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血不良反應與相關性疾病_第1頁
輸血不良反應與相關性疾病_第2頁
輸血不良反應與相關性疾病_第3頁
輸血不良反應與相關性疾病_第4頁
輸血不良反應與相關性疾病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輸血不良反應與相關性疾病第1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輸血不良反應概念:

在輸血過程中或輸血后受血者發(fā)生了用原來的疾病不能解釋

的、新的癥狀和體征。原因:主要是免疫反應,因血型抗原系統(tǒng)復雜。其次是一些非免疫因素引起,如細菌污染,空氣栓塞等。分類:

1.即發(fā)反應:輸血期間或輸血后24小時內(nèi)。

按時間

2.遲發(fā)反應:輸血24小時后,甚至十幾天。

1.免疫反應:發(fā)病與免疫因素有關。

按病因

2.非免疫反應:發(fā)病與免疫因素無關。第2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輸血不良反應按病因?qū)W分:第3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輸血不良反應第4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過敏性反應概念:過敏性反應實際上包括單純蕁麻疹、血管神經(jīng)性水腫和更嚴重的呼吸障礙、休克等臨床表現(xiàn)。原因:

多半是由血漿蛋白過敏所致,包括多次輸血刺激受血者產(chǎn)生抗IgA的抗體,當再次輸血可引起嚴重反應;或由于IgE抗體特異性所致的過敏體質(zhì);或被動獲得性抗體;免疫球蛋白聚體所致;或低丙種球蛋白血癥患者易發(fā)生類過敏反應以及對輸注器械過敏所致。臨床特點:1.癥狀和體征:輕度:瘙癢、皮膚紅斑、蕁麻疹、血管神經(jīng)性水腫和關節(jié)痛。重度:支氣管痙攣、發(fā)紺、呼吸困難、肺部哮鳴音、低血壓、休克、喉頭水腫直至窒息。有些患者易伴發(fā)發(fā)熱、寒戰(zhàn)、咳嗽、惡心、嘔吐、腹痛和腹瀉等癥狀。2.常有過敏史。3.外周血中白細胞輕度增高,嗜酸性粒細胞絕對值可增高。第5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治療:1.輕度:一般主張可不停止輸血,但應嚴格觀察。可應用抗組織胺藥物,如口服苯海拉明等,或肌注異丙嗪25mg,或地塞米松5mg加入補液中靜脈滴注,或皮下注射0.1%腎上腺素0.5ml。2、重度:(1)立即停止輸血;(2)保持呼吸道通暢,有喉頭水腫危及生命時,應作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3)保持靜脈輸液通暢,立即皮下或肌注0.1%腎上腺素0.5ml;(4)應用地塞米松5-15mg;(5)如出現(xiàn)休克,可用升壓藥,必要時行心肺功能監(jiān)護。預防:

1.既往有輸血過敏史者,輸血前半小時口服抗組織胺藥,或使用類固醇類藥(氫化考的松等)。

2.不輸用有過敏史的獻血者血液。

3.對有抗IgA患者需輸血時,可輸注洗滌紅細胞、冰凍紅細胞,或使用缺乏IgA的供血者血液或血漿。

第6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如下圖所示:癥狀表現(xiàn)第7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癥狀表現(xiàn)第8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發(fā)熱反應原因:輸血后發(fā)熱反應是由于多種微量物質(zhì),尤其是細菌性致熱源所致。另外,還可能由于受血者產(chǎn)生了抗白細胞抗體或(和)抗血小板抗體或(和)抗血漿蛋白抗體,當再次接受輸血時可發(fā)生發(fā)熱反應。也可以是輕度溶血性或細菌性輸血反應所致。臨床特點:

1.常見于多次輸血者或經(jīng)產(chǎn)婦,并有反復發(fā)熱史。

2.輸血中或輸血后2小時內(nèi)體溫升高1℃以上,伴有寒戰(zhàn)、出汗、惡心嘔吐、皮膚潮紅、心悸、頭痛。

3外周血白細胞數(shù)可輕度升高,部分患者血清中可檢出抗白細胞抗體。第9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治療:1、停止輸血,保持靜脈輸液暢通。2、為尋找致病環(huán)節(jié),須保留輸血前后血樣和輸血器具等,隨時送檢。3、對寒戰(zhàn)期患者:注意保暖,給予肌注異丙嗪25mg或氫化可的松100mg。對發(fā)熱期患者:物理降溫,給予阿司匹林0.3或安乃近0.5口服或肌注,也可適量給予鎮(zhèn)靜劑安定5mg口服。4、很多情況下常伴有過敏反應或類過敏反應,可應用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如地塞米松2.5-5mg靜滴或靜注。5、嚴密觀察患者生命征,每15-30分鐘測體溫、血壓一次。預防:

1.血液制品及采輸血器具應保證無致熱原物質(zhì),采血與輸血應嚴格無菌操作。

2.對反復發(fā)生發(fā)熱性輸血反應者采取預防措施,如預服退熱劑等。

3.對懷疑或診斷有白細胞抗體者,可選用去白細胞的紅細胞或洗滌紅細胞輸注。第10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溶血反應

概念:溶血性輸血反應是輸血后紅細胞受到破壞引起的一系列反應.

