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一模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59_第1頁
中考一模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59_第2頁
中考一模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59_第3頁
中考一模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59_第4頁
中考一模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59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中考一模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肇源縣初四畢業(yè)班第一次摸底考試

語文試題

考生注意:

1、考生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到試卷和答題卡規(guī)定的位置。

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

3、非選擇題用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書寫作答,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

4、考試時間120分鐘。

5、全卷分三部分,基礎(chǔ)知識部分24分,閱讀部分46分,作文部分50分,總分120。

一、基礎(chǔ)知識積累與運用(24分)

1.根據(jù)拼音寫漢字,要求規(guī)范、工整、美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句話出自《周易》,意思是天道運行,剛健有力,永無止息,而君子處世,也應該遵(xún)天道,剛毅堅韌,持之以恒,努力前進,永不懈(dài)。這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也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

2.下列詞語中,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娉婷(pīng)脊梁(jǐ)憂戚(qī)沉甸甸(diān)

B.解剖(pōu)游弋(yì)灰燼(jìn)間不容發(fā)(fà)

C.寬宥(yòu)麾下(huī)竹篙(hāo)金戈鐵馬(gē)

D.箴言(zhēn)窈窕(yáo)豢養(yǎng)(huàn)風雪載途(zài)

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運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在電影《滿江紅》中,眾將士們精忠報國,前仆后繼,感動和激勵著大眾。

B.對待學習應采取認真的態(tài)度,那種不求甚解的學習態(tài)度是不可取的。

C.“一帶一路”項目讓斯里蘭卡搭上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快車,也讓西方的謊言不攻自破。

D.為了召喚鸚鵡可可,勞倫茲在車站人群中突然發(fā)出嚎聲,這聲音如雷貫耳,響徹云霄,驚得周圍的人目瞪口呆。

4.下列語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小張告訴小王,睡前看電視時間太長或玩手機時間太長,都會導致他難以入睡。

B.一個人未來發(fā)展的好壞,關(guān)鍵在于生活環(huán)境對他的影響,以及他自身努力的程度。

C.隨著社區(qū)醫(yī)院的開工建設(shè),不僅能夠補齊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的短板,同時還有助于促進縣域經(jīng)濟發(fā)展。

D.共享單車智慧化管理,可以精準調(diào)度車輛,能很大程度上解決車輛分布不合理。

5.下列選項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史記》是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戰(zhàn)國策》是劉向編輯的國別體史書。

B.“世先生同在桑梓"高鄰,你曉得我今日沒有米”中的“世先生"高鄰”均為敬稱。

C.艾青是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史上的著名詩人,被稱為“太陽與火把"的歌手。其成名作《光的贊歌》贊美了“光”這一神奇的物質(zhì),贊美了“光"帶來的社會文明,以及“像光一樣堅強”的社會正義。

D.《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歌頌農(nóng)民起義的長篇白話小說。小說把英雄好漢們聚居的八百里水泊梁山描繪成一個“八方共域,異姓一家"的理想社會。

6.用課文原句填空。

(1)_________,萬鐘于我何加焉?。ā遏~我所欲也》)

(2)安得廣廈千萬間,_________?。ǘ鸥Α睹┪轂榍镲L所破歌》)

(3)________,學詩謾有驚人句。(李清照《漁家傲》)

(4)九曲黃河萬里沙,_______。(劉禹錫《浪淘沙》)

(5)古代文人常用詩詞抒發(fā)自己的抱負。杜甫的“_,_”(《望岳》)化用孔子名言表達了自己勇于攀登高峰、俯視一切的氣概和卓然獨立、兼濟天下的萬丈豪情;辛棄疾的“_______,____"(《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直接抒發(fā)了建功立業(yè)的愛國激情和雄心壯志。

7.在下面文字的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

漢字筆順規(guī)則是人們在長期的書寫規(guī)范實踐中不斷總結(jié)和歸納形成的,①__________?;疽?guī)則包含先橫后豎、先撇后捺、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先外后里、先外后里再封口、先中間后兩邊、先兩邊后中間。補充規(guī)則包含點的筆順規(guī)則、半包圍結(jié)構(gòu)的筆順規(guī)則。②__________,既有利于把漢字寫得端正勻稱,又能提高在辭書或索引里查檢漢字的效率。如若不然,那么漢字的書寫和檢索都會出現(xiàn)問題。

8.《周易》:“君子乾乾,君子謙謙,君子夬夬?!?/p>

針對“課間圈養(yǎng)"現(xiàn)象,人民日報評論稱“不該消失的課間10分鐘”;白巖松認為“課間10分鐘都難走出教室的孩子,如何撐起一個民族的健康"。身為學生的你又是如何看待的?請有理有據(jù)地闡述自己的觀點,140字左右。

二、閱讀理解與分析(46分)

(一)(19分)

【古詩詞閱讀】

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完成下面小題

行路難(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9.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金樽清酒”“玉盤珍羞"描繪豪華盛大的宴飲場面,營造了歡樂的氣氛。

B.“冰塞川”“雪滿山"兩個比喻不僅將抽象的概念化為具體可感的形象,而且因其帶有濃厚的夸張色彩使兩句詩頗具豪放的氣勢。

C.“閑來”“忽復"兩句連用兩個歷史典故,含蓄地表達了詩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詩中三字短句寫出詩人感到前路艱難,但終究在迷茫中看清方向,內(nèi)心安定。

10.臨近中考,你的壓力很大,接連幾次考試不理想的成績更是讓你無限苦悶,你會用這首詩中的哪兩句來鼓勵自己,為什么?

【古文閱讀】

閱讀文言文,完成各題。

【甲】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袝r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酈道元《三峽》)

【乙】

熙寧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龍山人張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扇。明年春,水落,遷于故居之東,東山之麓。升高而望,得異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岡嶺四合,隱然如大環(huán),獨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適當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際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風雨晦明之間,俯仰百變。山人有二鶴,甚馴而善飛,旦則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縱其所如,或立于陂(bēi)田①,或翔于云表;暮則傃②東山而歸,故名之曰“放鶴亭"。

(選自蘇軾《放鶴亭》有刪減)

[注]①陂(bēi)田:水邊的田地。②傃(sù):朝、向。

1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實詞的含義。

①略無闕處___闕:___

②屬引凄異___引:___

③而山人之亭適當其缺適:___

④故名之曰“放鶴亭”名:___

12.選出下列句中加點虛詞含義、用法相同的一項()

A.其間千二百里其一犬坐于前(《狼》)

B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C.遷于故居之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大道之行也》)

D.升高而望___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醉翁亭記》)

13.選出畫波浪線句子停頓恰當?shù)囊豁棧ǎ?/p>

A.旦則/望西山/之缺/而放焉B.旦/則望/西山之缺而/放焉

C.旦則望/西山/之缺而放/焉D.旦/則/望西山之缺/而放焉

14.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兩個句子的意思。

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②縱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

15.對甲、乙兩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作者酈道元先總體描繪三峽概貌,突出其雄偉氣象;接下來按照四季特點不同,具體描繪四季景色。

