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西瓜種植技術_第1頁
高山西瓜種植技術_第2頁
高山西瓜種植技術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高山西瓜種植技術 西瓜是屬于喜陽植物,在溫差較大和日照充分的條件下,西瓜的糖分積淀力量越強所以西瓜就很甜了。西瓜也可以進行高山種植,在高山種植西瓜首先的了解高山西瓜的特性。 一、西瓜的生長特點和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 1、生長特點西瓜全生育期100天左右,可分為發(fā)芽期、幼苗期、伸蔓期和結果期,各個時期生長中心和增長速度有所不同。 發(fā)芽期種子萌動至二片子葉平展,此時幼苗頂端形成23個稚葉。此期在2530條件下,約需10天左右。幼苗期主要靠種子貯藏的養(yǎng)分增長,地上部干重的增長量很少,胚軸是生長中心,子葉出土后為光合作用器官,根系生長較快。 幼苗期由*片真葉顯露至56

2、片真葉團棵。在2025下,通常需20天左右,而在1520下約需30天。幼苗期細分為2葉期和團棵期,2葉期是真葉顯現至2片真葉開展,下胚軸和子葉生長漸止,幼苗生長緩慢,主莖短縮,苗端具45個稚葉,23個葉原基;團棵期是指2葉至56葉階段,苗端具89個稚葉,23個葉原基,此期葉片和莖的生長快速。幼苗期地上部干鮮重和葉面積增長量小,但增長速度較快,根系生長加速,側枝、花芽的分化旺盛,為其后的生長和開花結果打下基礎。 伸蔓期幼苗團棵節(jié)間伸長甩蔓至坐果節(jié)雌花開放,在2025下約需2025天。節(jié)間伸長,植株由直立轉為匍匐生長,預示著植株開頭旺盛生長,植株干重增長加快。莖、葉的干重分別為*值的23.61%和

3、74.64%,展葉數多,葉面積為*值的57%,主、側蔓長度為*值的63.16%和68.93%。由此可見,伸蔓期是莖葉生長的主要時期,以構建強大的養(yǎng)分體。 結果期座果節(jié)(主蔓23雌花)開花至果實成熟,直至全田采收。開花至座果在26約需56天。植株掛果是養(yǎng)分生長轉向生殖生長的轉折點,開頭莖葉的生長量和生長速度仍舊旺盛,果實的生長剛剛開頭,隨著果實的膨大,莖葉的生長漸漸減弱,果實生長成為全株的中心。果實生長3040天,因品種而略有差別,開頭的2025天以果實膨大為主,而后1015天則為果實成熟。如行二次結果可延緩至秋季??傊?,西瓜生長發(fā)育的特點是初期生長緩慢,伸蔓且進入養(yǎng)分生長旺盛期,分枝、生長量大

4、,同時開花坐果,養(yǎng)分生長與生殖生長沖突突出,應通過栽培技術調整二者的關系。坐果后,果實為生長中心,葉片制造的養(yǎng)分主要運輸至果實,*后莖葉自身貯藏養(yǎng)分也運輸至果實,再度利用,供果實的發(fā)育。 2、對環(huán)境條件要求 溫度西瓜生長適溫1832,耐高溫,畏寒,氣溫降至15時生長緩慢,10時停止生長,5遭寒害。根系生長適溫2530,伸長的*溫度810,而根毛發(fā)生*溫度1314。養(yǎng)分生長適應較低溫度,坐果及果實的生長需要較高的溫度,莖葉生長溫度低限10,而果實生長溫度低限15。在低溫下易產生畸形、空心、厚皮等不良影響。 光照西瓜是需光*強的作物之一,光合作用光飽和點是80000lux,補償點是4000lux,

5、同化力量較強。光照強度和時間不僅影響莖葉的生長,而且對雌、雄花的分化和素養(yǎng)以及授粉受精結果均有影響。西瓜對光照不足反應非常敏感,表現為節(jié)間、葉柄、葉身變長,葉色變淺,易感病。 水分西瓜擁有深廣的根系,汲取力量強,具耐旱的生態(tài)特征,但西瓜莖葉茂密,產量高,果實中含有大量的水分,故仍要求肯定的水分條件,否則將影響?zhàn)B分體生長及果實的膨大。西瓜生長相宜的土壤濕度為田間持水量6080%,幼苗期65%,伸蔓期70%,果實膨大期75%左右。西瓜對水分需求的敏感期,一是坐果節(jié)位雌花現蕾期,此時水分不足,則雌花子房小,影響坐果;二是果實膨大期,影響果實膨大,減產并且影響品質。 土壤養(yǎng)分條件西瓜*適土層深厚,排水

