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編版(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上冊第2單元 進階1 第6課 《老子》四章 五石之瓠(4份打包)_第1頁
統(tǒng)編版(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上冊第2單元 進階1 第6課 《老子》四章 五石之瓠(4份打包)_第2頁
統(tǒng)編版(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上冊第2單元 進階1 第6課 《老子》四章 五石之瓠(4份打包)_第3頁
統(tǒng)編版(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上冊第2單元 進階1 第6課 《老子》四章 五石之瓠(4份打包)_第4頁
統(tǒng)編版(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上冊第2單元 進階1 第6課 《老子》四章 五石之瓠(4份打包)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統(tǒng)編版(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上冊第2單元進階1第6課《老子》四章五石之瓠(4份打包)

第二單元百家爭鳴中華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研習(xí)

進階一教材單元文本學(xué)習(xí)

第6課《老子》四章五石之瓠

篇目一|《老子》四章

01

預(yù)習(xí)任務(wù)單

鑒賞活動單

講了“有”與“無”的辯證關(guān)系,二者是相互依存的。

闡述了有道者不會“自見”“自是”“自伐”“自矜”

的道理。

本章強調(diào)人要自知、自勝、知足、強行,加強

自我修養(yǎng)。

本章談事物發(fā)展變化的辯證法。

分離

土筐

行走不穩(wěn)。

行事,做事。

自尊自大的人反而得不到敬重。

了解別人的人聰明,了解自己的人圣明。

要在還沒有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解決問題。

張開兩臂才能抱得過來的大樹,是從極細小的萌芽生

長起來的。

點擊右圖進入…

應(yīng)

篇目二|五石之瓠

02

預(yù)習(xí)任務(wù)單

鑒賞活動單

皮膚凍裂

絲綿絮

有一個善于制造防止手凍裂的藥物的宋國人。

為什么不把(它)系在腰間來充當(dāng)大的腰舟,而漂浮于江

湖之上。

點擊右圖進入…

應(yīng)

謝謝觀看THANKYOU!

W

三十輻

共一轂,當(dāng)

其無,

1

三十根輻條聚集到車轂上,只有車轂中間是空的(就是

用。

說只有有了它中間空的地方),才成就了車子的作用。

埏埴

以為器,

當(dāng)其

無,

有器

之用。

和陶土來做陶器,只有器皿中間是空的,才具備器皿的作用。

鑿戶牖以為室,

當(dāng)其

無,

有室

開鑿門窗來建造房屋,只有門窗四壁中間是空的,才具備房屋

之用。故

之以

利,無

的作用。因此有車子、器皿房屋等是一種便利,但恰恰是“無”

轂(g心):車輪的中心部位,周圍與輻

使它們發(fā)揮了作用。條的一端相接,中間的圓孔用來插

車軸。當(dāng):有、只有。無:指車轂的中空處。埏埴

(shanzhi):和泥(制作陶器)。埏,揉和。埴,黏土。

戶猴(y6u):門窗。利:便利k第十一章)

以為:以之為,省略句。

淺仰芹

三十輻

共一轂,當(dāng)

其無,

1

三十根輻條聚集到車轂上,只有車轂中間是空的(就是

用。

說只有有了它中間空的地方),才成就了車子的作用。

埏埴

以為器,

當(dāng)其

無,

有器

之用。

和陶土來做陶器,只有器皿中間是空的,才具備器皿的作用。

鑿戶牖以為室,

當(dāng)其

無,

有室

開鑿門窗來建造房屋,只有門窗四壁中間是空的,才具備房屋

之用。故

之以

利,無

的作用。因此有車子、器皿房屋等是一種便利,但恰恰是“無”

轂(g心):車輪的中心部位,周圍與輻

使它們發(fā)揮了作用。條的一端相接,中間的圓孔用來插

車軸。當(dāng):有、只有。無:指車轂的中空處。埏埴

(shanzhi):和泥(制作陶器)。埏,揉和。埴,黏土。

戶猴(y6u):門窗。利:便利k第十一章)

以為:以之為,省略句。1.掌握文中的重要實詞、虛詞和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礎(chǔ)知識。2.學(xué)習(xí)《老子》善于汲取世俗經(jīng)驗論說道理的寫作方法,理解文中表達的對待“有”“無”關(guān)系的觀點及其現(xiàn)實意義。3.鑒賞《莊子》借助寓言增強說理的寫作方法,理解文中表達的觀點。《老子》《莊子》中的思想常有突破俗見之處,可以說是見人所不見、知人所不知,想人所不能想,言人所不能言。老子騎青牛、出函谷關(guān)云游,在函谷府留下《道德經(jīng)》,莊子鑄就哲學(xué)巔峰,卻逍遙于塵世。在他們遠去的背影中,為我們留下了無盡的哲思,引領(lǐng)我們?nèi)ヌ剿?、思考?/p>