發(fā)病機制:

主要是由于抗原抗體復合物觸發(fā)由免疫介導的一系列病理生理過程:

主要活化了三個相互聯(lián)系的系統(tǒng).即神經(jīng)內(nèi)分泌、補體和血液凝固系統(tǒng),導致三個危險后果,即休克。彌漫性血管內(nèi)凝血(DIC)和急性腎功能衰竭。

分類:

1.急性溶血性輸血反應多由于輸異型血導致,血型的書寫、檢測、核對等人為的錯誤造成的,其發(fā)病原因如下。(1)免疫性溶血反應:①ABO血型不合:抗體為IgM抗體,為天然完全抗體,主要引起血管內(nèi)溶血;第11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溶血反應②Rh血型不合:抗體為IgG抗體,為免疫性不完全抗體,主要引起血管外溶血;③其他血型系統(tǒng)不合引起的溶血;④獻血者間血型不合:見于大量輸血或短期內(nèi)輸入多個獻血員的血液。2.非免疫性溶血性輸血反應指低滲液體輸入、冰凍或過熱破壞紅細胞等,臨床較少見。

.3.遲發(fā)性溶血性輸血反應

遲發(fā)性溶血性輸血反應主要屬于血管外溶血,可分為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兩種。患者多因在幾個月或幾年前輸血或妊娠等原因被免疫,產(chǎn)生了“回憶性抗體”,再次輸血時,體內(nèi)抗體滴度迅速增高,即可溶解輸入的紅細胞。多由ABO以外血型不合引起,尤其以Rh血型不合最為常見,嚴重者2周左右才出現(xiàn)發(fā)熱、貧血、黃疸等臨床癥狀。第12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溶血反應(一)臨床特點:

1.起病緩急與血型及輸血量有關。ABO血型不合,輸入50ml以下即可出現(xiàn)癥狀,輸入200ml以上可發(fā)生嚴重溶血反應,甚至導致死亡。Rh血型不合引起的反應多出現(xiàn)在輸血后1~2小時,隨著抗體效價升高亦可發(fā)生血管內(nèi)、外溶血。2、輕度溶血:可出現(xiàn)發(fā)熱、茶色尿或輕度黃疸,血紅蛋白稍下降。

重度溶血:則可出現(xiàn)寒戰(zhàn)、發(fā)熱、心悸、胸痛、腰背痛、呼吸困難、心律加快、血壓下降、醬油色樣尿,甚至發(fā)生腎功能衰竭,少尿、無尿。3、休克:表現(xiàn)為煩燥不安、面色蒼白、大汗、皮膚潮冷、脈搏細弱和血壓下降。

4.彌散性血管內(nèi)凝血(DIC):患者可發(fā)生廣泛滲血及凝血障礙、皮膚淤斑、傷口出血,可進一步引起DIC。全麻時患者發(fā)生傷口滲血、出血不止和血壓下降是發(fā)生溶血的重要表現(xiàn)

第13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溶血反應(二)診斷:1.根據(jù)癥狀判斷:腰背疼痛、臉色潮紅、寒戰(zhàn)發(fā)熱、尿呈醬油色等,手術麻醉中發(fā)生原因不明的血壓下降,傷口過度滲血。遲發(fā)型溶血多有輸血史或妊娠史,輸血后發(fā)生無其他原因的發(fā)熱、貧血和黃疸。

2.立即取血分離血漿,觀察血漿顏色呈粉紅色,并作游離血紅蛋白測定。3.檢測反應后第一次尿(尿呈濃茶或醬油色可能是初次見到的體征),作尿血紅蛋白測定,并化驗尿常規(guī)。

4.核對配血試管的血標本,患者的血標本和血袋上的標簽是否同型。

5.復查血型:患者輸血前后的血標本、血袋和配血試管的血均須作ABO和Rh血型鑒定,觀察有無血型錯誤或不相符合第14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溶血反應6.重作交叉配血試驗,包括鹽水介質(zhì)、酶介質(zhì)和間接抗人球蛋白試驗:①分別用患者輸血前后的血清、紅細胞與獻血者紅細胞、血清作交叉配血試驗。②若發(fā)現(xiàn)患者血清中有某種不相合的抗體,應測定其效價。③輸血后10天左右再抽取患者血清測定抗體效價。④取輸血后患者紅細胞作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在溶血反應發(fā)生時往往為陽性。7.輸血后6小時左右檢查患者血清膽紅素、血漿游離血紅蛋白含量、血漿結合珠蛋白、高鐵血紅白蛋白、尿含鐵血黃素。此外外周血中可發(fā)生血紅蛋白下降、網(wǎng)織紅細胞增多、白細胞總數(shù)及中性粒細胞增多,伴核左移。

8.檢查有無非血型不合的溶血原因。如果輸血后幾小時內(nèi)檢查患者血漿無溶血,或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陰性,則可排除第15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溶血反應(三)治療:

1.立即終止輸血,核對血型,并重做交叉配血試驗(各種介質(zhì)方法)2.激素應用3、堿化尿液。4.根據(jù)尿量、尿色,補液可選生理鹽水或葡萄糖鹽水,及低分子右旋糖干。

5.輸入相配合的新鮮同型血(如為ABO溶血,應使用O型洗滌紅細胞),或冷沉淀5~10u/kg,或凝血酶原復合物,或單采血小板。

6.維持血壓,抗休克7.合并DIC的患者,應用肝素治療。

8.為防止腎衰,應記錄尿量,維持尿量100ml/小時,可適當給予利尿。經(jīng)上述處理仍然少尿或無尿者,可行血液透析。9.嚴重病例應盡早進行換血治療。

10.其它:對癥處置。(四)預防:1.對血液制品的標簽、配血管標簽和患者的血標本、試管標簽應仔細正確地書寫,嚴防任何差錯。

2.發(fā)血前仔細核對血液制品血型和患者姓名。

3.認真仔細地鑒定患者和獻血員的ABO及Rh血型,及交叉配血試驗。

4.對患者和獻血員作不規(guī)則抗體篩檢,尤其是對經(jīng)產(chǎn)婦和有輸血史者。

第16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細菌污染的輸血反應概念:細菌污染性輸血反應最常見的是由大腸桿菌,綠膿桿菌,變形桿菌,類白喉桿菌和其他革蘭氏陰性桿菌,少數(shù)為革蘭氏陽性桿菌等所致。原因:1、貯血袋,采血器具和輸血器具消毒滅菌不嚴或破損;2、獻血員采血部位及受血者輸血部位的不潔和感染病灶;3、血液貯存過久及血液存放冷藏柜溫度上升導致血液制品變質(zhì)。

