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完型療法(1)完形(Gestalt)是德國字,原意為形狀、圖形。完形一詞、源自一群研究知覺的德國心理學家,他們發(fā)現(xiàn),人類對事物的知覺并非根據(jù)此事物的各個分離的片斷,而是以一個有意義的整體為單位。因此,把各個部份或各個因素集合成一個具有意義的整體,即為完形。
此外,就『形與景』的角度而言,能將目標物從周遭的背景環(huán)境中區(qū)辨出來,將注意力集中在目標物上,明白的辨別出它與背景環(huán)境的界限,亦是形成『完形』,即形成『背景』與『形』的意思。
Perls曾對完形下過一個解釋:『完成乃是一種形態(tài),是構成某事物的個別部份的一種特定組織。完形心理學的基本前提是,人類本質(zhì)乃一整體,并以整體(或完形)感知世界,而不同事物也唯有以其組成之整體(或完形)方能被人類了解。』貳、Frits
Perls
完形治療學派為Perls所創(chuàng)立,Perls在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便是將弗羅伊德的心理的理論和身體的理論統(tǒng)整為一。
*思想史上的地位
Perls
為身心分離的傳統(tǒng)思想譜下休止符,他認為身體與心理是整體的,若只是解開心理的封鎖無濟于事,因此完形治療強調(diào)『身體的活動』。例如:Perls常問來談者『你想做什么?』『我想吐痰、痛罵一頓』,Perls會說『那就吐呀』。當來談者吐痰、謾罵、咬人時,Perls認為即是一種治療,因為把內(nèi)心所想付諸實現(xiàn),為生理層面的重新架構。
因此,Perls在思想史上重要的一件事,即是他把身體帶進治療的領域里,這可說是對弗羅伊德精神分析學的心理主義之反動。
Perls
特別重視『身體感覺』或『身體語言』,在這之前的心理治療,語言是『形』,身體『背景』,Perls恰恰相反,語言『景』,身體『形』,他認為語言意識性高,容易撒謊,身體卻是潛意識的。潛意識比意識更誠實,察覺『身體的感受或非語言的表現(xiàn)』,更能成為『真正的自己』?;诖送晷沃委煼ㄖ鲝埛艞壚硇?,去傾聽身體的感覺。
參、理論發(fā)展
『完形治療』理論乃Perls所創(chuàng)立,主要是奠基在完形心理學的理論上。
完形心理學
由魏泰邁、庫勒與考夫卡所創(chuàng)立,強調(diào)行為是有組織的統(tǒng)整的整體,而非特殊分離的部份,即構成整體的部份不能被分開的了解,這種行為的整體就是完形。
完形心理學強調(diào)『全體大于部分的相加總和』,即全體并非把各部集合而成,全體是超越部分的。
例如:水(全體)是超乎氫(部分)、氧(部分)的存在;欣賞名曲時,不是聽到分散的音符,而是連續(xù)的音符、速度、音調(diào)和強弱的統(tǒng)整體。所以,整體被界定為部份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賴的,基于此,分析永不能提供整體的了解。
完形心理學的重點原本在闡明人類知覺與學習的歷程,因此,完形治療法和完形心理學是有所不同的。Perls就摘取了其中對心理治療有意義的部份,作為其治療法之基礎。如下所述:
一、有機體有追求完整的傾向:一個不完全的完形就會引起注意直至完形出現(xiàn)和
穩(wěn)定為止。
二、有機體會依照其當前之需要,完成其完形。Perls認為要滿足需要,就必須形
成完形。
三、有機體的行為是一種整體,大于部份的相加總和。
四、有機體行為含意要由其生活整體的內(nèi)涵中去了解。如對人的認識,不能將人抽
離環(huán)境(整體)來看。
五、有機體透過形與景之原則、了解其所處環(huán)境。
此外,由于現(xiàn)象學上所指的現(xiàn)象,是指“個人憑感官所知覺到的立即經(jīng)驗”而完形治療深信『當事人對環(huán)境立即的覺察,而不去推論一些形成某一行為的原因?!凰?,完形治療是現(xiàn)象學取向的。又因為該治療法的基礎是此時此地,因此也是存在取向的。
在完形治療中,『覺察』、『責任』、『自由、選擇』是很重要的三角關系,即察覺力愈強,自由的可能性愈大,而自己應為自己所做的決定,行為負責。此即存在主義的味道。
而在完形治療中,所采用的一些名詞,諸如『投射』、『內(nèi)化』、『壓抑』...等,是源自精神分析的,故完形治療學派可說是受到許多學派的影響。
肆、對人的看法
完形治療強調(diào)接納真實的原有自己,不去受到自己或他人的合理化、期待、判斷、曲解所操縱,而以自己所想的、所要的、所感覺的為基礎表現(xiàn)自我。
在人格發(fā)展的階段中,孩子經(jīng)由『承認』的歷程發(fā)現(xiàn)自己,欣賞自己的存在,但由于父母的給予評價(贊許),使孩子開始壓抑不被稱贊的思想、情緒、行為,而轉(zhuǎn)為附和他人,無法完全接受真實原有的自己。
此外,Perls提出,在人的體內(nèi),存有自我荍Q者(topdog)與其相反2悛?underdog),前者很正義,很具權威也很完美,以“應該”“必須”等觀念來對個體作操縱與擺布。
由于勝利者和失敗者都在不斷掙扎,奪取控制權,這內(nèi)在的矛盾與沖突,便對人造成一種持續(xù)不斷的折磨,極之痛苦。
因此,完形治療即是要協(xié)助受導者,自覺有這兩個不協(xié)調(diào)部份的存在,尋求解決方法,將內(nèi)在分裂情況改善,以求達到身心統(tǒng)整為一。伍、基本觀念
