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41基礎部教案2014—2015學年度第二學期課程名稱:儒家文化趣談 課程代碼:GE0015計劃學時:34 學分: 2課程性質(zhì):選修、考試 面向?qū)I(yè): 全校各專業(yè)課程授課老師:段益民廣州大學華軟軟件學院SouthChinaInstituteofSoftwareEngineering,GuangZhou課程的內(nèi)容和學時分配周次日期主要教學內(nèi)容學時13第一章、概述一、孔子生平;223第一章、概述二、孟子生平;233第一章、概述三、儒家經(jīng)典;四、儒家主要流派243月23日第二章、儒家的精髓和德目一、仁;二、孝;253月30日第二章、儒家的精髓和德目三、禮;264月6日第三章、儒家的政治觀念一、儒家的社會理念;274月13日第三章、儒家的政治觀念二、儒家的民本思想;三、儒家的君臣關系;284月20日第四章、儒家文化的宇宙觀一、生命觀;二、鬼神觀;294月27日第四章、儒家文化的宇宙觀三、自然觀;2105第五章、儒家文化的處事原則:中庸一、中庸的基本原則;二、中庸不是折中;三、中庸的功能;2115月11日第六章、儒家的人格典范一、內(nèi)圣外王;二、忠恕之道;三、三綱五常;2125第六章、儒家的人格典范四、君子;2135第七章、孔子的教育思想一、有教無類;二、教學內(nèi)容;三、教學方法;2146第八章、儒家文化的局限一、儒家文化的內(nèi)部矛盾;二、儒家文化和當今的時代矛盾;三、儒家文化的女性局限;四、愚忠愚孝;2156第九章、儒家和道家的差異一、道家概述;二、道家的思想特征216、6第九章、儒家和道家的差異三、儒家和道家的同異2176第十章、儒家文化的時代價值一、傳統(tǒng)道德在當代中國的失落;二、儒家意識在當代大學生中的積積意義;2第一章、概述
1、主要內(nèi)容:本章的內(nèi)容主要包括孔子、孟子的生平、四書五經(jīng)、儒家主要流派等。2、教學要求:1.2.1使學生基本上了解孔子、孟子的生平、四書五經(jīng)、儒家主要流派等內(nèi)容。1.2.2激發(fā)學生對儒家的興趣和認同感。3、教學重點:四書五經(jīng)的基本內(nèi)容。4、教學難點: 分辨原始儒家和后續(xù)儒家的發(fā)展脈絡和觀念上的差異。5、電子教案:三十多年前英國人湯恩比博士和日本人池田大作先生在對話中就曾預言:“人類將因為過度的自私和貪欲而迷失方向,科技手段將毀掉一切,加上道德哀敗和宗教信仰衰落,世界必將出現(xiàn)空前的危機”,“拯救21世紀人類社會的只有中國的儒家思想和上乘佛法,所以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1.儒學是一種修身立德、培養(yǎng)高尚情操、成就理想人格的人生哲學。2.儒學是一種宅心于仁、善待他人、和諧人際關系的社會倫理學說。3.儒學是一種修己安人、以德治國、富有民本思想傳統(tǒng)的政治學說。4.儒學是一種尊師重教、學思結合、知行統(tǒng)一的教育學說。網(wǎng)站推薦:中國儒學儒家中國孔子2000一、孔子生平1、孔子簡歷孔子生于魯襄(xiāng)公22年,前551年夏歷8月27日,陽歷9月28日。出生地魯昌平鄉(xiāng)陬(zōu)邑,今曲阜市東南尼山山下魯源村??鬃拥母赣H叔梁紇(hé)(叔梁為字,紇為名)是魯國出名的勇士,叔梁紇先娶施氏,生九女而無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在當時的情況下,女子和殘疾的兒子都不宜繼嗣(sì)。叔梁紇晚年(66歲,楊振寧)與年輕女子顏徵(zhǐ)在(22歲)生下孔子。由于孔子的母親曾去尼丘山祈禱,然后懷下孔子,又因孔子剛出生時頭頂?shù)闹虚g凹下,像尼丘山;故起名為丘,字仲尼(伯、仲、叔、季是兄弟行輩中長幼排行的次第,“伯”為老大,“仲”為第二,“叔”為第三,“季”為最小的。孔子字仲尼,由“仲”字可知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二,但是如果把姐妹也合起來排序,就以孟、仲、叔、季為序了,在兄弟姐妹中,居長的(大哥或大姐)為“孟”。所以孔子在家排行老二,字仲尼,但他哥哥的字是“孟皮”,而不是“伯皮”。如超過四個,“叔”可若干,余不變。)。“子”:古代對成年男子的尊稱,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擁有一定社會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稱為“子”,而且都希望別人稱自己為“子”,因為“子”還是一種爵位,所謂“公侯伯子男”也。但是,真正能獲得別人以“子”相稱的,一般是兩種人:要么在社會上公信力較高的,如“老師”;要么就是較有道德的貴族;孔子、老子屬于前者?!袄献印眱勺x。另如:君、士(壯士;烈士;碩士、博士;男士、女士),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1)孔子早年(1-30歲)三歲父卒,十七歲母卒。居闕(què)里?!柏毲屹v”。初為委吏、乘田等小官?!拔嵘僖操v,故多能鄙事”?!犊鬃蛹艺Z》:“孔子年十九,娶于宋亓(qí)官氏,一歲而生伯魚。伯魚之生也,魯昭公以鯉賜孔子,故名曰鯉而字伯魚。”(2)孔子中年(30-50歲)30歲后辦學成名?!翱鬃硬皇?,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至自遠方,莫不受業(yè)焉。”曾往洛陽,問禮于老子。35歲,魯昭公為三桓(Huán,三桓:魯莊公父親魯桓公有四子,嫡長子魯莊公繼承魯國國君;庶長子慶父稱孟孫氏、庶次子叔牙稱叔孫氏)、嫡次子季友稱季氏,皆按封建制度被魯莊公封官為卿。由于三家皆出自魯桓公之后,所以被人們稱為“三桓”。)兵敗奔齊,孔子適齊,“在齊聞韶”“與齊太師語樂”,齊景公禮待,然稱“吾老矣,不能用也”。37歲返魯。(3)孔子仕魯(51-55歲)定公九年(51歲,前501年)“為中都(汶上縣西)宰,一年,四方皆則之,由中都宰為司空,由司空為大司寇。攝行相事,殺少正卯”(mǎo)。(孔子誅殺少正卯一案,《史記·孔子世家》等書中均有記載,說孔子為政七天就殺了“魯之聞人”少正卯。理由:原來少正卯與孔子素來有隙,在孔子講學的時候,少正卯也授徒講學,而且學生很多,曾使孔子的講課處“三盈三虛”,好多次沒人聽孔子的課了。但是朱熹等專家學者,均對孔子誅少正卯一案,持否認態(tài)度。一是孔子誅少正卯事不見《論語》;二是孔子的核心思想就是“仁”,并且他堅決反對輕易殺人。)十年,齊魯夾谷之會為相禮。齊歸還龜陰等地。十二年,墮(huī,毀壞)三都,半途而廢。(周朝有一條規(guī)定,貴族諸侯的城墻不得超過18尺,為了防范他們?nèi)蘸笤旆?,建立了這條規(guī)定。但是,魯國中的“三桓”(季孫氏、孟孫氏、叔孫氏)掌控國家大勢,不理這條規(guī)定??鬃勇?lián)手國君魯定公開始了“隳三都”行動,也就是推掉三桓家里多出18尺的部分,但推去兩位國相的城墻后,齊國軍隊守在了魯國境外不遠處,如果魯定公帶軍隊去推掉最后一位國相的城墻,齊國就會攻進首都來,墮三都行動就此半途而廢??鬃硬坏貌恢袛嗍送竞途葒硐耄c弟子們踏上了周游列國的道路。)十三年,“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保?)周游列國(55~68歲,14年)定公十三年(前497年)去魯適衛(wèi)——過匡過蒲(pú)(前496)——返衛(wèi)仕衛(wèi)(前495-前493)——衛(wèi)靈公卒,衛(wèi)國內(nèi)亂,去衛(wèi)過曹適宋、鄭(前493年)。前491-前489年,仕陳;前489年,去陳適蔡,絕糧于陳蔡之間;見楚葉公,求用于楚昭王,不成,自葉返衛(wèi)。前488-前485年,仕衛(wèi)。