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腫瘤鉑類藥物臨床應用指南2021_第1頁
婦科腫瘤鉑類藥物臨床應用指南2021_第2頁
婦科腫瘤鉑類藥物臨床應用指南2021_第3頁
婦科腫瘤鉑類藥物臨床應用指南2021_第4頁
婦科腫瘤鉑類藥物臨床應用指南202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婦科腫瘤鉑類藥物臨床應用指南2021前言手術治療、放射治療(放療)和化學治療(化療)是婦科惡性腫瘤的三大經典治療方法,其中化療屬于全身治療,在綜合治療中占據(jù)不可或缺的地位。鉑類藥物是作用機制獨特的廣譜抗癌化療藥物,以鉑類藥物為基礎的聯(lián)合化療是婦科惡性腫瘤化療的基本方案。雖然鉑類藥物在臨床上應用廣泛,但長期以來,缺乏婦科腫瘤鉑類藥物臨床應用的指南和共識。為此,中華醫(yī)學會婦科腫瘤學分會專家組在循證醫(yī)學基礎上制訂了《婦科腫瘤鉑類藥物臨床應用指南》。本指南采用以下推薦級別(表1),無特殊說明者推薦級別均為2A類。表1

推薦級別及其代表意義1概述1.1鉑類藥物研發(fā)歷程和分類鉑類藥物的研發(fā)始于20世紀60年代。臨床上常用的鉑類藥物包括順鉑(cisplatin)、卡鉑(carboplatin)、奈達鉑(nedaplatin)、奧沙利鉑(oxaliplatin)和洛鉑(lobaplatin)。1978年,第一代鉑類藥物順鉑在美國上市。順鉑抗腫瘤活性強,被廣泛用于多種實體瘤的常規(guī)治療。然而,其原發(fā)或繼發(fā)性耐藥,以及嚴重的不良反應等是臨床應用需克服的問題[1]。第二代鉑類藥物研發(fā)的主要目標是減少或消除順鉑的嚴重腎毒性。1986年和1995年,卡鉑和奈達鉑分別在美國和日本獲批上市。經結構修飾后,卡鉑在保持抗腫瘤效果基本不變的情況下,毒性大大降低,特別是腎毒性得到較大改善,極大地拓展了適用人群,但卡鉑與順鉑存在交叉耐藥。第三代鉑類藥物的研發(fā)主要針對其交叉耐藥,奧沙利鉑和洛鉑分別于1996年和2005年在法國和中國上市,與順鉑無交叉耐藥。四價鉑、反式鉑和鉑輸送載體研究是鉑類藥物創(chuàng)新性研發(fā)的重要發(fā)展方向。1.2鉑類藥物的藥理特點、作用機制和適應證鉑類藥物為細胞周期非特異性化療藥物。鉑類化合物的主要作用機制是跨膜轉運進入細胞,在胞內生成水合絡離子,形成鉑-DNA復合物,引起DNA合成受阻,從而導致細胞死亡。目前應用的第三代鉑類藥物在藥理特點和不良反應方面均有所不同(表2)。表2

三代鉑類藥物的藥理特點和不良反應比較1.2.1第一代鉑類藥物順鉑給藥后90%通過腎臟排泄,不足10%通過膽道排泄。順鉑的腎毒性、耳毒性、消化道毒性、神經毒性均較強。腎毒性是主要的劑量限制性毒性反應,主要表現(xiàn)為腎小管損傷,可導致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水平升高。腎功能損害通常在用藥后10~20d達最高峰,多次高劑量和短期內重復使用可導致不可逆性腎損傷,給藥前后給予水化增加尿量可減輕腎毒性。順鉑的臨床應用廣泛,通常與紫杉醇聯(lián)合應用,也可作為放療增敏劑,是子宮頸癌的首選鉑類藥物。1.2.2第二代鉑類藥物卡鉑是順鉑的衍生物,其化學穩(wěn)定性好,溶解度高??ㄣK與DNA作用后,形成交聯(lián)和解除交聯(lián)的速度均較順鉑慢??ㄣK的血漿清除過程呈雙相,清除速度較順鉑慢,其通過尿液排泄較順鉑多。與順鉑不同,卡鉑較少與血漿蛋白結合,主要通過腎小球濾過,當肌酐清除率<60mL/min時應注意調整劑量??ㄣK的主要毒性反應為骨髓抑制,尤其以血小板減少最為明顯,具有劑量限制性。卡鉑的其他非血液學毒性(胃腸道毒性、腎毒性、神經毒性和耳毒性)均低于順鉑。目前卡鉑被用于多種聯(lián)合化療方案,與紫杉醇聯(lián)合化療是卵巢癌的首選方案。奈達鉑水溶性好,腎毒性較順鉑和卡鉑降低。奈達鉑的劑量限制性毒性為骨髓抑制,以血小板減少較常見。脫發(fā)也是其常見的不良反應。1.2.3第三代鉑類藥物第三代鉑類藥物與順鉑無交叉耐藥。奧沙利鉑是第一種對結腸癌有顯著療效的鉑類藥物。臨床上常與5-氟尿嘧啶或卡培他濱聯(lián)合用于轉移性結直腸癌。