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II》-課程教學大綱_第1頁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II》-課程教學大綱_第2頁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II》-課程教學大綱_第3頁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II》-課程教學大綱_第4頁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II》-課程教學大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 II課程教學大綱一、課程基本信息 課程代碼:16122302 課程名稱: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 II 課程類別:專業(yè)課 學 時:32 學 分:2 適用對象: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本科 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課程:古代漢語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 I二、課程簡介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II,是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本科階段的專業(yè)基礎課。中國文學的發(fā)展源遠流長,在魏晉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時期產(chǎn)生了不少經(jīng)典作家作品,這是我們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所在。本課程按這一時期中國文學發(fā)展的基本進程,精選各階段最具代表性作家的詩、賦、小說、詞若干篇,對其要義及藝術特色給予評析。對這些優(yōu)秀作品進行仔細閱讀、重點分析,可以使學生具備

2、清晰可 感的傳統(tǒng)文化印象,具備文言文熟練閱讀的能力。另外本課程蘊含豐富的人文思 想和高尚的情感,通過本門課程的教學,努力探索文學作品中蘊涵的民族心理和時代精神,把握作品中所表現(xiàn)出的深重的憂患意識和愛國主義思想,用歷史眼光和現(xiàn)代觀念審視古代詩文的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特性,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和價值觀念,引導學生體驗作品中生命情感、審美特性和理性精神,在思想和人格建構方面能給予學生一定的幫助,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與審美品位,健全和完善其道德人格的目的。三、課程性質與教學目的1、課程性質: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II是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本科階段的專業(yè)基礎必修課。它與中國古代文學史II相聯(lián)系,系統(tǒng)地學習中國古

3、代文學著名作家的優(yōu)秀作品,把握其精神內(nèi)涵,領會其藝術精髓,一方面可以為準確地理解文學史提供直觀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可以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豐厚遺產(chǎn),也可以培養(yǎng)大學生深厚的文化素質。2、課程教學目標:本課程重在文學作品的分析與鑒賞,旨在使學生在閱讀與品鑒的基礎上,對具體的文學作品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并由簡單的文本研究拓展至對文學現(xiàn)象、文學流派乃至文學精神的感悟與把握上。3、思政育人目標:本課程通過對愛國、愛家、愛人民等文學作品的選擇和講解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國情懷和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理解;通過對優(yōu)秀文學作品高超藝術水準的分析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自豪感;通過對文學家苦吟和努力創(chuàng)新事跡的講解培養(yǎng)學生

4、的精益求精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通過對文學作品前后源流關系的勾連與梳理培養(yǎng)學生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自覺弘揚。四、教學內(nèi)容與要求教學內(nèi)容:這一時期名家名篇為數(shù)眾多,以下所列十三章篇目為基本教學篇目??紤]到各屆學生的授課內(nèi)容不能一成不變,故在十三章后列出一些備選篇目,以供課程調整時選用。第一章 曹植詩選講第二章 南朝民歌選講第三章 江淹賦選講第四章 庾信賦選講第五章 魏晉南北朝志人小說選講第六章 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選講第七章 唐詩選講:王梵志詩選講第八章 唐詩選講: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第九章 唐傳奇選講:霍小玉傳第十章 唐傳奇選講:南柯太守傳第十一章 詞選講:溫庭筠詞選講第十二章 詞選講:敦煌曲子詞選講第十

5、三章 詞選講:李煜詞選講備選篇目:、曹植賦選講;、嵇康文選講;、陶淵明文選講;、李嶠詩 選講;、李白詩選講;、杜甫詩選講;、白居易詩選講;、李賀詩選講; 、李商隱詩選講;10、唐傳奇李娃傳;11、韓愈文選講;12、花間詞選講。 教學要求: 1、廣泛閱讀魏晉南北朝及隋唐五代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提高閱讀興 趣,進一步加深對傳統(tǒng)文化的感性認知。(泛讀) 2、正確理解文本,是本課程的最基本要求。對此期文學發(fā)展過程中重要作家的重要作品進行精讀,舉一反三,勾連成線,從而從史的角度提高對古代文學的整體把握能力。(精讀) 3、通過對所選文學作品的認真研讀,在自學和教師課堂講授相結合的基礎上,掌握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與藝