1.三十輻(車輪的輻條)共一轂(車輪的中心部位,周圍與輻條的一端相接,中間的圓孔用來插車軸),當(dāng)其無(車轂的中空處),有車之用(功用)。埏(揉和)埴(黏土)以為器(陶器),當(dāng)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門窗)以為室,當(dāng)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第十一章)

請概括段意:講了“有”與“無”的辯證關(guān)系,二者是相互依存的。

2.企(踮起腳)者不立(不能久立),跨(闊步行走)者不行,自見(偏執(zhí)己見)者不明,自是(以……為是)者不彰(彰顯),自伐(夸耀)者無功,自矜(夸耀)者不長(長久。一說讀zhǎnɡ,意思是得到敬重)。其在道也,曰余食贅(贅瘤)行(同“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為,做)。(第二十四章)

請概括段意:闡述了有道者不會“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的道理。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勤勉而行)者有志(意志)。不失其所(地方、位置,指立身之地)者久,死而不亡(不朽)者壽(長壽)。(第三十三章)

請概括段意:本章強調(diào)人要自知、自勝、知足、強行,加強自我修養(yǎng)。

4.其(代指后面動詞所涉及的對象)安(安穩(wěn))易持(持守),其未兆(顯露跡象)易謀(解決),其脆(脆弱)易泮(同“判”,分離),其微(細微)易散(散失)。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毫毛的末端。比喻極其細微的事物);九層之臺,起于累(同“蔂”,土筐)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無執(zhí),故無失。民之從事,常于幾(接近)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圣人欲(以……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xué)(以……為學(xué))不學(xué),復(fù)(彌補、補救)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第六十四章)

請概括段意:本章談事物發(fā)展變化的辯證法。

一、辨識通假

1.其在道也,曰余食贅行

“行”同“形”。

2.其脆易泮

“泮”同“判”,分離。

3.九層之臺,起于累土

“累”同“蔂”,土筐。

二、古今異義

1.跨者不行

古義:行走不穩(wěn)。

今義:不可以,不被允許。

2.民之從事

古義:行事,做事。今義:投身于某種活動或事業(yè)中去。

三、一詞多義

1.伐

(1)自伐者無功(夸耀)

(2)伐竹取道(砍伐)

(3)十年春,齊師伐我(討伐)

(4)此五霸之伐也(功績,戰(zhàn)功)

2.企

(1)企者不立(踮起腳)

(2)不勝翹企,萬里托命(盼望)

(3)渠黃不能企其景(企及,趕上)

3.足

(1)知足者富(滿足)

(2)始于足下(腳)

(3)豎子不足與謀(值得,配)

(4)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支撐器物的部件)

(5)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足夠,充足)

4.強

(1)自勝者強(剛強)

(2)賞賜百千強(有余,略多)

(3)其死也堅強(僵硬)

(4)強國請服(強大,強盛)

四、詞類活用

常于幾成而敗之(使動用法,使……失敗)

五、文言句式

1.自矜者不長。(被動句)

譯文:自尊自大的人反而得不到敬重。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賓語前置句)

譯文:了解別人的人聰明,了解自己的人圣明。

3.為之于未有。(狀語后置句)

譯文:要在還沒有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解決問題。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狀語后置句)

譯文:張開兩臂才能抱得過來的大樹,是從極細小的萌芽生長起來的。

車軸。當(dāng):有、只有。無:指車轂的中空處。埏埴(shānzhí):和泥(制作陶器)。埏,揉和。埴,黏土。

(第十一章)

(第二十四章)

(第三十三章)

(第六十四章)

“中國哲學(xué)之父”——老子

老子(生卒年不詳),中國古代思想家。一般認為他姓李名耳,字聃,楚國苦縣(今河南省鹿邑東)人,有人又稱他老聃。相傳他生活在春秋時期,曾任周王朝藏室之史(管理圖書的官,當(dāng)時的圖書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檔案)。老子跟孔子同時,相傳孔子還曾向他請教過“禮”。老子是道家學(xué)派的始祖,他的學(xué)說后被莊周發(fā)展。

老子曾被列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稱“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認為李姓始祖。老子思想對中國哲學(xué)發(fā)展具有深刻影響,其思想核心是樸素的辯證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在權(quán)術(shù)上,老子講究物極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老子傳世作品《道德經(jīng)》(又稱《老子》),是全球出版發(fā)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春秋戰(zhàn)國是一個戰(zhàn)亂頻繁的時代,各諸侯國為了稱霸,經(jīng)常爆發(fā)戰(zhàn)爭,搶奪土地和人民,而老子為周王朝藏書室的官吏,掌管史冊典籍。作為一個史官,他從歷史中看出了興亡更替的規(guī)律,昔日的霸主最終或是眾叛親離,或是趨于衰亡。所以他不認為爭強好勝是可以達到長久之道的,他更贊成人們采取一種清靜無為的態(tài)度。

