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詩要學會讀詩丨吳小如_第1頁
作詩要學會讀詩丨吳小如_第2頁
作詩要學會讀詩丨吳小如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作詩要學會讀詩丨吳小如吳小如, 1922年 9月生于哈爾濱, 原名吳同寶,號莎齋, 原籍安徽涇縣茂林。北京大學中文系、歷史系教授。當代著 名學者、詩人、古典文學專家、教育家、戲曲評論家、書法 家。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九三學社成員。著名書法家、詩 人吳如玉之子。 主要著作有 讀書從扎古典詩詞從扎莎 齋筆記今昔文存 心影萍蹤 讀書拊掌錄等。作詩 要學會讀詩這里所說的讀詩,不是指朗讀,更不是指吟誦,而是指讀 準字音。我在 1987 年 10 月號的紅專上發(fā)表了一篇題為 向屏幕上的老師請教的拙文,實際已涉及這個問題,請 讀者參看。這里想把這個問題說得更詳盡些。我們說 “作詩”,當然是指舊體詩詞, 也就

2、是學作古典詩詞。 古人寫詩填詞,當然是根據古漢語的特點來寫作的,它同現 代漢語的讀音自然不完全一樣。如果我們一律用現代通行的 普通話來讀古詩, 肯定會出問題。 而現、 當代人學寫舊體詩, 既未被明令禁止,何況舊體詩至今也還有一定的生命力,因 此我們在寫舊體詩時就必須或多或少掌握一些古漢語的特 點和規(guī)律,而不能一概按照普通話的詞義和讀音來辦事。這 個道理原是人所共知的。無論是讀還是寫舊體詩詞,首先遇到的最要緊的事就是應 當注意入聲字。我們國家當前大力推廣普通話,是根據北方 方言、主要是北京話的語音來規(guī)定的。 普通話只有四個聲調: 陰平 (第一聲)、陽平(第二聲 )、上聲(第三聲)、去聲(第四聲)

3、, 卻沒有第五聲,也就是入聲??墒侨肼曌衷谌珖秶鷥?,到 今天為止,還遠遠沒有消失,還在被人們使用。不僅吳語、 閩語、粵語、客家語有入聲字,就連西北各省市自治區(qū),包 括黃河流域的部分地區(qū)的某些方言里面,也還保留著個別的 入聲字。這些入聲字的讀音同樣也是不能硬性規(guī)定禁止使用 或一律廢棄的。尤其是古人寫的詩詞,有一部分押仄聲韻的 干脆就以入聲字為韻腳,如果你竟用普通話的發(fā)音去讀它 們,那就肯定不押韻,當然更談不到有詩味兒了。由于這個 緣故,我一直主張有志學寫舊體詩詞的北方同志,最好能掌 握一定數量的入聲字。甚至于廣播電臺和電視臺的播音員同 志,在朗讀古典詩詞時偶然發(fā)出一兩個入聲字的讀音,也不 該就

4、給人家扣上讀音不規(guī)范化的帽子。這里試舉杜甫的茅 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的幾個句子為例: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 ?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 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 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 徹!如果我們試用普通話的讀音來讀它,那簡直彼此全不相干 因為“力”(I i)、“賊”(z d)、“得” (d 8、“息”(X 1)、“色” (se、“黑” (hei)、“鐵” (ti §)、“裂” (li 3、“絕” (ju 8、“徹” (ch 3這幾個字的讀音是絕對不押韻的。而如果用入

5、聲讀,則 它們做為韻腳的特點就非常明顯了。 再如毛澤東同志的 菩薩 蠻:“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 ”如果把“國”和“北”讀作入聲,自然押韻,要是讀成guo和,那上下句的韻腳就毫無關系了。還有,有些漢字是一字多音的,既可以讀平聲,又可以讀 仄聲。而在現代漢語中,往往就只讀一種聲調了。比如勝利 的“勝”,現在一般只讀去聲,其實它在某些詞組里應當讀 陰平的,像蘇軾的詞“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我們 通常說“不勝榮幸”或“不能勝任” ,其實都應讀第一聲 (與“升” 同音 )。如果讀成第四聲, 在古典詩詞里就會不協律 (失 粘),甚至不押韻。如韓愈的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第一 首:“天街小

