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Word文檔,下載后可任意編輯 2022屆高考語文三輪沖刺題型專練 專練04 文言文閱讀(原卷+答案版)專題04 文言文閱讀一、(2021浙江高一月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選文(一):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昔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東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子宋,來邳豹、公孫支于晉。此五子者,不產(chǎn)于秦,而繆公用之, 并國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東據(jù)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從,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睢,
2、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yè)。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于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nèi),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今陛下致昆山之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內(nèi)、制諸侯之術(shù)也。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yè)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貴盜糧”
3、者也。夫物不產(chǎn)于秦,可寶者多;士不產(chǎn)于秦,而愿忠者眾。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仇,內(nèi)自虛而外樹怨于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節(jié)自李斯諫逐客書選文(二):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則以客為無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謂民可以恃法而治,謂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墮名城,殺豪杰,民之秀異者散而歸田畝,向之食于四公子、呂不韋之徒者,皆安歸哉?不知其槁項黃馘以老死于布褐乎?亦將輟耕太息以俟時也?秦之亂雖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使不失職,秦之亡不至若是其速也??v百萬虎狼于山林而饑渴之,不知其將噬人。世以始皇為智,吾不信也。楚漢之禍,生民盡矣,豪杰宜無幾;而代相陳稀過趙從車千乘,蕭、曹
4、為政,莫之禁也。至文、景、武之世,法令至密,然吳濞、淮南、梁王、魏其、武安之流,皆爭致賓客。豈懲秦之禍,以謂爵祿不能盡摩天下士,故少寬之,使得或出于此也邪?若夫先王之政則不然,曰:“君子學(xué)道則愛人,小人學(xué)道則易使也?!眴韬?,此其秦漢之所及也哉?節(jié)自蘇軾六國論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施:延續(xù)B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擇:選擇C向之食于四公子、呂不韋之徒者,皆安歸哉? 歸:回歸D蕭、曹為政,莫之禁也。 禁:禁止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為一組是( )A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 既并天下,則以客為無用B土不產(chǎn)于秦,而愿忠者眾
5、 縱百萬虎狼于山林而饑渴之C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nèi) 謂民可以恃法而治D此非所以跨海內(nèi)、制諸侯之術(shù)也 若夫先王之政則不然3下列對選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選文(一)開篇就以鋪張排比之法寫諸多賢士為秦國做出巨大貢獻,還把秦四位明君用客(實筆)與“卻客不內(nèi)”(虛筆)進行對比,意在論證客卿有功于秦,驅(qū)逐客卿是不當?shù)?。B選文(一)中李斯對秦王辭退一切客卿、把兵器和糧食給予盜賊,使得天下的士子不敢向西進入秦國,最終與諸侯國結(jié)怨的做法很不理解,他覺得驅(qū)逐客卿無異于幫助敵人,對國家安全是不利的。C選文(二)中蘇軾說秦在統(tǒng)一天下后就覺得客卿無用,治理國家靠的是嚴刑峻法,于是就開始驅(qū)逐客卿,而秦的
6、這一系列做法使得民間的杰出人士無所依存,最終走向了秦的敵對一面。D兩則選文都提到了秦王驅(qū)逐客卿的事,也都表達了希望統(tǒng)治者廣納賢才的愿望,但因兩位出發(fā)點不同,所表達的觀點也有所側(cè)重,前者強調(diào)廣納賢才的重要性,后者強調(diào)國家安全與養(yǎng)士(優(yōu)秀人才)的關(guān)系。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2)豈懲秦之禍,以謂爵祿不能盡縻天下士,故少寬之,使得或出于此也邪?1B2D3B4(1)因此,土地不分東西南北,百姓不論異國它邦,那樣便會一年四季富裕美好,天地鬼神降賜福運,這就是五帝、三王無可匹敵的緣故。(2)難道是以秦朝的禍亂為警戒,認為
7、功名富貴不能完全約束天下的士人,因而稍稍放寬對他們的限制,使得有人能夠通過這種方法被選拔出(而不留在民間成為隱患)呢?1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B“擇”,舍棄,拋棄。句意為江河湖海不舍棄細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故選B。2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A“以”是介詞,因為,與“是”連用,因此、所以的意思。/動詞,認為,意義和用法不同。B“于”,介詞,從。/動詞,到,意義和用法不同。C“而”,連詞,表順承,可不譯。/連詞,表修飾關(guān)系,可不譯,意義不同。D“之”都是結(jié)構(gòu)助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故選D。3本題考查學(xué)生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歸納內(nèi)容要點、