6、術特色,加強閱讀與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4、掌握“知人論世”這一文學批評原則和方法。不僅將作品放在其時的時代背景下進行正確分析,同時也要透過作品本身去了解當時、當世社會的生活風貌和精神面貌。 5、對具體作品的分析,鼓勵“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高等院校的教學,關鍵是對學生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的課堂講授不能代替學生的獨立鉆研。因此,本課程強調教師講課的指導性、啟發(fā)性、示范性,要講重點、難點,避免一般性地復述教材。同時還要積極吸收學術界最新研究成果,并有選擇地應用于課堂教學,以擴大學生的學術視野,促進學生的獨立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學術潛質。另外,要強調學生的自學,積極引導學生看參考書,接

7、觸原著、古注以及有關的古今評論資料,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推行課堂講授與課下自學相結合的模式,將經(jīng)典、難點的作品列為講授內(nèi)容,而將次要的易懂的作品列為自學內(nèi)容。對學生口頭與文字表達能力的訓練也十分重要,為此,作為必不可少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每學期都應安排適當?shù)挠懻?,并指導學生撰寫專題論文。 針對每一位經(jīng)典作家作品的閱讀建議: 1、以教材中國文學作品選中的精選作品為主,引導學生對文學名著進行“鑒 賞性閱讀”,即強調學習者心靈的投入,與作者進行精神的對話;不僅注意作者“寫什么”,更著重體味作者“為何寫”“怎么寫”,反復揣摩作品的情感,言語,行文結構與文體風格 2、在鑒賞性閱讀的基礎上,還可以引導部分基礎與條件

8、較好的學生進行“研究性 閱讀”,即進入文本又跳出文本,進行質疑與客觀評價。要引導學生把作品放回到“文學史”中,進行比較性的閱讀(不同時代相類作品的比較,同一時代相類作品的比較,同一作家不同時期作品的比較,等等)。要指導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查找資料,進行獨立思考,寫出分析性、研究性的文章。 3、本課程與其它文學課程相比,實踐性較強。因此,教學中要突出兩個環(huán)節(jié)。 首先是“讀”:要集中主要精力讀教材中的選文,而且要根據(jù)教材的指導, 讀全書,讀作家的其他作品,讀得越多越好。最初讀的時候,不要看任何參考資料,要直接讀原文,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要特別重視與珍惜自己閱讀的第一印象;在反復的獨立閱讀中,有了自己

9、的一些想法以后,再去讀必要的參考資料, 以啟發(fā)自己的思考,開拓閱讀視野。初讀時要著重對作品的總體感悟與把握; 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文本(或部分文本)的細讀,細心揣摩作者的語言與寫法。 不僅要默讀,而且要提高聲音朗讀,在朗誦中讀出作品的情感與韻味。如有可 能,一些詩詞與文章的精彩片斷最好能背誦。其次,在多讀的基礎上還要“多寫”,一是要勤寫“讀書筆記”,要養(yǎng)成“每讀 書必動筆”的習慣,讀書筆記的寫法是自由的:讀后感想,片斷的分析,提出不同看法,抄錄選文中的佳句好詞都可以。有條件與興趣,還可以進行模仿性以至創(chuàng)造性的寫作。教師的任務是在學生的讀與寫中作適當?shù)攸c撥;不要越俎代庖地作過多的、過于瑣碎的分析

10、。第一章 曹植詩選講(一)目的與要求、逐字逐句讀懂野田黃雀行、美女篇;、了解作者曹植的生平經(jīng)歷;、分析 這些代表作的表層及深層內(nèi)涵;、總結曹植詩的藝術特點(二)教學內(nèi)容、曹植的生平與思想:曹植的詩歌以曹丕稱帝為界線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前期的詩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負,貫穿了“戮力上國,流惠萬民”的雄心壯志;后期的詩歌主要是表達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憤;、野田黃雀行、美女篇的寫作背景:野田黃雀行是后期的詩歌,借少年削破網(wǎng)羅解救黃雀的故事,表現(xiàn)了詩人對迫害的憤怒和反抗;、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高臺多悲風”兩句起興,隱喻時勢的動蕩不安,在詩人心中掀起的波瀾。樹是高樹,風是悲風,到處都是不平的呼嘯?!?/p>

