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概述_第1頁
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概述_第2頁
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概述_第3頁
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概述_第4頁
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概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十一章第十一章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溫度制度及其調(diào)節(jié)溫度制度及其調(diào)節(jié)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壓力制度及其調(diào)節(jié)壓力制度及其調(diào)節(jié)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煉焦爐加熱的特殊操作煉焦爐加熱的特殊操作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焦爐常見事故及處理焦爐常見事故及處理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 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溫度制度及其調(diào)節(jié)溫度制度及其調(diào)節(jié) 為使焦爐生產(chǎn)達到穩(wěn)定、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低耗、長壽的目的,要求各炭化室的焦餅在規(guī)定的結焦時間內(nèi)沿長向和高向均勻成熟。而為保證焦炭的均勻成熟,需制定并嚴格執(zhí)行焦爐加熱制度。 焦爐加熱是一個受多種因素影響的復雜過程。焦爐操作、裝煤量、入爐煤水分

2、、煤氣溫度和組成等的變化都會影響焦餅的均勻成熟度以及生產(chǎn)的穩(wěn)定性。為此要根據(jù)各自的變化,及時調(diào)節(jié)爐溫。這就要求根據(jù)每座焦爐在調(diào)整時期所得的實際數(shù)據(jù)按照不同的周轉(zhuǎn)時間,制定相應的加熱制度,并要嚴格執(zhí)行。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 焦爐加熱調(diào)節(jié)中一些全爐性的指標,如結焦時間、標準(火道)溫度、機焦側煤氣流量、支管壓力、標準蓄熱室頂部吸力、煙道吸力、孔板直徑、交換開閉器進風口尺寸等,把這些指標叫做焦爐的基本加熱制度。 一般結焦時間改變,各項指標均要作相應改變,因此對于不同的結焦時間,應有相應的加熱制度。如表11-1為58-型焦爐的基本加熱制度實例。表11-1 58-型焦爐加

3、熱制度實例(結焦時間16.5h,炭化室寬450mm)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表11-1 58-型焦爐加熱制度實例(結焦時間16.5h,炭化室寬450mm)加熱煤氣種類標準溫度/煤氣流量/m3/h煤氣壓力/Pa煙道吸力/Pa孔板直徑/mm機焦總機焦機焦機焦機焦 135013408 98025200292001 5 4080478417623017623842100105 13001290煙道溫度/蓄熱室頂部吸力/Pa機側焦側機側焦側機 側焦 側上煤上空下煤下空上煤上空下煤下空焦爐煤氣高爐煤氣65/7013065/70150237230258250 424930 424

4、938 646867646867444926444939646878646874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 一、標準溫度一、標準溫度 焦爐的每個燃燒室有若干個立火道,各火道溫度存在一定的差異。為了均勻加熱和便于檢查控制,在每個燃燒室的機、焦側各選擇一個具有代表性的能夠反映出機、焦兩側平均火道溫度的火道,該火道叫做測溫火道,也叫標準火道。選擇時要避開裝煤孔、裝煤車軌道和縱拉條。基于這些考慮,一般選機側中部和焦側中部的火道為測溫火道。如58-型焦爐每個燃燒室有22個火道,選機側6#和焦側17#火道。機、焦側測溫火道的平均溫度控制值即為標準溫度。該項指標是在規(guī)定的結焦時間內(nèi)

5、保證焦餅成熟的主要溫度指標。各種類型焦爐的標準溫度可參考表11-2。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 焦餅中心溫度是確定標準溫度的依據(jù)。對于標準溫度的選擇和確定,一般是根據(jù)已投產(chǎn)的焦爐(同類型)的實踐資料來確定,然后再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在規(guī)定的結焦時間下,根據(jù)實測的焦餅中心溫度和焦餅成熟情況來確定標準溫度。實踐證明,焦餅中心溫度為100050,上下溫差不超過100,就可保證焦餅均勻成熟。在生產(chǎn)中,同一結焦時間內(nèi),標準溫度每改變10,一般焦餅中心溫度可相應變化2530。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爐型炭化室平均寬度/mm結焦時間/h標準溫度/錐

6、度/mm測 溫 火道號數(shù)加熱煤氣種類機側焦側大型焦爐 45017133013001380135070708、258、25焦爐煤氣高爐煤氣58-型(407mm)40715129012851340133550507、.227、22焦爐煤氣高爐煤氣58-型(450mm)45017130012851350133550507、.227、22焦爐煤氣高爐煤氣JN60-87(蓄熱室分格)4501812951355608、25焦爐煤氣JN60-834501812951355608、25焦爐煤氣JN43-804501613001350507、22焦爐煤氣兩分下噴4201613001340406.、17焦爐煤氣B

7、P4071612851345507、22焦爐煤氣奧托4501712901350606、22高爐煤氣66型3501212901310203、12焦爐煤氣表11-2 各種類型焦爐的標準溫度表 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 (2)標準溫度與焦餅的結焦時間有密切聯(lián)系,還與加熱煤氣種類、爐型、煤料等有關。 (3)在任何結焦時間下,確定的標準溫度應不超過耐火材料的極限溫度,對硅磚焦爐,由于其荷重軟化點為1620,所以標準溫度最高不超過1450,最低不得低于1100。 (4)標準溫度與配煤水分有關。一般情況下,配煤水分每波動1%,焦餅中心溫度將變化2530,標準溫度則變化68。 由生

8、產(chǎn)實踐經(jīng)驗得出,大型焦爐的結焦時間改變時,標準溫度的變化大致如表11-3: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表11-3 標準溫度與結焦時間的關系結焦時間/h25結焦時間每變1h,標準溫度的變化量/ 40 2530 2025 1015 基本不變 結焦時間過短即強化生產(chǎn)時,標準溫度顯著提高。因爐溫較高,容易出現(xiàn)高溫事故,燒壞爐體,并且炭化室、上升管內(nèi)石墨生長過快,產(chǎn)生焦餅成熟不均,會造成焦餅難推,焦炭也易碎。所以一般認為爐寬450mm的焦爐結焦時間不應低于16h,爐寬407mm的焦爐結焦時間不低于14h。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 二、直行溫度二、直行溫

