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房間冷(熱)、濕負荷計算_第1頁
空調房間冷(熱)、濕負荷計算_第2頁
空調房間冷(熱)、濕負荷計算_第3頁
空調房間冷(熱)、濕負荷計算_第4頁
空調房間冷(熱)、濕負荷計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1、 t cl實際 =(tcl +td K a K (9-5 ; CLq =KF(tcl實際 -t N (9-62、 t cl 屋頂?shù)睦湄摵芍饡r計算溫度(,由附錄9-8和9-9查取;應用公式(9-5計算,應注意外墻和屋頂?shù)闹饡r冷負荷計算溫度值tcl 是以北京地區(qū)氣象參數(shù)數(shù)據(jù)為依據(jù)計算出來的。所何用的外表面放熱系數(shù)為18.6W/(m2.K;內表面放熱系數(shù)為8.7W/(m2.K。所采用的外墻和屋面 的吸收系數(shù)為 =0.90。房間傳遞系數(shù) V 0=0.681,W1=-0.87。3、 t d 地點修正值(,見附錄9-104、 K a 外表放熱系數(shù)修正值,見表9-75、 K 外表面吸收系數(shù)修正值,考慮

2、到城市大氣污染和中淺顏色的耐久性差,建議吸收系數(shù)均采用K =0.9,但確有把握經(jīng)久保持建筑圍護 結構表 面的中、淺色時,風可采用表9-8的修正值。6、 t N 室內計算溫度(7、 K 屋頂?shù)膫鳠嵯禂?shù)W/(m2.K,參見附錄9-8和9-98、 F 屋頂?shù)挠嬎忝娣e(m2南 外 墻 冷 負 荷 說明:1、 t cl實際 =(tcl +td K a K (9-5 ; CLq =KF(tcl實際 -t N (9-62、 t cl 外墻的冷負荷逐時計算溫度(,由附錄9-8和9-9查取;應用公式(9-5計算,應注意外墻和屋頂?shù)闹饡r冷負荷計算溫度值tcl 是以北京地區(qū)氣象參數(shù)數(shù)據(jù)為依據(jù)計算出來的。所何用的外表

3、面放熱系數(shù)為18.6W/(m2.K;內表面放熱系數(shù)為8.7W/(m2.K。所采用的外墻和屋面 的吸收系數(shù)為 =0.90。房間傳遞系數(shù) V 0=0.681,W1=-0.87。3、 t d 地點修正值(,見附錄9-104、 K a 外表放熱系數(shù)修正值,見表9-75、 K 外表面吸收系數(shù)修正值,考慮到城市大氣污染和中淺顏色的耐久性差,建議吸收系數(shù)均采用K =0.9,但確有把握經(jīng)久保持建筑圍護 結構表 面的中、淺色時,風可采用表9-8的修正值。6、 t N 室內計算溫度(7、 K 外墻的傳熱系數(shù)W/(m2.K,參見附錄9-8和9-98、 F 外墻的計算面積(m2北 外 墻 冷 負 荷 1、 t cl實

4、際 =(tcl +td K a K (9-5 ; CLq =KF(tcl實際 -t N (9-62、 t cl 外墻的冷負荷逐時計算溫度(,由附錄9-8和9-9查取;應用公式(9-5計算,應注意外墻和屋頂?shù)闹饡r冷負荷計算溫度值tcl 是以北京地區(qū)氣象參數(shù)數(shù)據(jù)為依據(jù)計算出來的。所何用的外表面放熱系數(shù)為18.6W/(m2.K;內表面放熱系數(shù)為8.7W/(m2.K。所采用的外墻和屋面 的吸收系數(shù)為 =0.90。房間傳遞系數(shù) V 0=0.681,W1=-0.87。3、 t d 地點修正值(,見附錄9-104、 K a 外表放熱系數(shù)修正值,見表9-75、 K 外表面吸收系數(shù)修正值,考慮到城市大氣污染和中