奧沙利鉑是黏液性卵巢癌的首選鉑類藥物,也是復發(fā)性卵巢癌可選擇的藥物。奧沙利鉑可導致較嚴重的周圍神經病變,與順鉑和卡鉑相比,其對胃腸道、肝腎功能和骨髓的影響明顯減輕。洛鉑水溶性較好,腎毒性、耳毒性、神經毒性均較輕,最常見的劑量限制性毒性是骨髓毒性,特別是血小板減少較為明顯。臨床應用時通常無需水化。2臨床應用3不良反應及其管理鉑類藥物是非周期特異性細胞毒藥物,可引起全身各系統(tǒng)不良反應,主要是血液學毒性、胃腸道毒性、腎毒性、神經毒性,其他還包括血管刺激、電解質紊亂等。此外,一些患者也可出現(xiàn)藥物反應,特別是過敏反應,應予積極預防和處理。3.1血液學毒性血液學毒性是鉑類藥物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化療后可導致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包括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貧血,呈中-高風險。與順鉑和奧沙利鉑相比,卡鉑、奈達鉑和洛鉑對骨髓的抑制作用較強,特別是血小板減少,屬劑量限制性毒性,需根據(jù)患者骨髓抑制程度、化療方案、患者年齡、是否具有高危因素及治療目的等因素進行綜合判斷,進而分層處理和預防。3.1.1粒細胞減少粒細胞減少是鉑類藥物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其中卡鉑引起粒細胞減少的發(fā)生率最高(85%,3級及以上15%~26%),其次為奈達鉑(69%,3級及以上48%)、洛鉑(50%,3級及以上11%),順鉑最低(25%~30%)。單次口腔溫度≥38.3℃,或≥38.0℃持續(xù)超過1h,外周血中性粒細胞絕對值(ANC)<0.5×109/L,或預計48h后ANC<0.5×109/L,稱為粒細胞減少伴發(fā)熱,是化療最嚴重的不良反應。預防和處理:3級及以上骨髓抑制,可使用長效或短效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或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預防或治療化療引起的粒細胞減少。粒細胞減少伴發(fā)熱患者的治療措施包括輸血、廣譜抗生素和G-CSF等。必要時可考慮下一療程調整鉑類藥物的給藥劑量或延長化療間隔。有研究顯示,應用細胞保護劑如氨磷汀可降低3、4級中性粒細胞減少的發(fā)生率。3.1.2貧血20%~90%的鉑類藥物化療患者可發(fā)生化療相關性貧血(CRA),發(fā)生率分別為:順鉑≤45%、卡鉑(71%~90%,3級及以上為21%)、奈達鉑為57%、奧沙利鉑(64%,3級及以上為1%)、洛鉑(20%,3級及以上為5%)。鉑類藥物可促進紅細胞凋亡,同時造成腎小管細胞損傷使內源性促紅細胞生成素(EPO)減少而導致貧血。預防和處理:臨床處理需根據(jù)貧血嚴重程度、治療目的、伴隨癥狀、患者對既往治療的反應等因素進行綜合評估。根據(jù)個體貧血風險評估,考慮EPO和/或補充鐵劑和葉酸等治療。CRA3級(血紅蛋白<60g/L)有癥狀如持續(xù)心動過速、呼吸急促、胸痛、勞力性呼吸困難、輕度頭暈、暈厥、重度乏力妨礙工作和日常活動等,應進行紅細胞輸注。3.1.3血小板減少鉑類藥物可引起血小板減少,其發(fā)生率分別為:卡鉑62%、奈達鉑59%、奧沙利鉑25%~30%和洛鉑70%。預防和處理:對高出血風險的血小板減少患者,應根據(jù)其血小板計數(shù)和出血情況,給予治療性或出血前預防性血小板輸注;同時采用重組人促血小板生長因子、重組人白介素-11,對于血小板的恢復有一定幫助;必要時可考慮下一療程調整鉑類藥物的給藥劑量。二級預防主要適用于上一個化療周期發(fā)生過3級及以上血小板減少的患者,以及上一個化療周期發(fā)生2級血小板減少,同時伴有以下任一項出血高風險因素的患者:如出血史,化療前血小板計數(shù)<75×109/L,既往接受過含鉑類、吉西他濱及蒽環(huán)類藥物等化療方案,接受過放療等。3級血小板減少伴有出血傾向時建議輸注單采血小板,如果患者為4級血小板減少,無論有無出血傾向,均應輸注血小板。