9、度 直行溫度是指全爐各燃燒室機、焦側測溫火道(標準火道)所測得的溫度值。直行溫度的測量目的是檢查焦爐沿長向各燃燒室溫度分布的均勻性和晝夜溫度的穩(wěn)定性。 1. 1.直行溫度的測定直行溫度的測定 焦爐火道溫度因受許多因素的影響而變動,為使火道溫度滿足全爐各炭化室加熱均勻的目的,應定時測量并及時調(diào)節(jié),使測量火道溫度符合標準溫度值。測量直行溫度時,火道溫度在換向后處于下降氣流時測量,一般為換向后下降氣流過5min(或10min)后測量(因為在5min之內(nèi)溫度變化太快)。測量部位在爐底部燒嘴和調(diào)節(jié)磚間的火磚處。每次測量由交換機室端的焦側開始測量,由機側返回。 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

10、特殊操作 兩個交換時間內(nèi)全部測完,測量時間和順序應固定不變。每隔4h測量一次,測量速度要均勻,一般每分鐘測量67個火道。因測各火道溫度時所處時間不同,溫度下降值也不同,所以測得的火道溫度不能代表火道的真實溫度,各火道溫度沒有可比性。故比較各火道溫度時需先進行校正,分別校正到換向后20s時的溫度。當采用換向后5min開始測量,根據(jù)各區(qū)段火道溫度在換向期間不同時間的測量,分別校正。當采用換向后10min開始測量時,由于換向后下降氣流火道溫度下降緩慢,可一次性校正。為防止焦爐砌體被燒熔,硅磚焦爐測溫點在換向后的最高溫度不得超過1450,因硅磚的荷重軟化溫度為1620左右,再加上火道測溫點與最高溫度點

11、(燃燒點)間相差約100150,且火道溫度在整個結焦周期內(nèi)有波動(波動值約2530),故若有接近1400的火道,應及時處理,以免發(fā)生高溫事故。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 2. 2.直行溫度的評定直行溫度的評定由于火道溫度始終隨著相鄰炭化室的裝煤、結焦、出焦而變化,所以用其晝夜平均溫度計算均勻系數(shù)K均來表明全爐各炭化室加熱的均勻性。式中 M焦爐燃燒室數(shù)(檢修爐和緩沖爐除外);A機、A焦機、焦側測溫火道溫度超過其平均溫度 (邊爐30)的個數(shù)。直行溫度不但要求均勻,而且要求直行溫度的平均值應穩(wěn)定,整個焦爐爐溫的穩(wěn)定性用K安表示:式中 N晝夜直行溫度的測定次數(shù);、 機、焦側平

12、均溫度與加熱制度所規(guī)定的標準溫度偏差超過7的次數(shù)。MAMAMK2)()(焦機均20NAANK2)(2/焦機安機/A焦/A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 3.3.直行溫度穩(wěn)定性的調(diào)節(jié)直行溫度穩(wěn)定性的調(diào)節(jié) 焦爐生產(chǎn)中,由于有許多因素的變化而導致直行溫度的穩(wěn)定性發(fā)生波動,為了使火道溫度滿足全爐各炭化室加熱均勻、焦炭均勻成熟的要求,必須定時測量,及時調(diào)節(jié),使直行溫度符合標準溫度,從而生產(chǎn)出優(yōu)質(zhì)產(chǎn)品。 (1)裝煤量和裝爐煤水分炭化室裝煤力求穩(wěn)定,每爐裝煤的波動范圍不大于150kg。裝入炭化室的煤量不得低于規(guī)定值的99%,若少于規(guī)定值約t以上時要二次裝煤,否則必然破壞直行溫度的均勻性

13、和穩(wěn)定性,同時使焦炭的質(zhì)量和產(chǎn)量受到影響。 裝爐煤水分穩(wěn)定與否,對直行溫度的均勻性和穩(wěn)定性影響很大。配煤水分每變化1%,爐溫變化約57,自然界中雨水以及來煤直接進配煤槽都會使煤質(zhì)發(fā)生波動,所以應采取相應的措施以穩(wěn)定裝爐煤水分,并及時調(diào)整爐溫,保證焦餅均勻成熟。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 (2)加熱用煤氣的發(fā)熱值 加熱用煤氣的發(fā)熱值與煤氣的組成、溫度、壓力、濕度等有關。這些因素的不穩(wěn)定,影響了煤氣的發(fā)熱值的不穩(wěn)定,也引發(fā)了焦爐爐溫的不穩(wěn)定。例如煤氣管道有很長的管線暴露在大氣中,受到春、夏、秋、冬的溫差變化,甚至在一天之內(nèi),溫度變化也可達510,可見直行溫度保持恒定是困難

14、的,再加上裝煤水分、爐體散熱、臺風、大雨等對爐溫的影響,更加大了控制爐溫的難度。因此必須不斷地總結經(jīng)驗,掌握各種大氣變化對爐溫變化的規(guī)律,采取相應的措施,爭取調(diào)節(jié)的主動權,使各種因素對直行溫度的影響減到最低。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 (3)空氣過剩系數(shù)煤氣燃燒總是在一定的空氣量的配合下進行的,爐溫的高低不僅與煤氣量有關,還與空氣過剩系數(shù)有關。當空氣過剩系數(shù)小時,煤氣量相對過多,這部分煤氣就會燃燒不完全,使溫度降低。反之,空氣過剩系數(shù)過大時,使火道底部溫度偏高,造成焦餅上下溫差加大,容易使焦餅上部產(chǎn)生生焦。 空氣過剩系數(shù)除可以用儀器測量外,還可以通過觀察火焰及時地、粗

15、略地判斷空氣過剩系數(shù)的大小。生產(chǎn)中,通常較多的是用肉眼來觀察火焰,判斷煤氣和空氣的配合是否恰當,有無“短路”,火嘴有無破裂,噴嘴有無掉落和磚煤氣道有無漏氣等情況。根據(jù)經(jīng)驗,當用焦爐煤氣加熱時,正常火焰是稻黃色,火焰發(fā)暗且冒煙,空氣少,煤氣多,即空氣過剩系數(shù)??;火焰發(fā)白,短而不穩(wěn),空氣多,煤氣少,即空氣過剩系數(shù)大;火焰相對較亮,火道溫度高,煤氣、空氣過剩系數(shù)適當。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 此外,空氣過剩系數(shù)還和大氣溫度及風向有關。 根據(jù)觀察可及時調(diào)節(jié)空氣量和煤氣量,一般總是同時進行調(diào)節(jié)。如煤氣量增減較小時,用調(diào)節(jié)煙道吸力的方法來調(diào)節(jié)空氣量。而當煤氣量增減較大時,煙道吸