B.【乙】文中彭城山的特點是山勢連綿、山崗從四面合攏,放鶴亭就建在該山的山頂上。

C.【甲】、【乙】兩文語言風格相似,都使用了大量極富表現(xiàn)力的駢散句,語言清新俊逸。

D.【甲】、【乙】兩文均寫出了山連綿起伏、草木生長茂盛的特點。

(二)(6分)

閱讀下列非連續(xù)性文本,完成下面小題。

【文段一】

①中國龍起源于新石器時代早期,距今約8000年。遼寧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遺址出土的“龍形堆塑”,是我國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年代最早、形體最大的龍。

②龍的形成歷來眾說紛紜。古時人們的生產(chǎn)和生活都依賴于雨水,雨水適度,牧草豐茂,谷物有成;雨水乏缺,葉草干枯,百谷旱絕;雨水過量,人畜受淹,農(nóng)田泡湯。古人猜想一定有一個“神物”掌管著一切,它能興云降雨、翻江倒海,在土壤干涸急需甘霖滋潤時能夠降下喜雨。于是一個集飛禽、走獸、水族及自然天象之精華于一身的虛擬組合——龍形成了。

【文段二】

①龍這一虛擬出的神靈形象,其組合物象流傳比較廣泛的說法是駱駝頭、鹿角、虎眼、馬齒、牛耳、蛇身、鯉魚鱗、鷹爪、泥鰍尾。龍身如蛇,靈敏矯?。积堶[如魚鱗,井然有序;龍爪如鷹爪,扎實有力;龍角如鹿角,華美穩(wěn)重。集如此多的優(yōu)勢于一身的組合自然是萬物之靈,它的身上自然也寄托了人們美好的愿望。人們將自己對身外世界的畏懼、疑惑、想象、依賴、崇拜等都貫穿、體現(xiàn)到龍的組合中了。龍成為靈異、祥瑞之物。古人把生物分成毛蟲(披毛獸類)、羽蟲(鳥類)、介蟲(有甲殼類)、鱗蟲(有鱗之魚類及有翅之昆蟲類)和人類五大類。龍是鱗蟲之長,在百蟲蠢動、疫病益發(fā)之時,龍出則百蟲伏藏。從審美的角度來看,龍無疑是古人的一種藝術(shù)創(chuàng)造。它的形成過程,是“美"的因素集納的過程,其間體現(xiàn)著古人的神話猜想、審美感受和藝術(shù)情趣。

②除了能興云降雨,使百蟲伏藏,龍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還是權(quán)勢、高貴、尊榮的象征。封建社會皇帝頭戴雙龍戲珠金冠,身穿龍袍,手持龍鈕玉印,自稱真龍?zhí)熳?,希望擁有龍的威嚴、精神和本領(lǐng)。龍還具有出類拔萃,不同凡俗的文化象征意義。龍是神物,非凡人可比,所以人們常常把那些志向高潔、行為不俗,很有本事、有成就的人稱為“龍”。

③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黃帝、炎帝等中華民族的始祖都是“龍子"。自然,我們這些炎黃子孫也就是“龍的傳人”了。

【文段三】

①語言是文化的載體,龍文化深深熔鑄在漢語中,和龍有關(guān)的成語比比皆是,且大都體現(xiàn)出了正面色彩。“生龍活虎"龍馬精神”“龍鳳呈祥"龍騰虎躍”“飛龍在天"虎嘯龍吟”“車水馬龍"臥虎藏龍”“龍飛鳳舞"望子成龍”“葉公好龍"龍游天下”……它們無不體現(xiàn)了中國人對龍獨有的敬仰與崇拜情結(jié)。甚至在給下一代取名字時,“龍"字也時常成為寵兒。

②值得一提的是,在西方語言中也有龍,但西方的dragon,翅膀是極有力的攻擊武器,長相怪誕,往往是邪惡的象征,這與我們中國龍勇敢、威嚴、吉祥的寓意截然相反。

16.下列對以上三個文段說法錯誤一項是()

A.【文段一】開頭引出說明對象,文段內(nèi)容主要是介紹了中國龍的起源和龍形成的原因。

B.【文段二】中第①段中加點部分“比較廣泛的”的相當于“比較普遍的”,限定了范圍。

C.“龍”形成過程是“美的因素集納的過程”,具體表現(xiàn)為選取了蛇身的靈敏矯健。

D.“龍年說龍”,所選文段表現(xiàn)出中國人對于作為民族精神象征的中國龍有著超乎尋常的青睞。

17.【文段三】第②段中劃線句運用__________的說明方法,說明了_____。

18.玉兔辭舊歲,金龍迎新春。2024,甲辰龍年到來,中國人對龍年也有著更多美好期許。龍是意蘊獨特的符號,下列諺語、成語都和“龍"有關(guān),請你借助文中的相關(guān)知識,分別說明它們表現(xiàn)了人們怎樣的愿望以及這種愿望產(chǎn)生的原因。

①二月二,龍?zhí)ь^;大倉滿,小倉流。

②望子成龍

(三)(9分)

閱讀下面議論性文本,完成下面小題。

巧借外力助己成功

①《韓非子》里有一個關(guān)于大蛇和小蛇的故事,耐人尋味,大蛇與小蛇相銜而行,人曰“神君”而避之。在這里,顯然是小蛇利用了大蛇,得以遷徙;大蛇利用了小蛇,得以安全逃生。作者意在告訴人們:巧借外力,助己成功。

②小溪流沒有磅礴的氣勢,卻憑借著險峻的地勢,將豪情灑滿大地;蒲公英沒有飛翔的能力,卻憑借著風的吹拂,將種子撒向山川大地;紫藤蘿沒有挺拔的軀干,卻憑借著攀緣樹木,向世人展示自己的美麗。大自然向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變幻無窮、美妙多姿的世界,他向我們展示了一個自然規(guī)律:萬物之美麗,都要借助外物的支持。

③“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lǐng)風騷數(shù)百年。"縱觀歷史,古代圣賢之所以能流芳百世,無不是因為他們善于借助外力來完善自己。儒家創(chuàng)始人孔子,可謂圣人,他都能做到不恥相師,向自己的弟子學習,用“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來激勵后世之人要善于向他人學習。唐太宗提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正因為他善于借鑒、學習,才成為一代賢君……古人善于借鑒和學習的品質(zhì)成就了他們,也影響了后人。

④對自然和人生來說,借鑒思想如此重要,對一個國家來說又何嘗不是呢?回顧歷史,清政府閉關(guān)鎖國,看不到世界格局的變化,沒有及時借助先進科技發(fā)展國力,以致積貧積弱、民不聊生。新中國成立后,中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改革開放以來,借鑒先進科學技術(shù)和管理技能,極大地推動了中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讓人們的生活富裕了起來。中國人民憑著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借助歷史發(fā)展的客觀條件,建設(shè)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強國,迎來了祖國的經(jīng)濟騰飛和人民的安居樂業(yè)。

⑤當然,我們提倡的借鑒,并不是無原則的全盤肯定,而是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將他山之石為我所用。對于那些有損國家、社會和集體利益的東西,還需要勇敢地站出來,與之做堅決的斗爭!