臨床特點:

輕者以發(fā)熱為主;重者在輸注少量血液制品后立即發(fā)生劇烈寒戰(zhàn)、高熱、頭脹、面色潮紅、皮膚粘膜充血、煩燥不安、大汗、呼吸困難、干咳、惡心、嘔吐、腹痛、腹瀉、血壓下降、脈細弱,嚴重可發(fā)生休克、DIC和急性腎衰而死亡。亦可發(fā)生血紅蛋白尿和肺部并發(fā)癥。一般情況以高熱、休克和皮膚充血為最常見特征。休克時皮膚潮紅干燥。在全麻下作手術的患者可能只有血壓下降或創(chuàng)面滲血的表現(xiàn),而無寒戰(zhàn)與發(fā)熱。

第17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細菌污染的輸血反應診斷:

1.血袋中血漿混濁有膜狀物、絮狀物,出現(xiàn)氣泡、溶血、紅細胞變紫紅色和有凝塊時,提示可能有細菌污染。

2.取血袋剩血作涂片檢查,如鏡檢見細菌則證明污染。

3.對血袋剩血、患者輸血后的血樣及輸血時所用補液作細菌培養(yǎng)。

4.外周血白細胞總數(shù)和中性分葉核粒細胞可增多。治療:

1.立即停止輸血,保持靜脈輸液暢通。

2.抗休克、防治DIC和腎衰3.抗感染:使用廣譜抗生素及幾種抗生素聯(lián)合應用。要做到早期使用、足量,對腎有毒性藥物應慎用。待血培養(yǎng)結果出來后,改用對該細菌敏感的抗生素。第18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細菌污染的輸血反應預防:

1.嚴格進行采血與輸血器具的消毒。

2.血袋在使用前應嚴格檢查有無破損,仔細觀察抗凝液的澄明度。

3.采用密閉系統(tǒng)采血與輸血。

4.對于不能確保無菌的血液制品(如洗滌紅細胞等),應于采血后6小時內(nèi)輸完。血液制品應存放在規(guī)定溫度的專用儲血冰箱內(nèi)。血小板制劑應在22℃保存,警惕細菌污染危險性。

5.血液制品從冰箱中取出后應立即輸注,且應在4小時內(nèi)輸完,不得在室溫久置。

6.血液制品發(fā)出前應仔細進行肉眼觀察,如顏色、氣泡、澄明度、溶血和凝塊等情況,發(fā)現(xiàn)異常應停止發(fā)出,并作細菌學鑒定。如血袋有破損或封口有問題,血液亦不得發(fā)出。第19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循環(huán)負荷過重原因:大量快速的輸注血液制品極易造成循環(huán)負荷過重,重則死亡。最常見于:老年人伴有心肺功能不全、慢性嚴重貧血或低蛋白血癥等。臨床特點:

輸血中或輸血后1小時內(nèi)突然心率加快、心音減弱、呼吸急促、胸悶、端坐呼吸,頭脹痛。亦常有極度恐懼、煩燥不安、面色蒼白、紫紺、皮膚濕冷、大汗淋漓、脈搏細弱、咳嗽、咯粉紅色泡沫痰,肺部聽診先有哮鳴音,后有濕鑼音,頸靜脈怒張等。少數(shù)患者可合并心律紊亂,嚴重者短時間內(nèi)死亡。第20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循環(huán)負荷過重治療:

1.立即停止輸血(輸液)。

2.取端坐位,雙下肢下垂于床沿下,四肢用毛毯圍著保暖。

3.氧氣吸入。

4.使用鎮(zhèn)靜藥。若有昏迷、休克和嚴重肺及支氣管疾病者禁用。5.快速利尿:但如有休克應慎用。

6.平喘藥7.強心藥8.血管擴張劑:如血壓下降,應立即停用。9、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應用;降低周圍血管張力,減少回心血量和解除支氣管痙攣10.其它其它:若無快速利尿劑、無擴張血管藥治療的情況下,可考慮靜脈穿刺或切開放血(300~500ml),以減少過多的血容量。第21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循環(huán)負荷過重預防:

1.根據(jù)患者的心肺功能情況及血容量確定輸血量。

2.選用濃縮紅細胞。

3.宜多次、小量,緩慢輸血。

4.對有心力衰竭貧血患者必須輸血時,可用小量換血法,即單抽患者血漿,而輸入相同量的濃縮紅細胞。5.必要時取半坐位輸血。

6.注意對患者保暖,使周圍血管擴張,防止心臟負荷過重。

7.必要時用利尿劑和強心劑。

8.有專人負責掌握并記錄輸血輸液量及排尿量,注意出入量平衡。第22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枸櫞酸鹽中毒原因:全血及血液成分制品均采用ACD作為抗凝劑,故大量輸血或換血時血漿中枸櫞酸鹽可達到1克/升,而引起拘櫞酸鹽中毒。臨床特點:

1.受血者發(fā)生不由自主的肌肉震顫、手足抽搐、低血壓,嬰兒換血時更易發(fā)生。重者可出現(xiàn)嚴重心律失常,心電圖示S-T段延長,T波或P波低平,嚴重者出現(xiàn)房早、室早及心室顫動。

2.血鈣降低,嚴重者可有SGPT升高,白、球比例倒置,血鉀升高。預防:

嬰兒、肝功能欠佳手術的患者輸血更易發(fā)生中毒,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以減輕危險性:

1.使用紅細胞懸液,少用全血。

2.避免使用低溫血和庫存期過長的血。

3.大量輸血時可預防性使用鈣劑,但須注意鈣劑過量可致心跳停止

第23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氨血癥與電解質(zhì)、酸堿平衡失調(diào)原因:庫存血中的血鉀和血氨隨著血液保存時間的延長而增高,又由于乳酸生成及保存液中含有枸櫞酸鹽,隨著貯存時間的延長,血中PH值可有所變化。臨床特點:

