表達對蓮塘衰敗之象的愴然之情,為間接抒情。尾聯(lián)直抒胸臆,詩人或他人,不論是楚客涉江還是吳姬飛棹,總是精神空虛,無所寄托,其幽恨莫可名狀?!坝暮蕖钡仍~直接表達了詩人感時傷世的愁緒。用典,“楚客”,本指楚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子曾在《涉江》中自我表白過:“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云之崔嵬?!薄捌娣狈菍嵵盖拥钠娣侵盖又拘懈邼?。作者李群玉生于洞庭湖之濱的湖南澧縣,此處正是屈子曾行吟之地,他想到屈原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借用屈原涉江的典故,抒發(fā)內心的苦悶之情,表達自己懷瑾握瑜的高尚品格。

【技法點撥】詩歌的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懷、托物言志、懷古傷今等,還有借助特殊的方式抒情如用典、對比、細節(jié)描寫等,答題時根據(jù)具體的詩歌具體的分析。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是直接對有關人物和事件表明愛憎態(tài)度的抒情方式。中國古典詩歌的創(chuàng)作十分講究含蓄、凝練。詩人在處理情感時一般不是直接的抒情,而是言在此意在彼,敘事則因事緣情,寫景則借景抒情,詠物則托物言志,記史則詠史抒懷。因事緣情:如唐代張籍的<秋思>"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個富于包孕的片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