11、悲風”這個意象帶有建安時代的 時代氣息,其中凝聚著悲涼慷慨的感情。“利劍不在掌”兩句直抒苦悶之情:手中沒有權,又何必結交許多朋友?這種感慨是有背景的:建安二十四年,曹操為防止曹植和曹丕爭權,殺了曹植的主要羽翼楊修。次年曹丕即位,又殺了曹植的知交丁儀、丁廙。因此有人說這首 詩是為丁氏兄弟而作?!安灰娀h間雀”到結束,表現(xiàn)詩人對迫害的反抗情緒。在現(xiàn)實生活中,曹植是沒有力量反抗的,所以只有借助幻想,而幻想中的反抗又是用比喻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的:黃雀為了躲避鷂鷹,卻投進了人設下的網(wǎng)羅,正是逃出虎口,又進狼窩。設網(wǎng)羅的人見捕到獵物自然高興,少年看到黃雀落入網(wǎng)羅而替它悲傷。少年拔劍削破網(wǎng)羅,黃雀得以飛出,躲開迫

12、害。詩中的鷂和網(wǎng)羅代表強大的惡勢力,黃雀比喻受害者,少年則是曹植的理想中解救受難者的俠義形象;、詩歌體現(xiàn)出的曹植詩的藝術特點:詩品評價曹植的詩“骨氣奇高,辭采華茂”,很能概括曹植詩的藝術風格。曹植一生熱衷功名,追求理想,遭遇挫折后,壯志不衰,轉多憤激之情,所以詩歌內(nèi)容充滿追求與反抗,富有氣勢和力量,這就形成了“骨氣奇高”的一 面。這首詩表現(xiàn)了詩人對迫害的憤怒和反抗,表現(xiàn)出“骨氣奇高”的特點。曹植的詩講究藝術表現(xiàn),形成了“辭采華茂”的一面。這首詩以俠義少年解救黃雀比喻解救受難者,顯得新穎而貼切,表現(xiàn)出“辭采華茂”的特點。(三)思考與實踐、將這兩篇與曹植的其它詩如贈白馬王彪、白馬篇進行思想情感與藝

13、術特點的比較研討。也可將美女篇其洛神賦參看。洛神賦是他抒情小賦中的名作。這篇賦接受了神女賦的影響。它熔鑄神話題材,通過夢幻境界,描寫一個人神戀愛的悲劇。賦中先用大量篇幅描寫洛神宓妃的容貌、姿態(tài)和裝束,然后寫到詩人的愛慕之情和洛神的感動:“于是洛靈感焉,徒倚旁徨,神光離合,乍陰乍陽。竦輕軀以鶴立,若將飛而未翔。踐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長吟以永慕兮,聲哀厲而彌長?!蓖ㄟ^這些動作的描繪把洛神多情的性格也刻劃得十分突出。最后寫到由于“人神之道殊”,洛神含恨贈珰而去,和詩人失意追戀的心情,有濃厚的悲劇氣氛。這篇賦想象豐富,描寫細膩,詞采流麗,抒情意味和神話色彩很濃,藝術的魅力很大。(四)教學方法與

14、手段結合多媒體課堂教學,穿插提問、討論。也可適當播放與本篇內(nèi)容密切相關的音頻視頻資料。第二章 南朝民歌選講(一)目的與要求、讀懂課本中所選南朝民歌中的代表作;、了解南朝民歌產(chǎn)生的背景;、分析代表性 詩歌的思想意蘊;、總結南朝民歌的藝術特點(二)教學內(nèi)容、南朝民歌產(chǎn)生的背景;、南朝民歌的思想內(nèi)容;、南朝民歌體現(xiàn)出的藝術特點(三)思考與實踐、將南朝民歌與過去所學的北朝民歌木蘭辭、敕勒歌進行比較研討,看看有何不同。(四)教學方法與手段結合多媒體課堂教學,穿插提問、討論。也可適當播放與本篇內(nèi)容密切相關的音頻視頻資料。第三章 江淹賦選講(一)目的與要求、逐字逐句讀懂恨賦;、了解作者江淹的生平經(jīng)歷;、分析