16、力要配合風口開度來調(diào)節(jié)空氣過剩系數(shù)的大小。 根據(jù)生產(chǎn)經(jīng)驗,在正常結焦時間下,煤氣流量、煙道吸力與直行平均溫度關系如表11-4。表11-4 正常結焦時間、煤氣流量、煙道吸力與直行平均溫度的關系爐型和孔數(shù)煤氣流量/(m3/h)煙道吸力/Pa直行平均溫度/65孔大型焦爐2003004.7233642孔大型焦爐1004.72325孔小型焦爐502.94.957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 (4) 檢修時間 檢修時,焦爐均已裝煤,且大多數(shù)處于結焦前期,所以爐溫趨于下降,下降的幅度與檢修時間有關,檢修時間越長,下降幅度越大。如檢修2小時,爐溫下降量約為58。結焦時間較長時,檢修時間

17、也長,爐溫波動大,為減少對直行溫度準確性的影響,應將較長的檢修時間分段來進行。 總之對直行溫度穩(wěn)定性的調(diào)節(jié),應注意以下幾點: (1)在測量直行溫度時要避免因測溫時間的不均勻性所帶來的誤差,要求測溫時間準確,速度均勻,避免直行溫度產(chǎn)生較大誤差。 (2)調(diào)節(jié)溫度時,煤氣調(diào)節(jié)幅度不宜過大,因為溫度變化遠遠滯后于煤氣流量的調(diào)節(jié),煤氣流量調(diào)節(jié)后,一般要經(jīng)過35才能明顯體現(xiàn)出來。若要改變爐溫的上升或下降趨勢,時間還要更長一些。另外,調(diào)節(jié)也不宜過于頻繁,頻繁調(diào)節(jié)和調(diào)幅過大都會引起直行溫度的波動。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 (3)要根據(jù)結焦時間的長短及時調(diào)節(jié)煤氣流量。由于某些原因,造

18、成了同一班次各爐計劃的結焦時間不統(tǒng)一,應根據(jù)計劃的結焦時間長短提前增減煤氣流量,以保證直行溫度的穩(wěn)定。若影響了推焦或裝煤,要如實填寫推焦和裝煤時間。若按正點推焦時間和裝煤時間填寫,會使下一循環(huán)計劃結焦時間發(fā)生變化而影響爐溫的波動,使直行穩(wěn)定遭到破壞。 (4)除測量爐溫外,要不斷的總結經(jīng)驗,經(jīng)常檢查出爐焦餅的成熟情況,注意觀察燃燒室火焰的燃燒情況,盡量做到準確調(diào)節(jié),保持直行溫度的穩(wěn)定性,使焦餅在預定的結焦時間內(nèi)均勻成熟。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 4.4.直行溫度均勻性的調(diào)節(jié)直行溫度均勻性的調(diào)節(jié) 直行溫度均勻性的調(diào)節(jié)是在保證直行溫度穩(wěn)定性的前提下調(diào)節(jié)的。 (1)周轉(zhuǎn)時間

19、和出爐操作 每個燃燒室的溫度均隨相鄰炭化室所處的不同結焦時期而變化,周轉(zhuǎn)時間越長,推焦越不均衡,直行溫度均勻性越差。為避免調(diào)節(jié)上的混亂,當爐溫差小于15時,不能只看一、兩次的測溫結果,而應看23天的晝夜平均溫度,確定了偏高或偏低時,再進行調(diào)節(jié)。 (2)爐體情況 焦爐煤氣加熱時,當蓄熱室串漏、格子磚堵塞、斜道區(qū)裂縫或堵塞都會使空氣量供應不足,從而使火道內(nèi)煤氣相對過剩而燃燒不完全導致爐溫下降。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 當炭化室和燃燒室串漏較重時,部分荒煤氣在燃燒室內(nèi)燃燒會使局部溫度升高;若串漏嚴重,則燃燒室可燃氣體過量,火道內(nèi)不能完全燃燒并有冒煙現(xiàn)象,使爐溫下降。因此在

20、調(diào)節(jié)直行溫度時,須了解爐體的情況,若有損壞要盡可能加以修補。 (3)煤氣量的調(diào)節(jié) 供給各燃燒室的煤氣量相同(邊爐燃燒室除外),才能保證直行溫度均勻。各燃燒室的煤氣量大小的控制主要靠安裝在煤氣支管上的分配孔板來調(diào)節(jié),各燃燒室煤氣量的均勻分配,是靠孔板直徑沿焦爐方向適當?shù)呐帕衼韺崿F(xiàn)的。 對于下噴式焦爐,用焦爐煤氣加熱時,每個火道的煤氣量可用裝在立管上的小孔板來控制,幾種焦爐的分配孔板排列如表11-5。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大型焦爐 火道號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孔板直徑13.2 12.0 11.1 11 11.1 11.1 11.2 11.2

21、11.3 11.3 11.4 火道號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孔板直徑11.4 11.5 11.5 11.6 11.6 11.6 11.7 11.8 11.8 11.9 12.0火道號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孔板直徑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3.2 14.258-型焦爐火道號1 2 3 4 5 6 7 8 9 10 11孔板直徑11.8 10.4 9.1 9.2 9.3 9.3 9.4 9.4 9.5 9.5 9.5火道號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2、 20 21 22孔板直徑9.6 9.6 9.7 9.7 9.7 9.8 9.8 9.8 9.9 9.9 10火道號23 24 25 26 27 28孔板直徑10 10.1 10.1 10.2 10.7 12二分下噴復熱式焦爐火道號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孔板直徑11.8 10.8 9.3 9.4 9.5 9.6 9.6 9.6 9.7 9.8 9.9火道號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孔板直徑9.8 9.8 9.9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6 11.8火道號23孔板直徑12.5表11-5 幾種焦

23、爐的小孔板排列表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 分配孔板一般安裝在交換旋塞前,煤氣量的均勻分配與管道中的阻力有關。管道中的阻力主要在交換旋塞、煤氣支管、橫管、磚煤氣道和燒嘴處,只有當燃燒系統(tǒng)的阻力均勻一致,孔板排列才能使煤氣分配量相同。在生產(chǎn)中,實際上影響煤氣量主要是由于交換旋塞的開度不正、孔板安裝不正或不清潔、旋塞堵塞、磚煤氣道串漏或結石墨以及燃燒室燒嘴的堵塞或脫落等,從而造成了直行溫度均勻性變差。因此調(diào)節(jié)直行溫度均勻性時,不要輕易更換孔板,應該先查看以上影響因素,并消除這些影響因素。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 下噴式焦爐可根據(jù)安裝的孔板直徑,

