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 復習課件【備課精研+高效課堂】 高中歷史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1頁
第一單元 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 復習課件【備課精研+高效課堂】 高中歷史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2頁
第一單元 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 復習課件【備課精研+高效課堂】 高中歷史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3頁
第一單元 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 復習課件【備課精研+高效課堂】 高中歷史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4頁
第一單元 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 復習課件【備課精研+高效課堂】 高中歷史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1課:1.中華文明起源的特點。2.舊、新時代石器的代表文化遺存及特點。3.原始社會的發(fā)展階段及特點(原始人群、母系氏族公式、父系氏族公社)。4.分封制的對象、目的、特點、作用、弊端。5.宗法制的特點、作用。6.禮樂制度的目的。7.井田制的實質。8.早期國家的特點2課:1.春秋戰(zhàn)國的時代特征;春秋戰(zhàn)國時期經濟發(fā)展的表現(農業(yè)+手工業(yè))。2.戰(zhàn)國時期變法運動的必要性(政治+階級+經濟+直接目的);商鞅變法的措施(政治+經濟+社會)、影響(3條)。3.孔子、老子的思想主張;諸子百家的思想觀念;百家爭鳴的實質、歷史影響。3課:1.秦朝統(tǒng)一的歷史條件(主觀+客觀)。2.秦朝鞏固統(tǒng)治的措施(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其他措施)3.秦朝統(tǒng)一的歷史意義。4課:1.漢武帝大一統(tǒng)的措施(對內:政治+經濟+思想;對外)2.光武帝改革的措施;3.兩漢的文化復習目錄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大一統(tǒng)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專題01:原始社會:舊石器、新石器時代奴隸社會:夏商周(早期國家)奴隸向封建社會的過渡:春秋戰(zhàn)國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形成:秦漢中華文明的起源中華文明的形成與發(fā)展華夏認同逐漸形成

社會轉型:春秋戰(zhàn)國時期(公元前5C—公元前4C):奴隸社會走向封建社會。奠定了大一統(tǒng)中央集權國家治理的基本模式第1課第2課第3、4課二、階段特征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源遠流長,在夏商周文化的基礎上,經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社會變革,秦漢初步形成了統(tǒng)一的中華文明。1.先秦時期先秦是中華文明的起源時期,包括原始社會、夏、商、西周和東周(春秋、戰(zhàn)國),經歷了三種社會形態(tài),即原始社會的出現、發(fā)展與解體,奴隸社會的形成(夏)、發(fā)展(商)、鼎盛(西周)與瓦解(春秋)以及封建社會的形成(戰(zhàn)國)(1)政治:原始社會末期實行禪讓制;夏朝實行王位世襲制,是中國古代最早的國家;商朝實現內外服制:西周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政治制度一分封制、宗法制;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侯的勢力逐漸強大,周王室衰徽,分封制遭到破壞。(2)經濟: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春秋戰(zhàn)國時期逐漸形成以家庭為單位的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這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是中國傳統(tǒng)農業(yè)社會生產的基本模式。在此基礎上,手工業(yè)和商業(yè)也得到了相應的發(fā)展。(3)文化:在學術領域,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奠定了中國思想文化發(fā)展的基礎:在文學上,《詩經》和“楚辭”成為我國古代現實主義文學和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在文字上,商朝出現了比較成熟的文字一甲骨文。二、階段特征2.秦漢時期秦漢時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是中國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形成時期。(1)政治: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和鞏固,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形成并不斷發(fā)展。(2)經濟:封建小農經濟占據主導地位并有所發(fā)展,對外貿易開始(絲綢之路)。(3)文化:治國思想出現了法家——道家——儒家的轉變,西漢時儒家思想開始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tǒng)思想;醫(yī)學、造紙術等科技成就領先世界。一、先秦時期中華文明的起源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會父系氏族社會舊石器時代(打制)新石器時代(打磨結合)距今約170萬年前距今約70~20萬年前元謀人北京人距今約1萬年前距今約7000-5000年前距今約5000年前氏族成員共同勞動、成果共享氏族間聯(lián)系緊密,形成部落和部落聯(lián)盟私有制已經產生、階級分化日益明顯黃河流域: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長江流域:河姆渡文化龍山文化(黃河中下游)紅山文化(遼河上游)良渚文化(長江下游)中華文明起源的特點①分布廣泛,奠定了多元一體、中原核心的發(fā)展基礎②數量多,起源早,主要集中與黃河、長江流域。二.從部落到國家---中華文明和早期國家的形成時期(一)部落聯(lián)盟時期1.三皇五帝2、禪讓制:傳說堯、舜、禹時期由各部落推舉部落聯(lián)盟首領的制度。3、萬邦時代:相當于五帝后期的龍山文化時代,邦國林立。邦國具備了國家的初始形態(tài)?特征有宮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種禮器,階級階層分化也比較明顯(陶寺遺址)1.研習歷史文物既是歷史學習與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解釋和評判史事能力的體現。下圖有助于我們研究的歷史時期是A.舊石器時期

