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趙氏孤兒》的悲壯美_第1頁
淺析《趙氏孤兒》的悲壯美_第2頁
淺析《趙氏孤兒》的悲壯美_第3頁
淺析《趙氏孤兒》的悲壯美_第4頁
淺析《趙氏孤兒》的悲壯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7淺析《趙氏孤兒》的悲壯美【摘要】元雜劇《趙氏孤兒》是一部悲劇。本文通過劇作對崇高人性的刻畫,對戲劇沖突的表現(xiàn),來分析《趙氏孤兒》悲壯審美意蘊的表達。【關(guān)鍵詞】《趙氏孤兒》悲劇崇高悲壯中國戲曲史上流傳著許多千古絕唱,筆者竊以為《西廂記》是香艷的,《牡丹亭》是騰挪的,而最具有強烈震撼力、令人聲淚俱下的,實屬紀均祥之《趙氏孤兒》。王國維在《宋元戲劇考》中,赫然把《趙氏孤兒》與《竇娥冤》并列,稱之為“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劇中,亦無愧色也?!蓖鯂S《宋元戲曲史》岳麓書社1998年8月出版第84頁“趙氏孤兒”之本事最早見之于司馬遷的《史記·趙氏世家》廖奔、劉彥君《中國戲曲發(fā)展史》第347頁,轉(zhuǎn)引自《元曲選》本。自元代紀均祥將其改編為雜劇,從此婦孺皆知。隨著戲曲的發(fā)展,成為京劇的經(jīng)典曲目,在秦腔、豫劇、越劇劇壇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憑借悲壯雄渾的藝術(shù)價值,《趙氏孤兒》成為傳入歐洲的第一部中國戲劇,并被著名法國文豪伏爾泰進行改編,成為流傳最廣泛,最有國際影響的一王國維《宋元戲曲史》岳麓書社1998年8月出版第84頁廖奔、劉彥君《中國戲曲發(fā)展史》第347頁,轉(zhuǎn)引自《元曲選》本一、崇高人性的謳歌《趙氏孤兒》感人至深之處,就是展開了一幅“舍生取義”的救難救孤圖,塑造了“八義士”血肉豐滿、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韓厥是救孤過程中的第一位義士。屠岸賈手下當差的他有著大是大非之明,程嬰提著藏有孤兒的藥箱出門,面對獻出孤兒而后榮華富貴的誘惑,正義充盈了他的心靈——“我韓厥是頂天立地的男兒,怎么肯做這樣的勾當”,他毅然放走程嬰,引頸自刎,作出了舍生取義的壯舉。一句“忠臣不怕死,怕死不忠臣”久久回蕩。公孫杵臼是劇中舍生取義的又一光輝形象。當程嬰告訴他趙氏孤兒危在旦夕后,他毅然和程嬰爭相赴死,義重如山。屠岸賈殺氣騰騰前來搜孤,他慘遭毒打,泰然自若,痛斥奸賊的殘暴罪行后慨然赴義。此外還有靈輒、提彌明,他們的戲份并不重,卻濃縮了剛強不屈、大義凜然的英雄氣概。他們以視死如歸的義舉,渲染和升華著“義”的主題。真正可稱得上感天動地的,則是悲劇的主人公程嬰。他經(jīng)歷了數(shù)起血雨腥風,參與了救孤、扶孤、復(fù)仇的全部過程,慘遭晚年喪子的厄運,忍辱負重哺育了嬰兒的成長,并成功指引了孤兒的報仇。他的行為可以稱的上是“舍生義”的典范。忠臣趙氏一門三百余口誅盡,面對唯一幸留的后代,只因在駙馬趙朔門下受過優(yōu)待,懷揣感恩之心的程嬰便“滴水之恩,涌泉相報”,冒著“全家處斬、九族不留”的滅頂之險救孤出府;慘無人道的奸佞屠岸賈欲對趙家斬草除根,下令把所有適齡嬰兒絕滅,這一發(fā)指之令將程嬰推向義不容辭的高峰。為了救趙氏孤兒和普天下所有無辜的幼子,程嬰作出了超乎常人想象的犧牲——四十五歲才得此一脈、未到滿月的幼子眼睜睜交與屠岸賈“割舍的親生骨肉吃三刀”,看著奸賊“一劍、兩劍、三劍”砍在自己骨血身上,這該是怎樣撕心裂肺的劇痛!屠刀落下之際,程嬰?yún)s要忍辱獻媚,裝得若無其事,吞咽了刻骨的悲痛。