(一)自我覺察
自我覺察是完形治療的核心。完形治療學派認為個體有自我調(diào)整的功能,個體若能充份覺察,必然改變;也就是,覺察本身即具有治療的效果。那么自我覺察是什么呢?Simkin在1970年曾對『覺察』做了以下的說明:「完形諮商強調(diào)覺察、現(xiàn)在,覺察乃是專注與注意的能力。思考并不是覺察,感覺、感受也不是覺察,覺察乃是去接觸、了解我正在想什么、感覺、感受到什么......,如果我不能覺察我正在做的,我即是對我所做的沒有反應?!褂X察是指去發(fā)現(xiàn)某些事情,讓個體接觸到或感覺到自己正在做什么?感覺到自己的思考、動作、身體姿勢等。在覺察的過程中,個體與環(huán)境做良好的接觸,以經(jīng)驗內(nèi)在的沖突,統(tǒng)整其人格的分歧與對立,借著覺察,個體發(fā)現(xiàn)真實的自我,從新整合自己。
覺察是一種提供選擇的工具,它也意味著改變的可能性。因為覺察,你知道你可以不這樣做,你知道你可以改變,也知道你可以不改變。你覺察的愈多,可做的選擇也愈多,當你選擇以后,就必須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當然,前提是你必須先覺察到,才可以做選擇,也才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所以說,覺察是改變的開始。此外,關于覺察有幾點要注意:
1.覺察不同于內(nèi)省。因為內(nèi)省是有目的性及評價性的,而覺察只是去觀察、注意而
不評價。
2.人不可能同時對兩件事有相同程度的覺察。因為覺察特別強調(diào)專注與注意的能力,
我們一次只能專注于一件事。
3.你有意志力去專注在你的察覺上。當你想要做覺察時,你隨時有能力可以做覺察。
4.缺乏覺察通常與逃避有關。在你生命中,或許有些部份是你一直害怕去碰觸,而
不愿面對的。所以說,成長需要勇氣,若我們總是逃避去覺察某些部份,那么我
們將無法改變與成長。
個體與環(huán)境是無法區(qū)分的,因此在覺察的過程中必須兼顧個體與環(huán)境,若僅偏重于對自我的覺察或是對環(huán)境的覺察其中一者,則無法達成清楚的覺察。
所以覺察應包括三個范疇:
(1)對自我的覺察
(2)對環(huán)境的覺察
(3)對自我與環(huán)境互動間的覺察。
因此自我覺察可分為外部領域、內(nèi)部領域及中間領域:
1.外部領域:即是對外在世界的察覺,用五官-看、聽、嗅、味、觸與外界接觸。
例如白紙上的黑字,火車的聲音、玫瑰的花香......是他人也可客觀而得的。這個
領域幫助我們植根于「現(xiàn)實」之中。
2.內(nèi)部領域:是個人主觀的感覺,發(fā)生在自己的內(nèi)部,只有自己能感覺得到,如
疼、痛、癢、肌肉緊張以及各種情緒。
3.中間領域:即是對想象活動的察覺,包括種種心智活動,如幻想、計劃、分析、
思考等等。
完形治療希望幫助當事人多專注在外部領域和內(nèi)部領域的覺察上,因為許多人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受困于中間領域的空想、擔心等負面想象,而成了中間領域的囚犯。例如我們可能害怕失敗,而不敢嘗試一些計劃;可能擔心某些后果,而不敢冒險;這些擔心或是恐懼的想象往往帶來不安甚或阻擋了生活的進行。
要如何消除中間領域帶給我們的不安呢?我們可以在外部領域做些努力,也就是將不安轉(zhuǎn)換為實際的行動;例如假若害怕考試失敗,那就努力用功讀書?;蚴俏覀兛梢栽囍鴮⑸眢w放松,因為身體感官會反應出我們的情緒與不安,所以中間領域的負面想象會使我們的內(nèi)部領域呈現(xiàn)緊張或不舒服的狀態(tài),如呼吸急促、四肢顫抖、眉頭緊縮等等,此時我們?nèi)裟懿煊X到這些內(nèi)部領域的變化,并使自己的身體放松,那么不安的感覺就較難侵入了?;蚴强梢愿淖冎虚g領域的用詞和想象,如將「假如考試考壞了,該怎么辦?」改為「考試會過關」,那么內(nèi)部領域也就能隨之轉(zhuǎn)換成輕松自信的狀態(tài)了。
許多人受困于中間領域,因為他們不了解實際發(fā)生的,與自己想象的之間會有一大段差距,所以,我們要學習中間領域的正面運用方法,并使這三個領域平均發(fā)展,才能過著平衡的生活。
(二)此時此刻
完形治療強調(diào)此時此刻,它認為留戀過去就是在逃避體驗現(xiàn)在。Polster在1973年曾提出「力量存在于現(xiàn)在」(Powerisinthepresent),因為往者已矣,來者則尚未臨,只有現(xiàn)在才是最重要的。若把精力花在追憶過去或是冥想未來,「現(xiàn)在」的力量將消失無蹤。
為了有效幫助當事人接觸現(xiàn)在,完形治療者常會以現(xiàn)在式的問句問「什么」(what)和「如何」(how)的問題,而很少問「為什么」(why)的問題。因為完形治療認為問「為什么」只會引導當事人去編造合理化的解釋及自我欺騙,將導致當事人不停地、頑固地去思索過去,而使他們脫離了此時此刻的體驗。
然而,完形治療法并非不重視過去,事實上,完形治療者認為,當過去與一個人現(xiàn)在的重要課題有關時,過去就是重要的。當當事人談及他們的過去時,治療者將要求他們借著重演過去將想象帶到此地,不要只是談論那些情感,而要求當事人在此時此刻再次體驗過去所經(jīng)驗過的情感,透過想象的歷程,再度體驗當初受到的傷害,進而釋放該傷害。
