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與傳統(tǒng)禮儀_第1頁
中庸之道與傳統(tǒng)禮儀_第2頁
中庸之道與傳統(tǒng)禮儀_第3頁
中庸之道與傳統(tǒng)禮儀_第4頁
中庸之道與傳統(tǒng)禮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品文檔中庸之道與傳統(tǒng)禮儀作為孔門看家本領的中庸之道謂中庸之道為孔門的看家本領,其說來自宋代的大理學家程頤:程頤在為中庸第一章所作的提示”中說:此篇乃孔門傳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于書, 以授孟子。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末復合為一理。放 之則彌六舍,卷之則退藏于密,其味無窮,皆實學也。善讀 者玩索而有得焉,則終身用之,有不能盡者矣。所請“心法”,是指口授心得的方法,非筆墨所能盡傳。 而中庸之道便是孔門靠口授而傳于后代的一種心法,只是到了孔子的孫子子思那里,擔心年代久了傳授會有差錯,所以 才把它整理或書,并經子思的學生又傳給了孟子。程頤還認 為,中庸一書意味無窮,都是實實在在的學問,

2、:可用于實踐.而這種學問是人一輩子也用不完的。那么,何謂中庸之道呢?所謂口,即正的意思;所謂“庸”,即常的意思(也有人釋“庸”為用),而所謂“中 庸之道”即中三之常道.也就是人們經常遇到的、時時要遵 守的一些普遍的道理?!爸杏埂奔仁强组T所創(chuàng)立的一種倫理 道德學說,同時又是孔門處理一些大小事情的原則和方法 論,故于孔門具有非同一般的意義??鬃诱f:“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保ㄕ撜Z雍也)又說:“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保ㄖ杏梗┛梢?,在孔子認為,中庸是 一種最完美的道德,它甚至已成為區(qū)分君子與小人的標準。 但能夠做到中庸的人卻實在太少了。在孔子心目中,只有遠 古的圣君舜能做到這一點,后,男

3、尊女卑便不但是統(tǒng)治階級 的思想,也成為統(tǒng)治的思想了。不過也偶有例外,那就是貫 穿于婚禮儀式中的尊坤意識。 這種意識一方面是原始母系氏 族社會習俗的遺存,同時更是中庸之道對男女地位與關系的 一種有意調節(jié)。物極必反。女性被壓抑久了,自然會對整個 社會的和諧不利,這就需要尋找一些適當?shù)臅r機讓女性去表 現(xiàn)自己的存在與追求, 讓社會表現(xiàn)出對女性地位的某種程度 的尊重與認可。而最集中、最有效的則莫過于婚禮了。首先,中國傳統(tǒng)婚禮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如納彩、問名、 納吉、納征、請期、親迎,都貫穿了對女性的尊崇。納彩即 男方派媒人向女方表達求婚之意,問名即女方接受男方的禮物后再由男方去請問女方的姓名及生辰,納吉即男

4、方卜得吉兆后復派使者往告女方,納征即男方派人送彩禮至女方以表 示婚姻的成立,請期即男方擇定婚期后備禮向女方征求意 見,親迎即結婚之日由男方親自帶人備禮至女方迎親。在這 些禮儀環(huán)節(jié)中,男性與男方往往表現(xiàn)得十分周至、旦下,而 女性與女方則高高在上,被尊崇著。這種對女子的可謂絕無 僅有的禮遇,實際是對男權社會中男尊女卑思潮的一種糾 偏,亦即中庸之道對兩性關系的雙向調節(jié)。其次,在婚禮時間的選定上,也體現(xiàn)出邙陽下陰”的尊 坤意識。黃昏為陰陽相交之時,婚姻為男女結合之禮。邙陽下陰”即男下女。故古代規(guī)定于邙陽下陰”的黃昏之時舉行 婚禮,除了有對青年男女黃昏時分相親相愛的制度上的匿定 外,實寓有“男下女”的含

5、義。最后,古代婚姻對彩禮的規(guī)定,也體現(xiàn)出中庸之道“過 猶不及”的內涵。彩禮是婚姻的見證,不能沒有;但過重的 彩禮則不但會加重男方的負擔,還會傷及婚姻本身,既不能“過”,又不能“不及”,那么究竟應該以多少為宜呢?周 禮地官媒氏規(guī)定:“凡嫁子娶妻,八幣純帛無過五兩。” 古者布帛二丈為一端,二端為匹,匹亦稱兩。故所謂五兩, 即五匹(周代一匹約當今之米)。這是朝廷規(guī)定的最高限額。 至于“六禮”中男方每次所持禮物,則多為雁??梢?,古人 對彩禮的選擇,既考慮到一定的實用價值(如有限的布帛) : 又注重其象征意義(如雁、儷皮),二者兼顧,可謂深得中庸之道合理、合情、和諧之旨。中庸之道與喪祭之禮古人云:“死生

