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2011年唐宋八大家之曾鞏)付合梅_第1頁
高二語文(2011年唐宋八大家之曾鞏)付合梅_第2頁
高二語文(2011年唐宋八大家之曾鞏)付合梅_第3頁
高二語文(2011年唐宋八大家之曾鞏)付合梅_第4頁
高二語文(2011年唐宋八大家之曾鞏)付合梅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文檔供參考,可復制、編制,期待您的好評與關(guān)注! 精銳教育學科教師輔導講義()講義編號: 11sh2yw00 學員編號: 年 級:高三 課 時 數(shù): 3學員姓名: 輔導科目:語文 學科教師:付合梅課 題唐宋八大家之曾鞏授課日期及時段2011年9月 日 F教學目的1了解曾鞏的生平事跡2整體把握曾鞏的散文特點教學內(nèi)容曾鞏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漢族,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后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生于1019年八月二十五日(9月30日),死于1083年四月十一日(4月30日)曾致堯之孫,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北宋政治家,文學家

2、,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稱“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xié)、曾敦)。在學術(shù)思想和文學事業(yè)上貢獻卓越。曾鞏散文成就很高,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積極參與者,宋代新古文運動的重要骨干。作為歐陽修的積極追隨者和支持者,幾乎全部接受了歐陽修在古文創(chuàng)作上的主張,他在理論上也是主張先道而后文的。但比韓愈、歐陽修更著重于道。在古文理論方面主張先道后文,文道結(jié)合,主張“文以明道”。其文風則源于六經(jīng)又集司馬遷、韓愈兩家之長,古雅本正,溫厚典雅,章法嚴謹,長于說理,為時人及后輩所師范。宋史·曾鞏傳評論其文“立言于歐陽修、王安石間,紆徐而不煩,簡奧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可謂難矣。”。王

3、安石說:“曾子文章眾無有,水之江漢星之斗”。蘇軾認為:“曾子獨超軼,孤芳陋群妍”。蘇轍則用“儒術(shù)遠追齊稷下,文詞近比漢京西”來概括曾鞏的學術(shù)成就。朱熹也推崇他“予讀曾氏書,未嘗不掩卷廢書而嘆,何世之知公淺也?!逼渥h論性散文剖析微言,闡明疑義;記敘性散文舒緩平和,翔實而有情致,對后世創(chuàng)作影響極大,明清兩代著名作家都將其作品奉為典范。曾鞏為文,自然淳樸,而不甚講究文采。在八大家中,他是情致較少的一個。我們學過曾鞏傳原文曾鞏知齊州,其治以疾奸急盜為本。曲堤周氏子高橫縱,賤良民,力能動權(quán)豪,州縣吏莫敢詰,鞏取置于法。章邱民聚黨村落間,號“霸王社”,殺人劫財,無不如志。鞏屬民為保伍,使察其出入,有盜則鳴

4、鼓相援,每發(fā)輒得盜。自是外戶不閉。 后徙洪州。會江西歲大疫,鞏命縣鎮(zhèn)悉儲藥待求,軍民不能自養(yǎng)者,來食息官舍,資其食飲衣衾之具,分醫(yī)而診。 鞏性孝友,父亡,奉繼母益至,撫四弟、九妹于委廢單弱之中,宦學婚嫁,一出其力。為文章,上下馳騁,一時工作文詞者,鮮能過也。鞏負才名,久外徙,一時后生輩鋒出,世頗謂其偃蹇不偶,而鞏視之泊如也。過朝廷,神宗召見,勞問甚寵,拜中書舍人。 注釋保伍:古代百姓五家為伍,又立保相統(tǒng)攝。此處泛稱基層戶籍編制。 委廢單弱:家境衰敗,無所依靠 偃蹇不偶:命運不濟 譯文曾鞏在齊州擔任知縣,他的管理把快速嚴厲地打擊奸邪之事和盜竊犯罪作為根本。曲堤有戶姓周的人家,兒子周高橫行驕縱,殘

5、害良民,他的能力能夠動搖權(quán)貴和富有人家,州縣里的官吏不敢追究,曾鞏逮捕了他,處以刑罰。章邱民在鄉(xiāng)村里聚眾結(jié)伙,號稱“霸王社”,殺人搶錢,沒有一件事不如愿的。曾鞏讓百姓結(jié)為保伍,讓他們偵查盜賊的行蹤,有盜賊就擊鼓傳遞消息,每次都能抓到盜賊。從此,百姓不用關(guān)門睡覺。 后來遷任洪州。正逢江西當年瘟疫流行,曾鞏命令縣鎮(zhèn)全部儲存藥品以備需求,士兵百姓不能養(yǎng)活自己的,招來在官府里吃飯住宿,把吃的喝的穿的全部供應(yīng)足,分別派醫(yī)生診治。 曾鞏孝順長輩,與朋友友愛,父親已逝,侍奉繼母更加周到,在家境衰敗的時候,撫養(yǎng)四個弟弟和九個妹妹,做官上學,談婚論嫁,全是曾鞏出的力。他寫文章,思維廣闊,當時擅長寫文章、作詩詞的