15、本賦的內(nèi)涵;、總結其賦的藝術特點(二)教學內(nèi)容、江淹的生平與思想;、恨賦的寫作背景;、本賦的思想內(nèi)容;、本賦體現(xiàn)出的藝術特點:選材的典型;情感的凄苦;語言的濃艷。(三)思考與實踐、將本賦與別賦進行思想情感與藝術表達的對比。(四)教學方法與手段結合多媒體課堂教學,穿插提問、討論。也可適當播放與本篇內(nèi)容密切相關的音頻視頻資料。第四章 庾信賦選講(一)目的與要求、逐字逐句讀懂小園賦;、了解作者庾信的生平經(jīng)歷;、分析本賦的內(nèi)涵及獨特情感;、總結其賦的藝術特點(二)教學內(nèi)容、庾信的生平與思想;、小園賦的寫作背景;、本賦的情感特點;、本賦體現(xiàn)出的藝術特點(三)思考與實踐、小園賦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內(nèi)心情感?、

16、庾信賦的藝術特點是什么?(四)教學方法與手段結合多媒體課堂教學,穿插提問、討論。也可適當播放與本篇內(nèi)容密切相關的音頻視頻資料。第五章 志人小說選講:世說新語選講(一)目的與要求、逐字逐句讀懂教材所選王子猷居山陰等四則故事文本;、了解作者劉義慶的創(chuàng)作思想;、總結此期志人小說的特點(二)教學內(nèi)容、劉義慶的創(chuàng)作思想;、四則故事的思想內(nèi)容;、志人小說的藝術特點:通過富有特 征性的細節(jié)勾勒人物性格,語言簡練。(三)思考與實踐、劉義慶具有怎樣的創(chuàng)作思想?、志人小說的藝術特點是什么?、專題討論題:以上述故事為例比較搜神記與世說新語形象塑造的不同。(四)教學方法與手段結合多媒體課堂教學,穿插提問、討論。也可適

17、當播放與本篇內(nèi)容密切相關的音頻視頻資料。第六章 志怪小說選講:搜神記選講(一)目的與要求、逐字逐句讀懂三王墓;、了解作者干寶的思想;、分析小說思想內(nèi)涵的積極意義;、總結此期志怪小說的特點(二)教學內(nèi)容、干寶的思想;、三王墓思想內(nèi)容的積極意義:反映了統(tǒng)治者的暴虐和人民的反抗精神,情節(jié)曲折動人。楚王形象的深層意義;赤鼻形象的深層意義;“干將”故事的原型意義;、志怪小說體現(xiàn)出的藝術特點(三)思考與實踐、三王墓體現(xiàn)了怎樣的思想內(nèi)涵?、志怪小說的藝術特點是什么?(四)教學方法與手段結合多媒體課堂教學,穿插提問、討論。也可適當播放與本篇內(nèi)容密切相關的音頻視頻資料。第七章 唐詩選講:王梵志詩講(一)目的與要

