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5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 人體營養(yǎng)狀況的測定和評價 Date 1 A 公共營養(yǎng)師三級:技能要求 工作內容能力要求相關知識 一、身體 測量 1.能測量嬰幼兒身 長、胸圍、上臂圍 和坐高 1.體格測量的標準化 2.臥式量板、量床使用 方法與原則 3.皮褶計使用方法與原 則 4.肱二頭肌、肱三頭肌 、肩胛下角解剖定位知 識 2.能使用皮褶計測 量肱二頭肌、肱三 頭肌、肩胛下角皮 褶厚度 Date 2 A 公共營養(yǎng)師三級:技能要求 工作內容能力要求相關知識 二、實 驗室指 標收集和 判斷 1.能對尿液樣品進 行收集、保存和處 理 1.尿液樣品收集和保存 知識 2.尿液的種類和臨床意 義 3.糞便樣品收集保存知 識 2.能對糞便樣品進 行收集、保存和處 理 Date 3 A 公共營養(yǎng)師三級:技能要求 工作內容能力要求相關知識 三、營養(yǎng) 狀況和體 征判別 1.能識別能量 蛋白質營養(yǎng) 不良基本體征 并做出評價 1.能量蛋白質缺乏體征辨別 2.缺鐵性貧血基本體征和評價 3.維生素B2缺乏體征和評價 4.維生素C、 維生素A缺乏體征 和評價 5.維生素D和鈣缺乏體征和評價 6.缺鐵性貧血和鋅缺乏基本體征 和評價 2.能識別維 生 素A、D、B2、 C、鈣、鐵和 鋅缺乏體征并 做出評價 Date 4 第一節(jié) 人體體格測量 一、體格測量的標準化 二、嬰幼兒身長、頭頂至臀長、頭圍、 胸圍和體重的測量 三、上臂圍和皮褶厚度的測量 Date 5 第一節(jié) 人體體格測量 【目的】評價機體膳食營養(yǎng)狀況 A 對于學齡前兒童的體格測量結果,常被用 于評價一個地區(qū)人群的營養(yǎng)狀況 【反映人體營養(yǎng)狀況的指標】 A 不同年齡、不同生理狀況的人群,選用的 體格測量指標有所不同,而且指標的測定 方法也存在較大差異 Date 6 第一節(jié) 人體體格測量 【嬰幼兒:03歲(嬰兒:1歲以內;幼兒:1-3歲) 】 A 采用臥位分別測量頭頂至臀部的距離(頂- 臀長)、頭頂至足底的距離(身長),反 映嬰幼兒縱向發(fā)育情況 【兒童】 A 常用的測量生長發(fā)育的指標:身高、體重 、頭圍、胸圍、坐高、上臂圍等 Date 7 第一節(jié) 人體體格測量 【成年人】 A 常用的體格測量指標:身高、體重、上臂 圍、腰圍、臀圍、皮褶厚度等 A 身高、體重可反映蛋白質、能量以及其他 一些營養(yǎng)素的攝入、利用和儲備情況,反 映機體、肌肉、內臟的發(fā)育和潛在能力 A 身高已無變化,將體重作為了解蛋白質、 能量攝入狀況的重要觀察指標 Date 8 一、體格測量的標準化 【體格測量標準化的必要性】 A 體格測量工作屬于標準化對象的本質屬性 :共同的、重復發(fā)生的特征 A 通過體格測量工作的標準化,使體格測量 的準確度和精確度均盡量“真值” A 是體格測量工作質量控制和管理的重要基 礎,是提高體格測量工作質量的有效手段 Date 9 概念 A標準:指對某項活動或其結果規(guī)定共同 的和重復使用的規(guī)則、導則或特性的文件 。 A標準化:指制訂共同的和重復使用的規(guī) 則(即標準)的活動過程。 A 標準的本質特征是一種“統(tǒng)一規(guī)定”,標準 化的實質是“通過制訂、發(fā)布和實施標準 ,達到統(tǒng)一”,其目的是“在一定范圍內獲 得最佳秩序和效益”。 Date 10 體格測量工作的標準化 A 通過標準化使體格測量的精確度和準確度均 盡量接近真值。 A 精確度:精密度,指以最小的差異重復測定 一個個體的能力。 A 準確度:指測定值和“真值”相同的程度,即 以盡可能的程度使所測值代表真實值的能力 。 A 真值:真實值,最能反映被測個體體格的值 。 A 實際工作,平均值作為近似的“真值”。 