[情境活動]

據(jù)史書記載,春秋242年間,有36名君主被殺,52個諸侯國被滅,有大小戰(zhàn)事480多起,諸侯的盟會450余次。諸侯混戰(zhàn),統(tǒng)治者好大喜功,強作妄為,相互征伐,結(jié)果勞民傷財,造成人民的災(zāi)難。在這種情況下,老子針對統(tǒng)治者提出的“無為而治”治國方略,呼吁統(tǒng)治者要“無為”,不要過多干涉百姓生活。你是怎樣理解這種“無為”的?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老子的“無為”不是“不為”,而是含有“不妄為”“不亂為”之意,要順應(yīng)客觀態(tài)勢,尊重自然規(guī)律的意思。數(shù)千年來,老子的“無為”思想對中華民族的性格行為和人生觀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

閃爍辯證光芒的哲理經(jīng)典——《老子》

老子遺留下來的著作,僅有《老子五千言》,即《老子》,也叫《道德經(jīng)》,是老子用韻文寫成的一部哲理經(jīng)典。它是道家的主要經(jīng)典著作,也是研究老子哲學(xué)思想的直接材料。原書分上下兩篇,上篇為《道經(jīng)》,下篇為《德經(jīng)》,合稱《道德經(jīng)》。《道經(jīng)》主要為宇宙論和本體論,《德經(jīng)》主要為人生論和政治論。

《老子》提出了道、自然、無為等著名的哲學(xué)概念,具有樸素辯證法思想。老子思想體系的核心是“道”,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以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乃“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在政治思想上,《老子》主張“無為”而治,宣揚自然無為的天道觀,認為只有無為才能無不為,反映了當(dāng)時統(tǒng)治者的無力,企圖緩和尖銳的社會矛盾的現(xiàn)實。

《老子》一書中含有豐富的辯證法思想,老子認為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對立面,失去其中的一方,另一方也就隨之失去。說明了相互對立是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處于矛盾對立的客觀世界中,人們應(yīng)該如何對待這一切呢?老子提出了“無為”的觀點?!盁o為”不是無所作為、隨心所欲,而是要以辯證法的思想來做指導(dǎo),順應(yīng)自然,遵循事物客觀發(fā)展規(guī)律來為人處世:因小成大、積少成多、慎始慎終……

①______②______

[答案]①有道者不處②慎終如始

任務(wù)探究一把握老子的思想觀點

《老子》有著自己獨特的語言風(fēng)格:一方面,《老子》的語體比較獨特,它是一篇詩化的哲理性散文,屬于文藝性語體;另一方面,在語言的表現(xiàn)風(fēng)格上,《老子》的主調(diào)是言簡義豐、樸素自然。

[任務(wù)設(shè)計]

1.《老子》第十一章用了三個形象的比喻來說明“有之以為利”,實際上是“無之以為用”,其中蘊含著“有”和“無”怎樣的關(guān)系?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有”與“無”對立而統(tǒng)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有”作為實體,“無”作為利用,猶如有了車轂中間的空間,才有車輪平穩(wěn)的轉(zhuǎn)動;有了器皿中間的空間,才能盛水,盛食物;有了門窗四壁的空間,才具備房屋的作用。因此,“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2.怎樣理解《老子》第二十四章中“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的含義?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是說偏執(zhí)己見的人反而不能明察,自以為是的人反而不能明辨是非。因為“自見”“自是”都是認為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的,他們只關(guān)注自我,只依賴自我,所以就會局限于自己狹隘的小范圍和狹隘的主觀意識,導(dǎo)致他們不能明白真相,常被假象蒙蔽,使真相得不到彰明。

3.如何理解《老子》第三十三章中的“知人”“知足”“強行”?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老子認為,個人品行修養(yǎng),重在修身。對外的“知人”“勝人”固然可貴,對內(nèi)的“自知”“自勝”更為重要,更符合大道。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是讓我們不但要向外探求,了解他人,更要多和自己對話,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內(nèi)心真正的需求與熱愛,人生才有方向;看清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才能給人生以合理定位。

“知足者富”是說財富沒有邊界,一味地追逐財富,永不“知足”,就永遠不會滿足,懂得“知足”,才是一種真正的富足?!皬娦姓哂兄尽敝v的是,唯有心懷大志者,方能堅持不懈。一個人的志向越遠大,越強烈,就越能夠堅持下去。反之,志向越弱,行動越不能持久。

