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參根腐病的發(fā)生與防治_第1頁
丹參根腐病的發(fā)生與防治_第2頁
丹參根腐病的發(fā)生與防治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丹參根腐病的發(fā)生與防治

丹參根是一種廣泛種植的材料之一。在人工栽培條件下,由于藥田生態(tài)環(huán)境中生物群落多樣性差、豐富度低,病蟲害優(yōu)勢種群突出,常常發(fā)生嚴重的病蟲為害,影響到丹參植株的生長發(fā)育,導致藥材產量下降,品質變劣。丹參根腐病是由腐皮鐮刀菌[Fusariumsolani(Mart)App.etwollenw.]引起的一種土傳病害,近年來傳播蔓延較快,感病后的丹參植株長勢衰弱,嚴重時地上部枯死,根的木質部完全腐爛成黑褐色,產量顯著降低,其外觀性狀和品質均不符合藥用要求。對丹參根腐病的防治,一般化學農藥難于有效,而且濫用化學農藥還會造成農藥殘留污染,因此尋求有效的生物防治措施成為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需要。木霉屬真菌的某些種和菌株對鐮刀菌具有較強的抗生活性,因而可用作生物防治的有益微生物。本項研究從生長在不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丹參根際土樣中分離出了一批木霉菌株,通過室內拮抗試驗和田間防病增產試驗,篩選出了對丹參根腐病有較好防病作用的菌株?,F(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測定人參根腐病株的植株和根的生長狀況調查不同田塊中丹參根腐病的發(fā)生情況,觀察記載丹參根腐病株的植株及葉片生長情況,并取病株和健株的地下部分,觀察其根系生長狀況,根的木質部及維管束有無變色等。1.2病原菌的培養(yǎng)特性從田間采集病株,在室內分離、純化病原菌,鑒定、記錄病原菌在PSA培養(yǎng)基上的培養(yǎng)性狀,并在顯微鏡下觀察分生孢子、厚垣孢子的形狀和大小等。1.3木霉素的分離1.3.1克氏原螯蝦土樣采集2000~2001年從峨眉山、簡陽、南充等不同地區(qū)、不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丹參根際5~10cm深度采集土樣51份,其中,平壩地區(qū)農田生境土樣39份,峨眉山等野生生境土樣12份。1.3.2木霉的分離培養(yǎng)土樣分離木霉采用稀釋平板法。將土樣用清水稀釋制成1×10-3濃度的土壤懸浮液,接種于平板后,置25℃培養(yǎng)3d,按常規(guī)方法分離出木霉,并進行純化培養(yǎng),并根據培養(yǎng)性狀進行鑒定。1.4生長情況測定及其模型分級試驗采用對峙培養(yǎng)法。將0.5mm2的木霉和腐皮鐮刀菌菌絲塊同時接入9cm的PDA培養(yǎng)皿內,兩者相距5.0cm,設3次重復,以不接木霉菌為對照。將培養(yǎng)皿置于25℃培養(yǎng)箱中,72h后,觀察兩者的生長情況。采用拮抗指數評價拮抗作用強度,拮抗指數分級標準為:1級,木霉菌絲占據平皿100%;2級,木霉菌絲占據平皿>2/3;3級,木霉菌絲占據平皿>1/3,<2/3;4級,木霉菌絲占據平皿<1/3;5級,病原菌占據平皿100%。并挑取兩菌落交界處的氣生菌絲,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拮抗機理。1.5田間防治試驗將篩選出的木霉菌株培養(yǎng)成米糠固體制劑。采用的培養(yǎng)基配方為:米糠550g,木屑275g,白糖20g,水1000mL,裝入玻璃瓶中消毒2h,冷卻后,接種木霉培養(yǎng)5~7d備用。在田間試驗時用米糠稀釋成不同倍數施用。田間試驗于2001年在簡陽云龍進行。