5、淺顏色的耐久性差,建議吸收系數(shù)均采用K =0.9,但確有把握經(jīng)久保持建筑圍護 結構表 面的中、淺色時,風可采用表9-8的修正值。6、 t N 室內計算溫度(7、 K 外墻的傳熱系數(shù)W/(m2.K,參見附錄9-8和9-98、 F 外墻的計算面積(m2東 外 墻 冷 負 荷 1、 t cl實際 =(tcl +td K a K (9-5 ; CLq =KF(tcl實際 -t N (9-62、 t cl 外墻的冷負荷逐時計算溫度(,由附錄9-8和9-9查取;應用公式(9-5計算,應注意外墻和屋頂?shù)闹饡r冷負荷計算溫度值tcl 是以北京地區(qū)氣象參數(shù)數(shù)據(jù)為依據(jù)計算出來的。所何用的外表面放熱系數(shù)為18.6W/

6、(m2.K;內表面放熱系數(shù)為8.7W/(m2.K。所采用的外墻和屋面 的吸收系數(shù)為 =0.90。房間傳遞系數(shù) V 0=0.681,W1=-0.87。3、 t d 地點修正值(,見附錄9-104、 K a 外表放熱系數(shù)修正值,見表9-75、 K 外表面吸收系數(shù)修正值,考慮到城市大氣污染和中淺顏色的耐久性差,建議吸收系數(shù)均采用K =0.9,但確有把握經(jīng)久保持建筑圍護 結構表 面的中、淺色時,風可采用表9-8的修正值。6、 t N 室內計算溫度(7、 K 外墻的傳熱系數(shù)W/(m2.K,參見附錄9-8和9-98、 F 外墻的計算面積(m2西 外 墻 冷 負 荷 1、 t cl實際 =(tcl +td

7、K a K (9-5 ; CLq =KF(tcl實際 -t N (9-62、 t cl 外墻的冷負荷逐時計算溫度(,由附錄9-8和9-9查取;應用公式(9-5計算,應注意外墻和屋頂?shù)闹饡r冷負荷計算溫度值tcl 是以北京地區(qū)氣象參數(shù)數(shù)據(jù)為依據(jù)計算出來的。所何用的外表面放熱系數(shù)為18.6W/(m2.K;內表面放熱系數(shù)為8.7W/(m2.K。所采用的外墻和屋面 的吸收系數(shù)為 =0.90。房間傳遞系數(shù) V 0=0.681,W1=-0.87。3、 t d 地點修正值(,見附錄9-104、 K a 外表放熱系數(shù)修正值,見表9-75、 K 外表面吸收系數(shù)修正值,考慮到城市大氣污染和中淺顏色的耐久性差,建議吸

8、收系數(shù)均采用K =0.9,但確有把握經(jīng)久保持建筑圍護 結構表 面的中、淺色時,風可采用表9-8的修正值。6、 t N 室內計算溫度(7、 K 外墻的傳熱系數(shù)W/(m2.K,參見附錄9-8和9-98、 F 外墻的計算面積(m2南外窗瞬時傳熱冷負荷 1、 CLc=KF(tcl -t N (9-7 或 C L c =C k KF (t cl +t d -t N (9-82、 CLc 玻璃窗瞬變傳熱引起的冷負荷(W ;3、 K 玻璃窗的傳熱系數(shù) W/(m2.K,由附錄9-11和附錄9-12查得;4、 F 窗口面積(m25、 t cl 玻璃窗冷負荷計算溫度(,參見表9-9查取。4、 t d 地點修正值(

9、,見附錄9-13;附錄9-11和附錄9-12中的 K 值當窗框情況不同時,按表9-10進行修正;有內遮陽設施時,單層玻 璃窗K值應減少25%,雙層窗K值應減少15%。因此式(9-7相應變?yōu)?CL c =C k KF(t cl +t d -t N 5、 C k 玻璃窗傳熱系數(shù)修正值,查表9-10可得。6、 t N 室內計算溫度(北外窗瞬時傳熱冷負荷 1、 CLc=KF(tcl -t N (9-7 或 C L c =C k KF (t cl +t d -t N (9-82、 CLc 玻璃窗瞬變傳熱引起的冷負荷(W ;3、 K 玻璃窗的傳熱系數(shù) W/(m2.K,由附錄9-11和附錄9-12查得;4、