24、通過測量橫管壓力,找出管道中不正常阻力部位,消除了影響因素后,一般情況下爐溫就可上升。只有當這些影響因素短時間不能消除時,才更換孔板,以解決煤氣量的不足。為了調(diào)溫準確,正常生產(chǎn)時,一般用孔板來調(diào)節(jié)煤氣流量而不用旋塞調(diào)節(jié)。一般大型焦爐孔板直徑每改變1mm,直行溫度大約變化1520。值得注意的是:分析直行溫度時,一定要對照橫排溫度,有時橫排曲線僅僅是測溫火道或包括測溫火道在內(nèi)的幾個火道,溫度有時過高或過低時,而應處理橫排上的這幾個個別火道的溫度。 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 (4)空氣量的調(diào)節(jié)燃燒室溫度不僅與煤氣量大小有關,同時也與空氣量有關。各燃燒室煤氣量均勻一致時,還

25、應考慮空氣量的均勻一致。進入各燃燒室的空氣量由進風口開度和分煙道的吸力決定,除邊爐外,進風口的開度應全爐一致。根據(jù)邊燃燒室煤氣量為中部進風量的70%75% ,確定邊爐進風口開度為中部的35%40%,次邊爐進風口開度為85%90%。 進風口開度、廢氣砣桿的高度應保持一致。廢氣砣落下時,進入各燃燒室的空氣量主要由廢氣盤翻板的開度來調(diào)節(jié)。為使蓄熱室頂部吸力一致,廢氣盤翻板開度應按距煙囪遠近而定,一般把中間部位的廢氣盤翻板開度配置在中間,使兩端的翻板有調(diào)節(jié)余地。 總之,直行溫度偏高或偏低時,要查明原因,準確處理。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 三、冷卻溫度冷卻溫度 為了將測出的測

26、溫火道溫度換算成換向后20s的最高溫度, 以便比較全爐溫度的均勻性及防止某個測溫火道溫度超過極限溫度,需測出換向期間下降氣流測溫火道溫度的下降值,即冷卻溫度。 當焦爐出焦采用9-2、2-1串序時,應選擇810個加熱正常并連續(xù)的燃燒室,當采用5-2串序時,選擇6個連續(xù)的燃燒室的測溫火道測量冷卻溫度。這是由于和這些燃燒室相鄰的炭化室處于不同的結焦時間,測出后的平均值具有代表性。測量分機側、焦側進行。測量方法是從換向后火道內(nèi)火焰剛消失時,即相當于換向后20s開始,以每分鐘測量一次速度進行,直到下次換向時或換向前23分鐘停止。測量后,應將看火孔蓋關閉,以免影響測量溫度的準確性。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

27、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 將測量結果按機側(或焦側)同一測溫時間的各測溫火道的溫度計算平均值,其計算的每分鐘平均溫度與換向后20s時的平均溫度之差,即為各時間的冷卻溫度下降量。以溫度下降量和換向時間分別為縱、橫坐標,分機、焦側繪出曲線,此曲線稱作冷卻曲線。從曲線中可查出直行溫度測量后各時間與交換后所需的冷卻溫度下降量。 表11-6是42孔JN43型焦爐測出的冷卻溫度。如換向后9min測得的焦側8號燃燒室直行溫度為1295,查對應時間的溫度下降量為51.6,因此該火道溫度換向后20s的校正溫度為:1295+51.6=1346.6。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燃燒室號4

28、56789101112平均/下降量/1/313401370135013801 3401 3451335134513451350.0 113301360134013701 3351 3301340134013301341.78.3 213201350132513601 3251 3201340133013201332.317.7 313101345131513501 3151 3101330132013100322.827.2 413051340131013401 3101 3051330132013051318.431.6 513001335130513351 3051 30013251315

29、13001314.435.6 612951335130013351 3051 2901320131013001310.040.0 712901335129513351 3001 2851315130512951306.243.8 812801330129013301 3001 2801310130012901301.748.3 912851325128513251 2951 2751305130012901289.451.6 1012751320128013201 2951 2751305129512901295.055.0 1112751320127513201 2851 270130012

30、8512851290.659.4 1212751320127513201 2851 2651300128012801289.565.5 1312701315127513151 2851 2651300128012801287.362.7 1412701315127013151 2851 2601295128012801285.664.4 1512651310127013101 2851 2601290127512751282.367.7 1612451290124512901 2851 2351270125012651261.788.3 表11-6 JN43型焦爐焦側冷卻溫度下降量測定記錄 煉

31、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 冷卻溫度必須在焦爐正常操作和加熱制度穩(wěn)定的條件下測量,在測量時不能改變煤氣流量、煙道吸力、進風口開度及提前或延遲推焦等。 冷卻溫度與煤氣的組成、換向周期、火道溫度、結焦時間、空氣過剩系數(shù)等因素有關,生產(chǎn)中當結焦時間或加熱制度變化較大時,應重測冷卻溫度;當結焦時間穩(wěn)定時,冷卻溫度每年至少重測一次。 四、橫排溫度四、橫排溫度 同一燃燒室橫向所有火道的溫度叫做橫排溫度。炭化室的寬度從機側到焦側逐漸增加,裝煤量也逐漸增加,除兩側爐頭火道外(由于爐頭溫度散熱而較低),從機側到焦側火道溫度應均勻上升,即機、焦側測溫火道的溫度差值與炭化室的錐度值大致相同。

32、生產(chǎn)時,為使焦餅沿炭化室長向均勻成熟和爐頭不出現(xiàn)生焦,需用橫排溫度檢查燃燒室從機側到焦側的溫度分布情況。 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 1. 1. 橫排溫度的測量方法橫排溫度的測量方法 為了避免換向后溫度下降的影響,規(guī)定在換向后5min(或10min)開始測量,并按一定的順序和一定的速度測量。一般單號燃燒室從機側測向焦側,雙號燃燒室從焦側測向機側。測溫速度要均勻,每分鐘大約測量10個火道。 2. 2. 橫排溫度的評定橫排溫度的評定 由于同一燃燒室相鄰火道測量的時間相差極短,且只需了解同一燃燒室各火道溫度相對的均勻性,所以不需要將所測溫度進行校正。為了評定橫排溫度的好壞,