6、良好,肥沃的砂壤土。砂壤土透性高,土溫高,有利于根系的生長。但西瓜土壤的適應性廣,砂礫土、粘土、酸性紅黃壤,海涂鹽堿土均可栽培。酸性土pH值在5.5以上均可栽培,鹽堿土總鹽含量應在0.2%以下。西瓜對土壤養(yǎng)分條件的要求: 需肥量大; 增加磷、鉀肥,避開偏施氮肥,以免引起徒長和降低品質; 依據不同生育期和植株生長狀態(tài)合理施肥,增加有機肥和餅肥施用,以改善品質。 二、品種選擇人們西瓜品質的要求愈來愈高,品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品種的競爭力,進而影響市場銷售和價格。確定種植品種首先要考慮品種的競爭力,主要包括形狀和豐味。宜選擇形狀美觀,果形圓正,瓜體大小適中,瓤質細膩,纖維少,甜味足,多汁,口感好,同時

7、果皮較堅硬,便于運輸的品種。其次,選用的品種要具有肯定的抗病性,以提高產量。此外,選用的品種還應具有肯定的特色,優(yōu)化栽培技術,形成規(guī)模以提高市場競爭力。我市山地栽培可選用品種有浙蜜1號、2號、3號,早佳8424、8714等。 三、栽培技術要點 1、土地預備西瓜坡地栽培以選擇開闊空曠的30度以下向陽坡為宜,以滿意西瓜對強光的要求,忌在二山對峙的谷地栽培。山坡地多半利用新墾地*年種瓜或13年生幼齡果(竹)園套種,土質瘠薄,故應選擇土層較深地塊,增施有機肥。在果樹行(株)間開溝種植,為增加土層和提高保水抗旱力量,可在冬前按種植行開寬約50cm,深5060cm深溝,開溝時將表層熟土堆地一側,底層生土堆

8、在另一側,然后回墊熟土,每畝施豬、牛等廄肥15002000kg,磷肥40kg,肥土混和,表層土任其風化,開春后回墊后,宜施餅肥5075kg,三元復合肥30kg后作成低高垅備種。 2、播種和定植山地西瓜種植主要考慮上市季節(jié),我市以在平原大棚西瓜落市扣后,在7月下旬至8月初上市為宜,所以山地西瓜在我市栽培以4月底至5月初播種育苗為宜。西瓜山地西瓜栽培可采納直播或育苗移植。直播根深而發(fā)達,抗旱力量強,直播應把握10cm土壤溫度穩(wěn)定在15以上,播種后晴天提高土溫加速出苗,如遇連續(xù)陰雨影響出苗甚至爛種,并且嚴密防止出苗前田鼠為害。穴播法是按株距定點開寬1015cm,深23cm的淺溝,如土壤干燥,則應點水

9、后再播種子,每穴34粒種子,蓋土,鎮(zhèn)壓后覆7080cm寬幅地膜,可有效增加土溫,增加土壤濕度,加速出苗。培育幼苗法可以在保溫、防雨的環(huán)境條件下保證苗期生長,做到*全苗、齊苗,集中處理較為便利。苗齡不宜大,以1520天具12片真葉小苗為宜,其次采納小的養(yǎng)分土塊或小紙筒容器育苗,帶土移植愛護根系。苗期管理主要是溫度的管理,出苗前掌握30棚溫,種子大部分出土后,準時拆除地膜,棚溫白天25左右,晚間18,避開下胚軸伸長,定植前適當降溫熬煉。苗床依據以上溫度指標,并視天氣狀況敏捷把握通風和保溫。定植前噴藥及根外施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做到帶藥、帶肥定植。播種或定植密度因栽培方式和土質不同,一般單作畝栽50

10、0600株,而果園套作畝栽400450株,土質肥施肥量大的宜適當稀植,反之則應適當密植,移栽時應淘汰病苗、弱苗,選生長全都不傷根,栽苗深及土垅,壓實,澆水,然后整平畦面掩蓋地膜。地膜掩蓋可增溫,促進根系生長,提早發(fā)育,又可防止雜草,削減苗期管理用工。 3、加強前期管理播種出苗或定植以后至伸蔓期,這一階段根系尚未深化土層,地上部生長緩慢,同化面積少,同時易患病不良氣候及病蟲為害,加強管理,保證正常生長是奪取豐產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準時放苗,愛護根系地膜直播當出苗時應準時檢查放苗,以免高溫損害幼苗,發(fā)覺倒苗或動搖應準時覆細土,愛護根系,促進根系的發(fā)育。中耕、松土、除草沒有條件掩蓋地膜的,應常常中耕,保持

11、土面疏松,以提高土溫,增加土壤空隙,促進根系生長,準時除草。輕施苗肥依據苗情,分次施用淡薄人糞尿或淡的化肥水,保證正常生長,對于弱苗可增加用量,促使全田生長全都。 防止地下害蟲地下害蟲用毒鉺誘殺或人工捕獲 4、理蔓和整枝西瓜植株進入伸蔓以后,應準時將瓜蔓向畦面沿伸,理蔓目的是合理分布瓜蔓,充分利用光照;結合壓蔓防風,促進不定根的發(fā)生,增加汲取面積;以瓜蔓占據土地壓制雜草的擴散;防止瓜蔓纏繞果樹等間作物,影響主作的生長。理蔓開頭調整主蔓、子蔓的沿伸方向,當瓜蔓伸及畦溝或間作物時則應在午后調頭向空處沿伸。壓蔓可用不同大小的土塊壓在不同部位,以調整瓜蔓之間的生長勢,如長勢旺的蔓,用較大的土塊壓在瓜蔓

