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哲學論文-市場經濟與有限政府.doc_第1頁
政治哲學論文-市場經濟與有限政府.doc_第2頁
政治哲學論文-市場經濟與有限政府.doc_第3頁
政治哲學論文-市場經濟與有限政府.doc_第4頁
政治哲學論文-市場經濟與有限政府.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政治哲學論文-市場經濟與有限政府現(xiàn)在,我們面臨的問題是,市場經濟在中國的確立需要我們的社會作出什么樣的、根本的、不可或缺的變革,才能具備與市場經濟相兼容的社會政治條件。在20世紀世界上為數(shù)不多的試圖徹底回避市場經濟的國家中,中國無疑曾經是最執(zhí)著、肯為之付出莫大代價的國家之一。時至今日,中國雖然踏上了市場經濟的不歸路,但仍然面臨著許多有形的和無形的巨大阻力。另一方面,市場經濟在中國是不可逆轉的進程,中國人對市場經濟的選擇是義無反顧的選擇?,F(xiàn)在,我們面臨的問題是,市場經濟在中國的確立需要我們的社會作出什么樣的、根本的、不可或缺的變革,才能具備與市場經濟相兼容的社會政治條件。這樣的變革的重要性在於,如果我們不準備滿足這樣的條件,那么市場經濟就無法在中國建立起來,我們費了巨大的周折才作出的對市場經濟的選擇就可能半途而廢。如此看來,市場經濟所必需的社會政治條件又是些什么樣的條件呢?這與人們常常問到的另一個問題相關,這個問題是:中國當今面臨的最大的挑戰(zhàn)是什么?中國目前面臨的問題可以說是千千萬,有政治方面的,有經濟方面的,有人口方面的,有資源方面的,還有社會道德和文化傳統(tǒng)方面的。有來自本土的挑戰(zhàn),也有來自異域的挑戰(zhàn)。但是,我認為,目前中國面臨的最大的挑戰(zhàn)還是來自實行市場經濟的必要性與落實市場經濟的社會與政治條件的缺乏之間所構成的緊張關系所形成的挑戰(zhàn),或者說,是構建市場經濟所必不可少的有限政府(limitedgovernment),實現(xiàn)由與計劃經濟相適應的無限政府向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有限政府的變革。在我國,從1978年的聯(lián)產計酬承包責任制、到1992年正式宣布以市場經濟取代計劃經濟,再到1997年前不久正式宣布對公有制進行重大的改造,市場經濟在中國的確立已是歷史的必然。那么,隨之帶來的一個新的重大問題是,如何構建一個與市場經濟相配套的限政秩序,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而又無法回避的限政時代?又如何解決限制政府的必要與限制政府的難度之間的矛盾?從早期實行市場經濟的國家(如英國、美國)的經驗來看,人們當初并不知道世界上有個叫市場經濟的的東西,沒有在憲法和建國時期的任何官方文件中規(guī)定要實行市場經濟,但是一旦憲法(不論是成文的、還是不成文的)保障了公民的財產權和經濟自由,用代表制度、憲政、分權制衡和司法獨立的方式對政府的權力進行了有效的限制,即有限政府;一旦市場經濟到位,有限政府到位,民主也就水到渠成。對第一波的民主化國家來說,民主只是追授的榮譽,而不是刻意追求的成果。所以在市場經濟為一方,與公民的權利、自由和有限政府為另一方的關系中,前者是果,後者是因。僅有實行市場經濟的意愿,而沒有確立相應的公民的權利和自由及限政,市場經濟只能是空中樓閣。相反,如果承認并保障財產權與經濟自由等民權和自由權,實行限政,那么,市場經濟會自動實現(xiàn)。所以,能否實行市場經濟,關鍵并不在與是否有這樣的意愿,而是更在與作為市場經濟之因的必要配套條件是否具備。