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史伶官傳序》課件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1頁
《五代史伶官傳序》課件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2頁
《五代史伶官傳序》課件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3頁
《五代史伶官傳序》課件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4頁
《五代史伶官傳序》課件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五代史:伶官傳序歐陽修作者介紹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謚號文忠。著名文學家、史學家,北宋中葉的文壇領袖,詩文革新運動的倡導者?!疤扑伟舜蠹摇敝?,宋代的五位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都是他的學生。他在詩、詞、文、書法、文論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為文主張切合實用,重內容,反浮靡。他的散文明暢簡潔,豐滿生動,說理透徹,抒情委婉。著作有《新五代史》、《歐陽文忠公文集》,又與宋祁等合修《新唐書》。

六一居士初謫滁山,自號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將退休于潁(yǐnɡ)水之上,則又更號六一居士。客有問曰:“六一,何謂也?”居士曰:“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笨驮唬骸笆菫槲逡粻?,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間,是豈不為六一乎?

——歐陽修《六一居士傳》

1、五代,指唐宋之間的五個朝代,即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是我國歷史上的動蕩時期。2、《舊五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成書于北宋,原名是《五代史》,也稱《梁唐晉漢周書》。是由宋太祖詔令編纂的官修史書。薛居正監(jiān)修。解

題3、《新五代史》是歐陽修編撰的紀傳體史書,屬“二十四史”之一,是唐宋以后唯一的一部私修正史。歐陽修認為舊史不宜“垂勸誡,示后世”,重新編寫了五代史。文采更是引人入勝,史料價值比《舊五代史》要略遜一籌。4、伶,舊時指戲曲演員。古稱演戲的人為伶,在宮廷中授有官職的伶人,叫作伶官。伶官也是樂官,既掌管樂隊,又負責樂器和演出安排,自己更是精通音樂之人。伶官比其他伶人的地位高。5.《伶官傳》是一篇合傳,寫敬新磨、景進、史彥瓊、郭從謙四個伶人。寫敬新磨善于諷諫,沒有貶詞。另三個人都出入皇宮,貨賂交行,偶不逞意,即陷人于罪,破家滅族,使后唐上下離心,互相猜忌,禍亂不息。6.《伶官傳序》就是歐陽修為《新五代史.伶官傳》作的序文,目的是評述伶官受寵幸而亂政的史實,總結歷史教訓,諷諫當時的北宋統(tǒng)治者,指出封建王朝的興亡,不在“天命”,主要在于“人事”,要力戒驕奢,防微杜漸,勵精圖治。7.序為一種文體,相當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編者的“按語”,它的內容或是提綱契領地評價該書內容,或者敘述著書作文的緣由,以便有助于讀者理解下面有關書或文的內容。歷史背景

在五代這53年間,先后換過四姓十四君,篡位、弒君現象屢見不鮮,戰(zhàn)亂頻仍,后唐莊宗就是被殺的一個。

莊宗稱帝后,迷戀優(yōu)伶,被伶官所惑,伶官得以重權在握。當叛亂四起時,擁有兵權的伶官史彥瓊拒不發(fā)兵,莊宗親征敗北,眾叛親離,伶官郭從謙又乘危作亂,亂箭射死莊宗。100多年后歐陽修著《新五代史》。莊宗李存勖

莊宗李存勖小名亞子,善于騎射,文武雙全。驍勇善戰(zhàn),長于謀略,唐朝末年,隨父李克用征戰(zhàn)四方,頗有功勛,后襲封晉王。南擊后梁,北卻契丹,東取河北,西并河中,使得晉國日益強盛。

公元923年,于魏州(今河北大名縣)稱帝,建立后唐。帶兵滅亡后梁,定都于洛陽。在位期間,吞并岐國滅亡前蜀,取得鳳翔、漢中及兩川,震動南方割據諸國。

后期沉湎聲色,用人無方,縱容皇后干政,重用伶人、宦官,猜忌殺戮功臣,橫征暴斂,吝惜錢財,以致百姓困苦、藩鎮(zhèn)怨憤、士卒離心。

李存勖自幼便喜歡唱戲,“常身與俳優(yōu)雜戲于庭,伶人由此用事”最終導致了國家的滅亡。早在稱帝之前,便曾因任用伶人楊婆兒為刺史,而貽誤戰(zhàn)事。他還常常用戲子名字自稱,叫自己為李天下。伶人周匝za在胡柳陂之戰(zhàn)中被梁軍俘虜,因伶人陳俊、儲德源的保護而免死。后唐滅梁后,李存勖竟然要授陳俊二人為刺史,以報答二人對周匝的救命之恩,結果被郭崇韜勸阻。他承認郭崇韜所言乃是公正之論,但最終還是任命陳俊二人為刺史,原因竟然是言而無信,愧見周匝。而當時,親軍中很多百戰(zhàn)將士都沒得到刺史之職,對此無不憤慨。

