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身段表演基本功訓練-圖文_第1頁
戲曲身段表演基本功訓練-圖文_第2頁
戲曲身段表演基本功訓練-圖文_第3頁
戲曲身段表演基本功訓練-圖文_第4頁
戲曲身段表演基本功訓練-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戲曲身段表演基本功訓練第一章 腳姿和腳位在戲曲表演中,演員的腳所做的各種姿態(tài),簡稱腳姿。人物一戳一站、兩腳所構成的各種位置,簡稱腳位。腳姿與腳位,是基本功的基礎,所以學生要先從 站相的訓練開始。在這一章里,我們主要介紹舞臺上常用的腳姿和腳位。通過對 這些項目的學習,要求學生初步掌握舞臺上最基本腳姿和腳位。通過對這些項目 的學習,要求學生初步掌握舞臺上最基本腳姿和站式,增強他們在站式中腿部的亦*時一 大臂"二" L腭一控制能力,以及懂得在站式中如何運用兩面身型(即子午相)第一節(jié) 腳姿勾腳 腳跟踹出,腳尖、腳背用力往回勾起(見圖 i)??嚹_ 腳尖點地,腳跟向上提,腳背繃直盡力往

2、上頂(見圖 2 )。腳 腳背繃起,腳窩朝上,腳尖盡力往回(見圖3)。(S 2)第二節(jié)腳位訓練要求站立如勁松,雙肩切勿聳。立腰收臀腹,氣沉丹田中。9、側正步式 雙手叉腰。兩腿站直并齊,兩腳并攏,腳尖朝正前方,目視正前方 (見圖4)。八字式 準備姿勢:正步式。兩腳尖向左右分開成八字形,兩腳尖相距約自 己的一腳之寬。腳跟靠攏,腿繃直,目視正前方(見圖5 )。丁字式 準備姿勢:正步式。左腳向正前方邁半步,右腳立即上半步橫站, 右腳窩與左腳跟靠攏,兩腿繃直,身向右前方,目視正前方(見圖6)。此式為左丁字式,又稱“左丁步”。若右腳在前,則稱右丁字式,或“右丁 止” zj> 。戳腿式 準備姿勢:右丁字

3、式。右腳跟踮起,以腳尖點地,右膝稍彎曲,膝蓋稍向右掰。身向左前方,目視右前方(見圖7)。此式為右戳腿式。此式,若左腳在前戳腿,則稱左戳腿式。踏步式 準備姿勢:八字式。右腳向左腳左后方撇撤一步,右腳尖與左腳跟 相距約半市尺,右腳掌著地腳跟踮起,左腿直立,右腿稍彎曲,將右膝掖在左膝 后面。身向右前方,目視左前方(見圖8 )。此式為右踏步式,又稱“右別步”。此式,若左腳在后踏步,則稱左踏步,或左別步。存腿式 準備姿勢:左丁字式。左腳向前繃直伸出約一步遠以腳尖點地,同 時右膝彎曲和左膝并靠,右腳滿腳著地。身向正前方,目視正前方(見圖 面圖10)。此式為右存腿式,或“右豎樁子”。此式,若左腿存腿,則稱左

4、存腿式,或左豎樁子。(圖 8) (圖 9)個 1Q)弓箭式 準備姿勢:八字式。左腳向左方邁出一大步,腳尖向左方,左腿弓起,大腿平,小腿直,左胯要開,右腿要繃直。身向正前方,目視右前方(見圖 11)。此式為左弓箭式。此式,若右腿弓起,則稱右弓箭式。騎馬式 準備姿勢:正步式。右腳向右方橫邁出一大步,兩腳相距約半米,兩腳撇成大八字,兩腿彎曲略下蹲,大腿斜垂小腿直,要開胯。身向正前方,目 視正前方(見圖12 )。盤臥式 準備姿勢:右踏步式。雙腿彎曲下蹲,蹲至猶如坐在矮凳上的高低 為好,右小腿不要挨地,雙腿要掌握好重心,不要前傾后坐,身向右前方,目視 左前方。(見圖13)。此式為右盤臥式,又稱“右踏步蹲

