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巖屑鑒定及描述方法1、碎屑巖的描述方法巖屑鑒定要有專人負責,現(xiàn)場鑒定除用肉眼觀察外,須使用放大鏡、雙目鏡、各種試齊及簡易鑒定方法。鑒定過程中應剔去泥皮、掉塊等假屑,目估各 種巖屑百分含量變化,遵循逐包鑒定,上下對比,大套觀察,分層描述的原則。巖性描述的內(nèi)容包括顏色、礦物成分、結構、構造、含油氣性、化石、含有 物、孔洞裂隙(縫)發(fā)育情況、次生變化等。要求定名準確,條理清楚,文字簡練。顏色描述觀察描述顏色時,要以干燥、新鮮面為準,要求采用“復合色”的描述方法(主要顏色在前,次要顏色在后)。不用實物類比描述方法,如磚紅色、豬肝色等。要注意局部變化情況,如均不均勻,色斑及條帶的分布規(guī)律等。碎屑巖粒度分
2、級及定名粒級劃分標準(見表1)砂巖結構定名方法a. 優(yōu)勢粒級定名法:巖石中某個粒級的含量50%,其它種粒級含量均v 20%,則以50%的那種粒級命名。b主、次粒級定名法:巖石中兩種粒級的含量均v50%,又都35%,則分主次聯(lián)合命名,次要粒級(量少者)放在前面,主要粒級(量多者)放在后面。c. 不等粒砂巖的命名:巖石中有三種粒級相近,每個粒級含量都v50%,但都20%,任何兩種粒級的含量之和又v70%時,則稱為不等粒砂巖。d .砂、泥巖過渡型巖石分類定名(見表 2)表1表2巖石名稱粒徑(mm)值細礫(角礫)巖1 4-20粗砂11 0中砂一2 1細砂一3 2:極細砂一4 3粗粉砂一5 4細粉砂一6
3、 5泥v> 6巖石名稱含量()砂質(zhì)泥質(zhì)砂巖95 1005 0含泥質(zhì)砂巖75 9525 5泥質(zhì)砂巖50 7550 25砂質(zhì)泥巖25 5075 50含砂質(zhì)泥巖5 2595 75泥巖0 5100 95礫巖和角礫巖的分類及命名粒度分類a. 礫石含量50%者稱礫巖;b.礫石含量在30 50%之間者稱砂礫巖;c礫石含量占10 30%為礫質(zhì)砂(泥)巖;d.礫石含量w 10%為含礫砂(泥)巖 圓度分類:礫 石:圓狀、次圓狀礫石50 %;角礫巖:次棱角狀、棱角狀礫石含量超過礫石總量的50%成分分類:a.單成分礫(角礫)巖:成分單一,某成分礫石占75%以上,叫XX礫(角礫)巖b. 復成分礫(角礫)巖:礫石成
4、分復雜,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巖石成分組成,亦統(tǒng)稱礫(角礫)巖碎屑巖成分命名現(xiàn)場鑒定除用肉眼觀察外,須使用放大鏡、雙目鏡、各種試齊及簡易鑒定方法,對能夠識別的礦物成分,巖石碎屑成分及指相礦物(如海綠石、菱鐵礦、 黃鐵礦等)進行描述,并目估重要礦物的百分含量。對已收到的分析、鑒定成果,要反映到完井地質(zhì)報告中去。成分分類a. 按雜基信號分類。雜砂巖:雜基含量15%。(凈)砂巖:雜基含量v 15%。b.按石英、長石、巖屑相對含量分類(見下圖)I.石英砂巖;H.長石石英砂巖;川.巖屑石英砂巖;W.長石砂巖;V.巖屑長石砂巖;長石巖屑砂巖;.巖屑砂巖石英單元Q:石英、燧石、石英巖,其它硅質(zhì)巖巖屑等,反映成分熟