18、求、讀懂吾富有錢時及補充的王梵志詩;、了解作者詩僧的特點;、總結此類詩人詩歌創(chuàng)作的特點(二)教學內(nèi)容、王梵志的生平及思想;、王梵志詩的思想內(nèi)容;、詩僧詩歌創(chuàng)作的特點(三)思考與實踐、王梵志體現(xiàn)了怎樣的創(chuàng)作特點?、王梵志現(xiàn)象說明了什么問題?(四)教學方法與手段結合多媒體課堂教學,穿插提問、討論。也可適當播放與本篇內(nèi)容密切相關的音頻視頻資料。第八章 唐詩選講: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一)目的與要求、了解月亮在全詩的中心作用;、了解作品的內(nèi)容與層次發(fā)展;、把握此詩的情感基調(二)教學內(nèi)容、張若虛的生平;、春江花月夜情感基調可以有多種解讀;、春江花月夜藝術特點:首先是詩情、畫意、哲理的融合: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19、這首詩從春江月出寫到月 落,描繪了月光照耀下江天、芳甸、花林、沙汀融為一色的美景,贊嘆青春的美好,感慨宇宙的無窮。并借月光所到之處,照見思婦和游子的相思相望之情,表現(xiàn)人生的離別之感。 通過描繪月夜春江花林的美妙景色,抒寫了離人相思之情和對人生哲理、宇宙奧秘的沉思遐想,為傳統(tǒng)閨情題材注入了新內(nèi)容,詩情、畫意、哲理水乳交融,詞清句麗,韻律悠揚。其 次是語言、章法、修辭方面的技巧。(三)思考與實踐、為何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一出,其余的同題詩就不再被人提及?、你認為春江花月夜的情感基調是什么?、分析該詩的藝術成就。(四)教學方法與手段結合多媒體課堂教學,穿插提問、討論。也可適當播放與本篇內(nèi)容密切相關的音

20、頻視頻資料。第九章 唐傳奇選講:蔣防霍小玉傳(一)目的與要求、讀懂霍小玉傳;、了解作者蔣防;、把握此傳奇的思想意義(二)教學內(nèi)容、蔣防的生平;、霍小玉傳的深刻思想內(nèi)涵:蔣防的霍小玉傳這篇小說描寫霍小玉被李益拋棄的愛情悲劇,揭露門閥制度的罪惡。作者以最大的同情,把霍小玉塑造成一個溫婉美麗,受盡封建社會壓迫凌辱而不肯屈服的悲劇形象。作者通過生動的性格沖突的描寫,把故事引向了高潮?;粜∮裨诂F(xiàn)實中失敗了,然而在道義上勝利了。作者托名李益,創(chuàng) 造了一個心理活動比較矛盾復雜的薄幸男子的形象。作者運用烘托手法,聯(lián)系霍小玉探訪李益的情節(jié),描寫了一連串的陪襯人物。他們是社會輿論的化身,盡管身分不同,地位各異,

21、都一致同情小玉,譴責李益?;韴蟪鸬慕Y局帶有因果報應的迷信色彩,但也表現(xiàn)出作者鮮明的愛憎?;粜∮駛髟诜从程拼饨ㄉ鐣袐D女被侮辱、被損害的悲苦命運的同時,揭示了豪門士族和市井細民間的對立矛盾;并且能夠聯(lián)系比較廣闊的社會生活來描寫愛情,刻畫人物,通過性格沖突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因此結構謹嚴,形象完美,富有典型意義;、本篇傳奇的藝術特點(三)思考與實踐、霍小玉傳體現(xiàn)了怎樣的深刻思想內(nèi)涵?、本傳奇的藝術特點是什么?(四)教學方法與手段結合多媒體課堂教學,穿插提問、討論。也可適當播放與本篇內(nèi)容密切相關的音頻視頻資料。第十章 唐傳奇選講:李公佐南柯太守傳(一)目的與要求、了解唐傳奇概況;、讀懂南柯太守傳;、了

22、解作者李公佐生平及思想;、把握此傳奇的思想內(nèi)涵(二)教學內(nèi)容、唐傳奇概述;、李公佐的生平;、南柯太守傳獨特思想內(nèi)涵的解讀;、本篇體現(xiàn)出的唐傳奇的藝術特點(三)思考與實踐、唐傳奇產(chǎn)生的背景。、南柯太守傳體現(xiàn)了怎樣的思想內(nèi)涵,為什么?(四)教學方法與手段結合多媒體課堂教學,穿插提問、討論。也可適當播放與本篇內(nèi)容密切相關的音頻視頻資料。第十一章 詞選講:溫庭筠詞選講(一)目的與要求、讀懂其代表作菩薩蠻、更漏子;、了解作者溫庭筠的生平思想;、把握其詞創(chuàng)作的特點(二)教學內(nèi)容、溫庭筠的生平思想;、菩薩蠻等作品體現(xiàn)出的溫詞的特點:菩薩蠻是一首閨怨詞,通過寫一個女 子早晨梳妝的情態(tài),表現(xiàn)這位女子孤獨寂寞的心

