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數學文化課件04若干數學觀點中的數學文化-2“類比”的觀點_第1頁
石大數學文化課件04若干數學觀點中的數學文化-2“類比”的觀點_第2頁
石大數學文化課件04若干數學觀點中的數學文化-2“類比”的觀點_第3頁
石大數學文化課件04若干數學觀點中的數學文化-2“類比”的觀點_第4頁
石大數學文化課件04若干數學觀點中的數學文化-2“類比”的觀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四章若干數學觀點中的數學文化

第二節(jié)“類比”的觀點

2一、什么是類比

類比,是根據兩個(或兩類)對象之間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從而推出它們在其它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種推理方法,也是一種觀點。類比的推理是一種“合情推理”,不是證明,它無法保證已知相同的屬性與推出的屬性之間有必然的聯(lián)系。但是,它是獲得新思路,新發(fā)現(xiàn)的一種觀點、一種手段。3二、插值問題中的類比

1.問題:有函數不知其式,在處取值,在處取值,在處取值,問函數(解析式)為何?

2.類比: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五五數之剩,七七數之剩,問物幾何?4

這是我們在前面“韓信點兵與中國剩余定理”一節(jié)中已經解決的問題。當時我們有一種成功的方法,叫“單因子構件湊成法”。這種方法是:對每個要素分別做出一個構件,叫單因子構件,再把它們湊在一起,從而解決問題。5

具體說是:先找到用3除余1、用5和7除均能除盡的數——70;再找到用5除余1、用3和7除均能除盡的數——21;找到用7除余1、用3和5除均能除盡的數——15;然后算出[3,5,7]=105。最后令

,即為所求。6

3.插值問題的解法

通過類比,發(fā)現(xiàn)插值問題(有函數不知其式的問題)與“有物不知其數的問題”結構相同,因此可以考慮用“單因子構件湊成法”:先作函數,在處值為1,在處值均為0;再作函數,在處值為1,在處值均為0;再作函數,在處值為1,在處值均為0。7

即,;,;,,那么

就是所求的函數。8原問題: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五五數之剩,七七數之剩,問物幾何?現(xiàn)問題:有函數不知其式,在處取值,在處取值,在處取值,問函數(解析式)為何?原問題的解現(xiàn)問題的解9

下邊求。最簡單的是用多項式的方法。比如設是一個多項式,則據條件知,它有兩個一次因式,可令,再用條件去求。,∴。故。10

同理,可求出,。于是得:

11

經驗證,它符合要求,稱為插值公式。即該函數在三點,插進去的都是預先指定的值。它簡單,明快,可順利地推廣到任意有限多個點插值的情況。這樣,就可以用一個連續(xù)的函數去擬合離散的測量結果。12

華羅庚由此聯(lián)想到如何解決具有類似結構的各種問題。正是他把上述解決問題的基本思想稱為“單因子構件湊成法”,并概括成如下的“合成原則”:要做出具有平行的、類似的幾個性質A,B,C的一個數學結構,而A,B,C分別以某種量刻劃,這時,可用“單因子構件湊成法”:先作B,C不發(fā)生作用,而A取單位量的構件,再作C,A不發(fā)生作用,B取單位量的構件;再作A、B不發(fā)生作用,C取單位量的構件。然后用這些構件湊出所求的結構。這個原則在有的書里稱為“孫子—華原則”。體現(xiàn)了“化繁為簡”的思想。13[思]:如何用“類比”的觀點,

推廣

“現(xiàn)問題”的上述解答:14原問題: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五五數之剩,七七數之剩,問物幾何?現(xiàn)問題:有函數不知其式,在處取值,在處取值,在處取值,問函數(解析式)為何?原問題的解現(xiàn)問題的解15三、分割問題中的類比

1.問題:

5個平面最多把空間分為幾個部分?

平面互相盡可能多地相交,才能分割最多。如果5個平面全都平行,那末空間分成的是6部分,就較少。但5個平面如何相交最多以致分割最多,一時也想不清楚,我們想起從“抓三堆”趣味問題中學到的數學思想,先把問題一般化,再把問題特殊化,逐漸找規(guī)律。162.問題一般化:

n個平面最多把空間分為幾個部分?