完形強調(diào)「此時此刻」,主要有幾項理由:
1.除了此刻他正在做的事以外,一個人不可能經(jīng)驗到其它事。
2.個人的改變只能發(fā)生在現(xiàn)在,他不能改變過去已發(fā)生的或未來尚未發(fā)生的。
3.當他能存在于此時此刻,他便能運用察覺去發(fā)現(xiàn)他的需求,并能知道如何去滿
足它。
4.自我的覺知也是存在于現(xiàn)在之中。
Perls指出,當個體離開現(xiàn)實而沉浸于未來時,便經(jīng)歷焦慮,對于未來,既害怕災難的降臨,又期待美好的結(jié)局,于是把所有的心思用在空想、計劃、取舍不定,因而脫離現(xiàn)實。但是完形并不否認個人生活的過去與未來的重要性,個人可將過去拉回現(xiàn)在來重新經(jīng)驗它,也可經(jīng)驗此刻他的計劃或未來的期望。
(三)形與景
完形心理學認為有機體是透過「形」與「景」之原則,了解其所處的的環(huán)境。形成「完形」就是形成「背景」與「形」的意思,無法形成「完形」,即「形」(興趣的焦點)與「背景」(忽視的部份)無法確定的人。固執(zhí)的人就是一旦形成「形」與「背景」,再也無法看出其它「形」與「背景」的人。佛洛伊德所說的情結(jié)(complex),即
Perls
所指病理的完形。亦即「形」與「背景」固定而無法看到其它部份。形和背景(figuerandground),最常拿來被引用的是丹麥的EdgarRubin于1915年所舉出來的Rubin之杯。
Rubin的花瓶只是視覺的完形之例子,除了視覺之外,還有聽覺的外形,如音樂。完形治療并非在外在形成人形與背景,也企圖重新組成自己的內(nèi)在部份以及個體的經(jīng)驗。將視覺的認知擴展到我們的「情緒」部份與「感覺」部份,如此一來,視覺與感覺的認知就能在相同的原則下順利進行了。
完形要我們將注意力集中到感官知覺內(nèi)在區(qū)域所發(fā)生的各種現(xiàn)象上,以建立一連串圖象與背景之間的關連性。因為愈能明確了解其間的關系,就愈能為我們的內(nèi)心世界賦予意義,也愈能澄清我們真正的需求和意念何在,這是了解自己的根本之道。
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就是能夠自由自在形成「完形」,就是能夠自由自在形成「完形」的人,完形治療是企圖使無法形成「完形」的人或者祇形成一種「完形」而缺乏彈性者有創(chuàng)造「完形」的機會。所謂創(chuàng)造「完形」就是如何去感受實現(xiàn)世界,即對于外界的詮釋。
Koffka曾經(jīng)舉了一個例子:有一個人把湖泊當做草原,后來聽說那是湖泊,吃驚得從馬背上掉下來。因為草原這個完形變成湖泊這個完形,他才掉下來。又譬如精神分析認為父親天天毆打,小孩才變成不良少年,完形治療如果形成「小孩被毆打(事實),只是做了精神官能癥的父親的出氣筒,無異為父親做了一次心理治療」這個「完形」,則不一定會變成不良青少年。換言之,完形治療不認為現(xiàn)在的自己是過去的產(chǎn)物,它要問的是現(xiàn)在自己對于過去所發(fā)的事情究竟形成怎樣的「完形」。
人的成長,主要是在達成自我實現(xiàn)的過程中,滿足一些動機及需求。需求的出現(xiàn),成為整個人環(huán)境的焦點,這個焦點就是
Perls
所說的形象,相對的,個人環(huán)境即為背景。俟需求滿足,形象便退回背景,一旦新的需求出現(xiàn)時,另一個形象于焉產(chǎn)生。這種關系可用下圖說明:
有了這樣的概念,就可以了解當我們遭遇困難時,困難本身就是形象,如果我們只注意困難,而忽略了周圍的個人和環(huán)境的資源,很可能我們會理不清這個困難索引還的意義也很可能因此而身陷其中,夾雜不清,始終找不出解決之道。所以,波爾斯建議,凡事應從較寬廣的角度去知覺、去思考,問題的意義才能明白,需求才會獲得滿足。
在形與景取得平衡的時候,注意的焦點是強韌且清晰的,另外也具有柔軟性,唯有柔軟性才能在該變化的時候變化,而當你失衡時,舍棄舊有的注意焦點,固然有它的困難之處,但唯有如此才能發(fā)現(xiàn)新的焦點,或許有充份的理由將注意的焦點固定,但唯有超越障礙,人生才有可能更為柔軟,更為敏感。
而人的一生成長不外是形成「外形」之后又破壞它,破壞之后又形成它的不斷形成「完形」的過程。其中有些「完形」深深印在腦海里,無法忘記,就很難形成新的「完形」。此即精神分析所說的「情結(jié)」,完形治療則稱為「未完成的行為」,亦即一個人形成「未完成的完形」之情形。
四、未竟事務
另一項主要的概念是未完成的事(unfinishedbusiness),包括悔恨、憤怒、憎恨、痛苦、焦慮、悲傷、罪惡、被拋棄等未曾表達的情感。雖然這些情感未被表達,他們都與某些特殊、鮮明的記憶或想象連結(jié)在一起,這些未曾完全察識、未曾被充份體驗的情感在內(nèi)心深處徘徊,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個體與自己和他人的接觸。
人們都有成千成百種身體的、感情的、心靈的欲求,它們各有其意義吸引著我們的注意,有些無法滿足的欲求,將會一直牽引著我們的注意,不能滿足的欲求愈多,就愈會被過去所束縛,一旦對這些不滿的欲求沒有自覺,就會帶來疲勞、注意力散漫、混亂、緊張、身體疾病、破壞等不滿足的行為模式。在完形上就將這些未解決的情況,和未獲得滿足的欲求,稱之為「未完的形態(tài)」或是「未竟事務」。