23、境。詞的上片,寫床前屏風的景色及梳洗時 的嬌慵姿態(tài):繡屏上漂亮的色彩一會明了,一會暗了太陽照到繡屏上了;色彩的變化說 明太陽移動了太陽已經(jīng)升起很高了??墒菫鹾诘聂W發(fā)還壓在這個女子雪白的香腮上 她還沒有起床。她終于懶懶地起來了,慢慢地洗漱梳妝。從太陽升起老高了她還不起床,起 床后又那么懶懶散散的,可見她的精神狀態(tài)很有問題。是病了,還是怎么了?從這上片看不 出來。下片寫妝成后的情態(tài):梳洗打扮好后照鏡子。先照頭和臉:頭上插的花和臉交相輝映 這位女子很美。再照全身:身上穿的繡花短襖,上面貼著成雙成對的金鷓鴣。詞到此完 了,我們還不知道這位女子怎么了,她為什么那么懶洋洋的,一副沒有精打采的樣子??稍僮屑?/p>

24、一探究,原來問題出在短襖貼的鷓鴣上!這些鷓鴣都成雙成對,而這位美麗的女子卻形 單影只,沒人填補她的空虛,沒人慰藉她的寂寞。這樣一來,上片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這首詞意在描寫人物的心境,揭示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卻寫得這樣委婉含蓄,幾乎不露痕跡,是這首詞的第一個特點。委婉含蓄也是婉約詞的共同特點。成功地運用反襯手法:以鷓鴣雙 雙,反襯人物的孤獨;以容貌服飾的描寫,反襯人物內(nèi)心的寂寞空虛,是這首詞的第二個特 點。用詞堆金砌玉,色彩濃艷,詞藻華麗,詞風香艷,只從寫色彩用“金”,狀頭發(fā)用“云”,描臉頰用“花”就可以看出來,是這首詞的第三個特點;、溫庭筠在詞史上的地位:溫庭筠是唐代寫詞最多的人。他把詞的藝術水

25、準提得很高, 以致可與詩分庭抗禮。但他的詞幾乎全寫愛情、相思,色彩濃艷,詞藻華麗,充滿濃烈的脂粉氣。他的詞風影響深遠。在很長的一個時期,人們認為詞就應該寫這些內(nèi)容,就應該是這種風格,好像詩、文、詞應該各有分工,所謂“文明道,詩言志,詞緣情”,使詞長期不能走出狹窄的道路。(三)思考與實踐、菩薩蠻等作品體現(xiàn)了溫詞怎樣的特點?、溫庭筠在詞史上的地位如何?(四)教學方法與手段結合多媒體課堂教學,穿插提問、討論。也可適當播放與本篇內(nèi)容密切相關的音頻視頻資料。第十二章 詞選講:敦煌曲子詞選講(一)目的與要求、讀懂其代表作菩薩蠻、鵲踏枝;、了解敦煌曲子詞被發(fā)現(xiàn)的歷史;、敦煌曲子詞的特點(二)教學內(nèi)容、敦煌曲

26、子詞的發(fā)現(xiàn);、菩薩蠻等作品體現(xiàn)出的敦煌曲子詞的特點;、敦煌曲子 詞在詞史上的地位和影響(三)思考與實踐、菩薩蠻等作品體現(xiàn)了敦煌曲子詞怎樣的特點?、敦煌曲子詞在詞史上的地位和影響如何?(四)教學方法與手段結合多媒體課堂教學,穿插提問、討論。也可適當播放與本篇內(nèi)容密切相關的音頻視頻資料。第十三章 詞選講:李煜詞選講(一)目的與要求、讀懂其代表作浪淘沙、相見歡、虞美人等;、了解李煜的生平經(jīng)歷;、 總結李詞的思想內(nèi)容及藝術特點(二)教學內(nèi)容、李煜的生平思想;李煜,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李璟第六子,901年嗣位,史稱南唐后主。即位后對宋稱臣納貢,以求偏安一方。生活上則窮奢極欲。975年,宋軍破金陵,