3.2非血液學毒性3.2.1胃腸道毒性惡心嘔吐是鉑類藥物常見的不良反應。根據(jù)化療藥物致吐風險分為4類:高風險(嘔吐頻率>90%)、中風險(>30%~90%)、低風險(10%~30%)、極低風險(<10%)。順鉑是高致吐風險的細胞毒藥物,卡鉑根據(jù)曲線下面積(AUC)不同其致吐級別不同,AUC≥4為高風險,AUC<4為中風險。奈達鉑、奧沙利鉑和洛鉑屬于中致吐風險的細胞毒藥物。預防和處理:使用高致吐風險鉑類藥物的化療方案,需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地塞米松)、5-羥色胺3(5-HT3)受體拮抗劑和神經激肽-1(NK-1)受體拮抗劑三聯(lián)止吐方案預防和處理。3.2.2腎毒性腎臟是鉑類藥物的主要排泄器官,腎臟毒性常見。鉑類藥物腎毒性反應主要由鉑元素沉積于腎臟導致,可直接或間接引起腎小管細胞的急性壞死。順鉑引起的腎毒性發(fā)生率為28%~36%,卡鉑為27%、奈達鉑為10%~15%,奧沙利鉑、洛鉑引起的腎毒性少見。順鉑腎毒性為劑量限制性毒性,可發(fā)生急、慢性腎功能不全,與順鉑對腎小管損害程度有關。當順鉑用藥劑量達90mg/m2以上,是腎毒性發(fā)生的高危因素,常于用藥后3~7d發(fā)生,表現(xiàn)為血尿,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升高,低鎂血癥,蛋白尿,肌酐清除率降低等。預防和處理:順鉑劑量>50mg/m2時,化療前后需水化,以預防和減少順鉑引起的急性腎衰竭,否則可能引起不可逆的腎損害。在晚期卵巢癌患者中,重復使用順鉑時可使用氨磷汀減輕腎毒性。3級及以上腎毒性需停藥。3.2.3神經毒性不同鉑類藥物引起神經損傷的發(fā)生率和類型不同,其中奧沙利鉑、順鉑的末梢神經毒性較常見,卡鉑、奈達鉑、洛鉑引起神經損害的報道較少。鉑類藥物神經毒性多為劑量限制性毒性,當順鉑累積劑量達500~600mg/m2時出現(xiàn),表現(xiàn)為神經末梢障礙,以肢體麻木、感覺遲鈍、頭暈、耳鳴等為主。順鉑引起的耳毒性發(fā)生率與藥物劑量和年齡相關,劑量越大,聽力損害越嚴重。奧沙利鉑引起的神經毒性多為慢性神經毒性。多表現(xiàn)為一過性的手足感覺異常、麻木或口周感覺遲鈍,往往在接觸冷感物體時觸發(fā)或加重,結束治療后數(shù)小時或數(shù)日很快恢復。其神經毒性與奧沙利鉑的累積給藥劑量相關,當累積劑量為780~850mg/m2時,3級以上神經毒性的發(fā)生率為15%;當累積劑量達1170mg/m2時,慢性神經毒性的發(fā)生率增加至50%。神經損害大多可恢復,恢復時間為停藥后12~13周或更長。預防和處理:臨床上常用于預防和治療神經毒性的藥物有鈣鎂合劑、還原型谷胱甘肽、B族維生素、氨磷汀、神經生長因子等,有一定的緩解作用,但缺少高級別循證醫(yī)學證據(jù)。推薦度洛西汀用于治療奧沙利鉑引起的神經性疼痛。3.3藥物反應所有藥物輸注時均可能發(fā)生不良反應,為輸注反應或過敏反應,可發(fā)生于輸注過程中或輸注完成后(甚至是數(shù)天之后)。大多數(shù)藥物反應為較輕的輸注反應,但也可發(fā)生更嚴重的超敏(過敏)反應甚至是致命的過敏性休克,具體癥狀見表18。表18

藥物反應癥狀3.3.1藥物反應癥狀卡鉑、順鉑、奧沙利鉑常引發(fā)藥物反應。鉑類藥物(卡鉑、順鉑)相關的不良反應實為過敏反應,常發(fā)生于再次應用同類藥物時,在完成初始治療時發(fā)生率較低。應用鉑類藥物可出現(xiàn)發(fā)生率極低的嚴重過敏反應——休克,可引起致命的心臟循環(huán)衰竭。藥物反應可能發(fā)生于靜脈注射或腹腔注射用藥過程中。3.3.2藥物反應的管理處理措施取決于反應的嚴重程度和引發(fā)反應的藥物,基于既往發(fā)生反應的次數(shù)和嚴重程度推薦再次用藥和脫敏。鉑類藥物引發(fā)的輕度、嚴重以及致命藥物反應的處理流程見圖1。圖1

鉑類藥物引發(fā)的輕度、嚴重以及致命藥物反應處理流程Ⅳ.靜脈注射;IP.腹腔注射;IM.肌內注射4結語鉑類藥物是作用機制獨特的廣譜抗腫瘤藥物,以鉑類藥物為基礎的聯(lián)合化療是婦科腫瘤最常用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