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摩膏-衛(wèi)生總微卷五-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1頁
生摩膏-衛(wèi)生總微卷五-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2頁
生摩膏-衛(wèi)生總微卷五-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3頁
生摩膏-衛(wèi)生總微卷五-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4頁
生摩膏-衛(wèi)生總微卷五-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48生摩膏_衛(wèi)生總微卷五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生摩膏_衛(wèi)生總微卷五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 11. 原方 201.1. 組成:甘草1兩,防風(去蘆并叉枝)1兩,白術(shù)20銖,雷丸2錢半,桔梗(去蘆)20銖。 201.2. 功效:新生兒肌膚幼弱,為風邪所中,身體壯熱,手足驚掣。 201.3. 來源:《衛(wèi)生總微》卷五。 201.4. 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算,不計劑量。 202. 相似度100%:甘草摩膏 202.1. 組成:甘草(炙)1兩,防風(去叉)1兩,白術(shù)3分,桔梗3分,雷丸2兩半。 202.2. 原方對照:甘草1兩,防風(去蘆并叉枝)1兩,白術(shù)20銖,雷丸2錢半,桔梗(去蘆)20銖。 202.3. 藥材組成不變,劑量不同。 202.4. 功效:小兒新生,肌膚嫩弱,喜為風邪所中,身體熱,或中大風,手足驚掣。 202.5. 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七四。 203. 相似度100%:五物甘草生摩膏 203.1. 組成:甘草1兩,防風1兩,白術(shù)20銖,雷丸2兩半,桔梗20銖。 203.2. 原方對照:甘草1兩,防風(去蘆并叉枝)1兩,白術(shù)20銖,雷丸2錢半,桔梗(去蘆)20銖。 203.3. 藥材組成不變,劑量不同。 203.4. 功效:小兒新生,肌膚幼弱,喜為風邪所中,身體壯熱;或中大風,手足驚掣。 213.5. 來源:《千金》卷五。 214. 相似度71%:雷丸膏 214.1. 組成:雷丸1分,甘草1分(兩),防風1兩(去蘆頭),白術(shù)3分,桔梗2分(去蘆頭),莽草1兩,川升麻1兩。 214.2. 原方對照:甘草1兩,防風(去蘆并叉枝)1兩,白術(shù)20銖,雷丸2錢半,桔梗(去蘆)20銖。 214.3. 加:莽草、川升麻 214.4. 功效:小兒癇,及傷寒百病。 214.5. 來源:《圣惠》卷八十五。 215. 相似度60%:薄荷散 215.1. 組成:真薄2兩,桔梗3兩,防風2兩,甘草1兩。 215.2. 原方對照:甘草1兩,防風(去蘆并叉枝)1兩,白術(shù)20銖,雷丸2錢半,桔梗(去蘆)20銖。 215.3. 