27、他肉袒出降,雖封作違侯命,實已淪為階下囚。太平興國三年七月卒。據(jù)宋人王至默 記,蓋為宋太宗賜牽機藥所毒斃。虞美人大約作于李煜歸宋后的第三年。詞中流露了不加掩飾的故國之思,據(jù)說這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絕命詞了。本詞寫明月之夜遙想故國宮苑的情景,抒發(fā)了如一江春水般浩蕩無盡的亡國之恨。、浪淘沙等作品體現(xiàn)出的李詞的思想內(nèi)容及情感特點:李煜的浪淘沙簾外雨潺潺這首詞哀悼自己永別故國江山,往事如流水落花隨春而去,天上人間無處尋覓。詞里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在過去一段歷史時期曾經(jīng)感動過不少失去了自己美好生活,卻看不到自己前途的人們,這是我國文學史上許多以感傷為其基調的詩人的共同特征,

28、他們跟那些格調悲壯的詩人可以明顯區(qū)別開來。這首詞擺脫了長期在花間尊前曼聲吟唱中所形成的傳統(tǒng)風格,而成為詩人們可以多方面言懷述志的新詩體,對后來豪放派詞家在藝術手法上有影響。他善于用白描的手法抒寫他的生活感受,用貼切的比喻將抽象的感情形象化,語言也更明凈、優(yōu)美,接近口語,進一步擺脫花間詞人鏤金刻翠的作風。虞美人上片寫對“往事”、“故國”的追憶,而在禁不住的追憶中更感不堪回首的痛切。“春花秋月”兩句一問一答,是說春天的花開了又謝,謝了又開;秋天的月亮圓了又缺,缺了又圓,周而復始,何時才能夠完結呢?“春花”、“秋月”本來是美好的事物,詞人卻希望它趕快完結,不難看出詞人內(nèi)心的痛苦。他不只是希望春花秋月

29、趕快完結,是希望一切都趕快完結。痛苦從何而來呢?因為他回憶起了往事,而這往事又何等多啊!“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兩句,是說昨夜外面又刮起了春風,而且明月當空,又是一個春天開始了,這時自己的故國還在這春風明月中吧,自己卻成為階下囚,屈辱地過了一年又一年,往事真是不堪回首??!下片承上片而來,申述不堪回首又不得不回首的往事,并抒發(fā)自己無盡的愁思。“雕欄玉砌”兩句,是說故國的宮苑應該還在,只是江山易主,物是人非了。表達了詞人內(nèi)心的隱痛和對故國的深切懷念之情。最后兩句一問一答,自己內(nèi)心的愁究竟有多少呢?這愁就像春天奔流不息的江水一樣,是無限的多,而且永無休止。這首詞主要有以下特點:第一,觸

30、景生情,情景交融。由“春花秋月”季節(jié)變化的景色,聯(lián)想到自己亡國之君的凄 涼身世,情景融為一體,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第二,通過回憶和想象,充分流露了詞人無盡的愁思,感人至深。第三,以水喻愁,比喻貼切?!耙唤核驏|流”,使抽象的感情具體化,形象地表達了詞人無限憂怨的濃重感情。、李煜在詞史上的地位和影響(三)思考與實踐、李煜詞的主要特點有哪些?、李煜詞史上的地位和影響如何?、專題討論題:帝王的亡國之痛,為什么會引起普通人的共鳴?(四)教學方法與手段結合多媒體課堂教學,穿插提問、討論。也可適當播放與本篇內(nèi)容密切相關的音頻視頻資料。附:課程思政融入課程教學內(nèi)容的設計課程教學內(nèi)容思政育人元素融入方式魏晉詩選講積極用世的愛國情懷、潔身自好的端方人品講授點撥、案例穿插、隱形滲透南朝民歌選講簡單純粹的愛情觀講授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