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習題課探討_第1頁
高中物理習題課探討_第2頁
高中物理習題課探討_第3頁
高中物理習題課探討_第4頁
高中物理習題課探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三物理習題課教學探討習習題題課課教教學學現(xiàn)現(xiàn)狀狀12345 就題論題就題論題就題論理就題論理借題發(fā)揮借題發(fā)揮多題歸一多題歸一知識重演 知識重現(xiàn)強調結果突出過程1.1.不同教學階段習題教學的目的應不同不同教學階段習題教學的目的應不同 習題教學除了通過對所學知識的復述、轉化和具體應用,習題教學除了通過對所學知識的復述、轉化和具體應用,達到鞏固、活化、深化所學知識的目的。實現(xiàn)對學習和教學的達到鞏固、活化、深化所學知識的目的。實現(xiàn)對學習和教學的反饋,還應通過解答一系列有序的問題,從各個方面全面理解反饋,還應通過解答一系列有序的問題,從各個方面全面理解某一知識,完善對知識的建構某一知識,完善對知識的建

2、構。“態(tài)度態(tài)度”是否屬于習題教學的教學目標?是否屬于習題教學的教學目標?“習慣習慣”能否屬于習題教學的教學目標?能否屬于習題教學的教學目標? 思維習慣思維習慣 審題習慣審題習慣 表達習慣表達習慣 良好的解題習慣的養(yǎng)成良好的解題習慣的養(yǎng)成解決問題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方法3.3.從新課程角度審視習題教學的目標和內容從新課程角度審視習題教學的目標和內容2.2.習題教學要有助于對所學知識的構建。習題教學要有助于對所學知識的構建。搜索搜索腦海中老師講過的例題類型,看本題和那種類型的例題吻合,腦海中老師講過的例題類型,看本題和那種類型的例題吻合,套用解答這種例題的公式,或者直接用這例題的結論進行解答套用解答這

3、種例題的公式,或者直接用這例題的結論進行解答。 思維思維方式是方式是“回憶回憶” ” 對待復雜問題的態(tài)度是對待復雜問題的態(tài)度是“分析分析”還是還是“回憶回憶” 根據(jù)根據(jù)題目的文字敘述,把它轉化為具體的物理情景,并進一步轉題目的文字敘述,把它轉化為具體的物理情景,并進一步轉化為具體的物理條件或數(shù)學條件,明辨題目情景所體現(xiàn)的物理變化特化為具體的物理條件或數(shù)學條件,明辨題目情景所體現(xiàn)的物理變化特征,思考物理條件之間的相互制約關系,選擇恰當?shù)奈锢硪?guī)律,運用征,思考物理條件之間的相互制約關系,選擇恰當?shù)奈锢硪?guī)律,運用合適的數(shù)學方法解決問題合適的數(shù)學方法解決問題。 思維思維方式是方式是“分析分析”從題目的

4、陳述中正確辨析出題目所給的具體條件或具從題目的陳述中正確辨析出題目所給的具體條件或具體要求的過程。體要求的過程。一水平放置的水管,距地面高一水平放置的水管,距地面高 hl.8m,管內橫截面積,管內橫截面積 S2.0 cm2。有水從管口處以不變的速度。有水從管口處以不變的速度v2.0 m/s 源源不斷地沿水平方向射源源不斷地沿水平方向射出,設出口處橫截面上各處水的速度都相同,并假設水流在空中不散出,設出口處橫截面上各處水的速度都相同,并假設水流在空中不散開。取重力加速度開。取重力加速度 g10 ms2,不計空氣阻力。求水流穩(wěn)定后在空中,不計空氣阻力。求水流穩(wěn)定后在空中有多少立方米的水。有多少立方