(5)晚年居魯(68-72歲)前484,哀公11年,應季康子召,自衛(wèi)返魯。前479年,孔子卒。卒于魯哀公16年,前479年,夏歷2月11日,陽歷4月11日,虛年73歲。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學有成就),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不僅體認到內(nèi)在的“仁”,還體認到超越的“天命”。),六十而耳順(聞其言而知其微旨也),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2、孔子長相“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獨立東郭門外?;蛉酥^子貢曰:‘東門外有一人焉,其長九尺六寸(一尺等于23厘米),河目(形狀像河一樣的眼睛,上下眼眶平而長,比喻相貌非凡)。隆顙(sǎng):(高高的額頭),其頭似堯(Yáo),其頸似皋陶(gāotáo,傳說他是中國上古黃帝的長子的后裔,生于堯帝統(tǒng)治的時候,曾經(jīng)被舜任命為掌管刑法的“理官”,以正直聞名天下。),其肩似子產(chǎn),(子產(chǎn),春秋時期鄭國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公元前554年,鄭人立子產(chǎn)為卿。執(zhí)政二十三年。政績顯赫。子產(chǎn)不毀鄉(xiāng)校。)然自腰以下,不及禹者三寸,(可是從腰部以下比禹短了三寸)累然如喪家之犬?!迂曇愿?,孔子欣然而嘆曰:‘形狀,末也。如喪家之犬,然乎哉!然乎哉!’”(《孔子家語·困誓》)異人有異像。劉備、馬云。長相和成就有無關系:主觀研究,指認法;客觀研究:數(shù)據(jù)法。石頭、剪刀、布。3、孔子的地位由于身處亂世,孔子所主張的仁政沒有施展的空間。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將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業(yè)上。孔子曾任魯國司寇,后攜弟子周游列國,最終返回魯國,專心執(zhí)教??鬃哟蚱屏私逃龎艛啵_創(chuàng)了私學先驅(qū),弟子多達三千人,其中賢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賢。七十二人中有很多為各國高官棟梁。又為儒家學派延續(xù)了輝煌。儒家思想文化對當代人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鬃拥奈幕匚弧赝?、萬世師表。(“素王”:孔子一生基本上沒有做過什么大官,也就是做個魯國的司寇,即普通的司法官員。主要精力都是在教書育人和周游列國。在老年時修訂《春秋》,刪減《詩經(jīng)》,編纂《魯史》。但在他的學生眼里,這可比王還要王的事情,故稱“素王”。所謂“素王”就是沒有土地、沒有任命,只要人類的歷史文化存在,他的王位權勢就存在。以今人的說法,就是孔子是沒有得到官方任命的“王”。即言,有王者之道,而無王者之位,故稱素王。)(放孔子圖片)4、孔子的故事(1)認“真”孔子東游,腹中饑餓,對弟子顏回說:“前面一家飯館,你去討點飯來”顏回就去到飯館,說明來意。
那飯館的主人說:“要飯吃可以啊,不過我有個要求”。顏回忙道:“什么要求?”主人回答:“我寫一字,你若認識,我就請你們師徒吃飯,若不認識亂棍打出?!鳖伝匚⑽⒁恍Γ骸翱梢浴?。主人拿筆寫了一“真”字。顏回哈哈大笑:“此字我五歲就識,是認真的“真”字。店主冷笑一聲:“哼,無知之徒,來人,亂棍打出?!?/p>
顏回來見老師,說了經(jīng)過??桌戏蜃游⑽⒁恍Γ骸翱磥硭且獮閹熐叭ゲ豢?。”說罷來到店前,說明來意。那店主寫下“真”字??桌戏蜃哟鹪唬骸按俗帜睢卑恕蹦堑曛餍Φ剑骸肮欠蜃觼淼剑垺本瓦@樣吃完喝完不出一分錢走了。顏回不懂,問:“老師,你不是教我們那字念‘真’嗎?什么時候變‘直八了?’”孔老夫子微微一笑:“有時候的事是認不得‘真’啊?!辈鹱?。丘八,丘十七。李字去了木,念什么?漢字的象形特點。金字塔、八字步、丁字褲、凹凸;英語:S(2)評贖(shú)奴隸
當時在春秋時代,魯國有個規(guī)定,凡是到國外旅行去,看到有魯國人在外國被賣為奴隸的,可以花錢把他贖出來,回到魯國后,到國庫去報帳,國庫照付。孔子有一個學生,在國外看到有魯國人被賣為奴隸了,他就把他贖出來。贖出來以后,他沒到國庫去報帳,別人都說這個人品格高尚。孔子知道后,大罵這個學生,說這個學生做錯了。別人奇怪了,做好事嘛,又贖了人,又不去報帳,這不是好事嗎?不是品格高尚嗎?孔子說看問題不能這樣看,他這個做法,實際上妨礙了更多的奴隸從魯國人被贖出來。這個人回來后沒有去報帳,將來別人看見做奴隸的魯國人,本想贖他出來,又想,我贖了以后,如果去報帳,別人就要議論:以前某某人不報帳,你去報帳,你的品格不如他。這樣,這個人就可能裝作沒看見,不去贖人了。所以,這個做法就妨礙了更多的魯國奴隸被人家贖買出來,是有害的。
(3)評落水救人
一個人掉到水里去了,孔子的一個學生跳下水去,把人救起來了,家屬感謝他,給他一頭牛,他就收了。別人議論了:下水救人還要錢?孔子知道了,表揚了這個學生,說這個學生做得對,這會使更多的落水人被救。因為救了人之后,人家給錢,是可以收的,于是再有人落水,就有人愿意去救。所以要看客觀的效果。媽媽和老婆掉到水里先救誰?(葉詩文、孫楊)
(4)孔子誤會顏回
有次孔子受困在陳蔡一帶,七天沒有嘗過米飯的滋味。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顏回討來一些米煮稀飯。飯快要熟的時候,孔子看見顏回居然用手抓取鍋中的飯吃。孔子故意裝作沒有看見,當顏回進來請孔子吃飯時,孔子站起來說:“剛才祖先告訴我,食物要先獻給尊長才能進食,豈可自己先吃呢?”顏回一聽,連忙解釋說:“夫子誤會了,剛才我是因看見有煤灰掉到鍋中,所以把弄臟的飯粒拿起來吃了。”
孔子嘆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時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可靠的時候?!?/p>
(5)子見南子
南子,衛(wèi)靈公的夫人,宋國人,富有風情,緋聞頗多。南子久慕孔子之名,如今孔子來了,得好好見一見。(南子)使人謂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與寡君為兄弟者,必見寡小君。寡小君原見??鬃愚o謝,不得已而見之。南子在帷中??鬃尤腴T,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環(huán)佩玉聲然??鬃釉唬骸拔徉l(xiāng)為弗見,見之禮答焉?!弊勇凡徽f??鬃邮钢唬?予所不者,天厭之!天厭之!"
(詛咒語)(6)兩小兒辯日: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謂汝多知乎?”雙重標準:女人、女孩(法國女孩)。女生節(jié)。大蘋果、小蘋果。中國國情,和國際接軌。男人比女人更專一。(意料之外,情理之中)(7)顏回輸冠
顏回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一天,去街上辦事,見一家布店前圍滿了人。他上前一問,才知道是買布的跟賣布的發(fā)生了糾紛。
只聽買布的大嚷大叫:“三八就是二十三,你為啥要我二十四個錢?”
顏回走到買布的跟前,施一禮說:“這位大哥,三八是二十四,怎么會是二十三呢?是你算錯了,不要吵啦?!辟I布的仍不服氣,指著顏回的鼻子說:“誰請你出來評理的?你算老幾?要評理只有找孔夫子,錯與不錯只有他說了算!走,咱找他評理去!”
顏回說:“好。孔夫子若評你錯了怎么辦?”