10、 F 窗口面積(m25、 t cl 玻璃窗冷負荷計算溫度(,參見表9-9查取。4、 t d 地點修正值(,見附錄9-13;附錄9-11和附錄9-12中的 K 值當窗框情況不同時,按表9-10進行修正;有內遮陽設施時,單層玻 璃窗K值應減少25%,雙層窗K值應減少15%。因此式(9-7相應變?yōu)?CL c =C k KF(t cl +t d -t N 5、 C k 玻璃窗傳熱系數(shù)修正值,查表9-10可得。6、 t N 室內計算溫度( 說明:1、 CLc=KF(tcl -t N (9-7 或 C L c =C k KF (t cl +t d -t N (9-82、 CLc 玻璃窗瞬變傳熱引起的冷負荷

11、(W ;3、 K 玻璃窗的傳熱系數(shù) W/(m2.K,由附錄9-11和附錄9-12查得;4、 F 窗口面積(m25、 t cl 玻璃窗冷負荷計算溫度(,參見表9-9查取。4、 t d 地點修正值(,見附錄9-13;附錄9-11和附錄9-12中的 K 值當窗框情況不同時,按表9-10進行修正;有內遮陽設施時,單層玻 璃窗K值應減少25%,雙層窗K值應減少15%。因此式(9-7相應變?yōu)?CL c =C k KF(t cl +t d -t N 5、 C k 玻璃窗傳熱系數(shù)修正值,查表9-10可得。6、 t N 室內計算溫度( 說明:1、 CLc=KF(tcl -t N (9-7 或 C L c =C

12、k KF (t cl +t d -t N (9-82、 CLc 玻璃窗瞬變傳熱引起的冷負荷(W ;3、 K 玻璃窗的傳熱系數(shù) W/(m2.K,由附錄9-11和附錄9-12查得;4、 F 窗口面積(m25、 t cl 玻璃窗冷負荷計算溫度(,參見表9-9查取。4、 t d 地點修正值(,見附錄9-13;附錄9-11和附錄9-12中的 K 值當窗框情況不同時,按表9-10進行修正;有內遮陽設施時,單層玻 璃窗K值應減少25%,雙層窗K值應減少15%。因此式(9-7相應變?yōu)?CL c =C k KF(t cl +t d -t N 5、 C k 玻璃窗傳熱系數(shù)修正值,查表9-10可得。6、 t N 室

13、內計算溫度( 說明:1、 CL=F*Cz D j,max *C cl (9-9 即:CL =C F w *C s C n *D j,max *C cl2、 CL 透過玻璃窗日射得熱形成的冷負荷(W ;3、 F 窗玻璃的凈面積(m2,為窗口面積 F w 乘以有效面積系數(shù) C , 即:F =C F w , 見表9-11;4、 C z 窗玻璃的綜合遮擋系數(shù),為窗玻璃的遮陽系數(shù) C s (見表9-12與窗內遮陽設施的遮陽系數(shù) C n (見表9-13的乘積 (C z =C s C n ;5、 D j,max 不同緯度帶日射得熱因數(shù)最大值(W/m2,見表9-14。6、 C cl 窗玻璃冷負荷系數(shù),以北緯2

14、7030'為界,劃為南北兩區(qū),其冷負荷系數(shù)見附錄9-14。注意:公式(9-9適用于無外遮陽的情況。有外遮陽時,陰影部分的日射冷負荷 CL s 與照光部分的日射冷負荷 CL r 之和為總的日射冷負荷,即: CL=CL s +CL r =F s C s C n (D j,max N (C cl N +F r C s C n D j,max C cl式中 F s 窗戶的陰影面積(m2F r 窗戶的照光面積(m2(D j,max N 北向的日射得熱因數(shù)最大值(W/m2;(C cl N 北向玻璃窗冷負荷系數(shù)。 1、 CL=F*Cz D j,max *C cl (9-9 即:CL =F *C s

15、C n *D j,max *C cl2、 CL 透過玻璃窗日射得熱形成的冷負荷(W ;3、 F 窗玻璃的凈面積(m2,為窗口面積 F w 乘以有效面積系數(shù) C , 即:F =C F w , 見表9-11;4、 C z 窗玻璃的綜合遮擋系數(shù),為窗玻璃的遮陽系數(shù) C s (見表9-12與窗內遮陽設施的遮陽系數(shù) C n (見表9-13的乘積 (C z =C s C n ;5、 D j,max 不同緯度帶日射得熱因數(shù)最大值(W/m2,見表9-14。6、 C cl 窗玻璃冷負荷系數(shù),以北緯27030'為界,劃為南北兩區(qū),其冷負荷系數(shù)見附錄9-14。注意:公式(9-9適用于無外遮陽的情況。有外遮陽