⑥在這世界上,沒有誰是孤島,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學子,要積極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充分利用客觀條件,會“借”、善“借”,才能取得成功。

19.下列對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選文的中心論點是“巧借外力,助己成功”,作者從自然、人生、國家三個方面論證了中心論點,層次分明,結(jié)構(gòu)嚴謹。

B.選文③段“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lǐng)風騷數(shù)百年"是道理論據(jù),證明中心論點。

C.選文④段畫線句子運用反問,引人思考,在結(jié)構(gòu)上起到承上啟下過渡作用。

D.選文語言精練,說理深入淺出、易于理解,并對青年學子提出了殷切希望。

20.選文第④段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

21.選文第⑤段有什么作用?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說說你對第⑥段畫線“會借、善借”的理解?

(四)(12分)

閱讀下面文學類文本,完成下面小題。

溫暖的葦花

①蘆葦?shù)幕?,最不像花,像是用輕軟的絲絮絮出來的。

②出城,逢到有河的地方,有溝的地方,就能看到它。不是一棵一棵單獨生長,要長,就是一片,一群。(a)擠擠挨挨,勾肩搭背,親親密密。它們是最講團結(jié)精神的。這一點,比人強。人有時喜歡離群索居,喜歡特立獨行。所以,人容易孤獨,而蘆葦不。

③風吹,滿天地的葦花,齊齊地,朝著一個方向致意。它讓我想起“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那樣的詩句來,那是極具蒼茫寥廓,極具凄冷迷離的景象??墒?,我眼前的葦花不,一點也不,我看到的,是一團一團的溫暖。(b)冬陽下,它像極慈眉善目的老婦人的臉,人世迢迢,歷盡滄桑,終歸平淡與平靜。

④我一步一步下到河沿,攀折了兩枝最茂盛的葦花。一旁的農(nóng)人經(jīng)過,看我一眼,笑笑。走不遠,復又回過頭來看我一眼,笑笑。他一定好笑我的行為,采這個做什么呢!

⑤我是要把它帶回家的。家里有花瓶,靛青色的,上面拓印著一片一片肥碩的葉。這是我的一個學生,在江西讀書,不遠千里給我捎回來的?;ㄆ刻螅瑳]有花能配它。插兩枝葦花進去,卻剛剛好。葦花伸出長長的脖頸,在我的花瓶上方笑,綿軟、溫柔,一團和氣。

⑥來我家的人看到,驚奇一聲,這不是蘆葦嗎!

⑦當然是。尋常的物,換了一個環(huán)境,就顯出不尋常來。有一句話講,環(huán)境造就人。其實,環(huán)境也造就物的。

⑧我的老父親看到,卻吃吃笑出聲來。他說,丫頭,虧你想得出。我知道父親笑什么,老家遍地蘆葦,沒人拿它當寶貝的。

⑨冬天,農(nóng)閑。家家要做的事,就是去溝邊河邊割蘆葦,運回家當柴火。一叢一叢的蘆葦?shù)瓜?,葦花受了驚嚇,撲撲撲,四下飛散,飛絮滿天。農(nóng)人的頭上身上,都沾滿葦花。他們把它當塵一樣,隨便拍拍,輕描淡寫。彎腰,卻在小鳥用葦花壘成的窩里,撿到幾只還溫熱著的鳥蛋。他們很高興地把鳥蛋揣進懷里,哪里顧得上半空中,鳥的凄凄鳴叫呢。他們的眼前,晃過家里幾個孩子的小臉。請原諒,貧窮年代,那是孩子的美食。

⑩我的祖母用葦花絮過枕頭和尿墊。她稱葦花叫茅花?!澳莻€時候,天冷得嘎嘎叫啊,我的手凍得裂了口子,還是一條溝一條溝去摘茅花,摘回來給你爸絮枕頭,絮尿墊。茅花軟乎乎的,我的兒子枕在上面睡在上面就不冷了?!弊婺该空f到這兒,就停下來,眼神里波光乍現(xiàn)。她想起她初為人母的幸福時光了,多遙遠哪。而我,總會在她的話里,發(fā)好一會兒的呆。我轉(zhuǎn)身,看著頭發(fā)已漸灰白的父親想,這么老的父親,也是被他的母親疼大的。人類之所以能夠生生不息,就是因為這樣的愛啊,年年復年年,如葦花。

也見過村人用葦花編毛窩的。這是一種草鞋,編出的毛窩,像毛茸茸的小船兒。天寒地凍,凍僵的雙腳,伸進毛窩里,又輕軟,又暖和。人被凍僵的神經(jīng),也一下子活絡(luò)起來。貧窮年代,它默默無聞地,溫暖了多少雙腳??!

現(xiàn)在,毛窩已很少見了。今年,我去一個山溝溝游玩,在一間供游人游覽的舊作坊里,赫然見到毛窩。它們被染成五顏六色,一雙一雙串在一起,掛在墻上,成了藝術(shù)品。

22.下列關(guān)于文章內(nèi)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通過記敘作者采來蘆葦做裝飾品,回憶起小時候故鄉(xiāng)溝溝坎坎里的蘆葦給人們帶來的溫暖,,表達了作者對蘆花的贊美與懷念之情。

B.文中第②段畫波浪線的句子運用對比手法,寫出了人喜歡獨處,特立獨行的特點。

C.第⑨段農(nóng)人不顧鳥兒的凄凄鳴叫把鳥蛋揣進懷里的行為,在那個貧窮的時代是可以被人理解的。

D.本文語言獨具特色,大量使用修辭和短句,語言生動活潑又明快凝練。

23.根據(jù)要求,在橫線處填空。

(1)a處的“挨挨擠擠"親親密密”,從用詞的角度來看屬于運用__________,富有韻律感,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葦花成片生長,表達了作者對葦花的喜愛之情。

(2)b處運用的修辭手法是_____________,寫出了葦花__________的特點。

24.說說標題“溫暖的葦花"有什么好處。

25.請結(jié)合全文說說作者為什么對葦花有著深厚的情感。

三、作文(50分)

26.閱讀下面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或許有一個人就是你的一盞燈,照亮了你的天空;或許有一本書、一句話點亮了你的智慧。

以“致敬我心中的那盞燈”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1)詩歌、戲劇除外,文體不限。(2)表達真情實感,不得套寫、抄襲。(3)文章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4)字數(shù)600字以上。肇源縣初四畢業(yè)班第一次摸底考試

語文試題

考生注意:

1、考生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到試卷和答題卡規(guī)定的位置。

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

3、非選擇題用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書寫作答,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

4、考試時間120分鐘。

5、全卷分三部分,基礎(chǔ)知識部分24分,閱讀部分46分,作文部分50分,總分120。

一、基礎(chǔ)知識積累與運用(24分)

1.根據(jù)拼音寫漢字,要求規(guī)范、工整、美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句話出自《周易》,意思是天道運行,剛健有力,永無止息,而君子處世,也應該遵(xún)天道,剛毅堅韌,持之以恒,努力前進,永不懈(dài)。這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也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

【答案】循;怠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字形。

遵循(xún):指遵照、遵守、遵從。

懈?。╠ài):懶散;松勁。

2.下列詞語中,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娉婷(pīng)脊梁(jǐ)憂戚(qī)沉甸甸(diān)

B.解剖(pōu)游弋(yì)灰燼(jìn)間不容發(fā)(fà)

C.寬宥(yòu)麾下(huī)竹篙(hāo)金戈鐵馬(gē)