6、人,很少有能超過他的。曾鞏久負才名,長時間地在各地做官,當時官場上有很多后輩出人頭地,世間都說他命運不濟,但是曾鞏把這件事看得淡泊。上至朝廷,宋神宗召見他,慰勞詢問,十分寵信他,任命為中書舍人。曾鞏詩詠柳(語文八年級下學期)原文亂條猶未變初黃, 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解釋倚-仗恃,依靠???猖狂。這兩句形容柳樹在春天綠得很快:柳條似乎還沒有發(fā)黃,但趁著東風吹暖,一下子便飛快地變綠了。解把-解得,懂得。飛花-柳絮。這兩句的意思是:不要只看到柳絮飛揚,遮天蔽日,要知道還有清霜臨降、柳葉飄零的時候??! 全詩翻譯雜亂的柳枝條還沒有變黃, 在東風的吹動下狂扭亂舞。 把它的

7、飛絮想蒙住日月, 但不知天地之間還有秋霜 這首詩把柳絮飛花的景色寫得十分生動。柳絮在東風相助之下,狂飄亂舞,鋪天蓋地,似乎整個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個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詩中把柳樹人格化的寫法,以及詩人對柳樹的明顯的貶抑與嘲諷,使這首詩不是純粹地吟詠大自然中的柳樹。 詠柳而諷世,針對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勢利小人。 將狀物與哲理交融,含義深長,令人深思。詩歌鑒賞65、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西樓 曾鞏海浪如云去卻回,北風吹起數(shù)聲雷。朱樓四面鉤疏箔,臥看千山急雨來。注鉤疏箔:把簾子掛起。這首詩描寫了什么景象?詩的前兩句從什么角度來渲染這種景象?這首

8、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請簡析之。答:(1)這首詩描寫了海濱暴風雨來臨的壯美景象。詩的第一、二句分別從視覺與聽覺兩個方面寫浪卷、云涌、風吹、雷鳴、渲染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雄偉氣勢。(3分)前問1分,后問2分。意思對即可(2)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開闊的胸襟和內(nèi)心豪情。暴風雨將臨,按常理本當關(guān)門閉戶躲避,但詩人卻反而高掛起簾子,敞開窗戶,為的是能飽覽“千山急雨來”的壯觀。(3分)前問1分,后析2分。意思對即可鑒賞:“西樓”即詩中的“朱樓”,所以稱“西樓”,恐與東面的海相對而言。它的位置當是依山面海。此詩是一首描寫自然景色的作品。渲染了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氛圍與氣勢,描繪出海濱自然界特有時刻的壯美

9、情態(tài);并披示了詩人開闊的胸襟;給人一種崇高的審美感受。首句寫西樓前面的景色,直接截取了風云變幻的高潮的頃刻:烏云低垂,水天一色,只見海浪拍岸,宛如駿馬馳騁,去而復回,呈現(xiàn)出一種動與力的壯美。第二句從聽覺的角度描寫雷雨迫在眉睫的情態(tài):忽然北風卷過,挾帶數(shù)聲震耳欲聾的雷響,平添了赫然的聲勢,壯美之情益顯。“吹起”二字可謂筆力千鈞,十足顯示出了狂飆的威力。在這場威武雄壯的戲劇中,“北風”是個最佳的配角。風是雨的使者,詩人敏銳地捕捉到雷雨之前這個自然特征加以渲染,令人贊嘆。第三句,“箔”是用葦或秫秸織成的簾子。此句在全詩結(jié)構(gòu)的位置頗為重要,起一種襯墊作用。有了這一句,全詩避免了一氣直下,顯得跌宕有致。

10、此句寫“朱樓”既是點題,更是從樓前海景通向樓后山景的橋梁,也是由寫景轉(zhuǎn)向抒情的過渡?!八拿驺^疏箔”,指樓上人也即詩人把摟四面窗戶垂掛的疏簾用鉤卷起。按常理,風雨將至,應(yīng)當閉窗才是。但詩人此時要敞開四面的窗戶,原因何在呢?“臥看千山急雨來”,詩人在尾句道出了內(nèi)心的豪情,也解除了讀者疑問。前兩句寫風吹、云涌、浪卷、雷鳴,這是一支壯美的序曲,詩人最欣賞的乃是作為“主角”登場的“千山急雨來”的出色表演。他要看“急雨”沖刷這重巒疊嶂的更為壯美的畫卷,他要享受“急雨”打破雨前沉悶局面而呈現(xiàn)的新鮮境界,以開闊心胸。這種美學境界的追求,反映了詩人力求上進、欲有所作為的思想境界。詩中一個“臥”字耐人尋味,它把詩

11、人那種雍容氣度表現(xiàn)出來,動中寓靜,以靜襯動,跌宕有致之妙于此可見。(上海市奉賢區(qū)2010屆高三摸底測試)(六) 閱讀下文,完成第 2226 題。 (12 分)及世之衰,人之子孫者,一欲褒揚其親,而不本于理,故雖惡人,皆務(wù)勒銘以夸后世。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為;又以其子孫之所請也,書其惡焉,則人情之所不得,于是乎銘始不實。后之作銘者,當觀其人,茍托之非人,則書之非公與是,則不足行世而傳后。故千百年來,公卿大夫至于里巷之士,莫不有銘,而傳者蓋少。其故非他,托之非人,書之非公與是故也。然則孰為其人而能盡公與是歟?非蓄道德而能文章者,無以為也。蓋有道德者之于惡人,則不受而銘之,于善人則能辨焉。而人之行,