Date 11 一、體格測量的標準化 A 參加標準化的人員:負責人(管事的)、 監(jiān)督員(標準人)、調查員 A 測定表:兩份(用于重復測量),保持對 被測定人員的編號一致 A 體格測量:監(jiān)督員和調查員對每個被測定 人員進行體格測量,并重復一次;第二次 測量時不能看第一次的測定值 Date 12 一、體格測量的標準化 A 測量數據的計算 被測 者編 號 第一次 測定值 第二次 測定值 精確度 + 監(jiān)督員 + 準確度 - -2 - -2 1 2 合計 Date 13 (1)監(jiān)督員測量數據的計算與精確度評價 表2-3 監(jiān)督員標準化表 A=2.942=5.88 B=2.943=8.82 被測 者編 號 第一次 測定值 第二次 測定值 精確度 + 監(jiān)督員 + 準確度 - -2 - -2 182.882.2+0.60.36165.0 283.884.6-0.80.64168.4 合計 +4/82.94 u出現最多的正號或負號的個數/全 部測定人數(零忽略不計): +4/8 u所有平方值的 和 u監(jiān)督員的平方 值總和應最小 ,或小于大部 分調查員的, 精確度才最好 ,才合格 Date 14 (2)調查員測量數據的計算與比較 表2-4 調查員A標準化表 被測 者編 號 第一次 測定值 第二次 測定值 精確度 + 監(jiān)督員 + 準確度 - -2 - -2 184.283.7+0.50.25167.9165.0+2.98.41 286.185.4+0.70.49171.5168.4+3.19.61 合計 +7/104.77+10/1038.75 平方值的和應小于平方值的和應小于A A (5.885.88),否則說明),否則說明 精確度不夠,調查員精確度不夠,調查員 需要注意測量手法的需要注意測量手法的 一致性,不要改變每一致性,不要改變每 次測定的具體方法。次測定的具體方法。 如果此分數很大(大如果此分數很大(大 于或等于于或等于9/109/10),說),說 明幾乎對每個被測定明幾乎對每個被測定 者進行測量時均有偏者進行測量時均有偏 差,偏差發(fā)生在第一差,偏差發(fā)生在第一 次和第二次測定之間次和第二次測定之間 Date 15 (2)調查員測量數據的計算與比較 表2-4 調查員A標準化表 被測 者編 號 第一次 測定值 第二次 測定值 精確度 + 監(jiān)督員 + 準確度 - -2 - -2 184.283.7+0.50.25167.9165.0+2.98.41 286.185.4+0.70.49171.5168.4+3.19.61 合計 +7/104.77+10/1038.75 此值應小于此值應小于B B值(值(8.828.82),否則說明準),否則說明準 確度不夠。調查員需要將測量方法與確度不夠。調查員需要將測量方法與 監(jiān)督員的一致起來,應由監(jiān)督員多帶監(jiān)督員的一致起來,應由監(jiān)督員多帶 領操作幾次,以提高準確度。領操作幾次,以提高準確度。 如果此分數較大(大于或等于如果此分數較大(大于或等于9/109/10),), 說明幾乎對每個被測定者進行測量時均說明幾乎對每個被測定者進行測量時均 有同樣的偏差,在某些程序上總是犯同有同樣的偏差,在某些程序上總是犯同 樣的毛病,需要調查員認真跟著監(jiān)督員樣的毛病,需要調查員認真跟著監(jiān)督員 學習。學習。 Date 16 二、嬰幼兒身長、頭頂至臀長、頭圍 、胸圍和體重的測量 【嬰幼兒量床】 A 由一塊底板、兩塊固定的頭板、兩塊帶刻 度尺的圍板、一塊可移動的滑動板組成 A 嬰幼兒仰臥于量床上 頭部頂著一端頭板, 移動滑動板與嬰幼兒 的臀部或腳跟緊貼住,讀取頂-臀長和身 長 Date 17 嬰兒秤(測量身長、體重) Date 18 1. 身長、頂-臀長的測量 (1)測量方法 A 嬰幼兒脫去帽子、鞋、襪,穿單衣仰臥于 標準量床底板中線上,由助手將嬰幼兒頭 扶正,頭頂接觸頭板 A 身長測量:測量者位于嬰幼兒右側,左手 握住其雙膝,使腿伸直,右手移動滑動板 使其接觸嬰幼兒雙側足跟,讀取圍板上的 刻度讀數,單位cm,保留小數點后一位 Date 19 1. 身長、頂-臀長的測量 A 頂-臀長測量:測量者位于嬰幼兒右側, 左手提起嬰幼兒下肢,使膝關節(jié)屈曲,大 腿與底板垂直,右手移動滑動板使其接觸 嬰幼兒臀部,讀取圍板上的刻度讀數,單 位:cm,保留小數點后一位 Date 20 (2)注意事項 A 測量過程中應確保嬰幼兒頭頂至足跟呈一 條直線 A 防止嬰幼兒出現身體扭動等現象 (3)測定指標的意義 A 身長和頂-臀長用來反映嬰幼兒體格縱向 發(fā)育情況,與骨骼的生長發(fā)育有關,用來 反映長期營養(yǎng)、疾病和其他不良環(huán)境因素 對嬰幼兒的影響 Date 21 2. 