8、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秦王辭退一切客卿、把兵器和糧食給予盜賊”說法有誤,原文“此所謂藉寇兵而貴盜糧者也”意思是“這就叫做借武器給敵寇,送糧食給盜賊啊”,是所打的比方,并不是秦王真的這樣做了。故選B。4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是以”,因此;“無”,無論,不分,不論;“所以”,的原因;“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判斷句,這就是五帝、三王無可匹敵的緣故。(2)“懲”,意動用法,以為警戒;“以謂”,認為;“縻”,約束。選文(一):我聽說官吏在商議驅(qū)逐客卿這件事,私下里認為是錯誤的。從前秦穆公尋求賢士,西邊從西戎取得由余,東邊從宛地得到百里奚,又從宋國迎來蹇叔,還從晉國招來丕豹
9、、公孫支。這五位賢人,不生在秦國,而秦穆公重用他們,吞并國家二十多個,于是稱霸西戎。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移風易俗,人民因此殷實,國家因此富強,百姓樂意為國效力,諸侯親附歸服,戰(zhàn)勝楚國、魏國的軍隊,攻取土地上千里,至今政治安定,國力強盛。秦惠王采納張儀的計策,攻下三川地區(qū),西進兼并巴、蜀兩國,北上收得上郡,南下攻取漢中,席卷九夷各部,控制鄢、郢之地,東面占據(jù)成皋天險,割取肥田沃土,于是拆散六國的合縱同盟,使他們朝西事奉秦國,功烈延續(xù)到今天。昭王得到范雎,廢黜穰侯,驅(qū)逐華陽君,加強、鞏固了王室的權(quán)力,堵塞了權(quán)貴壟斷政治的局面,蠶食諸侯領(lǐng)土,使秦國成就帝王大業(yè)。這四位君主,都依靠了客卿的功勞。由此
10、看來,客卿哪有什么對不住秦國的地方呢!倘若四位君主拒絕遠客而不予接納,疏遠賢士而不加任用,這就會使國家沒有豐厚的實力,而讓秦國沒有強大的名聲了。陛下羅致昆山的可陛下對用人卻不是這樣,不問是否可用,不管是非曲直,凡不是秦國的就要離開,凡是客卿都要驅(qū)逐。這樣做就說明,陛下所看重的,只在珠玉聲色方面;而所輕視的,卻是人民士眾。這不是能用來駕馭天下,制服諸侯的方法??!我聽說田地廣就糧食多,國家大就人口眾,武器精良將士就驍勇。因此,泰山不拒絕泥土,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湖海不舍棄細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有志建立王業(yè)的人不嫌棄民眾,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因此,土地不分東西南北,百姓不論異國它邦,那樣便會
11、一年四季富裕美好,天地鬼神降賜福運,這就是五帝、三王無可匹敵的緣故。拋棄百姓使之去幫助敵國,拒絕賓客使之去事奉諸侯,使天下的賢士退卻而不敢西進,裹足止步不入秦國,這就叫做“借武器給敵寇,送糧食給盜賊”啊。物品中不出產(chǎn)在秦國,而寶貴的卻很多;賢士中不出生于秦,愿意效忠的很多。如今驅(qū)逐賓客來資助敵國,減損百姓來充實對手,內(nèi)部自己造成空虛而外部在諸侯中構(gòu)筑怨恨,那要謀求國家沒有危難,是不可能的啊。選文(二)秦始皇起先要驅(qū)逐客卿,因為李斯的言論而作罷;吞并天下之后,就認為客卿沒有用處了。于是憑借法制而不憑借人治,認為百姓可以依靠法律治理(好),認為官吏不一定要有才能,選擇能夠遵守自己的法令(的人)就行
12、了。因而毀壞名城,誅殺豪杰,(使得)民眾中優(yōu)秀杰出的人流散回歸到田畝之中。先前那些被四公子呂不韋之流的人所供養(yǎng)的人,他們都回到哪里呢?不知道他們是(甘愿)面黃肌瘦地老死在普通百姓之間呢,還是會放棄耕種長聲嘆息來等待時機呢?(顯然是后者)秦朝的動亂雖然形成于秦二世的時期,然而假如秦始皇知道擔憂這四類人,使他們各有各的職守的話,秦國滅亡不至于像這樣迅速。把上百萬的虎狼放縱到山林中而使他們飽受饑渴,不知道他們將要吃人,世人都認為秦始皇明智,我不相信。楚漢爭戰(zhàn)的禍亂,老百姓都差不多了,豪杰應(yīng)當(也)所剩無幾了,而代國的丞相陳豨經(jīng)過趙國的時候,跟隨的車輛有上千乘,蕭何曹參當政,也沒有禁止過。到文帝、景帝
13、、武帝的時候,法令極其嚴密,但是吳王劉濞、淮南王、梁王、魏其侯、武安侯之類的人,都爭相招致賓客。難道是以秦朝的禍亂為警戒,認為功名富貴不能完全約束天下的士人,因而稍稍放寬對他們的限制,使得有人能夠通過這種方法被選拔出(而不留在民間成為隱患)呢?至于前代帝王的政治就不是這樣,(他們)認為:“君子學(xué)習(xí)道理就知道愛人,普通人學(xué)習(xí)道理就容易驅(qū)使?!卑ィ@哪里是秦、漢兩代所能比得上的呢?二、(2021浙江高一月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甲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惫珡闹?。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
14、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痹S之。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鼻夭f,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燭之武退秦師)乙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離。秦、晉連兵而伐鄭,鄭將亡矣。燭之武出說秦穆公,立談之間存鄭于將亡,不惟退秦
15、師,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燭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晉親鄭,棄強援、附弱國;棄舊恩、召新怨;棄成功、犯危難。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詎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晉相與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結(jié)之厚也一怵于燭之武之利棄晉如涕唾亦何有于鄭乎?他日,利有大于燭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從之矣?。|萊左傳博議有刪節(jié))5下列對文中劃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秦穆之于晉相/與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結(jié)之厚也/一怵于燭之武之利棄晉如涕唾亦何有于鄭乎B秦穆之于晉/相與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結(jié)之厚也/一怵于燭之武/之利棄晉如涕唾/亦何有于鄭乎C秦穆之于晉相/與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結(jié)之厚也/一怵于燭之武之利/棄晉如涕唾