12、有情善而跡非,有意奸而外淑,有善惡相懸而不可以實指,有實大于名,有名侈于實。猶之用人,非蓄道德者,惡能辨之不惑,議之不徇?不惑不徇,則公且是矣。而其辭之不工,則世猶不傳,于是又在其文章兼勝焉。故曰:非蓄道德而能文章者,無以為也。豈非然哉?。ㄔ柤臍W陽舍人書)22從內(nèi)容方面看,本文第一、二段分別論述了_和_。23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銘志開始不真實,是因為代寫銘志的人拒絕不寫真實的情況造成的。B如果請托代筆的人只會批評人,那么寫出來的銘志也不會公正和真實。C有道德的人對于邪惡的人,不會接受請托為他們寫銘志。D銘志流傳較少的原因,就在于大多把過世者寫得太好了。24整理認為銘志能夠流傳后世

13、的關(guān)鍵是什么?(用自己的話回答)答: 25第二段中,“猶之用人,非蓄道德者,惡能辨之不惑,議之不徇?”所運用的論證方法的好處是 。26對于人們的行為,整理說“有情善而跡非,有意奸而外淑”,你怎么看待這種現(xiàn)象,請談?wù)勀愕目捶?。答?22銘志不能流傳的原因 銘志能夠流傳的條件23C24要找到具有道德又擅長寫文章的人來寫銘志。25用人們熟知的事情來進行比較,通俗易懂。26不能只從外表去看一個人的行為,只有表里結(jié)合,才能正確評價、看待一個人?!緟⒖甲g文】王翰,字子羽,并州人。景元宏年,盧逸當主考官時考中進士。又考中直言極諫科,又考中超拔群類科。王翰少年時豪爽放縱,依仗有才而不受禮法束縛,喜好酗酒,馬廄

14、中有很多名馬,家里養(yǎng)了許多歌女舞女。王翰說話的用意,是把自己同王伺相比。他每天召集才智杰出人,把放飛禽擊大鼓當作歡樂的事。張嘉貞擔任并州長史時,優(yōu)厚地對待他。王翰在酒宴間自己唱歌,來讓張嘉貞隨著歌聲起舞,神情高昂。張說(對王翰)尤其給予不尋常的禮遇,等到(他)輔佐治理政事后,征召(王翰)擔任正字,又提拔任駕部員外郎。張說被罷免后,王翰離京擔任仙州別駕。(王翰)因為盡情地在打獵、飲灑上享樂,被貶到嶺南,在半路上去世。王翰擅長寫詩,寫有很多壯麗的詩篇。文士祖詠、杜華等人,曾經(jīng)同王翰交游。杜華的母親崔氏說:“我聽說孟母三遷的事,我現(xiàn)在想要選擇地方居住,讓你同王翰做鄰居也就滿足了?!蓖鹾驳牟拍芎兔曄?/p>

15、這樣。燕國公張說評論王翰的文章,說“就像美玉制成的酒杯,雖然色彩絢麗值得珍惜,但也有很多斑點和缺損”就是這樣。王翰有詩集至今流傳。太史公司馬遷對古代平民身份的俠士埋沒無人知道感到遺憾,因為他們的義氣能在生死存亡之間顯示出來,卻又不夸耀自己的德行,千斤黃金,四匹馬拉的豪華車輛,(在他們眼中)僅僅像小草一樣。名聲不是憑空樹立的,確實??!看王翰的豪氣,大概也像古俠士一類吧!等到社會風氣衰敗的時候,做子孫的人,全都想褒贊顯揚他們的先人,卻不根據(jù)事理。所以,即使是邪惡的人,(他的子孫)也都追求鐫刻他的銘志,用來向后世夸耀。寫銘志的人既不拒絕不寫,又因為是墓主的子孫請托的,寫墓主的惡跡,就在人的常情上是不

16、能做的事,于是銘志就不公正和不真實,就不能足夠用來在當代流行并且流傳到后世。所以千百年來,從公卿大夫到民間的讀書人,沒有誰不刻有銘志,然而流傳的似乎很少,那原因不是別的,就是把銘志托付給不合適的人,寫出銘志不公正和不真實的緣故。既然這樣那么誰是最合適的人,能夠完全做到公正和真實呢?不是積蓄道德而又擅長寫文章的人是無法做到的。具有道德的人對于邪惡的人,就會不接受(請托)去為他寫銘志,對于一般的人就能辯別這種情況。人們的行為,有內(nèi)心善良但做出的事跡不對,有內(nèi)心奸詐但外表善良,有言行惡跡互相差別很大但又不能確實指明,有實際比名聲大,有名聲比實際大。猶如任用人,不是積蓄道德的人,怎么能辯別對方不迷惑,

17、評議對方不偏私?不迷惑不偏私,就能做到公正而且真實了。但如果他的文辭寫得不精致,那么世上還是不流傳的,由于這個原因又在于寫銘志的人文章同時要寫得好。所以說不是積蓄道德而且善于寫文章的人是無法做到的。難道不是這樣嗎?閱讀下文,完成2226題。(12分)趙郡蘇軾,余之同年友也。自蜀以書至京師遺余,稱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攜其文數(shù)十萬言,安生攜其文亦數(shù)千言,辱以顧余。讀其文,誠閎壯雋偉,善反復馳騁,窮盡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縱,若不可極者也。二生固可謂魁奇特起之士,而蘇君固可謂善知人者也。頃之,黎生補江陵府司法參軍,將行,請余言以為贈。余曰:余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將以言相求于外邪?黎生曰:“