買布的說:“評我錯了輸上我的頭。你錯了呢?”顏回說:“評我錯了,輸上我的冠(帽子)。”二人打著賭,找到了孔子??鬃訂柮髁饲闆r,對顏回笑笑說:“三八就是二十三哪!顏回,你輸啦,把冠取下來給人家吧!”
顏回聽孔子批評他錯了,就老老實實摘下帽子,交給了買布的。那人接過帽子,得意地走了。對孔子的評判,顏回表面上絕對服從,心里卻想不通。他認為孔子已老糊涂,便不想再跟孔子學習了。
第二天,顏回借故家中有事,要請假回去??鬃用靼最伝氐男氖?,也不挑破,點頭準了他的假,并囑咐他兩句話:“千年古樹莫存身,殺人不明勿動手?!?/p>
顏回應聲“記住了”,便動身往家走。路上,突然風起云涌,雷鳴電閃,眼看要下大雨。顏回鉆進路邊一棵大樹的空樹干里,想避避雨。他猛然記起孔子“千年古樹莫存身”的話,心想,師徒一場,再聽他一次話吧,就從空樹干中走了出來。他剛離開不遠,一個炸雷,把那棵古樹劈個粉碎。顏回大吃一驚:老師的第一句話應驗啦!難道我還會殺人嗎?
顏回趕到家,已是深夜。他不想驚動家人,就用隨身佩帶的寶劍,撥開了妻子住室的門栓。顏回到床前一摸,啊呀呀,南頭睡個人,北頭睡個人!他怒從心頭起,舉劍要砍,又想起孔子的第二句話“殺人不明勿動手”。他點燈一看,床上一頭睡的是妻子,一頭睡的是妹妹。
天明,顏回又返了回去,見了孔子便跪下說:’老師,您那兩句話,救了我、我妻和我妹妹三個人哪!您事前怎么會知道要發(fā)生的事呢?‘孔子把顏回扶起來說:“昨天天氣燥熱,估計會有雷雨,因而就提醒你‘千年古樹莫存身’。你又是帶著氣走的,身上還佩帶著寶劍,因而我告誡你‘殺人不明勿動手’”。
孔子又開導顏回說:“你想想:我說三八二十三是對的,你輸了,不過輸個冠﹔我若說三八二十四是對的,他輸了,那可是一條人命??!你說冠重要還是人命重要呢?”
顏回恍然大悟,說:“老師重大義而輕小是小非,學生還以為老師因年高而欠清醒呢。學生慚愧萬分!”從這以后,孔子無論去哪里,顏回再沒離開過他。二、孟子生平1、孟子簡歷孟子姓孟名軻(kē),戰(zhàn)國時期小國鄒(zōu)人,他生活的年代大約是公元前372年至前289年,他是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也是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與孔子齊名,世稱“孔孟”。孟子出身于魯國貴族,但當孟子出生時,他的家族已趨沒落,被迫從魯遷往鄒;再以后,歷事維艱,到孟子幼年時,只得“賃屋而居”了。
孟子幼年喪父,全靠母親拉扯;為了孟子的讀書,孟母曾三次擇鄰而居,曾一怒斷機。
孟子對孔子的“仁”既有繼承,也有發(fā)展。因為在孟子時代諸子學說都有強烈的現(xiàn)實政治取向,所以孟子的學說除了要建立一套道德倫理外,最現(xiàn)實的目的就是要實行“仁政”,《孟子·公孫丑上》:“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薄妒酚洝氛f孟子曾“受業(yè)于子思之門人”,故唐宋以來的儒家常把曾子拉上,說儒家存在一個孔子傳曾子,曾子傳子思,子思傳孟子的“道統(tǒng)”,而子思、孟子之說遂由此而合稱為“思孟學派”。孟子從小立志學儒習禮,十五歲左右,他入學讀書,“受業(yè)于子思(孔子之孫)之門人”。大約三十歲到四十歲之間,孟子在鄒魯一帶收徒講學,門生約有數(shù)百人。
四十多歲時,孟子帶領弟子,周游列國,推行仁政。他曾游說于梁(魏)、齊、宋、滕、魯?shù)葒收硐胛茨軐崿F(xiàn)。回到鄒國時,孟子已六十多歲,從此他不再出游,而是在家鄉(xiāng)興辦學校,廣收門徒,與萬章、公孫丑等弟子答疑解難,編著《孟子》。此書記述了他一生的主要言論、活動及其思想學說,豐富多彩,博大精深,是他留給后人的寶貴精神財富。孟子繼承和發(fā)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出“仁政”學說,他把“親親”、“長長”的原則運用于政治,以緩和日益激烈的階級矛盾,維護新興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長遠利益。
孟子一方面嚴格區(qū)分了統(tǒng)治者與被統(tǒng)治者的階級地位,認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擬定了一套從天子到庶人的等級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統(tǒng)治者和被統(tǒng)治者的關系比作父母對子女的關系,主張統(tǒng)治者應該像父母一樣關心人民的疾苦,人民應該像對待父母一樣去親近、服侍統(tǒng)治者。
在孟子看來,理想的政治應該是統(tǒng)治者施行“仁政”。如此,方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反之,如果推行虐政,將會失去民心而變成“獨夫民賊”,最終被人民所推翻。孟子總結各國治亂興亡的規(guī)律,提出了一個富有民主性精華的著名命題:“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吸收各家所長,突破了孔子的思想局限,較全面、系統(tǒng)地闡明了君仁臣義、尊賢使能、以民為本、統(tǒng)一天下等仁政理論。
此外,孟子還把“倫理”和“政治”緊密結合起來,強調(diào)道德修養(yǎng)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焙髞怼洞髮W》提出的“修齊治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根據(jù)孟子的這種思想發(fā)展而來的。
孟子的這些理論,有力地抨擊了當時社會上流行的各種學說,使儒家的思想得以廣泛傳播,從而對后世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因是之故,他也被尊奉為僅次于孔子的“亞圣”。公元前289年冬至,孟子去世,享年84歲,葬于鄒國境內(nèi)(今鄒城市城東北約12公里)的四基山西麓,即今孟子林。
2、孟子的故事(1)孟子休妻一天,孟子的妻子獨自一人在屋里,叉開腿蹲在地上。孟子進屋看見妻子這個樣子,就向母親說:“這個婦人不講禮儀,請準許我把她休了?!泵夏刚f:“什么原因?”孟子說:“她叉開腿蹲在地上?!泵夏竼枺骸澳阍趺粗赖模俊泵献釉唬骸拔矣H眼看見的。”孟母說:“這是你不講禮儀,不是婦人不講禮儀?!抖Y經(jīng)》說,將要進門的時候,必須先問屋里誰在里面;將要進入廳堂的時候,必須先高聲傳揚,讓里面的人知道;將進屋的時候,必須眼往下看。《禮經(jīng)》這樣講,為的是不讓人措手不及,無所防備。而今你到妻子閑居休息的地方去,進屋沒有聲響人家不知道,因而讓你看到了她蹲在地上的樣子。這是你不講禮儀,而不是你的妻子不講禮儀?!泵献勇犃嗣夏傅慕虒Ш螅J識到自己錯了,再也不敢講休妻的事了。(男人回家)(2)孟母三遷孟子小時候,父親就死了,母親守節(jié)。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些喪葬、痛哭這樣的事。母親想:“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本碗x開了,將家搬到街上,離殺豬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學了些做買賣和屠殺的東西。母親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庇謱⒓野岬綄W宮旁邊。官員進入文廟,行禮跪拜,揖讓進退,孟子見了,一一記住。孟母想:“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這里定居下來了。(3)“始作俑者,其無后乎”始作俑者這句成語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無后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睉?zhàn)國時,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談論治國之道。孟子問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殺死人,有什么不同嗎?”梁惠王回答說:“沒有什么不同的。”孟子又問:“用刀子殺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梁惠王說:“也沒有什么不同?!泵献咏又f:“現(xiàn)在大王的廚房里有的是肥肉,馬廄里有的是壯馬,可老百姓面有饑色,野外躺著餓死的人。這是當權者在帶領著野獸來吃人??!大王想想,野獸相食,尚且使人厭惡,那么當權者帶著野獸來吃人,怎么能當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經(jīng)說過,首先開始用俑(古時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斷子絕孫、沒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來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讓老百姓活活地餓死呢?”類比:A對象具有屬性a、b、c、d,B對象具有屬性a、b、c所以,B對象也具有屬性d。賣豬搭老鼠。類比反駁:阿凡提;喝中國人的奶和喝牛奶。我有乙肝,請你吃飯。(聯(lián)言命題)魚和人: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魚——人——人找校花。漁民和哲學家的父親死在那里。殺牛下世作牛,殺人下世為人也。推理形式:用木棍打人人死了不對和用刀子殺人人死了不對用政治害人人死了不對帶著野獸吃人人死了不對(4)以羊易牛孟子曾經(jīng)到齊國,力勸齊宣王實行王道,但齊宣王總是以自己道德不高來搪塞。
一天,齊宣王看到一個人拉著一頭牛,從門前走過,看起來這頭牛很害怕,瑟瑟發(fā)抖,眼里流著淚。齊宣王一問,原來這頭牛要被拉去宰殺,以牛血去釁鐘(用其血涂于新鑄大鐘的表面縫隙中來祭祀)。
齊宣王看著可憐的牛,善心大發(fā),讓此人放了這頭牛,自己買了一只羊去釁鐘。
這事讓孟子知道了,他就故意責怪齊宣王:齊國的老百姓都認為齊王您是個吝嗇的人!