B.新石器時期

C.部落聯(lián)盟時期

D.夏商周時期A(二)先秦時期的早期國家夏朝商朝西周東周BC2070年BC1600年BC1046年BC771年BC770年BC476年BC256年BC221年世襲制內外服制度甲骨文青銅器分封制宗法制禮樂制西周滅亡平王東遷春秋爭霸戰(zhàn)國兼并秦朝建立1、土地國有,集體勞作——井田制2、青銅鑄造發(fā)達文化代表:甲骨文和青銅文化;開始形成統(tǒng)一的心理文化認同1、王權與神權相結合,具有神秘色彩;2、血緣與政治緊密結合,家國同構;3、中央權力逐漸加強,但權力未高度集中。早期國家的特征政治文化經濟2、族譜是一種重要的史料,它記載著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家族世系及重要人物事跡。與族譜相關的是()A.宗法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禮樂制A3、西周的歷史文獻和青銅器銘文經常記載著分封諸侯的指令,大意是:必須尊重當地原有的風俗習慣和法令制度,也必須和當地的領袖們建立親戚關系。這說明分封制()A.強化了各地的風俗

B.有利于不同民族的融合C.導致了西周的分裂

D.以血緣關系來確定等級B列國紛爭和華夏認同經濟發(fā)展與變法運動1、農業(yè):鐵農具、牛耕、水利,一方面推動農業(yè)經濟的發(fā)展,另一方面使私田大量出現,小農經濟開始形成2、工商業(yè):分工細密,貨幣流通廣泛,出現私商和著名大商人以及中心城市3、各國紛紛招攬人才,改革變法以增強國力(商鞅變法p12)“百家爭鳴”東周百家爭鳴背景:經濟:政治:階級關系上:文化:井田制瓦解,鐵犁牛耕使用,生產力發(fā)展王室衰微,諸侯爭霸,宗法分封制瓦解新興的士階層崛起私學興起,學術下移1、儒家:孔子、孟子、荀子2、道家:老子、莊子3、法家:韓非子4、墨家:墨子內容:要點深化2:百家爭鳴學派代表人物及時期代表階層主要思想儒家創(chuàng)立發(fā)展道家創(chuàng)立發(fā)展法家集大成者墨家創(chuàng)立孔子(春秋晚期)孟子(戰(zhàn)國中期)荀子(戰(zhàn)國末期)老子(春秋晚期)莊子(戰(zhàn)國時期)韓非子(戰(zhàn)國末期)墨子(戰(zhàn)國初期)奴隸主封建地主封建地主奴隸主奴隸主封建地主小生產者“仁”“德”“禮”;“有教無類”;“畏天命,敬鬼神”,“性相近”“仁政”“民為貴君為輕”“性本善”“仁義”“王道”“君舟民水”“性惡論”道、辯證法思想、“無為而治”相對主義,消極避世,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主張政治變革“以法治國”、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兼愛、非攻、節(jié)儉、尚賢4、鐵器使用、地主與自耕農、列國變法……以及百家爭鳴、禮崩樂壞這些新現象,反映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A.君主開明

