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講犯罪主觀方面_第1頁
第八講犯罪主觀方面_第2頁
第八講犯罪主觀方面_第3頁
第八講犯罪主觀方面_第4頁
第八講犯罪主觀方面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會計學1第八講犯罪主觀方面目錄

內(nèi)容提要:本章詳細闡述犯罪主體對自己行為及其結果所持的心理態(tài)度。一、概述二、犯罪故意三、犯罪過失四、犯罪動機和犯罪目的五、刑法上的錯誤重點:犯罪故意犯罪過失認識錯誤第1頁/共65頁一、概述

1.犯罪主觀方面的概念:在刑法規(guī)定成立犯罪必須具備的,犯罪主體對其實施的危害行為及其危害結果所持的心理態(tài)度。

內(nèi)容(1)罪過——犯罪故意和犯罪過失(一切犯罪構成必備的主觀要件)(2)犯罪目的(某些犯罪構成必備的主觀要件——選擇性要件)(3)動機(不是必備的主觀要件,不影響定罪,只影響量刑)行為人的認識錯誤

第2頁/共65頁表現(xiàn)形式:

罪過

故意過失直接故意間接故意疏忽大意的過失過于自信的過失第3頁/共65頁2.設:平某驚醒后,執(zhí)槍沖出,見一人影徑直向自己闖來,遂抬手向來人軀干部位開槍,不料將緊隨其后的女兒擊斃。

問:平某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

思考1.某保衛(wèi)干事平某(按規(guī)定配槍),家住城郊。精神病患者鐘某走失,于凌晨一時許誤入平宅,將睡在外屋平某的女兒驚醒。平女大叫“誰?來人哪!”平某聞訊執(zhí)槍沖出,恰數(shù)欲進入里屋的鐘某相撞,由于天黑情急,遂向自己腳下開了一槍,不料子彈被反彈后擊中鐘某。雖經(jīng)平某一家急送醫(yī)院搶救,終因傷勢過重死亡。

問:平某是否構成犯罪?第4頁/共65頁

思考:

被告人曾錚,男45歲,捕前系某市公安局干警。1995年6月21日被捕。1990年6月2日,被告人曾錚與本單位部分干警和單位打字員顧××(女),應邀到鄒××家喝酒。喝完酒后,幾個人在一起返回單位途中,與曾錚的妻子王彩娥相遇。王彩娥原來就懷疑曾錚與顧××關系曖昧,看到曾與顧又在一起談笑風生,更加懷疑曾、顧的關系不正常,便負氣回家。當晚7時許,曾錚與王彩娥在家中為此事爭吵不休。爭吵中曾錚說:“你懷疑我不清白,我死了行吧。”王彩娥便回答說:“你死了,我也不想活了?!痹劼牬搜?,馬上說:“干脆咱倆一塊死?!闭f完把自己佩帶的“五四”式手槍從槍套中取出,表示愿意與王彩娥一塊死。王彩娥情緒激動地說:“要死就我死,你留下照顧孩子,孩子還小,不能沒有人照應?!蓖醪识饍纱紊锨皬脑种袏Z槍都未成功,曾錚持槍進入臥室。王彩娥跟隨而進。曾錚說:“咱倆今天一塊自殺,你有什么東西要交代的,給你們家寫個話?!钡?頁/共65頁王便去寫遺書,曾錚在王彩娥快把遺書寫完時,自己也寫了一份遺書。隨后,王彩娥對曾說:“你把子彈裝上槍給我,我先死。”曾從槍套上取下五顆子彈上了膛,使手槍處于一觸即發(fā)的狀態(tài)。王見此情景,便從曾手中奪槍,在誰也不肯松手的情況下,曾錚提議把槍放在臥室里,兩人到客廳里坐坐,說完把槍放在床頭柜上,朝客廳走去,王彩娥見曾錚走到臥室門口,便抓起槍,對準自己的胸部開槍,曾錚聽到槍響,馬上回頭,見王彩娥已倒在血泊之中,立即喊鄰居前來察看,同時將槍中的子彈退出,把槍裝入身上的槍套。王彩娥被送到醫(yī)院,經(jīng)查已經(jīng)死亡。經(jīng)法醫(yī)鑒定、偵查實驗和復核鑒定,王系槍彈近距離射擊胸部,穿破右心室,導致急性失血性休克致死,屬于自己持槍擊發(fā)而死。問題:曾錚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如果不構成犯罪請說明理由;如果構成犯罪,請說明構成什么罪。第6頁/共65頁2、特點犯罪主觀要件刑法規(guī)定的要素(故意殺人意圖以…為目的)