5、米的水。 本題關鍵在于把題目的陳述轉化為平拋運動的具體條件本題關鍵在于把題目的陳述轉化為平拋運動的具體條件把題目的文字表述轉化為物理情景;把情景轉化為具體的物理條把題目的文字表述轉化為物理情景;把情景轉化為具體的物理條件(或要求);把物理條件(或要求)轉化為數(shù)學條件(或要求)。件(或要求);把物理條件(或要求)轉化為數(shù)學條件(或要求)。 審題時正確地展示物理問題的情境,構建相應的物理模型是最關鍵審題時正確地展示物理問題的情境,構建相應的物理模型是最關鍵的一步,是審題的核心。的一步,是審題的核心。 以身體之以心驗之審明題審明題意意確定對確定對象象分析過分析過程程建立模建立模型型選用規(guī)選用規(guī)律律布

6、列方布列方程程求解作求解作答答實際問題實際問題物理問題物理問題數(shù)學問題數(shù)學問題問題結果問題結果檢驗討論檢驗討論。逐字逐句細致審題 將將“文字表述文字表述”轉化成轉化成“物理情景物理情景”確定研究對象確定研究對象建立模型建立模型 分析過程分析過程畫出草圖畫出草圖 物體受力圖物體受力圖 運動示意圖運動示意圖 找到特征找到特征挖掘出隱蔽條件挖掘出隱蔽條件 尋找規(guī)律尋找規(guī)律列出方程列出方程 推得結果推得結果討論意義討論意義 習題課模式一習題課模式一 “ “梳理歸納梳理歸納”模式模式知識方法知識方法概括介紹概括介紹典型范例典型范例講述分析講述分析學生鞏固學生鞏固強化訓練強化訓練解答結果解答結果判斷反饋判

7、斷反饋解答解答錯誤錯誤分析評價分析評價解答解答正確正確新的訓練新的訓練學生思維積極性不高且比較膚淺,學生對新情景新背景學生思維積極性不高且比較膚淺,學生對新情景新背景的問題常束手無策,課堂上容易走神常犯困。的問題常束手無策,課堂上容易走神常犯困。 :預設性強,教師容易把握,課堂容量大,同類問題學預設性強,教師容易把握,課堂容量大,同類問題學生易得解題思路生易得解題思路。 習題課模式二習題課模式二 “ “問題拓展探究問題拓展探究”教學模式教學模式 分分 析析 評評 價價原原有有認認知知情情態(tài)態(tài)價價值值問問題題情情景景學生學生進進行討論行討論解答解答學生解學生解答結果答結果判斷判斷錯誤錯誤失敗失敗

8、正確正確成功成功構建新構建新的認知的認知情感價情感價值值結構結構拓拓 展展問問 題題:如圖所示,質量為:如圖所示,質量為M=4kgM=4kg、長度為、長度為L=4mL=4m的木板放在的木板放在光滑的光滑的水平面上水平面上處于靜止狀態(tài)。現(xiàn)在木板的左端放一質量為處于靜止狀態(tài)?,F(xiàn)在木板的左端放一質量為m=1kgm=1kg、體積不計的木塊,已知木塊、體積不計的木塊,已知木塊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 因數(shù) 為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 因數(shù) 為 = 0 . 4 = 0 . 4, 木 塊 與 木 板 間最大靜摩擦力為, 木 塊 與 木 板 間最大靜摩擦力為f fm m=kmg(k=1.2)=kmg(k=1.2)。若力。

9、若力F F始終作用在始終作用在A A上,上,F(xiàn) F為多大時才能把為多大時才能把A A從從B B上拉出?上拉出?解法解法1 1:F mgF mg學生解答學生解答解法解法2 2:F kmg=4.8NF kmg=4.8N解法解法3 3:( F - mg)/m mg/M( F - mg)/m mg/M分析評價:取分析評價:取F=5NF=5N,a am m=0.2m/s=0.2m/s2 2,a aM M=1m/s=1m/s2 2。正確解答正確解答 :隔離分析法:隔離分析法 特殊化拓展特殊化拓展原題中,若原題中,若F F不是始終作用在不是始終作用在A A上,則上,則F F作用時間至少為大作用時間至少為大才