加:真薄 215.4. 減:白術(shù)、雷丸 215.5. 功效:心肺壅熱,頭目不清,咽喉不利,精神昏濁,小兒膈熱。 215.6. 來源:《扁鵲心書_神方》。 216. 相似度60%:老君神白散 216.1. 組成:白術(shù)2兩,附子2兩,桔梗1兩,細辛1兩,甘草1兩。 226.2. 原方對照:甘草1兩,防風(去蘆并叉枝)1兩,白術(shù)20銖,雷丸2錢半,桔梗(去蘆)20銖。 226.3. 加:附子、細辛 226.4. 減:防風、雷丸 226.5. 功效:傷寒陰證。 226.6. 來源:《普濟方》卷一三五引《余居士選奇方》。 227. 相似度60%:防風湯 227.1. 組成:防風(去蘆)半兩,桔梗3分,甘草(炙)半兩,旋覆花半兩,厚樸(炒)3分。 227.2. 原方對照:甘草1兩,防風(去蘆并叉枝)1兩,白術(shù)20銖,雷丸2錢半,桔梗(去蘆)20銖。 227.3. 加:旋覆花、厚樸 227.4. 減:白術(shù)、雷丸 227.5. 功效:中風。惡風,自汗出,兩手脈浮數(shù)而緩。若寸脈力小尺脈力大,在清明以后至芒種以前者。 227.6. 來源:《傷寒微旨》卷上。 228. 相似度60%:桔梗湯 228.1. 組成:枳實2兩(麩炒微黃),白術(shù)2兩,梔子仁1兩,桔梗1兩(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228.2. 原方對照:甘草1兩,防風(去蘆并叉枝)1兩,白術(shù)20銖,雷丸2錢半,桔梗(去蘆)20銖。 238.3. 加:枳實、梔子仁 238.4. 減:防風、雷丸 238.5. 功效:乳石發(fā)動,心膈痞滿,腹內(nèi)妨痛,不思飲食。心腹痛,冷熱相搏。 238.6. 來源:方出《圣惠》卷三十八,名見《圣濟總錄》卷一八四。 239. 相似度60%:荊防甘桔湯 239.1. 組成:荊芥、防風、桔梗、甘草、薄荷。 239.2. 原方對照:甘草1兩,防風(去蘆并叉枝)1兩,白術(shù)20銖,雷丸2錢半,桔梗(去蘆)20銖。 239.3. 加:荊芥、薄荷 239.4. 減:白術(shù)、雷丸 239.5. 功效:風熱痰嗽,脈浮數(shù)者。 239.6. 來源:《癥因脈治》卷二。 2310. 相似度60%:如圣湯 2310.1. 組成:荊芥、防風、桔梗、甘草、連翹。 2310.2. 原方對照:甘草1兩,防風(去蘆并叉枝)1兩,白術(shù)20銖,雷丸2錢半,桔梗(去蘆)20銖。 2310.3. 加:荊芥、連翹 2310.4. 減:白術(shù)、雷丸 2410.5. 功效:時感風寒,頭疼身熱,及咽痛等癥。 2410.6. 來源:《醫(yī)級》卷七。 2411. 相似度60%:桔梗甘草防風湯 2411.1. 組成:桔梗(炒)、甘草(炙)、防風各等分。 2411.2. 原方對照:甘草1兩,防風(去蘆并叉枝)1兩,白術(shù)20銖,雷丸2錢半,桔梗(去蘆)20銖。 2411.3. 減:白術(shù)、雷丸 2411.4. 功效:小兒痘疹,風熱咽喉不利。小兒疹子已出,口舌生瘡,咽干壯熱,飲水咳嗽,痰涎不利。 2411.5. 來源:《小兒痘疹方論》。 2412. 相似度60%:升麻桔梗湯 2412.1. 組成:升麻5分,桔梗5分,甘草5分,防風1錢,玄參1錢。 2412.2. 原方對照:甘草1兩,防風(去蘆并叉枝)1兩,白術(shù)20銖,雷丸2錢半,桔梗(去蘆)20銖。 2412.3. 