任務(wù)探究二賞析《老子》的藝術(shù)特色

4.探究老子“精美的語言,透辟的說理”的藝術(shù)風(fēng)格。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句式運用獨具一格。《老子》一書善于使用排比、對偶、遞進等各種句式,表情達意,形式新穎,變化靈活。就排比而言,可以說是數(shù)量眾多,格式齊備,形式靈活,運用巧妙。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這樣的句子在《老子》一書中可以說是俯拾即是。這些排比句的運用,既使論述的事理主次分明,條理清晰,層層遞進,詳盡通達,也使文章雄健有力,氣勢磅礴。就對偶句而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等名言名句更是早已深入人心。這些對偶句以整齊的句式有序地錯落在各章中,不僅給人以美感,而且含有深刻的哲理,給人以啟迪。

②設(shè)喻說理獨具匠心?!独献印窞榱耸拐f理形象透徹,大量地運用明喻、博喻、隱喻來闡說事理,形式靈活,風(fēng)格多變,有其獨到之處?!昂媳е荆诤聊?;九層之臺,起于累土”,這些活潑生動、豐富多彩的比喻,直接來自老子對生活的細致觀察與細密思考,不僅將人生的道理說得通透,而且也給其語言增添了藝術(shù)光彩,增強了感人的力量。

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贈送)我大瓠(葫蘆)之種,我樹(種植)之成而實五石(能容得下五石的東西)。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把……做成)瓢,則瓠落(寬大空廓的樣子)無所容(可盛受的東西)。非不呺然(內(nèi)中空虛而寬大的樣子)大也,吾為其無用而掊(擊破)之?!鼻f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為不龜(同“皸”,皮膚凍裂)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漂洗)eq\o(,\s\do8(·))(同“纊”,絲綿絮)為事(職業(yè))。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之曰:‘我世世為洴澼,不過數(shù)金。今一朝而鬻(賣)技百金,請與之?!偷弥?,以說吳王。越有難,吳王使之將(帶兵)。冬,與越人水戰(zhàn),大敗越人,裂地(割地)而封(封賞)之。能不龜手一(相同,一樣)也,或(有人)以(憑借)封,或不免于洴澼,則所用之異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用繩結(jié)綴)以為大樽而浮乎(于,在)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比喻不通達的見識。蓬,一種草,彎曲不直)也夫!”

一、辨識通假

1.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

“龜”,同“皸”,皮膚凍裂。

2.世世以洴澼為事“”,同“纊”,絲綿絮。

二、一詞多義

1.固

(1)夫子固拙于用大矣(本來)

(2)固國不以山溪之險(穩(wěn)固,安定)

(3)汝心之固,固不可徹(固執(zhí),頑固)

(4)荊州與國鄰接,江山險固(堅固)

2.舉

(1)其堅不能自舉也(勝任)

(2)吾力足以舉百鈞(舉起,抬起)

(3)戍卒叫,函谷舉(攻克,占領(lǐng))

(4)大喜,籠歸,舉家慶賀(全,合)

(5)殺人如不能舉(盡)

3.以

(1)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介詞,用來)

(2)剖之以為瓢(介詞,把)

(3)客得之,以說吳王(介詞,憑著,憑)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介詞,因為)

三、詞類活用

1.其堅不能自舉也(形容詞作名詞,硬度)

2.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形容詞作名詞,長處)

3.越有難(形容詞作動詞,發(fā)動戰(zhàn)爭)

4.我樹之成而實五石(樹,名詞作動詞,種植;實,形容詞作動詞,充實,填滿)

四、文言句式

1.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定語后置句)

譯文:有一個善于制造防止手凍裂的藥物的宋國人。

2.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省略句)

譯文:為什么不把(它)系在腰間來充當(dāng)大的腰舟,而漂浮于江湖之上。

eq\f(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宋國有一個善于制造防止手凍裂的藥物的人,代代以漂)

eq\f(為洴澼,不過數(shù)金。今一朝而,代代從事漂洗綿絮的事業(yè),所得到的金很少。現(xiàn)在一下子)

eq\f(洴澼,則所用之異也。,艱苦的漂洗綿絮的勞動,那么就是使用它的地方有不同啊。)

eq\b\lc\(\a\vs4\al\co1(皮膚凍裂。洴澼(píngpì):漂洗。(kuàng):同“纊”,,絲綿絮。有難:發(fā)難,指軍事進攻。使之將:派他率領(lǐng)))