16、亦何有于鄭乎D秦穆之于晉/相與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結(jié)之厚也/一怵于燭之武之利/棄晉如涕唾/亦何有于鄭乎6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且貳于楚也 貳:二次B焉用亡鄭以陪鄰 陪:陪伴C又欲肆其西封 肆:肆意D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 中:符合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去都相同一項是( )A焉用亡鄭以陪鄰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B是寡人之過也 詎能若是乎C佚之狐言于鄭伯曰 利有大于燭之武者D夫晉,何厭之有 吾知秦穆必翻然從之矣8下面對甲乙兩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燭之武顧全大局。面對鄭國存亡的危局,放下不被重用的個人思想,毅然擔負起出使秦國的重任。B燭之武富于謀略。他一
17、面向秦穆公許諾,愿為秦國提供好處,一面挑撥秦晉,施行離間之計。C乙文認為諸侯國之間的關(guān)系,實質(zhì)上就是利益關(guān)系,諸侯國之間有共同利益的時候會合作,反之亦然。D乙文認為如果燭之武用更大的利益來游說秦穆公,秦穆公會猶豫思考,但最終還是會選擇有利的一方。9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2)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詎能若是乎?5D6D7B8D9(1)越過其他國家而把遠方國家當做邊邑,您知道這是很難的。(2)要不是其中的利益非常切合秦穆公的心思(要不是燭之武所說的利益與危害深深擊中了秦穆公的心),怎么能像這樣呢?5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文的斷句能力。本題是選擇題,找準切入點,注意各選項間的
18、不同之處。句中“相與”是一個詞語,表示交往的意思,中間不可斷開;根據(jù)句式相同的特點,“相與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結(jié)之厚也”三個句式相同,故應(yīng)在它們前后斷開,排除AC;“一怵于燭之武之利”意為“一但恐懼于燭之武(所說)的利益”,意思完整,“燭之武之利”是定中短語,不能斷開,排除B。畫波浪線部分意思是:秦穆公對于晉國來說,相互結(jié)交很長時間了,相互的信義也很深了,相互的交情也很厚了,(但)一旦被燭之武說的利益誘惑(一旦恐懼于燭之武所說的利益變化),拋棄晉國就像擦眼淚吐唾沫一樣容易,(將來)對鄭國又有什么(不能拋棄的)呢?故選D。6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A“貳”,從屬二主
19、。句意為依附晉國的同時還依附楚國。B“陪”,增加。句意為哪能用滅鄭來加強鄰國的實力呢?C“肆”,擴大。句意為又要向西擴張它的疆界。故選D。7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A“以”,連詞,表目的,來。/介詞,表原因,因為,意義用法不同。B“是”,代詞,這。/代詞,這,這樣,意義和用法相同。C“于”,介詞,對,向。/介詞,表比較,比,意義不同。D“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無義。/代詞,文中指更大的利益。意義用法不同。故選B。8本題考查學(xué)生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D“如果燭之武用更大的利益來游說奏穆公,秦穆公會猶豫思考”評述錯誤。原文“他日,
20、利有大于燭之武者,吾知奏穆必翻然從之矣”意為“如果哪天有比燭之武所說的更大的利益,我明白奏穆公一定會很快轉(zhuǎn)變?nèi)で竽歉蟮睦媪恕?,其中“翻然”意為“很快轉(zhuǎn)變”,據(jù)此可知“秦穆公會猶豫思考”說法錯誤。故選D。9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鄙”,邊邑,這里是名詞的意動用法,把當做邊邑;“遠”,形容詞用作名詞,遠方的國家;“其”,代詞,這。(2)“中”,符合;“詎”,怎么;“若”,像;“是”,這樣。甲晉文公聯(lián)合秦穆公包圍鄭國,因為鄭文公曾對晉文公無禮,而且還依附楚國。晉軍駐扎在函陵,秦軍駐扎在氾水之南。佚之狐向鄭文公說:“國家危險了,如果派燭之武去見秦君,秦國軍隊一定退走?!编?/p>
21、文公聽了他的意見。燭之武推辭說:“臣壯年時,尚且不如別人,現(xiàn)在老了,無能為力了?!编嵨墓f:“我沒有及早重用您,危急時才來求您,這是我的過錯。然而鄭亡國了,對您也不利?。 睜T之武答應(yīng)了。夜里,把燭之武用繩子從城上墜下去見到秦穆公,燭之武說:“秦、晉圍攻鄭國,鄭國已經(jīng)知道就要滅亡了!如果鄭國滅亡對您有好處,那就值得煩勞您的屬下。越過其他國家而在遠方設(shè)置邊邑,您知道這不好辦,哪能用滅鄭來加強鄰國的實力呢?鄰國實力增強,就等于您的力量削弱了。如果不滅鄭國而使它成為您東方道路上的主人,貴國使臣經(jīng)過,鄭國供應(yīng)他們的食宿、給養(yǎng),這對您也無壞處。再說您也曾經(jīng)有恩于晉惠公,他答應(yīng)給您焦、瑕兩地,可是晉惠公早晨
22、剛剛渡河回國,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這是您所知道的。那個晉國,怎么會有滿足的時候?它既以鄭國作為東邊的疆界,又要擴張它西邊的疆界,如果不損害秦國,它到哪里去奪取土地?損害秦國而讓晉國得利,希望您還是多多考慮這件事。”秦伯很高興,與鄭國結(jié)盟,派杞子、逢孫、楊孫戍守鄭國,秦伯就回國了。乙天下的事因為利益而合作的,必然會因為利益而分離。秦國、晉國聯(lián)合出兵討伐鄭國,鄭國就要滅亡了。燭之武出城游說秦穆公,站著說會兒話的工夫就在(鄭國)將要滅亡的時候保全了鄭國,不只是使秦國軍隊撤兵,并且又得到秦國幫助設(shè)置戍守才離去,(秦國)改變得多么快啊!燭之武一席話就讓秦穆公背叛了晉國而親近鄭國:舍棄強大的援軍,而親附
23、弱小的國家;拋棄(與晉國)舊日的恩情,召來(晉國)新的怨恨;舍棄成功,觸犯危險。要不是其中的利益非常切合秦穆公的心思(要不是燭之武所說的利益與危害深深擊中了秦穆公的心,怎么能像這樣呢?秦穆公對于晉國來說,相互結(jié)交很長時間了,相互的信義也很深了,相互的交情也很厚了,(但)一旦被燭之武說的利益誘惑(一旦恐懼于燭之武所說的利益變化),拋棄晉國就像擦眼淚吐唾沫一樣容易,(將來)對鄭國又有什么(不能拋棄的)呢?如果哪天有比燭之武所說的更大的利益,我知道秦穆公一定會很快轉(zhuǎn)變?nèi)プ分鹉歉蟮睦媪耍∪?、?021浙江高一月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齊桓晉文之事(節(jié)選)齊宣王問曰:“齊桓、晉文之事可得
24、聞乎?”孟子對曰:“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無以,則王乎?”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痹唬骸昂斡芍峥梢??”曰:“臣聞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對曰:然則廢釁鐘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不識有諸?”曰:“有之?!痹唬骸笆切淖阋酝跻印0傩战砸酝鯙閻垡?,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曰:“然,誠有百姓者。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痹唬骸巴鯚o異于百姓之以王為愛也。以小易大