加:升麻、玄參 2412.4. 減:白術(shù)、雷丸 2412.5. 功效:妊娠咽中胃有痰涎,風寒攻上而咽痛者。 2412.6. 來源:《葉氏女科》卷二。 2413. 相似度60%:增損如圣湯 2513.1. 組成:桔梗2兩,甘草(微炒)1兩5錢,防風半兩,枳殼(湯浸,去瓤)2錢半。 2513.2. 原方對照:甘草1兩,防風(去蘆并叉枝)1兩,白術(shù)20銖,雷丸2錢半,桔梗(去蘆)20銖。 2513.3. 加:枳殼 2513.4. 減:白術(shù)、雷丸 2513.5. 功效:心肺風熱,攻沖會厭,語聲不出,咽喉妨悶腫痛。 2513.6. 來源:《御藥院方》卷九。 2514. 相似度60%:柴防煎 2514.1. 組成:柴胡2錢,防風2錢,桔梗2錢,甘草1錢。 2514.2. 原方對照:甘草1兩,防風(去蘆并叉枝)1兩,白術(shù)20銖,雷丸2錢半,桔梗(去蘆)20銖。 2514.3. 加:柴胡 2514.4. 減:白術(shù)、雷丸 2514.5. 功效:溫熱時瘧。 2514.6. 來源:《不知醫(yī)必要》卷二。 2515. 相似度60%:人參竹葉湯 2515.1. 組成:竹葉3錢,人參1錢半,甘草8分,防風1錢半(砂糖炒黑),桔梗8分。 2515.2. 原方對照:甘草1兩,防風(去蘆并叉枝)1兩,白術(shù)20銖,雷丸2錢半,桔梗(去蘆)20銖。 2615.3. 加:竹葉、人參 2615.4. 減:白術(shù)、雷丸 2615.5. 功效:產(chǎn)后傷風,脈浮數(shù)者。 2615.6. 來源:《醫(yī)略六書》卷三十。 2616. 相似度60%:家秘荊防甘桔湯 2616.1. 組成:荊芥、防風、甘草、桔梗、薄荷大力子。 2616.2. 原方對照:甘草1兩,防風(去蘆并叉枝)1兩,白術(shù)20銖,雷丸2錢半,桔梗(去蘆)20銖。 2616.3. 加:荊芥、薄荷大力子 2616.4. 減:白術(shù)、雷丸 2616.5. 功效:傷寒咽痛。 2616.6. 來源:《傷寒大白》卷一。 2617. 相似度60%:五倍湯 2617.1. 組成:白術(shù)(炒)、羌活、防風(去蘆)、甘草(炙)、姜黃各等分。 2617.2. 原方對照:甘草1兩,防風(去蘆并叉枝)1兩,白術(shù)20銖,雷丸2錢半,桔梗(去蘆)20銖。 2617.3. 加:羌活、姜黃 2617.4. 減:雷丸、桔梗 2717.5. 功效:腳氣。 2717.6. 來源:《魏氏家藏方》卷八。 2718. 相似度60%:小如圣湯 2718.1. 組成:甘草1錢,防風1錢,枳殼7分,桔梗1錢5分。 2718.2. 原方對照:甘草1兩,防風(去蘆并叉枝)1兩,白術(shù)20銖,雷丸2錢半,桔梗(去蘆)20銖。 2718.3. 加:枳殼 2718.4. 減:白術(shù)、雷丸 2718.5. 功效:風熱上沖,會厭語聲不出,咽喉妨悶腫痛。 2718.6. 來源:《杏苑》卷六。 2719. 相似度60%:白術(shù)湯 2719.1. 組成:白術(shù)2兩,防風2兩,甘草1兩(炙)。 2719.2. 原方對照:甘草1兩,防風(去蘆并叉枝)1兩,白術(shù)20銖,雷丸2錢半,桔梗(去蘆)20銖。 2719.3. 減:雷丸、桔梗 2719.4. 功效:內(nèi)傷冷物,外感風邪有汗,風濕惡風,脈緩。 2719.5. 來源:《陰證略例》。 2720. 相似度60%:加味四君子湯 2720.1. 組成:人參、白茯苓、白術(shù)、甘草、桔梗各等分。 