犯罪主觀要件的內(nèi)容是心理態(tài)度(意志因素認識因素)

犯罪主觀要件說明行為人主觀惡性的程度(積極蔑視消極漠視)犯罪主觀要件是一切犯罪都必須具備的要件(罪過與行為同在)第7頁/共65頁3、犯罪主觀方面的意義:為追究刑事責任提供主觀根據(jù)。區(qū)分罪與非罪區(qū)分此罪與彼罪區(qū)分一罪與數(shù)罪區(qū)分重罪與輕罪第8頁/共65頁案例

(1)某甲上山合法打獵,發(fā)現(xiàn)獵物旁邊站著他的仇人,遂開槍將其仇人打死;(2)假設甲發(fā)現(xiàn)獵物旁邊站著一個陌生人,該人離獵物非常近,甲知道自己槍法不行,如果開槍有可能將該人打死,但他想,“管他呢,打死了活該!”遂開槍打獵,結果將該人打死;(3)假設甲發(fā)現(xiàn)獵物旁邊站著一個陌生人,該人離獵物非常近,甲覺得如果開槍有可能將該人打死,但甲又認為自己的槍法很好,遂開槍射擊,結果將該人打死;(4)假設甲沒有發(fā)現(xiàn)獵物旁邊站著的一個人,開槍打獵后將該人打死。這四種情況下,甲的心態(tài)有什么不同?第9頁/共65頁二、犯罪故意

(CriminalIntent)

(一)概念

刑法典第14條規(guī)定

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危害社會的結果,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fā)生的心理態(tài)度。犯罪故意=故意犯罪?第10頁/共65頁什么是故意?1、認識說。(表象說)只要行為人認識到構成要件事實或認識到危害結果會發(fā)生,就成立故意。2、希望說(意志說、意欲說)只有當行為人意欲實現(xiàn)構成要件的內(nèi)容或希望結果發(fā)生時,才成立故意。第11頁/共65頁3、容認說行為人具有實現(xiàn)構成要件的意志因素時,才成立故意,但這種意志并不以意欲、目的、希望為必要,只要行為人消極容認、放任、同意危害結果發(fā)生就成立故意。4、蓋然性說行為人認識到危害結果發(fā)生的蓋然性時,還實施該行為,就足以表明行為人是容認或放任危害結果發(fā)生的,就成立故意。(蓋然性說是想通過認識因素解決意志因素問題)第12頁/共65頁被告人王某曾因盜竊被公安機關拘留教育兩次。1999年6月5日晚,王某又在某市火車站候車室,趁一旅客熟睡之際將其提包偷走。出站時被查獲,提包內(nèi)有“五四”式手槍一支、人民幣200元以及衣物等。在案件審理中,被告人王某只承認自己想盜竊財物,沒料到提包里有手槍。

問題:本案被告人王某的行為是否構成盜竊槍支罪。

犯罪故意心理的構成(一)

1、認識因素

明知的內(nèi)容

自己行為性質(zhì)行為對象行為產(chǎn)生的后果其他情況

明知的程度

必然性(確定性)可能性(或然性)犯罪的具體事實;認識犯罪構成要件的事實明知的范圍第13頁/共65頁故意的心理構成(二)2、意志因素(對行為的態(tài)度、傾向)

