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肥料在玉米生產中的應用_第1頁
微生物肥料在玉米生產中的應用_第2頁
微生物肥料在玉米生產中的應用_第3頁
微生物肥料在玉米生產中的應用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微生物肥料在玉米生產中的應用

1微生物肥料的定義微生物肥料和細菌肥料。是指一類含有活微生物的特定制品,應用于農業(yè)生產中,能獲得特定的肥料效應,在這種效應的產生中,制品中的活微生物起關鍵作用,符合上述定義的制品均歸入微生物肥料,包括真菌肥料和細菌肥料。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增加了植物元素營養(yǎng)的供應量,導致植物產量增加。但微生物生命活動的關鍵作用不限于植物的元素營養(yǎng)供應水平,還應包括它們所產生的植物生長刺激素對植物的刺激作用,促進作物對營養(yǎng)元素的吸收,或者是拮抗某些微生物的致病作用,減輕作物病蟲害導致產量增加,如植物根際促生細菌(PlantGrowthPromotingRhizobacteria,簡稱PGPR)即屬于此類。2微生物肥料的類型按菌肥中起作用的微生物種類分為:真菌菌劑,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磷細菌肥料,硅酸鹽細菌肥料等。2.1真菌菌劑2.2根瘤菌肥料2.3固氮菌肥料2.4解磷微生物肥料2.5鹽場、細菌肥料3土壤微生物對磷素的吸收作用上述細菌肥料中,有不少屬于PGPR類,PGPR的作用機理是目前農業(yè)微生物研究熱點之一。已經報道的PGPR種類主要有醋桿菌、氣單胞菌、檸檬節(jié)細菌、巴西固氮螺菌、自生固氮菌、巨大芽孢桿菌、多粘芽孢桿菌、枯草桿菌、熒光假單胞菌等。而對鄰單胞菌屬(Plesiomonas)的PGPR類還尚未見報道。目前研究人員認為PGPR的作用機理通過以下幾方面體現(xiàn)出來:1)分泌促進植物生長的物質如假單胞菌、枯草桿菌等50個種中發(fā)現(xiàn)48個種產生植物生長激素,29個種產赤霉素,45個種產激動素。熒光假單胞菌產赤霉酸、青霉素,部分產吲哚乙酸、維生素。惡臭假單胞菌產吲哚-3-乙酸、吲哚-3-乳酸、赤霉素等。研究表明:玉米根際的固氮螺菌屬(Azospirillum)固氮并產生調節(jié)物質、鐵載體、抗生素和有機酸,從而促進玉米生長。2)增強植物的抗逆性研究表明:某種真菌能吸收大量Al貯存于細胞內,從而減輕或消除Al的毒性。Hart等認為微生物體產生的聚合物具有抗干旱、降低水分協(xié)迫、改善土壤結構、供應植物有機營養(yǎng)和調節(jié)離子活性的能力,并研究了陰溝腸桿菌(Enterobactercloacae)、圓褐固氮菌(Azotobacterchroococcum)、致金色假單胞菌(Pseudomonasaureofaciens)及哈茨木霉(Trichodermaharzianum)等不同土壤微生物產生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Polymers,EPS)的能力和胞外聚合物的特性及其對根際微生物、植物吸收養(yǎng)分的影響,進一步闡明了EPS對離子選擇吸收的機制。3)控制土壤傳播疾病其主要機理是PGPR類的生物產生抗菌素胞外酶和氰化氫而改變根圈微環(huán)境平衡,惡息假單胞菌對豌豆上的鐮刀菌有防治作用,與促使根內木質素增加有關。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PGPR對控制病原線蟲有作用。4)有利于農田污染物的降解Robert研究表明,這些微生物對三氯乙烯、芳香族化合物及除草劑有降解作用。已經證明:谷胱甘肽轉移酶在革蘭氏陰性菌若干屬中存在,尤其是存在于腸桿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和假單胞菌屬(Pseudomonas)中的一些種。