5、”。此式,若左腳后踏,則稱左盤臥式,或左踏步蹲。大掖步 準備姿勢:八字式。右腳向前橫上半步,腳尖稍向右方,右腿半弓,左腿向后掖去,左腳尖與右腳要在一條直線上,兩大腿要夾緊,向右擰身坐胯。身向右前方,目視左前方(見圖14)。此式為左掖步。此式,若右腿后掖,則稱右掖步。前踮丁式 準備姿勢:八字式。右腳向右前方上一步,膝蓋繃直,繃腳面腳尖點地,同時左腿繃直,左腳滿腳著地。身向左前方,目視右前方(見圖15)。此式為右前踮丁式。此式,若左腳在前踮起,則稱左前踮丁式。后踮丁式 準備姿勢:八字式。右腳向前邁一步,膝蓋繃直,滿腳著地,同時左腿繃直,左腳跟踮起,繃腳面腳尖著地。身向左前方,目視右前方(見圖16

6、)。此式為左后踮丁式。此式,若右腳在后踮起,則稱右后踮丁式。本節(jié),除正步式、八字式、騎馬式外,其他各式均要左右練習。圖16第二章手膀訓練本項訓練的目的:(一)使學生掌握舞臺上常用的身段動作和基本造型(即亮相)。(二)使他們學會身段動作手、眼、身、步有機配合的基本方法。(三)使他們掌握身段動作的基本運律與風格特色。(四)提高肩、肘、腕、手各部位的靈活性和控制的能力。訓練要求手膀動作講究圓,手到身隨步不亂;剛柔相濟有勁頭,一招一式功架練。要求身段姿勢美,臀部不撅腹不腆;腰要立直不扣胸,亮相領神需體現(xiàn)。在舞臺上,演員結合劇情,運用了各種不同的手式來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 這些手式,有著不同的姿勢和動向

7、。我們在基本功訓練中,將這些手的姿態(tài)簡稱 為“手姿”,將手式最后靜止狀態(tài)的位置簡稱為“手位” 。舞臺上所運用的手式,雖然千變萬化,但它終離不開掌、拳、指這三種手的 基本姿勢。因此,我們把手式和手位,分為掌、拳、指這三種類別進行訓練。(一)掌瓦楞掌 掌心稍凹,大拇指張開向后腆,其余四指伸直并攏靠起,無名指與 小指伸直盡力向掌心收攏(見圖17)?;⒆φ?五指伸直向外張開,掌心稍凹(見圖18)。蘭花掌 大拇指往回收攏,放在中指的第一骨節(jié)上,食指、無名指、小指稍 微往后翹,掌心稍凹(見圖19)。荷葉掌 大拇指往回收攏,正對中指的第一骨節(jié),食指、中指稍往后翹,無 名指、小指向掌心收攏,掌心稍凹(見圖20

8、)。第一節(jié)手姿與手位(S 17)(B 18)(圖 19)20)撩掌 準備姿勢:左手叉腰,右踏步站好,右臂自然下垂,右手成蘭花掌。右手腕稍向里扣,手背朝前自下經胸前向額頭上部撩起,眼隨手走(見圖21)。掌準備姿勢: 撩掌。右手翻腕,掌心 朝上自額頭上部向右側 做半弧圈徐徐下緩,眼 隨手走(見圖22)。攤掌準備姿勢:(圖 22)雙臂自然下垂,雙手蘭花掌,左踏步站好。眼隨手走,雙手自下向胸窩前撩起,隨即雙手向右外方翻腕, 掌心朝上,雙臂成半弧圈,身向左前方,目視右前方(見圖 23)。按掌 準備姿勢:攤掌。眼隨手走,雙手自里向右外側翻腕,掌心朝下做按 狀,右手在右側平按比肩低;左手在胸窩前平按,身向左