1.氨血癥:患者可有精神紊亂、昏睡、昏迷體征,可出現(xiàn)撲翼樣震顫肌張力增高、鍵反射亢進,及腦電圖改變。2.高血鉀癥:患者可出現(xiàn)軟弱無力,重則肌肉癱瘓和呼吸肌癱瘓,心房或心室顫動,甚至心室停搏而死亡。心電圖表現(xiàn)為T波高尖、P波低寬、ST段下降、QRS波異常。3.酸堿平衡失調(diào):大量輸血患者常有一時性代謝性酸中毒,倘若肝功能良好及組織灌流佳,其酸中毒可迅速得到糾正。另一方面在輸血后幾小時,大量枸櫞酸鹽代謝后生成碳酸氫鈉,可致代謝性堿中毒,故對大量輸血患者,須慎用堿性藥物。

第24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氨血癥與電解質(zhì)、酸堿平衡失調(diào)治療:

1.氨血癥:

①積極消除誘因,停止輸血。

②無蛋白飲食,不能進食者給予鼻飼。

③保持大便暢通。④口服新霉素⑤谷氨酸鈉;輸庫存血引起的氨血癥往往同時合并有高血鉀可能,故不能應用谷氨酸鉀⑥其它:糾正水、電解質(zhì)和酸堿平衡失調(diào);保護腦細胞功能和防止腦水腫。疑有顱內(nèi)壓增高,可用脫水劑;保持呼吸道暢通;防治出血及休克。

第25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氨血癥與電解質(zhì)、酸堿平衡失調(diào)2.高血鉀癥:

①停止貯存血的輸注。

②5%碳酸氫鈉靜脈快速滴入。

③10%葡萄糖500ml按3~4g葡萄糖用1u胰島素比例加入普通胰島素,充分混勻后靜滴。④10%葡萄糖酸鈣輸注,宜在心電圖監(jiān)視下進行,時間至少15分鐘。

⑤聚苯乙烯磺酸鈉離子交換樹脂(環(huán)鈉樹脂)保留灌腸。⑥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

第26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氨血癥與電解質(zhì)、酸堿平衡失調(diào)3.酸堿平衡失調(diào):

一過性代謝性酸中毒,一般機體均能代償,可密切觀察,切忌用堿性藥物。相反代謝性堿中毒在輕度及中度時,也不需特殊處理,只需給予足量的生理鹽水靜脈滴入,即可使腎排出碳酸氫鹽而得以糾正。重癥患者除給予生理鹽水外,可給予氯化胺。滴注氯化胺可致低鉀、低鈉,過量可引起酸中毒,使用時需密切觀察。對肝硬化、心衰以及合并呼酸者禁用,可選用鹽酸精氨酸第27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肺微栓塞原因:血液貯存一段時間(大約為一周)后,白細胞、血小板和纖維蛋白可形成微聚物,它能通過孔徑170um的標準輸血濾器。微聚物輸入機體后,可散布到全身微血管,造成栓塞現(xiàn)象。微聚物循環(huán)到肺,可導致肺功能不全,損害運氧能力。實施心臟等體外循環(huán)手術時,微聚物直接到腦,導致腦栓塞發(fā)生。

臨床特點:

1.臨床癥狀取決于肺栓塞的范圍和發(fā)作的急緩程度,如小栓塞,癥狀可輕微或不明顯,僅有心率加快,胸悶氣促,時有低熱;稍大栓塞則有呼吸困難、嗆咳、劇烈胸痛、咯血、煩燥,體檢可出現(xiàn)紫紺、頸靜脈怒張、兩肺哮鳴音,心率加快等2.X線檢查:小的多發(fā)性栓塞僅見支氣管肺炎樣彌漫性浸潤陰影。稍大肺動脈栓塞則有肺內(nèi)鍥型陰影,尖端指向肺門,底部與胸膜相連,伴有胸腔積液。

3.心電圖檢查:大栓塞時有肺型P波,微小栓塞則無明顯改變。

第28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肺微栓塞(二)治療:

1.一般治療:輕者臥床休息,吸氧或輔助呼吸,鎮(zhèn)靜止痛,有休克者應抗休克,血壓(90~100mmHg)。心衰者應給予抗心衰治療,防止肺血管及冠狀動脈反射性痙攣。2.抗凝血及溶血栓治療。3、溶栓治療。(三)預防:

1.采用微孔濾器(20~40um孔篩)。

2.選用保存期較短的血液,最好在7天以內(nèi)。

3.可選用去除白細胞紅細胞懸液與洗滌紅細胞。

4.不應在輸血同時輸注林格氏液和靜脈推注葡萄糖酸鈣第29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輸血后紫癜病因:輸血后紫癜較罕見,多見于婦女,尤其是有妊娠史的婦女或有輸血史患者,主要是由于受血者存在血小板特異性抗體,與獻血者血小板上相應抗原起反應,形成抗原抗體復合物,這種復合物附著到受血者血小板上,而被吞噬破壞。

臨床特點:

1.有妊娠史或輸血史,多見于輸血后5~10天發(fā)病,起病急,出血可連續(xù)2~3天,大多在1~2周后恢復,2個月內(nèi)血小板恢復正常,多為自限性疾病。

2.癥狀及體征:全身皮膚粘膜有出血點、瘀點瘀斑,血尿,便血和嘔血,甚至休克。

3.外周血血小板低于10X109/L,骨髓示巨核細胞數(shù)正?;蛟龆啵瑹o血小板生成障礙。治療:

1.血漿置換治療效果較為滿意。

2.不能進行血漿置換治療,可選用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治療。第30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含鐵血黃素癥原因:正常情況下,1升血液中約含500mg鐵,而每天人體排泄鐵約1mg。倘若給無出血的患者大量輸血,加上長期輸血患者合并溶血,鐵就會不斷在積存于實質(zhì)細胞中,引起廣泛的組織損害,影響心、肝和內(nèi)分泌功能臨床特點:

類似于特發(fā)性血紅素沉著癥,鐵沉積的靶器官是肝、心、皮膚和內(nèi)分泌腺。表現(xiàn)為肝功能損傷,重則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可發(fā)生性腺機能減退、糖尿病、心包炎、慢性心衰、心律失常及皮膚色素沉著。治療:

1.對這種并發(fā)癥最有效的控制方法,是對慢性貧血患者盡可能減少輸血次數(shù)。

2.確診患者可用去鐵胺(DFA)3.可應用維生素C第31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出血傾向主要原因是:①患者在大出血時損失大量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剩余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又在止血過程中被消耗。②保存血中的血小板和不穩(wěn)定凝血因子已部分或全部破壞,大量枸櫞酸鈉輸入引起凝血時間延長。③靜脈補充晶體使機體一部分凝血因子被稀釋。臨床特點:

患者創(chuàng)面(切口)處出血,皮膚有出血點、瘀點瘀斑?;颊咴诼樽頎顟B(tài)下發(fā)生原因不明的創(chuàng)面滲血、出血。防治:

1.為預防大量輸血可能引起的凝血異常,一般每輸3~5單位庫存血需輸1單位保存5天以內(nèi)的較近期的血液。

2.根據(jù)凝血因子缺乏情況,給予輸注新鮮冰凍血漿15ml/kg,冷沉淀物5~10u/kg以及血小板、纖維蛋白原等。3.如已發(fā)生DIC,應先用肝素抑制血管內(nèi)凝血,再輸近期血、新鮮冰凍血漿或凝血因子制品,以補充凝血因子。

4.如因血中肝素多所致,則應注射魚精蛋白中和

第32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空氣栓塞

原因:空氣栓塞主要是由于工作人員操作不當或一時疏忽所致。臨床特點:

患者在胸部先有一種水氣混合震蕩的異樣感,以后突然發(fā)生呼吸困難、咳嗽、胸痛、發(fā)紺、血壓下降、脈細快,乃至暈厥或休克。也可由于急性呼吸衰竭,腦出血而抽搐死亡。特殊的體征,如皮膚呈大理石樣花紋狀及空氣分割血管。治療:

1.立即停止輸血。

2.體位:使患者頭低高足位,左側臥位,可使空氣離開肺動脈口,集中在右心室尖端。3.對癥治療:吸入純氧,應用呼吸興奮劑;甚至“人工肺”治療。預防:

1.使用密閉式塑料器具,檢查有無破損,在加壓輸血前必須排盡管中空氣,輸血過程中嚴密觀察。

2.將輸血器中空氣排盡后(可用生理鹽水灌注)再輸血,輸血完畢后及時拔針。

第33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低溫反應

原因:低溫反應主要由于快速大量輸入溫度低于機體體溫的血液制品,使受血者體溫降低,并增加血紅蛋白對氧的親和力從而影響氧的交換釋放。臨床特點:

倘若快速大量輸入,如每分鐘100ml或更多,可引起心室停搏。一般也會引起靜脈痙攣,使輸血困難或使患者畏寒不適。防治:

1.如果輸血量少,輸血時間長,可不必加溫;若大量快速(>50ml/min)輸血、換血,血液須事先加溫,溫度控制在32℃(切勿>38℃)。

2.對患者適當保暖,對輸血肢體加溫,以消除靜脈痙攣。

第34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輸血后靜脈炎

原因:輸血后靜脈炎常見于輸血和輸液時,將針頭、金屬導管或塑料管放入外周靜脈所致臨床特點:

常見在輸血部位或沿導管處有輕度腫脹和紅斑,可見沿靜脈長軸發(fā)生明顯腫脹、紅斑、觸痛、跳痛。局部淋巴結腫脹和全身性菌血癥是少見的表現(xiàn)。防治:

1.輕度靜脈炎僅需用解痛藥和在上部熱敷或用25%硫酸鎂濕敷。對免疫抑制或粒細胞減少的患者,特別應注意局部癥狀,盡早使用相應抗生素治療。

2.輸液時間持續(xù)48小時以上,應更換新部位。輸血前后均須用生理鹽水輸入起清洗作用,防止輸血成分(尤其是紅細胞)凝集、溶血造成的血栓性靜脈炎。

第35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輸血傳播性疾病第36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輸血傳播性疾病概述:輸血療法就像一把雙面鋒利的劍,既搶救了成千上萬人的性命,也同時傳播疾病,給人類健康帶來威脅。盡管我們對供血者進行了嚴格的檢測,對血液制品進行了安全滅菌處理,但經(jīng)輸血引起的傳播性疾病仍時有發(fā)生。一、定義

輸血傳播性疾病2001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行業(yè)標準《輸血醫(yī)學常用術語》WS/T203-2001中才得以確定。