未完成的事就如此持續(xù)著,直到個體面對、處理那些未曾表達的情感后,才算「完成」。這些不完全的層面,的確會尋求完備,而當它們累積到相當強度時,個體便陷入偏頗、苦悶、強迫行為,以及自我打擊中無法自拔。由于這些莫名的情感,制造了許多不必要的情緒困擾,打亂的我們對現(xiàn)實的覺察。
未完成的事對于目前行為的影響,可在一位缺乏母愛的男性身上清楚的看出。他可能會對母親懷有憤恨之情,因為不論他多么努力,母親總是對他不滿意,為了轉(zhuǎn)移這種要求母性贊賞的需求,他可能會向其它女性尋求自己男子氣概的肯定。因此,他的行為便成了一種尋覓代替母愛的行為,在這種情況下,在他能體驗真正的滿足前,他必須先去完成未竟事務的體驗,把原不為人知的失望與憤怒的情感表達出來,才能突破僵局繼續(xù)停滯的成長歷程。
未解決的狀況和未完成的形態(tài)都會產(chǎn)生不平衡的情況,需要我們加以解決。在我們?nèi)松乃蓄I域上,都擁有追求解決或平衡的自然欲求。
所有未解決的問題出現(xiàn)于現(xiàn)在的瞬間,過去所有未解決的狀況皆系在一根在線,而線的一端就握在你現(xiàn)在的手上。假若能觀察現(xiàn)在的行為、思想、感情,就可能到達握在手中線之源頭。如此一來為解決的狀況獲得解決,整件事便可打上完整的休止符,也就是放開了將自己束縛于過去的那根線,完全生活于現(xiàn)在,參與現(xiàn)在、解放過去-這也是完形的目的之一。
陸、完形治療歷程
(一)治療目標
Perls:「完形治療的目標與其它治療的目標相同的,那就是使有機體成熟成長。」
*完形治療有以下幾個重要的目標:
1.由“人助”轉(zhuǎn)為“自助”E發(fā)當事人由外在環(huán)境的支持進入自我的支持。
2.幫助當事人過更充實的生活:
Perls:人僅發(fā)揮了百分之五~十五的潛能
Maslow:我們有固定的生活型態(tài),我們一再扮演相同的角色,很少去創(chuàng)新和突破。潛能更進一層地發(fā)揮,可使我們生活態(tài)度日新,使我們生活更充實。
3.察識的獲得:
察識是人格改變的工具,具有治療性,在察識過程中,未竟事務將逐一顯現(xiàn)于治療情境,得以加以處理。察識的目的是幫助當事人了解環(huán)境,了解自己,接納自己進而達到人格統(tǒng)整。
4.協(xié)助當事人達到人格統(tǒng)整:
當事人由于自我印象的影響,造成人格的分裂,無法盡己之才,滿足自我需求,自我實現(xiàn)。完形治療的目標是摒除自我印象的影響,提高當事人的覺察能力,協(xié)調(diào)本身內(nèi)、外在中兩極化的知覺,使未完成的工作不再干攪現(xiàn)在而達到人格統(tǒng)整。健全的人格主要特質(zhì)是能自我調(diào)適、自我約束。
5.幫助當事人找到自我
Perls:「只要你與們我同在,就不必再作適應,任何發(fā)生的事就像過眼的影像,你可以吸收,可以同化,也可以了解,不再隨著世界團團轉(zhuǎn)。」EX:"西藏生死書"中提到像天空的自性。
(二)治療者的功能與角色
「促使進當事人的成熟與除去阻礙成長的絆腳石?!箯囊陨系哪繕丝傻弥晷沃委煴戆缪莸慕巧潜容^主動的,面質(zhì)的態(tài)度。
◎治療者的功能
1.保持敏銳的意識形態(tài),能夠完整的體會當事人所呈現(xiàn)的訊息,并協(xié)助當事人認出矛盾,不一致,甚至抗拒,挫折的部分。EX:說一件難過的事,嘴巴卻掛著微笑。
2.激發(fā)當事人察覺此時此刻自我,包括口語與非口語的部分。諮商員注意當事人的身體語言。
Perls:「個體想要表達的一切都在你面前,但它并不存在字里行間。我們說的,大部分不是謊言,就是廢話,但我們的聲調(diào)、情緒姿勢、面部表情、以及身性的語言卻都表露出來無所遁形?!?/p>
3.溫和地面對當事人,幫助他們?nèi)ゲ煊X語言型式對他們的影響。EX:
(1)它說:非人化的主詞,以無生命的事物取代「我」,以逃避
「我」所面對的問題。*以我取代「你」
(2)你說:用「你」來遠離真實經(jīng)驗帶來的不安。*以我取代「你」
(3)提問題:使發(fā)問的一方掩藏起來,安全而輕易將問題拋給諮商4)否定力量的言語:藉以否定個人的力量,Perls:「在"但是"之后
所說的一切都是廢話?!?/p>
(5)隱喻:可能為當事人某些事務的對話。*將隱喻的內(nèi)涵轉(zhuǎn)成顯明
的意義,并連用在治療過程中。
(6)揭發(fā)事情原委的潛隱性語言。
4.有關諮商專業(yè)人員的覺察:
因扮演幫助當事人覺察自我的角色,故當事人必須同樣具有覺察的能力,以便在諮商過程中,察覺自我與當事的狀況。En:「諮商事業(yè)人員雖然都認為覺察業(yè)諮商專業(yè)是很重要的,但是我們的意識中,仍多以個人的記憶、猜測、計劃、或內(nèi)在對話等在進行諮商工作很少是真正察覺自已和他人的經(jīng)驗?!?/p>
專業(yè)知識讓我們對人類普遍的心理現(xiàn)象似乎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這些知識往往成為阻礙我們真正察覺個人經(jīng)驗、情緒、想法及外在環(huán)境等的最大阻礙。
◎治療者的角色
(1)向?qū)Ш痛呋瘎禾峁┲J商氣氛,讓當事人在此氣氛中有機會去覺察自己的需
要。