18、生與安生之學于斯文,里之人皆笑以為迂闊,今求子之言,蓋將解惑于里人?!庇嗦勚灶櫠?,夫世之迂闊,孰有甚于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余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闊孰有甚于予乎?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為笑于里之人。若余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且重得罪,庸詎止于笑乎?然則若余之于生,將何言哉?謂余之迂為善,則其患若此;謂為不善,則有以合乎世,必違乎古,有以同乎俗,必離乎道矣。生其無急于解里人之惑,則于是焉,必能擇而取之。遂書以贈二生,并示蘇君,以為何如也?(曾鞏贈黎安二生序)【注】迂闊:不合實際。庸詎:難道22.本文整理曾鞏,字子固,世稱 先生,為唐宋八

19、大家之一。 (1分)23.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A.蘇軾與整理是同一屆科舉考試中榜的朋友。B.對黎生的請求,整理表示既已心知就無必要再寫贈言了。C.黎生球贈言,是為了向里人傳道、授業(yè)、解惑。D.二生之“迂”只在為文方面,而整理卻在為人處事上更加迂闊。24.整理為什么說自己“困于今而不自知”?(可用文中的語句回答) (2分) 25.文中希望黎安二生“擇而取之”的是 。(2分)26.整理寫此文“以贈二生,并示蘇君”的用意是什么? (4分) 參考答案:22、南豐(1分)23、C(3分)24、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2分)25、謂余之迂之善(2分)26.(1)婉

20、言勸勉二人為人為文要“信乎古”、“志乎道”,不以里人“迂闊”之譏為患。(2)肯定二生才華以回應(yīng)蘇軾的引薦,表達對友人的尊重。(共4分)(高考文言周周練三十六)贈黎安二生序(宋)曾鞏趙郡蘇軾,予之同年友也。自蜀以書至京師遺予,稱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攜其文數(shù)十萬言,安生攜其文亦數(shù)千言,辱以顧予。讀其文,誠閎壯雋偉,善反復馳騁,窮盡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縱,若不可極者也。二生固可謂魁奇特起之士,而蘇君固可謂善知人者也。頃之,黎生補江陵府司法參軍。將行,請予言以為贈。予曰:“予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將以言相求于外邪?”黎生曰:“生與安生之學于斯文,里之人皆笑以為迂闊。今求子之言,蓋將解惑于里人

21、?!庇杪勚?,自顧而笑。夫世之迂闊,孰有甚于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予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闊,孰有甚于予乎!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為笑于里之人。若予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歸,且重得罪,庸詎止于笑乎?然則若予之于生,將何言哉?謂予之迂為善,則其患若此;謂為不善,則有以合乎世,必違乎古,有以同乎俗,必離乎道矣。生其無急于解里人之惑,則于是焉必能擇而取之。遂書以贈二生,并示蘇君,以為何如也?注 魁奇特起:意指新奇、杰出。 司法參軍:官名,州府長官的佐吏,掌管刑獄治安。 斯文:指黎生、安生寫作的古文。 迂闊:拘泥守舊,不切實際。 庸詎:豈,難道。2

22、3、本文整理和其同時代的蘇軾、 等人,都是“古文運動”的中堅。24、整理在第三段中說 “然則若予之于生,將何言哉”是因為。(請用自己的話回答)25、整理認為自己的“迂闊”具體表現(xiàn)在 。26、文章最后所說的“擇而取之”是希望黎安二生能在古文與時文、 與 之間做出選擇。27、下面對這篇贈序的分析評價,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的“文眼”即為“迂闊”二字,全文議論緊緊圍繞“迂闊”二字展開。B、第三段的議論是就黎生所謂“里之人笑其迂闊,求言以解里人之惑”而發(fā)。C、整理行文的意圖是為了表明對世人譏笑的這種“迂闊”,自己是矢志不渝的。D、本文也是整理為自己的懷才不遇而寫的,議論咄咄逼人,心中憤懣一瀉無

23、遺。28、你能否從上文的論述中大致判斷出“古文運動”的基本主張?試簡要概括如下:(1) ;(2) 。四、閱讀下文,完成2328題。(12分)23、歐陽修、王安石、蘇轍、蘇洵(寫出一人即可 1分)24、認為黎安二生的“迂闊”尚不如自己,都還要受到鄉(xiāng)里的嘲笑,自己這個世上最“迂闊”的人,若向他們贈言,非但不能解除家鄉(xiāng)人對他們的錯誤認識,反而會更加得罪家鄉(xiāng)人,所以不知道能向他們說什么。(2分)25、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 / 只知道信奉古訓,卻不懂得迎合當世;只知道立志于圣賢之道,卻不懂得隨同世俗。(2分)26、道 世俗(2分)27、D(2分)28、(1)文以載道(合乎古訓、

24、文章內(nèi)容力求充實、窮盡事理等內(nèi)容方面的特點);(2)文章的形式應(yīng)有所創(chuàng)新,整理有自由馳騁的筆力。(寫出一條2分,兩條3分) 參考譯文:趙郡蘇軾,是和我同年科考的學友。他從蜀地寫信寄到京城給我,贊揚蜀地的學士黎生、安生。不久黎生帶著他的文章幾十萬字,安生帶著他的文章也有幾千字,屈駕前來看我。我讀他們的文章,確實氣勢壯闊,風格雄偉,善于反復辨析,把事理說得很深透.他們的才情、筆力奔放,似乎是不可估量的。他們二人確實可以說得上是特別杰出的人才,而蘇君也的確可以說是善于識別人才的人了!不久以后,黎生補任江陵府司法參軍。臨走的時候,請我寫幾句話作為贈別。我說:“我對你的了解,已經(jīng)放在心里了,還需要用言辭