B.政治統(tǒng)一

C.思想繁榮

D.社會轉型DA5、“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為無為,則無不治”。這段話反映思想家的主張是()A.無為而治B.小國寡民C.樸素的辯證法D.崇尚自然三、秦漢大一統(tǒng)——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一)秦朝的統(tǒng)治(B.C221——B.C207)1.秦的統(tǒng)一咸陽秦秦兼并六國必然性可能性大勢所趨民心所向商鞅變法(最主要原因)遠交近攻秦王雄才大略2、秦的制度和鞏固統(tǒng)一的措施(一)皇帝制度(二)三公九卿制(中央行政體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加強皇權。(三)郡縣制(地方行政體制)(四)統(tǒng)一車軌、文字、貨幣和度量衡。(五)修馳道、直道。頒布法律、編制戶籍。(六)遷徙六國貴族,整頓社會風俗。(七)北擊匈奴修長城,南統(tǒng)越族西南夷皇位世襲、皇權至上、皇帝獨尊。加強中央集權,形成官僚政治。開創(chuàng)了歷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但過度集權易形成中央腐敗。21、材料一: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去世時,秦朝已經擁有北起河套、陰山山脈和遼河下游流域,南至今越南東北部和廣東大陸,西起隴山、川西高原和云貴高原,東至朝鮮半島北部的遼闊疆域。而且秦朝在全國普遍實行郡縣制,中央政府通過郡的行政長官郡守管轄所屬各縣的縣令(或縣長)。公元前22l年在全國設立了36個郡,以后隨著疆域的擴大和局部的調整,到秦朝末年全國約有50個郡,下轄近千個縣。能在這樣大的范圍里建立起一個統(tǒng)一國家,在中國歷史上還是首次。秦朝開拓的疆域構成了此后歷代中原王朝疆域的主體,成為中國統(tǒng)一的地理基礎。——葛劍雄《疆域與人口》(1)依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簡要說明秦朝疆域是如何形成和如何管轄維系的?秦朝疆域的確定有什么重要歷史意義?(9分)形成:秦滅六國;擊匈奴,收復河套;征服百越地區(qū)。(3分)管轄維系:通過郡縣制維系管理大一統(tǒng)的帝國。(2分)意義:莫定了歷代王朝疆域的基本格局;為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形成發(fā)展提供生存空間。(4分)(二)西漢與東漢—大一統(tǒng)國家的鞏固西漢新東漢BC202西漢建立文帝景帝武帝文景之治大一統(tǒng)國家得到鞏固加強9年王莽篡漢建立新朝23年王莽敗亡25年東漢建立光武中興東漢中期外戚與宦官專權黨錮之禍184年黃巾軍起義220年曹丕篡漢東漢滅亡西漢強盛時期鞏固統(tǒng)治的措施政治經濟思想加強皇權:尊崇儒術(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設五經博士、設太學加強中央集權:疆域北:東南、西南匈奴(衛(wèi)青、霍去病),設立河西四郡張騫出使西域絲綢之路西域都護(漢宣帝)加強控制選官制度:察舉制刺史制任用酷吏酎金奪爵改幣制,收鑄權;鹽鐵官營;均輸平準;抑商、征財產稅漢武帝中外朝制推恩令推恩令:削弱了諸侯王的勢力,加強了中央集權。中外朝制度:加強皇權,削弱了丞相的權力。尊崇儒術:加強了思想控制,儒學獨尊地位確立,儒學成為我國封建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張騫出使西域的影響:①開辟了中西交通道路。②打大促進了西域與中原的政治、經濟、文化聯(lián)系。③中國的絲織品沿著這條道路傳向中亞、西亞、歐洲和北非,開通“絲綢之路”。7、談到西漢的政權建設,史家常以“漢承秦制”作論。下列項中能體現該論斷的是(

)A.皇帝制與郡縣制

B.郡縣制與刺史制C.皇帝制與封國制

D.丞相制與刺史制6、把中國推向大一統(tǒng)時代,奠定中國兩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的是(

)A.夏啟B.商湯C.

周武王D.秦始皇DA政治秦滅六國,北擊匈奴、南征越族;漢武帝三次反擊匈奴的戰(zhàn)爭,張騫出使西域,在西南夷設郡縣、設南海九郡。秦: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縣制;漢:郡國并行制、推恩令、刺史制、內外朝制、察舉制。經濟統(tǒng)一貨幣(秦半兩錢——漢五銖錢)、統(tǒng)一度量衡、統(tǒng)一車軌、修馳道。鹽鐵官營、重農抑商;漢代開通絲綢之路。犁耕、耦犁、耬車;東漢田莊經濟文化焚書坑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太學及郡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