6、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第四句的“勝”字就應讀第一聲,否則 即為失粘。這類字很多。比如看見的“看” ,一般都讀去聲, 可是就在北方口語里,也還是有讀陰平的地方,像我們常說“看大門的” ,“看自行車的” ,都還讀第一聲。這個字在古 代詩歌里,讀平聲的時候就比較多了。上述韓愈詩的第二句“草色遙看近卻無” ,就應當讀第一聲,否則也是失粘。同 理,李白的望廬山瀑布第二句“遙看瀑布掛前川”中的“看”也應讀陰平才對。再比如李白的清平調 “長得君 王帶笑看”,李益的從軍北征 “一時回向 (一本作首 )月 中看”,李璟的 攤破浣溪沙 詞“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等句,

7、“看”字都是韻腳,如果不讀陰平而讀成去聲,就不 押韻了。此外還有忘記的“忘” ,在古典詩詞里是經常讀陽 平的,量衣服的“量”也是如此。像毛澤東同志的七律“飲 茶粵海未能忘,索句渝州葉正黃” ,以及下面的兩句“牢騷 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忘”和“量”都必須讀平 聲,要是讀成去聲,就不押韻了。 (陸游示兒詩中的“家 祭無忘告乃翁” ,如讀“忘”為去聲,則為失粘。 ) 其它如騎 馬的“騎”,作動詞用,應讀陽平 ;如作名詞用,就應讀去聲 (J i)。王維的老將行開頭兩句:“少年十五二十時,步行奪得胡馬騎。 ”這個“騎”當然讀陽平,可是杜牧的華清 宮:“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

8、騎”字就必須 讀成去聲。要讀成陽平,就不合律,算作失粘。這種一字多 音的現象,本來是正常的,也很平常,偶然讀錯,也是難免 的 ; 可是讀古典詩詞就應特別注意,一錯, 就可能影響整首詩的格律和韻腳。尤其是作舊體詩,弄錯了難免貽笑大方。所 以我說,作詩必先學會讀詩,決不能掉以輕心。此外還有一種情況,跟上面一字多音的現象差不多,但多 少又有點區(qū)別,這就是古今異讀。我們不必追究為什么一個 字古今讀音不同的原因,反正這種現象是存在的。如果一個 字在古代讀平聲, 現代人卻讀了仄聲 ;或者一個字在古代讀仄 聲,現代人卻讀了平聲,要是把它按照今音寫進舊體詩里, 或者古人的作品而我們按照今音來讀,就難免出錯誤。

9、比如“竣工”,在古代是讀“ c(n工”的;“嘆息”和“探望”的“t m”,在古代一律讀“ t;研究的“究”,古讀去聲;“稍”字亦然。這在古代詩人的作品中是不會亂用或錯用的,就是 當代作家,只要他講究格律,嚴格按照寫舊體詩詞的規(guī)定辦 事,也不會用錯。最近讀聶紺弩同志寫的散宜生詩 ,凡 是用“稍”字的地方,一律按仄聲處理。盡管聶老本人謙虛 地說他寫的是打油詩,其實他對寫詩的格律還是相當謹嚴 的。這種例子還有不少。比如治療的“療” ,古人讀去聲, 今人讀平聲 ;而料理、預料的“料” ,今人都讀去聲,古人卻 讀陽平。福建古稱為“閩”,本讀陽平“ min”,現在讀上聲“min” 了。紅樓夢里賈寶玉的書童叫茗煙,“茗”本讀上聲“ ming而今已讀陽平,與“名”字同音了。杜甫詩 中有一句“春風啜茗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