D.箴言(zhēn)窈窕(yáo)豢養(yǎng)(huàn)風雪載途(zài)

【答案】B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字音。

A.沉甸甸(diān)——diàn;

C.竹篙(hāo)——gāo;

D.窈窕(yáo)——yǎo;

故選B。

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運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在電影《滿江紅》中,眾將士們精忠報國,前仆后繼,感動和激勵著大眾。

B.對待學習應采取認真的態(tài)度,那種不求甚解的學習態(tài)度是不可取的。

C.“一帶一路”項目讓斯里蘭卡搭上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快車,也讓西方的謊言不攻自破。

D.為了召喚鸚鵡可可,勞倫茲在車站人群中突然發(fā)出嚎聲,這聲音如雷貫耳,響徹云霄,驚得周圍的人目瞪口呆。

【答案】D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詞語辨析和運用。

A.前仆后繼: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繼續(xù)跟上去。英勇斗爭,不怕犧牲。此處形容眾將士們?yōu)榱藝矣⒂聭?zhàn)斗,不怕犧牲的精神,是恰當?shù)模?/p>

B.不求甚指:只求得個大概,不求徹底了解。常指學習或研究不認真、不深入。此處形容那種對待學習態(tài)度不認真,只滿足于表面的了解,不求深入理解的情況,是準確的;

C.不攻自破:不用攻擊就自動破滅,形容情節(jié)、論點虛謬,經(jīng)不起反駁、攻擊。此處形容西方的謊言在“一帶一路"項目的成功面前自然被揭穿,是貼切的;

D.如雷貫耳:響亮得像雷聲傳進耳朵里。多形容人的名聲大。此處形容勞倫茲發(fā)出的聲音大,使用不恰當?!罢鸲@”更符合語境;

故選D。

4.下列語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小張告訴小王,睡前看電視時間太長或玩手機時間太長,都會導致他難以入睡。

B.一個人未來發(fā)展的好壞,關(guān)鍵在于生活環(huán)境對他的影響,以及他自身努力的程度。

C.隨著社區(qū)醫(yī)院的開工建設(shè),不僅能夠補齊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的短板,同時還有助于促進縣域經(jīng)濟發(fā)展。

D.共享單車智慧化管理,可以精準調(diào)度車輛,能很大程度上解決車輛分布不合理。

【答案】B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病句辨析。

A.表意不明,“他"指代不明,可把“他”改為“人";

C.成分殘缺,缺少主語,應刪去“隨著”;

D.成分殘缺,“解決"后面缺少與之搭配的賓語中心詞,應在句末添加“的問題”;

故選B。

5.下列選項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史記》是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戰(zhàn)國策》是劉向編輯的國別體史書。

B.“世先生同在桑梓"高鄰,你曉得我今日沒有米”中的“世先生"高鄰”均為敬稱。

C.艾青是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史上的著名詩人,被稱為“太陽與火把"的歌手。其成名作《光的贊歌》贊美了“光”這一神奇的物質(zhì),贊美了“光"帶來的社會文明,以及“像光一樣堅強”的社會正義。

D.《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歌頌農(nóng)民起義的長篇白話小說。小說把英雄好漢們聚居的八百里水泊梁山描繪成一個“八方共域,異姓一家"的理想社會。

【答案】C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文學文化常識識記。

D.有誤,艾青的成名作是《大堰河——我的保姆》。作者通過對自己的乳母的回憶與追思,抒發(fā)了對貧苦農(nóng)婦大堰河的懷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贊美之情,從而激發(fā)人們對舊中國廣大勞動婦女悲慘命運的同情,對這“不公道的世界”的強烈仇恨?!豆獾馁澑琛穼懹?978年,是詩人艾青的現(xiàn)代詩歌作品,不屬于成名作;

故選D。

6.用課文原句填空。

(1)_________,萬鐘于我何加焉?。ā遏~我所欲也》)

(2)安得廣廈千萬間,_________?。ǘ鸥Α睹┪轂榍镲L所破歌》)

(3)________,學詩謾有驚人句。(李清照《漁家傲》)

(4)九曲黃河萬里沙,_______。(劉禹錫《浪淘沙》)

(5)古代文人常用詩詞抒發(fā)自己的抱負。杜甫的“_,_"(《望岳》)化用孔子名言表達了自己勇于攀登高峰、俯視一切的氣概和卓然獨立、兼濟天下的萬丈豪情;辛棄疾的“_______,____”(《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直接抒發(fā)了建功立業(yè)的愛國激情和雄心壯志。

【答案】①.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②.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③.我報路長嗟日暮④.浪淘風簸自天涯⑤.會當凌絕頂⑥.一覽眾山?、?了卻君王天下事⑧.贏得生前身后名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古詩文名句默寫。默寫題作答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文的內(nèi)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nèi)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本題中“辯、禮義、俱歡顏、嗟、簸、贏得"等字詞易寫錯。

7.在下面文字的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

漢字筆順規(guī)則是人們在長期的書寫規(guī)范實踐中不斷總結(jié)和歸納形成的,①__________?;疽?guī)則包含先橫后豎、先撇后捺、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先外后里、先外后里再封口、先中間后兩邊、先兩邊后中間。補充規(guī)則包含點的筆順規(guī)則、半包圍結(jié)構(gòu)的筆順規(guī)則。②__________,既有利于把漢字寫得端正勻稱,又能提高在辭書或索引里查檢漢字的效率。如若不然,那么漢字的書寫和檢索都會出現(xiàn)問題。

【答案】①.分為(包括)基本規(guī)則和補充規(guī)則兩部分。②.遵守(掌握)漢字筆順規(guī)則。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補寫。

(1)根據(jù)空處前文“漢字筆順規(guī)則是人們在長期的書寫規(guī)范實踐中不斷總結(jié)和歸納形成的”可知,空缺處與前文構(gòu)成一個完整意思,有總括作用;根據(jù)空處后文“基本規(guī)則包含……"補充規(guī)則包含……”可知,是對規(guī)則的分述,因此,可填“分為(包括)基本規(guī)則和補充規(guī)則兩部分";

(2)根據(jù)空處后文“既有利于……又能提高……”可知,是掌握漢字筆順的好處(或重要性),空處部分應是談“既有利于……又能提高……"闡述主題(或說明對象),因此,可填“遵守(掌握)漢字筆順規(guī)則”。

8.《周易》:“君子乾乾,君子謙謙,君子夬夬。"

針對“課間圈養(yǎng)”現(xiàn)象,人民日報評論稱“不該消失的課間10分鐘";白巖松認為“課間10分鐘都難走出教室的孩子,如何撐起一個民族的健康”。身為學生的你又是如何看待的?請有理有據(jù)地闡述自己的觀點,140字左右。

【答案】示例:我對“課間圈養(yǎng)"持反對態(tài)度。根據(jù)專家視點來看,如果不能保證“課間10分鐘”的身體活動,學生很容易會生理紊亂、久坐成疾,不利于身心健康發(fā)展,還可能阻礙社會適應能力發(fā)展。所以,學校要杜絕教師占用課間10分鐘,開展一些做操、健身等活動;學校要采取有效的監(jiān)控機制,保障考課間10分鐘的質(zhì)量。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觀點的表達。

