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單元從宇宙看地球第三節(jié)地球的圈層結構學案魯教版必修1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07/3B/wKhkGWdNCgmAEdC0AAG93ZkRTCM447.jpg)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單元從宇宙看地球第三節(jié)地球的圈層結構學案魯教版必修1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07/3B/wKhkGWdNCgmAEdC0AAG93ZkRTCM4472.jpg)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單元從宇宙看地球第三節(jié)地球的圈層結構學案魯教版必修1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07/3B/wKhkGWdNCgmAEdC0AAG93ZkRTCM4473.jpg)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單元從宇宙看地球第三節(jié)地球的圈層結構學案魯教版必修1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07/3B/wKhkGWdNCgmAEdC0AAG93ZkRTCM4474.jpg)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單元從宇宙看地球第三節(jié)地球的圈層結構學案魯教版必修1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07/3B/wKhkGWdNCgmAEdC0AAG93ZkRTCM447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7-第三節(jié)地球的圈層結構【熱點鏈接】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20年1月6日2時0分,河南省南陽市新野縣發(fā)生2.1級地震。河南省地震局回應稱,這是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為了開展河南省地震構造探查工程項目而進行的一次人工地震施工。開展人工地震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提示通過地震波的反饋,了解地球內部結構;探討地質構造,相識地震活動規(guī)律。課程標準學業(yè)質量標準核心素養(yǎng)定位運用示意圖,說明地球的圈層結構。水平1:依據資料,說出地震波的含義和地球圈層結構的名稱。水平2:依據資料,說明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依據,地震波的分類和特征。水平3:依據圖表資料,描述地球內部圈層和外部圈層的主要特點及其聯(lián)系。水平4:依據圖表資料,探討地球圈層結構與人類活動的關系。人地協(xié)調觀:通過相識地球圈層結構,樹立關愛地球、愛護地球的理念。綜合思維:地震波與地球內部圈層的關系,地球圈層結構的特點。區(qū)域認知:地殼分布的地區(qū)差異。地理實踐力:查找某次地震資料,說明其與地球圈層結構的關系。一地球的內部圈層1.地球內部圈層劃分2.劃分依據:地震波在地球內部eq\o(□,\s\up3(01))傳播速度的改變。3.不連續(xù)面:C為eq\o(□,\s\up3(02))莫霍面,D為eq\o(□,\s\up3(03))古登堡面。4.地球內部圈層的主要特點內部圈層特點地殼(H)平均厚度約eq\o(□,\s\up3(04))17千米,大陸地殼較eq\o(□,\s\up3(05))厚,大洋地殼較eq\o(□,\s\up3(06))薄地幔(G)厚度約2800千米;地幔上部存在軟流層,一般被認為是巖漿的主要發(fā)源地地核(E和F)厚度約3400千米,可分為內核和外核,溫度很eq\o(□,\s\up3(07))高,壓力和密度很大5.巖石圈上地幔頂部(eq\o(□,\s\up3(08))軟流層以上)和eq\o(□,\s\up3(09))地殼,主要由eq\o(□,\s\up3(10))巖石組成。1.推斷正誤。(1)橫波只能穿過地殼、地幔,據此推斷地球內部圈層中物質為液態(tài)的是外核。