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專題】2014-2024高考語文文言文挖空訓(xùn)練( I 卷、II 卷、甲卷、乙卷)教師版_第1頁
【微專題】2014-2024高考語文文言文挖空訓(xùn)練( I 卷、II 卷、甲卷、乙卷)教師版_第2頁
【微專題】2014-2024高考語文文言文挖空訓(xùn)練( I 卷、II 卷、甲卷、乙卷)教師版_第3頁
【微專題】2014-2024高考語文文言文挖空訓(xùn)練( I 卷、II 卷、甲卷、乙卷)教師版_第4頁
【微專題】2014-2024高考語文文言文挖空訓(xùn)練( I 卷、II 卷、甲卷、乙卷)教師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PAGE1高考文言文挖空訓(xùn)練教師版學(xué)校_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2024年高考語文文言文新高考全國Ⅰ卷材料一:李廣有孫陵,為(擔(dān)任)侍中,善(擅長)騎射。帝以為(認(rèn)為)有廣之風(fēng)(風(fēng)范),使(之)教射(于)酒泉、張掖以備(防備)胡。及(等到)貳師擊匈奴,陵叩頭自請曰:“臣所將(率領(lǐng))屯(駐扎)邊者,皆荊楚勇士奇材劍客也。愿(希望)得(能夠)自當(dāng)(抵擋)一隊,到蘭干山南以分(分化)單于兵,毋(不)令專(專門)鄉(xiāng)(通“向”)貳師軍。臣愿以少擊眾,步兵五千人涉(到)單于庭。”上壯(認(rèn)為……豪壯)而許之。陵至?;剑c單于相值(相遇),騎可三萬圍陵軍。陵搏戰(zhàn)(拼搏奮戰(zhàn))攻之,虜還走(退兵逃跑)上山,漢軍追擊,殺數(shù)千人。單于大驚,召八萬余騎攻陵。陵軍步斗(徒步戰(zhàn)斗)(于)樹木間,復(fù)(又)殺數(shù)千人。陵居(在)谷中,虜在山上,四面射,矢(箭)如雨下。士卒多死,不得行。陵曰:“無面目(臉面)報(報答;回復(fù))陛下!”遂降。上怒甚,群臣皆罪(怪罪)陵。上以(之)問太史令司馬遷,遷盛言(極力申述):“陵事(侍奉)親(雙親)孝,與士信(守信),常奮不顧身(振作起來奮勇前進(jìn),不顧及生命)以徇(舍身)國家之急(緊急之事),其素(向來)所畜積(積聚)也,有國士之風(fēng)。且(況且)陵提(帶領(lǐng)?!蹲砦掏び洝罚骸扒罢吆?,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保┎阶洳粷M五千,深蹂[róu](踏入)戎馬之地,抑(抵抗)數(shù)萬之師。身雖陷敗,然其所摧?。ù輾魯。┮嘧惚@露)于天下。彼(他)之不死,宜欲得當(dāng)(恰當(dāng)機(jī)會)以報(報答)漢也?!鄙弦裕ㄕJ(rèn)為)遷為誣罔(欺騙,誣陷毀謗),下(使……下獄)遷腐刑。久之,上悔陵無救。上遣(公孫)敖深入匈奴迎李陵,敖軍無功還,因(于是)曰:“捕得生口(俘虜),言李陵教單于為兵以備漢軍?!鄙嫌谑亲澹ㄊ箿缱澹┝昙?。既而(不久)聞之,乃漢將降匈奴者李緒,非陵也。陵使人刺殺緒,大閼氏[yānzhī](匈奴單于之正妻的稱號)欲殺陵,單于匿(藏匿)之北方。大閼氏死,乃還。