25、,彼惡知之?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王笑曰:“是誠何心哉?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曰:“無傷也,是乃仁術(shù)也,見牛未見羊也。君子之于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蓖跽f,曰:“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曰:“有復(fù)于王者曰: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曰:“否!”“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獨何與?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
26、故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0下面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 道:述說,談?wù)揃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 隱:隱藏C獨何與 獨:偏偏,卻D則王許之乎 許:認可1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B無傷也,是乃仁術(shù)也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聞其聲,不忍食其肉 其皆出于此乎12下列句子中“之”作為賓語前置標志的一項是( )A莫之能御也 B臣未之聞也 C何厭之有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齊宣王問
27、“桓文之事”的目的在于和孟子探討稱霸天下的辦法,孟子用“臣未之聞也”巧妙地回避了這個問題,把行霸道之事撇開而轉(zhuǎn)入了談?wù)撔型醯乐?。B孟子利用“以羊易牛”這件小事中齊宣王“不忍其觳觫”的說法來大做文章,說這種“不忍之心”也就是仁愛的表現(xiàn),博得了對方的歡心,大大縮短了彼此的思想距離。C孟子用啟發(fā)式解決了宣王心理上的疑難和矛盾,因此對孟子說的“他人有心,予忖度之”的話表示衷心悅服,從“于我心有戚戚焉”可知宣王的內(nèi)心感到有所觸動。D孟子以精彩的比喻說明了“不為”與“不能”的根本區(qū)別,指出齊宣王沒施行仁政,并非“不能”,而是“不為”。這些比喻十分精當生動,體現(xiàn)了孟子長于比喻的特點。1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28、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2)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10B11A12C13C14(1)老百姓認為我吝嗇是理所當然的啊。(2)老百姓沒有受到愛護,是不肯布施恩德的緣故。10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B隱:哀憐。句意:您如果痛惜它沒有罪過卻要走向死亡的地方。故選B。11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A而:連詞,表轉(zhuǎn)折,卻;連詞,表轉(zhuǎn)折,卻。B乃:副詞,相當于“是”;副詞,竟然。C以:介詞,用;介詞,因為。D其:代詞,它的;副詞,表推測語氣,大概。故選A。12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A代詞,它;B代詞,這件事
29、;C助詞,賓語前置標志,正常語序是“有何厭”;D代詞,這樣的事。故選C。13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C“他人有心,予忖度之”的話并非孟子所說,原文是“詩云”?!胺蜃又^也”意思是,(這話)說的就是您(這樣的人)。故選C。14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主謂倒裝句,“百姓之謂我愛也宜乎”;愛,吝嗇。(2)見,被、受;用恩,布施恩德。齊宣王問(孟子)說:“齊桓公、晉文公(稱霸)的事,可以講給我聽聽嗎?”孟子回答說:“孔子的徒弟中沒有講述齊桓公、晉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世沒有流傳。我沒有聽說過這事。(如果)不能不說,那么還是說說行王道的事吧!”(齊宣王)
30、說:“要有什么樣的德行,才可以稱王于天下呢?”(孟子)說:“使人民安定才能稱王,沒有人可以抵御他?!保R宣王)說:“像我這樣的人,能夠安民嗎?”(孟子)說:“可以?!保R宣王)說:“從哪知道我可以呢?”(孟子)說:“我聽胡龁說(我從胡龁那聽說):您坐在大殿上,有牽牛從殿下走過的人。您看見這個人,問道:牛(牽)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說:準備用它(的血)來涂在鐘上行祭。您說:放了它!我不忍看到它那恐懼戰(zhàn)栗的樣子,這樣沒有罪過卻走向死地。(那人問)道:既然這樣,那么(需要)廢棄祭鐘的儀式嗎?您說:怎么可以廢除呢?用羊來換它吧。不知道有沒有這件事?”(齊宣王)說:“有這事。”(孟子)說:“這樣的心就足
31、以稱王于天下了。百姓都認為大王是吝嗇(一頭牛)。(但是)誠然我知道您是出于于心不忍(的緣故)?!饼R宣王說:“是的。的確有(對我有這種誤解的)百姓。齊國雖然土地狹小,我怎么至于吝嗇一頭牛?就是因為不忍看它那恐懼戰(zhàn)栗的樣子,就這樣沒有罪過卻要走向死亡的地方,因此用羊去換它?!保献樱┱f:“您不要對百姓認為您是吝嗇的感到奇怪。以小(的動物)換下大(的動物),他們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您如果痛惜它沒有罪過卻要走向死亡的地方,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區(qū)別呢?”齊宣王笑著說:“這究竟是一種什么想法呢?(我也說不清楚),我(的確)不是(因為)吝嗇錢財才以羊換掉牛的,老百姓認為我吝嗇是理所當然的啊?!保献樱┱f:“沒
32、有關(guān)系,這是仁道,(原因在于您)看到了牛而沒看到羊。品德高尚的人對于飛禽走獸:看見它活著,便不忍心看它死;聽到它(哀鳴)的聲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因此君子遠離廚房?!饼R宣王高興了,說:“詩經(jīng)說:別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測到。(這話)說的就是先生您(這樣的人)啊。我這樣做了,回頭再去想它,卻不知道自己是出于什么想法。先生您說的這些,對于我的心真是有所觸動??!這種心符合王道的原因,是什么呢?”(孟子)說:“(假如)有人稟報大王說:我的力氣足以舉起三千斤,卻不能夠舉起一根羽毛;(我的)眼力足以看清鳥獸秋天新生細毛的末梢,卻看不到整車的柴草。那么,大王您認可嗎?”(齊宣王)說:“不認可?!保献诱f:)“