(√)(2)巖石圈的下界在莫霍面。(×)2.地球上巖漿的發(fā)源地一般認為是在()A.外地核 B.巖石圈內部C.軟流層 D.地殼下部答案C解析位于上地幔上部的軟流層,一般被認為是巖漿的主要發(fā)源地。3.地殼和巖石圈有何區(qū)分?提示地殼是巖石圈的一部分,是組成地球內部圈層最外面的一個圈層。巖石圈則包括上地幔的頂部(軟流層以上的地幔)和地殼的全部。二地球外部圈層1.地球外部圈層的劃分外部圈層含義大氣圈環(huán)繞地球外部的氣體圈層,大氣圈是生命的eq\o(□,\s\up3(01))愛護傘水圈由地球表層各種水體組成的連續(xù)但eq\o(□,\s\up3(02))不規(guī)則的圈層生物圈廣義的生物圈是地球表層生物及其eq\o(□,\s\up3(03))生存環(huán)境的總稱,狹義的生物圈是地球表層生物的總和2.關系: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相互eq\o(□,\s\up3(04))滲透。1.推斷正誤。(1)地球的外部圈層由大氣圈、水圈、巖石圈組成。(×)(2)地球外部圈層中最活躍的是生物圈。(√)2.不獨立占據空間的地球圈層是()A.大氣圈 B.水圈C.巖石圈 D.生物圈答案D解析生物圈不獨立占據空間。3.水圈主要由哪些水體組成?提示水圈由大氣水、海洋水和陸地水組成,其中海洋水是水圈的主體。陸地水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主題探究eq\a\vs4\al()地球的內部圈層北京時間2020年3月25日10時49分在千島群島(48.93°N,157.74°E)發(fā)生7.5級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如圖為地震位置(圖中黑點)示意圖。據此探究下列問題:(1)此次地震位于地球內部圈層的哪一層?請說明推斷依據。(2)地震發(fā)生后,旁邊居民看到地面物體晃動的先后依次是怎樣的?(3)地震發(fā)生后,正在旁邊海疆航行的輪船上的人感受到怎樣晃動?為什么?[成果展示](1)地幔。地殼平均厚度約17千米,大陸部分較厚,大洋部分較薄。此次地震位于海洋上,震源深度為30千米,故震源位于地幔。(2)先上下顛簸,后水平晃動。(3)只能感受到上下顛簸。橫波只能通過固體傳播,縱波可以通過固體、液體和氣體傳播,故輪船上的人只能感受到縱波的影響,不能感受到橫波的影響。1.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以莫霍面和古登堡面為界,可以將地球內部劃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個圈層。2.地球內部各圈層的特點3.地殼與巖石圈的區(qū)分和聯(lián)系讀地震波波速與地球內部構造圖,回答(1)~(3)題。(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縱波和橫波波速都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B.①和②之間是古登堡界面C.在深約2900千米處橫波突然消逝D.地核是巖漿的主要發(fā)源地(2)巖石圈是指()A.①的上部 B.②的上部C.①和②的上部 D.③的外部(3)某地地下30千米處發(fā)生地震,這時地面上的人、旁邊不遠處的飛鳥和池塘里的魚,都會感到()A.先上下顛簸,后左右搖擺B.先左右搖擺,后上下顛簸C.P波,上下顛簸D.S波,左右搖擺地震波和地球內部圈層的分析思路類題透析思路點撥地震波與內部圈層地震波分為縱波和橫波,縱波傳播速度eq\o(□,\s\up3(01))快,橫波傳播速度eq\o(□,\s\up3(02))慢;地震波傳播速度突變處為eq\o(□,\s\up3(03))不連續(xù)面。在地下約2900千米處,縱波傳播速度eq\o(□,\s\up3(04))明顯降低,橫波eq\o(□,\s\up3(05))完全消逝;①和②之間的界面為eq\o(□,\s\up3(06))莫霍面;eq\o(□,\s\up3(07))軟流層為巖漿的主要發(fā)源地。巖石圈地殼和eq\o(□,\s\up3(08))上地幔頂部由巖石構成,統(tǒng)稱為巖石圈。①為eq\o(□,\s\up3(09))地殼,②為eq\o(□,\s\up3(10))地幔。地震波eq\o(□,\s\up3(11))縱波可通過固、液、氣態(tài),使物體eq\o(□,\s\up3(12))上下顛簸;eq\o(□,\s\up3(13))橫波只能通過固態(tài),使物體eq\o(□,\s\up3(14))左右搖擺。