記分為個部分;再令把問題特殊化。17

3.問題特殊化:從簡單的情況做起,以便“類比”

4個平面的情況不易想清楚了。但想到要使平面相交最多,才能把空間分割最多。平面相交最多,有兩個含義,一是每個平面都與其它所有平面相交,且任意三個平面都只交于一點;二是每個平面都不過它以外任意三個平面的交點。18

由此我們想到了空間的四面體,這似乎是四個平面相交最多(從而分割最多)的情況,把四面體的四個面延展成四個平面,是否就能把空間分為最多的部分呢?到底現(xiàn)在把空間分成了幾個部分呢?暫難想象。由此我們想到去類比“直線分割平面”的情形。194.類比3條直線分割平面的情形這也可以看成是把三角形的三條邊均延長為直線,看這3條直線把平面分為幾部分。數一數,是7部分。這對我們有什么啟示?20

②①③④⑤⑥⑦21

我們分析一下這7個部分的特點:

一個是有限的部分,在三角形內部,即①

;其余六個是無限的部分,其中②,③,④與三角形有公共頂點,⑤,⑥,⑦與三角形有公共邊。把它們加起來,于是1+3+3=7。所以3條直線分割平面,最多分為7個部分。22

5.類比考慮四面體的四個面延展成4個平面,把空間分為幾個部分:有限部分(四面體內部)數為1;無限部分與原四面體或有一個公共頂點(有4個部分),或有一條公共棱(有6個部分),或有一個公共面(有4個部分),于是所分空間總的部分數為1+4+6+4=15。以下仍要考慮這就是一開始提出的問題:5個平面最多把空間分為幾個部分?23

這一問題在平面上的類似問題是什么?是5條還是4條直線分割平面?又如何類比?想不清楚了。對我們來說,不如在“一般情形”下考慮問題:個平面分割空間和條直線分割平面。條直線“處于一般位置”的要求也可以說是:任何兩條直線都相交;任何三條直線都不共點。個平面“處于一般位置”的要求是:任兩平面都相交,且任意三個平面都只交于一點;每個平面都不過它以外任意三個平面的交點。24

進而,我們再類比直線上的問題:個一般位置的點分割直線的問題。這一問題的結論比較清楚:個點最多把直線分為個部分。這對我們會有啟發(fā)。如果我們把極端情況——有零個分割元素的情況——也考慮在內,那么被“分割”成的部分數是1。下圖綜合列出點分直線、直線分平面、平面分空間的已取得的結果。25

6.類比一般化

(解釋記號,然后看圖)

分割元素個數

被分成的部分數

點分直線直線分平面

平面分空間

011

1

12

2

2

23

4

4

3

47

84

5

155

6

26

于是,我們得到了一系列待解決的問題?;×⒌膯栴}有時難于理解,而解決系列問題有時比解決弧立問題好入手?,F(xiàn)在,原問題“”已處在系列問題之中,比之原來的情形,求解已有進展。27

7.(用類比的觀點)猜想觀察上表中已得到的結果,看看表中的數字間有什么聯(lián)系?其中有什么規(guī)律性?從最右一列,先以為有“2的方冪”的規(guī)律,但8后邊的表明這個猜想不對。反復求索的結果,我們可能忽然看到表中有

34;78715

,以及聯(lián)想到3+4=7,7+8=15。這是一個獨特的聯(lián)系:表中已出現(xiàn)的每個數都可由它“頭上”的數與“左肩”上的數相加而得到。28

表中已出現(xiàn)的每個數都可由它“頭上”的數與“左肩”上的數相加而得到。

分割元素個數

被分成的部分數

點分直線直線分平面

平面分空間

011

1

12

2

2

23

4

4

3

47

84

5

155

6

29

這是我們解決原問題的鑰匙嗎?我們猜想它確是規(guī)律。那我們把表按此規(guī)律,順沿到,原問題的解就是?

30

分割元素個數

被分成的部分數

點分直線直線分平面

平面分空間

011

1

12

2

2

23

4

4

3

47

84

5

(11)

155

6

(16)

(26)

31類比不是證明

但這種類比不是證明,只是合理的猜測,是合情推理;還需要用邏輯推理分析這一猜測,去認定這一猜測,或者否定這一猜測。這才是用類比、歸納的方法去研究問題的決定性步驟。32

8.分析、推理我們的分析從“時直線分平面”入手,我們已經通過“順沿上表”猜想:4條直線最多把平面劃分為11個部分。它是正確的嗎?我們在3條直線分平面為7個部分的基礎上,再添加一條直線(用紅色),這條直線與原來的每條直線都相交,但又不過任意兩條直線的交點。如右圖。我們數一下,現(xiàn)在確實把平面分成了11個部分。所以這猜測是對的,但它為什么是對的呢?我們再作分析,增加一些理性認識,也許還能從中找到理解一般情形的線索。3334