齊王很委屈:我是出于同情心才放了那頭牛的!
孟子冷笑:那你為什么不同情那只羊呢?它才更冤枉呢!
齊宣王語塞。孟子這時才說“無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君子之于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p>
蓋因人性脆弱,必須使之與一些殘忍之事有所分隔。
(5)五十步笑百步孟子來到梁國,去見了好戰(zhàn)的梁惠王。梁惠王對孟子說:“我費心盡力治國,又愛護百姓,卻不見百姓增多,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說:“讓我拿打仗作個比喻吧!雙方軍隊在戰(zhàn)場上相遇,打敗的一方免不了會棄盔丟甲,飛奔逃命。假如一個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卻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貪生怕死’。”
孟子講完故事,問梁惠王:“這對不對?”梁惠王立即說:“當然不對!”孟子說:“你雖然愛百姓,可你喜歡打仗,百姓就要遭殃。這與五十步同樣道理?!?/p>
質(zhì)、量、度。三、儒家經(jīng)典:四書五經(jīng)1、四書《大學》(曾參)《中庸》(子思)《論語》(孔子)《孟子》(孟子)合稱為四書,為儒家傳道、授業(yè)的基本教材。其中,《論語》《孟子》分別是孔子、孟子及其學生的言論集,《大學》《中庸》則是《禮記》中的兩篇,講作學問和修身之道的。這四部書分別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曾參、子思、孟子,所以稱為“四書”。到南宋時,學者朱熹分別為這四部書作了注釋,其中,《大學》、《中庸》的注釋稱為“章句”,《論語》、《孟子》因為引用他人的說法較多,所以稱為“集注”。到元代恢復科舉考試,正式把出題范圍限制在朱熹注《四書》之內(nèi),明、清沿襲而衍出“八股文”考試制度,題目也都是在朱注《四書》里。(1)《論語》釋名班固《漢書·藝文志》:“《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于孔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zuǎn),故謂之《論語》?!保ㄕ摚赫撟?,編纂;語,語言。)孔子生前弟子各有記錄;孔子卒后弟子互為纂輯;七十子弟子重為補輯。《論語》用語錄體寫成,“拈篇首語為題”,前十篇稱“上論”,后十篇稱“下論”,共512章,15836字(不計重文186字)。(2)《孟子》戰(zhàn)國中期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著。為孟子、孟子弟子、再傳弟子的記錄。私淑弟子(對自己所敬仰而不能從學的前輩的自稱)?!睹献印番F(xiàn)存七篇十四卷。總字數(shù)三萬五千余字,286章。書中記載有孟子及其弟子的各項活動,及政治、教育、哲學、倫理等學說和思想。(3)《大學》,原是《小戴禮記》里一篇,舊說為曾子所作,當代很多學者認為實際是秦漢時的儒家作品,是討論古代漢族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朱熹說:“《大學》者,大人之學也。”“大人”在此指人格高尚,道德上的巨人。(4)《中庸》原是《小戴禮記》中的一篇。作者為孔子后裔子思,后經(jīng)秦代學者修改整理。2、五經(jīng)五經(jīng)是儒家作為研究基礎的古代五本經(jīng)典書籍的合稱,相傳它們都經(jīng)過的孔子的編輯或修改。(1)《詩經(jīng)》
《詩經(jīng)》是中國第一本詩歌總集。匯集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的詩歌三百零五篇,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詩歌總集。內(nèi)容分“風”、“雅”、“頌”三部分,“風”為土風歌謠,“雅”為西周王室的正聲雅樂,“頌”為上層社會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表現(xiàn)方法是賦、比、興。三光日月星,四詩鳳雅頌煙鎖池塘柳
(2)《尚書》
《尚書》“尚”便是指“上”、“上古”,該書是古代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匯編。記載上起傳說中的堯舜時代,下至東周(春秋中期),約1500多年?;緝?nèi)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談話內(nèi)容的記錄,作者應是史官。
(3)《禮記》
《禮記》是戰(zhàn)國到秦漢年間儒家學者解釋說明經(jīng)書《儀禮》的文章選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匯編?!抖Y記》雖只是解說《儀禮》之書,但由于涉及面廣,其影響乃超出了《周禮》、《儀禮》。
(4)《周易》
《周易》也稱《易》、《易經(jīng)》,列儒家經(jīng)典之首?!吨芤住肥钦疾分畷?,其外層神秘,而內(nèi)蘊的哲理至深至弘。作者應是經(jīng)多人完成。內(nèi)容廣泛,包含史料價值、思想價值和文學價值。以前的人們對自然與人變幻規(guī)律的認識模式,從沒有超越陰陽八卦的思維框架。相傳龍馬馱“河圖”出現(xiàn)在黃河,上古圣人伏羲始作八卦;并作爻辭(或謂周公);后至春秋,又有孔圣作“十翼”之說?!吨芤住钒ā督?jīng)》和《傳》兩部分?!督?jīng)》文由六十四卦卦象及相應的卦名、卦辭、爻名、爻辭等組成?!秱鳌芬还财叻N十篇,古人把這十篇“傳”合稱“十翼”,意指“傳”是附屬于“經(jīng)”的羽翼,即用來解說“經(jīng)”的內(nèi)容。陰陽。
(5)《春秋》
《左傳》也稱《左氏春秋》《春秋左氏傳》,古代編年體歷史著作?!妒酚洝贩Q作者為春秋時期左丘明,它的取材范圍包括了王室檔案,魯史策書,諸侯國史等。內(nèi)容包括諸侯國之間的會盟、征伐、婚喪等,對后世史學文學都有重要影響。四、儒家主要流派1、原始儒家孔子是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他提出“仁”,主張“禮”,要維護周禮。
孟子在孔子以“仁”為中心的學說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人人的心中都存在著“四端”,即“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這就為孔子“仁”的學說找到了行為意義上的支撐點。孟子進一步完善發(fā)展了儒家理論,提出了“王道”思想。這一思想的提出使得儒家學術具備了更強的可操作性,也為儒家學者參政提供了可行方案。孟子主張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貴君輕”思想,反對苛政,寬刑薄稅。
戰(zhàn)國晚期,儒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荀(xún)子對儒家學說進行了改造使之更符合統(tǒng)治者需要。荀子總結出一套為臣之道,理論出發(fā)點首先就將為臣者置于極為卑微和從屬附庸的位置,因而以此找到了與統(tǒng)治者合作的捷徑。2、宋明理學宋明理學,即為兩宋至明代的儒學。雖然是儒學,但同時借鑒了道家、玄學甚至是道教和佛學的思想。朱熹完善和發(fā)展了客觀唯心主義的理學體系。(客觀唯心主義把客觀精神,如上帝、理念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指出現(xiàn)實的物質(zhì)世界只是這些客觀精神的外化和表現(xiàn)。)朱熹為集理學之大成者,主張:“理”是宇宙萬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氣”是構成宇宙萬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朱熹所謂的理,有幾方面互相聯(lián)系的含義:①理是先于自然現(xiàn)象和社會現(xiàn)象的形而上者。②理是事物的規(guī)律。③理是倫理道德的基本準則?!皻狻笔鞘切味抡?,是有情、有狀、有跡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鑄成萬物的質(zhì)料。天下萬物都是理和質(zhì)料相統(tǒng)一的產(chǎn)物。)天理是道德規(guī)范的“三綱五?!保ň秊槌季V、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仁、義、禮、智、信),強調(diào)“存天理,滅人欲”;通過學習、實踐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朱熹在歷史上被譽為一代儒學宗師,地位僅次于孔子和孟子。宋明理學適應了統(tǒng)治者的政治需要,有力地維護了封建專制統(tǒng)治;但三綱五常嚴重地束縛了人的思想和生活。3、新儒家