9、前方,目視右前方(見 圖 24)。端掌 準備姿勢:雙臂自然下垂,右踏步站好。兩小臂自下向胸窩前上抬,雙掌心朝上端至胸窩前,兩手指尖相對,身向右前方,目視左前方(見圖25)。(ffi 23)(圖 24>(S 25)撇掌 準備姿勢:左手叉腰,右掌端放在右肋處,左丁步站好。眼隨手走, 右掌從右肋處經胸窩前向右側劃半圓圈作撇出狀,身向右前方,目視正前方(見 圖 26)。腋部雖抬起,切記不可端肩。立掌 準備姿勢:雙手叉腰,右丁步站好。左腳向右腳右前方上一步成右踏 步,左手成荷葉掌自腰部向右肩方向撩起,隨即左手下按坐腕,將左掌立于右胸 前,身向右前方,目視左前方(見圖27)??痴?準備姿勢:左手叉腰

10、,右臂自然下垂,右丁步站好。右掌用虎爪掌自 下向左上方撩起至左耳高,坐腕有力地向右下方砍去,身向左前方,目視右前方 (見圖28)。以上各式均要左右練習。身向右前方,目視左前方亮住相(男見圖此式又稱“提甲”32、女見圖33)。( 28)31)方拳 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攥握在掌心,大拇指收攏并靠在食指的第二骨節(jié)上,形成有棱角的方拳(見圖29)。32)翹指掌食指、中指攥握在拳心,大拇指 收攏并靠在食指和中指的第二骨節(jié)上, 同時無 名指、小指向掌心彎曲(見圖 30)。佛手掌 大拇指向掌心收攏,食指彎曲以 拇指的指尖上,同時中指、無名指、 小指向掌 貼靠在拇指旁(見圖 31)。提拳準備姿勢:雙臂自然

11、下垂,<9 29)指尖輕按在心彎曲,中指握拳 準備姿勢:雙臂自然下 垂,男右丁步,女右踏步。兩臂向 上抬至齊胸高,雙手坐腕握拳于胸 前,右拳在前,左拳在后;雙臂成 半弧圈,猶如勒馬狀,身向左前方, 目視右前方(男見圖 34,女動作相 反見圖35)。男左丁步,女右踏步。兩臂上抬成半弧圈,兩手成拳在身體兩側提起,兩手扣腕,左拳提至左胯邊,右拳位置稍高于左拳,舉拳 準備姿勢:雙臂自然下33)*(ffl 31)<S 35)tB卩)(圖39)(三)指垂,男左丁步,女右踏步。兩手從身體兩側向上撩起,待雙手舉到頭頂上方立即翻腕握拳,身向右前方,目視左前方亮住相(男見圖36,女見圖37)。此式又稱

12、“虎抱頭”。(圖 3«)個 37)端拳 準備姿勢:雙臂自然下垂,男左丁步,女右踏步。兩手從身體兩側向 上撩起,撩至兩肋邊雙手扣腕成拳,端放在兩肋旁,身向右前方,目視左前方亮 住相(男見圖38,女見圖39)。架拳 準備姿勢:雙臂自然下垂,男左丁步,女左后踏丁步。兩臂上抬,雙 手向里扣腕,兩拳架在兩胯邊,拳的虎口朝前,猶如駕車之狀,身向右前方,目視左前方亮住相(男見圖40,女動作相反見圖 41)。以上各式均要左右練習。蘭花指(女用)食指向外伸直,大拇指向掌心收攏,其余三指向掌心彎曲,以中指的指尖輕按在拇指的指尖上(見圖42)。(S 43)單指(男用)食指向外伸直,其余三指向掌心收攏,大拇

