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_第1頁
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_第2頁
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_第3頁
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_第4頁
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標要求以一兩種自然災害為例,列舉適當?shù)臑暮獙Ψ椒ɑ驊贝胧??!裾n標要求●課標解讀1.了解家庭防震避震方案內容、應急避震措施和震后自救與互救的方法。2.通過讀圖,使學生掌握地震后基本的自救與互救技能。3.了解防洪準備事項、洪水應急措施和洪水中的救助要點。4.通過讀圖,使學生掌握洪水中的自救與互救技能。5.提高防災意識,重視生命價值?!裾n標解讀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演示結束演示結束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課標解讀重點難點1.了解如何做好防震準備。2.掌握避震及震后自救和互救的方法技巧。3.理解掌握如何做好防洪準備及洪水中的應急措施及救助。認識并掌握地震和洪水災害中的逃生常識。(重難點)課標解讀重點難點1.了解如何做好防震準備。認識并地震中的自救與互救

危險區(qū)家庭防震會防震意識自救、互救地震中的自救與互救危險區(qū)家庭防震會防震意識自救、互感到晃動房屋倒塌跑就地躲避空地頭部應急包感到晃動房屋倒塌跑就地躲避空地頭部應急包處理外傷體力消耗頑強的毅力近遠易難生人位置處理外傷體力消耗頑強的毅力近遠易難生人位置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洪水中的自救與互救

天氣預報逃生物資高處漂浮物洪水中的自救與互救天氣預報逃生物資高處漂浮物發(fā)生過程互救安全地帶溺水人員救生圈控水發(fā)生過程互救安全地帶溺水人員救生圈控水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地震中的自救與互救

【問題導思】

1.在家庭中應該怎樣防震避震?【提示】

(1)明確疏散路線和避難地點,訂出最快捷、最安全的路徑;(2)加固并合理布置室內家具;桌下、床下不放雜物;(3)清楚室外環(huán)境條件;(4)準備避難和營救物品,家庭每個成員都應準備防震袋(或避難袋);(5)準備一些簡單的營救工具,放在震后能隨手拿到的位置上;(6)學會基本的醫(yī)療救護技能;(7)每人身上裝一個小急救卡片,便于他人營救時參考;(8)適時進行家庭應急演習,以彌補避震措施中的不足。地震中的自救與互救【問題導思】2.如果地震時,你正好在室內,應該怎樣避震呢?【提示】

“伏而待定”較好;選擇物體結實、易于形成三角空間、開間小的地方;卷曲身體,降低重心。保護好頭部、眼睛,掩住口鼻。3.在震后自救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方面?【提示】

(1)學會處理外傷;(2)謹防煙塵嗆悶窒息的危險;(3)要有生存的勇氣和頑強的毅力;(4)震后互救。2.如果地震時,你正好在室內,應該怎樣避震呢?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2)震后,受災者90%都是在最初的24小時內得救的,故有“黃金24小時”之稱。為了爭取搶救時間,震后互救時下列做法正確的是(多選)(

)A.先救遠,后救近。B.先易后難。C.先救“生”,后救“人”。D.要有生存的勇氣和頑強的毅力,保存體力,等待救援。E.注意仔細傾聽被困人員的呼喊、呻吟、敲擊聲,不要盲目亂挖、亂刨。(2)震后,受災者90%都是在最初的24小時內得救的,故有“【思路點撥】

根據(jù)新西蘭的位置,判斷附近板塊名稱。根據(jù)震后互救應遵循的原則回答第(2)題。【解析】

第(1)題,新西蘭位于太平洋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屬于消亡邊界。第(2)題,應先救近后救遠故A錯,D項為震后自救方法?!敬鸢浮?/p>

(1)太平洋印度洋消亡(2)BCE【思路點撥】根據(jù)新西蘭的位置,判斷附近板塊名稱。根據(jù)震后互洪水中的自救與互救

【問題導思】

1.在洪水前期應該做哪些準備呢?【提示】

洪水前期準備有:(1)聽汛期天氣預報;(2)暴雨季節(jié)不去山區(qū)郊游或探險;(3)學習救生演習的知識;(4)學會游泳、劃船;(5)準備救生包、預備木制家具;(6)訓練爬高能力、快跑能力。洪水中的自救與互救【問題導思】2.當遭遇突然發(fā)生的洪水時,人們應該如何逃生呢?【提示】

如果能夠逃脫,應該盡量逃向高處,登上堅固建筑的屋頂、大樹、山丘和高坡等,以獲得逃生的機會;如果不能逃脫,要借助家中的木制家具或盡可能抓住木板、樹干等漂浮物,盡量不讓身體下沉,等待救援。3.洪水中的救助措施有哪些?【提示】