25、表達出來么?” 黎生說:“我和安生學習古文,同鄉(xiāng)鄰里都譏笑我們,認為是迂闊。現(xiàn)在請您寫幾句話,是想解除同鄉(xiāng)鄰里的糊涂看法?!蔽衣犃诉@話,想想自己,不禁笑了。世上迂闊的人,有誰比我更厲害呢?只知道信奉古訓,卻不懂得迎合當世;只知道立志于圣賢之道,卻不懂得隨同世俗。這就是我為什么困頓到現(xiàn)在而自己尚不知道的原因啊。世人的迂闊,有誰比我更厲害呢?現(xiàn)在你們的迂闊,只因文章不合世俗,這不過是小的迂闊罷了,還擔心被同鄉(xiāng)鄰里譏笑,像我的迂闊可就大了。如果你們拿了我的話回去,將要得到更多的責怪,豈能只停留在譏笑上呢?既然這樣,那么我將對你們說些什么好呢?說我的迂闊是好的,可是它的禍害卻是這樣;說它不好,那么雖然

26、可以迎合現(xiàn)代,但一定違背古訓,有附和流俗的地方,就一定背離圣賢之道了。你們還是不要急于解除同鄉(xiāng)鄰里的糊涂認識吧,這樣就一定能夠在古文、時文;道、世俗這方面作出選擇。我于是寫了這些話贈給二位,并且拿給蘇君看,你們認為怎么樣呢?(王)安石,臨川人,好讀書,善屬文。曾鞏攜其所撰以示歐陽修,修為之延譽。擢進士上第,授淮南判官。故事,秩滿許獻文求試館職,安石獨否。調(diào)知鄞縣,通判舒州。文彥博為相,薦其恬退,乞不次進用,以激奔競之風,歐陽修薦為諫官,安石皆以祖母年高辭。修以其須祿養(yǎng),復言于朝,召為群牧判官,改度支判官。安石議論高奇,能以辯博濟其說,果于自用,慨然有矯世變俗之志。于是上萬言書,其大要以為:“今

27、天下之財力日以困窮,風俗日以衰敗,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則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傾駭天下之耳目,囂天下之口,而固以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財,取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自古治世,未嘗以財不足為患也,患在治財無其道耳。”先是,館閣之命屢下,安石輒辭不起,士大夫謂其無意于世,恨不識其面;朝廷每欲畀于美官,唯患其不就也。及赴是職,聞?wù)吣幌矏?。(?jié)選自綱鑒易知錄&8226;宋紀)16、寫出加點詞在句中的含義。(4分)(1)擢進士上第( ) (2)乞不次進用( )(3)能以辯博濟其說( ) (4)慨然有矯世變俗之志( )17、下列各句括號中是補

28、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A召(安石)為群牧判官,改度支判官 B(歐陽修)秩滿許獻文求試館職C朝廷每欲舁(安石)于美官 D及(安石)赴其職,聞?wù)吣幌矏?8、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5分)(1) 曾鞏攜其所撰以示歐陽修,修為之延譽。(2)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19、請在文中找出能從側(cè)面表現(xiàn)王安石才干的句子。(2分)20、王安石學識淵博,好讀書,善屬文,才華橫溢,是北宋時的大改革家。從文中看,他認為要辦大事就得做到。(2分)16、(1)擢:選拔、提拔 (2)乞:請求(3)濟:成就 (4)矯:改變17、 B18、(1)曾鞏拿著他所寫的文章給歐陽修看,歐陽修替他傳播名譽。(2

29、)效法先王的法令制度,只是取法他最初的本意罷了。19、朝廷每欲畀于美官,唯患其不就也。及赴是職,聞?wù)吣幌矏偂?0、在“基層”多鍛煉,以便了解民情,增加才干,實實在在地提高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參考譯文:王安石,是臨川人,喜歡讀書,善于寫文章。曾鞏拿著他所寫的文章給歐陽修看,歐陽修替他傳播名譽。他考中了進士第一名,被授予淮南判官。按照宋初舊制,地方官員任期滿后,允許向朝廷呈獻文章申請考取閣職,惟獨王安石放棄了這個機會,被調(diào)任鄞縣,任舒州通判。文彥博做丞相的時候,以王安石恬退忍讓而推薦他,請求不按照次序破格任用,來制止四處奔走跑官的風氣。歐陽修推薦他做諫官,王安石都以他的祖母年高為由推辭。歐陽修考慮

30、他需要俸祿來供養(yǎng)家人,再一次向朝廷請求,任命他為群牧判官,改度支判官。王安石識見高深獨特,能用其辯才和博學成就自己的學說,行事果斷自信,慷慨而有改變世俗風氣的志向。于是向皇帝上書萬言,其大意為:“現(xiàn)在天下的財力越來越貧乏,風俗越來越衰退敗落,原因就在于百姓不知法度,沒有效法先王的法令制度的緣故呀。效法先王的法令制度,只是取法他最初的本意罷了。如果效法它的本意,那么我所做的一番政治改革,就不至于使天下百姓驚恐不安了,也就符合先王的政治統(tǒng)治了。憑借天下的力量來產(chǎn)生天下的財物,取得天下的財物來供應(yīng)天下的花費;自古以來治理國家沒有因為財物不足而為患的,患在治理沒有按照規(guī)律?!痹谶@之前,館閣的命令屢次下