單于以女妻(嫁給他做妻子)陵,立為右校王,與衛(wèi)律皆貴(被看重)用事(當(dāng)權(quán))。衛(wèi)律常在單于左右;陵居外,有大事乃(才)入議(入帳商議)。(征和三年)三月,遣李廣利將(帶領(lǐng))七萬人出(出兵)五原,擊匈奴。匈奴使大將與李陵將三萬余騎追漢軍,轉(zhuǎn)戰(zhàn)(輾轉(zhuǎn)作戰(zhàn))九日。(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漢紀(jì)》)材料二:李陵之降也,罪較著(聞名)而不可掩(掩蓋)。如(如果)謂(說)其孤軍支(抵抗)虜而(卻)無援,則(那么)以(用,此處為帶領(lǐng))步卒五千出塞,陵自炫(夸耀)其勇,而非武帝命之不獲(得到)辭(推辭)也。陵之族也,則嫁其禍于李緒;迨(等到)其后李廣利征匈奴,陵將(帶領(lǐng))三萬余騎追(追擊)漢軍,轉(zhuǎn)戰(zhàn)(輾轉(zhuǎn)作戰(zhàn))九日,亦將委罪(推委罪責(zé))于緒乎?如曰陵受單于之制,不得不追奔轉(zhuǎn)戰(zhàn)者,匈奴豈伊(難道)無可信之人?令陵有兩袒(偏向兩方)之心,單于亦何能信陵而委(之)以重兵,使深入而與漢將相持(對峙)乎!遷之為(替)陵文(掩飾,修飾)過(過錯)若(像)不及,而抑(又)稱道(稱贊)李廣于不絕,以獎其世業(yè)(世代功績)。為(擔(dān)任)將而(卻)降,降而(卻)為之效死(獻(xiàn)出生命)以戰(zhàn)(作戰(zhàn)),雖(即使)欲浣滌[huàndí](洗刷)其污而已,緇[zī](染黑)之素(白色的絹)不可復(fù)(恢復(fù))白。大節(jié)(節(jié)操,氣節(jié))喪(喪失),則余(其余)無可浣(洗刷)也。李陵曰“思一得當(dāng)以報漢”,愧(愧對)蘇武而為之辭(托辭)也。其背逆(背叛忤逆)也,固(本來)非遷之所得(能夠)而文(掩飾,修飾)焉者也。(節(jié)選自王夫之《讀通鑒論》卷三)[注]

貳師,指漢代貳師將軍李廣利。(1)我愿意親自率領(lǐng)一支隊伍,到蘭干山南面去分散單于的兵力,不讓他全力對付貳師將軍的軍隊。(2)李陵說“我是想找一個適當(dāng)?shù)臋C(jī)會來報答漢朝”,只不過是見到蘇武義舉感到慚愧而找的借口。他的背叛,本來就不是司馬遷所能文飾的。參考譯文材料一:

李廣有個孫子叫李陵,擔(dān)任侍中,擅長騎馬射箭,皇帝認(rèn)為他有李廣的風(fēng)范,派他帶領(lǐng)酒泉、張掖的軍隊防備匈奴。等到貳師將軍李廣利攻打匈奴時,李陵向皇帝叩頭請求說:“我?guī)ьI(lǐng)的屯守邊疆的士卒,都是荊楚勇士、奇才劍客,希望能自己帶領(lǐng)一支軍隊,到蘭于山南以分散單于的兵力,不讓單于只攻打?qū)④娎顝V利的軍隊。”皇帝認(rèn)為他說得豪壯,就答應(yīng)了他。李陵到了浚稽山,與單于相遇,匈奴騎兵約三萬包圍李陵軍。李陵與敵人交戰(zhàn),殺敵數(shù)千人。單于大驚,召集八萬多騎兵來攻打李陵。李陵的軍隊在樹林中步行與匈奴騎兵作戰(zhàn),又殺敵數(shù)千人。單于在山上,李陵在山谷中,單于向漢軍射箭,箭如雨下,漢軍傷亡很多,不能前進(jìn)。李陵說:“我沒有臉面回報陛下了!”就投降了匈奴。