所以,沒有限政時代的來臨,就不會有市場經濟的成功確立。讓我們先看看市場經濟的兩個核心要素:財產權、經濟自由與有限政府的關系。一、財產權與經濟自由一切經濟活動的目的無非是要創(chuàng)造更多的財富。公民若是沒有從事經濟活動和支配自己財產的廣泛自由,也就沒有創(chuàng)造財富的自由,因而也就創(chuàng)造不出大量的財富。所以,要把創(chuàng)造財富的自由落實在社會制度上必然表現(xiàn)為以財產權為基石的自由市場經濟。可見,財產權是市場經濟得以運轉的最重要的條件。財產權是人權、經濟活動和法律活動的核心,因為它是實現(xiàn)其他權利的物質前提,它為人們創(chuàng)造財富提供了最強大的動力,圍繞著財產及其權利所產生的沖突是人類事務中最基本的沖突。經濟自由是最重要的自由,財產權是最重要的權利。沒有經濟自由,其他自由可能隨時會被剝奪;沒有財產權,其他權利都是空話。沒有屬於每一個個人的財產權與經濟自由,就沒有市場經濟。財產權是經濟繁榮與效率的關鍵,經濟生活中有一條簡單而重要的規(guī)律,這就是,除非有特殊的情形,花自己的錢比花別人的錢更謹慎。所以,保障個人的財產權比廢除個人的財產權能夠帶來了更高的效率、更高的收益、更低的成本。財產權是市場經濟的核心。沒有財產權,拿誰的財產去做交易?從這種意義上講,財產權比市場更重要。常常有人發(fā)出這樣的詰難:財產權被用來滿足私利。但是利己的行為多半會是利他的。自利的本性鼓勵每個人盡量用最低的成本生產出最高質量的產品到市場上交易,結果是個人受益、大家受益。但交易的前提是個人擁有、占有支配勞動成果的權利。正當?shù)貙Υ粋€人就需要尊重他獲得一塊包括土地在內的私人空間的權利。在這一塊空間里他有權利用、支配屬於他的東西以實現(xiàn)他的目的。沒有這一領域,個人就將不可能有理性的、道德的行為。每個個人的財產權是一個文明的、正義的、自由與繁榮的社會最為關鍵的組成部分。民富國強的最有效的法寶就是保障財產權。致窮的最便利的辦法是不承認任何屬於私人的東西,而致富的最快捷的途徑就是為民間的財產提供最充分的法律保護。財產權是市場經濟的基礎,這意味著每個人都有權決定交易的條件,有權說,這是我的,任何人想動用它必須征得我的同意。相反,若是財產權得不到承認,若是公民通過辛勤勞動所創(chuàng)造的財富不斷被他人強占或被政府強制充公,那么,他就不可能有極大的熱忱去創(chuàng)造財富,社會財富的總量只會有減無增,最終民不聊生,乃至餓殍遍野。人們只有在有權正當占有勞動成果時,才會放手創(chuàng)造財富,這就要求政府公開承諾對財產權的保障。對財產權與經濟自由的剝奪封閉了市場,保護了特權,偏袒了懶惰,禁錮了創(chuàng)造力,從而帶來了普遍的貧困和落後,使富國變窮,窮國更窮。在這方面,中國人吃過的苦頭不可謂不少,中華文明也因此長期停滯不前。經濟自由是一切其他自由的保障,并為其他自由的擴展提供了最有效、最可靠的途徑。如果自由是最基本的價值,那么,經濟自由就是一切其他自由的基礎。凡是損害經濟自由的,最終也必將損害到其他自由。國家所有、計劃經濟與大量的管制及干預之所以是不道德的,是因為它們壓制了人們的創(chuàng)造性和自律精神。與大政府孿生的高稅收是對財產權的極大踐踏。把別人的錢花在無用而有害的事情上,且不對出錢者負責,不僅是沒有道理的,而且是不道德的。其結果是鋪平了通向奴役之路。其結果是鋪平了通向奴役之路。就像戰(zhàn)爭是公開的大規(guī)模謀殺一樣,濫稅是公開的、大規(guī)模的盜竊。自由的市場經濟是個人自由的根本維持手段和表達方式,所以經濟自由絕不是一個單純的買賣問題。在自由市場經濟下,每天人們根據(jù)自己的偏好作出總量上不計其數(shù)的抉擇,市場本身根據(jù)消費者的這種抉擇來自動地有效地配置資源。