一場劫難平息了,程嬰?yún)s用漫長的人生獨自咀嚼劇痛,承擔著對自己家族“無后為大”之大不敬。以后的程嬰更是肩負重任,他泯滅了個人傷痛,深入虎穴,含辛茹苦扶養(yǎng)孤兒長大成人,完成復(fù)仇大業(yè)。在這一場潛在的戰(zhàn)爭中,程嬰沒有以身殉義,卻是透支了正常人的所有幸福。毋庸質(zhì)疑,他的一系列行為足以稱得上感人心、泣鬼神,并且早已超越了封建道德標榜之“忠”、“孝”、“節(jié)”、“義”,抑或人類樸素的“惻隱之心”范疇,而是涵蓋宇宙的至善大愛與全人類最偉大的品德,是人類理想、人格精神的最高境界。二.激烈的矛盾沖突英國戲劇理論家威廉?阿契爾曾言:“沖突乃是生活中最富于戲劇性的成分之一,因而許多劇本——也許大多數(shù)劇本——事實上的確以某一種沖突為對象?!?。元雜劇《趙氏孤兒》的戲劇沖突劇烈、曲折、懸念迭出,從而有了綿延錯綜、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節(jié)線索。隨著奸佞勢力搜孤、眾義士救孤、程嬰育孤情節(jié)的發(fā)展,隨著一個又一個的英雄赴湯蹈火英勇捐軀,反抗邪惡的力量在延續(xù),育孤的重任在承接,復(fù)仇的火焰在燃燒,致使戲劇沖突一次又一次達到巔峰,甚至幾近白熱化狀態(tài):韓厥自刎而死、公孫杵臼觸階而死,程嬰痛睹親兒慘死、靈輒單臂扶輪、鉏麂觸樹而死……如此觸目驚心的戲劇沖突,加之慘烈的悲劇氣氛、嚴肅的正義精神、悲壯的審美意蘊相交織,使得整部戲劇深厚而凝重,壯美且含混,有蕩氣回腸之氣象,取得令人震撼的藝術(shù)效果。屠岸賈制造殺盡所有嬰兒白色恐怖,極端殘酷的情勢之下,大無畏的英雄與奸佞勢力的斗爭把戲劇的矛盾沖突推向極致:一方是草菅人命、私欲遮天、慘無人道;另一方是舍生取義、大義凜然、視死如歸。針對戲劇沖突發(fā)展到極致,法國戲劇理論家安托南?阿爾托所言“極致一種奇特陽光,一種具有異常強度的光,在它的照耀下,難以置信的、甚至絕對不可能的事物突然變成了正常環(huán)境。”安托南·阿爾托《殘酷戲劇———戲劇及其重影》,戲劇出版社1993年1版在沖突發(fā)展到極致之際,作品所塑造的人物性格才會凸顯出來,并且經(jīng)受時間和空間的考驗,變得光彩奪目?!囤w氏孤兒》之所以被認為是“安托南·阿爾托《殘酷戲劇———戲劇及其重影》,戲劇出版社1993年1版三.悲壯審美意蘊

“為了解決偉大的道德任務(wù),命運選擇了最高貴的精神器皿”———悲劇別林斯基《戲劇詩》選自《西方劇論選》下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出版。悲劇向來被認為是最高的文學形勢。比起別的文學形式,悲劇具有深沉的美,并且因深沉變得崇高。在朱光潛先生看來,悲劇與崇高是相聯(lián)系的,“崇高感是悲劇感中最重要的成分。”朱光潛《悲劇心理學》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出版第92頁悲劇比別的任何文學形式更能使我們感動,就在于悲劇中的崇高感喚起我們最大的生命能量,在這樣一場審美過程中,審美主體的憐憫和恐懼得到充分的宣泄,心靈從中得到凈化。參見朱光潛《悲劇心理學》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出版第172頁《趙氏孤兒》是一部震撼人心的悲劇作品,在眾多仁人志士為托孤、救孤事業(yè)蹈湯赴火之際,人們感到的是正義事業(yè)大氣磅礴的氣勢,是大無畏的犧牲精神的滌蕩和感動;在屠岸賈的兇殘施暴中,在公孫杵臼觸階而死、程嬰之子慘死刀俎的暴力中,讀者感受到的更多則是刻骨的驚心動魄,是心靈被撞擊的力度。崇高感打動我們的,是強力上的超乎尋常,是宏大壯觀的形象參見朱光潛《悲劇心理學》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出版第89頁?!