皇帝非常憤怒,群臣都指責(zé)李陵?;实蹎柼妨钏抉R遷,司馬遷說:“李陵侍奉父母很孝敬,與士卒講信義,常常奮不顧身地救國家的危難,他的這些素質(zhì),有國士的風(fēng)范。況且李陵帶領(lǐng)步兵不滿五千,深入匈奴的腹地,牽制幾萬敵軍,即使戰(zhàn)敗投降,他摧敗敵人的戰(zhàn)績也足以向天下人顯示。他之所以不死,一定是想尋找機(jī)會報效漢朝?!被实壅J(rèn)為司馬遷這是誣陷,就把他交給獄官施以腐刑。很久以后,皇帝才后悔對李陵的處置失當(dāng)?;实叟晒珜O敖深入匈奴境內(nèi)接李陵,公孫敖無功而返,說:“我抓到俘虜,說李陵教單于制造兵器防備漢軍。”于是皇帝殺了李陵全家。后來,皇帝聽說李陵教匈奴造兵器的是降匈奴的漢將李緒,不是李陵。李陵派人刺殺了李緒,匈奴大閼氏要?dú)⒗盍?,單于就把他藏到北方。大閼氏死后,李陵才回來。單于把女兒嫁給李陵,立他為右校王,與衛(wèi)律都顯貴而當(dāng)權(quán)。衛(wèi)律常在單于身邊;李陵在外邊,有大事才入朝議事。征和三年三月,派李廣利率七萬人出五原,攻打匈奴。匈奴派大將與李陵率領(lǐng)三萬多騎兵追擊漢軍,轉(zhuǎn)戰(zhàn)九日。(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漢紀(jì)》)材料二:李陵投降匈奴,他的罪行相當(dāng)明顯而無法掩飾。如果說他孤軍奮戰(zhàn),沒有后援,可是率領(lǐng)五千步兵出塞作戰(zhàn),乃是李陵自己炫耀勇力,而不是因為漢武帝下命令在先,而他無法推辭。李陵家被族滅,則可嫁禍給李緒;等到后來李廣利征討匈奴,李陵率領(lǐng)三萬多騎兵追擊漢軍,轉(zhuǎn)戰(zhàn)九天,這也要嫁禍給李緒嗎?如果說李陵是受到匈奴單于的控制,不得不奉命追擊漢軍四處轉(zhuǎn)戰(zhàn),難道匈奴就沒有可信之人了嗎?假如李陵有兩面討好的心思,那么單于又怎么能信任李陵而委以重兵,讓他深入腹地與漢軍將領(lǐng)相持呢!司馬遷不遺余力地為李陵辯護(hù),文過飾非,又喋喋不休地稱道李陵的祖父李廣,來表彰其家族的世代勛業(yè)。身為將領(lǐng)卻向敵人投降,投降以后又為新主子拼命作戰(zhàn),即使想要洗滌自己身上的污點(diǎn),可已經(jīng)染黑的白布,不可能重新變白;大節(jié)已經(jīng)淪喪,則其余的都沒法洗干凈了。李陵說:“我想找一個適當(dāng)?shù)臋C(jī)會報答漢朝”,只不過是見到蘇武感到慚愧而說出的漂亮話罷了。他的背叛,本來就不是司馬遷所能文飾的。

(節(jié)選自王夫之《讀通鑒論》卷三)2024年高考語文文言文新高考全國Ⅱ卷材料一:文侯受(學(xué)習(xí))子夏經(jīng)藝(經(jīng)學(xué)),客(以客禮對待)段干木①,過(經(jīng)過)其閭(鄉(xiāng)里),未嘗(曾)不軾(憑軾致敬)也。秦嘗欲伐魏,或曰:“魏君賢人是禮(禮待),國人稱(稱贊)仁,上下和合(和睦同心),未可圖(圖謀)也。”文侯由此(因此)得譽(yù)(獲得贊譽(yù))于諸侯。(節(jié)選自《史記·魏世家》)材料二:上欲廢太子,立戚夫人子趙王如意。呂后恐,乃使建成侯呂澤劫(脅迫)留侯,強(qiáng)(竭力)要(要挾)曰:“為我畫計(籌謀計策)。”留侯曰:“顧(只是,不過)上有不能致(招致)者,天下有四人。