地面上的人,可感受到的地震波為eq\o(□,\s\up3(15))橫波和縱波;空中的飛鳥和池塘里的魚可感受到的地震波為eq\o(□,\s\up3(16))縱波。[答案](1)C(2)C(3)C主題探究eq\a\vs4\al()地球的外部圈層2020年4月10日,印度尼西亞喀拉喀托火山爆發(fā),噴發(fā)出高達1000英尺的蒸汽柱。圖一為喀拉喀托火山噴發(fā)景觀圖,圖二為地球外部圈層示意圖。據此探究下列問題:(1)火山噴發(fā)形成的蒸汽柱聯(lián)系的地球圈層是什么?(2)火山噴發(fā)物進入大氣后,會形成火山灰,指出火山灰在地球圈層結構中的物質遷移依次。(3)有人說,生物圈是地球上全部生物的總稱;也有人說,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及其生存環(huán)境的總稱。對此,你的理解是什么?[成果展示](1)巖石圈和大氣圈。(2)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巖石圈。(3)生物圈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生物圈包括生物及其生存環(huán)境,狹義的生物圈僅指生物本身。地球外部圈層地球的外部圈層包括大氣圈、水圈、生物圈,這些圈層之間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形成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自然環(huán)境。各外部圈層的概況、特點見下表:外部圈層概念組成其他大氣圈包圍著地球的氣體層氣體和懸浮物(塵埃等)它是地球自然環(huán)境的重要組成部分續(xù)表外部圈層概念組成其他水圈由各種水體組成的外部圈層地表水、地下水、大氣水、生物水等連續(xù)但不規(guī)則的圈層,且處于不間斷地循環(huán)運動之中生物圈地球表層生物的總稱生物及其生存環(huán)境生物圈與大氣圈、水圈、巖石圈相互滲透、相互影響,是最活躍的圈層讀下圖,完成(1)~(2)題。(1)圖中地理事物,屬于水圈的是()A.湖水與雪 B.草原和森林C.雪山與湖泊 D.雪與森林(2)圖中“湖泊”涉及到的圈層主要有()①生物圈②水圈③巖石圈④大氣圈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地球外部圈層的分析思路類題透析思路點撥外部圈層的組成外部圈層包括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水圈由eq\o(□,\s\up3(01))水體組成。eq\o(□,\s\up3(02))湖水與雪屬于水圈;eq\o(□,\s\up3(03))草原與森林屬于生物圈;雪山包括雪和山,分別屬于eq\o(□,\s\up3(04))水圈、巖石圈。圈層的聯(lián)系地球圈層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與其他圈層發(fā)生聯(lián)系的。湖泊屬于水圈;湖泊中有生物,涉及到eq\o(□,\s\up3(05))生物圈;湖泊的邊緣主要是由巖石組成的,涉及到eq\o(□,\s\up3(06))巖石圈。[答案](1)A(2)A教材活動巧點撥[教材第18頁問題]思路點撥地球的圈層結構從內部圈層和外部圈層兩方面說明。內部圈層包括地殼、地幔、地核,外部圈層包括大氣圈、水圈、生物圈。[教材第20頁活動]思路點撥圖中的圈層包括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巖石圈,地球圈層之間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相互滲透。水圈的代表性地物是湖泊,生物圈的代表性地物是藏羚羊和草,巖石圈的代表性地物是山和土地,大氣圈的代表性地物是空氣和云層。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氣淡薄形成了高寒缺氧的氣候特點,溫度低是形成凍土的主要條件,當地土壤較貧瘠,重點發(fā)展畜牧業(yè)。核心素養(yǎng)速提升素養(yǎng)提升1區(qū)域認知讀我國大陸部分地區(qū)地殼等厚度線圖,完成1~3題。1.圖示地區(qū)的地殼厚度改變趨勢大體為()A.由東向西漸漸增大B.由北向南漸漸增大C.由西向東漸漸增大D.由南向北漸漸增大答案A解析讀圖可知,從東往西地殼厚度漸漸增大。2.