這樣的制度允許人們有極端多樣化的消費,這種多樣的消費方式和口味既推動了社會的多元化,其本身也是多元社會的產物。這種體制滿足了人們形形色色的愿望,不論這些愿望多么瑣碎,多么粗俗。財產權得以確立的原因是:人總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之中,必須在日常生活中作出抉擇。財產權僅僅是要表明:為了享有一定的生存空間,人們必須有一定的行使選擇權和決定權的空間。他們必須在自然世界和人類世界中擁有自己的權利領域,而且每個人都還必須學會尊重別人的這一領域。否則,自己的這一領域就會變得不安全。財產權的正當性還與一項人的根本義務有關,即改進自己的生活、照顧自身的利益。維持和繁衍自己的生命,改進生存的質量首先是自己的事,責無旁貸。財產權正是履行這一義務的根本手段。財產權與責任密切相關。沒有財產就沒有責任,或者說,責任就失去了其具體的內含。生命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生命權則要求人們能夠適應在自然界生存。因此,若是沒有財產權,人的生命權不過是一句空話,難免要受到那些憑借著暴力而實際無償占有他人乃至社會之財產者的踐踏。對文明人來說,財產權甚至比生命權更重要。生命畢竟只是原始的天成之物,是我們作為文明人所擁有的價值的生物基礎。不是生命,而是財產權把人的占有與動物的占有區(qū)分開來。財產占有的本能是人性中不可抹煞的部分,任何廢除財產的做法一旦成功,只能帶來更大的災難。從法國大革命到二十世紀的許多荒謬的政治嘗試,及其毀滅文明的慘烈後果,正是來自對財產及其再分配的重視和對財產權的確立與保障的輕視。所以,財產權是神圣的權利,是不可讓渡、不可剝奪、不可侵犯的權利。財產權與人的其他基本權利和義務之間有一種伴生關系。這些權利義務對財產權反過來構成一定的約束。而財產權的確立又從根本上限制了政府的權力。財產權的牢固程度與一個社會的持續(xù)、穩(wěn)定和繁榮呈高度的正相關。在所有的自由中,經濟自由最為珍貴。因為通過經濟自由的運用,人們可以互惠互利,可以獲得運用其他自由所必需的物質基礎。經濟自由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運用的最為廣泛的自由,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的關系也最為密切。沒有經濟自由,政治自由和其他自由就很容易被從人們身邊奪走。換句話說,其他自由的有效運用某種程度上依賴於人們獲得、占有和使用財產的自由。比如說,你要行使言論自由,你可能需要有錢租一個會場,需要印發(fā)一些材料。對自由權,尤其是對經濟自由和財產權利的伸張也意味著必然要求對政府的權力加以限制。一個權力太大的政府肯定要以犧牲個人的自由為代價,一個腐敗得不到有效制止的政府必然對人們的財產和財產權構成重大的威脅。財產權與經濟自由為個人創(chuàng)造了一個不受國家控制的領域,限制了政府及統(tǒng)治者的專橫意志。財產權是抵制統(tǒng)治權力擴張的最牢固的屏障,是自由的市場社會賴以發(fā)育的溫床。財產權不僅是公民個人的經濟權利,事實上,也更是政治權利。財產權和自由市場經濟必須有政治上的保障,否則就會被統(tǒng)治者的濫權所踐踏。不僅如此,財產權還為民主政治提供了最牢固的道德基礎。在保障自由、遏制野蠻的專制方面,財產權也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財產權的確立分散了社會中的經濟權力,因而避免了政治經濟權力的高度集中,為民主創(chuàng)造了必要的經濟條件。