16、時,陰影部分的日射冷負荷 CL s 與照光部分的日射冷負荷 CL r 之和為總的日射冷負荷,即: CL=CL s +CL r =F s C s C n (D j,max N (C cl N +F r C s C n D j,max C cl式中 F s 窗戶的陰影面積(m2F r 窗戶的照光面積(m2(D j,max N 北向的日射得熱因數(shù)最大值(W/m2;(C cl N 北向玻璃窗冷負荷系數(shù)。 1、 CL=F*Cz D j,max *C cl (9-9 即:CL =C F w *C s C n *D j,max *C cl2、 CL 透過玻璃窗日射得熱形成的冷負荷(W ;3、 F 窗玻璃的凈

17、面積(m2,為窗口面積 F w 乘以有效面積系數(shù) C , 即:F =C F w , 見表9-11;4、 C z 窗玻璃的綜合遮擋系數(shù),為窗玻璃的遮陽系數(shù) C s (見表9-12與窗內遮陽設施的遮陽系數(shù) C n (見表9-13的乘積 (C z =C s C n ;5、 D j,max 不同緯度帶日射得熱因數(shù)最大值(W/m2,見表9-14。6、 C cl 窗玻璃冷負荷系數(shù),以北緯27030'為界,劃為南北兩區(qū),其冷負荷系數(shù)見附錄9-14。注意:公式(9-9適用于無外遮陽的情況。有外遮陽時,陰影部分的日射冷負荷 CL s 與照光部分的日射冷負荷 CL r 之和為總的日射冷負荷,即: CL=C

18、L s +CL r =F s C s C n (D j,max N (C cl N +F r C s C n D j,max C cl式中 F s 窗戶的陰影面積(m2F r 窗戶的照光面積(m2(D j,max N 北向的日射得熱因數(shù)最大值(W/m2;(C cl N 北向玻璃窗冷負荷系數(shù)。 1、 CL=F*Cz D j,max *C cl (9-9 即:CL =C F w *C s C n *D j,max *C cl2、 CL 透過玻璃窗日射得熱形成的冷負荷(W ;3、 F 窗玻璃的凈面積(m2,為窗口面積 F w 乘以有效面積系數(shù) C , 即:F =C F w , 見表9-11;4、 C

19、 z 窗玻璃的綜合遮擋系數(shù),為窗玻璃的遮陽系數(shù) C s (見表9-12與窗內遮陽設施的遮陽系數(shù) C n (見表9-13的乘積 (C z =C s C n ;5、 D j,max 不同緯度帶日射得熱因數(shù)最大值(W/m2,見表9-14。6、 C cl 窗玻璃冷負荷系數(shù),以北緯27030'為界,劃為南北兩區(qū),其冷負荷系數(shù)見附錄9-14。注意:公式(9-9適用于無外遮陽的情況。有外遮陽時,陰影部分的日射冷負荷 CL s 與照光部分的日射冷負荷 CL r 之和為總的日射冷負荷,即: CL=CL s +CL r =F s C s C n (D j,max N (C cl N +F r C s C

20、n D j,max C cl式中 F s 窗戶的陰影面積(m2F r 窗戶的照光面積(m2(D j,max N 北向的日射得熱因數(shù)最大值(W/m2;(C cl N 北向玻璃窗冷負荷系數(shù)。 白熾燈:CL=1000NC cl ; 熒光燈:CL =1000n 1n 2NC cl式中:CL 燈具散熱形成的冷負荷(W ;N 照明燈具所需的功率(kW;n1鎮(zhèn)流器消耗功率,當明裝熒光燈的鎮(zhèn)流器裝在空調房間內時,取n1=1.2;當暗裝熒光燈鎮(zhèn)流器裝設在頂棚內時,取n1=1.0;n2 燈罩隔熱系數(shù),當熒光燈罩上部穿有小孔,可利用自然通風散熱于頂棚內時,取n2=0.50.6;對熒光燈罩無通風孔者,則視頂棚 內通風