33、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及禽獸,而老百姓卻得不到您的功德,這是為什么呢?這樣看來,舉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氣的緣故;看不見整車的柴火,是不用視力的緣故;老百姓沒有受到愛護,是不肯布施恩德的緣故。所以,大王您不能以王道統(tǒng)一天下,是不肯干,而不是不能干?!彼?、(2021高密市第五中學(xué)高一月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甲)賈誼論蘇軾非才之難,所以自用者實難。惜乎賈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夫君子之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古之賢人皆有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萬一者未必皆其時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愚觀賈生之論,如其所言,雖三代何以遠過?得君如漢文,猶且以不用死。然則是天下無堯舜,終
34、不可以有所為耶?仲尼圣人,歷試于天下,茍非大無道之國,皆欲勉強扶持,庶幾一日得行其道。將之荊,先之以子夏,申之以冉有。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齊,三宿而后出晝,猶曰:“王其庶幾召我?!本又蝗虠壠渚绱似浜褚?。公孫丑問曰:“夫子何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誰哉?而吾何為不豫?”君子之愛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之果不足與有為,而可以無憾矣。若賈生者,非漢文之不用生,生之不能用漢文也。夫絳侯親握天子璽而授之文帝,灌嬰連兵數(shù)十萬,以決劉、呂之雌雄,又皆高帝之舊將。此其君臣相得之分,豈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賈生,洛陽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間,盡棄其舊而謀其新,亦已難
35、矣。為賈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絳、灌之屬,優(yōu)游浸漬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舉天下而惟吾之所欲為,不過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談之間,而遽為人痛哭哉?觀其過湘,為賦以吊屈原,悲郁憤悶,超然有遠舉之志。其后卒以自傷哭泣,至于天絕。是亦不善處窮者也。夫謀之一不見用,安知終不復(fù)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變,而自殘至此。嗚呼,賈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識不足也。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遺俗之累。是故非聰明睿哲不惑之主,則不能全其用。古今稱苻堅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盡斥去其舊臣,而與之謀。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賈生之志,故備論之。亦使人君得如賈生之臣,則知其有猬介之操,一不見用,則
36、憂傷病沮,不能復(fù)振。而為賈生者,亦慎其所發(fā)哉?。ㄒ遥┣乙哉x之所陳,孝文略施其術(shù),猶能比德于成、康。況用于朝廷之間,坐于廊廟之上,則舉大漢之風,登三皇之首,猶決壅稗墜耳。奈何俯抑佐王之略,遠致諸侯之間?故誼過長沙作賦以吊汨羅;而太史公傳于屈原之后,明其若屈原之忠而遭棄逐也。而班固不譏文帝之遠賢,痛賈生之不用,但謂其天年早終。且誼以失志憂傷而橫天,豈曰天年乎?(選自歐陽修賈誼不至公卿論)15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古之賢人皆有/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萬一者/未必皆其時/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B古之賢人/皆有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萬一者/未必皆其時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C古之賢人
37、/皆有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萬一者/未必皆其時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D古之賢人皆有/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萬一者未必皆其時/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16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侯,是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二等,僅次于公爵;后又泛指達官貴人。絳侯,指漢代周勃。B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也指無學(xué)識、有勇無謀的人。文中代指王猛。C廊廟,廊指房屋前檐伸出的部分,可避風雨遮陽,也指殿下屋;廟即太廟。文中指代朝廷。D三皇,上古皇帝,一般指燧人、伏羲、神農(nóng)。常與五帝合稱,都是中國原始社會的部落首領(lǐng)。17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蘇文開篇提出觀點,接
38、著指出賈誼的仕途遭遇,為他雖然是帝王的輔佐之臣卻未能施展才華而倍感痛惜,語意深沉。B蘇文第二、三段圍繞“待”與“忍”,列舉孔子得君之勤,孟子惜君之厚、愛身之至等事例,反思賈誼行為,得出結(jié)論。C蘇文第四段寫絳侯、灌嬰功高勢大,而賈誼僅一少年,地位低微,不可能使文帝采納自己的主張,從而實現(xiàn)人生抱負。D蘇文對賈誼之志未能施展詳盡評論,同時提醒君主,像賈誼這樣的臣子,一旦不被重用就會憂傷頹廢,不能重新振作。18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將之荊,先之以子夏,申之以冉有。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2)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燭之武退秦師)19對于賈誼不被重用的原因,