33、將所測得的橫排溫度繪成橫排溫度曲線(繪制時,以火道號按順序為橫坐標,以溫度為縱坐標進行),再將機、焦兩側標準溫度以規(guī)定的兩側溫差為斜率繪成一直線作為標準線(其位置應在橫排曲線的中間部位)。 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 各火道溫度(爐頭溫度除外)與標準線相比,一般規(guī)定偏差大于15者為不合格火道,并按下式計算橫排溫度均勻系數(shù):橫排溫度均勻系數(shù)= 注:式中考核火道數(shù)不包括爐頭各兩個邊火道,如58-型焦爐為24個考核火道。 每個燃燒室的橫排溫度曲線是調(diào)節(jié)各橫排火道溫度的依據(jù)。有時為了分析調(diào)節(jié)磚與煤氣燒嘴排列是否合理,蓄熱室頂部吸力值確定的是否適當,還需要計算一個區(qū)段的橫排溫度

34、均勻系數(shù)。其計算范圍常取10個燃燒室或全爐,繪制成10排或全爐的平均溫度橫排曲線。10排平均的火道溫度與標準線偏差規(guī)定不大于7,或相鄰火道溫度差不超過10,全爐平均各火道溫度與標準線差值在5。 考核火道數(shù)不合格火道數(shù)考核火道數(shù) 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 3.3.橫排溫度的調(diào)節(jié)橫排溫度的調(diào)節(jié) 新開工生產(chǎn)的焦爐由于各處漏氣等原因得不到較好的橫排溫度曲線,只有經(jīng)過噴漆、灌漿,大量漏氣基本消除,加熱制度穩(wěn)定后,才能進行橫排溫度調(diào)節(jié)。 橫排溫度調(diào)節(jié)可分為粗調(diào)和細調(diào),調(diào)節(jié)時間約為半年左右。粗調(diào)主要是調(diào)節(jié)加熱設備,處理個別高溫點和低溫點,調(diào)勻蓄熱室頂部吸力,穩(wěn)定加熱制度;細調(diào)主要

35、通過調(diào)節(jié)煤氣量和空氣量,進一步調(diào)整各調(diào)節(jié)裝置,以較少的配比量達到較高的橫排溫度均勻系數(shù),調(diào)節(jié)出合理的加熱制度,最終獲得焦餅的均勻成熟,使焦爐盡快達到所設計的生產(chǎn)能力。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 細調(diào)時,一般先選擇相鄰的510排燃燒室進行,從調(diào)試中尋找最佳的加熱制度,然后推廣到全爐。細調(diào)過程中,每次應小量調(diào)節(jié),調(diào)節(jié)后要計算空氣過剩系數(shù)和橫排溫度均勻系數(shù)以及繪制橫排曲線,檢查燃燒情況,調(diào)整蓄熱室頂部吸力。必要時還得調(diào)整燒嘴和調(diào)節(jié)磚的排列,最終達到燃燒室中煤氣量和空氣量均勻分布的目的。 調(diào)節(jié)過程中常見的不正?,F(xiàn)象原因很多,如集氣管壓力升高,可能是炭化室往燃燒室串漏了煤氣;橫

36、排曲線兩頭低中間高,可能是爐頭封墻和蓄熱室封墻不嚴;若灌漿后增加煤氣量和空氣量溫度仍上不去,可能是磚煤氣道串漏; 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 對于中小型兩分式焦爐,有時出現(xiàn)機、焦側倒溫差現(xiàn)象,這是由于機、焦側火道數(shù)相同,上升側的煤氣燃燒后由于火道較低,使其產(chǎn)生的熱量大部分帶到了下降側,而使機側、焦側溫度同時增加,當焦側溫度上升時,燃燒產(chǎn)生的廢氣量多于機側溫度上升時產(chǎn)生的廢氣量,機側蓄熱室溫度高,從機側預熱上升的空氣溫度也高,所以提高了機側溫度。解決倒溫現(xiàn)象的辦法是加大機側的空氣量,降低空氣預熱溫度,降低機側的燃燒溫度,從而產(chǎn)生大量的廢氣量,使帶到焦側的熱量增多,最終可

37、提高焦側的溫度;橫排溫度出現(xiàn)高溫點,可能是下噴式焦爐噴嘴不嚴,所以應更換噴嘴;橫排溫度出現(xiàn)低溫點,或空氣量不足,或煤氣流量受阻減小,解決辦法是檢查噴嘴是否堵塞,煤氣道是否漏氣或煤氣道是否被石墨堵塞。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 五、爐頭溫度五、爐頭溫度 爐頭溫度指機、焦側的第一個火道溫度。測量的目的是及時掌握爐頭溫度的變化,并檢測其均勻性。由于爐頭火道散熱多,溫度較低且波動大,為防止爐頭焦餅不熟,以及裝煤后爐頭降溫過多,使爐磚開裂變形,需定期測量爐頭溫度。爐頭溫度的平均值與該側的標準溫度差值應小于150。當推焦爐數(shù)減少,降低燃燒室溫度時,應保持爐頭溫度不低于1100。當

38、大幅度延長結焦時間時,應保持950以上。爐頭溫度不能過低,但也不能過高,若爐頭焦過火,會造成摘取爐門后焦炭大量塌落,給推焦造成困難。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 爐頭溫度和直行溫度測量相似,只是所測結果不作冷卻校正。測量完畢,分別計算機、焦側爐頭平均溫度(邊爐除外)。為評定爐頭溫度的好壞,還應算出爐頭溫度均勻系數(shù),以各爐頭火道溫度與上述平均溫度相差不大于50為合格,且邊爐不計系數(shù)。 一般規(guī)定每月測量兩次,當結焦時間過長、過短或爐體衰老時,應增加測量次數(shù)。 六、焦餅中心溫度六、焦餅中心溫度 焦餅中心溫度是焦炭成熟的標志,也是標準溫度制定的依據(jù)。為了解所制定的標準溫度是否合

39、理,焦餅在長向、高向是否成熟均勻,需選擇加熱正常的爐號,在推焦前半小時測量焦餅的中心溫度。在機、焦側各取上、中、下三點分別測量,取其平均值作為焦餅中心溫度,并分別求出兩側焦餅的上、下溫度差,溫差越大,焦炭質(zhì)量越差,一般焦餅上下溫差不超過100。焦餅中心溫度一般規(guī)定為100050。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 如需了解結焦過程的溫度變化,可在裝煤后從鋼管中插入熱電偶,每隔1h測量一次溫度,到850以上時,再改用高溫計測量。 正常生產(chǎn)條件下,焦餅中心溫度規(guī)定每月測量一次。當更換加熱煤氣、改變結焦時間、配煤比變動較大或改變標準溫度及機、焦側溫度較多時,也應測焦餅中心溫度。 有