31、發(fā),王安石屢次推辭不接受,士大夫認為他無意于仕途,恨自己無緣結(jié)識王安石。朝廷每次要任命他一個官職,總是擔心他不接受。等到他就任了這個職位,聽到的人沒有不高興的。(六)閱讀下文,完成第22-27題。(13分)(2008年上海秋考)江西之境,其山奇秀,而水清瀉,委折演注,至于南昌,則山益壯、水益大,故生人稟是氣者,多能文章,而其為文又能脫略其鄙樸之質(zhì),振作其委靡之體。故言文者,未有先于江西。然習俗之弊:其上者常以怪詭險澀為能事,以造語至不可解為絕妙。其次者泛取耳聞經(jīng)史子傳,下逮小說,無問類不類,鈔襲近似而雜舉之,以多為博。而下者,乃突兀其首尾,輕重其情狀,輕重其情狀,以文為事。嗚呼,此何為者哉!大

32、抵其人,于學無所養(yǎng),于德無所蓄,假以文其寡陋;而從之者,亦樂其易能。無怪其禍之至此,不可收拾也。即以江西為文者論之:歐陽文忠公、王文公、曾南豐非其人乎?執(zhí)筆諸君亦嘗取其書而讀之,凡己之所為,合于此三君否也?茍不合,則己之謬可知也,而曾不出此,何也?蓋三君之文,非止發(fā)于天資而已也。其通今博古,養(yǎng)德制行,所從來者遠矣,宜乎樂為寡陋而為能者不知恩也。如此而欲以文自命,則亦惜乎秀氣之委者矣。悲夫,豈獨學者之咎哉!豈獨學者之咎哉!南昌劉君資深,以其子應(yīng)文之文求教于余。觀資深之意,深有望于其子矣。應(yīng)文之筆端,清而健,信乎山水秀潤之所鐘者,設(shè)有可望者也。余于江西有情,特以憂江西之文敝者,而告之應(yīng)文,愿應(yīng)文勉

33、之哉。(選自元朝虞集 南昌劉應(yīng)文文稿敘,有刪改)【注】曾南豐:曾鞏。 委:聚集。22本文為什么以景起筆?(2分)答案要點:(1)突出江西山水之靈氣,點明江西人為文靈氣之由來。(2)為下文闡述作文之道不只得益于山水之靈氣作鋪墊。23第段中“習俗之弊”指的是以 為 、以多為博、以文為事。(2分)答案:奧(怪、詭、險、澀);妙(好、佳、巧、美、絕)。24概述第 段中畫線句的表達作用。(2分)答案:(用反復的修辭手法)強調(diào)造成文風不正后果的責任不只在于學者?;蚩纱?過錯不只在于所學文風不正,更在于不務(wù)根本(養(yǎng)學與蓄德)。25對本文表現(xiàn)手法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2分)A正反結(jié)合B虛實相生C古今對比D先

34、敘后議答案:B 26本文闡述的為文之道是 。(用自己的話概括)(2分)答案:要通今博古,養(yǎng)學蓄德。27本文在勉勵后生善于求教方面給我們有益的啟示。請了解課文師說的內(nèi)容,談?wù)勄蠼痰闹匾浴#?分)答案:舉例1分,闡述1分,表達1分。 可了解的文中句子有:(1)古之學者必有師。(2)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3)三人行,則必有我?guī)?。?)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高考文言文周周練一22在宋代,和王安石并稱為“唐宋八大家”的有“三蘇”、曾鞏和。(1分)高考文言周周練三十一東坡 蘇軾雨洗東坡月色清,  市人行盡野人行。 莫嫌犖確坡頭路, 自愛鏗然曳杖聲。注釋:東坡是一個地名,在

35、黃州城東,整理被貶,在此自號“東坡居士”。:犖確:山石大而多的樣子。 14、文學史上所稱“ ”,除了蘇軾外,還有:韓愈、柳宗元、歐陽修、曾鞏等。(1分)15、第一句中的“清”字用得好,說說它好在哪里。(3分)  16、后人認為蘇軾在定風波中“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流露出的心態(tài)與本詩相近。請結(jié)合上述詩或詞中的句子,分析這是一種怎樣的心態(tài)。(4分)二、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1416題:(8分)14、 唐宋八大家。15、收到了情景交融的表達效果。實寫雨后山岡幽靜,皎潔月光透過無塵的碧空,敷灑在珠水晶瑩的萬物上,一片澄明的境界(2分)

36、;暗寫詩人守志僻處而自足于懷的悠閑(1分)(意思對,不寫出情景交融也可得分) 16、胸懷開朗。例如:凹凸不平的坡頭路,夠磨難人了,但將拄杖著實地點在上面,鏗然一聲,便支撐起矯健步伐,精神抖擻地前進了?!捌骂^路”不正是整理坎坷的仕途嗎?一個“莫嫌”,一個“自愛”表現(xiàn)了整理面對困難坎坷開朗樂觀,不氣餒頹喪的心態(tài)。(4分) (二)醒心亭記曾鞏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歐陽公作州之二年,構(gòu)亭曰“豐樂”,自為記,以見其名之意。既又直豐樂之東幾百步,得山之高,構(gòu)亭曰“醒心”,使鞏記之。 凡公與州之賓客者游焉,則必即豐樂以飲?;蜃砬覄谝樱瑒t必即醒心而望。以見夫群山相環(huán),云煙之相滋,曠野之無窮,草樹眾

37、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聞,則其心灑然而醒,更欲久而忘歸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為名,取韓子退之北湖之詩云。噫!其可謂善取樂于山泉之間,而名之以見其實,又善者矣。 雖然,公之作樂,吾能言之。吾君優(yōu)游而無為于上,吾民給足而無憾于下,天下之學者皆為材且良,夷狄鳥獸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樂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豈公樂哉?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若公之賢,韓子歿數(shù)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賓客,尚未知公之難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為人,而覽公之跡,思欲見之,有不可及之嘆,然后知公之難遇也。則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歟!而鞏也,又得以文詞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歟! 慶歷七年八月十五日記。 注