(2)投射鏡:讓當事人從中瞧見自己,在彼此互動中,當事人體認到諮商員和自
己一樣都不完美。
(三)治療者與當事人的關系
人對人關系(而非專家對病患),治療者的經(jīng)驗,察識與知覺構成治療過程布景,當事人的察識與反應則為舞臺上演出的戲目。諮商員主動分享自已的知覺與經(jīng)驗。
一種在你我真誠關系的基礎上運作的雙向投入,治療者以誠實而直接的反應面對當事人,挑起當事人的自省,而不以「有病」的眼光相向,不時給當事人回饋。
(四)當事人在治療中的經(jīng)驗
1.當事人的第一項責任:
在完形治療中必須決定自己希望從治療中獲得何種幫助如何應用,治療時間中使當事人學習為自己的想法、感覺和行為擔負更大的責任。
2.當事人在治療中階段的整合程序:
第一階段:發(fā)現(xiàn)當事人對自己和往事有了新的看法、領悟生命中的重要人物。
*當事人的反應:訝異
第二階段:調(diào)適當事人察覺到自己多了許多選的機會,準備踏出擴展自己的
第一步。*當事人的責任:隨時給予當事人支持,鼓勵他們勇于實踐。
第三階段:同化當事人學習如何改變他們所處的環(huán)境,學會如何去擴大自己的
機會并在環(huán)境中擷取自己所需的資源。*當事人的任務:明確地告
知當事人,在他們的內(nèi)心已發(fā)生某程度的改變,某些事情已被完成,
某認知也已被修正了。
柒、治療技術
(一)原則
1.此時此地
完形治療學派不強調(diào)過去經(jīng)驗對現(xiàn)在行為的影響。他認為只有屬于現(xiàn)在的才是現(xiàn)實。當當事人想起過去的某事時,他所回憶起來的過去以成現(xiàn)在;當患者談及將來事時,將來是以成為現(xiàn)在事。
2.我與你
只諮商者與受輔者是人與人的關系,我與你的關系,非特別指指導者與受助者的關系。
3.使用“我‘語言
在表達自己的感覺時,練習使用“我”語言,才能直接的,誠實的面對自己的感覺,承擔自己的責任。
4.使用“察覺性”語言
集中注意力表達經(jīng)驗的過程及性質(zhì),而盡量避免論及經(jīng)驗的原因。
5.以直敘句代替問話
是以問句方式進行晤談,可要求其先以肯定的形式說出,或說出對此問題感到懷疑之感受,藉以訓練當事人勇于表達自己的感受。
(二)主要技術
1.空椅法
代表當事人另一種對立的想法或真實人物,將心中的話對著空椅子說,然后試著進入而體會另一方之感受,并將其表達出。
2.“我負責”游戲
治療者要求患者在講出自己的為人與感覺之后,一定要加說“我為自己剛才說的話負責”。
3.“我有個秘密”之游戲
患者先想出一件屬于自己的,與罪惡感,羞恥趕有關的秘密,但不要說出他,然后試著想當他把秘密告訴對方,對方可能做出什么反應.目的在體驗羞恥感與罪惡感。
4.“繞圈子”游戲
當事人繞著團體而走,然后向團體成員說些難以啟齒的話,這個練習的目的是要當事人體會恐懼,以及把恐懼說出的感受。
5.對話游戲
當事人將心中沖突,對立的兩種情感互相對話,藉以理出沖突的情緒。
6.夸張游戲
這個游戲是要喚醒你注意當事人的身體語言與非語言線索.這種游戲是重復地夸大某些舉動-如態(tài)度或手勢,讓當事人去充分正是你的感覺。
7.角色扮演
例如:由女兒扮演母親,母親扮演女兒,兩者互相對話,藉由此體會出彼此的感覺。
捌、貢獻及批評
(一)貢獻
1.鼓勵直接接觸與表達
2.強調(diào)此時此地
3.重視非與言行為
4.拒絕當事人已絕望,無助為借口
5.強調(diào)人類行為的整體性
6.重視人的價值與目的存在
(二)批評與討論
1.過于強調(diào)經(jīng)驗
2.某些技巧讓當事人覺得像傻瓜
3.技術被濫用的困擾
4.對保守的中國人有些窒礙難行
5.缺乏統(tǒng)計上的實證說明其成效
6.無法適用于各種適應不良的人
*完形的禱告
我就是我;你就是你。
我做我的事;你做你的事。
我不是為了實現(xiàn)你的期待而生活于這個世間;
而你也不是為了實現(xiàn)我的期待而生活于這個世間。
你就是你;我就是我。
偶然,你我若相遇,那是件非常值得高興的事;
若無法相遇,也是件無可奈何的事。
*超越波爾斯
「我做我的事,你做你的事」。
然而,如果僅于此,
我們的情絲即將喪失。
「我活在這世界上不是為了你的期待」,
然而,我情愿為無法取代的你的存在而喝采,
我也愿意接受你為我而喝采。
當我們彼此有了心理與心理的接觸時,
才能高喊:我存在于此。
如果喪失與你的情絲,
無異喪失了我自己。
我們的內(nèi)心互相接觸,并非偶然,
只因彼此付出全付精神,誠摯地企求,
才能使兩顆心在一起,
絕不是任憑事情一直流轉(zhuǎn),
內(nèi)心有所期待,兩顆心才能有所接觸,
萬事萬物都發(fā)自我心,
然而,不能以發(fā)自心理就感到滿足,
真理唯有在我和你共存時才能存在。
[完型治療法介紹2]
當對話理論坐上了完形治療的空椅
完形治療空椅對話的內(nèi)在歷程重構
一.前言
本文旨在探討完形空椅法中兩極的對話過程。
在對話的過程中,個案的內(nèi)在歷程中產(chǎn)生什么變化,并對個案產(chǎn)生什么影響。
我會提出完形理論對這個內(nèi)在歷程的觀點,再提出對話理論的觀點與之對話。
基本上本文即是以對話理論的精神來重構完形對話(可能會有一點點解構主義的味道),試圖在完形理論與對話理論兩者的相互激蕩下,能讓完形的空椅對話有所新意,也期待有助于諮商員實務的工作中對于個案內(nèi)在歷程的接近。
由于本文即是以對話理論的精神來進行,因此一開始先談談對話理論的基本含意。二.對話理論的基本含意