40、些廠利用機、焦兩側各插入一根鋼管,用細鐵絲吊入不銹鋼片,靠移動不銹鋼片位置來測各點的焦餅中心溫度。也可以用紅外測溫儀在推焦時測焦餅表面溫度來推算焦餅中心溫度。國外還有在推焦桿上安裝紅外測溫儀,在推焦過程中,測炭化室墻的溫度后,換算出焦餅中心溫度。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 七、蓄熱室頂部溫度七、蓄熱室頂部溫度 測量蓄熱室頂部溫度的目的是防止格子磚燒熔或高爐灰熔結,檢查蓄熱室頂部溫度是否正常,及時發(fā)現(xiàn)有無局部高溫、串漏、下火等情況。測量從交換機端開始,在兩個交換時間內(nèi)測完一側或兩側。為了測出較高的溫度,交換后立即開始測量。當用焦爐煤氣加熱時,測上升氣流蓄熱室,當用高爐煤

41、氣加熱時,測下降氣流蓄熱室。測溫點選在蓄熱室頂部中心隔墻處或最高溫度處,測溫處有測溫孔。 測量后分別計算機、焦側蓄熱室頂部平均溫度(邊蓄熱室除外)。規(guī)定硅磚蓄熱室頂部溫度最高不得超過1320。黏土磚蓄熱室溫度最高不得超過1250,尤其是粘土磚蓄熱室,因其荷重軟化溫度低,所以蓄熱室頂部溫度不能過高。 定期測量蓄熱室頂部溫度還可了解焦爐的蓄熱及預熱等情況,可發(fā)現(xiàn)爐體結構是否完整、有無短路等,若蓄熱室溫度不正常,應查找原因。蓄熱室頂部溫度一般規(guī)定每月至少測量一次。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 八、小煙道溫度八、小煙道溫度 小煙道溫度就是廢氣的排出溫度。測量的目的是檢查蓄熱室的

42、蓄熱效率,即檢查蓄熱室熱交換情況是否良好。為判斷主墻的串漏情況,要求小煙道溫度不應高于450,最低不應低于200。溫度太高可能是爐體不嚴造成漏氣、格子磚積灰、燒熔或蓄熱室產(chǎn)生“下火”所致;太低將影響煙囪的吸力。小煙道溫度一般在下降氣流時測量,測量部位在煤氣、空氣蓄熱室的廢氣盤兩叉處。在正常情況下,每季度測量一次,在改變標準溫度時應增加測定次數(shù)。燒高爐煤氣時,煤氣、空氣蓄熱室小煙道溫度差別太大時,若無特殊情況屬于廢氣分配不當引起。測溫方法是將玻璃溫度計在交換前放入廢氣盤測溫孔內(nèi),深度約200mm,換向后10min看結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 九、爐頂空間溫度九、爐

43、頂空間溫度 爐頂空間溫度是指炭化室頂部空間在結焦時間2/3時的荒煤氣溫度。爐頂溫度的高低對化學產(chǎn)品的產(chǎn)率、質(zhì)量和爐頂結石墨的速度有直接的關系。爐頂溫度過高,降低化學產(chǎn)率和質(zhì)量,上升管內(nèi)石墨生長較快;溫度過低既不利于化學產(chǎn)品的生成,也影響炭化室上部焦餅的生成。所以爐頂空間溫度應控制在80030,一般不應超過850。爐頂空間溫度每日測量一次,每次測3個炭化室。測時用熱電偶測量,測溫的位置在靠上升管的中心帶孔的爐蓋內(nèi)(或?qū)TO的測量孔)內(nèi),因此測得的值由于爐墻對熱電偶的熱輻射較實際爐頂空間溫度要高。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第二節(jié)壓力制度及其調(diào)節(jié)第二節(jié)壓力制度及其調(diào)節(jié) 制定正

44、確的壓力制度能起到保護爐體、增加爐體壽命、穩(wěn)定焦爐正常加熱和保證整個結焦時間內(nèi)生產(chǎn)安全的作用。焦化廠制定了用各部位不同的壓力指標來協(xié)調(diào)整個焦爐的正常運行,把這些壓力指標稱為焦爐的壓力制度。 制定壓力制度的依據(jù)是: (1)炭化室內(nèi)的煤氣壓力在整個結焦期內(nèi)均應保持正壓,只要保持吸氣管下方炭化室底部在結焦末期為正壓,就能保證全爐炭化室內(nèi)各點在任何情況下均為正壓,并以此壓力確定集氣管壓力。 (2)在焦爐操作的所有情況下(正常操作、改變結焦時間、停止出爐、停止加熱等),燃燒系統(tǒng)各處壓力必須小于相鄰的炭化室壓力。 (3)在同一結焦時間內(nèi),沿加熱系統(tǒng)高度方向的壓力分布應當穩(wěn)定??刂坪线m的蓄熱室頂部吸力是實現(xiàn)

45、這一原則的必由之路。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一、集氣管壓力一、集氣管壓力為了保證在整個結焦時間內(nèi),炭化室各部位的壓力稍大于燃燒系統(tǒng)的壓力(有助于結石墨密封爐墻和爐底)及外界的大氣壓力(避免空氣漏入炭化室燒掉焦炭和化學產(chǎn)品,并防止砌體出現(xiàn)熔洞渣蝕等可能),規(guī)定炭化室底部壓力在結焦末期不小于5Pa為原則來確定集氣管壓力。炭化室底部壓力由集氣管壓力控制,調(diào)節(jié)集氣管壓力,使吸氣管下方的炭化室底部在結焦末期的壓力為正壓。這是因為吸氣管兩端壓力高,中部壓力低,結焦初期炭化室壓力大,到末期壓力小,只要結焦末期吸氣管中部壓力為正值,整個集氣管壓力就都為正值。所以集氣管壓力是根據(jù)炭化

46、室底部壓力的上述要求自行測量后規(guī)定。 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對于雙集氣管的焦爐,兩個集氣管的壓力應保持相等以防煤氣倒流。一般大型焦爐集氣管壓力為7891Pa,中小型焦爐為3959Pa。若集氣管壓力降低時,炭化室將出現(xiàn)負壓操作,由于空氣吸入炭化室,使荒煤氣不完全燃燒而產(chǎn)生大量的游離碳,容易堵塞上升管、集氣管、吸氣管以及回收車間的煤氣設備和煤氣管道,并使煤氣質(zhì)量變差,從而影響焦爐的正常操作和爐溫穩(wěn)定。長期負壓操作還將嚴重損壞爐體,因此必須嚴格控制集氣管壓力。目前我國大中型焦爐的集氣管已做到自動記錄并能自動調(diào)節(jié)。對于新砌的焦爐炭化室墻體不可能非常嚴密,集氣管壓力比正常生