5、度。長石單元F:各種長石及花崗巖、花崗片麻巖類的長石巖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氣侯、風化作用、母巖性質(zhì)及物源區(qū)。巖屑單元R:各種火山巖、板巖、千枚巖、結晶片巖等變質(zhì)巖、沉積巖及云母綠泥石等巖屑。F/R的比率既反映物質(zhì)來源,又反映大地構造狀況。綜合命名通式顏色+含油氣情況+構造+結構+成份。如灰白色油斑塊狀細粒長石石英砂巖。鉆井地質(zhì)中構造不參加定名,但需描述。a.以某粒級含量礫石含量 50%為基本名稱。如:細粒石英砂巖;b.某填隙物含量25 50%,應參加定名。如:泥質(zhì)細砂巖:c.特殊礦物:如海綠石、銅等,也應參加定名。如:含銅砂巖;d.巖屑砂巖中,某一種單一巖屑含量75%時應將巖屑名稱參加定名。如
6、玄武巖質(zhì)巖屑砂巖、安山巖質(zhì)巖屑砂巖。e.當?shù)[巖或砂巖由三種粒級組成,各粒級含量都25%而v 50%時,稱不等粒砂(礫)巖。若一種粒級v25%,另兩種粒級都25%而v 50%時,兩種占優(yōu)勢的粒級參加定名,多者放后。如砂巖細砂級占35%,中砂級占20%,為砂級占45%,稱細粉砂巖。磨圓及分選顆粒形狀:根據(jù)巖石顆粒磨蝕圓化程度劃分為四級:a.棱角狀:棱角明顯;b .次棱角狀:部分棱角明顯;c.次圓狀:部分磨圓良好;d .圓狀:磨圓良好顆粒分選程度分為三級: a.分選好:某一粒級含量 75%; b .分選中等:某一粒級含量為50% 75% ; c.分選差:兩種以上粒級含量都v50%膠結物、膠結類型及程
7、度膠結成分:常見的有泥質(zhì)(粘土質(zhì))、灰質(zhì)、白云質(zhì)、鐵質(zhì)、硅質(zhì)、石膏質(zhì)等。一般可用簡易試驗鑒定。膠結類型及程度:膠結類型可分為基底式、孔隙式、接觸式及其過渡類型,大都需在顯微鏡下判定?,F(xiàn)場可觀察膠結程度,一般分為四級:a.松散:多為泥質(zhì)膠結,且膠結物含量少,常呈散粒狀。b.疏松:一般為泥質(zhì)(粘土質(zhì)),巖石容易捻碎。c.較疏松:膠結物含量較多,主要為泥質(zhì),有時少量灰質(zhì)膠結,巖石用手可以捻碎成顆粒狀,但較困難。d .致密:膠結物含量多,多為灰質(zhì)、白云質(zhì)、鐵質(zhì)或硅質(zhì)膠結,巖石不能用手捻成顆粒。泥質(zhì)巖的描述方法一般描述顏色、厚度、可塑性、造漿性、吸水性、硬度、結核、化石、有機質(zhì)豐度分布特征、巖層傾角、接
8、觸關系、加酸反應等。泥質(zhì)巖的物理性質(zhì)如下: 軟硬程度:a.軟:用指甲可刻動;b .較硬:用小刀可刻畫;c.硬:用小刀用力才能刻畫可塑性:a.好:吸水后可揉成細條而不易斷裂;b .中等:吸水后可揉成條而易斷裂;c.差:吸水后不能揉成細條斷口:受外力敲擊后發(fā)生的斷裂面a.平坦狀:斷面平坦,但不均勻,無一定方向;b.貝殼狀:斷面呈圓滑的曲面,有的還有同心圓紋,似貝殼的內(nèi)膜;c.參差狀:斷面粗糙,參差不齊d. 魚鱗狀:斷面呈參差狀斷口,并可呈小片剝落;e.鋸齒狀:斷口象鋸齒層的組合分類名稱按兩種以上不同巖性的單層厚度比來劃分:單層厚度比為v2: 1者稱等候互層;2: 1 5: 1者稱略等候互層;5:
9、1 10: 1者稱不等候互層;10: 1者稱夾層。2、碳酸鹽巖類描述方法顏色描述 碳酸鹽巖以灰色為主,要注意觀察、描述顏色的變化與礦物色及含量的關系;與粒屑大小、晶粒大小及結晶度的關系;與鐵質(zhì)、有機質(zhì)等混合物含量的 關系。還應小獎章表生風化作用的影響。巖石命名在現(xiàn)場工作中,用 5 10%的稀鹽酸和鎂試劑對碳酸鹽巖進行試驗,作初步的成分分類命名(見表2-1)在有稀鹽酸區(qū)分巖石類型時,應注意巖石的新鮮程度、巖石的孔隙性及滲透性、巖石表面粘附的碳酸鹽粉末等因素的影響,要經(jīng)過反復試驗對比,再結 合其它巖性特征定出巖石名稱。成分命名原則(圖例見附件 G)a. 某礦物含量50%為巖石基本名稱。如:灰?guī)r、云