解答此題,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觀點,很顯然,應對“課間圈養(yǎng)"持反對態(tài)度,然后言簡意賅地闡述理由。要言之成理。還要注意字數(shù)要求。

示例:我對“課間圈養(yǎng)”持反對態(tài)度。保障課間活動時間,既是尊重教育教學規(guī)律的體現(xiàn),也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必然要求。讓學生走出教室,在充足的、有保障的、沒有壓力的課間,自由活動大有裨益,既可以放松身心、保護視力,還有助于恢復注意力,提升下一節(jié)課的學習效果,這比違反天性地讓學生久坐教室要有益得多。

二、閱讀理解與分析(46分)

(一)(19分)

【古詩詞閱讀】

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完成下面小題

行路難(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9.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金樽清酒"玉盤珍羞”描繪豪華盛大宴飲場面,營造了歡樂的氣氛。

B.“冰塞川"雪滿山”兩個比喻不僅將抽象的概念化為具體可感的形象,而且因其帶有濃厚的夸張色彩使兩句詩頗具豪放的氣勢。

C.“閑來"忽復”兩句連用兩個歷史典故,含蓄地表達了詩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詩中三字短句寫出詩人感到前路艱難,但終究在迷茫中看清方向,內(nèi)心安定。

10.臨近中考,你的壓力很大,接連幾次考試不理想的成績更是讓你無限苦悶,你會用這首詩中的哪兩句來鼓勵自己,為什么?

【答案】9.D10.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因為這兩句詩表達了對理想信念的執(zhí)著追求和自信、樂觀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人們往往在身處逆境、苦悶時用這兩句詩來激勵自己。

【解析】

【9題詳解】

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和辨析。

D.有誤,“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詩人用三字短句抒發(fā)感慨,寫出詩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艱難時,產(chǎn)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憤情緒,并未在迷茫中看清方向,內(nèi)心也并未安定;

故選D。

【10題詳解】

本題考查古詩文名句理解和運用。在這首詩中,“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边@兩句詩最為適合。這兩句詩意味著盡管面臨困難和挑戰(zhàn),但要堅信總會有乘風破浪的時候,到時掛上云帆,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這兩句詩不僅表達了對未來的樂觀預期,也體現(xiàn)了一種堅韌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在面臨中考壓力、考試成績不理想等困境時,這種精神可以激勵自己保持積極態(tài)度,繼續(xù)努力。當人們身處逆境、感到苦悶時,這兩句詩可以提醒他們保持信念,相信未來會有好的轉(zhuǎn)變,從而激發(fā)他們克服困難、迎接挑戰(zhàn)的勇氣。根據(jù)以上分析作答即可。

【古文閱讀】

閱讀文言文,完成各題。

【甲】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袝r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酈道元《三峽》)

【乙】

熙寧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龍山人張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扇。明年春,水落,遷于故居之東,東山之麓。升高而望,得異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岡嶺四合,隱然如大環(huán),獨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適當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際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風雨晦明之間,俯仰百變。山人有二鶴,甚馴而善飛,旦則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縱其所如,或立于陂(bēi)田①,或翔于云表;暮則傃②東山而歸,故名之曰“放鶴亭”。

(選自蘇軾《放鶴亭》有刪減)

[注]①陂(bēi)田:水邊的田地。②傃(sù):朝、向。

1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實詞的含義。

①略無闕處___闕:___

②屬引凄異___引:___

③而山人之亭適當其缺適:___

④故名之曰“放鶴亭"名:___

12.選出下列句中加點虛詞含義、用法相同的一項()

A.其間千二百里其一犬坐于前(《狼》)

B.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C.遷于故居之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大道之行也》)

D.升高而望___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醉翁亭記》)

13.選出畫波浪線句子停頓恰當?shù)囊豁棧ǎ?/p>

A.旦則/望西山/之缺/而放焉B.旦/則望/西山之缺而/放焉

C旦則望/西山/之缺而放/焉D.旦/則/望西山之缺/而放焉

14.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兩個句子的意思。

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②縱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

15.對甲、乙兩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作者酈道元先總體描繪三峽概貌,突出其雄偉氣象;接下來按照四季特點不同,具體描繪四季景色。

B.【乙】文中彭城山的特點是山勢連綿、山崗從四面合攏,放鶴亭就建在該山的山頂上。

C.【甲】、【乙】兩文語言風格相似,都使用了大量極富表現(xiàn)力的駢散句,語言清新俊逸。

D.【甲】、【乙】兩文均寫出了山連綿起伏、草木生長茂盛的特點。

【答案】11.①.同“缺”,空隙、缺口②.延長③.正好、恰好④.命名12.B13.D

14.①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時候,下行和上行的航道都被阻斷,不能通航。

②任由它們飛到哪里,有時站在水邊的田地里,有時飛到云層上。15.B

【解析】

【11題詳解】

本題考查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

①句意:毫無斷斷續(xù)續(xù)的地方。闕:同“缺”,空隙、缺口。

②句意:(猿猴叫聲)持續(xù)不斷,顯得異常凄涼。引:延長。

③句意:亭子恰好位于山缺之處。適:正好、恰好。

④句意:因此給它命名為“放鶴亭”。名:命名。

【12題詳解】

本題考查文言一詞多義。

A.代詞,這,那/代詞,其中一只;

B.相同。連詞,即使;

C.介詞,表示動作的方向或地點/介詞,表示動作的來源或出發(fā)點;

D.連詞,表示順承關(guān)系/連詞,表示并列關(guān)系;

故選B。

【13題詳解】

本題考查文言文的斷句。文言文斷句首先要讀懂句子的意思,根據(jù)句子的意思可以準確斷句。

句意:早晨就朝著西山的缺口放飛它們。

重點字詞:旦,早晨。望:望著。之:的。缺:缺口。放:放飛。

句子結(jié)構(gòu):“旦"表示時間?!皠t”表示接下來要發(fā)生的動作或情況?!巴魃街?表示動作和對象?!岸叛伞北硎疽粋€連續(xù)的動作。這個句子由時間狀語、連詞、動賓結(jié)構(gòu)和動詞短語組成。結(jié)構(gòu)相對清晰,可以在各個組成部分之間進行停頓。

根據(jù)以上分析,可推知:旦/則/望西山之缺/而放焉

故選D。

【14題詳解】

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的翻譯。

①重點字詞:襄,升到高出。陵:山陵。沿:順流而下。溯:逆流而上。阻絕:指航道被阻隔斷絕,不能通航。

②重點字詞:縱,任憑、聽憑。或:有時。立:站立。陂田:指水邊的田地。翔:飛翔。云表:高空。

【15題詳解】

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和辨析。

B.有誤,根據(jù)乙文“升高而望,得異境焉,作亭于其上"東山之麓”可知,“麓"指的是山腳,所以放鶴亭應是在山腳的一個較高位置,而非山頂;

故選B。

【點睛】參考譯文

(甲)