“新儒家”,是對在民國及其以后依然堅守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大師們的稱呼,代表人物是熊十力、馮友蘭、徐復觀、成中英等。這些新儒家們或者強調(diào)儒學中的現(xiàn)代因素,或者強調(diào)儒學中相對于西方文化的優(yōu)越性因素,或者強調(diào)傳統(tǒng)儒學與近代西學之融合??傊?,他們皆致力于儒學的現(xiàn)代轉型研究。如何正確對待包括儒家思想在內(nèi)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近代以來一直存在著兩種對立的思想傾向:一是國粹派,認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一切都好,甚至對二十四孝也不加批判地完全肯定;一是西化派,把中國落后的一切根源歸之于文化傳統(tǒng),主張完全拋棄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而全盤西化。這兩種觀點都是錯誤的,我們對待傳統(tǒng)文化的科學態(tài)度和方法應該是古為今用,批判繼承。對哪些在長期歷史實踐中形成的優(yōu)秀價值原則,可以轉化為時代精神來繼承。如《論語》中所提倡的舍生取義、見利思義的品質(zhì),以及《孟子》中提出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獨立人格以及“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的憂患意識。對傳統(tǒng)文化中的糟粕,必須否定和拋棄。如“三從四德”的女性觀,“天不變道也不變”的自然觀,“別尊卑,明貴賤”的封建等級觀等。儒家提倡德政、禮治和人治,強調(diào)道德感化;法家提倡“一斷于法”,實行法治,強調(diào)暴力統(tǒng)治;道家提倡順乎自然,“無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補性。第二章、儒家的精髓和德目1、主要內(nèi)容:1.1.1本部分簡要介紹了儒家理論的精髓和德目,即“仁”和“禮、孝、悌、忠、恕、中庸”等。1.1.2本部分重點講述了仁、孝和禮。2、教學要求:1.2.1使學生理解“仁”的含義和層次。1.2.2使學生理解建立在“仁”的基礎上的其他德目如禮、孝、悌、忠、恕、中庸等的基本內(nèi)容。3、教學重點:仁、孝和禮。4、教學難點: “仁”和其他德目既是并列關系又是綱目關系,這點學生難以理解。5、電子教案:“仁”是儒家文化的精髓,“仁”要體現(xiàn)了愛親、愛人、愛物的特點,和“仁”有關的“德目”(內(nèi)容)是禮、孝、悌(tì,敬愛哥哥)、忠、恕、中庸,本部分主要講仁、孝和禮。一、仁孔子是儒家學說的創(chuàng)始人,也是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叭省笔侵袊糯赖碌暮诵挠^念,是儒家最高的道德規(guī)范,也是中國古代理想人格的最高典范??鬃訉ⅰ叭省苯忉尀椤胺蛉收?,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薄叭收邜廴恕保翱思簭投Y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叭省笔侨寮艺軐W的核心和基礎,也是儒家推崇的社會人倫關系的出發(fā)點。其內(nèi)涵可以分為以下三個層次:一是家庭關系中的“仁”——“親親為大”(《禮記·中庸》)?!叭省北憩F(xiàn)在家庭關系中就是愛父母,愛兄弟,“孝”和“悌”是仁的基礎,也是包含在仁中的最低的道德要求。二是宗族血緣關系以外的“仁”,表現(xiàn)為“泛愛眾”,表明仁愛的對象是沒有親疏、地位、身份、財富等的分別,“博施于民而能濟眾”??鬃诱J為,仁愛的范圍應在“眾人”,要對老百姓慈惠、寬大,使之富足、知禮、安寧。在孔子看來,“愛親”是仁的第一步,“愛人”是仁的第二步?!皭塾H”和“愛人”只有層次上的差別,并無性質(zhì)上的差異。由于血緣之“親”與非血緣之“人”有“類”的共同性,所以從“愛親”到“愛人”具有邏輯上的必然性。孟子認為“仁”的根源是惻隱之心,他要求將“仁”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不扶倒地老人?——如果他是你的父親,你會怎么樣?①充分條件。如:只要患了愛滋?。ㄌ鴺?、半個月不吃東西),就會死。只要摩擦(烘烤、暴曬)物體,物體就會發(fā)熱。(如果)男人靠得住,(那么)母豬會上樹。②必要條件如:只有認真學習(好的學習方法、教師水平高、有一定的學習條件),才能搞好成績。如:只有適當鍛練(好的遺傳、好的營養(yǎng)、心境開闊),才能身體健康。兩可:只要考上大學,就能找到工作。——只有考上大學,才能找到工作。只要有錢,我就嫁?!挥杏绣X,我才嫁。只要是老人,你就要把他看成你的父親。(錯)——只有是老人,他才能是你的父親。(對)——雖然孟子所提出的仁愛突破了血緣親情及至物,但卻告訴世人,愛有差等序列:仁愛主要是親子之愛和兄弟之愛,其中又以親子之愛最為重要。仁愛必須從對家人的愛開始,否則所有談及對血緣、親情之外的愛都流于空話??鬃拥牡茏幼酉脑凇胺簮郾姟钡幕A上提出:“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保ā八暮!敝畠?nèi))(《論語·顏淵》)三是孟子提出的“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孟子·盡心上》把“親親”、“仁民”、“愛物”看作“仁”三個依次銜接、層層遞進的步驟?!叭拭穸鴲畚铩?,將“仁”的外延進一步由人擴至物,即像愛人那樣去愛萬物。從“愛親”到“愛人”再到“愛物”,這三步是孔子仁愛思想的邏輯展開。在這三步上,仁愛的強度依次遞減,但仁愛的范圍卻依序擴展,從第一步的血緣至親,到第二步的全體人類,再到第三步的天地萬物?!坝H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層遞的悖論:范圍遞升,力度遞降??鬃右浴叭省睘橹行模谝粋€建立起完整的道德規(guī)范體系。孔子認為:儒家所主張的“仁道”是和“天道”相通的;“仁道”的內(nèi)容包含儒家對于“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等“五倫”在“仁、義、禮”各方面的主張。他以知、仁、勇為三達德,提出“知(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禮、孝、悌、忠、恕、中庸等一系列德目。孟子提出“仁、義、禮、智”,為四基德或母德,董仲舒擴充為“仁、義、禮、智、信”,后稱“五?!薄_@“五?!背蔀橹袊鴥r值體系中的最核心因素。在以上諸多要素中,仁,是最基本的、最高的德目,是最普遍的德性標準。圍繞“仁”,孔子特別重視“義”和“禮”?!傲x”指一定社會中各種行為規(guī)范的要求,即社會對人們義務和責任的規(guī)定和要求。孔子認為,“義”是由“仁”這一最高的道德原則所指導的道德條目,“仁”是一種愛人的情感,“義”是一種實現(xiàn)“仁”的形式。