輸血傳播性疾病是指受血者通過輸入含有病原微生物的血液(血液成分)或血液制品而引起的傳染病。如果只是病原體存在于體內(nèi),而受血者無明顯癥狀和體征,這種狀態(tài)稱為輸血傳播性病原微生物感染,受血者此時為無癥狀病原微生物攜帶者。如果出現(xiàn)明顯的相關癥狀和體征,并有明顯組織和臟器的病理學改變,就稱為輸血傳播性疾病。廣義上講,輸血傳播性疾病,應包含輸血傳播性疾病和無癥狀感染。第37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主要的輸血傳播性疾病與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名稱英文或英文縮寫引起的輸血傳播性疾病乙型肝炎病毒HBV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HCV丙型肝炎丁型肝炎病毒HDV丁型肝炎人類免疫缺陷1型/2型病毒HIV-1/2艾滋病人類嗜T淋巴細胞病毒HTLV-Ⅰ/Ⅱ成人T淋巴瘤/T細胞白血病ALT)(Ⅰ和Ⅱ型)熱帶痙攣性下肢癱(TSP)HTLV相關脊髓病(HAM)西尼羅河病毒W(wǎng)estNileVirus腦炎脊髓炎巨細胞病毒CMV巨細胞病毒感染Epstein-Barr病毒EBV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EBV感染人類微小病毒B19HPVB19再障貧血危象,傳染性紅斑,胎兒肝病瘧原蟲Malaria瘧疾梅毒螺旋體Syphilis梅毒阮病毒PrionProtein變異克雅氏?。╲CJC)第38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輸血后肝炎原因:輸血后所致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由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引起,尤其是丙型肝炎約占輸血后肝炎的90%以上。輸血后肝炎的傳播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①獻血者人群中肝炎流行情況;②篩選獻血者的血清學檢測方法和試驗的靈敏度;③對血漿制品中的肝炎病毒的滅活效果等。臨床特點與轉(zhuǎn)歸:

輸血后乙型肝炎的潛伏期約14~18天,發(fā)病急,癥狀較重,包括食欲不振、厭油膩、乏力、肝腫大,黃疸也多見。丙型肝炎起病則較隱匿,病癥較輕,主要表現(xiàn)為乏力,甚至無癥狀,僅有轉(zhuǎn)氨酶增高,75%左右無黃疸,但也有明顯癥狀體征與黃疸的患者,個別發(fā)生暴發(fā)性肝炎。第39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輸血后肝炎輸血傳播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特點在臨床,90%以上輸血傳播性非A、非B肝炎的病原體都是HCV。輸血傳播性丙型肝炎患者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癥狀,也不出現(xiàn)黃疸。潛伏期一般平均7~8周,80%患者在輸血后5~12周發(fā)病。50%以上的患者轉(zhuǎn)為慢性病變,其中20%患者將轉(zhuǎn)變?yōu)楦斡不?,部分患者最終轉(zhuǎn)變成為肝癌。輸血傳播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特點輸注HBsAg陰性、抗-HBc陽性的血液仍然可以感染HBV,發(fā)生感染HBV的比例2.1~8.6%,這些人群血液中含有低水平的HBV已經(jīng)得到證實。在歐美國家已經(jīng)把抗-HBc做為獻血者的篩查常規(guī)試驗,我國目前仍然沒有把這個項目列入到篩查試驗中,因此,我國經(jīng)輸血傳播HBV的風險要目明顯高于歐美國家。第40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輸血后肝炎治療

1.一般治療目前還缺乏特效治療方法。(1)休息:2.藥物治療:(1)西藥:(2)中藥:預防:1.大力開展無償獻血,對獻血員必須進行(ALT)、HBsAg、抗HBc和抗HCV檢測。但有部分獻血者處于抗HCV陽轉(zhuǎn)“窗口期”,這一時期的抗HCV尚未產(chǎn)生,易引起漏檢,故需引起特別重視。2、所有供臨床輸注的血液制品均須在采集后留樣,復查合格后方可輸用。

3.嚴格執(zhí)行消毒制度,提倡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輸血器。

4.嚴格掌握輸血指征,提倡自身輸血和成分輸血。5.獻血者抗HBs陰性者應注射乙肝疫苗,于抗HBs轉(zhuǎn)陽后方可輸血。第41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艾滋病)原因:艾滋病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的簡稱。它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生命的傳染病和免疫缺陷病,病原體是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傳播途徑主要有:①性接觸;②靜脈注射毒品者;③輸用HIV污染的血液制品和移植感染者的器官、組織;④母嬰傳播輸血所致的艾滋病,其臨床表現(xiàn)復雜,病毒可累及所有器官,癥狀嚴重,死亡率極高。一般潛伏期7個月~10年。感染早期50~70%無癥狀,可成為HIV攜帶者,危險性極大。

第42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艾滋?。┡R床特點:

第一期即HIV感染隱性期:

患者可完全無癥狀,或僅有慢性淋巴結病綜合癥,也可有類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的癥狀,T4細胞功能正常,血清HIV(+)持續(xù)1~3年。第二期即艾滋病相關綜合癥:

患者有持續(xù)淋巴結病,T淋巴細胞功能減退,可出現(xiàn)發(fā)熱、體重減輕、持續(xù)性腹瀉、疲乏、盜汗、淋巴結腫大、皮膚粘膜疾病及過敏性反應遲緩,血清HIV(+),T4/T8比例倒置。第三期即艾滋病活動期:

患者表現(xiàn)為機會性感染和少見腫瘤,以卡氏肺囊蟲肺炎和卡波濟肉瘤最常見??沙霈F(xiàn)消瘦、發(fā)熱,全身各臟器和皮膚粘膜受到病毒侵犯而出現(xiàn)相關癥狀。血清HIV(+)、T4淋巴細胞活性下降,T4/T8比例倒置。病程數(shù)月~2年。

第43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艾滋病)治療:

目前無特殊治療藥物,國外現(xiàn)采用疊氮胸苷(AZT)治療,效果均欠佳?;虔煼ìF(xiàn)正處于實驗階段。預防:

1.加強宣傳教育,使公民認識到危害性,還應包括其因經(jīng)血傳播的危險,使感染者或可疑者自覺從獻血者隊伍中刪除。對獻血員必須進行HIV檢測,陽性者不能獻血。