6、亦大矣?!眴始乐Y作為生者對死者寄托 哀思的禮儀,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既 要充分地寄托哀思,又不能傷及生者的身體,這就需要對喪 祭時間的長短及表達方式,都要把握一個合適的度。而這也 就是中庸之道在喪祭之禮中的運用了。先說喪禮。禮記雜記下:“子貢問喪,子日:敬為 上,哀次之,瘠為下。顏色稱其情,戚容稱其服?!倍Y記喪 服四制亦云:“三日而食,三月而沐,期而練,毀不滅性, 不以死傷生。”這里,已為服喪者規(guī)定了一條基本原則,那 就是“敬為上,哀次之,瘠為下”,既要哀,又須“毀不滅性,不以死傷生”。而如何把握這其中的“度”呢?禮記喪 服四制明確提出:始死,三日不怠,三月不解,期悲哀,三

7、年憂,恩之殺 也。圣人因殺以制節(jié),此喪之所以三年,賢者不得過,不肖 者不得不及。此喪之中庸也,王者之所常行也。子女為父母服三年之喪,既能充分地表達喪親之痛,又 不至于毀傷身體,這便是喪禮中的中庸之道。 故孔子說:“夫 三年之喪,天下之達喪也。”禮記三年司還對此作了進 一步的論述,并對三年之喪的具體時間也作了界定。所謂“三年之喪,二十五月而畢”,據(jù)禮記集說引石梁王氏日:“二十四月再期,其月余日不數(shù),為二十五月?!?這實際上也是在盡量縮短服喪的時間。而且,即使在二十五 月期間,服喪者倘有疾病,也還是可以變通的。禮記雜記下記孔子的話說:“身有瘍則浴,首有創(chuàng)則沐,病則飲 酒食肉。毀瘠為病,君子弗為也。

8、毀而死,君子謂之無子?!奔纫?,又要愛護自己的身體,不可“毀瘠為病”,這不能不說是中庸之道的雙向調節(jié)機制在起作用。再看祭禮。禮記-祭統(tǒng)云:“祭者,所以追養(yǎng)繼孝也?!?又云:“養(yǎng)則觀其順也,喪則觀其哀也,祭則觀其敬而時也。” 而所謂“時”,即是指祭祀的次數(shù)既不能 “數(shù)”,也不能“疏”, 應該恰到好處。正如禮記祭義所說:“祭不欲數(shù).數(shù)則煩,煩則不敬;祭不欲疏,疏則怠,怠則忘?!倍绾尾拍茏龅讲粺?、不忘呢?這又需要把握一個合適的“度”。古弋所制定的春、夏、秋、冬“四時之祭”(禮記祭統(tǒng),后世改為春節(jié)、清明、七月之望、十月之朔),便是既不“數(shù)” 又不“疏”,完全合乎“中庸之道”的祭祀之禮。而這一禮 儀

9、之所以被延續(xù)了兩干多年,不是沒有道理的。中庸之道與人際交往之禮中唇之道在處理人際關系方面,更具有重要的指導意 義。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 如何處哩好人與人之間的關 系,包括親情關系、友情關系、愛情關系,以及上下級司的 關系.同事間的關系,鄰里間的關系,實在是一門大學問。 這一系列的關系對中國人來說,似乎又顯得格外重要。如果 說西方文明所注重的是人與物之間的關系,阿拉伯文明所注重的是人與神之間的關系, 那么中國人所最注重的便是人與 人之間的關系了。人與人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那就是 既不能太過疏遠,也不能太過親密,更不能搞零距離。太過 親密是“過,太過疏遠是不及”,“過猶不及”,兩者都不可取

10、。與上下級和同事相處,也有這個問題。你表現(xiàn)得太強勢 了,咄咄逼人,關系當然處不好。那么謙虛一些呢?謙虛自 然是好的,但有些人過于謙虛了、又變成虛偽,也會招致別 人的反感。只有恰如其分,各方面的關系才能處得好。這便 需要經過不斷地調整,最終使目己達到中庸的狀態(tài),即自強 與謙虛的和諧統(tǒng)一,亦即易傳上所說的“自強不息”與 “厚德載物”的和諧統(tǒng)一。夫妻間的關系也是同樣。應該說,夫妻雙方各自都允許 保留一定的空間甚至是一些隱私,但究竟以多大的“度”為 適宜?空間和隱私保留多了,往往會被對方懷疑為不忠;而 保留少了,讓對方一覽無余,久而久之又容易產生審美疲勞, 人們常說距離產生美,但夫妻間到底立保持多大的距離才能 產生持久的美感.)這只能靠“執(zhí)其兩端”(夫妻各為一端) 而不斷求其“中”,才能達到雙方都認可的最佳狀態(tài)。今人 把這一過程稱作“磨合”,而所謂“磨合”,即是達到中庸的 一種途徑??傊?,中庸之道作為一門實學”,其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是廣泛而又深遠的。除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