(1)希望--追求

(2)放任--容認認識因素和意志因素的關系第14頁/共65頁(二)犯罪故意的分類1、根據(jù)意志因素的不同

直接故意間接故意2、根據(jù)故意形成的時間不同

預謀故意突發(fā)故意

3、根據(jù)故意內(nèi)容是否確定

確定故意概括故意第15頁/共65頁

案例1某日,甲開車執(zhí)行任務途中,乙突然從右邊路旁樹林疾步?jīng)_出搶過馬路。甲見狀向左猛打方向盤,并緊急制動,仍躲避不及,車右前輪將乙左腿壓斷。事故發(fā)生后,甲見天色已晚,此地荒僻,又沒有人,便將昏迷不醒的乙拖至路旁小樹林,自己開車逃去。第二天早晨,乙的尸體被人發(fā)現(xiàn)。經(jīng)法醫(yī)鑒定:乙左腿膝蓋處粉碎性骨折,因搶救不及時,導致失血性休克死亡。問:被告人甲的行為如何認定?怎樣處罰?第16頁/共65頁分析此案起初是由受害人乙的過失行為引起的交通事故,司機甲對此事故本不該負刑事責任。但從甲將昏迷的乙拖向路旁小樹林的時候起,行為的性質(zhì)發(fā)生了本質(zhì)的變化。甲在拖乙時應認識到乙處于極端危險狀態(tài)中,又將其拖到小樹林中,使其失去了被發(fā)現(xiàn)搶救的機會,所以其對乙死亡結果采取了放任的態(tài)度,其主觀罪過形式是間接故意。第17頁/共65頁案例2甲于某日深夜竄入某中學校內(nèi),企圖待機強奸女生。甲摸到該校教學樓后的學生宿舍,用隨身攜帶的螺絲刀將第三間房門撬開。甲進入宿舍后,見床上睡著一個人(乙,男,15歲),就上前用雙手掐住乙的脖子。乙被掐后,劇烈反抗、掙扎,但甲仍不松手。待乙停止掙扎后,甲便將乙的褲子褪掉,正欲行奸時,發(fā)現(xiàn)乙原來是個男孩,于是急忙將被子蓋到乙的身上,倉皇離去。問:“對象錯誤”是否影響甲的行為構成強奸罪?第18頁/共65頁分析根據(jù)我國刑法的規(guī)定,行為人的行為只要具備了犯罪構成的要件,即可以認定為成立犯罪,“對象錯誤”并不影響犯罪的成立。本案中,甲在主觀上有明顯的犯罪故意,在客觀上實施了強奸行為,已構成強奸罪。甲把男性誤認為是女性而實施強奸,這屬于刑法理論上“事實認識錯誤”中的“對象錯誤”,也就是說,行為人對意欲侵害的對象產(chǎn)生了錯誤的理解。甲誤認乙為女性,并不能改變其所實施的強奸行為的性質(zhì)。第19頁/共65頁案例3被告人:陳某,男,37周歲,漢族,浙江省某市人,裝卸工。1995年9月8日因本案被逮捕。

1995年8月18日凌晨,被告人陳某在杭州鐵路分局某站貨場作業(yè)中因工作瑣事受到派班員許某批評。陳某懷疑同班的委外裝卸工何某(男,30周歲,系被告人之堂弟)“告狀”所致,便遷怒于何某,尋機報復。同月19日上午,被告人陳某見何某在裝卸休息室,不指名地辱罵何某。第20頁/共65頁同月22日,被告人陳某大休在家,又將家中用于水稻治蟲的高毒農(nóng)藥倒入一小藥瓶內(nèi),于上午8時10分左右潛至某站裝卸車間設在貨場的鍋爐房內(nèi),趁周圍無人,將小藥瓶內(nèi)的農(nóng)藥全部倒入何某待蒸的飯盒內(nèi),爾后棄瓶溜回家中。是日上午11時許,何從蒸飯箱內(nèi)取出飯盒準備就餐時,發(fā)現(xiàn)飯中有異味而未食用。案發(fā)后,公安機關對何某的盒飯作了檢驗,確認其含有農(nóng)藥成份。被告人陳某在接受公安機關訊問時如實供述了投毒的經(jīng)過。第21頁/共65頁(三)直接故意