洪水中的救助一方面要把落水者救上岸或轉移到安全地帶,常見的方式有拋救生圈、救生衣等,或者劃船、游泳去救人;另一方面是如何搶救溺水人員,最主要的方法科學的控水和進行人工呼吸。2.當遭遇突然發(fā)生的洪水時,人們應該如何逃生呢?1.洪水中的自救和互救(1)防洪準備1.洪水中的自救和互救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3.滑坡、泥石流中的自救(1)發(fā)現(xiàn)跡象馬上轉移疏散。(2)設法同外界聯(lián)系,求得救助。(3)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時,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進的方向跑,切忌順著泥石流方向往山下跑。(4)扎營時,不要選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彎曲、匯合處。4.大霧和沙暴災害的預防如果遇到大霧天氣,盡可能減少駕車出行或減速慢行;如果遇到沙暴天氣,出行時準備好防風用品,如風鏡、口罩等,用以保護眼睛和口鼻。3.滑坡、泥石流中的自救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1)由材料一可知,此次洪水是由臺風帶來的狂風、________、________所引起的。(2)由材料二洪水應急圖知,當遭遇突發(fā)洪水時,個人應該怎樣做才能獲得逃生的機會?【思路點撥】

臺風帶來的特大暴雨和風暴潮能引起洪水暴發(fā)。根據(jù)材料二圖中信息并結合洪水應急辦法回答第(2)題。(1)由材料一可知,此次洪水是由臺風帶來的狂風、______【解析】

第(1)題臺風常帶來狂風、特大暴雨、風暴潮災害。特大暴雨和風暴潮容易在低洼地區(qū)形成洪水。(2)根據(jù)圖中信息,當洪水來臨時,要逃向屋頂、大樹、山丘和高坡等高處地帶,如不能逃脫,則要依靠水中漂浮的木制家具或樹木不讓身體下沉,等待救援?!敬鸢浮?/p>

(1)特大暴雨風暴潮(2)①不能驚慌失措,盡量逃向高處,登上堅固建筑的頂部、大樹、山丘和高坡等;②如果不能逃脫,要借助木板、樹干等漂浮物,盡量不要讓身體下沉,等待救援。

【解析】第(1)題臺風常帶來狂風、特大暴雨、風暴潮災害。特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2.設計步驟:(1)根據(jù)本地的實際情況,確立一種常發(fā)災害為主題的救援演習。(2)先請有關部門的專業(yè)人員來講解某些救助知識和技能(如怎樣搶救休克人員、怎樣做人工呼吸、怎樣止血、怎樣簡單包扎、怎樣搬運骨折傷員等),這是學生的學習過程。(3)將學生分配好角色,分別扮演災中逃生者、受傷者、指揮者等;財物可用桌椅代替。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演習完畢。(4)總結救援演習的成敗之處,并寫出報告。2.設計步驟: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2009年6月的一個周末,有20多名“驢友”通過網(wǎng)絡自發(fā)組織,去鄰近的浙江一山區(qū)探險旅行。傍晚他們就在山溝一個水道彎曲處的平地上搭上帳篷扎營過夜。夜里突發(fā)山洪,一名女性“驢友”在這次山洪中死亡。據(jù)此完成1~2題。1.造成這個事故的原因之一是防洪準備不充分,具體表現(xiàn)為(

)A.沒有關注天氣預報,不該在雨季去山區(qū)探險B.沒有事先進行登高、快跑能力訓練C.沒有準備好急救藥品D.沒有學會并具備游泳、劃船等救生技能2009年6月的一個周末,有20多名“驢友”通過網(wǎng)絡自發(fā)組織2.這次探險旅行中,“驢友”們在過夜上犯的大忌是(

)A.旅行過程中在外露營B.選在洪水通道、河道彎曲處扎營C.帳篷各自獨立D.帳篷懸在樹木上以確保安全【解析】

第1題,雨季發(fā)生山洪、地質災害的概率大,不宜去山區(qū)探險旅游。第2題,在山區(qū)扎營,不應選在谷底排洪通道、河流彎曲和匯合處。【答案】

1.A

2.B2.這次探險旅行中,“驢友”們在過夜上犯的大忌是()3.由于災難事故而死亡的人中,立即死亡者不到1/3,而大部分的死亡者屬于“喪失生命機會”的人。據(jù)此回答下列問題:(1)判斷下面在災害發(fā)生時的做法是否正確,并說明判斷理由。3.由于災難事故而死亡的人中,立即死亡者不到1/3,而大部分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解析】