通過谷胱甘肽的結合作用除去除草劑中的氯。5)微生物肥料改善植物營養(yǎng)的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研究植物活化難溶性磷的機制很多,但最主要的有兩種。一是根系分泌的酸性磷酸酶(APase)水解有機磷以釋放PO4,以及水解RNA釋放Pi的RNA酶(RNase);二是根系分泌有機酸,以螯合土壤中的Fe、Al、Ca等金屬離子,從而釋放出難溶性磷酸鹽中的PO4。硅酸鹽細菌能分泌有機酸,從而將土壤中難溶態(tài)無機磷(FePO4,AlPO4等)中的PO4釋放出來。JF88菌株在有機磷合成培養(yǎng)基及無機磷合成培養(yǎng)基上生長良好,說明該菌既能分泌磷酸酶分解利用有機磷,又能分泌有機酸,使難溶態(tài)的無機磷轉化成可溶性磷。外生菌根真菌產生的磷酸酶,在將土壤中的不溶性磷轉變成可溶性磷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其酶活性往往是無菌根植物的好幾倍。此外,外生菌根菌還可產生大量的草酸鹽,通過與鐵、鋁等的螯合,釋放出土壤中固定態(tài)磷酸鹽,從而對植物吸收磷產生有利影響。研究證明,有些外生菌根菌能產生表面植酸酶,可分解植酸鹽并可從中吸收磷素。除了磷以外,菌根對其他微量元素如Zn、Cu、Ca、Mg、Mn、Fe等養(yǎng)分的吸收也是十分有益的。菌根真菌還可通過自身的生長繁殖將土壤中的營養(yǎng)元素、水分等“固定”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如土壤中的硝態(tài)氮和氨態(tài)氮若不能很快被植物同化吸收,則很容易被反硝化細菌還原成NO或者N2而逸出生態(tài)系統(tǒng)。菌根真菌通過形成大量的菌絲而把這些營養(yǎng)元素同化到菌絲體中,從而把這些元素“固定”在植物的根際土壤中。Burleigh和Harrison(1997)研究Medicagotruncatula與VA菌根菌互作過程中基因的差異表達,用差異篩選法從Medicago中分離到一個差異表達的cDNA克隆Mt4。Mt4的結構和表達特征如下:Mt4包括很多短的開讀框(ORF),最長的兩個可分別編碼51個氨基酸的多肽;其中的1個ORF與磷饑餓誘導的番茄根系中表達的pTPSI1cDNA有1個較短但完全相同的序列;與豆科植物早期根瘤Enod40的同源基因的多個短的開讀框不具任何同源性;Mt4在未侵染VAM且處于磷饑餓的根系中正常表達,但在尚未發(fā)生功能性共生的早期表達即顯著減弱;Northern雜交分析表明,Mt4的表達必需在氮素充足的條件下,而且主要在根系中??偠灾?Mt4是分離出的表達受VAM侵染和Pi水平所調控的第1個基因。4蘭科菌根真菌首先,國內現(xiàn)在僅有250~300家企業(yè),年產60萬t細菌肥料。而化肥年產量為1.2億t。微生物肥料的產量僅為化肥的1/200。有關專家估計,若微生物肥料產量為化肥的3%,則可增產糧食50~100億kg。其次,化肥用量大的地區(qū),地下水污染問題日益嚴重,開發(fā)生產高效優(yōu)質的微生物肥料是發(fā)展生態(tài)農業(yè)的需要,符合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的要求。第三,每年盲目施用化肥造成的浪費約為100萬t,5億元人民幣之多??梢?微生物肥料在我國是亟待發(fā)展的農業(yè)產品,具有光明的應用前景。筆者從滇池底泥中分離到硅酸鹽細菌JF88菌株,經鑒定為鄰單胞菌屬(Plesiomonas),并采用四苯硼鈉比濁法對該菌的解鉀能力進行測定,結果表明:以土壤礦物為底物的解鉀效果,接菌處理的水溶性鉀比不接菌對照增加30.5%;采用磷鉬比色法對該菌的解磷能力進行測定,結果表明:JF88菌株的解磷能力是美國菌肥商品生產菌種MB1的15.79倍。