10、能把才能把A A從從B B上拉出?上拉出?原題中,若原題中,若F F不是作用在不是作用在A A上,而是作用在上,而是作用在B B木板上(如圖木板上(如圖所示)。所示)。(1)(1)力力F F始終作用在始終作用在B B上,上,F(xiàn) F為多大時才能把為多大時才能把B B從從A A下拉出?下拉出?(2)(2)若若F F不是始終作用在不是始終作用在B B上,則上,則F F作用時間至少為大才能把作用時間至少為大才能把B B從從A A下拉出?下拉出?一般化拓展:一般化拓展:原題中,若水平面不光滑,且木板與水平面間動摩擦因數(shù)原題中,若水平面不光滑,且木板與水平面間動摩擦因數(shù)2 2=0.1=0.1。 F F不是

11、始終作用在不是始終作用在A A上,則上,則F F作用時間至少為大才能把作用時間至少為大才能把A A從從B B上上拉出?拉出? 相關鏈接:相關鏈接: 求拉力求拉力F F所做功所做功 求求v v0 0的取值的取值構建新的結構構建新的結構 習題課模式三習題課模式三 “ “預設探究預設探究”教學模式教學模式預設預設問題問題結構結構學生學生超前超前解答解答教師教師批改批改反饋反饋師生師生分析分析建構建構學生學生內化內化練習練習簡單問題學生自己會解決,優(yōu)秀學生心理需求簡單問題學生自己會解決,優(yōu)秀學生心理需求得到滿足,對培養(yǎng)優(yōu)秀學生較理想。得到滿足,對培養(yǎng)優(yōu)秀學生較理想。 基礎差的學生基礎差的學生,自學時間

12、不夠,作業(yè),自學時間不夠,作業(yè)量多無法量多無法完成,完成,教學效率較低。教學效率較低。 習習題題教教學學精心選題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法多解一法多解調動吸引學生調動吸引學生不追求題海戰(zhàn)不追求題海戰(zhàn)教學必須互動教學必須互動引導質疑引導質疑 探究探究 體驗體驗 多題歸一多題歸一抽取規(guī)律抽取規(guī)律聚合思維聚合思維 習題課題目的講解習題課題目的講解知識陷阱知識陷阱知識墻知識墻培養(yǎng)學生的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發(fā)散思維 調動學生調動學生積極思維積極思維滲透思想方滲透思想方法法 構建物理模構建物理模型型反思總結反思總結 自己動手自己動手 豐衣足食豐衣足食1 1、講什么?、講什么? 習題課基本操作習題課基本操作2 2、

13、怎么講?怎么講?4 4、誰來講誰來講?3 3、何時何時講講?5 5、為什么這樣講?為什么這樣講? 6 6、講講完怎么辦?完怎么辦?物理解題程序理解情景、建立模型理解情景、建立模型:追及對傳送帶:對傳送帶:勻加速方程勻速方程對煤塊:對煤塊:勻加速過程列方程對傳送帶、煤塊:對傳送帶、煤塊:找關聯(lián)(時間、空間、速度)例.一水平的淺色長傳送帶上放置一煤塊(可視為質點),煤塊與傳送帶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初始時,傳送帶與煤塊都是靜止的?,F(xiàn)讓傳送帶以恒定的加速度a0開始運動,當其速度達到v0后,便以此速度做勻速運動。經過一段時間,煤塊在傳送帶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跡后,煤塊相對于傳送帶不再滑動。求此黑色痕跡的長

14、度。用幾何圖形分析:用幾何圖形分析: 煤塊煤塊與傳送帶之間動摩擦因數(shù)為與傳送帶之間動摩擦因數(shù)為,初始都靜止。傳送帶以恒定加,初始都靜止。傳送帶以恒定加速度速度a a0 0 開始運動,速度達到開始運動,速度達到 v v0 0 后便做勻速運動。求黑色痕跡的長度后便做勻速運動。求黑色痕跡的長度。 v = 0(2)(2)帶的位移分勻加速、勻速兩部分帶的位移分勻加速、勻速兩部分(3)(3)帶的勻加速位移可由運動學公式求帶的勻加速位移可由運動學公式求(5)(5)煤只有一個煤只有一個gg勻加速運動過程,總時間(勻加速運動過程,總時間(t t1 1t t2 2)可由末速度)可由末速度v v0 0 求得求得(6