10、巖。b. 某礦物含量為25-50%為巖石輔助名稱,在基本名稱前以“質(zhì)”表示,如泥質(zhì)灰?guī)r。c. 某礦物含量為10- 25%,為次要輔助名稱,加在輔助名稱前以“含”表示,符號用巖石基本名稱花紋,如含白云質(zhì)灰?guī)r。d. 某礦物v 10%,一般不參加定名,具特殊意義的可參與定名,加在“含”者之前。如:海綠石4%、泥質(zhì)10%、白云石30%、方解石65%,定為含 海綠石泥質(zhì)白云質(zhì)灰?guī)r。e. 當碳酸鹽巖中混入陸源碎屑時,按上述原則參加定名。如:砂質(zhì)灰?guī)r。f. 如巖石由方解石、白云石、泥質(zhì)組成,各礦物含量均小于50%時,則主要考慮方解石加白云石總含量與泥質(zhì)含量的多少而定。碳酸巖礦物多則泥質(zhì)在 前,反之則泥質(zhì)在后
11、。兩個碳酸巖礦物聯(lián)合時,以含量多者放在后面。女口:泥質(zhì)含量v 10%時,稱云灰?guī)r或灰云巖。白云石含量為 10-25%時,稱含白云質(zhì)灰?guī)r(不論泥質(zhì)含量多少,灰質(zhì)始終放在聯(lián)合名稱之后),其余類推。巖石花紋不表示“含” ,如含白云質(zhì)泥灰?guī)r,巖石花紋中只表示泥灰?guī)r即可。泥質(zhì)、方解石、白云石含量都 25%時,稱泥云灰?guī)r或泥灰云巖。g. 如巖石由方解石、泥質(zhì)、砂質(zhì)組成時,各礦物含量均v50%時,則把含量 25 50%的成分,以少在前,多在后的方式聯(lián)合定名,含量v25%時原則同上。如砂質(zhì) 35%、泥質(zhì) 20%,方解石 45% ,定名:含泥砂質(zhì)灰?guī)r。砂質(zhì) 28%、泥質(zhì) 32%、方解石 40%,定名:砂質(zhì)泥質(zhì)灰
12、巖。h. 交代作用(后在變化)形成的礦物在名稱中的表示方法。(1)由于交代作用形成的某種礦物(白云巖化、石膏化,硅化等) ,其含量已達到定名標準時,則在緊接的該礦物名稱后注上“化” 。 如:白云石 45%、方解石 55%,白云石系交化方解石而來的,稱白云巖化灰?guī)r。(2)去白云化、去膏化作用達到 25%以上者,可直接在巖石名稱前面分別注上“去白云化” 、“去膏化”。 如去白云化灰?guī)r。2.3 巖石結構主要有粒屑、基質(zhì)、膠結物、生物骨架及原地發(fā)育的藻粘結等。2.3.1 粒屑主要類型有內(nèi)碎屑、團粒、鮞粒、生物(屑)團塊及核形石等。a. 內(nèi)粒屑:可大可小,形態(tài)不一,內(nèi)部結構可簡可繁。據(jù)粒徑大小對粒屑級別
13、的劃分(見表2-4)b. 團粒(球粒) :由泥晶碳酸鹽組成,不具內(nèi)部結構,呈圓或橢圓狀,大小較均勻。一般在以下者,在鏡下團粒與內(nèi)碎屑有時難以區(qū)分,這時一般歸入 內(nèi)碎屑c. 鮞粒:鮞粒為直徑小于 2mm,內(nèi)有一核心和具有同心環(huán)狀或放射狀包殼構成的圓球狀或橢圓球狀顆粒。在觀察時,應注意鮞粒大小,核心成分包殼 厚度,組成包殼的晶體排列方式及同心圈數(shù)等。這些特征能反應鮞的形成環(huán)境。根據(jù)鮞粒的成因和結構特征分為:原生鮞:為原生沉淀而成。包括:正常鮞,包殼厚度大于核心半徑;薄皮鮞,包殼厚度小于核心半徑;高能鮞,同心環(huán)多而密集,鮞皮厚,鮞粒大;復 鮞,一個鮞殼內(nèi)包裹著二個經(jīng)上鮞粒者。改造鮞:原生鮞粒經(jīng)成巖及