“南華真人”——莊子

莊子,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一般認為其生年約為公元前369年,卒年約為公元前286年,戰(zhàn)國時宋國蒙(今安徽蒙城,又說河南商丘)人,曾做過宋國地方的漆園吏。他是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散文家,是繼老子之后先秦道家學(xué)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莊子學(xué)問淵博,能言善辯,是一個因憤世、厭世而遁世的沒落知識分子。他鄙棄榮華富貴、權(quán)勢名利,力圖在亂世中保持獨立人格,追求逍遙無待的精神自由。莊子的思想核心是虛無主義和唯心主義,其源出于老子,又從消極和唯心主義方面發(fā)展了老子的學(xué)說。魏晉以后,與老子并稱“老莊”。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二月被封為“南華真人”。

[情境活動]

中央電視臺舉辦的“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活動,每年都會吸引無數(shù)人參與,所評選出來的人物也感動著整個中國,感動著整個世界。如果莊子被評為“感動中國”人物,請你為其擬寫一則頒獎辭。要求:講究文采,評價準確,表達得體,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九千里豪情蕩漾于三千濮水之上,悲天憫人的赤子之心光耀日月,曳尾涂中,逍遙塵世。他有蛇的冷酷犀利,更有鴿子的溫厚寬仁;躊躇滿志卻似是而非,螳臂當(dāng)車又游刃有余。一部《莊子》,深邃宏闊,那滿紙荒唐言中的一把辛酸淚,那充滿血淚的怪誕與孤傲,怎能不令我們肅然起敬,油然生愛?

戰(zhàn)國時代,各種不同學(xué)派蜂擁而起,形成了“百家爭鳴”的空前活躍的局面。老莊的道家學(xué)派,與儒家和名家學(xué)派是相對立的,尤其表現(xiàn)為對儒家思想的尖銳批判。莊子作為道家學(xué)派的代表人物,其思想立場是鮮明突出的。他對黑暗的現(xiàn)實社會強烈不滿,追求絕對的思想自由,排除一切功利目的,排除一切人為的桎梏,清靜無為,逍遙自由。在這種情況下,《莊子》自然產(chǎn)生了。

汪洋恣肆的道家經(jīng)典——《莊子》

《莊子》是莊周及其門人以及后學(xué)所著,被道教奉為《南華經(jīng)》,屬于道家經(jīng)典之一。《莊子》一書想象力極強,文筆變化多端,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其具體特點如下:

(1)注重表現(xiàn)生活理想和人生境界,帶有強烈的主觀性和抒情性,達到了哲理與詩意的交融;

(2)大量運用比喻和寓言講述道理,其語言注重細節(jié)刻畫和夸張渲染,把深奧的哲理形象化,具有寓真實于詭誕的浪漫主義色彩;

(3)大膽借鑒神話傳說,突破常規(guī)性思維的局限,展開奇異豐富的想象,富于浪漫色彩;

(4)文章汪洋恣肆,結(jié)構(gòu)富于跳躍性,行文跌宕開闔、變化多端,語言奇峭富麗、生動活潑,有時用韻,頗富有詩意。

惠子和莊子在對話時,各自引用了“大瓠之種”和“不龜手之藥”的事例?;葑佑谩按箴N”的事例,意在譏諷莊子的學(xué)說大而無用;莊子用“不龜手之藥”的事例意在證明自己的學(xué)說大有用處,只是惠子不能通曉領(lǐng)悟。這段文字的寓意是萬物皆有所用,同樣一件東西,由于人們的眼光和見識不同,它所發(fā)揮的作用也不一樣。

①________②________

[答案]①大而無用②大有用處

任務(wù)探究一分析文中人物的形象

[任務(wù)導(dǎo)引]

莊子善于運用富有形象性的寓言,把自己的思想隱含其中,而且使感情更加深邃,寓意更加深刻。在學(xué)習(xí)時,我們要抓住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通過其言行舉止和思想活動,認識莊子的生活狀態(tài)及深厚的哲學(xué)思想。

[任務(wù)設(shè)計]

1.請簡要分析惠子和莊子在文中的形象特點。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莊子在文中是放曠豁達、無欲無求、順其自然,不凝滯于物的形象;惠子則是內(nèi)心受到世俗經(jīng)驗的束縛,拘泥于成見,因而見識不夠通達的形象。

任務(wù)探究二體會文中莊子的哲學(xué)思想

[任務(wù)導(dǎo)引]

莊子繼承和發(fā)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觀點,認為“道”是無限的、“自本子根”、“無所不在”的,強調(diào)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認有神的主宰。他的思想包含著樸素辯證法因素。學(xué)習(xí)時要注意體會其哲學(xué)思想。

[任務(wù)設(shè)計]

2.惠子和莊子的大瓠之爭,可做怎樣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這里蘊含著對“有用”和“無用”的認識問題。莊子認為只要不凝滯于物,則大小皆為可用,這是有用。有用必須超然物外,優(yōu)游于忘我之境。當(dāng)然,最好是無用,無用則無害,也無困苦,就可以逍遙自在,絕對自由了。因而無用就是大用,這是莊子追求的理想境界。而惠子則基于對現(xiàn)實的認識,自然限于一般的理解和困惑。