13、指向掌心收攏緊貼在中指的第一骨節(jié)上(見圖43)迎風指 準備姿勢:雙手叉腰,右踏步。雙手成蘭花指經胸前向右外方緩一一 圓圈后,順勢向左上方指出,同時右臂成半弧圈,右手坐腕,左臂前伸稍彎曲比 肩低,身向右前方,目視左前方亮住相(見圖44)。收攏以指尖輕按在無名指的指頭上(見圖47)。(男用)食指、中指并攏伸直,無名指、小指向掌心彎曲,大拇指向 掌心收攏貼靠在無名指、小指的第一骨節(jié)上(見圖48)。抱月式 準備姿勢:雙手叉腰,右踏步。雙手作雙指(S 44)式。右手向右外側上撩至右額頭上方翻腕;左手上撩至胸倒影指 準備姿勢:雙手叉腰,左踏步。雙手成蘭花指經胸前向左外方緩圓圈后,順勢向右前側下方指出, 同

14、時左臂成半弧圈左手垂腕,右臂 前伸稍彎曲比肩低,身向左前方, 目視右前方亮住相(見圖 45)。朝天指 準備姿勢:雙手叉 腰。左丁步。左手下緩變提甲式, 右手成單指式向右外方緩后又立 即上撩起,撩至齊右額頭高時坐 腕、指尖朝天,身向右前方,目視左前方,亮住相(見圖46)。雙指 (女用)食指、中指并攏伸直,無名指、小指向掌心彎曲;大拇指向掌心47)(8 4»)前立即翻腕,雙臂成半弧 圈,身向右前方,目視左前 方亮住相(見圖49)。提拳雙指準備姿勢: 雙手提拳,左丁步。右拳變 掌向胸窩前收攏,隨即右臂 向右側甩出,同時右掌變雙 指向右側指出,身向右前方,目視正前方亮住相(見圖 50)。八字

15、指 食指、大拇指伸直張開,中指向掌心彎曲指尖正對拇指的指尖,冋圖 51)時無名指、小指稍彎曲(見圖51)。托月式 準備姿勢:雙臂自然下垂,左踏步。雙手上撩至胸窩前交叉(右手在(S 53)內,左手在外),順勢雙手向兩胯邊下緩后又立即上撩至頭頂上方;雙臂成半弧圈,雙手用八字指擬月圓狀,身向左前方,目視右上方亮住相(見圖52)。剪式指 食指、中指并攏伸直,大拇指張開向外挑,無名指、小指向掌心彎曲(見圖53)。提拳剪指準備姿勢:同提拳雙指。右拳變掌經胸前上撩起向右外方緩一圓圈回至胸窩前,立即翻腕手成剪指,身向右前方,目視左前方亮住相(見圖54)。成贊美指自下經胸前向左外方緩去雙手翻腕,身向右前方, 目

16、視左前方亮住相(見圖 57 )。提拳贊指 準備姿勢:雙手提拳,右丁步。右拳變掌自下向右胸前撩起,撩至右胸前右手成贊美指向右外方平推出贊美指(女用)大拇指向外心彎曲,以食指、中指的指尖輕按 節(jié)上(見圖55)。(男用)大拇指伸 指向掌心收攏攥成拳(見圖56)。贊美式 準備姿勢:雙臂自然下垂,右踏步。雙手坐腕,身向左前方,目視右前方亮 住相(見圖58)。貶義指食指、中指、無名指 向掌心彎曲收攏,小指略伸直,大 拇指向掌心收攏指尖貼靠在小指的 第二骨節(jié)上(見圖59)。貶意式 準備姿勢:雙手叉腰, 右踏步。右手成貶義指自下經胸前向左外方伸出,身向右前方,目視左前方亮住相(見圖60 )。以上各式均要左右練

17、習。第二節(jié)手膀的位置(一) 傳統(tǒng)程式造型(9 62)闢:圖64)1圖fig)提甲單山膀式準備姿勢:雙手叉腰,男左丁步,女右踏步,目 視正前方。左手緩至左胯邊變提甲, 同時右手上抬至胸窩前成按掌,目 視右掌。然后跟隨手走,右手向右 側做半弧圈下緩拉開,臂微圈與肩 平、坐腕、虎口朝下、掌心朝右外 方;甩頭變臉,身向右前方,目視 左前方亮住相(男見圖 61,女見圖 62)。順風旗式準備姿勢:同提甲單山膀式。雙手向身體兩側下緩后立即上撩至胸窩前,雙手手背朝前成交叉狀(右手在內,左手在外),順勢雙手又向身體兩側下緩后上撩起,右手撩至右額頭上方,眼看右手;左手撩至左側與肩平,兩臂成半弧圈,雙手翻腕、甩頭、