頭圍、胸圍的測量 (1)頭圍的測量 A 頭圍的準確測量部位: 從雙側眉弓上緣經后腦勺枕骨粗?。?后腦勺最突出的一點)繞頭一周的長度, 表示頭顱的圍長,間接反映顱內容量的大 小 A 頭圍測量的姿勢:坐位或仰臥位 A 頭圍測量的工具:軟尺(皮尺) Date 22 2. 頭圍、胸圍的測量 A 頭圍測量的注意事項 :嬰幼兒需脫帽,軟 尺應緊貼皮膚,不能 打折,長發(fā)或梳辮子 的,應先將頭發(fā)在軟 尺經過處向上、下分 開,使軟尺緊貼頭皮 Date 23 2. 頭圍、胸圍的測量 (2)胸圍的測量 A 胸圍的準確測量部位: 從兩乳頭線到后面兩肩胛骨下角下緣繞 胸一周的長度 A 嬰幼兒胸圍測量的姿勢:仰臥位 A 胸圍測量的工具:軟尺 Date 24 2. 頭圍、胸圍的測量 A 嬰幼兒胸圍測量的注意事項:應注意保持 軟尺在嬰幼兒后背的位置準確,必要時可 由一名助手幫助固定后背軟尺的位置 A 各處軟尺輕輕接觸皮膚,皮下脂肪較厚的 嬰幼兒,軟尺接觸皮膚宜稍緊些 A 取嬰幼兒平靜呼吸時的中間讀數 Date 25 2. 頭圍、胸圍的測量 (3)頭圍和胸圍的交叉年齡(080920考試題) A 對于評價嬰幼兒的營養(yǎng)狀況有一定意義, 胸圍趕上頭圍的時間與嬰幼兒營養(yǎng)狀況有 密切關系 A 出生時:胸圍比頭圍小1-2cm A 1歲左右:胸圍與頭圍大致相等,即正常 頭圍與胸圍交叉在1歲左右(交叉年齡) A 12-21個月:胸圍超過頭圍 Date 26 2. 頭圍、胸圍的測量 A 營養(yǎng)狀況良好的嬰幼兒:胸圍趕上頭圍的 時間往往提前 A 營養(yǎng)不良的嬰幼兒:由于胸部肌肉和脂肪 發(fā)育較差,胸圍超過頭圍的時間較遲 A 如果2歲半時嬰幼兒的胸圍仍小于頭圍, 則要考慮營養(yǎng)不良或胸廓、肺發(fā)育不良 Date 27 3. 嬰幼兒體重的測量 (1)嬰幼兒體重測量的意義 A 體重是指身體各部分的重量總和,主要反 映構成體重成分的骨骼、肌肉、內臟、體 質和水分等的變化情況 A 嬰幼兒體重對營養(yǎng)狀況較為敏感,是評價 嬰幼兒營養(yǎng)狀況的常用指標 Date 28 3. 嬰幼兒體重的測量 (2)嬰幼兒體重測量的工具:嬰幼兒體重 磅秤,或成人體重計 Date 29 3. 嬰幼兒體重的測量 A 用成人體重計進行減差測量:脫去嬰幼兒 的外衣、鞋襪和帽子,只穿背心和短褲, 由一名成人抱著,在成人體重計上測量總 體重,再單獨測量成人的體重,二者之差 就是嬰幼兒的體重 Date 30 3. 嬰幼兒體重的測量 (3)嬰幼兒體重測量的姿勢 A 小于1歲:臥位;13歲:坐位 (4)體重記錄 A 單位為kg,保留小數點后兩位 (5)注意事項 A 讀數時不能手扶嬰幼兒,避免稱量時嬰幼 兒身體劇烈扭動 Date 31 三、上臂圍和皮褶厚度的測量 A 上臂圍的測量:一般量取上臂自肩峰至鷹 嘴連線中點的臂圍長 肩峰 鷹嘴 測量點 Date 32 1. 上臂圍的測量 (1)15歲兒童上臂圍的評價 A 13.5cm以上:營養(yǎng)良好 A 12.513.5cm:營養(yǎng)中等 A 12.5cm以下:營養(yǎng)不良 (2)測量方法 A 受試者自然站立、放松,充分裸露左上肢 ,手臂自然下垂,兩眼平視前方 Date 33 1. 上臂圍的測量 A 測試人員站在被測試者身后,找到肩峰、 鷹嘴部位,用軟尺測量出左臂后面從肩峰 到鷹嘴連線中點處 A 用軟尺起始端下緣壓在中點處,水平圍繞 一周,測量并讀取周長 A 上臂緊張圍與上臂松弛圍之差,可以反映 肌肉的發(fā)育狀況 Date 34 2. 皮褶厚度的測量 A 人體脂肪分布有一定的規(guī)律,通常2/3存在于皮 下,1/3存在于身體內部、臟器周圍,皮下脂肪 厚度與體脂總量有一定的比例關系,因此,皮 褶厚度的測量不僅可以反映體脂分布情況,也 可以從不同部位的皮褶厚度推算出體脂總量。 但反映全身體脂含量的程度受年齡、性別、總 脂肪量及測量部位和技術的影響。