3.你認為在莊子和惠子的辯論中,誰是勝者?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從形式上來看,莊子占了上風(fēng)。結(jié)尾處,莊子提出了對大瓠的使用問題,提出了解決辦法,還批評了惠子不通達。

從邏輯上看,莊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爭論中得以維持自己最初的判斷,而這種做法顯然是有悖于邏輯判斷規(guī)則的,對于大瓠來說,惠子的立足點是實用功能,莊子的立足點是精神功能。

4.有人說,儒家和道家是中國人靈魂的兩面,從整體上影響了中國文化,形成了中華民族既入世又出世的“理想主義”的民族性格。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談?wù)勀愕恼J識與思考。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儒家的思想是“入世”,它重視求真務(wù)實的精神,以成就道德人格和不朽事業(yè)為價值取向,理念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主張積極入世,承擔(dān)社會責(zé)任。②道家的思想則是“出世”,它更關(guān)注人的精神世界,主張擺脫世俗的精神束縛,希望人們能從庸常的世俗生活中解脫出來,能從更高遠的視角看待這個世界,最終獲得內(nèi)心的平靜,達到逍遙的境界。③儒家思想作為中國傳統(tǒng)思想的主流,影響了中國封建時代讀書人的價值選擇——“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而當(dāng)人生不得志,抱負不得施展之時,道家思想則成了失意文人的精神避難所,幫助他們找尋內(nèi)心的寧靜。

7/17文本對應(yīng)練(十)《老子》四章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①埏埴以為器埴:黏土

②自伐者無功伐:討伐

B.①跨者不行跨:闊步行走

②自矜者不長矜:夸耀

C.①曰余食贅行行:同“形”,形體

②自勝者強強:強壯

D.①鑿戶牖以為室戶牖:門窗

②自知者明知:知識

B[A項,②伐:夸耀。C項,②強:剛強、果決。D項,②知:了解。]

2.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埏埴以為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死而不亡者壽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

C.當(dāng)其無,有車之用民之從事

D.其脆易泮,其微易散吾其還也

B[A項,介詞,用/介詞,因為。B項,連詞,表轉(zhuǎn)折關(guān)系。C項,助詞,的/助詞,用在主謂之間。D項,代詞,指事物/連詞,表商量語氣,還是。]

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都是古今異義詞的一項是()

①強行者有志②合抱之木,生于毫末③民之從事④跨者不行⑤勇則冠軍,威能振敵

A.①②⑤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⑤

D[①強行:古義,強勁奮進;今義,強制別人做某事。②毫末:毫毛的末端。比喻極其細微的事物。與現(xiàn)代漢語意義相同。③從事:古義,指辦事,處理事務(wù);今義,投身于某種活動或事業(yè)中去。④不行:古義,行走不穩(wěn);今義,不可以,不被允許。⑤冠軍:古義,列于諸軍之首;今義,體育運動等比賽中的第一名。據(jù)此判斷答案為D。]

4.下列加點的詞語活用情況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①自見者不明②其脆易泮③小學(xué)而大遺④學(xué)不學(xué)⑤上決浮云,下絕地紀⑥贏糧而景從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D(zhuǎn).②/③①④/⑤/⑥

C[①明:形容詞活用作動詞,明察。②脆:形容詞活用作名詞,脆弱的時候。③小、大:形容詞活用作名詞,小的方面,大的方面。④學(xué):動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學(xué)。⑤上、下:名詞作狀語,向上、向下。⑥景:名詞作“從”的狀語,表示動作行為的狀態(tài),像影子那樣。據(jù)此可知答案為C。]

5.下列對課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老子,是春秋末期楚國苦縣人。中國古代哲學(xué)家,法家學(xué)派創(chuàng)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B.輻,車輪的輻條,古時候的車輪一般由三十根輻條構(gòu)成。

C.轂,車輪中心的圓木,周圍與車輻的一端相接,中間有圓孔,可以插軸,后借指車輪或車。

D.夫子,古時對男子的尊稱。原為孔子門徒對孔子的尊稱,后來夫子成為人們對教師的尊稱。

A[A項,“法家學(xué)派”錯,老子應(yīng)是道家學(xué)派。]

6.下列對課文內(nèi)容或手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老子》第十一章里論述了“有”與“無”,即實在之物與空虛部分之間的相互關(guān)系。所講的“有”與“無”是就現(xiàn)象界而言的。

B.在《老子》第二十四章里,老子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作比喻,說“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的后果都是不好的,這些做法是不足取的。

C.《老子》第六十四章以“合抱之木”“九層之臺”“千里之行”與“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進行對比,形象地證明了大的東西無不從細小的東西發(fā)展而來的道理。