15、) t(6) t1 1可以通過帶的勻加速運動末速度為可以通過帶的勻加速運動末速度為v v0 0求得求得因此,解題順序為:因此,解題順序為:v0 = a0 t1 (求得求得t t1 1)v v0 0 = =a a ( ( t t1 1+ + t t2 2 ) ) (求得(求得t t2 2)mg= ma (求得(求得a a)221ttax21煤(求得(求得x x煤煤)2010tvtvx21帶(求得(求得x x帶帶)煤煤帶帶x xx xx x (求得痕跡長)(求得痕跡長)v帶=v0aa0t1v0勻速v煤=v0v0av0v0t2用物理圖象分析:用物理圖象分析:0 = a0 t1 (求得t1) v0 =

16、a ( t1+ t2 )(求得t2) mg= ma (求得a)221ttax21煤(求得x煤)2010tvtvx21帶(求得x帶)煤帶xxx (求得痕跡長)v煤tv0O帶t1t1+t2 圖象圖象中很清楚,中很清楚, t t1 1和(和(t t1 1+ +t t2 2)分別是以紅、藍斜線為斜邊的直角三)分別是以紅、藍斜線為斜邊的直角三角形的底,這就很容易想到以下步驟和。角形的底,這就很容易想到以下步驟和。 煤塊煤塊與傳送帶之間動摩擦因數(shù)為與傳送帶之間動摩擦因數(shù)為,初始都靜止。傳送帶以恒定加,初始都靜止。傳送帶以恒定加速度速度a a0 0 開始運動,速度達到開始運動,速度達到 v v0 0 后便做

17、勻速運動。求黑色痕跡的長度后便做勻速運動。求黑色痕跡的長度。 v煤tv0O帶t1t1+t2v = 0v帶=v0aa0t1v0勻速v煤=v0v0av0v0t2用用物理圖象分析的優(yōu)點物理圖象分析的優(yōu)點 物理圖象能把物理情景、物理規(guī)律、研究對象各方物理圖象能把物理情景、物理規(guī)律、研究對象各方面的信息融在一起,描述簡潔,因此比較容易建立物面的信息融在一起,描述簡潔,因此比較容易建立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從而有利于發(fā)掘有效信息,有利于理量之間的關系,從而有利于發(fā)掘有效信息,有利于形成解題思路。形成解題思路。 關于物體運動的幾何圖形,能體現(xiàn)不同狀態(tài)、過關于物體運動的幾何圖形,能體現(xiàn)不同狀態(tài)、過程的物理情景和不

18、同研究對象物理量之間的關系,但程的物理情景和不同研究對象物理量之間的關系,但描述是割裂和復雜的。描述是割裂和復雜的。例例一小圓盤靜止在桌布上,位于一方桌的水平桌面的中一小圓盤靜止在桌布上,位于一方桌的水平桌面的中央。桌布的一邊與桌的央。桌布的一邊與桌的ABAB邊重合,如圖所示。已知盤與桌邊重合,如圖所示。已知盤與桌布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布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 1 1,盤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盤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2 2 。現(xiàn)突然以恒定加速度現(xiàn)突然以恒定加速度a a將桌布抽離桌面,加速度方向是水將桌布抽離桌面,加速度方向是水平的且垂直于平的且垂直于ABAB邊。若圓盤最后未從桌面掉下,則加速度邊。若圓