在七百里長的三峽中,兩岸都是相連的高山,中間沒有空缺的地方。重重疊疊的山峰像屏障一樣,遮住了天空和太陽。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陽和月亮。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兩岸的丘陵的時候,順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了。如果有時皇上的命令要緊急傳達,早晨從白帝城出發(fā),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騎著奔馳的快馬,駕著風,也不如船行的快啊。每到春季和冬季,白色的急流,回旋著清波,碧綠的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高山上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柏樹,懸掛著的瀑布沖蕩在巖石山澗中,水清、樹榮、山高、草盛,實在是有許多趣味。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時候,樹林山澗一片清涼寂靜,經(jīng)常有猿猴在高處長嘯,叫聲不斷,聲音凄涼怪異,空蕩的山谷里傳來了回聲,悲哀婉轉(zhuǎn),很長時間才消失。所以打魚的人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乙)

熙寧十年的秋天,彭城發(fā)大水,云龍山人張君的草堂,水已沒到他家門的一半。第二年春天,大水落下,(云龍山人)搬到故居的東面。在東山的腳下,登到高處遠望去,看到一個奇特的境地。于是,他便在那座山上建亭子。彭城山,山岡從四面合攏,隱約的像一個大環(huán);只是在西面缺一個口,而云龍山人的亭子,恰好對著那個缺口。春夏兩季交替的時候,草木茂盛,似乎接近天空;秋冬的瑞雪和皓月,千里一色。風雨陰晴,瞬息萬變。山人養(yǎng)兩只鶴,非常溫馴而且善于飛翔,早晨就朝著西山的缺口放飛它們,任它們飛到哪里,有時立在低洼的池塘,有時飛翔在萬里云海之外;到了晚上就向著東山飛回來,因此給這個亭子取名叫“放鶴亭"。

(二)(6分)

閱讀下列非連續(xù)性文本,完成下面小題。

【文段一】

①中國龍起源于新石器時代早期,距今約8000年。遼寧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遺址出土的“龍形堆塑”,是我國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年代最早、形體最大的龍。

②龍的形成歷來眾說紛紜。古時人們的生產(chǎn)和生活都依賴于雨水,雨水適度,牧草豐茂,谷物有成;雨水乏缺,葉草干枯,百谷旱絕;雨水過量,人畜受淹,農(nóng)田泡湯。古人猜想一定有一個“神物"掌管著一切,它能興云降雨、翻江倒海,在土壤干涸急需甘霖滋潤時能夠降下喜雨。于是一個集飛禽、走獸、水族及自然天象之精華于一身的虛擬組合——龍形成了。

【文段二】

①龍這一虛擬出的神靈形象,其組合物象流傳比較廣泛的說法是駱駝頭、鹿角、虎眼、馬齒、牛耳、蛇身、鯉魚鱗、鷹爪、泥鰍尾。龍身如蛇,靈敏矯??;龍鱗如魚鱗,井然有序;龍爪如鷹爪,扎實有力;龍角如鹿角,華美穩(wěn)重。集如此多的優(yōu)勢于一身的組合自然是萬物之靈,它的身上自然也寄托了人們美好的愿望。人們將自己對身外世界的畏懼、疑惑、想象、依賴、崇拜等都貫穿、體現(xiàn)到龍的組合中了。龍成為靈異、祥瑞之物。古人把生物分成毛蟲(披毛獸類)、羽蟲(鳥類)、介蟲(有甲殼類)、鱗蟲(有鱗之魚類及有翅之昆蟲類)和人類五大類。龍是鱗蟲之長,在百蟲蠢動、疫病益發(fā)之時,龍出則百蟲伏藏。從審美的角度來看,龍無疑是古人的一種藝術(shù)創(chuàng)造。它的形成過程,是“美”的因素集納的過程,其間體現(xiàn)著古人的神話猜想、審美感受和藝術(shù)情趣。

②除了能興云降雨,使百蟲伏藏,龍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還是權(quán)勢、高貴、尊榮的象征。封建社會皇帝頭戴雙龍戲珠金冠,身穿龍袍,手持龍鈕玉印,自稱真龍?zhí)熳?,希望擁有龍的威嚴、精神和本領(lǐng)。龍還具有出類拔萃,不同凡俗的文化象征意義。龍是神物,非凡人可比,所以人們常常把那些志向高潔、行為不俗,很有本事、有成就的人稱為“龍"。

③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黃帝、炎帝等中華民族的始祖都是“龍子”。自然,我們這些炎黃子孫也就是“龍的傳人"了。

【文段三】

①語言是文化的載體,龍文化深深熔鑄在漢語中,和龍有關(guān)的成語比比皆是,且大都體現(xiàn)出了正面色彩?!吧埢罨ⅰ薄褒堮R精神"龍鳳呈祥”“龍騰虎躍"飛龍在天”“虎嘯龍吟"車水馬龍”“臥虎藏龍"龍飛鳳舞”“望子成龍"葉公好龍”“龍游天下"……它們無不體現(xiàn)了中國人對龍獨有的敬仰與崇拜情結(jié)。甚至在給下一代取名字時,“龍”字也時常成為寵兒。

②值得一提的是,在西方語言中也有龍,但西方的dragon,翅膀是極有力的攻擊武器,長相怪誕,往往是邪惡的象征,這與我們中國龍勇敢、威嚴、吉祥的寓意截然相反。

16.下列對以上三個文段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A.【文段一】開頭引出說明對象,文段內(nèi)容主要是介紹了中國龍的起源和龍形成的原因。

B.【文段二】中第①段中加點部分“比較廣泛的"的相當于“比較普遍的”,限定了范圍。

C.“龍"形成過程是“美的因素集納的過程”,具體表現(xiàn)為選取了蛇身的靈敏矯健。

D.“龍年說龍”,所選文段表現(xiàn)出中國人對于作為民族精神象征的中國龍有著超乎尋常的青睞。

17.【文段三】第②段中劃線句運用__________的說明方法,說明了_____。

18.玉兔辭舊歲,金龍迎新春。2024,甲辰龍年到來,中國人對龍年也有著更多美好的期許。龍是意蘊獨特的符號,下列諺語、成語都和“龍”有關(guān),請你借助文中的相關(guān)知識,分別說明它們表現(xiàn)了人們怎樣的愿望以及這種愿望產(chǎn)生的原因。

①二月二,龍?zhí)ь^;大倉滿,小倉流。

②望子成龍

【答案】16.C17.①.作比較②.東西方語言中“龍"形象的差異

18.①這句諺語表達了人們在農(nóng)歷二月二時希望借龍威以懾百蟲,保佑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的美好愿望。因為龍能興云降雨,使百蟲伏藏,此時百蟲蠢動,疫病易發(fā),龍為鱗蟲之長,龍出則百蟲伏藏。

②這個成語意思是希望孩子能有出息,將來能出人頭地,做一番事業(yè)。人們借助“龍”這一形象,是由于“龍"具有出類拔萃、不同凡俗的文化象征意義。

【解析】

【16題詳解】

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和辨析。

C.有誤,根據(jù)文段二第①段“龍這一虛擬出的神靈形象,其組合物象流傳比較廣泛的說法是駱駝頭、鹿角、虎眼、馬齒、牛耳、蛇身、鯉魚鱗、鷹爪、泥鰍尾”等可知,“龍"形象是融合了多種動物的特點,而不僅僅是“蛇身的靈敏矯健”;