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這種結果發(fā)生的主觀心理態(tài)度。(其構成如圖)第22頁/共65頁直接故意構成圖構成種類認識因素意志因素確定故意必然性

希望確定故意可能性

希望第23頁/共65頁

2000年7月2日晚9時許,被告人崔某到“欣欣發(fā)廊”閑玩。董某(男,21歲,與崔某素不相識)也來發(fā)廊玩。崔某問女理發(fā)師姓名,該女回答姓崔,屬“幫”字派。崔某說:“我是‘昌’字派”;董某則說:“我是‘永’字派”。被告人崔某認為董某是在自己面前稱長輩,便與其爭吵,并拿出了水果刀(長約24厘米)朝董的左頸部扎了一刀,然后逃離現(xiàn)場。董某當場死亡。經(jīng)法醫(yī)鑒定,董某系被他人用銳器刺傷左側頸部,致左頸總動脈破裂,急性大出血性休克死亡。被告人崔某于次日在其父的陪同下到公安機關自首。第24頁/共65頁(四)間接故意行為人明知自己行為可能造成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放任該危害結果發(fā)生的態(tài)度。(其構成如圖)認識因素意志因素

可能性

放任

第25頁/共65頁間接故意的情形行為人犯罪(直接故意)危害結果(間接故意)行為人非犯罪(無犯罪故意)危害結果(間接故意)行為人輕犯罪重犯罪(間接故意)(直接故意)1、行為人追求一個犯罪目的,放任另一個危害結果2、行為人追求一個非犯罪目的,放任另一危害結果3、行為人實施犯罪時不計后果,放任重結果的發(fā)生第26頁/共65頁(五)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的區(qū)別直接故意間接故意認識因素必然性可能性

可能性意志因素希望

放任結果發(fā)生與否對定罪的影響

不影響

重大影響第27頁/共65頁(六)故意的認定1、要將犯罪故意與一般生活意義上的“故意”相區(qū)分。2、要將犯罪故意與單純的認識或目的相區(qū)別。3、要將總則條文規(guī)定的“明知”與分則條文規(guī)定的“明知”相區(qū)別。第28頁/共65頁被告人陳某與同村某婦女有非法兩性關系。為達到與該婦女同居的目的,陳某多次起意殺害其妻李某,但又一直未忍心下手。1999年5月2日傍晚,陳某為晚上上山打獵而坐在院子里擦槍。這時,妻子李某從市場回到家中,并站到其身邊談市場見聞。陳某不慎觸動獵槍扳機,打中李某腿部,致腿部動脈破裂,李某因失血過多而死亡。第29頁/共65頁分析本案中,被告人陳某雖多次起意殺害其妻李某,但案發(fā)時陳某并沒有殺害李某的念頭。既然如此,就不能說陳某是故意殺人。但陳某在擦槍時不慎觸動扳機,擊中李某腿部,致李某失血過多而亡,卻能證明其主觀上存有疏忽大意的過失。由于這種過失的存在,陳某的行為依舊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第30頁/共65頁三、犯罪過失(CriminalNegligence)

(一)概念

刑法典第15條規(guī)定犯罪過失,是指行為人已經(jīng)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輕信可以避免,或者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由于疏忽大意而致使危害結果發(fā)生的主觀心理態(tài)度。

犯罪故意和過失的聯(lián)系?第31頁/共65頁犯罪過失的本質(zhì)——不注意

格言:不作為是身體的懈怠,過失是精神的懈?、迸f過失論:重視結果預見義務性⒉新過失論:重視結果回避義務⒊危懼感說:重視預見可能性第32頁/共65頁(二)犯罪過失的學理分類