今公誠(如果確實)能無愛(吝惜)金玉璧帛,令太子為書(寫信),卑辭(言辭謙恭)安車(準(zhǔn)備坐乘的小車。古車立乘,此為坐乘,故稱安車。供年老的高級官員及貴婦人乘用。高官告老還鄉(xiāng)或徵召有重望的人,往往賜乘安車。安車多用一馬,禮尊者則用四馬),因(接續(xù),然后)使辯士(辯才出眾之士)固(堅決)請(聘請),宜來。上知(了解)此四人賢,則一助(幫助)也?!睗h十二年,上從(跟隨)擊破布軍歸,疾(病情)益(更加)甚(嚴(yán)重),愈(更加)欲易(更換)太子。及(等到)燕(同“宴”,指宴飲),置酒(置辦酒席),太子侍(侍奉)。四人從(跟隨)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須眉皓[hào]白(雪白),衣冠甚偉(高大,壯美)。上怪(以……為怪)之,問曰:“彼(他們)何為者(賓語前置)?”四人前(上前)對(奏對),各言(說)名姓。上乃(于是)大驚,曰:“吾求(訪求)公數(shù)歲(多年),公辟逃(逃避)我,今公何自(自愿)從(跟隨)吾兒游(交往)乎?”四人皆曰:“陛下輕士(輕慢士人)善(喜歡)罵,臣等義(講究義理)不受辱,故恐而亡匿(逃避)。竊(私下)聞太子為人仁孝,恭敬愛士(愛護(hù)士人),天下莫(沒有人)不延頸(伸長脖子)欲為太子死者,故臣等來耳?!鄙显唬骸盁▌跓┕遥ㄏM┳洌ㄊ冀K)調(diào)護(hù)(調(diào)教輔佐)太子?!彼娜藶閴郏ㄏ蜃痖L敬酒并祝長壽)已畢,趨(小步快走)去,上起(起身)去,罷酒(結(jié)束酒席)。竟(最終)不易太子者,留侯本(原本)招(招致)此四人之力也。

(節(jié)選自《史記·留侯世家》)材料三:論者(評論者)或(有人)曰:“魏文式(扶軾)段干木之閭(鄉(xiāng)里),秦兵為(因為)之不至(到達(dá)),非法度之功(功勞),雖(雖然)全(保全)國有益,非所貴(重要)也。”夫法度之功者,謂(說)何等(什么)也?養(yǎng)三軍之士(將士),明(明確)賞罰之命,嚴(yán)刑峻法,富國強(qiáng)兵,此法度也。六國之亡,皆滅于秦兵。六國之兵(軍隊)非不銳(精銳),士眾(士兵)之力非不勁(強(qiáng)勁)也,然而至于(到了)破亡者,強(qiáng)弱不敵,眾寡不同,雖明法度,其何益(好處)哉?使(假使)童子變(違背)孟賁[bēn]之意②,孟賁怒之,童子操(拿著)刃與孟賁戰(zhàn),童子必不勝,力不如(比得上)也。孟賁怒,而童子修禮(施行禮教)盡敬(竭盡敬意),孟賁不忍犯(冒犯)也。秦之與魏,孟賁之與童子也。夫力少則修德,兵強(qiáng)則奮威(振奮威力)。秦以(憑借)兵強(qiáng),威(威武)無不勝。卻軍(退兵)還眾(使眾還),不犯(侵犯)魏境者,賢(以……為賢,敬重)干木之操,高(以……為高,尊崇)魏文之禮也。高皇帝議(商議)欲廢太子,呂后患(擔(dān)憂)之,子房教(之)以敬(恭敬之禮)迎四皓而厚禮(厚禮相待)之,太子遂安(安穩(wěn))。夫太子敬厚(敬重厚待)四皓,以消(消除)高帝之議,猶(猶如)魏文式(扶軾)段干木之閭,卻(使退卻)強(qiáng)秦之兵也。(節(jié)選自王充《論衡·非韓》)[注]①段干木:戰(zhàn)國初魏國名士。②孟賁:戰(zhàn)國時勇士。商山四皓,是秦朝末年四位博士:東園公唐秉、夏黃公崔廣、綺里季吳實、甪(lù)里先生周術(shù)。