故選C。

【17題詳解】

本題考查說明方法及作用分析。

根據(jù)文段三第②段“值得一提的是,在西方語言中也有龍,但西方的dragon,翅膀是極有力的攻擊武器,長相怪誕,往往是邪惡的象征,這與我們中國龍勇敢、威嚴、吉祥的寓意截然相反"可知,劃線句運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通過對比東西方文化中“龍"的不同形象和寓意,突出了它們之間的差異。通過這種對比,讀者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到,雖然東西方文化中都有“龍”這一概念,但它們所承載的文化內(nèi)涵和象征意義卻有著顯著的差異。在中國文化中,“龍"是勇敢、威嚴、吉祥的象征,而在西方文化中,“dragon”則往往代表著邪惡和攻擊性。這種差異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對于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和想象。

【18題詳解】

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拓展理解。解答此題可結(jié)合諺語、成語的意思以及人們的美好愿望來闡述即可。

根據(jù)文段二第①段“龍是鱗蟲之長,在百蟲蠢動、疫病益發(fā)之時,龍出則百蟲伏藏。從審美的角度來看,龍無疑是古人的一種藝術(shù)創(chuàng)造"可知,這句諺語表達了人們在農(nóng)歷二月二時希望借龍威以懾百蟲,祈求人畜平安的心愿。因為此時百蟲蠢動,疫病易發(fā),龍為鱗蟲之長,龍出則百蟲伏藏。根據(jù)文段一第②段“龍的形成歷來眾說紛紜。古時人們的生產(chǎn)和生活都依賴于雨水,雨水適度,牧草豐茂,谷物有成;雨水乏缺,葉草干枯,百谷旱絕;雨水過量,人畜受淹,農(nóng)田泡湯。古人猜想一定有一個‘神物’掌管著一切,它能興云降雨”可知,“二月二,龍?zhí)ь^;大倉滿,小倉流"還表達了人們祈龍賜福、保佑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的美好愿望。因為古人認為龍是掌管雨水的神靈之物,能興云降雨。

根據(jù)文段二第②段“龍還具有出類拔萃,不同凡俗的文化象征意義。龍是神物,非凡人可比,所以人們常常把那些志向高潔、行為不俗、很有本事、很有成就的人稱為‘龍’”可知,“望子成龍"這個成語的意思是希望孩子能有出息,將來能出人頭地,做一番事業(yè)。這是因為“龍”具有出類拔萃、不同凡俗的文化象征意義,人們通過“龍"這一形象來表達對孩子未來的美好期許。

(三)(9分)

閱讀下面議論性文本,完成下面小題。

巧借外力助己成功

①《韓非子》里有一個關(guān)于大蛇和小蛇的故事,耐人尋味,大蛇與小蛇相銜而行,人曰“神君”而避之。在這里,顯然是小蛇利用了大蛇,得以遷徙;大蛇利用了小蛇,得以安全逃生。作者意在告訴人們:巧借外力,助己成功。

②小溪流沒有磅礴的氣勢,卻憑借著險峻的地勢,將豪情灑滿大地;蒲公英沒有飛翔的能力,卻憑借著風的吹拂,將種子撒向山川大地;紫藤蘿沒有挺拔的軀干,卻憑借著攀緣樹木,向世人展示自己的美麗。大自然向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變幻無窮、美妙多姿的世界,他向我們展示了一個自然規(guī)律:萬物之美麗,都要借助外物的支持。

③“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lǐng)風騷數(shù)百年。"縱觀歷史,古代圣賢之所以能流芳百世,無不是因為他們善于借助外力來完善自己。儒家創(chuàng)始人孔子,可謂圣人,他都能做到不恥相師,向自己的弟子學習,用“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來激勵后世之人要善于向他人學習。唐太宗提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正因為他善于借鑒、學習,才成為一代賢君……古人善于借鑒和學習的品質(zhì)成就了他們,也影響了后人。

④對自然和人生來說,借鑒思想如此重要,對一個國家來說又何嘗不是呢?回顧歷史,清政府閉關(guān)鎖國,看不到世界格局的變化,沒有及時借助先進科技發(fā)展國力,以致積貧積弱、民不聊生。新中國成立后,中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改革開放以來,借鑒先進科學技術(shù)和管理技能,極大地推動了中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讓人們的生活富裕了起來。中國人民憑著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借助歷史發(fā)展的客觀條件,建設(shè)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強國,迎來了祖國的經(jīng)濟騰飛和人民的安居樂業(yè)。

⑤當然,我們提倡的借鑒,并不是無原則的全盤肯定,而是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將他山之石為我所用。對于那些有損國家、社會和集體利益的東西,還需要勇敢地站出來,與之做堅決的斗爭!

⑥在這世界上,沒有誰是孤島,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學子,要積極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充分利用客觀條件,會“借”、善“借”,才能取得成功。

19.下列對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選文的中心論點是“巧借外力,助己成功”,作者從自然、人生、國家三個方面論證了中心論點,層次分明,結(jié)構(gòu)嚴謹。

B.選文③段“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lǐng)風騷數(shù)百年"是道理論據(jù),證明中心論點。

C.選文④段畫線句子運用反問,引人思考,在結(jié)構(gòu)上起到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D.選文語言精練,說理深入淺出、易于理解,并對青年學子提出了殷切希望。

20.選文第④段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

21.選文第⑤段有什么作用?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說說你對第⑥段畫線的“會借、善借”的理解?

【答案】19.B20.舉例論證、對比論證;列舉了清朝閉關(guān)鎖國民不聊生的事例和新中國成立后改革開放推動經(jīng)濟發(fā)展的事例,并將這兩個事例從正反兩方面進行對比,具體有力地突出論證了對一個國家來說借鑒思想尤為重要,進而論證中心論點。

21.第一問:選文第⑤段進一步明確了“借鑒"的內(nèi)涵;是對上文論述的有力補充;使論證更嚴密。

第二問:無論是個人還是集體,都不能故步自封,要善于向他人借鑒和學習,但也不能不加分辨地全盤借鑒,而是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解析】

【19題詳解】

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和辨析。

B.有誤。第③段“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lǐng)風騷數(shù)百年”為了引出下文古代圣賢的事跡,此句本身不能作為論據(jù)論證中心論點;

故選B。

【20題詳解】

本題考查議論文的論證方法。論證方法包括舉例論證、對比論證、道理論證等,答題時應先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判斷論證類型,再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分析該論證方法的作用。

根據(jù)第④段“清政府閉關(guān)鎖國,看不到世界格局的變化,沒有及時借助先進科技發(fā)展國力,以致積貧積弱、民不聊生"和“新中國成立后……借鑒先進科學技術(shù)和管理技能,極大地推動了中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可知,通過列舉兩個具體的事例,從正反兩面進行了舉例論證。清政府的閉關(guān)鎖國導致國力衰退,而新中國的開放借鑒則推動了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同時,這種對比也是一種論證方法,即對比論證。通過對比清政府的失敗和新中國的成功,文章更加清晰地突出了借鑒思想對于一個國家發(fā)展的重要性。這種對比不僅使得論點更加鮮明,也增強了論證的說服力。因此,舉例論證和對比論證在該段中共同作用,使得文章更加生動有力,論點更加明確,進一步強化了文章的中心論點——“巧借外力,助己成功"。

