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孤獨的收割人》教案_第1頁
高二語文《孤獨的收割人》教案_第2頁
高二語文《孤獨的收割人》教案_第3頁
高二語文《孤獨的收割人》教案_第4頁
高二語文《孤獨的收割人》教案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word文檔下載后(可任意編輯) 高二語文孤獨的收割人教案 教學目的: 1、學習本詩襯托的表現(xiàn)手法,品味詩人質(zhì)樸的語言風格。 2、使學生認識到只有深入生活,貼近人民,才能從普遍勞動者身上挖掘特有的美。 教學重點、難點: 1、準確理解詩人為什么對那收割女的歌聲如醉如癡,流連忘返。 2、對兩首詩如何進行比較閱讀。 3、學習如何運用襯托手法來突出主體。 教學設想: 教學方法: 1、比較閱讀法。通過孤獨的收割人與白居易的觀刈麥的比較分析,認識這兩首詩在思想內(nèi)容與表現(xiàn)手法上的異同。 2、問題研究法:對比較難以理解的詩句組織學生討論研究。 媒體設計: 投影儀 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教學步驟: 方案一 導語設

2、計 上一課,我們領略了普希金所描繪的自由奔放的大海魅力, 今天我們再將藝術的輕舟馳向19世紀的英國,去聆聽蘇格蘭高原上一位年輕姑娘優(yōu)美動人的歌唱。 解題: 及背景簡介: 威廉·華茲華斯(17701850)是19世紀英國浪漫主義文學思潮的杰出代表人物。1787年進入著名學府劍橋大學學習,獲文學學士學位。1790年去法國、瑞士和意大利旅游,受到當時法國革命思想的強烈感召。一年后,他又一次訪問法國,與法國革命黨人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堅定地擁護法國革命,回國后即創(chuàng)作了一些具有民主思想的詩歌。18世紀后期,浪漫主義文學思潮逐漸興起、壯大,自幼就深受自然陶冶的華茲華斯決心投身大自然,潛心寫詩并探索

3、人生意義,1798年他與塞繆爾·柯勒律治合作的抒情歌謠集開一代詩風,成為英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篇章之一。華茲華斯終生定居于田園鄉(xiāng)野,關切農(nóng)村下層勞動群眾,他以民主主義和人道主義的觀點,以滿腔的同情和敬意,描寫農(nóng)民、牧民、流浪者的困苦生活,歌頌他們純良的品質(zhì)和堅韌的意志。其詩風清淡樸素、含義雋永。 孤獨的收割人寫于1805年11月5日,是詩人游歷蘇格蘭時所寫。其詩有多種譯本,如刈麥女(顧子欣譯)、孤獨的刈禾者(曹鴻昭譯)、孤獨的收割人(黃杲炘譯)等。另外,對其詩的主題藝術特色也多有不同的看法。 研習課文 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組織學生有感情地誦讀全詩,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diào)。在此基礎上,設計如

4、下幾個問題: 問題一:貫穿全詩的線索是什么? 明確:孤獨的收割人的歌聲是貫穿全詩的線索。 問題二:概括每節(jié)詩的主要內(nèi)容。 明確: 第一節(jié):孤獨的年輕姑娘邊收割邊唱著凄涼的歌; 第二節(jié):突出表現(xiàn)收割女歌聲的優(yōu)美動人; 第三節(jié):詩人對歌詞內(nèi)容的猜測; 第四節(jié):歌聲雖已消失,音樂卻在詩人心頭長留。 具體研習 問題一:詩人為什么對收割女的歌聲如醉如癡,流連忘返? 明確:詩人在抒情歌謠集再版序言里寫道:“我通常都選擇微賤的田園生活作題材因為在這種生活里,人們的熱情是與自然的美而永久的形式合而為一的他們表達情感和思想都很單純而不矯揉造作。”這句話對我們理解這個問題很有幫助。 首先,詩人所描繪的收割人,是一

5、位勤勞而又充滿青春活力的年輕姑娘。詩人把“她”獨自置身于高原廣闊的田野上,“她獨自在那里又割又捆”、“她舉著鐮刀彎下腰去”,這樣活動的人與靜止的自然和諧的結(jié)合便構(gòu)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其次,這位年輕的姑娘在艱辛的勞動中用凄涼的歌聲抒發(fā)自己憂傷的心情,她“一邊收割,一邊在歌唱”,那凄婉的歌聲“在深邃的峽谷久久回蕩”,這就為這獨特的風景線抹上了一層淡淡的愁慘色彩。 再次,年輕姑娘凄涼的歌聲震人心魄,引人遐想,“我凝神屏息地聽著,聽著”、“那樂聲雖早已在耳邊消失,卻仍長久地留在我的心上”。也許,這歌聲也勾起了詩人對悲傷往事的回想,詩人與收割女的心靈已緊緊暗合在一起。 綜上所述,雄渾的自然,活動的人