一般情況下 ,同年齡女性皮下脂肪要多于男性;同性別年 輕人皮下脂肪要多與老年人 Date 35 2. 皮褶厚度的測量 (1)皮褶厚度:衡量個體營養(yǎng)狀況和肥胖 程度的指標,反映皮下脂肪含量,可間接 評價人體肥胖與否 (2)WHO推薦的評價標準:肩胛下角、肱 三頭肌、肚臍旁的皮褶厚度(mm),偏 瘦、中等、肥胖的界限值分別為 A 男性:40 A 女性: 50 Date 36 2. 皮褶厚度的測量 (3)皮褶厚度測量的應用 A 可推算人體密度,計算人體脂肪百分含量 A 可反映人體皮下脂肪的分布情況,個體肢 體、軀干、腰腹等部分的皮下脂肪堆積情 況 A 用上臂圍和肱三頭肌皮褶厚度,可計算上 臂肌圍和上臂肌面積,以反映機體肌肉的 發(fā)育狀況 Date 37 2. 皮褶厚度的測量 (4)皮褶厚度計(皮褶計):刻度讀數或 數字顯示 Date 38 2. 皮褶厚度的測量 (5)皮褶厚度的測量方法 A 肱三頭肌皮褶厚度測量:用 拇指、食指和中指夾提其肱 三頭肌所在的皮膚和皮下組 織,在提起點的下方1cm處 用皮褶計測量其厚度,連續(xù) 測量三次,求平均值 Date 39 2. 皮褶厚度的測量 (5)皮褶厚度的測量方 法 A 肱二頭肌皮褶厚度的測 量:測試人員順自然皮 褶方向(垂直方向)夾 提肱二頭肌所在的皮膚 和皮下組織,按同樣方 法測定 Date 40 2. 皮褶厚度的測量 (5)皮褶厚度的測量方法 A 肩胛下角皮褶厚度的測量: 在右肩胛骨下角下方1cm處 ,順自然皮褶方向(皮褶走 向與脊柱成45),用拇指、 食指和中指將被測部位皮膚 和皮下組織夾提起來,采用 同樣方法進行測量 Date 41 第二節(jié) 實驗室指標收集和判斷 一、尿液樣品的收集和保存 二、糞便的收集和保存 三、血樣的收集和保存 Date 42 一、尿液樣品的收集和保存 A 尿液的種類 A 任意尿 A 晨尿 A 餐后尿 A 白晝尿及夜間尿 A 3h尿 A 負荷尿:服用藥品或營養(yǎng)素后某段時間內收集 的全部尿液 Date 43 1. 尿液的種類 A 24h尿:尿液中的溶質成分(如肌酐、蛋白 質、糖、尿素、電解質、激素等)在一天 的不同時間內排泄?jié)舛炔煌?,為準確定量 ,常須收集24h尿液 A 尿液留取后應及時檢驗,否則要選擇保存 方法 Date 44 2. 24h尿液的收集 A 在收集容器上貼上標簽,寫上被檢者姓名、性 別、年齡等信息 A 要求被檢者早8時排空小便但不收集,然后收集 之后至第二天早8時的所有尿液(包括大便時排 出的尿液) A 收集容器需放置在4冰箱保存(或加入防腐劑 ),每次收集的尿液要及時倒入收集容器內, 收集完畢后,測量總體積,并將尿液混勻 A 取出約60mL尿液于棕色瓶內,寫明總尿量,從 速送檢 Date 45 3. 尿液的保存 A 冷藏:4冰箱保存 A 加入防腐劑:每升尿中加入5mL福爾馬林 ,或510mL甲苯,或10mL濃鹽酸,或 0.51g麝香草酚 A 無論采用何種保存措施,在條件允許的情 況下應盡快送檢 Date 46 4. 注意事項 A 收集容器:要求清潔、干燥、一次性使用 ,有較大開口以便于尿液收集;有明顯標 記,入被檢者姓名、編號、收集日期等 A 尿液樣品:無化學干擾物質(如表面活性 劑、消毒劑等)的混入;樣品新鮮、無污 染;放置在陰涼避光處,防止陽光直射; 冷藏保存,必要時加入防腐劑保存 Date 47 4. 注意事項 A 樣本量:要足夠用于分析。任意一次尿不 少于12mL,其余尿樣大于50mL A 無菌采集:如果需要進行尿培養(yǎng),應在無 菌條件下,用無菌容器收集中段尿液 A 收集方法:正確,并及時送檢 Date 48 5. 尿液用于營養(yǎng)評價的意義(081122考試題) A 用于測定人體蛋白質的需要量和氨基酸代 謝實驗 A 用于測定水溶性維生素的耐受試驗和研究 水溶性維生素的需要量 A 用于評價礦物質的代謝 A 用于評價機體水溶性維生素的營養(yǎng)狀況 A 用于研究人體礦物質的需要量 Date 49 二、糞便的收集和保存 A 糞便收集的種類 A 常規(guī)糞便標本:自然排出的糞便,取拇指 大小的一塊糞便送檢;如為腹瀉病人,應 采取膿血或黏液部分送檢 A 濃縮糞便標本:將24h內排出的所有糞便 收集于同一容器中送檢,應注意防止尿液 的混入 Date 50 2. 