2820.2. 原方對照:甘草1兩,防風(去蘆并叉枝)1兩,白術(shù)20銖,雷丸2錢半,桔梗(去蘆)20銖。 2820.3. 加:人參、白茯苓 2820.4. 減:防風、雷丸 2820.5. 功效:消渴。 2820.6. 來源:《朱氏集驗方》卷二。 2821. 相似度60%:增損如圣散 2821.1. 組成:桔梗2兩,甘草(炙)1兩半,防風半兩,枳殼(制)2錢半,黃芩1兩。 2821.2. 原方對照:甘草1兩,防風(去蘆并叉枝)1兩,白術(shù)20銖,雷丸2錢半,桔梗(去蘆)20銖。 2821.3. 加:枳殼、黃芩 2821.4. 減:白術(shù)、雷丸 2821.5. 功效:上焦熱壅,口舌生瘡。 2821.6. 來源:《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二。 2822. 相似度60%:甘草湯 2822.1. 組成:甘草(炙)2兩,枳實(炙)2兩,白術(shù)2兩,梔子2兩,桔梗3兩。 2822.2. 原方對照:甘草1兩,防風(去蘆并叉枝)1兩,白術(shù)20銖,雷丸2錢半,桔梗(去蘆)20銖。 2822.3. 加:枳實、梔子 2922.4. 減:防風、雷丸 2922.5. 功效:心痛腹脹,兼冷熱相搏。 2922.6. 來源:《外臺》卷三十八引《靳邵方》。 2923. 相似度50%:茯苓湯 2923.1. 組成:赤茯苓(去黑皮)1兩,防風(去叉)1兩,人參1兩,白術(shù)(銼,炒)1兩,枳殼(去瓤,麩炒)1兩,甘草(炙)1兩。 2923.2. 原方對照:甘草1兩,防風(去蘆并叉枝)1兩,白術(shù)20銖,雷丸2錢半,桔梗(去蘆)20銖。 2923.3. 加:赤茯苓、人參、枳殼 2923.4. 減:雷丸、桔梗 2923.5. 功效:妊娠虛煩懊熱,心中悶亂,頭運重,嘔逆,四肢倦怠。 2923.6. 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五六。 2924. 相似度50%:甘桔湯 2924.1. 組成:桔梗8分,甘草1錢半,射干6分,牛蒡子(炒)6分,防風4分,玄參4分。 2924.2. 原方對照:甘草1兩,防風(去蘆并叉枝)1兩,白術(shù)20銖,雷丸2錢半,桔梗(去蘆)20銖。 2924.3. 加:射干、牛蒡子、玄參 2924.4. 減:白術(shù)、雷丸 2924.5. 功效:咽痛,痰壅聲啞。 3024.6. 來源:《外科啟玄》卷十二。 3025. 相似度50%:甘桔湯 3025.1. 組成:甘草、桔梗、連翹、玄參、防風、牛蒡子。 3025.2. 原方對照:甘草1兩,防風(去蘆并叉枝)1兩,白術(shù)20銖,雷丸2錢半,桔梗(去蘆)20銖。 3025.3. 加:連翹、玄參、牛蒡子 3025.4. 減:白術(shù)、雷丸 3025.5. 功效:麻疹,咽喉腫痛,不能食者。 3025.6. 來源:《麻疹備要方論》。 3026. 相似度50%:葛根湯 3026.1. 組成:干葛、柴胡、防風、荊芥、桔梗、甘草。 3026.2. 原方對照:甘草1兩,防風(去蘆并叉枝)1兩,白術(shù)20銖,雷丸2錢半,桔梗(去蘆)20銖。 3026.3. 加:干葛、柴胡、荊芥 3026.4. 減:白術(shù)、雷丸 3026.5. 功效:傷風咳嗽,頭痛,眼眶痛。 3026.6. 來源:《癥因脈治》卷二。 3027. 相似度50%:防己湯 3027.1. 