19、盤最后未從桌面掉下,則加速度a a 滿足的條件是什么?滿足的條件是什么?( (以以g g表示重力加速度表示重力加速度) ) 4.4.分別寫出圓盤和桌布在第一個過程中的動力學方程分別寫出圓盤和桌布在第一個過程中的動力學方程對圓盤:對圓盤:對桌布對桌布:11 mamg 1 11 12 2x xa a2 2v v 221atx 21121tax aa1t:x1xl/2aa1t:x1xl/2aa1t:x1xl/2a2x2a2x2a2x25.5.寫出圓盤在第二個過程中的動力學方程寫出圓盤在第二個過程中的動力學方程6.6.由圖找出兩段過程之間的由圖找出兩段過程之間的關聯(lián)關聯(lián),即盤沒有,即盤沒有從桌面上掉下

20、的條件從桌面上掉下的條件7.7.聯(lián)立以上各式解得聯(lián)立以上各式解得 22mamg 2222xav lxx2121121xlxga12212復雜問題簡單化復雜問題簡單化的好處的好處 1 1、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信心。、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信心。 2 2、磨練了學生的性格,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磨練了學生的性格,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 3、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4 4、培養(yǎng)學生形成規(guī)范的解題表述。、培養(yǎng)學生形成規(guī)范的解題表述。ABa1221xx22121lx1112xxlaaga12212例題:在水平軌道上有兩列火車A和B相距s,A車在后面做初速度為v0、加速度大小為2

21、a的勻減速直線運動,而B車同時做初速度為零、加速度為a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兩車運動方向相同.要使兩車不相撞,求A車的初速度v0滿足的條件.例:一質量M1g的物體從光滑斜面面上h=1.8m處A點由靜止釋放,滑到斜坡底端B點后沿水平的滑道再滑行一段距離到C點停下來,已知物體與斜面和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0.2, 斜坡與水平滑道間是平滑連接的,整個運動過程中空氣阻力忽略不計,(g=10m/s2) (sin37=0.6,cos37=0.8),試求: (1)物體從斜坡滑下的加速度為多大? (2)物體滑到B點時的速度大???(3)物體在水平地面滑行多遠?v0PS1xm +qSUoLdvUOPMx熒光熒光屏屏

22、OBBMNKddS1S2A1A3A4O6030+qRAOPDQv0+q分析A的運動過程;A、B最終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析B的運動情況;對地而言,A向左運動的最遠處離出發(fā)點多遠?A向左運動到最遠處經歷的時間;對地來說,A向右加速運動的路程是多少;A向右加速運動的時間;A、B達到共同速度時,A在原出發(fā)點左側還是右側相對地來說,從運動開始到A、B達共同速度的過程中,B移動了多少距離?嘗試著用兩種方法計算在此過程中,系統(tǒng)的內能增加了多少。例、將質量為m3kg的物體A(可視為質點)放在置于光滑水平面上、足夠長、質量為M5kg的木板B的右端,A、B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0.2,給A、B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初速

23、度vo2m/s,使它們運動,試分析A、B兩物體的運動情況。例:例: 一半徑為一半徑為R R的的絕緣絕緣圓形軌道豎直放置,圓形軌道的最低點圓形軌道豎直放置,圓形軌道的最低點B B與一水平與一水平軌道相連,軌道軌道相連,軌道都是光滑都是光滑的,軌道所在的空間存在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的,軌道所在的空間存在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從水平軌道上的從水平軌道上的A A點由靜止釋放一質量為點由靜止釋放一質量為m m的帶正電的小球,使小球恰好能的帶正電的小球,使小球恰好能在豎直面內完成圓周運動,已知小球受的電場力等于小球重力的在豎直面內完成圓周運動,已知小球受的電場力等于小球重力的3/43/4。 (1)在圓周運動的過程中,請找出重力勢能的最值點重力勢能的最值點; ;電勢能的最值點電勢能的最值點;機械能的最值點機械能的最值點;動能的最值點動能的最值點; ;(2)小球恰好能完成圓周運動,請求:小球運動到小球運動到D D點時的速度點時的速度大小大小和和對軌道的對軌道的作用力作用力。釋放點釋放點A A到軌道最低點到軌道最低點B B的的距離距離小球運動到小球運動到CC點的速度點的速度大小大小(3 3)若圓軌道只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