18、變臉,身向右前方,目視左前方亮住相。此式亦可將 握拳之手變?yōu)檎剖剑幸妶D 63,女動作相反見圖 64)。拱手式 準備姿勢:雙手叉腰,男左丁步,女左踏步,目視正前方。左手上栽錘撐掌式準備姿勢:同提甲單山膀式。左手上撩至左額頭上方,立即變拳向胸窩前下栽,順勢右手上撩至右額頭,眼看右臂,隨即右手翻腕向上撐起, 同時甩頭、變臉,身向右前方,目視左前方亮住相(男見圖67,女見圖68)。沖掌式 準備姿勢:雙臂自然下垂,男左丁步,女右踏步,目視正前方。雙臂上抬,兩手掌心朝上在胸前交叉(左掌在上,右掌在下),眼看左手。隨即左掌翻腕有力地向左前方推出,同時右掌平端向后拉至右肋處,甩頭、變臉,身向右 前方,目視左

19、前方亮住相(男見圖69,女見圖70)。抬至胸前成拳式;右手上抬成掌式,虛按在左拳上,兩臂要圓,雙手腕稍往里扣,身向右前方,目視左前方亮住相(男見圖65,女動作相反,見圖 66)。提甲按掌式 準備姿勢:雙肩自然下垂,男左丁步,女右踏步,目視正前方。左手向左側緩一圓圈在左胯邊變提甲;右手上撩至胸窩前成端掌狀,眼看右手, 隨即右手翻腕在胸窩前按掌、甩頭、變臉,身向右前方,目視左前方亮住相(男 見圖75,女見圖76)。以上各式均要左右練習。70)雙山膀式 準備姿勢:同 提甲單山膀式。左手向左側做 半弧圈下緩后,立即向左側上 抬臂與肩平手成掌,眼看左拳。 右手上抬至左拳下方,眼隨手 走。將右手向右側做半

20、弧圈下 緩后向右側上抬臂與肩平,扣 腕掌心朝右外方,同時甩頭、7 r圖 73)<s ?4)(冉 75) 7G)第三節(jié)手膀活動翻手 準備姿勢:雙手叉腰,右踏步,目視正前方。將雙掌端放在兩胯邊,變臉,身稍向右前方,目視左前方亮住相(男見圖 71,女見圖72)。山膀推掌式 準備姿勢:雙臂自然下垂,男右丁步,女左踏步,目視正前方。目視雙掌(見圖93),隨即雙掌翻成按狀,目視雙掌(見圖94)。雙掌再向上撩起至頭頂上方,兩掌向上撐起,臂微圈,身向右前方,目視左前方亮住相(見圖95)。左手動作與上式同,右手上撩齊胸高又立即翻腕向下推至胸窩前,掌心朝外、扣腕,身向左前方,目視右前方亮住相(男見圖73,女

21、見圖74)。頂上方向右晃動,雙手的晃動形成豎圓圈,要眼隨手走稍坐腕,手掌隨手腕相應而動(見圖98)。劈手 準備姿勢:雙手叉腰,左丁步,目視正前方。左臂向左前方斜抬掌心朝外,右臂向右后方斜抬手背朝外(見圖99)。右腳先上半步,右臂上撩從右后方往前掄砍,同時左掌從上而下向右胯方向緩去,右掌在上、左掌在下(見圖100)。隨即左掌往右腋部上抬,同時右臂往左肩方向劈砍,右臂在上,左臂在下成交叉狀(見圖101 )。順勢左臂再向左下方劈砍,同時右臂從左肩方向又向前劈砍去(見圖 102)。穿手 準備姿勢:雙臂自 然下垂,右踏步,目視正前方。 左掌上撩起又下緩至胸窩前成 按掌,同時右掌向胸窩前上撩, 指尖朝上,