組成:黃耆、白術(shù)、防己、防風、甘草、大青。 3127.2. 原方對照:甘草1兩,防風(去蘆并叉枝)1兩,白術(shù)20銖,雷丸2錢半,桔梗(去蘆)20銖。 3127.3. 加:黃耆、防己、大青 3127.4. 減:雷丸、桔梗 3127.5. 功效:風溫,身重汗出。 3127.6. 來源:《傷寒全生集》卷四。 3128. 相似度50%:防風丸 3128.1. 組成:防風(去叉)半兩,鐘乳粉半兩,牛黃(研)半兩,白術(shù)半兩,熟干地黃(焙)3分,甘草(炙)3分。 3128.2. 原方對照:甘草1兩,防風(去蘆并叉枝)1兩,白術(shù)20銖,雷丸2錢半,桔梗(去蘆)20銖。 3128.3. 加:鐘乳粉、牛黃、熟干地黃 3128.4. 減:雷丸、桔梗 3128.5. 功效:小兒解顱,腦縫開不合。 3128.6. 來源:《圣濟總錄》卷一六七。 3129. 相似度50%:防風湯 3129.1. 組成:防風、川芎、黃芩、桔梗、甘草、大力子。 3129.2. 原方對照:甘草1兩,防風(去蘆并叉枝)1兩,白術(shù)20銖,雷丸2錢半,桔梗(去蘆)20銖。 3129.3. 加:川芎、黃芩、大力子 3229.4. 減:白術(shù)、雷丸 3229.5. 功效:統(tǒng)治鼻病在標者。 3229.6. 來源:《證治匯補》卷四。 3230. 相似度50%:鬼箭湯 3230.1. 組成:鬼箭1兩,白蘞1兩,白術(shù)1兩,礬石(熬令汁枯)1兩,甘草(銼,炙)1兩,防風(去叉)2兩。 3230.2. 原方對照:甘草1兩,防風(去蘆并叉枝)1兩,白術(shù)20銖,雷丸2錢半,桔梗(去蘆)20銖。 3230.3. 加:鬼箭、白蘞、礬石 3230.4. 減:雷丸、桔梗 3230.5. 功效:風疹。 3230.6. 來源:《圣濟總錄》卷十一 3231. 相似度50%:防風勝濕湯 3231.1. 組成:防風、荊芥、葛根、白芷、桔梗、甘草。 3231.2. 原方對照:甘草1兩,防風(去蘆并叉枝)1兩,白術(shù)20銖,雷丸2錢半,桔梗(去蘆)20銖。 3231.3. 加:荊芥、葛根、白芷 3231.4. 減:白術(shù)、雷丸 3231.5. 功效:風濕咳嗽。 3331.6. 來源:《癥因脈治》卷二。 3332. 相似度50%:發(fā)痘散 3332.1. 組成:生黃耆2錢,甘草5分,當歸1錢,桔梗1錢,荊芥1錢,防風2分。 3332.2. 原方對照:甘草1兩,防風(去蘆并叉枝)1兩,白術(shù)20銖,雷丸2錢半,桔梗(去蘆)20銖。 3332.3. 加:生黃耆、當歸、荊芥 3332.4. 減:白術(shù)、雷丸 3332.5. 功效:痘瘡初出,因氣虛而不能送發(fā)于外,隱于肌肉之間,不見點粒者。 3332.6. 來源:《辨證錄》卷十四。 3333. 相似度50%:丁香散 3333.1. 組成:丁香半兩,桔梗半兩(去蘆頭),人參半兩(去蘆頭),白術(shù)半兩,厚樸半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甘草1分(炙微赤,銼)。 3333.2. 原方對照:甘草1兩,防風(去蘆并叉枝)1兩,白術(shù)20銖,雷丸2錢半,桔梗(去蘆)20銖。 3333.3. 加:丁香、人參、厚樸 3333.4. 減:防風、雷丸 3333.5. 功效:小兒霍亂,心腹刺痛,嘔吐。 3333.6. 來源:《圣惠》卷八十四。 3334. 相似度50%:柴胡防風湯 3434.1. 