38、 歐陽公作州之二年:即宋慶歷六年,是歐陽修被貶滁州的第二年。 韓子退之北湖之詩云:韓愈北湖詩有“應(yīng)留醒心處,準擬醉時來”的句子。23(2分)整理以“豐樂亭”起筆的用意何在?請簡要說明。 24(2分)文中畫線句若用一個成語概括應(yīng)該是。25(2分)從上文內(nèi)容推測,歐陽修以“豐樂”二字命名亭子的主要原因是 。(用自己的語言回答)26(2分)歐陽修在醉翁亭記中說“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上文與此意思相對應(yīng)的兩處是 ( )( ) A凡公與州之賓客者游焉,則必即豐樂以飲 B或醉且勞矣,則必即醒心而望 C則其心灑然而醒,更欲久而忘歸也 D其可謂善取樂于山泉之間 E一山之隅,一泉之旁乃公所以寄意于此

39、也27(4分)你認為曾鞏的這篇記“醒心亭”的文章是否做到了“以見其名之意”?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加以評價。 22(2分)曾鞏 耳目一新23(1分)其可謂善取樂于山泉之間24(2分)介紹醒心亭周圍的景物(或介紹醒心亭的風景)醒心亭命名的緣由。25(3分)C( “其心灑然而醒”是“樂”的實質(zhì);由“一山之隅,一泉之旁,豈公樂哉?” 可知這不是“公之樂”; 由“天下之學者,皆為才且良,夷狄鳥獸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樂也?!笨芍恰肮畼贰保?寫同游者的“喜”與“幸”; 是寫“后百千年,有慕公之為人”的人)26提示:為人,歐陽修是一個與民同樂、豪放灑脫的人(2分);為官,歐陽修是一個遠在“江湖”憂其君(憂

40、國憂民)的好官(2分)。適當了解文章內(nèi)容來說?!緟⒖甲g文】在滁州的西南方,泉水的旁邊,歐陽公出任知州的第二年,建筑涼亭叫“豐樂亭”,己寫了一篇豐樂亭記,來說明豐樂亭名稱的由來。之后又徑直在豐樂亭往東幾百步,找到山勢高的地方,建筑涼亭叫“醒心亭”,并且請我為它寫一篇記事。只要歐陽公和賓客來游玩,一定會到豐樂亭飲酒。有人喝醉并且勞累了,就一定會到醒心亭觀望風景,看到群山環(huán)繞,白云山嵐水氣滋生蔓延,一望無際的曠野,花草樹木茂盛,山泉巖石秀麗,讓他們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聽到的都有清新的感覺,他們的心也因驚奇而醒來,甚至久待而忘了回去。所以根據(jù)這樣的事形成的原因為它取名“醒心亭”,這是取自韓愈北湖一詩的

41、句子。唉!他真可以說擅長從山泉之間獲得樂趣,而且給它們?nèi)∶麃盹@示它們的實際情況,又是更擅長的了!雖然如此,歐陽公的快樂,我能形容。我們的國君在上能寬大化民,不用刑罰,我們的人民在下生活充裕,沒有怨恨,天下的求學的人都賢德有才能,邊遠地區(qū)鳥獸草木生長都適當合宜,這才是歐陽修的快樂。而只是在一座山的角落、一池泉水的旁邊,難道是歐陽公的快樂嗎?這其實是歐陽公用來在這里寄寓他的理想呀。像歐陽公的賢德,韓愈死后的數(shù)百年才有。現(xiàn)在與他同游的賓客都還不知道歐陽公的難得。以后的百千年,有人仰慕歐陽公的為人,來參觀他的遺跡,想要見他一面,卻有沒辦法再見到的感嘆(或說有比不上他的感嘆),然后才知道歐陽公的難得。所

42、以凡是與他在這里同游的人,難道可以不感到歡喜、幸運嗎?而我又可以借著文章寄托名聲在他的文章之后,難道可以不感到歡喜、幸運嗎!宋仁宗慶歷七年八月十五日記。拓展訓練2011一模閔行區(qū)(六)說 宮宋 曾鞏室堂奧備然后為宮。宮,賢有力者之所有也。若乃為之,則非賢有力者之所能也。故有材木于此,雖累千萬,必待匠人焉爾。匠人之為之也,廣輪高下,橫斜曲直,一板以上皆有法也。巧既發(fā)于心,繩墨刀尺皆應(yīng)于手,其成也必善。巧既奪于心,繩墨刀尺皆戾于手,且以高者為庫,直者為鉤也,其卒可以成自善乎?有若公輸在,肯舍法度而利之乎?不肯,則將得拙工,而嗜利者從之,為之窮歲月,耗材與力,至竭而已耳。今夫天下之為宮也,人主之所安

43、而有也,州縣有司之為室堂隅奧也,萬機之為材木也,人主之所不能自治也,其勢必付之人。付之而當且專,則輯矣。付之而當否未前定,又一一束縛之,其異于戾匠人也亡矣。有圣且賢,肯枉道而就之乎?不肯,則易而他使。使圣且賢則猶是也,又易而他使,則得庸者邪者而從之與之,日夜力為之,至盡敗萬事而已耳。秦之亡其宮也,以此?!咀ⅰ繆W:屋子里的西南角。 廣輪:寬長。 板:通“版”,八尺為一版。輯:安定。22文題說宮中的“說”,意思是 。(1分)23在第一段中,“匠人”與“拙工”的區(qū)別主要在于 。(2分)24對文中劃線句理解最恰當?shù)囊豁検? )(3分) A人主圣明賢達,是會禮賢下士并且寬容遷就他們的! B圣明賢達的人,