22、掌心向里,手腕并 靠在手腕處,目視右掌(見圖 96)。隨即右掌從左臂中間穿過 上撩舉起,同時左掌向左下方 緩去手背朝前,身向右前方, 目視左前方亮住相(見圖 97)。(圖)(S 97)以上是半個劈手,走整個劈手時,按以上半個劈掌的運動規(guī)律,后半個劈 手是前半個劈手的左右手、左右腳的互相變換動作。倒手 準備姿勢:雙手在左側按掌,左丁步,目視左前方。雙手從左側經頭左經臉前盤繞成 8字形(見圖106)。(ffl 98)(K 99)<H 103)tffi 104)(E 105)(ff IOC)I(圖 100)(圖 10“(圖 102)盤手 準備姿勢:右手叉腰,左手托掌,目視左掌,右踏步(見圖10

23、3)。左掌向左外側緩半弧圈后在左胯邊約成端掌狀,要眼隨手走(見圖104)。順勢左掌向左方撒出成半弧圈后立即翻腕變手背朝下(見圖105)。隨即左掌自左向右再向云手 準備姿勢:雙手叉腰,男左丁步,目視正前方。左掌端放胸前,同時右臂向右側抬起與肩平,臂微圈,目視右掌(見圖107)。隨即右掌向懷里揉去,同時左掌稍向前平托(見圖 108)。左掌向左上方斜托,同時右掌上撩至右額頭上 方(見圖109)。順勢左掌上撩舉起過頭頂上方;右掌稍坐腕兩掌心朝外,目視右 掌(見圖110)。雙臂再向右外方緩動約成雙按掌狀,目視右掌(見圖 111)。然后 雙臂經胸前向左側緩去,左側緩至與肩平握拳臂微圈,目視左掌,同時右臂緩

24、至 胸前成按掌(見圖112)。左拳保持不動,眼隨手走,右掌向右側做半弧圈下緩拉 開臂微圈、坐腕、虎口朝下掌心朝右外方,目視右掌,隨即甩頭、變臉、身向正 前方,目視正前方亮住相(見圖113)(E 1?& ><E8 他>(圖 no)(圖 114)(S 115)(E 117)( 111)<0 112)個 113)女生云手動作要領與男生云手動作要領相同(見圖 114、115、116、117、118、(ffl 118) (S 119)<0B 120)119、 120)。云手動作可配合步法練習。走云手時,腳下共有四步。當雙手在胸前交叉時,右腳向前上一步。隨著動作的進行

25、當左手緩成單山膀(手握拳),右手胸前按掌時,左腳跟上一步成右丁步,隨即右手向右側下緩拉開時,右腳向后撤一步,待山膀拉開后,左腳立即向后撤一步。男仍成左丁步,女仍成右踏步。小五花 準備姿勢:右手在上,左手在下,雙手腕并靠交叉放在胸前,目視雙手,左踏步(見圖121)。以手腕帶動,右手向右,左手向左,同時轉動成雙掌 心相對(見圖122)。隨即右手向左,左手向右,同時轉動成雙手交叉在胸前(見 圖123)。然后右手向右,左手向左,同時轉動成雙手背并靠指尖朝下(見圖124)。順勢右手向左,左手向右,同時轉動收歸原狀(見圖125 )。做動作時,眼隨手走,要連貫、靈巧、圓柔,始終以手腕來帶動手掌的活動。此式又稱“小云手”。臂向左側上撩形成兩臂平展開,同時左腿由弓箭步變?yōu)榇蟀俗植?,上體后仰(見 圖128)。趁勢向右轉身,左臂自左向右上方撩起;右臂自右向左下方緩去,同時 雙腿由大八字步變右弓箭步(見圖129)。順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