21、 情況取n2=0.60.8;C cl 照明散熱冷負荷系數(shù),可由附錄9-16查得; 說明:當工藝設備及其電動機都放在室內時: Q s =1000n 1n 2n 3N /; CL =Q s C cl 說明:當只有工藝設備在室內,而電動機不在室內時: Qs =1000n 1n 2n 3N; CL=Qs C cl 說明:當工藝設備不在室內,而只有電動機放在室內時:Q s =1000n 1n 2n 3N (1-/; CL=Qs C cl 電熱設備散熱引起的冷負荷(無保溫密閉罩的電熱設備說明:對于無保溫密閉罩的電熱設備:Q s =1000n1n 2n 3n 4N; CL=Qs C cl電子設備散熱引起的冷

22、負荷 設備和用具的實際顯熱散熱量的計算: 1電動設備:當工藝設備及其電動機都放在室內時: Q s =1000n 1n 2n 3N /(9-12當只有工藝設備在室內,而電動機不在室內時: Q s =1000n 1n 2n 3N (9-13 當工藝設備不在室內,而只有電動機放在室內時: Q s =1000n 1n 2n 3N (1-/ (9-14 式中 N 電動設備的安裝功率(kW;電動機效率,可由產(chǎn)品樣本查得;n1利用系數(shù),是電動機最大實效率與安裝功率之比,一般可取0.70.9,可用以反映安裝功率的利用程度;n 2電動機負荷系數(shù),定義為電動機每小時平均實耗功率與機器設計時最大實耗功率之比,對精密

23、機床可取0.150.40,對普通機床可取 0.5左右;n3同時使用系數(shù),定義為室內電動機同時使用的安裝功率與總安裝功率之比,一般取0.50.8。說明:對于電子設備: Q s =1000n1n 2n 3N(1-/; CL=Qs C cl其中系數(shù) n 2的值根據(jù)使用情況而定,對計算機可取1.0,一般儀表取0.1.9。(1設備散熱形成的冷負荷。設備和用具顯熱形成的冷負荷按下式計算: CL =Q s C cl (9-11 式中 CL 設備和用具顯熱形成的冷負荷(W; Q s 設備和用具的實際顯熱散熱量(W;C cl 設備和用具顯熱散熱冷負荷系數(shù),由附錄9-15查得。2電熱設備:對于無保溫密閉罩的電熱設

24、備,按下式計算:Q s =1000n 1n 2n 3n 4N (9-15式中 n 4考慮排風帶走熱量的系數(shù),一般取0.5。其他符號意義同前。3電子設備:計算公式同式(9-14,其中系數(shù)n2的值根據(jù)使用情況而定,對計算機可取1.0,一般儀表取0.1.9。人體顯熱散熱引起的冷負荷計算公式:CL=qs n C cl (9-18;式中:CL 人體顯熱散熱引起的冷負荷(W ;qs 不同室溫和勞動性質成年男子顯熱散熱量(W,見表9-14;n室內全部人數(shù); 群集系數(shù),見表9-16;C cl 人體顯熱散熱冷負荷系數(shù),可由附錄9-17查得。 但對于人員密集的場所,如電影院、劇院和會堂等,由于人體對圍護結構和室內

25、物品的輻射換熱量相應減少,可取 C cl =1.0。 人體潛熱散熱引起的冷負荷計算公式為:CL =q l n (9-19式中:CL 人體潛熱散熱引起的冷負荷(W ;ql 不同室溫和勞動性質成年男子潛熱散熱量(W,見表9-15;n室內全部人數(shù); 群集系數(shù),見表9-16; 說明:人體濕負荷的計算公式:W=n/3.6 (9-20;式中:W 人體散濕量(g/s;n 室內全部人數(shù);群集系數(shù),見表9-16;成年男子的散濕量(g/h,見表9-15。 說明:計算公式:W =(q,b -P q FB/B' (9-21;式中:W 敞開水槽表面散濕量(kg/s;q,b 相應于水表面溫度下飽和空氣的水蒸氣分壓力(Pa; P q 空氣中水蒸氣分壓力(Pa;F 蒸發(fā)水槽面積(m2;B 標準大氣壓力,其值為101325PaB'當?shù)卮髿鈮毫?Pa 蒸發(fā)系數(shù)kg/(N.s。按下式計算確定:=(+0.00363x105不同水溫下的擴散系數(shù)k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