6、,凄婉動人的歌聲這三者構(gòu)成了一種獨特的美,而詩人的心靈也已融合在這美的境界中,因而詩人如醉如癡,流連忘返。 (這一問題有一定的難度??勺魅缦乱龑В航陶甙焉鲜鋈A茲華斯的一段話用投影儀顯示出來,然后引導學生從自然環(huán)境,人物活動,凄涼的歌聲,詩人的感受這幾個方面一步步引導學生思考,從而得出答案。在啟發(fā)引導下,學生如能觸發(fā)智慧的火花,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只要言之有理,都應予以肯定。) 問題二:詩人在第二節(jié)運用什么手法來表現(xiàn)“收割人”的歌聲優(yōu)美動聽? 明確:運用襯托的手法來突出“收割人”歌聲的優(yōu)美動聽。 問題三:詩人為什么用沙漠里的夜鶯和赫伯利群島的杜鵑的鳴叫來襯托,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明確:詩人以兩個

7、生動的意境來襯托“收割人”歌聲的動人:荒涼的沙漠里疲乏的旅人突然聽到夜鶯清脆的鳴囀,無疑給艱難跋涉的遠行者帶來完成征途的勇氣和希望;寒冷蒼涼的赫伯利群島在嚴冬過后一朝出現(xiàn)了報春的杜鵑的啼聲,這又像為島上灌注了新的生命。在這里盡力渲染夜鶯和杜鵑鳴叫的優(yōu)美動人,越是如此,越能突出“收割人”歌聲的優(yōu)美和強大的感染力。 (關于兩個意境的描寫,可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去領悟夜鶯和杜鵑鳴啼的魅力,不必拘泥以上的解說。) 比較閱讀 孤獨的收割人與白居易觀刈麥進行比較閱讀,品味這兩首詩的異同之處。 明確: 相同處: 1、從表達的思想內(nèi)容看,兩首詩都描述了勞動者在田間勞作的情景,都充滿了對勞動者的同情。 2、兩首

8、詩的語言都樸素平實,不加雕飾。 不同處: 1、從寫作內(nèi)容看,孤獨的收割人則重抒情,觀刈麥則重于記敘。 2、兩首詩雖都充滿了對勞動者的同情,但思想感情卻有較大的差異。華茲華斯具有民主主義和人道主義的思想,且長期生活在田園鄉(xiāng)野,和勞動人民有廣泛的接觸,因而對他們的同情中充滿更多的關愛。如他在聽到收割人在歌唱時寫道:“請你站住,或者悄悄走過!”為的是不愿打擾“收割人”的歌唱,這完全是一種平等的態(tài)度;而白居易身居官位,平時較少接觸勞動人民,因而他的同情中更多的是憐憫,寫此詩的目的不過是為了諷喻天子,能減輕農(nóng)民的賦稅而已。 3、表現(xiàn)手法不同。孤獨的收割者運用襯托的手法突出了收割女歌聲的優(yōu)美動聽;觀刈麥則

9、運用對比的手法,將勞動人民的窮苦與詩人自己的富裕生活作對比,表現(xiàn)了詩人“自愧”的心理。 (比較閱讀必須在對這兩首詩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白居易詩可在課前布置學生閱讀理解。兩位詩人對勞動者的感情是同中有異,學生對此理解有一定的難度,教者可引導學生結(jié)合詩人的地位,思想,背景進行分析。) 課堂訓練 孤獨的收割人有多種譯本,下面一段的譯文與課本中的同一段作比較,你認為哪段翻譯得更好,請說明理由。 旅行在阿拉伯沙漠的人 疲乏地歇息在蔭涼的地方; 夜鶯的歌受他們歡迎, 卻比不上這種歌唱; 春天里,杜鵑一聲聲號啼, 在最遠的赫布里底響起, 打破群島間海上的寂靜 但不如這歌聲激動人心。(黃杲炘譯) (這是比較閱讀的另一種形式,可提示學生從兩首詩的意境、節(jié)奏、音韻幾個方面作比較,不必有統(tǒng)一的看法。) 課堂小結(jié): 本節(jié)課,我們在理解這首詩的基礎上,著重進行了比較閱讀,有將這首詩與我國古代詩歌的比較,有同一首詩不同翻譯的比較。比較的過程就是欣賞品味的過程,它有助于提高我們的鑒賞水平,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課外閱讀中,在意識地多進行這方面的研究。 布置作業(yè): 將這首詩改寫成散文 閱讀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