39、蘇軾和歐陽修的看法分別是什么?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概括。15C16B17C18(1)將到楚國時,先派子夏前往,再派冉有去陳說。君子要想得到國君的重用,就是這樣的殷切。(2)如果您放棄滅鄭的打算,而把它作為秦國東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國使者往來,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所缺乏的東西,對秦國來說,也沒有什么害處。19蘇軾:不能惜君以厚,沒能做到不棄其君;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識不足。歐陽修:漢文帝不能用才,疏遠賢才。15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本句意為:古代的賢能之士,都有建功立業(yè)的才能,但有些人最終未能施展其才能的萬分之一的原因,未必都是當時君王的過錯,也有可能是他們自己造成的?!翱芍轮拧弊鳌坝小钡馁e語
40、,中間不應(yīng)斷開,排除AD。“卒”在此處是最終的意思,作副詞修飾“不能行”,中間不應(yīng)斷開,排除AB。故選C。16本題考查學(xué)生了解并把握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B“文中代指王猛”錯誤,文中代指苻堅。故選B。17本題考查學(xué)生分析原文內(nèi)容的能力。C“不可能使文帝采納自己的主張”曲解原意,原文說的是“賈生,洛陽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間,盡棄其舊而謀其新,亦已難矣。為賈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絳、灌之屬,優(yōu)游浸漬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舉天下而惟吾之所欲為,不過十年,可以得志”可知,認為他只要交游皇帝大臣,得到他們的信任,便可以從容施展自己所為,并非“不可能使文帝采納自己的主張”。故選C。18
41、本題考查學(xué)生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注意以下關(guān)鍵字詞的正確翻譯:(1)之:第一個為到,第二三個為代詞,第四個為助詞,主謂間取獨。申:陳說。得:得到重用。勤:殷勤。(2)以為:以之為,把它作為。東道主:東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指出使的人。共:同“供”,供給。乏困:形容詞作名詞,缺少的東西。19本題考查學(xué)生篩選并整合信息的能力。分別在原文找到相關(guān)段落進行分析。蘇軾認為“賈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即他不能使自己施展才能。他是從賈誼自身的角度來分析的,有以下論點:“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君子之不忍棄其君,如此其厚也君子之愛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之果不足與有為,而可以無憾矣
42、。若賈生者,非漢文之不用生,生之不能用漢文也”可知,他認為賈誼一遭受挫折便放棄努力,沒有做到對君主殷勤與情誼深厚,也沒有為自己施展才華而倍加努力;“賈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識不足也”更是直接點出賈誼本身的問題。歐陽修則是從漢文帝的角度來分析,認為“奈何俯抑佐王之略,遠致諸侯之間”“班固不譏文帝之遠賢,痛賈生之不用,但謂其天年早終。且誼以失志憂傷而橫天,豈曰天年乎”可見,他認為是文帝遠離賢才,不重用賈誼。(甲)人要有才能并不難,要使自己的才能施展出來實在不容易??上О?,賈誼雖然能夠做帝王的輔佐之臣,卻未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君子要想達成長遠的目標,就一定要等待時機;要想成就偉大的功業(yè),就一定要能夠忍
43、耐。古代的賢能之士,都有建功立業(yè)的才能,但有些人最終未能施展其才能的萬分之一的原因,未必都是當時君王的過錯,也有可能是他們自己造成的。我看賈誼的議論,照他所說的規(guī)劃目標,即使夏、商、周三代的成就又怎能超過他呢?遇到像漢文帝這樣的明君,尚且因未能盡才而郁郁死去,既然這樣,那么如果天下沒有堯、舜那樣的圣君,就終身不能有所作為了嗎?孔子是圣人,曾周游天下,只要不是極端無道的國家,他都想勉力扶助,希望終有一天能實踐他的政治主張。將到楚國時,先派子夏去接洽,再派冉有去聯(lián)絡(luò)。君子要想得到國君的重用,就是這樣的殷切。孟子離開齊國時,在晝地住了三夜才出走,還說:“齊宣王大概會召見我的?!本硬蝗绦膭e離他的國君
44、,感情是這樣的深厚。公孫丑向孟子問道:“先生為什么不高興?”孟子回答:“當今世界上(治國平天下的人才),除了我還有誰呢?我為什么要不高興?”君子愛惜自己是這樣的無微不至。如果做到了這樣,還是得不到施展,那么就應(yīng)當明白世上果真已沒有一個可以共圖大業(yè)的君主了,也就可以沒有遺憾了。像賈誼這樣的人,不是漢文帝不重用他,而是賈誼不能利用漢文帝來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懿H手持著皇帝的印璽獻給漢文帝,灌嬰曾聯(lián)合數(shù)十萬兵力,決定過呂、劉兩家勝敗的命運,他們又都是漢高祖的舊部,他們這種君臣遇合的深厚情分,哪里只是父子骨肉之間的感情所能比擬的呢?賈誼不過是洛陽的一個青年,要想使?jié)h文帝在一朝一夕之間,就完全拋棄
45、舊有的規(guī)章制度,采用他的新主張,也太困難了。作為賈誼這樣的人,應(yīng)該上面取得皇帝的信任,下面取得大臣的支持,對于周勃、灌嬰之類的大臣,要從容地、逐漸地和他們加深交往,使得天子不疑慮,大臣不猜忌,這樣以后,整個國家就會按自己的主張去治理了。不出十年,就可以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怎么能在頃刻之間就突然對人痛哭起來呢?看他路過湘江時作賦憑吊屈原,郁結(jié)煩悶,心緒不寧,努力超脫表露出退隱的思想。此后,終因經(jīng)常感傷哭泣,以至于早死,這也真是個不善于身處逆境的人。謀劃一次沒有被采用,怎么知道就永遠不再被采用呢?不知道默默地等待形勢的變化,而自我摧殘到如此地步。唉,賈誼真是志向遠大而氣量狹小,才力有余而見識不足??!古
46、人有出類拔萃的才能,必然會不合時宜而招致困境。因此沒有英明智慧、不受蒙蔽的君主,就不能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作用。古人和今人都稱道苻堅能從草野平民之中起用了王猛,在很短時間內(nèi)全部斥去了原來的大臣,而與王猛商討軍國大事。苻堅那樣一個平常之輩,竟能占據(jù)了半個中國,這道理就在于此吧!我很惋惜賈誼的抱負未能施展,所以對此加以詳盡地評論。同時也要使君主明白:如果得到了像賈誼這樣的臣子,就應(yīng)當了解這類人有孤高不群的性格,一旦不被重用,就會憂傷頹廢,不能重新振作起來。像賈誼這種人,也應(yīng)該謹慎地對待自己的立身處世?。。ㄒ遥┎⑶矣觅Z誼的主張,孝文帝只要稍微運用一下,(達到的效果)還能與周成王、周康王的功德比美。況且坐在
47、朝廷上使用他的主張的話,就重振大漢的風氣,超過三皇的功績,猶如決堤放水、稗草成熟后的子粒脫落一樣容易了。可怎奈(孝文)卻抵制輔佐王道的策略,遠遠地疏遠了他。所以賈誼路過長沙作賦一篇臨汨羅江憑吊屈原,而司馬遷在屈原之后為其作傳,以昭明賈誼同屈原一樣忠君愛國卻遭摒棄放逐。但班固不但不譏抨漢文帝疏遠賢才,痛惜賈誼不受重用,卻說賈誼是命里壽短才去世的。再說賈誼是因為懷志不遇憂傷抑郁而意外早死,怎么能說他壽命短呢?五、(2021遼寧高一月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楊業(yè),并州太原人。弱冠事劉崇,以驍勇聞。宋太宗征太原,素聞其名,嘗購求之。既而孤壘甚危,業(yè)勸其主繼元降,以保生聚。繼元既降,帝遣中使召見