孔子一方面要求人們“志于仁”,重視“愛人”的道德情操的培養(yǎng);另一方面又要求“以義制利”、“君子義以為上”,用“義”來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岸Y”是“仁”的表現(xiàn)。孔子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仁”是孔子道德教育的目標,“禮”是孔子道德教育的途徑??鬃影选岸Y”的實質(zhì)規(guī)定為“孝悌”,這使倫理欲望與道德規(guī)范融為一體。“忠恕”是由“仁”派生出來的,是“仁”由“愛親”到“愛人”的中間環(huán)節(jié)?!爸宜 敝赖幕疽笫且哉\待人,推己及人??鬃诱f:“吾道一以貫之”,曾子釋之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朱熹曰:“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薄爸摇币笕藗儼磦惱淼赖乱?guī)范去待人接物,不因別人的反應不同而改變自己的行為;“恕”則要求人們以自己的情感欲望去推斷別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庇纱丝梢姡宜≈谰褪前褍?nèi)在的反省與修養(yǎng)變成一種外在的道德責任。和諧中庸是“仁”在為人處事方面的重要體現(xiàn)?!爸杏埂蹦耸侨寮易罡叩牡赖戮辰?,天下事物如能中而和之,則天地有序,萬物生生不息。中庸之道凸顯了中華民族至誠至善的理想人格、和而不同的清醒意識、隨時變易的持中智慧。二、孝“仁”是一種根植于內(nèi)心的情感,是人類一種自覺的價值觀,它與生俱來,是人類所具自然屬性和道德屬性的必然要求。應該說,最初的孝文化是人類一種原生態(tài)的自然情感,是人對父母生養(yǎng)之恩的一種回饋。孝乃①無違;②能養(yǎng);③有敬?!墩撜Z·學而》說道:“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币馑际?,判斷一個人是否有“孝”,有此原則:其父在世的時候,觀察此人之志向;其父去世之后,觀察此人之行為,如果其父去世三年之后,此人仍然不改其志向與行為,那么就可以說他是個孝子了。可見,古代對于“孝”的標準之一是“無違”,不違背父親的意愿。然而,多數(shù)人認為“無違”就是完全按照父親的意愿去行事,其實不然?!洞蟠鞫Y記》:“父母有過,諫而不逆?!痹谌寮艺軐W中,“孝”除了“無違”,從心里尊敬父母乃是“孝”之最高境界?!墩撜Z·為政》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辈还苁枪糯€是現(xiàn)代,多數(shù)人認為,對于父母的物質(zhì)奉養(yǎng),讓他們衣食無憂,就是孝順,但是其實不然,孔子認為,真正的孝,是“有敬”,是發(fā)自內(nèi)心地對父母的尊敬,讓父母身心愉悅,是一種精神上的“孝”,而不僅僅是物質(zhì)上的“養(yǎng)”,否則就與動物沒有區(qū)別了。論孝,子曰:“無違”?!吧轮远Y;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陽貨》: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鉆燧(suì古代取火的器具)改火,期(一年)可已矣?!弊釉唬骸坝瑁ㄎ遥┲蝗室?!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于其父母乎?”《孟子·離婁上》趙岐注:“于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窮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后為大?!薄缎⒔?jīng)》“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跳樓、劈腿。你連死都不怕,還怕活著嗎?魯迅自殺的悖論。悖論:矛盾律的特殊形式,從A出發(fā)會導致非A,從非A出發(fā)會導致A?!鴱那坝幸粋€島國立著兩尊神像,其中一尊為“真理之神”,另一尊為“謬誤之神”。這個島國流傳著一個十分野蠻的習俗,凡是從島外漂泊到島上來的人,不管是誰都要作為祭品被處死。根據(jù)島國的規(guī)定,允許島外人士說一句話,然后由法官判斷這句話是真話還是假話。如果是真話,他將在“真理之神”前面被處死,如果是假話,將在“謬誤之神”前面被處死,不管說真話還是說假話,反正死路一條。有位哲人說:“我必定要死在‘謬誤之神’面前?!闭苋说脑挵艘粋€悖論。如果法官判斷這句話假,要把他拉到“謬誤之神”前面處死,這樣,這句話又成了真話,既然是真話,應該把他拉到“真理之神”前面處死;這樣,這句話又成了假話。所以,法官遇到了難題,而哲人終于起死回生?!?919年,英國著名的數(shù)字家羅素曾經(jīng)提出這樣一個有趣的問題:“某村有個理發(fā)師,他規(guī)定:我只給那些不給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請問:這個理發(fā)師給不給自己刮胡子?”從邏輯上來說,只有兩種可能性:不給自己刮胡子,或者給自己刮胡子。但是,稍加分析就地發(fā)現(xiàn),這兩種可能性都會導致邏輯矛盾性。如果理發(fā)師不給自己刮胡子,那么按照它的規(guī)定,他就應該給自己刮胡子。(因為他規(guī)定,他只為不給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這就是說,從理發(fā)師不給自己刮胡子出發(fā),必然推出理發(fā)師應該給自己刮胡子。這本身就構成邏輯矛盾。如果理發(fā)師給自己刮胡子,那么按照他規(guī)定,他就應當不給自己刮胡子。這就是說,從理發(fā)師給自己刮胡子出發(fā),必然要推出理發(fā)師不應給自己刮胡子。這本身也是一個邏輯矛盾??傊?,在“理發(fā)師給不給自己刮胡子?”這個問題上,無論怎樣回答,都會導致邏輯矛盾。這種現(xiàn)象,我們就稱之為悖論。例假。買房。(女友和父親)歧視愛滋病、失足女。孝文化的價值(1)孝乃修身之本??鬃诱f:“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人之本也。”孔子認為,孝乃仁的根本,不孝之人,也絕非仁人。由“事親”之“仁”進而衍生出“從兄”之“義”,此二者共同構成了“仁義”的基本內(nèi)容。因此,在古人的理觀念中,孝是一個人高尚品質(zhì)的根本內(nèi)容,是安身立命這個世界上最基本的道德。(2)孝乃齊家之要。古代不可撼動的父權意識固然在某些方面禁錮了子女的自由意志,呈現(xiàn)出些許的霸道,但是,父親的權利不是無條件的,絕對的。父子之間權利和義務的互動與融合,是一個家庭和諧安定不可缺少的因素。正所謂“子不教,父子過”,“父慈子孝”要求父親對兒子不僅要嚴格要求,更要讓孩子時刻感受到父親的慈愛,那么,孝敬父母自然是每個兒子自然的情感流露;(3)孝乃治國之方。在孟子明確提出以孝為核心的王道政治之前,堯舜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以孝治天下的盛世了,并在中國封建社會幾千年的統(tǒng)治中居于核心地位?!叭巳擞H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比绻私阅軔圩约旱挠H人,尊敬自己的長輩,那么天下就能安定而和平。對父母盡孝者能對國家盡忠。忠臣出孝子?,F(xiàn)代小型化和核心化的家庭模式(4—2—1)逐漸取代了傳統(tǒng)社會以血緣關系組成的家長式大家庭。這種家庭模式在權利結構上,夫妻為中心取代父子中心;在親子關系上以孩子為中心,父母的地位有所下降。家庭結構的變化,造成了孝悌觀念的淡漠,甚至出現(xiàn)一些不養(yǎng)不敬、遺棄父母的不孝行為。另外,市場經(jīng)濟和西方文化觀念的傳入對傳統(tǒng)孝德帶來了不小的沖擊。市場經(jīng)濟的基本原則成為衡量一切價值的最高尺度,人倫關系變成錢權物的交換關系,甚至親子關系也被物質(zhì)化,子女對父母的孝以物質(zhì)來衡量。此外,還有諸如個人主義觀念、現(xiàn)代家庭關系的民主平等理念也不斷消解和對抗著傳統(tǒng)孝德。二十四孝涌泉躍鯉
