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洛城聞笛一等獎優(yōu)秀課件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80613def6b8e7082ac8ced1bd474042/380613def6b8e7082ac8ced1bd4740421.gif)
![春夜洛城聞笛一等獎優(yōu)秀課件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80613def6b8e7082ac8ced1bd474042/380613def6b8e7082ac8ced1bd4740422.gif)
![春夜洛城聞笛一等獎優(yōu)秀課件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80613def6b8e7082ac8ced1bd474042/380613def6b8e7082ac8ced1bd4740423.gif)
![春夜洛城聞笛一等獎優(yōu)秀課件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80613def6b8e7082ac8ced1bd474042/380613def6b8e7082ac8ced1bd4740424.gif)
![春夜洛城聞笛一等獎優(yōu)秀課件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80613def6b8e7082ac8ced1bd474042/380613def6b8e7082ac8ced1bd474042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導入新課《春夜洛城聞笛》是唐代詩人李白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此詩抒發(fā)了作者客居洛陽夜深人靜之時被笛聲引起的思鄉(xiāng)之情。詩題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點出季節(jié)和具體的時間。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學習目標1、復習與李白相關的文學常識;2、領會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3、學習詩人感情直率真摯又有余蘊,令人回味無窮的語言風格。4、背誦、默寫詩歌。走近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并稱“李杜”。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zhuǎn)自然,音律和諧多變,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是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游洛城(即洛陽)時所作。洛陽在唐代是一個很繁華的都市,時稱東都。當時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棧里,因偶然聽到笛聲而觸發(fā)故園情,作此詩。
一
、朗讀詩歌與詩人相遇大聲地吟讀
第一遍讀:整體把握,讀準語音
七言絕句詩,一般是四頓,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句式:劃分節(jié)奏
一是大體整齊的字數(shù);二是大體整齊的句式;三是大體整齊的停頓次數(shù)。第二遍讀:體味情感,注意語速朗讀詩歌
春夜/洛城/聞笛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二、理解詩歌字詞注釋⑴洛城:即洛陽,今屬河南。
⑵玉笛:玉制或鍛玉的笛子。玉:指玉石。暗飛聲:聲音不知從何處傳來。
⑶滿:此處作動詞用,傳遍。
⑷聞:聽;聽見。折柳:即《折楊柳》笛曲,樂府“鼓角橫吹曲”調(diào)名。
⑸故園:指故鄉(xiāng),家鄉(xiāng)。翻譯詩歌
是誰家的庭院,飛出幽隱的玉笛聲?融入春風,飄滿洛陽古城。客居之夜聽到《折楊柳》的樂曲,誰又能不生出懷戀故鄉(xiāng)的深情呢?
和詩人同行生動地譯讀1﹑以詩譯詩2﹑力求押韻3﹑解釋擴展
以詩譯詩誰家玉笛暗飛聲,不知誰家的玉笛吹出悠揚的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隨著春風飄揚,傳遍整個洛陽城。此夜曲中聞折柳,就在今夜,聽到哀傷的《折楊柳》曲調(diào),何人不起故園情。誰不會萌發(fā)思念故鄉(xiāng)的深情。
三
、賞析詩歌品詩人筆法妙點揣摩
從字、詞、修辭手法等方面進行多角度品析。詩歌賞析
詩的第一句是猜測性的問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聽,卻不期然而打動了許許多多聽眾,這就是句中“暗”字所包含的意味。第二句說笛聲由春風吹散,傳遍了洛陽城。這是詩人的想象,也是藝術的夸張。
第三句說明春風傳來的笛聲,吹奏的是表現(xiàn)離情別緒的《折楊柳》,于是緊接一句說,哪個能不被引發(fā)思念故鄉(xiāng)家園的情感呢!水到渠成而戛然而止,因而余韻裊裊,久久縈繞于讀者心間,令人回味無窮。
短短的一首七言絕句,頗能顯現(xiàn)李白的風格特點,即藝術表現(xiàn)上的主觀傾向。熱愛故鄉(xiāng)是一種崇高的感情,它同愛國主義是相通的。詩人的故鄉(xiāng)是他從小生于此,長于此的地方,作為祖國的一部分,那種形象尤其令詩人難以忘懷。李白這首詩寫的是聞笛,但它的意義不限于描寫音樂,還表達了對故鄉(xiāng)的思念,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分析詩歌前兩句(敘事):
客居洛城,春夜聞笛。后兩句(抒情):
夜聞《折柳》,觸景思鄉(xiāng)。
拓展練習1、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是曾說,“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么?