2.性病患者或有性病史者、性濫交者、吸毒者等屬高危人群,不能獻血。

3.嚴格掌握輸血指征,鼓勵自身輸血,禁止使用進口血液制品。第44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艾滋病)輸血感染HIV/AIDS的特點:HIV在4℃冰箱中不能滅活,在FFP中仍然能夠保持活性,因此,輸入含有HIV的血液后,受血者很容易感染HIV。1990年報道,124例接受抗-HIVⅠ型陽性血液者,111例(89.5%)感染了HIV。影響感染HIV的因素:

主要與輸注的血液成分種類和保存期有關,輸注洗滌紅細胞和紅細胞保存26天以上與輸注其它血液成分相比,可以明顯降低感染率。結果提示主要是在成分制備過程中減少了白細胞和游離HIV,輸注血漿也可以減少HIV感染率,但均不能完全避免HIV感染。同種輸血對HIV感染/AIDS的影響:研究表明(Collier2001)同種輸血可能加速AIDS的進展,縮短AIDS患者的生存期。主要是輸注的同種異體白細胞可以促進HIV的復制,對照組輸注自身的血液,沒有發(fā)生這種現(xiàn)象。第45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梅毒

原因:梅毒是有梅毒螺旋體引起的慢性傳染病,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也可通過胎盤和輸血傳播。獻血者患有梅毒,受血者正好輸注帶有梅毒螺旋體的血液制品后可傳染得梅毒。梅毒螺旋體生物學特性:厭氧寄生物,體內(nèi)繁殖力及致病力強,離體后抵抗力弱。干燥環(huán)境1-2小時死亡。對高溫敏感,41.5℃存活1小時。化學消毒劑敏感。在低溫(-78℃)下可保存數(shù)年,仍能保持其形態(tài)、活力及毒性。4℃保存5-6天失去傳染性。輸血與梅毒關系:獻血者常規(guī)進行梅毒血清學檢查。目前我國獻血者中梅毒感染者有增多趨勢第46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梅毒

臨床特點:

1.輸血傳播梅毒的潛伏期一般4周到5個月,平均9~10周。

2.感染者常見的癥狀為典型的二期梅毒丘疹。

3.梅毒血清學試驗陽性,但陰性也不能排除梅毒。防治:

1.對有性病或性濫交者及其性伴侶不能獻血。

2.對獻血者進行梅毒血清學試驗,陽性者不能獻血。

3.嚴格掌握輸血指證,少用新鮮血,盡量輸用在4℃保存3天以上的血液制品。

第47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巨細胞病毒感染輸血后巨細胞病毒巨細胞病毒在人類的血清抗體陽性率約為40%~100%。巨細胞病毒感染對免疫缺陷者、孕婦、體重不足1200克的新生兒和器官移植者有很大威脅。孕婦因輸血而致巨細胞病毒感染最易使胎兒發(fā)生宮內(nèi)感染,導致胎兒畸形甚至死亡。大約50%的異基因骨髓移植患者可因輸血而發(fā)生巨細胞病毒感染,死亡率很高,肺炎是最常見的并發(fā)癥。故給這些特殊病人輸血時要篩選巨細胞病毒陰性的血液。

原因:巨細胞病毒(CMV)的感染以輸血最為多見。免疫能力低下的受血者隨著輸血次數(shù)增多、輸血量增大,感染機會也就增高。一般認為CMV的感染與獻血者血中的白細胞有關預防:

1.對免疫功能低下者,抗CMV陰性時,應輸用CMV抗體陰性的血液。

2.盡量輸注庫存血,可選用洗滌紅細胞,或者應用去除白細胞血液成分。

3.靜脈注射CMV免疫球蛋白,對易感染者有預防作用。

4.嚴格掌握輸血指征,推廣自身輸血,對免疫功能低下者,盡量減少輸血次數(shù),以減少感染機會。

第48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瘧疾輸血傳播性瘧疾定義:

因輸注血液中含瘧原蟲裂殖體或裂殖子引起受血者的感染。原因:瘧疾是由瘧原蟲經(jīng)雌性按蚊叮咬傳播的傳染病,瘧原蟲經(jīng)血侵入肝細胞和紅細胞內(nèi)寄生繁殖,并使紅細胞周期性被破壞而發(fā)病?;歼^瘧疾的人,體內(nèi)和血中可能仍帶有瘧原蟲,輸注這些患者獻出血液所制成的血液制品很可能得此病。臨床特點:

1.通常約于輸血后1周至1個月內(nèi)發(fā)病,也可短至1日,長至二個月。絕大多數(shù)為間日瘧,少數(shù)為惡性瘧,最少為三日瘧。

2.周期性定時發(fā)作性寒戰(zhàn)、高熱和大汗淋漓;間隙期癥狀明顯緩解;發(fā)作時可有貧血、肝脾腫大。如果貧血患者輸血后未被糾正,且更惡化伴有癥狀者,要考慮有此病的可能。第49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瘧原蟲生活史第50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瘧疾3.外周血白細胞正?;驕p低,單核細胞增高,血紅蛋白和紅細胞計數(shù)下降。寒戰(zhàn)發(fā)作時血涂片檢查瘧原蟲可提高陽性檢出率,必要時可重復多次檢查。如臨床高度疑診瘧疾而多次血涂片檢查陰性,可作骨髓穿刺涂片檢查瘧原蟲4、臨床上疑診瘧疾,但多次未檢查到瘧原蟲,可試用磷酸氯喹作治療性診斷。預防:

1.有瘧疾病史者,須在病愈后3年才能獻血。

2.在流行區(qū)暫住或作短期逗留者,離開后既未服用抗瘧藥,又無癥狀者,6個月后可以獻血3.在瘧疾流行區(qū),有條件時對獻血者作血清學檢測,篩選瘧原蟲抗體陽性者,也可用注射腎上腺素的方法,促使瘧原蟲出現(xiàn)于外周血中,以提高血涂片陽性檢出率4.對輸入疑有瘧原蟲污染血液的受血者,或在瘧疾流行區(qū)的受血者,都應服用抗瘧藥預防。受血者可在輸血后立即口服磷酸氯喹