48、業(yè),大喜,以為右領(lǐng)軍衛(wèi)大將軍。帝以業(yè)老于邊事,復(fù)遷代州兼三交駐泊兵馬都部署。會契丹入雁門,業(yè)領(lǐng)麾下數(shù)千騎自西陘而出,由小陘至雁門北口,南向背擊之,契丹大敗。自是,契丹望見業(yè)旌旗即引去。主將戍邊者多忌之,有潛上謗書斥言其短,帝覽之皆不問,封其奏以付業(yè)。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以忠武年節(jié)度便潘美為云、應(yīng)路行營都部署,命業(yè)副之。諸軍連拔云、應(yīng)、寰、朔四州,師次桑乾河,會曹彬之師不利,諸路班師,美等歸代州。未幾,詔遷四州之民于內(nèi)地,令美等以所部之兵護之。業(yè)謂美等曰:“今遼兵益盛,不可與戰(zhàn)。遣強弩千人列于谷口,以騎士援于中路,則三州之眾,保萬全矣。護車土優(yōu)沮具議,曰:“君侯素號無敵,今見敵逗撓不戰(zhàn),得非有他
49、志乎 ”業(yè)曰:“業(yè)非避死,益時月未利,徙令殺傷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責業(yè)以不死,當為諸公先?!币蛑戈惣夜瓤谠唬骸爸T君于此張步兵強弩,為左石翼以援,俟業(yè)轉(zhuǎn)戰(zhàn)至此,即以步兵夾擊救之,不然,無遺類矣。”美即與侁領(lǐng)麾下兵陣于谷口。自寅至巳,侁使人登托邏臺望之,以為契丹敗走,欲爭其功,即領(lǐng)兵離谷口。美不能制,乃緣灰河西南行二十里。俄聞業(yè)敗,即麾兵卻走。業(yè)力戰(zhàn),自午至暮,果至谷口。望見無人,即拊膺大慟,再率帳下士力戰(zhàn),身被數(shù)十創(chuàng),士卒殆盡,業(yè)猶手刃數(shù)十百人。馬重傷不能進,逐為契丹所擒。業(yè)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討賊捍邊以報而反為奸臣所迫致王師敗績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業(yè)不知書,忠烈武勇,有智謀。練習(xí)攻戰(zhàn),與士卒
50、同甘苦。代北苦寒,人多服氈罽,業(yè)但露坐治軍事,傍不設(shè)火,侍者殆僵仆,而業(yè)怡然無寒色。為政間易,御下有恩,故士卒樂為之用。(選自宋史楊業(yè)傳)2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業(yè)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討賊捍邊以報/而反為奸臣所迫致/王師敗績/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B業(yè)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討賊捍邊以報/而反為奸臣所迫/致王師敗績/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C業(yè)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討賊捍邊以報/而反為奸臣所迫致/王師敗績/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D業(yè)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討賊捍邊以報/而反為奸臣所迫/致王師敗績/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2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
51、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故用以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紀。B中使,帝王宮中派出的使者,多由宦官充任。C君侯,秦漢時對列侯而為丞相者的尊稱,后用于對達官貴人的尊稱。D寅、巳,古人用來紀時的十二地支,其中“寅”排在地支的第一位。2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楊業(yè)為保百姓、勸主投降。宋太宗征討并圍困太原城,使得太原城成為孤城,楊業(yè)為了保全城中的生靈,勸服他的主子劉繼元向宋太宗投降。B楊業(yè)戍邊有功,遭人妒忌。楊業(yè)將侵入雁門關(guān)的契丹軍隊打得大敗,讓契丹軍隊一看見楊業(yè)的軍旗就立即逃走,引起了束手邊關(guān)主將的妒忌,有人偷偷上書誹謗他。C楊業(yè)受人責難
52、,憤然出戰(zhàn)。楊業(yè)被護軍王侁譏諷,憤然出戰(zhàn),并讓潘美、王侁等人在谷口做好接應(yīng),結(jié)果潘美、王侁等人為了爭功,離開了谷口,楊業(yè)戰(zhàn)敗被擒。D楊業(yè)敢于吃苦,愛護部下。代州北部地區(qū)寒冷,而楊業(yè)在露天處理軍務(wù)時旁邊不生火,而且神情愉快,毫無寒冷的樣子;他對部下有恩德,士兵都樂意為他所用。2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師次桑乾河,會曹彬之師不利,諸路班師,美等歸代州。(2)身被數(shù)十創(chuàng),士卒殆盡,業(yè)猶手刃數(shù)十百人。24皇帝是如何對待邊關(guān)主將誹謗楊業(yè)的奏疏的20B21D22C23(1)大軍駐扎在桑乾河,適逢曹彬的軍隊失利,各路軍隊收兵返回,潘美等回到代州。(2)身上負傷幾十處,士兵們幾乎戰(zhàn)死,楊業(yè)還
53、親手殺了幾十上百個敵人。24皇帝看見這些奏章都不問,把這些奏章封好交給楊業(yè)。20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子翻譯:楊業(yè)因此嘆息說:“皇帝待我恩厚,本期望討伐敵人保衛(wèi)邊疆來報答,卻被奸臣逼迫,導(dǎo)致朝廷軍隊大敗,我還有什么臉面活下來呢!”于是絕食,三天后遇難?!昂瘛笔恰坝觥钡难a語,補充說明皇帝對待楊業(yè)的態(tài)度,中間不能斷開,排除選項CD;“王師敗績”是“致”的具體內(nèi)容,做“致”的賓語,中間不能斷開,排除選項A。故選B。21本題考查學(xué)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xué)文化常識的能力D“其中寅排在地支的第一位”錯誤。排在地支的第一位的是“子”。故選D。22本題考查學(xué)生篩選文中信息、歸納內(nèi)容要點的能力。C“結(jié)果
54、潘美、王侁等人為了爭功”說法錯誤。由原文“自寅至巳,侁使人登托邏臺望之,以為契丹敗走,欲爭其功,即領(lǐng)兵離谷口。美不能制,乃緣灰河西南行二十里”可知,從寅時到巳時,王侁派人登上托邏臺瞭望,以為契丹敗走,想要爭楊業(yè)的功勞,就領(lǐng)兵離開谷口。潘美不能制止,就沿著灰河向西南前進二十里。由此可知,原文“美不能制”說明潘美并沒有爭功。故選C。23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賦分點:(1)次:駐扎。會:適逢。班師:收兵返回。(2)被:遭受。殆:幾乎。猶:還。手:名詞做狀語,親手。刃:名詞用作動詞,殺。24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概括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由原文“主將戍邊者多忌之,有潛上謗書斥言其短,帝覽之皆不問