1、根據(jù)行為人所違反的義務是否屬于業(yè)務要求

業(yè)務過失普通過失

2、根據(jù)過失的程度輕重

重過失輕過失第33頁/共65頁(三)過失的法定類型

1、疏忽大意的過失

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以預見,以致發(fā)生這種結果的心理態(tài)度。第34頁/共65頁疏忽大意的過失的特征

之一(1)沒有預見--事實

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將要導致的危害后果,沒有認識應當預見的內(nèi)容是法定的危害后果第35頁/共65頁

疏忽大意的過失的特征

之二(2)應當預見--前提

即行為人在行為當時,根據(jù)自己的認識能力和客觀情況,對自己行為造成危害結果的可能性的預見義務?!皯旑A見”以行為人有預見能力為基礎預見能力的判斷標準:

主觀標準--行為人標準

客觀標準--社會一般人的認識能力

主、客觀統(tǒng)一標準--以行為人的認識能力為主,兼顧社會一般人的認識能力。第36頁/共65頁

80年代初,東北某地農(nóng)村在冬天農(nóng)閑的時候,請縣電影放映公司的工作人員來村里放電影。這天,電影公司派了兩個人:一個是放映員甲,另一個是趕馬車(馬車上裝載著電影膠片等物品)的乙。當時的電影膠片是放在一個鐵匣子里面。到了村里后,還沒有到預定放映電影的時間,恰好天氣很冷,村民們就招呼他們進屋,燒了一堆火取暖,坐在火堆邊聊天,屋子里人多而凳子少,于是他們就把馬車上的鐵匣子搬下來當作凳子用。聊了一會兒天,有人就招呼他們吃飯,吃完了再放電影,于是他們就吃飯去了。由于裝電影膠片的鐵匣子在火堆邊沒有搬走,結果因膠片的著火點很低,一會兒就燃燒起來,將十來戶的民房燒毀了,造成重大損失。電影公司這兩個人,對這起重大事故應當不應當負刑事責任?如果負刑事責任,是什么罪過?第37頁/共65頁疏忽大意的過失的特征

之三(3)疏忽大意--原因疏忽大意,即不注意表現(xiàn)為:粗心大意、馬虎草率、消極怠慢、不負責任等

第38頁/共65頁

某醫(yī)院婦產(chǎn)科護士甲值夜班時,一新生嬰兒啼哭不止,甲為了止住其哭鬧,遂將仰臥的嬰兒翻轉成俯臥,并將棉被蓋住嬰兒頭部。半小時后,甲再查看時,發(fā)現(xiàn)該嬰兒已無呼吸,該嬰兒經(jīng)搶救無效死亡。經(jīng)醫(y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鑒定,該嬰兒系俯仰使口、鼻受壓迫,窒息而亡。甲對嬰兒的死亡結果有何種主觀罪過?

A、間接故意

B、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過失

D、過于自信的過失

第39頁/共65頁無罪過事件行為在客觀上雖然造成了損害結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過失,而是由于不能預見的原因引起的,不是犯罪。

意外事件

不可抗力

疏忽大意過失與意外事件的區(qū)別(如圖)第40頁/共65頁疏忽大意過失與意外事件的區(qū)別

疏忽大意意外事件能否認識

可以認識

不可能認識未認識原因

不注意

客觀障礙第41頁/共65頁

某單位的司機甲某原來是開卡車的,有一天,單位讓他換崗位,做領導的專職司機,甲某答應后表示要先練練車、熟悉熟悉車況。于是他就在單位的大院里練習倒車。在倒車的時候,院子里有幾個小孩在車旁邊玩,甲告訴這些孩子,讓他們到外面玩,自己要練車。然而,過了一會兒,還有幾個小孩兒仍在練車處玩耍,便下車把這些小孩哄奏樂。結果有一個非常淘氣的小孩趁其不注意在他上車后,又溜進院子里,躲在車下面,想和他捉迷藏,甲從后視鏡里也沒有看到,結果倒車時正好把這小孩壓死了。第42頁/共65頁2、過于自信的過失