下列關于地殼厚度的說法,正確的是()A.地殼厚度比地幔厚度略小B.地殼厚度地區(qū)差異較小C.大洋地殼平均厚度較大陸小D.高原地殼平均厚度比平原小答案C解析地殼平均厚度17千米,遠小于地幔厚度;大洋地殼平均厚度小于大陸地殼平均厚度,高原地殼平均厚度比平原地殼平均厚度大;地殼厚度地區(qū)差異較大。3.若繪制地殼厚度剖面圖,其0千米為()A.海平面 B.巖石圈底部C.莫霍面 D.軟流層中部答案C解析地球內部圈層自上而下可分為地殼—地?!睾?。莫霍面是地殼和地幔的分界線,故地殼0千米在莫霍面處,C項正確。素養(yǎng)提升2人地協(xié)調觀和綜合思維讀圖,完成1~2題。1.構成該警示語的主題要素所處的圈層是()A.生物圈 B.水圈C.大氣圈 D.地殼答案B解析該警示語的主題是池塘水深,屬于水圈。2.警示牌中“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充分說明白()A.圖中各圈層是連續(xù)而不規(guī)則的,都相互聯(lián)系B.圖中的各圈層之間存在著物質遷移和能量轉化C.圖中的各圈層是獨立發(fā)展改變、互不聯(lián)系的D.圖中各圈層的物質運動的能量來自太陽輻射能答案B解析“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設問的主題為“為什么池塘的水會如此澄澈”,答案為“由于有永不枯竭的源頭為它源源不斷地輸送活水”,這說明各圈層之間存在著物質遷移和能量轉化。素養(yǎng)提升3地理實踐力1.制作地球內部圈層模型。2.在校內中找尋相關地理要素,推斷其所屬的圈層結構。3.調查最新重大地震資料,推斷其與地球圈層結構的關系。eq\a\vs4\al()時間:45分鐘eq\a\vs4\al()滿分:100分探究點題號地球的內部圈層1,2,3,4,5,10,11,12,13,14(3)地球的外部圈層6,7,8,9,14(1)(2)一、選擇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印度尼西亞有“地震之國,火山之邦”之稱。下表為印度尼西亞兩次地震統(tǒng)計表。據此完成1~2題。時間位置震級震源深度2020年1月7日蘇門答臘島北部6.3級10千米2019馬魯古海6.8級50千米1.(區(qū)域認知)蘇門答臘島北部6.3級地震、馬魯古海6.8級地震分別發(fā)生在()A.地殼上地幔 B.上地幔地殼C.地殼地殼 D.巖石圈上地幔答案A解析蘇門答臘島北部6.3級地震震源深度為10千米,其所在位置為陸地,地殼厚度較大,地震發(fā)生在地殼;馬魯古海6.8級地震震源深度為50千米,其所在位置為海洋,地殼厚度較薄,地震發(fā)生在上地幔。2.(地理實踐力)馬魯古海地震后,地震波從震源傳播至地面的過程,波速的改變特點是()A.增大 B.減小C.縱波消逝 D.橫波消逝答案B解析據材料可知,地震波從地幔傳播到地殼,經過莫霍面,地震波在地幔中的傳播速度快于在地殼中的傳播速度,故B項正確。讀圖,回答3~5題。3.(地理實踐力)地球內部圈層劃分的依據是()A.地震波速度的改變B.地球內部壓力的改變C.地球內部溫度的垂直改變D.物質溫度的改變答案A解析地球的內部圈層主要是指地表以下部分,須要借助地震波進行探測,依據橫波和縱波在不同圈層的傳播速度,將地球內部圈層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部分。4.(綜合思維)下列關于地震波的敘述,正確的是()A.地震波在地殼中傳播最快B.地震波傳到古登堡面時完全消逝C.縱波和橫波傳播速度相同D.地震時縱波先傳到地面答案D解析地震波在地幔中的傳播速度快于地殼,A項錯誤;地震波傳到古登堡面時橫波完全消逝,縱波速度減小,B項錯誤;由于縱波的傳播速度快于橫波,故地震時縱波先傳到地面,C項錯誤,D項正確。5.(綜合思維)圖中甲、乙、丙三個圓依次代表的地理概念可能是()A.巖石圈、地幔、地殼B.巖石圈、上地幔頂部、地殼C.巖石圈、地幔、地核D.地球內部圈層、地幔、軟流層答案D解析由圖可知,甲、乙、丙三個地理概念存在著包含關系,即甲包含乙,乙包含丙。在地理概念中軟流層屬于上地幔,地幔又是地球的內部圈層,D項正確;而巖石圈包括地殼的全部和上地幔的頂部,包含地殼,但是不包含地幔,更不包含地核,故A、B、C三項錯誤。如圖是地球圈層間的物質交換示意圖,圖中序號①②③④代表四大圈層,讀圖回答6~7題。6.(綜合思維)圖中序號①②③④依次是()A.大氣圈、水圈、巖石圈、生物圈B.巖石圈、大氣圈、生物圈、水圈C.水圈、巖石圈、生物圈、大氣圈D.