47、產(chǎn)時大3050Pa。由于最初荒煤氣會通過磚縫漏入燃燒系統(tǒng),荒煤氣熱解生成了游離碳盡快填塞磚縫而密封,生產(chǎn)一段時間后,炭化室無明顯串漏,可將集氣管壓力恢復到正常生產(chǎn)時的壓力,這樣可保持炭化室產(chǎn)生的荒煤氣不與燃燒系統(tǒng)相互串漏。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1.1.炭化室底部壓力的測量炭化室底部壓力的測量測量的目的是檢查和確定集氣管壓力,測定吸氣管下方的炭化室底部在結焦末期的壓力是否大于5Pa。測量方法是裝煤后,將長1.2m,直徑12mm的鐵管插入炭化室的爐門測壓孔內(nèi),插入前,將插入炭化室一端的鐵管用石棉繩塞住。測量時,管端應處于離炭化室墻20mm,離爐底300mm的位置,不能

48、打開上升管蓋,蒸汽應關嚴,然后用金屬釬子將測壓鐵管通透,直到冒出黃煙為止,測壓鐵管外端用膠管與測壓表相連。當集氣管壓力穩(wěn)定于規(guī)定的范圍時,集氣管壓力與炭化室底部壓力上下同時讀數(shù),共讀三次,求其平均值。變動集氣管壓力,再與炭化室底部壓力同時讀數(shù),不得少于三次,其中須有一次是使炭化室底部壓力為負值時的讀數(shù),最后一次于推焦前30分鐘測量。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若測量結焦周期內(nèi)炭化室底部壓力的變化情況,當炭化室裝煤后與集氣管接通時,開始時用不小于40105Pa的U型壓力表進行測量,每隔1小時測量一次,當炭化室內(nèi)壓力減小后改用斜型微壓計測量,直到推焦前炭化室與集氣管切斷時為

49、止。測量時,集氣管壓力始終穩(wěn)定在規(guī)定的壓力值。當炭化室壓力小于5Pa時,應將集氣管壓力提高,使炭化室底部壓力保持在5Pa,記錄此時的集氣管壓力值,該壓力值即為這一結焦時間下應保持的集氣管壓力,一般規(guī)定為每月測量一次。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2.2.用集氣管壓力控制炭化室底部壓力用集氣管壓力控制炭化室底部壓力圖11-1 集氣管與炭化室位置示意圖 如圖11-1所示,荒煤氣進入炭化室頂部后經(jīng)上升管、橋管處冷卻進入集氣管,經(jīng)集氣管后的煤氣進入吸氣管。若推焦前在吸氣管下部炭化室底部測壓孔(距爐底0.3m處)測的相對壓力為5.0Pa,溫度為700時的荒煤氣密度為0.098kg/

50、m,炭化室底部到集氣管中心距為=7m, 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阻力為5.0Pa,空氣密度在大氣溫度28時為=1.173kg/m3,集氣管壓力應規(guī)定在: 根據(jù) (11-1)式中 P1炭化室底部壓力,Pa; P2集氣管壓力,Pa; 空空氣密度,kg/m; 氣炭化室底部荒煤氣的密度,kg/m ; 荒煤氣經(jīng)焦炭層、上升管道集氣管測壓點的阻力,Pa。 將以上數(shù)據(jù)代入11-1式得:5.0+79.8(1.173-0.098)-5.0=73.91Pa考慮到大氣溫度對浮力的影響,冬天集氣管壓力比夏天大一些。要定期檢查集氣管壓力是否合適,也要定期測量吸氣管下方的炭化室底部在結焦末期的

51、壓力。PgHPP)(12氣空NoImage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二、蓄熱室頂部吸力二、蓄熱室頂部吸力 蓄熱室頂部吸力的大小影響著各燃燒室系統(tǒng)的氣體流量,即影響著空氣流量、廢氣流量的均勻分配以及橫排溫度的分布,各蓄熱室頂部吸力的一致性還影響到了焦爐直行溫度的均勻性。所以蓄熱室頂部吸力是控制加熱均勻的重要手段。 在整個換向周期內(nèi)蓄熱室溫度因下降氣流而升高,從而使蓄熱室頂部吸力降低,故在不同時間內(nèi)測得的蓄熱室頂部吸力沒有可比性,只有采用測相對值的方法,即選擇某一加熱系統(tǒng)的蓄熱室為標準蓄熱室,該蓄熱室的吸力絕對值一般在換向周期的一半時間測得,其他各同向氣流的蓄熱室吸力和標

52、準蓄熱室吸力相比得到其差值,即相對值。由于各蓄熱室吸力在換向期間的變化大致相同,所以測得的相對值才有可比性。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標準蓄熱室選擇的依據(jù): (1)爐體狀況良好,即該蓄熱室連通的燃燒系統(tǒng)應不竄漏、不堵塞; (2)煤氣設備良好,無卡砣現(xiàn)象,風門蓋板嚴密,調(diào)節(jié)裝置有足夠的調(diào)節(jié)余量,且一組標準蓄熱室的同一調(diào)節(jié)裝置(如跎高度、翻板開度、孔板大小等)的開度基本一致,調(diào)節(jié)設備靈活; (3)選擇的標準蓄熱室吸力穩(wěn)定,且要位于爐組中部,便于測量,避免選擇炭化室壓力波動大而有可能受到影響的蓄熱室; (4)燃燒室溫度均勻,即所選蓄熱室相連的燃燒室橫排溫度要均勻,測溫火道與

53、直行溫度平均值差值不大。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所選擇的標準蓄熱室頂部吸力測量、調(diào)節(jié)合格后,才能測量和調(diào)節(jié)其它的蓄熱室頂部吸力。 1.1.焦爐煤氣加熱時蓄熱室頂部吸力的調(diào)節(jié)焦爐煤氣加熱時蓄熱室頂部吸力的調(diào)節(jié) 標準蓄熱室頂部吸力的絕對值是用斜型微壓計的負端測量,每次測量標準蓄熱室頂部吸力距換向后的時間應相同,在相鄰的兩個換向時間內(nèi)分別測完機、焦兩側上升與下降氣流的吸力。 在正常情況下,測、調(diào)全爐吸力前應檢查以下內(nèi)容: (1)蓄熱室的風門開度,使砣桿高度和旋塞開度均勻一致; (2)在規(guī)定的蓄熱室頂部吸力下,與標準蓄熱室相連的上升氣流火道看火孔壓力及空氣過剩系數(shù)的情況;