D.老子指出“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許多人不能持之以恒,總是在事情快要成功的時候失敗了。主要原因在于將成之時,人們不夠謹慎,開始懈怠。

C[C項,“進行對比”說法不當(dāng),這里不是對比,而是比喻論證。]

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老子》第十一章中指出“有”給人便利,“無”也發(fā)揮了作用的兩句是:____,____。

(2)《老子》第二十四章中指出自夸和自高自大的害處的兩句是:____,____。

(3)《老子》第三十三章中指出能了解、認識別人叫作智慧,能認識、了解自己才算聰明的兩句是:____,____。

(4)《老子》第三十三章中指出能戰(zhàn)勝別人和能克制自己的弱點的重要性的兩句是:____,____。

[答案](1)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2)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4)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題。

老子者,楚苦縣厲鄉(xiāng)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適周,將問禮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tài)色與淫志是皆無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于龍,吾不能知,其乘風(fēng)云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老子修道德,其學(xué)以自隱無名為務(wù)。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guān),關(guān)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庇谑抢献幽酥鴷舷缕?,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終。

或曰:老萊子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云。

蓋老子百有六十余歲,或言二百余歲,以其修道而養(yǎng)壽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記周太史儋見秦獻公曰:“始秦與周合,合五百歲而離,離七十歲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隱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為魏將,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宮,宮玄孫假,假仕于漢孝文帝。而假之子解為膠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齊焉。

世之學(xué)老子者則絀儒學(xué),儒學(xué)亦絀老子?!暗啦煌幌酁橹\”,豈謂是邪?李耳無為自化,清靜自正。

(節(jié)選自《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tài)色與淫志/是皆無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B.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tài)色與淫志/是皆無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C.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tài)色/與淫志/是皆無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D.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tài)色/與淫志/是皆無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A[“無益于子之身”為狀語后置句,大意是:“對于您自身都是沒有好處的”,中間不能斷開,排除B、C兩項;“告”的賓語是“子”,要連在一起,排除D項,故選A。]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字,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親起的,字是二十歲舉行冠禮才起的。

B.隱君子,原指隱居逃避塵世的人,最早見于《史記·老子韓非列傳》,是隱士與君子的結(jié)合。

C.玄孫,曾孫的孫子,自身以下的第五代。泛指遠孫。

D.太傅,中國古代官職。起始于西周,為朝廷的輔佐大臣與君王老師(輔弼官,君王年幼或缺位時他們可以代為管理國家),掌管禮法的制定和頒行,三公之一。

C[C項,“玄孫,曾孫的孫子”有誤。玄孫指曾孫的兒子。]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論語·長沮、桀溺耦而耕》篇中孔子重視對社會道義的承擔(dān)、積極入世的思想與本文中老子對孔子的教導(dǎo)是一致的。

B.老子認為真正生意做得好的商人即使家有萬貫看上去也好像什么都沒有的樣子,德行非常高尚的君子表面上看起來卻是十分愚鈍。

C.孔子在告別老子后,對弟子們說的一番話,彰顯了圣人的虛懷若谷、溫良恭儉,同時也側(cè)面烘托了老子見識遠過于常人。

D.社會上信奉老子學(xué)說的人就貶斥儒學(xué),信奉儒家學(xué)說的人也貶斥老子學(xué)說。主張不同的人,不在一起商量事情。

A[A項,“是一致的”有誤。老子認為君子遇到時機就出來做官,趕不上時機就隱居起來,老子這個說法與《論語·長沮、桀溺耦而耕》篇中孔子勇于擔(dān)當(dāng)、積極入世的觀點是截然相反的。]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至于龍,吾不能知,其乘風(fēng)云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譯文: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始秦與周合,合五百歲而離,離七十歲而霸王者出焉。

譯文: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至于龍,我就不知道了,它能駕著風(fēng)而飛騰升天。我今天見到的老子,大概就像龍一樣吧!

(2)當(dāng)初秦國與周朝合并在一起,合了五百年而又分開了,分開七十年之后,就會有稱霸稱王的人出現(xiàn)。

5.選文中,體現(xiàn)了老子怎樣的思想主張?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君子應(yīng)當(dāng)具有高尚的品德,要謙虛,戒欲望,不要有不切實際的志向。②老子學(xué)說以隱匿聲跡、不求聞達為宗旨。③主張無為而治,清靜不擾,百姓自然趨于“化”,歸于“正”。

【參考譯文】

老子是楚國苦縣厲鄉(xiāng)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做過周朝掌管藏書室的史官。