姜詩娶龐氏為妻,夫妻孝順。其家距長江六七里之遙,龐氏常到江邊取婆婆喜喝的長江水。婆婆愛吃魚,夫妻就常做魚給她吃,婆婆不愿意獨自吃,他們又請來鄰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風大,龐氏取水晚歸,姜詩懷疑她怠慢母親,將她逐出家門。龐氏寄居在鄰居家中,晝夜辛勤紡紗織布,將積蓄所得托鄰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龐氏被逐之事,令姜詩將其請回。龐氏回家這天,院中忽然噴涌出泉水,口味與長江水相同,每天還有兩條鯉魚躍出。從此,龐氏便用這些供奉婆婆,不必遠走江邊了。埋兒奉母
郭巨,晉代人,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后,他把家產(chǎn)分作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取母親供養(yǎng),對母極孝。后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心,養(yǎng)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yǎng)母親,遂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jié)省些糧食供養(yǎng)母親。”當他們挖坑時,在地下二尺處忽見一壇黃金,上書“天賜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夫妻得到黃金,回家孝敬母親,并得以兼養(yǎng)孩子。悖論:不孝有三,無后為大。臥冰求鯉
王祥,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臥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繼母食后,果然病愈。嘗糞憂心
庾黔婁(yǔqián),南齊高士,任縣令。赴任不滿十天,忽覺心驚流汗,預感家中有事,當即辭官返鄉(xiāng)?;氐郊抑校赣H已病重兩日。醫(yī)生囑咐說:“要知道病情吉兇,只要嘗一嘗病人糞便的味道,味苦就好?!鼻瓓溆谑蔷腿L父親的糞便,發(fā)現(xiàn)味甜,內(nèi)心十分憂慮,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幾天后父親死去,黔婁安葬了父親,并守制三年。三、禮古代的禮包括一切社會制度、行為規(guī)范。禮以敬為主,以讓為體,以仁為本。禮的基本功能為“別”——確定公、私生活不同場合中各人角色、地位、義務及權利,以及由此所決定的行為模式。從而達到“定分止爭”,故“禮之用,和為貴”。“樂”即體現(xiàn)和的精神,體現(xiàn)共通的人性追求。禮樂并用,公、私生活才能和諧有序。禮的功能中國古代的“禮”與“樂”皆源自上古先民祭祀神仙、祖先等活動?!岸Y”本是指這些活動中的一些儀節(jié)規(guī)范,而“樂”則是與之相配合的樂舞。后來,“禮”、“樂”的所指逐步擴大,社會生活各層面的典章制度、道德規(guī)范及與其相配合的樂舞都被泛稱為“禮樂”。殷紂王暴虐無道,周公輔佐其兄武王伐紂,取得天下,政權方建,而武王崩,其子成王年幼,由周公輔佐。此時西周王朝其實是內(nèi)憂外患。對外而言,殷商統(tǒng)治集團的一些殘余勢力當然不會甘心就這樣失去政權,如武庚及東方淮河流域一帶的殷商舊族;對內(nèi)而言,武王駕崩,其子成王年輕缺乏資歷威望,為了顧全大局,周公攝政代行政事,而嫉妒周公攝政甚至私下覬覦王位者不乏其人,如管叔蔡叔之流皆是。為穩(wěn)固統(tǒng)治,周公親自率軍東征,平定叛亂,重定分封,將一些親戚及有功忠臣分派各地,封土建侯,作為周室之屏障,保衛(wèi)周室之安全。在思想文化等意識形態(tài)領域,以周公為主的西周初期的統(tǒng)治者也進行了相應的改革,其中最為重要、影響最為深遠的就是制定禮樂文化系統(tǒng)。周禮的主要作用有五:一是“貴賤有等”,二是“長幼有序”,三是“朝廷有位”,四是“男女有別”,五是“貧富輕重皆有稱”。周公制作禮樂的首要功能,即是通過“禮”的儀式來區(qū)分長幼身份尊卑等級親疏遠近的差異。從性別政治而言,女性必須服從男性,而且這種等級秩序是不可逾越的;于統(tǒng)治階層而言,掌握政權的貴族在朝廷也有相應的等級職位,而且這種職位可以通過宗法制進行世襲;最后,這套系統(tǒng)還肯定了貧富分差貴賤等級的合理性,這實際上肯定了整套禮樂文化符號系統(tǒng)作為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合法性。以周公為代表的西周統(tǒng)治階層制定的禮樂文化系統(tǒng),大到國土區(qū)劃、官吏職掌、田制、兵制、城郭道路、宮室之制等,小到衣服、飲食、醫(yī)藥以及各種生活儀俗,都有明確的規(guī)定秩序,可謂事無巨細,而貫穿其中的一條主線即是等級差異。(“周公之禮”通俗指夫妻同房,發(fā)生性關系。“周公之禮”是漢語中關于性關系的一種委婉說法,有點戲謔的意味。相傳西周初年男女濫情,但是周公發(fā)現(xiàn)這樣不行,于是規(guī)定:男女在結婚前不能隨便發(fā)生性關系,除非到了結婚當天才行。后來人們管這個叫“周公之禮”。)(周公旦,周公,周初政治家。名旦。為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因采邑在周(今陜西寶雞東北),稱為周公。
文王死后二年,周公佐武王東伐殷至孟津。四年,他和太公望、佐武王滅殷殺紂。克殷二年后武王重病,遺命周公繼位。但周公告天請代武王死。武王死后,“天下聞武王崩而扳”。周公為應付危難,立武王年幼之子誦為周成王,自己為執(zhí)政王。所謂制禮作樂,是指周公在整個執(zhí)政期間對有關各種典章制度及文化教育諸方面的建樹。)孔子的儒家禮樂文化正是在吸收周公禮樂文化的基礎之上創(chuàng)建的。在孔子看來,春秋時期禮崩樂壞,天下無道。他以恢復周禮為己任,希望以西周禮樂撥亂反正。不過,孔子并非要全盤照搬西周禮樂。他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仁”的命題,以仁作為禮樂的靈魂?!叭硕蝗剩缍Y何?人而不仁,如樂何?”“仁”聚焦于人而非鬼神,主旨在于“愛人”。立于孔孟仁愛觀基礎上的先秦儒家禮樂思想更加重視人事,也更具人本主義色彩。能否循禮而為,關乎個人修身處世的正當與否?!安恢Y,無以立也?!笨鬃拥热诉M一步指出,禮的扶持應發(fā)揮人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應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翱思簭投Y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儒家禮學思想發(fā)端于“亂世”,“禮崩樂壞”的現(xiàn)實促使儒家選擇“克己復禮”的道路,力圖通過恢復理想的西周禮制,構建和諧的社會秩序。儒家“和”的觀念奠定了禮學大廈的根基。禮的本質(zhì)在于“促和”、“止亂”。社會秩序是文明存在和發(fā)展的基礎,要保持社會和諧和穩(wěn)定,必須兼顧統(tǒng)治階級與被統(tǒng)治階級雙方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儒家依“禮”構建的理想社會是和諧的等級社會,既要明確尊卑、長幼、貴賤、親疏,又要人人相親、和諧相處。儒家禮學強調(diào),圣人制禮要“辟于人義”,即通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的“十義”(《禮記·中庸》)。父子、兄弟、夫婦、長幼、君臣的社會關系都是相互對應的,都建立在雙方合作互動基礎之上,需要相互關照彼此之間的情感、利益和個性。社會是否和諧,取決于雙方遵守禮的要求和規(guī)范。“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巴粊?,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禮之用,和為貴”。儒家禮學所謂的“和”,是“和而不同”,即“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單極的、片面的社會交往方式必然導致社會關系的破裂。