【21題詳解】

本題考查句段的作用。句段的作用不能脫離全文孤立看待,要看它在全文的位置,做到“段不離篇”。

根據(jù)第⑤段“我們提倡的借鑒,并不是無原則的全盤肯定,而是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將他山之石為我所用"可知,明確了“借鑒”的真正內(nèi)涵。這是對上文關(guān)于借鑒重要性論述的有力補充,幫助讀者更深入地理解何為正確的借鑒方式。這一段也強調(diào)了借鑒需要有選擇性,不能盲目全盤接受,這一觀點使得文章的論證更加嚴密。此外,這一段還提出了對于那些有損國家、社會和集體利益的東西,需要勇敢地站出來與之做堅決的斗爭,這進一步強化了借鑒的正確態(tài)度和方式,也使得整篇文章的論證更加全面和深入。

第⑥段畫線的“會‘借’、善‘借’"的理解,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可以理解為:無論是個人還是集體,在發(fā)展過程中都不能故步自封,而應該善于向他人借鑒和學習。但是,“借”的過程中也不能盲目,不能不加分辨地全盤借鑒,而是要有選擇性地“借”,取其精華,棄其糟粕。這就是“會借、善借”的真正含義。通過巧妙的借鑒和學習,我們可以更好地完善自己,推動自身的發(fā)展。

(四)(12分)

閱讀下面文學類文本,完成下面小題。

溫暖的葦花

①蘆葦?shù)幕?,最不像花,像是用輕軟的絲絮絮出來的。

②出城,逢到有河的地方,有溝的地方,就能看到它。不是一棵一棵單獨生長,要長,就是一片,一群。(a)擠擠挨挨,勾肩搭背,親親密密。它們是最講團結(jié)精神的。這一點,比人強。人有時喜歡離群索居,喜歡特立獨行。所以,人容易孤獨,而蘆葦不。

③風吹,滿天地的葦花,齊齊地,朝著一個方向致意。它讓我想起“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那樣的詩句來,那是極具蒼茫寥廓,極具凄冷迷離的景象。可是,我眼前的葦花不,一點也不,我看到的,是一團一團的溫暖。(b)冬陽下,它像極慈眉善目的老婦人的臉,人世迢迢,歷盡滄桑,終歸平淡與平靜。

④我一步一步下到河沿,攀折了兩枝最茂盛的葦花。一旁的農(nóng)人經(jīng)過,看我一眼,笑笑。走不遠,復又回過頭來看我一眼,笑笑。他一定好笑我的行為,采這個做什么呢!

⑤我是要把它帶回家的。家里有花瓶,靛青色的,上面拓印著一片一片肥碩的葉。這是我的一個學生,在江西讀書,不遠千里給我捎回來的?;ㄆ刻螅瑳]有花能配它。插兩枝葦花進去,卻剛剛好。葦花伸出長長的脖頸,在我的花瓶上方笑,綿軟、溫柔,一團和氣。

⑥來我家的人看到,驚奇一聲,這不是蘆葦嗎!

⑦當然是。尋常的物,換了一個環(huán)境,就顯出不尋常來。有一句話講,環(huán)境造就人。其實,環(huán)境也造就物的。

⑧我的老父親看到,卻吃吃笑出聲來。他說,丫頭,虧你想得出。我知道父親笑什么,老家遍地蘆葦,沒人拿它當寶貝的。

⑨冬天,農(nóng)閑。家家要做的事,就是去溝邊河邊割蘆葦,運回家當柴火。一叢一叢的蘆葦?shù)瓜拢敾ㄊ芰梭@嚇,撲撲撲,四下飛散,飛絮滿天。農(nóng)人的頭上身上,都沾滿葦花。他們把它當塵一樣,隨便拍拍,輕描淡寫。彎腰,卻在小鳥用葦花壘成的窩里,撿到幾只還溫熱著的鳥蛋。他們很高興地把鳥蛋揣進懷里,哪里顧得上半空中,鳥的凄凄鳴叫呢。他們的眼前,晃過家里幾個孩子的小臉。請原諒,貧窮年代,那是孩子的美食。

⑩我的祖母用葦花絮過枕頭和尿墊。她稱葦花叫茅花。“那個時候,天冷得嘎嘎叫啊,我的手凍得裂了口子,還是一條溝一條溝去摘茅花,摘回來給你爸絮枕頭,絮尿墊。茅花軟乎乎的,我的兒子枕在上面睡在上面就不冷了?!弊婺该空f到這兒,就停下來,眼神里波光乍現(xiàn)。她想起她初為人母的幸福時光了,多遙遠哪。而我,總會在她的話里,發(fā)好一會兒的呆。我轉(zhuǎn)身,看著頭發(fā)已漸灰白的父親想,這么老的父親,也是被他的母親疼大的。人類之所以能夠生生不息,就是因為這樣的愛啊,年年復年年,如葦花。

也見過村人用葦花編毛窩的。這是一種草鞋,編出的毛窩,像毛茸茸的小船兒。天寒地凍,凍僵的雙腳,伸進毛窩里,又輕軟,又暖和。人被凍僵的神經(jīng),也一下子活絡(luò)起來。貧窮年代,它默默無聞地,溫暖了多少雙腳?。?/p>

現(xiàn)在,毛窩已很少見了。今年,我去一個山溝溝游玩,在一間供游人游覽的舊作坊里,赫然見到毛窩。它們被染成五顏六色,一雙一雙串在一起,掛在墻上,成了藝術(shù)品。

22.下列關(guān)于文章內(nèi)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通過記敘作者采來蘆葦做裝飾品,回憶起小時候故鄉(xiāng)溝溝坎坎里的蘆葦給人們帶來的溫暖,,表達了作者對蘆花的贊美與懷念之情。

B.文中第②段畫波浪線的句子運用對比手法,寫出了人喜歡獨處,特立獨行的特點。

C.第⑨段農(nóng)人不顧鳥兒的凄凄鳴叫把鳥蛋揣進懷里的行為,在那個貧窮的時代是可以被人理解的。

D.本文語言獨具特色,大量使用修辭和短句,語言生動活潑又明快凝練。

23.根據(jù)要求,在橫線處填空。

(1)a處的“挨挨擠擠"親親密密”,從用詞的角度來看屬于運用__________,富有韻律感,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葦花成片生長,表達了作者對葦花的喜愛之情。

(2)b處運用的修辭手法是_____________,寫出了葦花__________的特點。

24.說說標題“溫暖的葦花"有什么好處。

25.請結(jié)合全文說說作者為什么對葦花有著深厚的情感。

【答案】22.B23.①.疊詞②.比喻③.平靜溫和

24.①“葦花”交代了寫作的對象。②“葦花"貫穿全文成為線索,使文章結(jié)構(gòu)嚴謹。③“溫暖”點明了文章表達中心:葦花讓我們在貧寒年代感受到生活的溫暖、愛的溫暖,在現(xiàn)代感受到生活的樂趣。

25.第②段中“它們是最講團結(jié)精神的。這一點,比人強"可以看出葦花所具有的團結(jié)精神,所營造的獨特景象,讓作者喜歡;第段“貧窮年代,它默默無聞地,溫暖了多少雙腳啊”可以看出葦花作為一種物資,幫助人們度過貧窮的年代;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