行為人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fā)生這種結果的心理態(tài)度。特征:(1)認識因素上,已經(jīng)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以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有認識的過失)(2)意志因素上,行為人輕信自己實施的既定行為不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第43頁/共65頁輕信

“輕信”是認定過于自信過失的關鍵。輕信:行為人過高地估計了可以避免危害結果發(fā)生的因素,包括:

自身的因素客觀的因素過低地估計了自己行為導致危害結果發(fā)生的可能程度。第44頁/共65頁過于自信過失與間接故意的異同過于自信間接故意相同點認識程度

可能性可能性對結果的態(tài)度不希望不希望不同點主觀認識與實際狀況

不一致一致對結果的態(tài)度

想避免放任(容認)第45頁/共65頁

甲、乙、丙三人周末相約,到野外山林去野炊。三人打了一只野兔,進行燒烤。這在這時,天空突然烏云密布,雷電交加,眼看就要下大雨了。甲提議趕快下山避雨;乙說先把火熄滅,不然會起火;丙說馬上就要下雨了,一下雨火不就熄滅了么?還是趕快避雨要緊。經(jīng)丙這么一說,三人扔下燃燒的火堆,慌忙往山下奔跑。結果剛到山腳下,陰云散去,雨最終沒有下,反而刮了一陣風,結果這堆火將整個山林點燃了,造成重大火災。

第46頁/共65頁某動物園的一位飼養(yǎng)員某甲,一天清晨起來給老虎窩打掃衛(wèi)生,由于馬上就要開館了,時間比較緊,他匆匆忙忙打掃往后就走了,出門時忘了關門。結果老虎跑出來,將一名游客咬成重傷。第47頁/共65頁四、犯罪動機和犯罪目的

(CriminalMotiveandCriminalPurpose)

(一)概念

1、犯罪目的——犯罪人希望通過實施犯罪行為達到某種危害結果的心理態(tài)度一般的目的: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直接造成危害結果的希望(直接故意意志)

特定的目的:行為人在危害結果的希望以外追求某種特定結果的心理態(tài)度2、犯罪動機——刺激犯罪人實施犯罪行為以達到犯罪目的的內(nèi)心沖動或者內(nèi)心起因第48頁/共65頁(二)聯(lián)系和區(qū)別1、聯(lián)系:A、二者都是行為人實施犯罪過程中存在的主觀心理活動B、犯罪目的以犯罪動機為前提和基礎C、二者有時表現(xiàn)為直接的聯(lián)系,即它們所反映的需要是一致的第49頁/共65頁2、區(qū)別:A、犯罪動機——表明行為人為什么要犯罪的內(nèi)心起因,比較抽象,是更為內(nèi)在的發(fā)動犯罪的力量;犯罪目的——比較具體,已經(jīng)指向外在的具體犯罪對象和客體;B、犯罪目的相同,犯罪動機可能不同C、犯罪動機相同,犯罪目的可能不同D、二者在定罪量刑中的作用有所不同,犯罪目的偏重于影響定罪,犯罪動機偏重于影響量刑。第50頁/共65頁犯罪動機和犯罪目的的關系犯罪動機犯罪目的危害行為犯罪需要犯罪心理活動過程犯罪主、客觀相統(tǒng)一的過程第51頁/共65頁(二)間接故意犯罪中行為人有無犯罪動機和犯罪目的

——不存在犯罪目的和犯罪動機(三)意義1、犯罪目的的意義2、犯罪動機的意義第52頁/共65頁五、刑法上的錯誤(一)認識錯誤——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的刑法性質(zhì)、后果和有關的事實情況不正確的認識。法律上認識錯誤、事實上認識錯誤行為人的主觀認識和客觀事實狀態(tài)不一致錯誤的角度:行為人(二)法律認識錯誤⒈假想的犯罪