解題的關鍵是正確理解圖中內容。第(1)題,①順泥石流方向跑;②藏在大石后;③用毛巾掩住口鼻匍匐前進;④離開橋梁;⑤抱頭屈膝躲在屋梁下;⑥躲避在墻角,頭頂棉被。第(2)題,結合圖中內容可知,地震發(fā)生后若被埋壓,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用木棍支撐、包扎傷口、敲擊水管和靜臥。【解析】解題的關鍵是正確理解圖中內容。第(1)題,①順泥石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2)首先,用身邊的木棒等堅硬物體把上覆塊體支撐牢固,以防繼續(xù)塌落;其次,要處理好傷口,以防失血昏迷;再次,用石塊敲擊掩埋的物體求救;最后,要保存體力,等待救援,不能驚慌失措,大喊大叫。(2)首先,用身邊的木棒等堅硬物體把上覆塊體支撐牢固,以防繼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2)按圖示內容完成下表圖所屬救助過程具體方法ABC(2)按圖示內容完成下表圖所屬救助過程具體方法ABC【答案】

(1)洪水如何把落水的人救上岸或轉移到安全地帶如何搶救溺水人員圖所屬救助過程具體方法A如何把落水的人救上岸向落水者拋救生圈B如何搶救溺水人員科學控水C如何搶救溺水人員拉直喉管做人工呼吸【答案】(1)洪水如何把落水的人救上岸或轉移到安全地帶課時作業(yè)(十四)課時作業(yè)(十四)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課標要求以一兩種自然災害為例,列舉適當?shù)臑暮獙Ψ椒ɑ驊贝胧?。●課標要求●課標解讀1.了解家庭防震避震方案內容、應急避震措施和震后自救與互救的方法。2.通過讀圖,使學生掌握地震后基本的自救與互救技能。3.了解防洪準備事項、洪水應急措施和洪水中的救助要點。4.通過讀圖,使學生掌握洪水中的自救與互救技能。5.提高防災意識,重視生命價值。●課標解讀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演示結束演示結束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課標解讀重點難點1.了解如何做好防震準備。2.掌握避震及震后自救和互救的方法技巧。3.理解掌握如何做好防洪準備及洪水中的應急措施及救助。認識并掌握地震和洪水災害中的逃生常識。(重難點)課標解讀重點難點1.了解如何做好防震準備。認識并地震中的自救與互救

危險區(qū)家庭防震會防震意識自救、互救地震中的自救與互救危險區(qū)家庭防震會防震意識自救、互感到晃動房屋倒塌跑就地躲避空地頭部應急包感到晃動房屋倒塌跑就地躲避空地頭部應急包處理外傷體力消耗頑強的毅力近遠易難生人位置處理外傷體力消耗頑強的毅力近遠易難生人位置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洪水中的自救與互救

天氣預報逃生物資高處漂浮物洪水中的自救與互救天氣預報逃生物資高處漂浮物發(fā)生過程互救安全地帶溺水人員救生圈控水發(fā)生過程互救安全地帶溺水人員救生圈控水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地震中的自救與互救

【問題導思】

1.在家庭中應該怎樣防震避震?【提示】

(1)明確疏散路線和避難地點,訂出最快捷、最安全的路徑;(2)加固并合理布置室內家具;桌下、床下不放雜物;(3)清楚室外環(huán)境條件;(4)準備避難和營救物品,家庭每個成員都應準備防震袋(或避難袋);(5)準備一些簡單的營救工具,放在震后能隨手拿到的位置上;(6)學會基本的醫(yī)療救護技能;(7)每人身上裝一個小急救卡片,便于他人營救時參考;(8)適時進行家庭應急演習,以彌補避震措施中的不足。地震中的自救與互救【問題導思】2.如果地震時,你正好在室內,應該怎樣避震呢?【提示】

“伏而待定”較好;選擇物體結實、易于形成三角空間、開間小的地方;卷曲身體,降低重心。保護好頭部、眼睛,掩住口鼻。3.在震后自救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方面?【提示】

(1)學會處理外傷;(2)謹防煙塵嗆悶窒息的危險;(3)要有生存的勇氣和頑強的毅力;(4)震后互救。2.如果地震時,你正好在室內,應該怎樣避震呢?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2)震后,受災者90%都是在最初的24小時內得救的,故有“黃金24小時”之稱。為了爭取搶救時間,震后互救時下列做法正確的是(多選)(

)A.先救遠,后救近。B.先易后難。C.先救“生”,后救“人”。D.要有生存的勇氣和頑強的毅力,保存體力,等待救援。E.注意仔細傾聽被困人員的呼喊、呻吟、敲擊聲,不要盲目亂挖、亂刨。(2)震后,受災者90%都是在最初的24小時內得救的,故有“【思路點撥】

根據(jù)新西蘭的位置,判斷附近板塊名稱。根據(jù)震后互救應遵循的原則回答第(2)題?!窘馕觥?/p>

第(1)題,新西蘭位于太平洋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屬于消亡邊界。第(2)題,應先救近后救遠故A錯,D項為震后自救方法?!敬鸢浮?/p>