個人的財產越少,國家的財產就越多,這樣個人的自由就越難以得到保障。由於個人在獲得生存的物質資源上必然要仰國家之鼻息,這就造成了個人對國家的過度依賴,以至失去個人的獨立人格,同時也加重了其他社會成員的負擔。沒有財產權與經濟自由,國家便成了唯一的老板。於是,不管你名義上有多少政治自由,你還是沒有條件去行使這些自由。一位英國已故哲人一針見血地指出:一旦生產資料歸於單一的占有者之手,奴役就近在眼前。所以,財產權是有限政府的基石,與無限政府不共戴天。財產權總是服務於占有者的目的。在產權個人化的社會中,財產權意味著個人有權用自己的財產去服務於自己所追求的目的。在產權公有化的社會中,財產被用來服務於政治制度和政治家們的目的。由於政治的功能是讓個人的多樣化的生存目的服務於所謂的全社會的共同目的,或者說是多數(shù)人的、執(zhí)政一方的、獨裁者的目的。這種共同的目的往往是少數(shù)人的乃至是一個人的目的。在文明的市場社會中,財產權既是一項經濟制度,又是一項政治法律原則,但決不是一項憑有權人的好惡而可以任意廢棄的政策。有關財產和財產權的制度安排是現(xiàn)代文明社會的一項基本制度,而不是領導者的權宜之計。財產權的界定與保障愈明晰有效,財富的強行再分配的難度就愈大。就算分配者是個平庸無能的獨裁者,也難以對社會造成重大的損害。財產權越受到保障,損人利己的難度就越大。個人的財產權與自由市場經濟不會自動帶來民主,但沒有財產權與市場,則絕對不會有民主。前者雖不是後者的全部條件,但卻是必要條件。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國家不承認財產權卻實現(xiàn)了真正的民主。民主在人類文明中的昌盛與財產權的逐步確立是同步發(fā)生的。財產權的保障不僅需要民主,同樣需要憲政、法治。財產權的確立還催生了法治。在沒有財產權的時代,連法律都顯得多余,更不用說研究如何用法律來保障財產權了。財產權是憲法與憲政所要保護的重點對象,沒有對財產權的有效保護,也就沒有憲政。人們聯(lián)合成為國家和置身於政府管理之下的重大的和主要的目的,是保護他們的財產。主權者的權力絕不容許擴張到超出公眾福利的需要之外,而是必須保障每個人的財產。政府唯一正當?shù)?、合乎道德的目的就是保護人的權利,即保護人的生命權、自由權和財產權。沒有財產權,其他一切權利都必將落空。任何立法機關可以用多數(shù)票表決的方式剝奪公民財產權和基本自由的政體決不是自由政體??梢哉f,基於財產權對人的生存和人類文明的重要性,任何剝奪財產權和經濟自由的法律即是即非正義的法律,是惡法。若財產權只停留在作為事實上的權利而不變成憲法和法律上的權利,就會導致統(tǒng)治者與有產者的無法無天。財產權把權利與自由賦予個人,把限制加諸國家,即為了保障財產權來限制國家的權力。所以,財產權事關政治正義。事實上,財產權本身就含有正義的觀念。個人可以獲得、占有任何他視之為有價值的東西的權利,而且這種權利對每個人是同等的。因此,廣義上的財產權包括個人的選擇自由、其人身的安全和自由、其才智的自由運用。只有公平地保護每個人的財產權的政治制度才是正義的政治制度。沒有財產權,其他任何權利都不可能得到真正行使。只有市場經濟和法治下的憲政民主才能把全面的、法律意義的財產權變成現(xiàn)實。在前市場經濟社會只有事實上的、沒有法理上的財產權利,即對財產的占有不是基於權利或法律,只是基於習慣和默許。財產權作為人的基本權利和人類文明的基石具有超法律的性質,人類不能制定毀滅人類文明自身的法律,因而不能制定消滅財產權的法律。對財產權的尊重應成為文明人的行動指南。財產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