常規(guī)糞便樣品的收集 A 收集容器:貼上標簽,寫上被檢者姓名、 性別、年齡、編號、待檢測內容 A 標本采集:一般由被檢者完成。對于外觀 無異常的糞便,應從表面、深處等多處采 樣(代表性);對于外觀異常的糞便,應 采集含有膿血、黏液等成分的樣品。用竹 簽或棉簽采集樣品 A 及時送檢 Date 51 3. 糞便樣品的保存 A 根據檢測目的和項目的不同,采取不同的 保存措施 A 固定保存:適于寄生蟲及蟲卵的檢測 A 將樣品置于聚乙烯醇(PVA)、硫柳汞- 碘-甲醛(MIF)等固定液中,可保存數周 A 冷藏保存:適于短期保存的樣品(23天 ) -用有蓋的玻璃容器,不能用紙盒容器 保存 Date 52 3. 糞便樣品的保存 A 運送培養(yǎng)基保存:適于采集腹瀉病人標本 A 將標本保存與運送培養(yǎng)基中,用于致病菌 的檢測 A 硫酸保存:適于氮平衡實驗 A 向收集的糞便樣品中加入適量0.05mol/L 硫酸后保存 A 冷凍保存:適于礦物質代謝研究 Date 53 4. 糞便用于營養(yǎng)學研究的意義 A 用于測定人體蛋白質的需要量(氮平衡法) A 用于評價食物蛋白質的營養(yǎng)價值(氮平衡法) A 用于研究人體礦物質的需要量 A 用于評價食物中礦物質的吸收率以及影響礦物 質元素吸收的因素 A 用于監(jiān)測體內礦物質隨糞便的排泄情況 Date 54 三、血樣的收集和保存 A 血液樣品的種類 A 指血、耳垂血、足跟血、靜脈血、眼眶血 A 采血容器 A 采集耳垂血、足跟血(末梢血):直形三 棱針或彈簧刺血針;玻璃毛細管或聚乙烯 管(長150mm、孔徑1.5mm)自動吸入 血液,每管以裝2/33/4管為宜 Date 55 2. 采血容器 A 采集靜脈血:注射器;裝血樣的容器(真 空采血管) Date 56 3. 末梢血的采集 A 腳后跟采血:用于嬰兒。采血部位在新生 兒足跟內側或外側 A 指尖取血:左手或不常使用的手無名指內 側采血 A 耳垂取血 Date 57 4. 靜脈血的采集 A 用血量較多時采用 A 一般用一次性注射器采血 Date 58 5. 血清或血漿的分離 A 血清:血液凝固析出的淡黃色透明液體。如將 血液自血管內抽出,放入試管中,不加抗凝劑 ,則凝血反應被激活,血液迅速凝固,形成膠 凍。凝血塊收縮,其周圍所析出之淡黃色透明 液體即為血清,也可于凝血后經離心取得。在 凝血過程中,纖維蛋白原轉變成纖維蛋白塊, 所以血清中無纖維蛋白原,這一點是與血漿最 大的區(qū)別。 Date 59 5. 血清或血漿的分離 A 血漿:是血液的重要組成分,呈淡黃色液 體(因含有膽紅素)。血漿的化學成分中 ,水分占9092,溶質以血漿蛋白為主 。血漿蛋白是多種蛋白質的總稱,用鹽析 法可將其分為白蛋白、球蛋白和纖維蛋白 原三類 Date 60 5. 血清或血漿的分離 A 將血液注入含有抗凝劑的試管或小瓶內, 蓋塞后立即輕輕混勻,并盡快分離出血漿 和各成分 Date 61 6. 血樣保存 A 不宜久存的檢測項目 A 如維生素C,血清在38放置1h即被破壞 ;胡蘿卜素在室溫下僅能保存數小時 A 4冰箱保存 A 用于血清或血漿分離用的血液樣品,保存 不能超過72h A 某些分析項目中(分析方法具體會有規(guī)定 ),血清樣品可保存數天 Date 62 6. 血樣保存 A 冰凍保存 A 30以下的冰箱中可保存幾周至數年 A 保存中應注意嚴密封口,嚴防水分逸出 Date 63 7. 抗凝劑的使用 A 常用的抗凝劑:草酸鹽、枸櫞酸鹽、 EDTA鈉鹽、肝素等 Date 64 第三節(jié) 營養(yǎng)不良的癥狀和體征判別 一、蛋白質-能量營養(yǎng)不良判斷 二、營養(yǎng)性貧血的判斷 三、維生素A缺乏的判斷與評價 四、骨軟化病(VD缺乏)的判斷與評價 五、兒童佝僂病的判斷與評價 六、維生素C缺乏的判斷與評價 七、維生素B2缺乏的判斷與評價 八、鋅缺乏的判斷與評價 Date 65 第三節(jié) 營養(yǎng)不良的癥狀和體征判別 【常見的營養(yǎng)缺乏病】 A 蛋白質-能量營養(yǎng)不良、缺鐵性貧血、維 生素A缺乏、鈣缺乏、鋅缺乏等 【人體營養(yǎng)素缺乏的評價指標】 A 客觀指標:體格檢查、人體測量和實驗室 檢查等(體征) A 主觀指標:病史、營養(yǎng)史、癥狀等(癥狀 ) Date 66 