⒉假想的無罪對定罪量刑均無影響⒊犯罪的誤解

第53頁/共65頁(三)事實認識錯誤

⒈行為性質(zhì)的錯誤

指對自己所實施的行為是否具有危害社會的性質(zhì)的主觀認識與客觀實際不符

例如:假想防衛(wèi)

2.行為手段的錯誤

①迷信犯——無罪

由于行為人的愚昧迷信,而采取不可能造成實際危害的迷信手段以實現(xiàn)自己犯罪意圖的②手段不能犯——犯罪未遂

行為人實際采用的手段與其意圖采用的手段在性質(zhì)(工具不能犯)和作用上不符,以致使犯罪未能得逞

例如:誤將白糖當作砒霜毒害他人—工具不能犯③行為人對自己所使用的手段是否會發(fā)生危害結果有不正確的認識

例如:欲以瀉藥毒害他人,誤用砒霜將他人毒死,構成故意傷害罪的結果加重犯

第54頁/共65頁某甲下夜班回家,正好在路邊碰見自己的一個朋友某乙被三個流氓圍起來毆打,某甲正準備沖上去幫助他朋友,結果還沒等某甲沖上去,旁邊小胡同里面突然躥出一條黑影,抓住某乙的肩膀就往后拖,某甲看次情形,立即對著此人拳打腳踢,致其輕傷。但實際上該黑影是一路過的便衣警察,他沒有穿制服又沒有來得及出示證件和打招呼,情急之中想把被害人拉倒一邊,結果被某甲誤作流氓分子的同伙,對其實施防衛(wèi)打擊,造成傷害。第55頁/共65頁在某一農(nóng)村,有一目不識丁的老太太。在她女兒家住著。有一天,她老家里來了幾個親戚,老太太很熱情地招待他們,其中有一個親戚說自己最近腰有點痛,老太太就自告奮勇地說,她女婿家有治腰痛的藥酒,前幾天還聽他說腰痛喝了幾口就好了。于是老太太從床下把這個瓶子拿了出來,給這個親戚喝,結果此人喝了之后當場死亡。原來放在床下的這瓶藥酒被她女婿喝完之后換裝了一瓶敵敵畏,但她女婿沒有來得及告訴她,致老太太不知道內(nèi)情,而且該敵敵畏又裝在原藥酒瓶里。那么老太太的行為是過失還是意外事件呢?第56頁/共65頁

3.行為對象的錯誤

(1)對象錯誤——對象的認識錯誤

①誤甲為乙而侵害,兩者體現(xiàn)相同的法益——故意犯罪既遂

甲A(試圖殺A)(實際死亡的是B)

第57頁/共65頁張三想殺害仇人李四,蓄謀已久,并且準備了一把槍。這天晚上跑到李四的家門口,從門縫向里觀看,看見屋里面有一個人影閃了一下,從體形上看和李四本人一模一樣,張三于是就開槍射擊,其實這個人是李四的弟弟李五,李四和李五是雙胞胎,長相體形一模一樣。也就是說張三將李四的弟弟當成李五殺死了。這顯然是一個對象的認識錯誤,如何處理呢?有犯罪故意,那么是故意殺人即遂還是故意殺人未遂呢?第58頁/共65頁金庸的《天龍八部》中,有這樣一段情節(jié):大英雄喬峰一直誤認為段正淳是其殺父仇人,于是約段正淳三更青石橋上決斗,以了仇怨,段正淳答應。段正淳的女兒阿朱,同時也是喬峰的女朋友。阿朱勸喬峰放棄報仇,但喬峰不肯。阿朱不忍父親死于喬峰手,待喬峰走后,阿朱告段正淳此約取消,自己則假扮段正淳模樣前去赴約。結果,喬峰和假扮成段正淳的阿朱決斗,阿朱死在喬峰掌下,喬峰追悔莫及。請問:如果根據(jù)現(xiàn)行刑法審判喬峰,他是否構成犯罪?為什么?第59頁/共65頁②誤犯罪對象為非犯罪對象而侵害——過失或意外事件

(試圖殺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