14、后生作用以待面成。包括:藻鮞,鮞內(nèi)含藻;變形鮞,鮞粒受力作用發(fā)生變形者;單晶鮞或多晶鮞,經(jīng)重結晶作用,鮞粒由 單個或多個晶粒組成,但其同心環(huán)結構依稀可辨;若同心環(huán)結構已無法辨認,可籠稱為單晶粒、多晶粒。d. 生物骨骼:包括完整的生物化石及破碎了的生物化石。在現(xiàn)場觀察時可合并為幾大類描述,并應注意生物顆粒的含量。蟲屑為有孔蟲、蜓;介屑有 介形蟲、腹足、腕足、瓣鮞;棘屑如海膽、海百合;藻屑是指各種藻屑。e. 團塊:在化學沉淀物的凝結作用下,一種或幾種小顆粒(如砂屑、鮞粒、團粒及小生物等)相互粘結,形成具不規(guī)則外形的復合顆粒。其外形不具磨蝕痕跡。f. 核形石:生于核心(如骨屑、內(nèi)碎屑)上的非鈣質(zhì)藍綠
15、藻環(huán),在不斷滾動中捕獲碳酸鹽泥,形成顯微波狀的不等厚同心紋層,外形具圓或橢圓狀。2?.膠結物(亮晶)膠結物指成巖過程中充填于粒屑之間孔隙中的化學沉淀物質(zhì),一般以白云石、方解石為主,有時還有石膏質(zhì)、硅質(zhì)或陸源泥質(zhì)等。常見馬牙狀、纖維狀、 柱狀及粒狀等結構。晶粒一般,晶體在鏡下顯得潔凈明亮,含量多在50%以下,不能單獨形成巖石?;|(zhì)基質(zhì)為粒屑之間與粒屑同時沉積的粒徑小于的碳酸鹽巖細粒物質(zhì),又稱灰泥基質(zhì)或泥晶基質(zhì)。如基質(zhì)大于50%時,則可單獨形成巖石?;|(zhì)受較強烈的重結晶作用后,碳酸鹽經(jīng)常變?yōu)檩^大的晶體,與亮晶難以區(qū)分,則籠統(tǒng)將這兩種顆粒組分劃分為基質(zhì)。生物骨架結構由原地生長的固有生物(如珊瑚、層孔
16、蟲、海綿、苔蘚及某些藻類等)組成的堅硬的碳酸鹽格架。生物骨架是碳酸鹽巖不可缺少的結構部分,必須認真觀察確定。晶粒結構巖石從成巖到后生變化的復雜過程中,原始結構完全無存??赏耆删缓筒痪坏木Я=M成,而形成晶粒結構。按其晶體大小與形態(tài)分類如下:a. 近晶休相對大小分為等 粒結構和不等 粒結構。b. 按晶體的自形程度分為自形晶、半自形和它形晶。殘余結構粒屑、基質(zhì)、膠結物、生物骨架結構、藻粘結結構等,經(jīng)成巖后生作用,使原巖結構變得模糊不清,但仍依稀可辯。 在描述碳酸鹽巖結構時,應描述其顆粒的種類,所占百分比、礦物組分、形狀、大小、分選、磨圓情況;基質(zhì)的成分,數(shù)量百分比。無顆粒結構的硅酸鹽 巖,只描
17、述晶體的成分大小。巖石的構造及命名綜合命名通式顏色+含油氣情況 +特殊礦物 +孔隙類型 +成巖后生變化 +構造 +填隙物 +顆粒類型 +成分。如:灰色油浸海綠石含鳥眼孔隙白云巖化厚層狀亮晶鮞?;?guī)r。2.4 巖石的后生變化 對碳酸鹽巖的后生變化應小獎章觀察,盡可能初步確定可辨認的后生變化類別(如重結晶、白云巖化、去白云巖化、去膏化、石膏化、硅化等) ,后生變 化程度,分布特征及其與孔、洞、縫的關系,最后根據(jù)薄片資料進一步確定和描述。2.5 巖石的孔隙和裂縫2.5.1 孔隙按形成時期可分為兩大類原生孔隙 在沉積時就存在或產(chǎn)生的孔隙,可見以下幾類 a 粒間孔隙 存在于碳酸鹽顆粒之間的孔隙,其形態(tài)似碎