(1)太平洋印度洋消亡(2)BCE【思路點撥】根據(jù)新西蘭的位置,判斷附近板塊名稱。根據(jù)震后互洪水中的自救與互救

【問題導思】

1.在洪水前期應該做哪些準備呢?【提示】

洪水前期準備有:(1)聽汛期天氣預報;(2)暴雨季節(jié)不去山區(qū)郊游或探險;(3)學習救生演習的知識;(4)學會游泳、劃船;(5)準備救生包、預備木制家具;(6)訓練爬高能力、快跑能力。洪水中的自救與互救【問題導思】2.當遭遇突然發(fā)生的洪水時,人們應該如何逃生呢?【提示】

如果能夠逃脫,應該盡量逃向高處,登上堅固建筑的屋頂、大樹、山丘和高坡等,以獲得逃生的機會;如果不能逃脫,要借助家中的木制家具或盡可能抓住木板、樹干等漂浮物,盡量不讓身體下沉,等待救援。3.洪水中的救助措施有哪些?【提示】

洪水中的救助一方面要把落水者救上岸或轉移到安全地帶,常見的方式有拋救生圈、救生衣等,或者劃船、游泳去救人;另一方面是如何搶救溺水人員,最主要的方法科學的控水和進行人工呼吸。2.當遭遇突然發(fā)生的洪水時,人們應該如何逃生呢?1.洪水中的自救和互救(1)防洪準備1.洪水中的自救和互救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3.滑坡、泥石流中的自救(1)發(fā)現(xiàn)跡象馬上轉移疏散。(2)設法同外界聯(lián)系,求得救助。(3)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時,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進的方向跑,切忌順著泥石流方向往山下跑。(4)扎營時,不要選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彎曲、匯合處。4.大霧和沙暴災害的預防如果遇到大霧天氣,盡可能減少駕車出行或減速慢行;如果遇到沙暴天氣,出行時準備好防風用品,如風鏡、口罩等,用以保護眼睛和口鼻。3.滑坡、泥石流中的自救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1)由材料一可知,此次洪水是由臺風帶來的狂風、________、________所引起的。(2)由材料二洪水應急圖知,當遭遇突發(fā)洪水時,個人應該怎樣做才能獲得逃生的機會?【思路點撥】

臺風帶來的特大暴雨和風暴潮能引起洪水暴發(fā)。根據(jù)材料二圖中信息并結合洪水應急辦法回答第(2)題。(1)由材料一可知,此次洪水是由臺風帶來的狂風、______【解析】

第(1)題臺風常帶來狂風、特大暴雨、風暴潮災害。特大暴雨和風暴潮容易在低洼地區(qū)形成洪水。(2)根據(jù)圖中信息,當洪水來臨時,要逃向屋頂、大樹、山丘和高坡等高處地帶,如不能逃脫,則要依靠水中漂浮的木制家具或樹木不讓身體下沉,等待救援?!敬鸢浮?/p>

(1)特大暴雨風暴潮(2)①不能驚慌失措,盡量逃向高處,登上堅固建筑的頂部、大樹、山丘和高坡等;②如果不能逃脫,要借助木板、樹干等漂浮物,盡量不要讓身體下沉,等待救援。

【解析】第(1)題臺風常帶來狂風、特大暴雨、風暴潮災害。特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2.設計步驟:(1)根據(jù)本地的實際情況,確立一種常發(fā)災害為主題的救援演習。(2)先請有關部門的專業(yè)人員來講解某些救助知識和技能(如怎樣搶救休克人員、怎樣做人工呼吸、怎樣止血、怎樣簡單包扎、怎樣搬運骨折傷員等),這是學生的學習過程。(3)將學生分配好角色,分別扮演災中逃生者、受傷者、指揮者等;財物可用桌椅代替。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演習完畢。(4)總結救援演習的成敗之處,并寫出報告。2.設計步驟:33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課件(人教版選修5)2009年6月的一個周末,有20多名“驢友”通過網(wǎng)絡自發(fā)組織,去鄰近的浙江一山區(qū)探險旅行。傍晚他們就在山溝一個水道彎曲處的平地上搭上帳篷扎營過夜。夜里突發(fā)山洪,一名女性“驢友”在這次山洪中死亡。據(jù)此完成1~2題。1.造成這個事故的原因之一是防洪準備不充分,具體表現(xiàn)為(

)A.沒有關注天氣預報,不該在雨季去山區(qū)探險B.沒有事先進行登高、快跑能力訓練C.沒有準備好急救藥品D.沒有學會并具備游泳、劃船等救生技能2009年6月的一個周末,有20多名“驢友”通過網(wǎng)絡自發(fā)組織2.這次探險旅行中,“驢友”們在過夜上犯的大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