54、(3)焦爐的加熱制度情況; (4)蓄熱室頂部吸力是否穩(wěn)定,氣流上升與下降的吸力差是否一致。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 此外,為了消除炭化室往加熱系統(tǒng)竄漏荒煤氣的影響,應在標準蓄熱室上方炭化室裝煤兩小時以后,再開始測調(diào)吸力。測量時,先檢查兩個標準蓄熱室頂部吸力合格后,在換向后3min開始測量。將斜型微壓計調(diào)好零點,將負端接標準蓄熱室的測壓孔。微壓計正端(相對端)接被測的各蓄熱室,若測得的相對值為正值,表示該蓄熱室的吸力小于標準蓄熱室的吸力值,反之,則為負值。測量時,斜型微壓計正端、負端插入測壓孔的深度要相同,插入的深度在第一和第二斜道孔之間的位置處。測量后,將上升氣流的

55、相對值減去相鄰蓄熱室下降氣流的相對值,即為這對蓄熱室的吸力差與一對標準蓄熱室的吸力差相比的差值。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 如果所測的蓄熱室吸力普遍比標準蓄熱室偏正或偏負,可調(diào)標準蓄熱室的吸力。如果原標準蓄熱室的吸力是合理的,上升氣流時不超過1.96Pa,下降氣流時不超過2.94 Pa,即為正常操作,此時可在原來蓄熱室吸力的基礎上,變動煙道吸力,這樣可避免調(diào)節(jié)大量的翻板位置。若蓄熱室頂部吸力有一部分偏離標準蓄熱室頂部吸力,有較多的翻板需要調(diào)節(jié),要注意開翻板的數(shù)量和關翻板的數(shù)量應接近,否則引起局部系數(shù)變化較大,但煙道吸力不變,就會引起空氣過剩系數(shù)改變,此時就必須變動煙道

56、吸力。全爐蓄熱室頂部吸力每周測量12次。 測量蓄熱室頂部吸力時要注意以下幾點:當加熱制度不正常時不測;出爐計劃打亂,吸力不正常時不測;刮風,下雨時不測;加熱煤氣壓力不穩(wěn)定和煙道吸力不穩(wěn)定時不測;處于推焦期或裝煤后的初期不測。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2. 2. 蓄熱室阻力的測量蓄熱室阻力的測量 蓄熱室頂部和底部之間的壓力差標志著蓄熱室內(nèi)格子磚的阻力,為了了解蓄熱室內(nèi)格子磚因長期操作被堵塞的程度,以便及時消除堵塞,應定期測定、檢查格子磚的堵塞情況。測量時,在測壓孔用斜型微壓計測量上升或下降氣流在每個蓄熱室的小煙道與蓄熱室頂部之間的壓力差。在氣流交換3分鐘后,從爐端的蓄熱

57、室開始逐個測量,將微壓計正端與蓄熱室頂部測壓孔相連,其負端與小煙道的測壓孔相連,將讀出的壓差值加以記錄,并記錄測壓時的加熱制度,要求分別計算煤氣和空氣在蓄熱室上升和下降氣流的壓力值的平均值。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 上升氣流蓄熱室上下壓力差是蓄熱室浮力與阻力之差,所以蓄熱室內(nèi)阻力越大,其測得的壓差越小;下降氣流蓄熱室上下壓力差是蓄熱室浮力與阻力之和,所以蓄熱室內(nèi)阻力越大,其測得的壓差越大。蓄熱室上升氣流與下降氣流產(chǎn)生的浮力近視相等,所以異向氣流上下壓力差的差值近似為蓄熱室的阻力之和,據(jù)此可知蓄熱室阻力的大小。 一般規(guī)定蓄熱室頂部吸力每季度測量一次。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

58、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三、看火孔壓力三、看火孔壓力 在各周轉(zhuǎn)時間內(nèi)看火孔壓力均應保持在05 Pa范圍內(nèi)。這樣就可以保證在整個結焦過程中任何時間、任何一點加熱系統(tǒng)的壓力都不小于同高度的炭化室壓力。實際生產(chǎn)中,以看火孔壓力為準來確定燃燒系統(tǒng)其它各點壓力是比較方便的。所以,看火孔壓力是確定蓄熱室頂部吸力的依據(jù),應定期測量。測量時,看火孔壓力過高不利于爐頂測溫操作,且爐頂區(qū)溫度高使橫拉條氧化損壞,過低在測溫時會吸入空氣或吸入煤塵,對爐體有害。為消除換向周期的波動,看火孔壓力的測量也可采用測相對值的方法。兩分式焦爐因有水平集合煙道所以阻力較大,使爐頭和中部看火孔壓力差別較大,在確定看火孔壓力

59、時,要考慮爐組長向和燃燒室長向的壓差,不使個別看火孔壓力過大(如大于5Pa),造成立火道底壓力大于炭化室底壓力的不良后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 看火孔壓力與燃燒室壓力分布有一定關系,與爐內(nèi)溫度也有關。若使用高爐煤氣加熱時,看火孔壓力應偏高一些(10Pa或更高一些),蓄熱室頂部吸力將有所降低,邊火道溫度將有所提高。當拉條溫度平均在350400時,降低看火孔壓力,讓看火孔保持負壓(5Pa0),可降低拉條溫度,減少爐頂散熱。 看火孔壓力每季度測量一次,用斜型微壓計測量上升氣流,在換向后5min開始測量,將測量膠管的一端與斜型微壓計的正端相連,另一端與金屬測壓管相連,插

60、入看火孔的深度約150mm,逐個測量。測量由一側一端開始,由另一側測回,連續(xù)兩個換向測完,并計算平均壓力值。當結焦時間和空氣過剩系數(shù)值一定時,上升氣流蓄熱室的吸力和看火孔壓力的關系符合上升氣流公式。 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 四、全爐壓力(五點壓力)分布四、全爐壓力(五點壓力)分布 五點壓力是指看火孔壓力,上升氣流時煤氣、空氣蓄熱室頂部壓力及下降氣流時煤氣、空氣蓄熱室頂部壓力。通過五點壓力了解全爐燃燒系統(tǒng)的壓力分布和各部位的阻力情況,從而了解爐體狀態(tài)。 測量方法如下,測量前先準備斜型微壓計三臺,量程為49Pa147Pa,15m長的膠皮管2根,5m長的膠皮管三根,5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