與“和”相對的是“爭”,總的說來,儒家的“禮”是反對或者抑制“爭”的。中國傳統(tǒng)儒家價值觀的核心是“仁”和“禮”,“仁”是價值體系的思想內(nèi)涵,“禮”是價值體系的行為規(guī)范?!叭省迸c“禮”向社會主體提出了節(jié)制和限度,它將不同個體散亂的狀況變得整齊有序,使社會資源得到節(jié)制性利用,為行為主體間常倫關系有序化提供了必要的依據(jù),孔子學生子路和別人博擊,帽子掉地上,說:“君不死,冠不免”,去檢帽子戴上,最后被殺。葬禮中國傳統(tǒng)的喪葬禮俗以靈魂不滅的思想及儒家孝道觀為基本理念,從而形成了一套完備溫情但又不失莊嚴悲憫的喪葬禮儀,這些儀節(jié)也是根據(jù)人的道德情感作出的普遍性的規(guī)定。(古今死亡之標準)先秦喪葬禮儀中的“孝”不僅指對父母在世時的供養(yǎng)和撫慰,還包括對死后事宜的處理,這是對死后亡靈的尊重。先秦的喪葬儀節(jié)大致包括:(1)招魂:古人認為人的生命由魂和魄組成的,人剛死的時候,通過大聲呼喊或許可以讓魂重歸于體魄中。(鄉(xiāng)下喊魂)(2)沐?。簽樗勒卟辽頁Q衣。(3)飯含:給死者口中放米和貝。“米”指所含之飯,“貝”即貝殼,是“飯含”所用之物。這是因為孝子不忍心親人死后口中空無所實。飯含禮也是人死后得到奉養(yǎng)的一個體現(xiàn)。貝:財、貴、賤、資、購、贈(“貝”古為錢)女:(好字,女性地位高)好、嫵、妙、嬌、婀。(壞字,女性地位低)奸、嫉、妒、妖、嫌、奴、妓、婪、娼、姘。(4)銘旌(jīng,旗子):因家中有喪事需要讓過往的人周知,把死者的名字寫在生前所用的旗幟上,用作死者的標志。因為死者不可按形貌來區(qū)別,所以用死者的旗幟來加以識別,銘旌的大小嚴格按照尺度。(5)小斂(liǎn):死者入棺而未加蓋為小殮。(6)大斂:即人死后的第三天,將已裝裹好的尸身放入棺材蓋棺。大斂的時間是在小斂的次日,地點是在堂前的東階上。大斂時,孝子要跳起腳來哭叫。等尸體處理停當,還要抱著尸體跳起腳來哭。接著是尸體入棺,棺上加蓋,都要這樣哭一通。最后在靈座前行祭奠禮后,大斂儀式才算結束。古人認為:大斂的做法一方面可看出死者已確實死亡,一方面喪葬時所用器物可有時間準備,同時死者的遠親也可趕來吊喪,所以人死后三日才可行大斂。(活埋)(7)出殯;(8)下葬(9)居喪:父母去世后守孝三年。這三年喪期是極度悲痛,非常艱苦的,生活、行為都受到嚴格限制。悲傷哭泣,禁食忍饑,薄衣為寒,形容枯槁,使得孝子只能倚杖而行,目的在于扶持瘦弱的身體。死者剛死的兩天,孝子只束發(fā)、圍绖(dié)帶(古時喪服上的麻布帶子),從第三日起,則要依規(guī)定穿各自應服的喪服。用裁后不縫邊的布做衣裳,用竹做哀杖,用麻做絞帶,喪冠用麻繩做纓冠,穿草鞋。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披麻戴孝”。肉袒(tǎn)也可以看作是一種喪服。人類從赤身裸體進入文明社會后,就再也不會輕易袒露肉體,唯痛苦絕望到不能自已的地步,才以此發(fā)泄內(nèi)心的不安。但真情實感的流露必須有“節(jié)”和“度”,以防止過度悲傷奪去生者的生命,導致前喪未了,后喪又起。儒家重葬對先秦及至兩漢社會產(chǎn)生巨大影響,厚葬成為那個時代的主要特色。但孔子也提出:父母死后,子女應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悲哀,葬禮的奢與儉不是最重要的,行禮周到就可以了。女禮在儒家思想指導下制定的“女性之禮”,在《禮記》的許多篇章中有細致的描述。這些要求女性在扮演不同角色時所應遵循的禮儀風俗規(guī)范是儒家思想中“男女有別”、“男主女從”、“男尊女卑”性別歧視的具體體現(xiàn)。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近之則不孫(遜,謙恭。),遠之則怨?!薄芭印敝浮拔闯黾薜呐印保c“婦”相對。(小姐脾氣;小孩脾氣;)(只有女人和小人才是最難同他們相處的。你親近他們,他們便冒犯你;你疏遠他們,他們便埋怨你。)“君子和淑女是人格上成熟的人,小人和女子是不成熟的人?!别B(yǎng):猶“養(yǎng)士”之“養(yǎng)”,收納供養(yǎng)。淑女、熟女、人造美女、女漢子。大(男人)——小(女人)(1)人女之禮。女性的最初角色在她生為女兒時,她的命運就被注定了。(弄璋、弄瓦;大喜、小喜)女子從出生后到出嫁前都是以女兒的身份存在于家庭關系之中的。儒家對女子提出了“三從”的要求,其中“一從”就是要求女兒“在家從父”。而“三綱”中又有“父為子綱”一條,所以在父權社會體制下,女兒是父權家族的財產(chǎn)。父權對女兒的人身具有支配權。父親可以將其出賣、贈送、許配他人甚至易子而食。但是,女兒畢竟是和父母具有血緣關系的,父母為了她出嫁后不辱門楣,在夫家言行舉止合乎禮儀,生活順利,也會在家中對女兒進行教育。女兒在閨門接受的主要是女紅勞作以及如何為人妻的教育和訓練。要求“四德”“婦德、婦言、婦容、婦功”是儒家社會中女性一生都要學習遵循的內(nèi)容法則。古代的女子是沒有自己獨立的身份的,在家時她是“某某之女”。出嫁后她則要跟隨夫姓了,稱為“某氏妻”或“某氏母”。(蔣宋美齡)(國外亦然)現(xiàn)今男人的三從四德(男女逛街)三從:①跟從;②聽從;③隨從;四得:①生日要記得;②生氣要忍得;
③花錢要舍得;④心事要懂得。(2)人妻之禮??缛氤扇诵辛械呐?,由“人女”變?yōu)椤叭似蕖?,完成這一轉換過程的是婚姻嫁娶之禮。所以儒家在嫁娶禮法制度上也是非常講究的。從訂婚到成婚,要遵循“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妻、親迎”。在這六禮中,男方始終處于主動地位?;橐隽Y,漢族傳統(tǒng)嫁娶的禮儀,起源于周代。納采:男家請媒人向女方提親;問名:女方答應議婚后男方請媒人問女子名字、生辰等,并卜于祖廟以定兇吉;納吉:卜得吉兆后即與女方訂婚;納征:又稱納幣,男方送聘禮到女方家;請期:男方攜禮至女方家商定婚期;親迎:婚期之日男方迎娶女子至家;(盲婚啞嫁;大腳美女)現(xiàn)今:父母之命——兒女之命(小卑鄙)雙喜臨門,五福臨門。(‘五?!@個名詞,原出于《書經(jīng)》?!稌?jīng)》上所記載的五福是:》:“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yōu,助詞,所。)好德、五曰考(落成)終命?!?/p>
‘長壽’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壽綿長;
‘富貴’是錢財富足而且地位尊貴;
‘康寧’是身體健康而且心靈安寧;
‘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寬厚寧靜;
‘善終’是能預先知道自己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今冬明春安全生產(chǎn)
- 醫(yī)療器械公司屋頂搭建施工合同
- 礦泉水廠施工合同文本
- 電商客服人員聘用合同書
- 物流行業(yè)稅務籌劃
- 健身教練操作工招聘協(xié)議
- 橋梁擴建電纜頂管施工合同
- 學校體育館鋼結構樓梯施工合同
- 保齡球器材租賃合同模板
- 水上婚禮婚禮樂隊游艇租賃合同
- 統(tǒng)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語文:第四單元 閱讀綜合實踐 課件
- GB/T 43988-2024滑板課程學生運動能力測評規(guī)范
- 智能云服務交付工程師認證考試題庫(網(wǎng)大版)(濃縮500題)
- 四種形態(tài)課件
- DL-T5054-2016火力發(fā)電廠汽水管道設計規(guī)范
- 交響音樂賞析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西安交通大學
- 國有企業(yè)學習解讀2024年新《公司法》課件
- 中國戲曲劇種鑒賞 知到智慧樹網(wǎng)課答案
- 寵物器械使用制度
- JTG-D82-2009公路交通標志和標線設置規(guī)范
- 獸醫(yī)產(chǎn)科學 知到智慧樹網(wǎng)課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