菌根研究的不斷深入,使得菌根真菌對宿主植物的有益作用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研究表明,菌根真菌擴大了宿主植物根的吸收面積,不僅增強宿主對磷及其它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而且產生多種抗生素,提高植物抗逆性,增強植物抗病力,改善植物根際環(huán)境。菌根技術已廣泛應用于農、林業(yè)生產,解決生產中的一些技術難題,在促進植物生長、引種、育苗、逆境造林、經濟林及果樹栽培、植物病害的防治等方面都取得較好的效果。國外有些廠家利用篩選出的優(yōu)良菌株生產菌劑,在生產及應用中都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目前,國內外菌劑類型包括:液體菌劑、固體菌劑、粉劑、丸劑、片劑和顆粒劑等形式。據(jù)悉,美國、法國等一些國家已有定型的商品菌劑出售,而我國至今尚無商品化菌根菌劑在市場上銷售。我國內生菌根的研究從20世紀80年代才開始起步,主要集中在VA菌根,其技術也在農、林業(yè)生產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而國內有關蘭科植物菌根真菌的研究報道較少,范黎、郭順星、徐錦堂等人對一些蘭科植物根內共生真菌作了分類鑒定,觀察了菌根真菌侵入天麻和墨蘭后,植物皮層細胞超微結構的變化,并對菌根真菌促進蘭科種子萌發(fā)做了初步研究。魏勤、張麗梅、張灼等人對云南幾種熱帶蘭菌根真菌生物學特性及其應用作過研究,試制了部分蘭科菌根菌劑,將分離自原生地西雙版納石斛、卡特蘭根中的菌根真菌ZW180-2、ZW195在實驗室條件下回接于蝴蝶蘭組培移栽苗,產生了良好的促進生長效果。這表明菌根真菌與熱帶蘭的共生關系并不是高度專一的,為蘭科菌根菌劑的開發(fā)利用提供了依據(jù)。筆者對杏黃兜蘭菌根真菌作調查之后,發(fā)現(xiàn)杏黃兜蘭的菌根菌以鐮刀菌、組絲核菌為主,分別占杏黃兜蘭菌根菌類群組成的38.46%和30.77%。以組絲核菌JF74、JF75和JF80為菌種制成菌劑,該菌劑對杏黃兜蘭盆栽苗有一定的促進生長作用。包括外生菌根菌劑和內生菌根菌劑,后者又包括VA菌根菌劑、蘭科菌根菌劑等。國內有50%左右的工廠生產或曾生產此類肥料。所用菌種有:花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sp.)、大豆根瘤菌(B.Japonicum)等??煞譃樽陨痰?如Azotobacter(固氮菌屬);共生固氮菌,如Rhizobium(根瘤菌屬);聯(lián)合固氮菌,如Bacillus,Beijerinckia等。在該類肥料中,微生物把有機磷轉化為可溶性無機磷,或把不溶性無機磷轉化為可溶性無機磷。硅酸鹽細菌主要指膠凍芽孢桿菌(Bacillusmucilaginosus)和環(huán)狀芽孢桿菌(B.Circulans)及其它經過鑒定的種類。B.circulans是國際承認的一種。此類菌可分解土壤中難溶的磷、鉀,此類菌發(fā)酵液中有激素類物質,在根際形成優(yōu)勢種,可抑制其它病原菌的生長,達到增產效果。李鳳汀、郝正然等人分離到硅酸鹽細菌HM8841菌株,經工業(yè)發(fā)酵研制成菌劑,該菌劑經幾年的大面積推廣應用,在缺鉀土壤上對各種農作物均表現(xiàn)出較好的增產效果,尤其在土壤速效鉀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施用該菌劑效果更明顯。5生物肥料的制備和接種自1896年在德國開始銷售專利根瘤菌培養(yǎng)制品以來,根瘤菌劑研制和應用一直在進行。但是根瘤菌的應用研究同它的理論研究相比,進展慢得多。早期遇到的一些問題今天依然存在,如接種的增產作用不穩(wěn)定,商品菌劑不保證質量,使用方法效果不好等。我國從20世紀50年代初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