對話:-按照它的原始意義,是指人與人之間的一種談話方式。
我們生存在這個社會中,每天都難免要與他人談話。然而;同樣是談話,卻可能有許多不同的形式,也會產(chǎn)生許多不同的效果;有盛氣凌人的教訓式談話,咄咄逼人。有的人沈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細訴衷曲,卻不管別人的想法、感受。也有的人盡是窮于討好他人,附和他人的意見,說不出自己的想法。還有的是完全的傾聽者,一心在理解他人,保留自己的意見。
除了這些交談外,還有一種將談話者的整個身心融進去,在談話之后使人得到一次脫胎換骨的變化的交談。
這種交談并不是要達到一個共識,而是雙方都能接納對方的獨特性,但卻又不固守在自己的原點,是一種平等、開放、自由、民主、協(xié)調(diào),富有情趣和美感,時時激發(fā)出新意和遐想的交談。
相較之下,種種非對話的交談方式充滿了教訓與受教、灌輸與接受、強迫與服從、施予與拒絕、激情與冷酷等對立、摩擦、與互不相容。在這種交談中個人的偏見無法得到制止,也并未充分暴露出來,反而得到肆無忌憚的發(fā)泄。
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對話方式代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和生存方式,最終體現(xiàn)了兩種不同的文明和文化模式,也就是說,一個具有對話意識的社會會呈現(xiàn)出與過去截然不同的風貌,為人與自然提供一種有利于他們生長的環(huán)境。最主要的是,它消除了人與人之間和集團與集團之間的種種不必要的摩擦,使人的身心得到徹底的解放。
在此要另外一提的是,對話意識是以交談為它的原型,但不限于語言的交談。
以語言進行的對話方式只是這種對話意識的一種特殊的隱喻形式,事實上對話意識大大地超出了交談的范圍,是一種滲透于人類的一切行為,和一切生產(chǎn)消費方式的意識或哲學。以上是對話理論的基本態(tài)度,關于對話理論較深入的觀點,以及關于對話歷程的探討將在后面的文章中提出
三.完形的觀點
根據(jù)完形學派的觀點,個人的內(nèi)在沖突是常態(tài),就像是內(nèi)心的和諧一樣是一種自然的現(xiàn)象。
由于人的生活經(jīng)驗,個人的內(nèi)在常常有許多不同,甚至不兼容的觀點,一旦面臨到要采取行動時,這些內(nèi)在的沖突就會闊大加深。
結(jié)果呢?就像RobertPhilips所說的:「沖突并不會造成問題,往往是逃避它造成了問題?!?Inorganizationsitisusuallynotconflictbuttheavoidanceofconflictthatcausemostproblems.)
由于面對沖突不是一種愉快的經(jīng)驗,人們往往不去面對它、處理它,結(jié)果內(nèi)在的沖突以及伴隨的情緒始終沒有消去,或退到背景中,一直在那里奔騰翻攪著,干擾著個案的一切功能。
人們常常努力去達到內(nèi)在的平衡,就像是生理上的平衡系統(tǒng)一樣,當外界的刺激引發(fā)了這個平衡系通失衡時,生理系統(tǒng)就會自發(fā)地趨向新的平衡狀態(tài)。然而,個體同樣的有自發(fā)的強烈趨力去促使這個平衡狀態(tài)改變,這種力量是由各種自發(fā)的欲望和激起(excitements)所引發(fā),這些欲望、激起和壞平衡的力量是本質(zhì)的,它們也是促發(fā)接觸、成長、和自我實現(xiàn)的力量。
一旦個體達到平衡,他就會尋找激起、新奇,并融入新的環(huán)境中,但當他被激起的需要給弄得混亂時,他同時會汲汲地尋找滿足它的需要以回復平衡--至少是偶發(fā)的。
這兩個平衡和壞平衡的趨力是互補對立的,也是同時存在的。它們對于人類生命的功能和滋養(yǎng)是必要的條件。因此一個成長中的生命要能時時流動于這兩個極端之間,一旦僵化的限于任一個極端中,生命力就開始削弱。
完形學派的諮商中,常常讓個案的內(nèi)在矛盾呈現(xiàn)出來,再讓個案交替地處于兩極之中,體驗兩極的對話過程,藉由這個過程整合個案的沖突(注一)。
這種兩極的對話目的,在使個人內(nèi)在的沖突與對立獲得高層次的統(tǒng)整,此外,其目的不在去除一個人的某種特質(zhì),而是要個人去接納這種對立并且與之并存。
Perls認為改變不能強求,而是要透過接納這種對立,才能產(chǎn)生統(tǒng)整,當事人也才能停止自我折磨游戲的困擾。他采存在的觀點來看人的本質(zhì),無所謂好的與壞的。
Perls相信,我們都有能力去內(nèi)化(embody)任何的人類特質(zhì),然而我們常常排斥一些潛在的特質(zhì)(所謂的「壞」的特質(zhì)),因為它們不被我們接受,因為家人、老師、朋友拒絕了它們或輕視它們。因此這些不被接受的特質(zhì)就退到了背景中,而那些「好」的特質(zhì)則成為形象。
但是這些處于背景中的一極,會用盡各種方式來干擾這些形象中的特質(zhì),這種干擾會消耗掉個人大量的能量,沒有任何的幫助。Perls讓它們對話的目的,就是要讓兩極都能被覺察,并向個案彰顯出兩極是必然同時存在的(注二)。
一旦個案能從自身體驗到這一點,他就能增加他在兩極中順暢流動的能力和范圍,他變成一個有彈性且整合的整體。而非一群整天互相打仗的分離部份。