3條直線分平面為7個部分;4條直線就分平面為11個部分了,即增加了4部分;從3條直線添一條直線,為什么分割平面正好多出4部分?分析一下:新添的直線與原來3條直線每條都相交,而且交在與原交點不同的點,這就交出了3個新交點,這3點把新添的直線分為4段,每一段把它穿過的(由前3條直線分成的)那個區(qū)域一分為二,因此“平面分割”增加了4個部分,這就是“4”的來歷,而且這個分析表明,這個“4”也正是3點把直線分為4部分的“4”,也就是“11”左肩上的“4”。11=4+7原來是這樣產生的。這種分析已經是邏輯推理了,令人信服,極大地增強了我們對所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的信心。35

分割元素個數

被分成的部分數

點分直線直線分平面

平面分空間

011

1

12

2

2

23

4

4

3

47

84

5

(11)

155

6

(16)

(26)

36

9.再類比得一般情形的公式

我們再類比分析時平面分空間的情況。這時我們不容易在平面的黑板上作立體圖了,只能借助于剛才四面體延展的那個圖來想像。但是我們可以從思維上、語言上類比剛才的情形。37

我們在3個平面分空間為8個部分的基礎上,再添加一個平面,這個平面與原來的3個平面都相交,并且又不過原來3平面的交點,從而不過原來任兩平面的交線,這就交出了3條新直線,這3條直線把新添加的平面分為7個部分(就是上面“類比一般化”的大表格中的“7”),每一部分把它穿過的(由前3個平面分成的)區(qū)域一分為二,因此“空間分割”增加了7個部分,而原有8個部分,這就是15=7+8的來歷。38

分割元素個數

被分成的部分數

點分直線直線分平面

平面分空間

011

1

12

2

2

23

4

4

3

47

84

5

(11)

155

6

(16)

(26)

39

這里的到的過渡,并沒有任何特殊的地方,我們可以完全類似地分析由向過渡時發(fā)生的情況,得到一般的表達式。與段落“8”類似地可以得到公式:

與段落“9”類似地可以得到公式:

這兩個公式都是遞推公式。這種遞推公式與斐波那契數列的遞推公式有區(qū)別,但思想精神是相通的。40

我們只再敘述一遍較為復雜的公式

得到的過程。它實際上只要在上面的敘述中,把“3個平面”換為“個平面”,把“8個部分”換為“個部分”,把“3條新直線”換為“條新直線”,把“7個部分”換為“個部分”,把“15”換為“”就完成了。簡單說,是在“往前數三屏”的敘述中,做下邊的代換:,,,。41

個平面把空間最多分為個部分,求,不厭其繁地詳細說一遍,就是:我們在個平面分空間為個部分的基礎上,再添加一個平面,這個平面與原來的個平面都相交,并且又不過原來任3個平面的交點,從而不過原來任兩平面的交線,這就交出了條新直線,這條直線把新添的平面分為個部分,每一部分把它穿過的(由前個平面分成的)區(qū)域一分為二,因此,“空間分割”增加了個部分,而原有個部分,所以現(xiàn)在,空間共被分割成的“部分數”是。這就是推出這一公式的邏輯推理過程。另一公式的邏輯推理過程,請同學自己完成。42

分割元素個數

被分成的部分數

點分直線直線分平面

平面分空間

011

1

12

2

2

23

4

4

3

47

84

5

(11)

155

6

(16)

(26)

43

10.推出顯公式及

上邊得到的還只是遞推公式、關系公式,我們希望進一步得到像那樣的、關于及的顯公式,即直接用的解析式來表達及。下邊的技巧是常用的。利用及遞推公式得到下面一系列等式,然后等號兩邊分別相加44

1)直線分平面的情形2)平面分空間的情形454611.另法:用數學歸納法證明顯公式

另一種方法是:用不完全歸納法總結出(或者說“猜出”)顯公式,再用數學歸納法去證明該顯公式。

1)直線分平面的情形(略)

2)平面分空間的情形(略)47

趣題——填骨牌:用10個1×2矩形骨牌擠滿2×10矩形盒,有多少種方法?如下圖。(矩形骨牌)

(矩形盒)

48

用10個1×2矩形骨牌擠滿2×10矩形盒,有多少種方法?如下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