設置木霉制劑5.0倍土壤窩施處理,用量為10kg/667m2,以多菌靈粉劑的4000mg/kg為對照,并設空白對照。隨機排列,重復3次。播種丹參出苗后調查出苗數及丹參根腐病的發(fā)病情況,以各處理的丹參根腐病病指較空白對照的減退率計算出相對防效。并測定各處理的丹參實際產量。2結果與分析2.1莖內葉片腐爛率低近年來在四川的丹參根腐病田間的發(fā)病株率平均為10%~30%,重病田可達50%以上,嚴重影響到丹參的產量和品質。植株發(fā)病后,初期表現(xiàn)為地上莖基部的葉片變黃,后逐漸向上擴展,植株長勢較差,形似缺肥狀,嚴重時地上部枯死,近地面的莖基部壞死,地下部根的木質部呈黑褐色腐爛,僅殘留黑褐色的壞死維管束而呈干腐狀。丹參根腐病通常發(fā)生于植株的主根及部分側根,甚至在根系的一側,而另一側根系不表現(xiàn)病狀,在氣候和土壤濕度適合植株生長時,病株的未受害側根可維持上部枝葉不枯死,甚至枝葉已枯死的植株仍可長出側芽繼續(xù)生長,但一般生長明顯遲緩,長勢較弱,根較小。2.2小分生孢子座經分離鑒定,引起丹參根腐病的病原菌為腐皮鐮刀菌,即Fusariumsolani。在PSA培養(yǎng)基上,氣生菌絲體茂盛,絮狀,無色或淡黃色,易形成分生孢子座,培養(yǎng)皿反面無色。分生孢子以大分生孢子為主,孢子鐮刀狀,微彎,較短寬,3~5個隔膜,大小:25~36μm×4.5~6μm,易在分生孢子座上形成藍色粘孢團;小分生孢子數量稀少,橢圓形或近卵形,無隔或1個隔膜,大小10~18μm×3~5μm;厚壁孢子多間生,單生或2個串生于菌絲或大分生孢子內。2.3土樣中樹基木霉的分離木霉菌廣泛存在于植物的根際土壤中,且以平壩地區(qū)木霉數量多于山區(qū),用稀釋平板法分離,平均木霉的陽性土樣率為80.4%。平壩地區(qū)木霉陽性土樣率高達92.3%,而采自于峨眉山的木霉陽性土樣率為41.7%。用稀釋平板法和病原菌誘餌法共從51份土樣中分離到48個木霉菌株,經鑒定表明,其中哈茨木霉有23個,占47.9%,桔綠木霉11個,占22.9%,擬康氏木霉8個,占16.7%,其他木霉6個,占12.5%;哈茨木霉(Trichodermaharzianum)、桔綠木霉(T.citrinoriride)、擬康氏木霉(T.pseudokoningii)為其主要種群。通過室內初步篩選,獲得對鐮刀菌控制作用較好的菌株有哈茨木霉T23、T45、T120和桔綠木霉T56等。2.4不同培養(yǎng)時間對病原菌生長的影響不同木霉菌株對腐皮鐮刀菌的拮抗作用差異較大。其中以哈茨木霉T23、桔綠木霉T56的拮抗作用最好,拮抗指數為1級(表1)。隨著培養(yǎng)時間的延續(xù),病原菌菌絲生長受到明顯抑制或停止,到6d后,全被木霉菌絲所覆蓋。取木霉菌和鐮刀菌兩菌落交界處的氣生菌絲,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可見,鐮刀菌菌絲被木霉菌絲纏繞、寄生,病菌菌絲細胞變短,且病菌的孢子數量很少,而木霉的孢子量很大。說明木霉對鐮刀菌的拮抗作用方式在于營養(yǎng)和空間競爭、寄生兩種形式。2.5不同木霉處理對人參出苗的影響木霉處理對丹參根腐病具有較好的防治作用,哈茨木霉T23制劑、桔綠木霉T56制劑處理的防效分別為52.3%和55.7%,二者均與多菌靈相當。木霉處理對丹參出苗有促進作用,處理后的出苗率均高于空白對照,其中以T56制劑處理的出苗率顯著最高。試驗結果還表明,木霉處理對丹參略有增產作用,T23制劑、T56制劑處理的產量分別比空白對照增加8.21%、5.64%(表2)。3不同菌株對人參根腐病的控制作用腐皮鐮刀菌具有土壤習居性,能夠在土壤中存活和積累,一般化學農藥防治較困難,利用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控制病原菌是一種可行的措施。本研究以引起丹參根腐病的鐮刀菌為研究對象,采用室內拮抗試驗與田間試驗相結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