關于空椅對話如何解決個案的沖突,Greenberg另外做了一些補充,他列了以下三點:
整合個案的內(nèi)在沖突。
釋放個案未曾表露的情緒,用完形的用語來說就是內(nèi)爆(explosion)。
因觀點的改變使各個沖突的部份不再相關。
Greenberg曾做過不少研究
Greenberg以21名修諮商心理學的研究生為對象,受試者先填寫「集中注意問卷」(FocusingQuestionnaire),參加「陳述分裂」(splitpresentation)訓練,再填寫「目標達成量表」(AGoalAttainmentScale),然后接受空椅技巧或同理心反應的實驗處理。之后當事人填寫報告結(jié)果證實空椅技巧在增進受試者經(jīng)驗的深度,及覺察能力方面顯著高于同理心反應。(Greenberg&Clarke1979)
Greenberg&Honther(1980)以空椅技巧組集中注意組及控制組三組,每組14人,研究這些不同技巧對解決心理沖突的不同效果。
該研究以「經(jīng)驗量表」(TheExperiencingScale)、「目標抱怨量表」(TheTargetComplaintBoxScale)、及覺察問卷為工具,結(jié)果顯示:
(一)空椅技巧比集中注意加上同理心反應技巧有較深度的經(jīng)驗。
(二)空椅技巧及集中注意兩組的覺察力都顯著地優(yōu)于控制組。
一般人在付諸行動前作決定時往往面臨較大的心理沖突。
Greenberg和Webster(1982)探討完形空椅技巧,對解決因作決定而產(chǎn)生的沖突之效果。研究受試者以在作決定時有困難而請求諮商的當事人為主。隨機分派到空椅技巧訓練組和認知治療組。
在經(jīng)過六周的處理后,結(jié)果顯示:
空椅訓練組比認知治療組較能解決沖突,較少的不書舒適感,較大的情緒改變,且較能達到目標。
有關角色扮演對于解決內(nèi)在沖突之效果,Bohart(1977)之研究得到了證實。
此研究以80名男性研究生為受試,隨機分派至智性分析組、松弛組、角色扮演組、及控制組。實驗過程中是讓受試者聽一段會令人生氣的錄音帶,然后要求四組受試以不同的方式表達其感受。結(jié)果指出角色扮演對生氣、敵對態(tài)度、及攻擊行為三方面的減除效果最有效。證實界者角色扮演使受試者有機會了解、體驗對立的另一方,使兩對立的極端趨于統(tǒng)合。
綜合以上的研究,完形空椅法及角色扮演,在解決當事人的內(nèi)在沖突及焦慮方面,有一致性的正效果。
四.對話理論和完形空椅的比較
首先從哲學認識論的角度出發(fā),對話意識一方面與非對話式的形上學徹底決裂,另一方面與解釋學和解構主義互相對應。
形上學的基本信仰是對于對立價值的信仰,對話意識和對話哲學則是要將這種對立打破,追求一種開放和自由的境地。
形上學的「對立價值」是指,思考任何事情都必須透過諸如表象與真實,物質(zhì)與精神、身理與心理、善與惡、好與壞、敵人與朋友、對與錯…………等兩極的對立去進行,這樣的結(jié)果最終必然得到其中一極對另一極的并吞和消滅,而他所得到的真理也是只能由勝利者的觀點所見到的東西。
對話意識所追求的,則是消解上述種種兩極之間的對立,所產(chǎn)生一種既與兩者相關,又與兩者不同的全新的東西(注三),而這也是解釋學的精神。解釋學的精神就是在于對話所產(chǎn)生的新的發(fā)現(xiàn)和新的認識之中。
形上學的對立價值已深植人心,人們必須要藉助語言來認識自己,「主體」或「自我」盡管具有一定的物理實在或社會(個人)的實在,卻一無例外地與之使用的語言分不開,自我需要語言來講述它是什么,離開這種講述就不能說是一個自我。
這種把人的存在歸結(jié)為語言,是一切后現(xiàn)代主義者的一個共識,不管是現(xiàn)象學者、解釋學者、還是結(jié)構主義者,都無分歧。人們的存在與人們對自己的解釋是分不開的,只有在講述自己的故事時自己才是自己,自己才能認識到自己。不管這些故事是真的還是假的,是虛構的還是真正的歷史,都賦予我們以自我認識。
認識論的真理往往來自對實在或真實物理的抽象或分類,它得到的「理」,往往把一切不能歸類的活生生的、不確定的、和時時刻刻在變化著的生命活動驅(qū)逐出理性的境地。用海德格的話說,認識論把那些作為理念的存在捧得太高了,而「存在本身」「卻被貶低為不應該是的東西和實際上不是的東西。因為在實現(xiàn)的過程中它總是使理念失去原形」。(語出海德格之<<形上學導論>>)
完形治療中兩極的對話可透過否定和消除,使真實的東西呈現(xiàn)和澄明。
就像是道家的「反者道之動」(語出老子道德經(jīng)),藉由「反」這一極對另一極的否定,來達到「觀復」、「歸根」、「反其真」。藉由「反」這一端的辯證過程,去把那個形上學的二元對立打破,去把那個認識論分門別類的簡化的語言世界給懸置起來,倒過去讀那個本真的源初的世界。
如此一來,個人在自我對話的過程中,透過兩極的反向作用,更進一步接近了自我真實的存在。而不只是單存地接納兩極,以及自由自在的在兩極中流動。此時自我以透過語言世界的解構過程而產(chǎn)生了新的意義。個案的任一極都以不是原來僵化的任何一極。
在對話之后,不管他接納它們與否,它們已經(jīng)改變了。因此在這一點上雖然對話理論與完形理論并無矛盾,但是基本上兩者對于對話兩極的內(nèi)在歷程解釋是不太一樣的。