孔子前往周都,想向老子請教禮的學(xué)問。老子說:“你所說的禮,倡導(dǎo)它的人和骨頭都已經(jīng)腐爛了,只有他的言論還在。況且君子時運來了就駕著車出去做官,生不逢時,就像蓬草一樣隨風(fēng)飄轉(zhuǎn),隱居起來。我聽說,善于經(jīng)商的人把貨物隱藏起來,好像什么東西也沒有,君子具有高尚的品德,表面上看起來像愚鈍的人。拋棄您的驕氣和過多的欲望,拋棄您做作的情態(tài)神色和過高的志向,這些對于您自身都是沒有好處的。我能告訴您的,就這些罷了?!笨鬃与x去以后,對弟子們說:“鳥,我知道它能飛;魚,我知道它能游;獸,我知道它能跑。會跑的可以織網(wǎng)捕獲它,會游的可制成絲線去釣它,會飛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龍,我就不知道了,它能駕著風(fēng)而飛騰升天。我今天見到的老子,大概就像龍一樣吧!”

老子研究道德學(xué)問,他的學(xué)說以隱匿聲跡、不求聞達為宗旨。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見周朝衰微了,于是就離開周都。到了函谷關(guān),關(guān)令尹喜對他說:“您就要隱居了,勉為其難為我們寫一本書吧?!庇谑抢献泳妥珜懥艘槐緯?,分上下兩篇,闡述了道德的本意,共五千多字,然后才離去,沒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有的人說:老萊子也是楚國人,著書十五篇,闡述的是道家的作用,和孔子是同一時代的人。

據(jù)說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歲,也有的人說活了二百多歲,這是因為他能修道養(yǎng)身而長壽的啊。

孔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史書記載周太史儋會見秦獻公時說:“當(dāng)初秦國與周朝合并在一起,合了五百年而又分開了,分開七十年之后,就會有稱霸稱王的人出現(xiàn)。”有的人說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的人說不是,世上沒有人知道哪種說法正確。總之,老子是隱居的君子。

老子的兒子叫李宗,做過魏國的將軍,封地在段干。李宗的兒子叫李注,李注的兒子叫李宮,李宮的玄孫叫李假,李假在漢孝文帝時做過官。而李假的兒子李解擔(dān)任過膠西王劉卬的太傅,因此,李氏就定居在齊地。

社會上信奉老子學(xué)說的人就貶斥儒學(xué),信奉儒家學(xué)說的人也貶斥老子學(xué)說。“主張不同的人,不在一起商量事情”,難道就是說的這種情況嗎?老子認為清靜無為,百姓就能自己變得正直守義。

6/6文本對應(yīng)練(十)《老子》四章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①埏埴以為器埴:黏土

②自伐者無功伐:討伐

B.①跨者不行跨:闊步行走

②自矜者不長矜:夸耀

C.①曰余食贅行行:同“形”,形體

②自勝者強強:強壯

D.①鑿戶牖以為室戶牖:門窗

②自知者明知:知識

2.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埏埴以為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死而不亡者壽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

C.當(dāng)其無,有車之用民之從事

D.其脆易泮,其微易散吾其還也

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都是古今異義詞的一項是()

①強行者有志②合抱之木,生于毫末③民之從事④跨者不行⑤勇則冠軍,威能振敵

A.①②⑤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⑤

4.下列加點的詞語活用情況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①自見者不明②其脆易泮③小學(xué)而大遺④學(xué)不學(xué)⑤上決浮云,下絕地紀⑥贏糧而景從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D(zhuǎn).②/③①④/⑤/⑥

5.下列對課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老子,是春秋末期楚國苦縣人。中國古代哲學(xué)家,法家學(xué)派創(chuàng)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B.輻,車輪的輻條,古時候的車輪一般由三十根輻條構(gòu)成。

C.轂,車輪中心的圓木,周圍與車輻的一端相接,中間有圓孔,可以插軸,后借指車輪或車。

D.夫子,古時對男子的尊稱。原為孔子門徒對孔子的尊稱,后來夫子成為人們對教師的尊稱。

6.下列對課文內(nèi)容或手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老子》第十一章里論述了“有”與“無”,即實在之物與空虛部分之間的相互關(guān)系。所講的“有”與“無”是就現(xiàn)象界而言的。

B.在《老子》第二十四章里,老子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作比喻,說“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的后果都是不好的,這些做法是不足取的。

C.《老子》第六十四章以“合抱之木”“九層之臺”“千里之行”與“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進行對比,形象地證明了大的東西無不從細小的東西發(fā)展而來的道理。

D.老子指出“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許多人不能持之以恒,總是在事情快要成功的時候失敗了。主要原因在于將成之時,人們不夠謹慎,開始懈怠。

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老子》第十一章中指出“有”給人便利,“無”也發(fā)揮了作用的兩句是:____,____。

(2)《老子》第二十四章中指出自夸和自高自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