第51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瘧疾一些國家關于輸血與瘧疾規(guī)定:

目前獻血者常規(guī)不做瘧原蟲檢測。

國外在探索新的試驗方法進行獻血者瘧疾篩查。美國推薦在瘧疾流行區(qū)的旅游者如果未服抗瘧藥在回美國1年內(nèi)不得獻血。從瘧疾流行區(qū)來美國的人,或曾患過瘧疾的人,如果他們無癥狀和沒有接受抗瘧治療時,則獻血推遲3年。

我國規(guī)定3年內(nèi)患過瘧疾的人不得獻血。血液儲存2周后輸注,一般很少發(fā)生輸血傳播性瘧疾。輸血者預防瘧疾感染,可以服用抗瘧藥物。第52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成人T細胞白血病人類白血病的病毒病因研究已有數(shù)十年歷史,但至今只有成人T細胞白血病肯定是由T淋巴細胞病毒I型(HTLV-1引起的。HTLV-1具有傳染性,可經(jīng)過性交和輸血傳播,也可通過母嬰傳播。已有的調(diào)查顯示,我國的嗜人T細胞白血病病毒流行率很低,在我國獻血員中的流行情況尚缺少準確的數(shù)據(jù),由輸血傳播引起的成人T細胞白血病至今沒有明確的病例報道臨床特點:

1.呈急性或亞急性,也有慢性過程。肝、脾、淋巴結明顯腫大,但胸腺多不受累。多數(shù)病人有皮膚結節(jié)、紅皮病及高鈣血癥。

2.白細胞一般增多,可見10%以上淋巴細胞呈腦回花瓣樣異常。

3.血清學檢查ATLA抗體陽性。

4.應與基本蕈樣肉芽腫、Sezary綜合癥、皮膚T細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細胞(T細胞型)白血病、原免疫細胞淋巴結病樣T細胞淋巴瘤相區(qū)別治療:

1.對治療反應差,不易緩解,對隱匿型及慢性型者一般不用化療。

2.對急性型可應用化療

第53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弓形體病1.弓形體病是由于弓形體引起的一種細胞內(nèi)寄生、人畜共患的流行性傳染病,為隱性感染,但能引起多系統(tǒng)損害。

2.弓形體一般易通過皮膚粘膜和胃腸道使人感染,但也可能通過胎盤、輸血、器官移植和同種異基因外周血干細胞移植傳播。易感人群為有免疫缺陷或免疫力受損者,以及胎兒。

第54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輸血相關性急性肺損傷輸血相關性急性肺損傷(TR-ALI)系輸血所致的嚴重不良反應之一。據(jù)國外文獻綜合報道歐美國家占輸血相關性疾病15.2%,而國內(nèi)僅只有個案報道。病因與發(fā)病機制:曾經(jīng)有認為TR-ALI是由于血清免疫球蛋白以及配型不合的白細胞與血小板而發(fā)生的抗原-抗體反應所致近年來國外從動物模型的研究則認為:粒細胞特異性同種抗原(5b)與抗5b抗體在補體激活下,使中性粒細胞在肺毛細血管內(nèi)聚集并被激活,從而導致毛細血管內(nèi)皮細胞損傷、肺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泡間質(zhì)水腫,影響了氣體交換并出現(xiàn)低氧血癥。目前研究認為經(jīng)產(chǎn)婦是血清抗5b抗體陽性的主要人群。第55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輸血相關性急性肺損傷病因:

獻血者因多次妊娠或輸血,產(chǎn)生抗HLA和抗粒細胞特異性抗體。如將含有此抗體的全血或血漿輸給病人,發(fā)生抗原抗體反應。發(fā)病機制:抗體(供者)+抗原(受者)、激活補體→中性粒細胞肺血管內(nèi)→聚集釋放→蛋白酶、酸性脂質(zhì)和氧自由基→肺血管內(nèi)皮損傷,通透性↑→肺水腫或ARDS。目前研究認為經(jīng)產(chǎn)婦是血清抗5b抗體陽性的主要人群。第56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輸血相關性急性肺損傷臨床表現(xiàn)及診斷:

TR-ALI發(fā)生率較低,一旦發(fā)生足以致命。一般多見于輸血后數(shù)分鐘到40h,最常發(fā)生在輸血后2-4h。此病臨床表現(xiàn)極為嚴重,僅輸少量血液或含白細胞的血液成分即可發(fā)生癥狀。輸血后1~6小時,突然發(fā)熱、咳嗽、氣喘、紫紺、血壓↓.兩肺細濕羅音(但無心力衰竭)。X線示雙肺浸潤。實驗室診斷:

主要依賴于對獻血者及受血者血液中HLA和粒細胞特異性抗體的檢測。由于HLA抗原系統(tǒng)和粒細胞特異性抗原僅存在于粒細胞表面,當有輸血反應時,應取獻血者血清、受血者輸血前后的血標本,采用粒細胞凝集法、粒細胞免疫熒光法和淋巴細胞毒性試驗等方法檢測粒細胞抗體。也可應用PCR技術進行檢測。TR-ALI必須與心臟負荷過重、過敏性輸血反應與溶血性輸血反應鑒別。第57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輸血相關性急性肺損傷治療:

一旦發(fā)生TR-ALI,應立即停止輸血及時給予對癥治療。糾正缺氧為刻不容緩的重要措施,如不及時糾正會引起重要臟器不可逆損傷,最終導致多臟器攻能衰竭。預防:TR-ALI診斷的重要意義在于受血者以后行輸血的需要,嚴防再次輸血致TR-ALI第二次發(fā)生。故無論受血者粒細胞特異性是否陽性均嚴格控制輸血指征。倘若僅獻血者抗體陽性,則發(fā)生TR-ALI的概率極低;倘若疾病需要對曾則發(fā)生TR-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