一、蛋白質-能量營養(yǎng)不良判斷 A 蛋白質-能量營養(yǎng)不良(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PEM)是由于長期缺乏能 量和(或)蛋白質所致的一種營養(yǎng)缺乏癥 ,主要見于3歲以下的嬰幼兒 A 臨床特征為體重下降、皮下脂肪減少和皮 下水腫,伴有各器官不同程度功能紊亂和 性格、行為、心理等改變 Date 67 一、蛋白質-能量營養(yǎng)不良判斷 A 人體能量代謝的最佳狀態(tài)是達到能量消耗 與能量攝入的平衡,維持機體能量攝入與 消耗的動態(tài)平衡是健康的基礎 A 若能量攝入過剩,則會在體內儲存起來, 造成脂肪堆積甚至肥胖(慢性病發(fā)生) A 若每日的能量攝入不足,人體處于饑餓狀 態(tài),機體就會運用自身儲備的能量甚至消 耗自身的組織來滿足生命活動的需要 Date 68 A 若長期的能量攝入不足,人體也就長期處 于饑餓狀態(tài),機體可產生對于能量攝入的 適應狀態(tài),能量代謝達到新的、低水平的 平衡,結果會導致兒童生長發(fā)育停滯,成 人出現身體消瘦和工作能力下降 A 蛋白質在構成和修復組織、調節(jié)生理功能 等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也是能量的來源之 一,蛋白質攝入不足,體內蛋白質處于負 平衡,可引起低蛋白性水腫 Date 69 1. 癥狀與體征 A 主要癥狀:極易感到疲勞,情緒不佳,虛 弱無力,嚴重者可出現意識模糊,認知能 力下降 A 主要體征:生長停滯,體重下降,易感染 ,可出現腹瀉,也可發(fā)生低血壓、低體溫 和心動過速等 Date 70 2.蛋白質-能量營養(yǎng)不良的分類 (1)消瘦型營養(yǎng)不良 A 主要由單純的能量不足而引起 A 臨床表現:皮下脂肪和骨骼肌顯著消耗, 內臟器官萎縮。四肢猶如“皮包骨”,腹部 因無脂肪而呈現“舟狀腹”或因脹氣呈“蛙 狀腹”;體重常低于標準體重的60% Date 71 消瘦型營養(yǎng)不良 “皮包 骨” “蛙狀 腹” “舟狀 腹” Date 72 2.蛋白質-能量營養(yǎng)不良的分類 (2)水腫型營養(yǎng)不良 A 蛋白質缺乏為主,但能量供給尚能適應機 體需要 A 臨床表現:水腫、腹瀉,常伴發(fā)感染、頭 發(fā)稀少易脫落、表情冷漠或情緒不佳等 A 凹陷性水腫:常見于腹部、腿部,也可遍 及全身,包括面部,最明顯的是下肢 Date 73 水腫型營養(yǎng)不良 A 凹陷性水腫 Date 74 2.蛋白質-能量營養(yǎng)不良的分類 (3)混合型營養(yǎng)不良 A 蛋白質和能量均有不同程度的缺乏,常同 時伴有維生素和其他營養(yǎng)素的缺乏(減肥 ) Date 75 3. 蛋白質-能量營養(yǎng)不良的判斷 A 一般情況:年齡、性別、籍貫等基本信息 A 膳食史調查:詢問最近飲食是否規(guī)律?食 欲如何?最近常攝取的食物種類及相應的 攝入量?(第一章膳食調查) A 了解個人健康狀況(既往史和現狀):是 否患病,如寄生蟲病、慢性腹瀉、消化道 疾病、外科損傷、消耗性疾?。ㄈ缒[瘤) Date 76 3. 蛋白質-能量營養(yǎng)不良的判斷 A 進行相關體格檢查 A 觀察:體型是否消瘦,發(fā)育如何;外貌、 表情、活動情況、精神狀態(tài)等是否存在精 神萎靡、反應冷淡等現象 A 檢查:皮膚彈性如何,是否有水腫或皮膚 干燥;全身皮下脂肪層是否變薄或消失, 肌肉組織是否松弛或減少等 A 測量:身高、體重、頭圍、皮褶厚度等 Date 77 3. 蛋白質-能量營養(yǎng)不良的判斷 A 進行必要的實驗室指標的檢查 A 實驗室指標:血紅蛋白、血清總蛋白、血 清白蛋白、血清運鐵蛋白、血清甲狀腺結 合前白蛋白、血漿視黃醇結合蛋白、血清 氨基酸比值、尿肌酐、尿肌酐/身長指數、 尿羥脯氨酸指數、氮平衡以及一些免疫功 能指標等非特異性的指標 Date 78 3. 蛋白質-能量營養(yǎng)不良的判斷 A 進一步詢問相關信息,獲得與蛋白質-能 量營養(yǎng)不良的相關原因或危險因素等信號 A 飲食不規(guī)律;運動量過大;對食物和營養(yǎng) 相關知識的錯誤觀念和態(tài)度;能量、蛋白 質攝入不足;獲取食物受限等 Date 79 3. 