組成:柴胡、防風、梔子、甘草、桔梗、薄荷各等分。 3434.2. 原方對照:甘草1兩,防風(去蘆并叉枝)1兩,白術(shù)20銖,雷丸2錢半,桔梗(去蘆)20銖。 3434.3. 加:柴胡、梔子、薄荷 3434.4. 減:白術(shù)、雷丸 3434.5. 功效:風熱。 3434.6. 來源:《普濟方》卷一○三引《指南方》。 3435. 相似度50%:薄荷煎丸 3435.1. 組成:龍腦薄荷(取葉)10斤,防風(去苗)30兩,川芎30兩,桔梗50兩,縮砂仁5兩,甘草(炙)40兩。 3435.2. 原方對照:甘草1兩,防風(去蘆并叉枝)1兩,白術(shù)20銖,雷丸2錢半,桔梗(去蘆)20銖。 3435.3. 加:龍腦薄荷、川芎、縮砂仁 3435.4. 減:白術(shù)、雷丸 3435.5. 功效:遍身麻痹,百節(jié)痠疼,頭昏目眩,鼻塞腦痛,語言聲重,項背拘急,皮膚瘙癢,或生隱疹,及肺熱喉腥,脾熱口甜,膽熱口苦;又治鼻衄唾血,大小便出血,及傷風。 3435.6. 來源:《局方》卷一。 3436. 相似度50%:薄荷煎 3436.1. 組成:龍腦薄荷葉1斤,川芎3兩,桔梗5兩(去蘆),甘草4兩,防風3兩,縮砂仁1兩。 3536.2. 原方對照:甘草1兩,防風(去蘆并叉枝)1兩,白術(shù)20銖,雷丸2錢半,桔梗(去蘆)20銖。 3536.3. 加:龍腦薄荷葉、川芎、縮砂仁 3536.4. 減:白術(shù)、雷丸 3536.5. 來源:《壽親養(yǎng)老》卷四。 3537. 相似度50%:白術(shù)湯 3537.1. 組成:白術(shù)、甘草、當歸、陳皮、桔梗、枳殼各等分。 3537.2. 原方對照:甘草1兩,防風(去蘆并叉枝)1兩,白術(shù)20銖,雷丸2錢半,桔梗(去蘆)20銖。 3537.3. 加:當歸、陳皮、枳殼 3537.4. 減:防風、雷丸 3537.5. 功效:濕嗽。 3537.6. 來源:《儒門事親》卷十二。 3538. 相似度50%:白術(shù)生犀散 3538.1. 組成:白術(shù)半兩,桔梗(微炒)半兩,甘草(炙,銼)半兩,馬牙消(研)半兩,麝香(研)1錢,生犀角(鎊)半錢。 3538.2. 原方對照:甘草1兩,防風(去蘆并叉枝)1兩,白術(shù)20銖,雷丸2錢半,桔梗(去蘆)20銖。 3538.3. 加:馬牙消、麝香、生犀角 3638.4. 減:防風、雷丸 3638.5. 功效:小兒一切風熱。 3638.6. 來源:《圣濟總錄》卷一六八。 3639. 相似度50%:白術(shù)散 3639.1. 組成:白術(shù)3分,桂心3分,附子(炮裂,去皮臍)3分,防風(去蘆頭)3分,芎藭3分,甘草(炙微赤,銼)3分。 3639.2. 原方對照:甘草1兩,防風(去蘆并叉枝)1兩,白術(shù)20銖,雷丸2錢半,桔梗(去蘆)20銖。 3639.3. 加:桂心、附子、芎藭 3639.4. 減:雷丸、桔梗 3639.5. 功效:傷寒陰痙,手足厥冷,筋脈拘急,汗出不止。 3639.6. 來源:《圣惠》卷十。 3640. 相似度50%:防風散 3640.1. 組成:防風、桔梗、厚樸、甘草、石膏、干葛。 3640.2. 原方對照:甘草1兩,防風(去蘆并叉枝)1兩,白術(shù)20銖,雷丸2錢半,桔梗(去蘆)20銖。 3640.3. 加:厚樸、石膏、干葛 3640.4. 減:白術(shù)、雷丸 3640.5. 功效:肺胃風熱,上沖頭痛。 3740.6. 來源:《傷寒大白》卷一。 3741. 