囤w氏孤兒》正是得利于力透紙背的慘烈與壯懷中,悲劇的崇高氣氛、悲劇的壯美意蘊才得以凸顯出來。這不僅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道德中舍己救人的精神體現(xiàn)別林斯基《戲劇詩》選自《西方劇論選》下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出版朱光潛《悲劇心理學》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出版第92頁參見朱光潛《悲劇心理學》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出版第172頁參見朱光潛《悲劇心理學》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出版第89頁在當下社會,《趙氏孤兒》被改變成歌劇、話劇,不斷出現(xiàn)在舞臺上和熒屏中,也被誤讀和解構(gòu)成不同聲音。一種聲音認為劇作替封建綱常思想立言,表現(xiàn)了舊有倫理對人性的桎梏,認為救孤身亡的志士是“三綱五?!?、“主貴仆賤”的犧牲品參見張大新《傳統(tǒng)理念與人格范式的顛覆、消解與重構(gòu)——新編豫劇<程嬰救孤>享譽海內(nèi)外的文化啟示》《戲曲研究》第76集,其逆來順受的行為是愚忠之舉。康德在《判斷力批判》中提到審美是“超功利的關(guān)照”康德《判斷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22年12月出版第16頁,審美是無目的性和功利性的,審美經(jīng)驗具有非實用性,是超脫和獨立于實際需要的?!囤w氏孤兒》感人至深之處,并非講述一個階級斗爭和冤冤相報的故事,而是抒發(fā)了一首捍衛(wèi)正義、救國救民的浩然史詩,所體現(xiàn)的是一種蕩氣回腸的悲壯的美,結(jié)尾的報仇雪恨也絲毫不會有損于悲壯美的表達。如果一味將階級學說作為評判的標準,沉溺于舍生取義值得與否的權(quán)衡,這本身就帶有了功利色彩。劇作不是一架衡量孰為輕重的天枰,正是由于劇作臨難不茍、前仆后繼、視死如歸散發(fā)著極其強烈的審美內(nèi)涵逾越關(guān)乎階級與政治的功利評判之上,才產(chǎn)生了極致的對比,強烈的悲劇震撼力才由此生發(fā)。參見張大新《傳統(tǒng)理念與人格范式的顛覆、消解與重構(gòu)——新編豫劇<程嬰救孤>享譽海內(nèi)外的文化啟示》《戲曲研究》第76集康德《判斷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22年12月出版第16頁再有一種論調(diào),站在個體生命的價值立場上對傳統(tǒng)的忠義觀念進行顛覆,消解了原著中正義與邪惡,是與非,善與惡的界限,企圖“以個體生命體驗消解宏大的歷史敘事”林清華《草根立場與新歷史主義——以三個<趙氏孤兒>和<霸王別姬>為例》《上海戲劇》2022年4月,認為個體生命意義在正義事業(yè)中處于被忽視的狀態(tài)。上世紀50年代,馮友蘭提出了“道德的抽象繼承論”,旨在尋求中國古典道德傳統(tǒng)中的普世價值高力克《對激進主義倫理觀的反撥與修正-馮友蘭道德繼承論重溫》《學術(shù)月刊》2022年第10期,并透過文學作品繁復(fù)龐雜的表面透視其實質(zhì),提煉出永恒的價值觀念和形而上的哲學之思。以馮先生的觀點剖析此問題,偏離了作品的主旨、以當下論證古代的“人性”林清華《草根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