蛋白質-能量營養(yǎng)不良的判斷 A 評價要點與診斷指標(080920考試題) A 在進行蛋白質-能量營養(yǎng)不良的判斷時, 需要綜合考慮個人病史、膳食史等資料, 將其與人體測量結果、體檢結果以及實驗 室指標檢驗結果相結合,根據被評價者所 表現出的蛋白質-能量營養(yǎng)不良的癥狀與 體征,綜合做出正確的判斷。見表2-8 Date 80 表2-8 蛋白質-能量營養(yǎng)不良的判斷要點 評價 要點 個人史食物/營養(yǎng)史人體測量實驗 室指 標 體檢結 果 診斷 指標 (至 少一 個) 先天性營養(yǎng) 不良 吸收不良 疾病或殘疾 服用影響食 欲的藥物 長期食物 攝入不足 母乳不足 喂養(yǎng)不當 饑餓 拒食 皮褶厚度減 少 BMI28單位2028單位 胸骨X線(干骺端)毛刷狀/杯口狀鈣化預備線 模糊 Date 131 4. 兒童佝僂病的判斷與評價 A 詢問病史:凡早產、雙胎、人工喂養(yǎng),接 受日照少,經?;疾?,生長發(fā)育快的嬰幼 兒,若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需要做進一 步檢查 A 進行相關體格檢查:包括骨骼表現,即頭 部、胸部、四肢、脊柱以及其他方面的癥 狀或體征 Date 132 4. 兒童佝僂病的判斷與評價 A 根據現有條件和技術選擇實驗室檢測方法 A 評價和判斷 A 病因分析:被檢查的母親懷孕時缺乏VD 和鈣,導致胎兒儲備減少,易患佝僂??; 小兒少見日光,VD攝入不足,鈣攝入也 常常不足 Date 133 4. 兒童佝僂病的判斷與評價 A 評價和判斷 A 特殊癥狀:患兒多有多汗、易驚、囟門大 、出牙遲、枕禿等癥狀;骨骺腫大、串珠 肋、前囟未閉、顱骨軟化、肌肉張力過低 等癥狀;前額突出,伴有X或O形腿,胸 骨變形(赫氏溝、雞胸等) Date 134 六、維生素C缺乏的判斷與評價 A 來源于食物還是 化學合成? Date 135 1. 維生素C缺乏的癥狀和體征 (1)一般癥狀 A 起病緩慢,早期無特殊癥狀,病人常有面 色蒼白、倦怠無力、食欲減退、抑郁等; 兒童表現為易激惹、體重不增,可伴有低 熱、嘔吐、腹瀉等 Date 136 1. 維生素C缺乏的癥狀和體征 (2)出血癥狀 A 突出的表現:皮膚瘀點,表現為皮膚在受輕微 擠壓即可出現散在出血點,皮膚受碰撞或受壓 后容易出現紫癜和瘀斑 A 齒齦出血 A 鼻出血,眼眶骨膜下出血引起眼球突出 A 嚴重時,可突然發(fā)生抽搐、休克,甚至死亡 Date 137 1. 維生素C缺乏的癥狀和體征 (3)貧血 A 長期出血、VC攝入不足可影響鐵的吸收 (4)骨骼癥狀 A 四肢疼痛,呈蛙狀體位,對患兒四肢的任 何移動都會使其疼痛以致哭鬧 (5)其他癥狀 A 水腫、黃疸、發(fā)熱等 Date 138 2. 維生素C缺乏的判定標準 (1)毛細血管脆性實驗:VC缺乏時,毛細 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增加,在對靜脈血管施 加一定壓力后,毛細血管即可破裂而發(fā)生 出血點;根據出血點的數目,可以反映毛 細血管受損害的程度 (2)血漿及白細胞中VC含量測定:反映近 期VC的攝入情況 Date 139 2. 維生素C缺乏的判定標準 (3)VC負荷實驗 A 受試者口服VC500mg,收集隨后4h尿液 ,測定尿中VC含量 A 尿中排出的VC:若大于10mg為正常;小 于3mg說明VC缺乏 (4)治療實驗:通過治療有效,協助診斷 Date 140 3. 維生素C缺乏的判斷與評價 A 個人一般情況:年齡、性別、籍貫等 A 膳食史調查:最近飲食是否規(guī)律,食欲如 何,常攝取的食物種類;是否偏食、挑食 ;蔬菜和水果的攝入情況等 A 個人健康狀況的基本資料:現病史和既往 史;是否有面色蒼白、倦怠無力、食欲減 退、抑郁等表現;兒童是否有易激惹、體 重不增、腹瀉等癥狀 Date 141 3. 維生素C缺乏的判斷與評價 A 進行相關體格檢查 A 體檢:身高、體重、牙齒、皮膚黏膜、毛 發(fā)等 A 檢查:皮膚、牙齦,看是否存在出血、瘀 斑等;檢查關節(jié)是否存在關節(jié)疼痛等 Date 142 3. 