12、的先端,以掌握生長,而長勢較弱的蔓則用較小的土塊,壓在蔓的中部以促進生長,也可用樹杈固定瓜蔓。西瓜的分枝性強,整枝的目的是摘除部分側枝,保證保留的瓜蔓正常生長,增大葉形,提高結果,增大果形,提高果實商品性。整枝的方法分主蔓或二蔓或三蔓式整枝,這種整枝方式保留主蔓及1、2子蔓,構成二蔓或三蔓整枝。子蔓式、三蔓式或四蔓式整枝是苗期56葉時摘心,側蔓發(fā)生后保留三或四蔓構成子三蔓或四蔓整枝。至于留蔓多少,可以依據種植密度確定,如畝栽600株,采納三蔓式整枝,每畝1800基本蔓,而畝栽450株采納四蔓整枝,每畝仍舊1800蔓。 5、肥水管理西瓜對氮、磷、鉀三要素的汲取與植株干重增長同步,幼苗期汲取僅占全

13、生育期的0.54%,抽蔓期快速增長,汲取量占全生育期14.66%,座果、果實生長期的汲取量*,占全生育期84.28%。對氮、磷、鉀的汲取,以鉀*,其次是氮、磷*,三者的比例為3:1:4。不同生育期對三要素的汲取量是不同的,氮的汲取較早,伸蔓期快速增加,果實膨大期達汲取高峰;鉀在前期汲取較少,果實膨大期急劇上升;磷初期汲取較高,汲取高峰消失較早,在伸蔓期趨平穩(wěn),果實膨大期汲取降低。西瓜對鈣、鎂的汲取較多,特殊在果實的膨大期需求大,缺鈣增加枯萎病的發(fā)生、臍腐、果肉發(fā)生硬塊,缺鎂引起葉枯等生理病害。追肥的原則是輕視苗肥,巧施出藤肥,重施結果肥。苗期根系分布范圍較小,對于深層施用的遲效肥料難以汲取利用

14、,以補施追肥,促進生長。一般定植成活后在瓜苗四周開淺溝,畝施尿素2.5kg,封溝后澆水,也可用稀人糞尿澆23次,每次畝施250300kg,或于雨后施尿素1kg,苗期追肥不宜過重、過近,防止傷根而造成僵苗。伸蔓期植株養(yǎng)分生長快速,對養(yǎng)分需求增加,應準時追肥,但又易因氮肥過多而引起徒長,故應把握用量和施用部位,通常在畦的內側約50cm處開淺溝,畝施菜餅5075kg,或腐熟雞(鴨)糞500750kg,三元復合肥1015kg,施后翻耕,整平畦面。如缺乏有機肥,每株施尿素1015kg,過磷酸鈣30g,硫酸鉀15g,將肥料與土摻勻,蓋土封溝,踩實澆水。當正常結果部位果實雞蛋大小,的確座果時,幼果快速膨大,

15、是追施結果肥的關鍵時期,結果肥以速效氮、鉀肥為主,一般畝施尿素1015kg,或15kg三元復合肥及尿素10kg,化肥兌人糞尿在畦面空處施入,一周后再施其次次,用量酌減。結果后植株根系汲取力下降,可用0.20.3尿素,0.40.5硫酸鉀、0.3%磷酸二氫鉀與樂果、托布津等酸性農藥混用,也可用1%過磷酸鈣浸出液與堿性農藥混用,以補充植株養(yǎng)分。山地特殊是丘陵地種瓜,應深耕提高土壤蓄水力量和增進根系生長,提高耐旱性。在養(yǎng)分生長期一般不缺水,在梅雨季留意排水,但伏旱季節(jié)正是果實的膨大期,故應灌水以滿意水分的要求,同時以水調肥,以充分發(fā)揮基肥的效果,這對于增大果形,提高產量有重要的作用。伏旱期土溫、水溫高,應早、晚灌水,澆灌水層不漫過畦面,停留時間不宜過長,以免損傷根系。 6、促進座果西瓜座果與果形的大小有直接關系,座果節(jié)位愈低,因同化面積少,果形愈?。坏?jié)位過高,果形雖大,但由于養(yǎng)分多消耗于蔓葉生長,造成座果困難,相宜的座果節(jié)位是主、側蔓23雌花,大致節(jié)位1525節(jié),座果節(jié)離基部80100cm左右。因此,在相宜座果節(jié)雌花開放時,進行人工幫助授粉,可保證結果,增大果形,提高產量,座果期陰雨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