正是因為莊宗的寵幸,這些伶人做了高官,出入宮廷,作威作福,致使朝政日益敗壞。公926年,李嗣源叛變,自立為帝,擁有重兵的伶官拒不發(fā)兵,李存勖決定親征反擊卻告敗北。這時擔任皇帝的近衛(wèi)軍指揮使郭從謙乘機率部士兵作亂,火燒興教門,莊宗被亂箭射死,一名伶人揀丟棄的樂器放在李存勖尸體上,點火焚尸。李嗣源入溶陽殺盡叛臣,葬李存勖尸骨于雍陵,在西宮稱帝,是為后唐明宗。疏通文意第一段

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道理難道……(的)原因代詞,代指這個道理人的作為推究第二段世言晉王之將終也,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梁。此三者,吾遺恨也。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莊宗受而藏之于廟。其后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請其矢,盛以錦囊,負而前驅,及凱旋而納之。世人傳說生命終結,臨死推立,即位介詞,把訂立盟約動詞,給你,你的狀語后置句表示期望、命令的語氣副詞,一定官名,一般屬官等到收藏背負第三段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及仇讎已滅,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亂者四應,倉皇東出,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君臣相顧,不知所歸。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書》曰:“滿招損,謙得益。”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急急忙忙的樣子可以稱得上狀語后置狀語后置當,正當等到或者,還是所到的地方以至于多么地看截斷頭發(fā),表示甘愿掉腦袋跡象,原因出自于安樂第四段故方其盛也,舉天下之豪杰,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獨伶人也哉?

沒有人全極小的事被所溺愛的人或物智勇的人找出文章的論點和論據和結論。提出論點:

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論據:

莊宗得天下——憂勞可以興國(正面)

莊宗失天下——逸豫可以亡身(反面)得出結論:

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算一算:李存勖在公元908年、912年、923年、926年分別多少歲?想一想:這幾年里,在他身上又分別發(fā)生了什么事?[思考探究]時間事件結論教訓908年23歲與爾三矢禍智盛913年29歲系燕父子以組患勇得憂勞可以興國

II對比常多923年38歲函梁君臣之首積困盛衰之理于于豈非人事哉忽所衰926年41歲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微溺失一夫夜呼……II逸豫可以亡身15年3年莊宗大事記《過秦論》:秦之盛衰興亡過程人物表現盛(興)崛起秦孝公山河險固,信臣精卒,威振四海,百有余年發(fā)展惠文、武王、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極盛秦始皇衰(亡)滅亡秦二世一夫作難,天下響應,很快滅亡時代背景

北宋王朝建立后,隨著土地和財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統(tǒng)治集團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數民族的不斷進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銳。面對這種形勢,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恥辱,每年都要靠納幣輸絹以求茍安。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歐陽修想通過后唐莊宗李存勖的興亡史諷諫當時君王。

文章中作者通過莊宗得失天下的史實說明了國家盛衰興亡之理在于人事,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末尾又意味深長地點出“豈獨伶人也哉”。

請同學們在古今歷史上尋找一些事例來加以補充說明。

不拘文本,延伸拓展商紂王“好酒淫樂,嬖(壁音)于婦人妲已”,荒淫殘暴,最終落得個葬身火海的下場。楚懷王貪婪成性,閉目塞聽,棄屈子的諍言于不顧,最后落得個客死他鄉(xiāng)的結果。南唐后主沉迷于詩畫歌舞中,不理朝政,最后落得個亡國奴的悲慘命運。夫差縱情于聲色犬馬,酒池肉林中,不思國事,最后只能是自刎而死的下場。唐玄宗重色思傾國,三千寵愛于一身,從此君王不早朝,最后天寶危機,釀成安史之亂。

一個個王朝如四季般不斷輪回,一幕幕悲劇如連續(xù)劇般不斷不演,讓人唏噓!歷史就像一位老者,時時警醒著我們!所以,不能讓歷史的悲劇重演!而唐太宗吸取前人教訓,虛心納諫,勵精圖治,迎來“貞觀之治”,名垂青史。齊威王廣泛采納各方面的批評意見,興利除弊,換來了諸侯“皆朝于齊”的盛世局面。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激勵自己的斗志,以圖復國,終于天不負苦心人,三千越甲竟吞吳,報仇雪恨。所以,興衰成敗,不在天命,而在人事?!柏M獨伶人也”,國家滅亡都是伶人惹的禍嗎?[回答問題]