水圈、生物圈、巖石圈、大氣圈答案C解析圖中①向③供水,同時又能向④進行蒸發(fā),說明①是水圈;③須要供水,且能供應氧氣,則是生物圈;④能降水,說明是大氣圈;②接受降水和滲透,說明②是巖石圈。7.(人地協(xié)調觀)“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反映的圈層關系是()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③④答案B解析“落紅”屬于生物圈,“春泥”屬于巖石圈。如圖以集合形式示意地球四個圈層,圓甲示意巖石圈,圓乙、圓丙和橢圓丁示意地球的外部圈層。讀圖,完成8~9題。8.(綜合思維)丙、丁圈層分別是()A.水圈、大氣圈 B.大氣圈、生物圈C.生物圈、大氣圈 D.生物圈、水圈答案B解析生物圈包括水圈的全部、大氣圈的底部和巖石圈的上部,由此可知乙、丙、丁三圈層分別是水圈、大氣圈、生物圈。9.(綜合思維)地表水屬于()A.甲圈 B.乙圈C.丙圈 D.丁圈答案B解析由上題可知,乙圈為水圈,水圈由地表水、地下水、大氣水、生物水等組成。因此地表水屬于乙圈,B項正確。下圖是地球內部圈層結構示意圖,讀圖,完成10~12題。10.(地理實踐力)莫霍面位于()A.①和②之間 B.②和③之間C.③和④之間 D.大氣圈和①之間答案A解析莫霍面位于地殼和地幔之間,即①和②之間。11.(地理實踐力)地殼厚度的改變規(guī)律是()A.地殼厚度改變均一B.洋殼較厚,陸殼較薄C.陸殼較厚,洋殼較薄D.地殼厚度與海拔凹凸呈負相關答案C解析地殼厚度的改變規(guī)律是:陸殼較厚,洋殼較薄;地殼厚度與海拔凹凸呈正相關。12.(綜合思維)下列關于地球內部圈層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A.①層為地球巖石圈 B.②層只能縱波通過C.③層屬于地核 D.④層屬于地幔答案C解析內部圈層由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劃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部分;讀圖分析可知,①為地殼,②為地幔,③為外核,④為內核,故C項正確,D項錯誤;巖石圈包括地殼全部、軟流層以上的地幔部分,①屬于地殼,是巖石圈的一部分,故A項錯誤;②為地幔,主要為固態(tài)物質組成,橫波和縱波都能通過,故B項錯誤。二、綜合題(共2小題,共52分)13.讀地殼、地幔、巖石圈及軟流層示意圖,圖中G處為陸地,F處為海洋,回答下列問題。(26分)(1)圖中A表示________,其在G處的平均厚度約為________千米,F處的平均厚度約為________千米,其在整個地球的平均厚度約為________千米。(8分)(2)圖中B表示________,A、B間的分界面的名稱是________。簡述從A到B地震波速度的改變狀況。(8分)(3)圖中C表示________,由圖可知C大于A的緣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全球晶圓檢測用物鏡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鉆頭修磨機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醫(yī)療器械用注塑機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主講人鄭長花
- 第06講 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解析版)
- 2025原料采購合同的模板
- 2025個人保證擔保借款合同
- 門面房房屋租賃合同范本
- 工地配餐合同協(xié)議書范本
- it運維外包服務合同
- 畢業(yè)設計(論文)-液體藥品灌裝機的設計與制造
-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數一數(二)》 北師大版
- 稅收流失論文-我國個人所得稅稅收流失問題及對策研究
- 長榮股份: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評估報告
- 2022年菏澤醫(yī)學??茖W校單招綜合素質試題及答案解析
- 銀行內部舉報管理規(guī)定
- 平面幾何強化訓練題集:初中分冊數學練習題
- 項目獎金分配獎勵制度和方案完整版
- 支氣管鏡試題
- 陰道鏡幻燈課件
- 現代漢語詞匯學精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