44、是不會違背事理而承擔這個使命的! C圣明賢達的人,難道肯背信棄義與他們沆瀣一氣的? D人主圣明賢達,難道肯違背規(guī)律將天下交給他們嗎?25文末“秦之亡其宮,以此”一句,表達作用是_ _ 。(3分)26請對本文所揭示的“成”或“敗”的道理,作出自己的評價。(3分) 六、(12分) 22(1分)議論(論說) 23.(2分)匠人按照法度建造宮殿,巧妙的想法發(fā)自于內(nèi)心,繩墨刀尺工具聽從手的使喚,建成漂亮的宮殿。而拙工卻只為貪利而徒耗木材、時間與人力,直到把資源耗盡為止。 24.(3分)B 25.(3分)一語雙關(guān),化用秦阿房宮被焚毀的典故,再次論證觀點并收束全文。提示:“秦之亡其宮,以此”此句在文末有一語

45、雙關(guān)之妙處。句中“宮”既可指秦之阿房宮遭“楚人一炬”而“可憐焦土”,又可指秦之統(tǒng)治因不得法而“族滅”。同時末句又將治國之道印證于前事,使文章論點深刻又具說服力。 26.(3分)要求:能從“為宮”之人的“當”與“不當”、“?!迸c“不專”兩個角度加以評價。 提示:“成”的原因是“付之而當且?!?;“敗”的原因是“付之而當否未前定,又一一束縛之”,“得庸者邪者而從之與之,日夜力為之”。(二)23、以歐陽修的豐樂亭記引出自己寫這篇記的原因,也為下文豐樂亭與醒心亭的對比做準備。(2分) 24、耳目一新(2分) 25、百姓生活豐裕,天下太平(2分) 26、DE(2分)27、是。寫出了亭子之所以名為“醒心”的

46、原因: (1)在酒醉人倦的時候,登亭眺望美景可使人耳目一新,內(nèi)心也隨之清醒爽快; (2)公之所以寄意于醒心亭者,是基于遠大宏闊的政治抱負。“吾君優(yōu)游而無不于上,吾民給足而無憾于天下,天下學者皆為材且良,夷狄鳥獸草木之生者背得其宜”。在曾鞏看來,這才是歐陽修的真樂所在,也是“醒心”所在。(4分)【譯文】 在滁州的西南方,泉水的旁邊,歐陽公出任知州的第二年,建了一座亭叫“豐樂亭”,他親自寫了一篇記,來說明豐樂亭名稱的意思。不久后又在豐樂亭往東幾百步的地方,找到一個山勢高處,建了一亭叫“醒心亭”,讓我為它寫一篇記。 每當歐陽公和州里的賓客來這里游覽,就必定會到豐樂亭飲酒。有人喝醉并且勞累了,就一定會

47、登上醒心亭觀望風景。那里可以看到群山環(huán)繞,云霧相生,曠野無垠,草木茂盛,泉石秀美,所見到的美景使人眼睛為之一亮,所聽到的泉聲使耳朵為之一新,于是,心胸也頓覺清爽,酒也醒了,更想在此久留而忘返。所以就根據(jù)這個緣故而給亭子取名為“醒心亭”,這是取自韓愈北湖一詩的句子。啊!這真可以說善于從山水之間尋找到樂趣,又用所見到的美景來給它命名,這是更見匠心了。 即使如此,我是能夠說出歐陽公真正的快樂的。我們的國君在上能悠然自得,無為清靜,我們的百姓在下豐衣足食,沒有怨恨,天下學者都賢德有才能,四方少數(shù)民族和鳥獸草木都各得其宜,這才是歐陽修的快樂。一個山角、一池泉水,哪里是歐陽公的快樂呢?這不過是他在這里寄托

48、他的情感啊。像歐陽公這樣的賢人,韓愈死后數(shù)百年才有一個?,F(xiàn)在與他同游的賓客都還不知道歐陽公這樣的賢人是很難遇到的。千百年后,有仰慕歐陽公的為人,來瞻仰他的遺跡,想要見他一面的人,擾會有不能與他同時代的感嘆,到那時才知道歐陽公的難得。這樣看來,凡是與他在這里同游的人,難道不感到歡喜、幸運嗎!而我又可以借著文章托名在他的文章之后,難道又能不感到歡喜、幸運嗎! 宋仁宗慶歷七年八月十五日記。(六)閱讀下面文字,完成各題。   臨川之城東,有地隆然而高,以臨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長,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臨川記云也。羲之嘗慕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此為其

49、故跡,豈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強以仕,而嘗極東方,出滄海,以娛其意于山水之間,豈有徜徉肆恣,而又嘗自休于此邪?羲之之書晚乃善,則其所能,蓋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豈其學不如彼邪?則學固豈可以少哉!況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為州學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間也,書“晉王右軍墨池”之六字于楹間以揭之,又告于鞏曰:“愿有記。”推王君之心,豈愛人之善,雖一能不以廢,而因以及乎其跡邪?其亦推其事以勉其學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世尚之如此,況仁人莊士之遺風余思,被于來世者何如哉?   慶歷八年九月十二日,曾鞏記。   1.下列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