反問,強調逸豫亡身不限于伶人,更重要的原因是君王一貫奉行的“兔死狗烹”的問題,李存勖對賢能無休止的猜忌、陷害。歐陽修把后唐滅亡的原因歸結于寵幸令人,目的是為了諷諫北宋統(tǒng)治者不要忘記歷史教訓,使文章闡述的道理更具有普遍性和現實意義。指兔子死了,獵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給統(tǒng)治者效勞的人事成后被拋棄或殺掉?!狙a充——殺害功臣】

郭崇韜,字安時,代州雁門人。五代十國時期后唐宰相、名將、軍事家、戰(zhàn)略家。歷仕兩代三主,奇襲滅梁以某議佐命之臣功居第一,賜鐵券,恕十死。及平巴蜀,宣暢軍威幾至極盡。一旦被讒,首領莫保。

由于滅梁建立首功,郭崇韜被任命為鎮(zhèn)州和冀州節(jié)度使,進封為趙國公,還獲賜鐵券,可以免除十死。郭崇韜因此在后唐朝廷上下威望大增,文臣武將對他都很佩服。滅梁初期,稍微收取了一些財物,親友有的提醒他,郭崇韜則說:“我職務顯要,俸祿和賞賜巨萬,這點東西根本沒放在眼里,但是后梁卻是賄賂成風,現在后梁已亡,舊將剛剛投奔過來,如果堅決拒絕,那他們心里就會不安,我本無私心,東西放在我這里,就等于公庫,用時我會獻出來的?!惫?,在李存勖舉行郊禮的時候,郭崇韜把家產如數貢獻出來,用以賞賜眾將和大臣們。郭崇韜雖然心底無私,但這種做法卻不太好,以后他就是吃了這個虧,遭李從襲、向延嗣、馬彥珪和神閔敬皇后劉氏聯手構陷貪污納賄,蒙冤被杖斃而死,其五子全遇難,兩孫子幸存。

文章總結了后唐莊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歷史教訓,闡明了國家盛衰取決于人事,“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諷諫北宋統(tǒng)治者應力戒驕奢,防微杜漸,勵精圖治。借古諷今

國家盛衰興亡,尚且與人事有關,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那么集體、個人的命運更該與人事緊密相連。憂勞可以使集體不斷壯大,使個人事業(yè)蒸蒸日上;逸豫則同樣可以亡身。請同學們在現實生活中舉例說明。首先,要注重生活中的細節(jié),防微杜漸,謹言慎行。其次,要親賢臣,遠小人,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勤勞的精神。最后,要有憂患意識,保持謙遜的生活態(tài)度。

有些政府干部,先前艱苦奮斗,深入群眾,有口皆碑,政績顯著。一旦身居高位,掌握實權,因為有個人嗜好,貪圖逸豫,被別有用心者充分利用,拉攏腐蝕,開始拿一點,后來多拿點,拿去了國家的財產,拿丟了自己的前途,拿掉了家庭的幸福。

許多民營企業(yè)家(如山西煤老板)白手起家,以汗水澆鑄輝煌,以誠信樹立品牌。一旦功成名就,腰纏萬貫,便張開巨嘴大吃,吃果子貍,吃活蝎,吃河豚,吃黃金宴……吃倒了品牌,吃去了信譽,吃掉了未來。

有些基層領導一步一個腳印,艱苦卓絕,帶領群眾走上致富道路,建設小康村,億元村。但是成就事業(yè)之后,獨斷專橫,飛揚跋扈,揮金如土,紙醉金迷,儼然一個土皇帝。最終身陷囹圄,悔不當初。

有的知識分子,年輕時志存高遠,埋頭苦干,成就輝煌事業(yè),成為知名教授。得志之時便猖狂,或迷戀女色,沉溺享樂,身敗名裂;或貪圖金錢,拋棄事業(yè),專事“招研”培訓,斯文掃地。《伶官傳序》總起提出論點:盛衰之理,是天命也是人事分說正面后唐莊宗得天下憂勞可以興國分說反面后唐莊宗失天下逸豫可以亡身啟示做事要居安思危,謹小慎微,防微杜漸小心玩物喪志,不要滿足于表面的虛榮總結得出結論禍患常積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論證結構:總分總論證方法:舉例論證、對比論證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滿招損,謙得益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永遠牢記理解性默寫理解性默寫1.《伶官傳序》開頭在一聲感嘆之后,發(f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沉痛追問和感慨,這一嘆一問,為全文奠定了嘆惋的感情基調。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2.《伶官傳序》中引用完《尚書》中的話后,順勢引申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對宗的“成敗之跡”做了理論性的概括,說明盛衰之理的本源在于“人事”。憂勞可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