維生素C缺乏的判斷與評價 A 分析和判斷 A 在維生素C缺乏的判斷時,需要綜合個人 病史、體檢結果、食物/營養(yǎng)史以及實驗室 檢查結果,根據表現出的相關癥狀和體征 ,作出正確的判斷 A 膳食調整建議:多攝入富含VC的食物并 適當補充VC制劑 Date 143 表2-14 VC缺乏癥的判斷要點 評價 要點 個人史體檢結 果食物/營養(yǎng)史實驗 室指標 診斷 指標 (至 少一 個) 吸收不良 其他代謝疾病或 消化疾病 服用影響C吸收 的藥物或食物 疲勞、困倦 牙齦腫脹 出血 、皮下出血、瘀 斑 關節(jié)液滲出,關 節(jié)疼痛 長期富含VC的食物攝入不 足 喂養(yǎng)不當 節(jié)食和/或限制食物類別 、 偏食 食物選擇 不當和/或不良的膳 食行為 維生素C:血 漿濃 度 0.2mg/dL( 11.4mol/L) Date 144 七、維生素B2缺乏的判斷與評價 Date 145 1. 維生素B2缺乏的基本體征 (1)早期癥狀 A 虛弱、疲倦、口痛或觸痛、眼部發(fā)燒、眼 癢,可能還會有性格方面的變化 A 進一步發(fā)展為舌炎、唇炎和口角炎、脂溢 性皮炎、陰囊炎和陰唇炎等(俗稱“口腔 生殖綜合征”) Date 146 1. 維生素B2缺乏的基本體征 (2)舌炎:地圖舌 (3)唇炎和口角炎 (4)脂溢性皮炎 (5)陰囊炎 (6)眼部癥狀:視力模糊、畏光、流淚、 視力疲勞、角膜充血等 Date 147 2. 維生素B2缺乏的判定標準 (1)紅細胞核黃素測定 (2)尿核黃素的測定 (3)核黃素負荷實驗 (4)全血谷胱甘肽還原酶活力系數測定 Date 148 3. 維生素B2缺乏的判斷與評價 A 個人一般情況:年齡、性別、籍貫等 A 膳食史調查:最近飲食是否規(guī)律,食欲如 何,常攝取的食物種類;是否偏食、挑食 A 個人健康狀況的基本資料:現病史和既往 史;是否有虛弱、疲倦、口痛、觸痛、眼 部發(fā)燒、眼癢、生殖器癥狀等 Date 149 3. 維生素B2缺乏的判斷與評價 A 進行相關體格檢查 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預防兒童腹瀉培訓課件
- 項目性學習實驗說課課件
- 鐵路工程培訓課件模板
- 相關專業(yè)知識: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論三
- xx片區(qū)城鄉(xiāng)供水一體化項目資金申請報告(模板范文)
- 無線視頻監(jiān)控方案
- 物流地理綜合練習
- 生態(tài)旅游可持續(xù)發(fā)展規(guī)劃與管理生態(tài)旅游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規(guī)劃與生態(tài)旅游市場拓展報告
- 2025年工業(yè)互聯網平臺網絡切片技術在智能港口管理中的應用案例報告
- 2025年便利店行業(yè)品牌合作與跨界營銷報告
- 【公開課】發(fā)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課件-2024-2025學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級下冊
- 小組互評活動方案
- 2025年四川省高考物理試卷真題(含答案)
- 《論語》導讀(復旦版)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
- 糧油食材配送投標方案(大米食用油食材配送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光伏發(fā)電工程建設標準工藝手冊(2023版)
- MAM6090空壓 機微電腦控制器說明書
- 2023北京市專職工會社會工作者招錄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剖析附答案帶詳解
- 中國地圖素材課件
- 護士注冊健康體檢表下載【可直接打印版本】
- 提花裝造工藝技術培訓課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