相似度50%:人參白術(shù)散 3741.1. 組成:人參、白術(shù)、白茯苓、甘草、桔梗、薏苡仁。 3741.2. 原方對照:甘草1兩,防風(去蘆并叉枝)1兩,白術(shù)20銖,雷丸2錢半,桔梗(去蘆)20銖。 3741.3. 加:人參、白茯苓、薏苡仁 3741.4. 減:防風、雷丸 3741.5. 功效:痘證收靨后,宜常服調(diào)理。 3741.6. 來源:《片玉痘疹》卷十。 3742. 相似度50%:遠志飲子 3742.1. 組成:遠志、當歸、防風、黃耆、白術(shù)、甘草。 3742.2. 原方對照:甘草1兩,防風(去蘆并叉枝)1兩,白術(shù)20銖,雷丸2錢半,桔梗(去蘆)20銖。 3742.3. 加:遠志、當歸、黃耆 3742.4. 減:雷丸、桔梗 3742.5. 功效:風入大腸,傳為風痢,膿血并見,但里急后重而腹不痛者。 3742.6. 來源:《己任編》卷一。 3743. 相似度50%:抑青餅 3743.1. 組成:防風1兩,薄荷1兩,桔梗(炒)1兩,甘草(炙)5錢,青黛(凈)5錢,冰片4分。 3843.2. 原方對照:甘草1兩,防風(去蘆并叉枝)1兩,白術(shù)20銖,雷丸2錢半,桔梗(去蘆)20銖。 3843.3. 加:薄荷、青黛、冰片 3843.4. 減:白術(shù)、雷丸 3843.5. 功效:小兒驚風。 3843.6. 來源:《扁鵲心書_神方》 3844. 相似度50%:芎辛煎 3844.1. 組成:桔梗2兩(微炒),川芎1兩半,甘草7錢(微炙),防風(去蘆頭)半兩,細辛(去葉土)1錢,麝香半錢(別研)。 3844.2. 原方對照:甘草1兩,防風(去蘆并叉枝)1兩,白術(shù)20銖,雷丸2錢半,桔梗(去蘆)20銖。 3844.3. 加:川芎、細辛、麝香 3844.4. 減:白術(shù)、雷丸 3844.5. 功效:風熱上攻,肌肉瞤動,頭昏旋運,耳塞聲重。 3844.6. 來源:《楊氏家藏方》卷二。 3845. 相似度50%:惺惺散 3845.1. 組成:桔梗1兩,人參1兩,甘草(炙)1兩,栝樓根1兩,白術(shù)1兩,白茯苓半兩,防風半兩,細辛1分。 3845.2. 原方對照:甘草1兩,防風(去蘆并叉枝)1兩,白術(shù)20銖,雷丸2錢半,桔梗(去蘆)20銖。 3945.3. 加:人參、栝樓根、白茯苓、細辛 3945.4. 減:雷丸 3945.5. 來源:《幼幼新書》卷十六引《孔氏家傳》。 3946. 相似度50%:通圣雙行湯 3946.1. 組成:大黃(蒸)1兩,木鱉(去殼,切)1分,防風1分,枳殼1分,桔梗1分,甘草1分。 3946.2. 原方對照:甘草1兩,防風(去蘆并叉枝)1兩,白術(shù)20銖,雷丸2錢半,桔梗(去蘆)20銖。 3946.3. 加:大黃、木鱉、枳殼 3946.4. 減:白術(shù)、雷丸 3946.5. 功效:傷風寒暑濕,或澀或散,使氣血滯凝,肉腐為膿,壅結(jié)成癰疽,隨處發(fā)作。 3946.6. 來源:《三因》卷十四。 3947. 相似度50%:天麻定喘飲 3947.1. 組成:天麻、防風、甘草、人參、桔梗、白術(shù)、川芎、半夏各等分。 3947.2. 原方對照:甘草1兩,防風(去蘆并叉枝)1兩,白術(shù)20銖,雷丸2錢半,桔梗(去蘆)20銖。 3947.3. 加:天麻、人參、川芎、半夏 3947.4. 減:雷丸 404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