18、屑巖的砂粒間孔,但它更復雜。按顆粒類型不同可有鮞間孔、砂屑間孔、礫屑間孔、生物間孔等。b 遮蔽孔隙 由于大顆粒(如生物)的遮蔽,使其下無沉積物保留的孔隙。c 粒內(nèi)孔隙 存在于碳酸鹽顆粒本身之內(nèi)的孔隙,如生物(腹足、瓣鰓、介形蟲等)體腔孔。d 生物骨架孔隙 為生物礁灰?guī)r所常具有。e 生物鉆孔孔隙 即蟲孔構造之未被充填者。f 鳥眼孔隙 未被充填的鳥眼構造次生孔隙 即沉積之后,在成巖后生及表生階段的改造過程中產(chǎn)生的孔隙。 a 粒內(nèi)溶孔 形成似原生粒內(nèi)孔,但它是由后來的溶蝕作用產(chǎn)生的孔隙。 b 鑄???當溶蝕作用繼續(xù)進行時,粒內(nèi)溶孔進一步擴大,直到把整個顆?;蚓ЯH咳芪g掉,而保留一個與原顆粒形態(tài)和大小一樣的孔隙時,便稱 為溶模孔隙或鑄??紫丁3R姷挠絮b??祝镨T模孔(石)膏???。c 粒間溶孔 不是原生的,而 是由次生溶蝕作用產(chǎn)生的粒間孔。d 昌間孔 多存在于晶粒狀白云巖中的白云石晶體之間,是因石灰?guī)r白云巖化而生產(chǎn)的孔隙。其孔隙小,但孔隙度可很高。e 其它還有:溶孔、溶洞、溶溝等。按孔隙直徑或分出三類孔隙a. 隱孔,孔徑v。具有這種孔隙的巖石的孔隙度不高,一般v3%。用顯微鏡看不出這種孔隙,只能用電子顯微鏡和其它方法測出。b. 顯孔,孔徑。具這種孔隙的巖石其孔隙度較高,用一般顯微鏡可看出這種孔隙。c. 孔洞,一般1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山西晉城市太行云頂文化旅游發(fā)展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度個人反擔保責任保險合同條款2篇
- 假離婚法律風險與財產(chǎn)分配合同(2025年度)3篇
- 2025年人教版八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
- 二零二五年度水利設施滅四害服務合同及防洪協(xié)議3篇
- 高效節(jié)水灌溉項目施工合同(二零二五年度)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櫥柜定制與綠色環(huán)保廚房設計合同4篇
- 2024年度青海省公共營養(yǎng)師之四級營養(yǎng)師高分通關題庫A4可打印版
- 2025年粵教滬科版選修4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泥工工程材料采購合同樣本4篇
- 第一節(jié)-貨幣資金資料講解
- 如何提高售后服務的快速響應能力
- 北師大版 2024-2025學年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典型例題系列第三單元:行程問題“拓展型”專項練習(原卷版+解析)
- 2023年譯林版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s-1-2單元測試卷-含答案
- Unit-3-Reading-and-thinking課文詳解課件-高中英語人教版必修第二冊
- 施工管理中的文檔管理方法與要求
- DL∕T 547-2020 電力系統(tǒng)光纖通信運行管理規(guī)程
- 種子輪投資協(xié)議
- 執(zhí)行依據(jù)主文范文(通用4篇)
- 浙教版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全冊課件
- 華為攜手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展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