55、,封其奏以付業(yè)”可知,戍守邊境的主將大多忌恨他,有人暗中上書誹謗他,皇帝看見這些奏章都不問,把這些奏章封好交給楊業(yè)。文言文翻譯記清兩原則,一是直譯為主,字字落實。所謂“直譯”就是字字落實,不可憑大意去翻譯。所謂“字字落實”,就是在翻譯時,要將文言語句中的每個詞都落實到譯文中去,這是文言文翻譯的最基本的要求?!爸弊g為主”是文言文翻譯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證達到“字字落實”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爸弊g為主”是說對于大多數(shù)句子、大多數(shù)詞語,可以采取直接翻譯的方式來進行。二是意譯為輔,文句通順。所謂“意譯為輔”就是在難以直譯或直譯后難以表達原文意蘊的時候,酌情采用意譯作為輔助手段。文句通順是語言表達的
56、一般要求,凡是語言表達都必須遵從。考生一定要養(yǎng)成推敲語句的習(xí)慣。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以后一定要讀一讀,看看是否通順、流暢。如果不通順、不流暢,就要對它進行修改、潤色,適當?shù)倪M行意譯。翻譯:楊業(yè),并州太原人。二十歲侍奉劉崇,以驍勇聞名。宋太宗征伐太原,素來聽說楊業(yè)的名聲,曾經(jīng)懸賞要得到他。不久太原這座孤城難以守住,楊業(yè)勸他的主上劉繼元投降,以保全生命。劉繼元投降后,皇帝派遣宦官召見楊業(yè),十分高興,任命他為右領(lǐng)軍衛(wèi)大將軍。皇帝認為楊業(yè)對邊防事務(wù)熟悉,再次升他為代州兼三交駐泊兵馬都部署。適逢契丹入侵雁門,楊業(yè)率領(lǐng)部下數(shù)千騎兵自西路出發(fā),由小路到雁門北口,從南面背后攻擊他們,契丹大敗。從此,契丹的軍隊看見楊
57、業(yè)的軍旗就領(lǐng)兵離開。戍守邊境的主將大多忌恨他,有人暗中上書誹謗他,皇帝看見這些奏章都不問,把這些奏章封好交給楊業(yè)。雍熙三年,大軍北征,任命忠武軍節(jié)度使潘美為云、應(yīng)路行營都部署,任命楊業(yè)為他的副職。各軍接連攻下云州、應(yīng)州、寰州、朔州四州,大軍駐扎在桑乾河,適逢曹彬的軍隊失利,各路軍隊收兵返回,潘美等回到代州不久,下詔遷移云州、應(yīng)州、寰州、朔州四州的百姓到內(nèi)地,命令潘美等率領(lǐng)的軍隊護送他們。楊業(yè)對潘美等人說:“現(xiàn)在遼兵更強大,不可與他們交戰(zhàn)。派一千強弩手在谷口列陣,用騎兵在半路救援,那么三州的百姓就萬無一失了。”護軍王侁反對他的主張,說:“您平時號稱無敵,如今見到敵人逗留徘徊不與他們交戰(zhàn),難道有其
58、他的意圖嗎 ”楊業(yè)說:“我不是貪生怕死,是因為時機不利,白白地使士兵傷亡而不能建立功業(yè)。如今您責備我不愿犧牲,那我就先于各位出戰(zhàn)?!庇谑侵钢惣夜瓤谡f:“各位在這里安排好步兵和強弩手,分為左右兩翼來支援,等我楊業(yè)轉(zhuǎn)戰(zhàn)到這里,就用步兵夾擊救援我,否則,將全軍覆沒。”潘美就與王侁率領(lǐng)部下在谷口布陣。從寅時到巳時,王侁派人登上托邏臺瞭望,以為契丹敗走,想要爭楊業(yè)的功勞,就領(lǐng)兵離開谷口。潘美不能制止,就沿著灰河向西南前進二十里。不久聽說楊業(yè)失敗,立即指揮軍隊撤退。楊業(yè)奮力作戰(zhàn),從中午到傍晚,果然到了陳家谷口。望見沒有人,就捶胸大哭,再次率領(lǐng)部下士兵奮力戰(zhàn)斗,身上負傷幾十處,士兵們幾乎戰(zhàn)死,楊業(yè)還親手殺
59、了幾十上百個敵人。馬受重傷不能前進,于是楊業(yè)被契丹軍捉住。楊業(yè)因此嘆息說:“皇帝待我恩厚,本期望討伐敵人保衛(wèi)邊疆來報答,卻被奸臣逼迫,導(dǎo)致朝廷軍隊大敗,我還有什么臉面活下來呢!”于是絕食,三天后遇難。楊業(yè)沒有讀過書,忠烈武勇,足智多謀。練習(xí)攻防戰(zhàn)術(shù)時,與士卒同甘苦。代州北部地區(qū)苦于寒冷,人們大多穿皮毛衣,楊業(yè)在露天處理軍中事務(wù),旁邊不生火,侍從幾乎要凍僵倒下,而楊業(yè)神情愉快,沒有寒冷的樣子他處理政務(wù)簡要,統(tǒng)領(lǐng)部下有恩德,所以士兵樂意為他所用。六、(2021安徽省懷寧中學(xué)高一月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一)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佚之狐言于鄭伯曰
60、:“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惫珡闹?。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惫唬骸拔岵荒茉缬米?,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鼻夭f,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年度安全總結(jié)(32篇)
- 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輪復(fù)習(xí)一8類識圖技法專項訓(xùn)練技法3原理示意圖判讀含答案
- 《必修二 技術(shù)與設(shè)計二》 復(fù)習(xí)提綱
- 云南省保山市智源高級中學(xué)2024-2025學(xué)年高一上學(xué)期11月期中化學(xué)試卷
- 遼寧省沈陽市南昌中學(xué)2024-2025學(xué)年八年級上學(xué)期期中地理試題(含答案)
- 廣東省韶關(guān)市2025屆高三綜合測試一地理試卷( 含答案)
- 2025年高中思想政治教師資格考試學(xué)科知識與教學(xué)能力試題及解答參考
- 重慶市高考語文五年試題匯編-古詩詞賞析
- 履約保證函格式及范本
- 建設(shè)工程施工合同補充保證書格式
- 北師大版(2024新版)七年級上冊數(shù)學(xué)第三章《整式及其加減》測試卷(含答案解析)
- 2024年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全冊課件
- 護理文獻檢索步驟
- 2024年有子女無財產(chǎn)離婚協(xié)議參考范文(四篇)
- 2024欠款還款協(xié)議書
- 阿米巴巴長知識競賽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4-2025學(xué)年部編版(2024)七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提綱
- 2024至2030年中國雞蛋行業(yè)市場發(fā)展現(xiàn)狀及投資規(guī)劃建議報告
- 小學(xué)三年級下一字多義(答案)
- 六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全冊教學(xué)課件
- XX集團內(nèi)部審計人才庫管理辦法(專業(yè)完整格式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