“折柳”是古代關于惜別的一首名曲,后人在送別中常有折柳的習俗?!罢哿边@首曲子寓有惜別懷遠之意。本詩抒寫了思鄉(xiāng)之情,而這種思鄉(xiāng)之情是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可見“折柳”是本詩的關鍵。
2、賞析“散入春風滿洛城”中“散”字的妙處。
“散“字準確的表現(xiàn)了笛聲“散入春風”,隨著春風傳到各地,勾出了多少旅人的情思。3、從詩的末句你感受到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從“故園情”三字可以看出這首詩表達的是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藝術特色
全詩扣緊一個“聞”字,抒寫自己聞笛的感受。此詩意境綿延深厚。詩人用雋永含蓄的筆調(diào)抒寫了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在那個春天的夜晚,詩人靜靜佇立,那悠揚的笛聲滿城飄揚,激蕩起詩人無限的離愁。
四
、感悟詩歌小結
《春夜洛城聞笛》是唐代詩人李白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此詩抒發(fā)了作者客居洛陽夜深人靜之時被笛聲引起的思鄉(xiāng)之情,其前兩句描寫笛聲隨春風而傳遍洛陽城,后兩句寫因聞笛而思鄉(xiāng)。全詩扣緊一個“聞”字,抒寫自己聞笛的感受,合理運用想象和夸張,感情直率真摯又有余蘊,令人回味無窮。主題思想
本詩主要敘述了詩人客居洛城的一個夜晚,聽到抒發(fā)離別行旅之苦的笛聲,勾起了思念家鄉(xiāng)和親人的深情。跟詩人對話優(yōu)美地說讀
1﹑對詩人說話,用第二人稱“你”
2﹑想象合理的細節(jié)
3﹑語言簡潔
飛揚神思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清明時節(jié)紛飛的雨霧灑向心中的每一個角落,啊,詩人啊,你是不是打著傘在山中的小路上行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上冊2.2《氣候》聽課評課記錄2
- 人教部編版歷史八年級下冊:第8課《經(jīng)濟體制改革》聽課評課記錄2
- 2022版新課標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第七課親情之愛3課時聽課評課記錄
- 聽評課記錄表1年級
- 北師大版歷史八年級上冊第7課《義和團抗擊八國聯(lián)軍》聽課評課記錄
- 魯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上冊1.2《圖形的全等》聽評課記錄
- 湘教版數(shù)學八年級上冊《2.2 命題與證明》聽評課記錄
- 小學二年級乘法口算練習題
- 五年級分數(shù)乘法口算題卡
- 人教版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聽課評課記錄:第四單元 生命的思考第十課《綻放生命之花》第二課時活出生命的精彩
- 危險化學品目錄2023
- TSXDZ 052-2020 煤礦礦圖管理辦法
- GB/T 7631.18-2017潤滑劑、工業(yè)用油和有關產(chǎn)品(L類)的分類第18部分:Y組(其他應用)
- 2022年第六屆【普譯獎】全國大學生英語翻譯大賽
- GB/T 14258-2003信息技術自動識別與數(shù)據(jù)采集技術條碼符號印制質(zhì)量的檢驗
- 政府資金項目(榮譽)申報獎勵辦法
- 最新如何進行隔代教育專業(yè)知識講座課件
- 當前警察職務犯罪的特征、原因及防范,司法制度論文
- 奧特萊斯專題報告(經(jīng)典)-課件
- 《新制度經(jīng)濟學》配套教學課件
- 計算機文化基礎單元設計-windows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