完形治療理論認為個案的兩極特質(zhì)都原來就存在于個案內(nèi)在,因為兩極必然是辯證存在,有一極就有另一極,但是由于個案較不接納其中一極,結(jié)果造成接納的那一極過度發(fā)展。不接納的那一極被壓抑到背景中,治療的效果產(chǎn)生于個案對于原來聲音較弱的、較不被接納的一極的接納,同時接納了兩極,這時統(tǒng)整就開始發(fā)生。
然而就對話理論而言,個案的任何一個特質(zhì)都不必然是原來就真實地存在于他身上或心理某處。個案這些自我的特質(zhì),都只是一個文本(text),是經(jīng)由語言建構出來的,不必然對應到真實的自我存在,更進一步說,一切自我及其對自我的敘述都只是一種建構(注四),并不存在一個真實的自我在那兒去等待我們發(fā)覺或或讓它被接納或改變,只存在一個建構出來的自我,這個自我可經(jīng)自我解構的過程而改變。
在這里點出了兩個理論對于自我的存在的看法的差異,這樣的差異是不是會影響他們對個案的處理及效果呢?這是本篇論文要討論的前提假設的背景思考之一。
再進一步引述道家思想中的兩極對話來談完形的空椅對話。就道家的思想而言,所謂對話就是指在兩極遭遇時的相互作用,最后達到一種具有再生能力的和諧狀態(tài),就像老子說的「天地相和以降甘露」,若兩極互不遭遇則會造成各自極端地發(fā)展,這樣的極端發(fā)展是有違「道」的,并非天命。
然而究竟要怎樣才能導致兩者的平衡呢?在世俗社會中有許多對立的范疇,如男女、進退、高下、強弱、剛?cè)岬鹊取6际且环綁旱沽硪环降年P系,誰又能使它們逆轉(zhuǎn)呢?老子提出了「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沟脑?。
對這一原理,老子在道德經(jīng)中從無數(shù)不同的角度和方式進行了透徹和獨到的解釋。我們從中已解到老子所說的「反」,其實就是要透過一種「反常規(guī)」意向,把千年習俗形成的那一種一方壓倒另一方的關系顛倒過來,簡單的說,「反」就是反常,就是要在社會和心理領域中建立一種反對習俗,反對常規(guī),反對一成不變的強大意向。這種反常最能在道家傳統(tǒng)中經(jīng)常提及的那種「火」與「水」的對話關系中見到。我們知道「火」(以及一切與火相似的東西)照其本性事向上走的,是越「燒」越熱的,是與「水」不相容的。加上一種反向力量就要它向下走,要它冷卻一些,要它對水忍讓,讓水走到自己上面,同樣「水」(以及與水相似的其它一切東西)的本性是向下走的,是逐漸冷卻的;而加上一種反向力量,就是要逆著自己的慣性向上走,直到能達到一個能與火相遇的邊緣領域。透過這樣的一種反向作用,就造成一種大顛倒,原來的水火不容就變的水火相容。既然在這種「反向意識」中人人認為的水火不容都改了,其它類似的互不兼容,互不接納的對立范疇就更不在話下了。
我們常??梢钥吹絻蓸O交會,相輔相成在對話的狀況共存的現(xiàn)象,譬如說一只??3pぴ诩木有飞砩?,他們的所謂「互利共生」就代表了一種兩極對話的結(jié)果,海葵太「靜」了,不易移動難以覓食,寄居蟹卻太「動」了無法固著在一個地方,大浪一來就到處亂飄,也不易覓食。
兩者遭遇適足以互相制衡。這兩極這樣的制衡也正巧促進了他們的生存,此時他們已不再是兩個獨立的個體,而是一種整合對話后的新生命。人也是如此,我們也常常看到兩個過度極端的戀人每天相處在一起,一個過靜,另一個過動;一個過于內(nèi)向、拘謹、深思熟慮、想的多、但做不出來。另一個過外向、活潑、天不怕地不怕地到處亂闖。兩者卻在互相HYPERLINK"/view_%B6%D4%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名師一號】2020-2021學年高中英語北師大版必修3-雙基限時練20
- 2024-2025學年遼寧省沈陽市高一上學期1月期末質(zhì)量監(jiān)測數(shù)學試題(含解析)
- 22《鳥的天堂》課件(共28張)
- 【名師一號】2020-2021學年高中地湘教版必修1-雙基限時練4
- 【創(chuàng)新設計】2020-2021學年高中化學課堂講義(人教版選修四)配套試題:第四章-第二節(jié)-化學電源
- 【全程復習方略】2020年數(shù)學文(廣西用)課時作業(yè):第九章-第九節(jié)空間向量的坐標運算
- 三年級數(shù)學計算題專項練習匯編及答案
- 【創(chuàng)新設計】2020-2021學年高中物理人教版選修3-1(浙江專用)題組訓練-章末檢測1
- 沁園春雪朗誦-原版
- 《ZDAL資源與門戶》課件
- 新版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的解讀與梳理培訓課件(道德與法治新課程標準培訓)
- 單體澆鑄尼龍
- 公司金融學張德昌課后參考答案
- DB3302-T 1015-2022 城市道路清掃保潔作業(yè)規(guī)范
- 管線探測技術介紹
- 南醫(yī)大藥用植物學實驗指導14被子植物(四):傘形科、唇形科、馬鞭草科、茜草科
- 2023年新改版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練習題(一課一練+單元+期中+期末)
- 手術室提高患者術中保溫措施的執(zhí)行率PDCA課件
- 醫(yī)院外科腸梗阻出院小結(jié)范文
- 2023年海南省三支一扶考試真題
- 風機支吊架計算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