他們是秦始皇時七十名博士官中的四位,分別職掌:一曰通古今;二曰辨然否;三曰典教職。因不滿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暴行而隱居于商山。后人用“商山四皓”來泛指有名望的隱士。(1)吾求公數(shù)歲,公辟逃我,今公何自從吾兒游乎?答:我過去尋找你們好幾年,你們總是逃避我,現(xiàn)在你們?yōu)槭裁粗鲃痈业膬鹤咏挥文??“求”,動詞,尋找;“辟逃”,動詞,逃避;“從”,跟;“游”,動詞,交游。

(2)卻軍還眾,不犯魏境者,賢干木之操,高魏文之禮也。答:卻撤回軍隊,不去侵犯魏國領(lǐng)土,是因為秦軍尊重段干木操行賢良,推崇魏文侯的禮義?!皡s、還”,撤回;“犯”,侵犯;“賢”,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尊重;“高”,形容詞活用為動詞,推崇。參考譯文材料一:文侯師從子夏學(xué)經(jīng)書,以客禮對待段干木,經(jīng)過他的鄉(xiāng)里,沒有一次不憑軾致敬的。秦國曾想進(jìn)攻魏國,有人說:“魏君對賢人特別敬重,魏國人都稱贊他的仁德,上下和諧同心,不能對他有什么企圖?!蔽暮钜虼说玫街T侯的贊譽(yù)。(節(jié)選自《史記·魏世家》)材料二:皇上想廢掉太子,另立戚夫人的兒子趙王趙如意。呂后很害怕,就派建成侯呂澤強(qiáng)制張良,堅持要求說:“給我出個計策?!睆埩颊f:“想一想皇上不能招致朝中的,當(dāng)今天下有四個人,現(xiàn)在您果真能夠不惜金玉璧帛,讓太子寫一封信。言辭謙遜,用車迎接,再讓能言善辯者去請,(他們)應(yīng)當(dāng)會來?;噬现肋@四個人有才能有德行,這對太子是一個幫助?!睗h十二年,劉邦在打敗黥布?xì)w來后,病情更加嚴(yán)重,更加想更換太子。等到宴會時,就擺設(shè)酒席,太子侍奉在席上。四位老人跟隨太子,年齡都已八十多歲,頭發(fā)眉毛雪白,衣冠非凡。劉邦感到很驚奇,就問:“這些人是干什么的?”四人上前對答,各說自己的姓名。劉邦聽了大吃一驚,說:“我過去尋找你們好幾年,你們總是逃避我,現(xiàn)在你們?yōu)槭裁粗鲃痈业膬鹤咏挥文??”四人都說:“陛下輕視士人喜歡罵人,我們?yōu)榱x不愿受辱,所以才惶恐地逃避。我們私下聽說太子為人仁愛孝順,恭敬愛士,天下的人沒有不伸長脖子想為太子效死力的,所以我們就主動來了?!眲钫f:“有幸煩勞各位終于能來調(diào)教護(hù)衛(wèi)太子?!彼娜司淳谱8M戤?,就快步離去。劉邦起身離開,撤酒。最終沒有更換太子,這是留侯張良招來這四個人的功勞。(節(jié)選自《史記·留侯世家》)材料三:議論者中有人說:“魏文侯到里巷對段干木表示敬意,秦軍因此不去攻打魏國,并不是法制的功效。雖然在保全國家方面有好處,也不值得重視?!蹦敲矗ㄖ频墓δ埽傅氖鞘裁茨兀筐B(yǎng)活三軍士兵,明確賞罰法令,嚴(yán)厲刑法,富國強(qiáng)兵,這就是法制。六國滅亡,都滅亡在秦國的軍隊。六國的軍隊并非不精銳,士兵的力量也并非不強(qiáng),然而戰(zhàn)不勝,甚至于被打敗滅亡,這是因為強(qiáng)弱不相當(dāng),多少不一樣,即使明確了法制,那又有什么用處呢?假使小孩違背了大力士孟賁的心意,孟賁發(fā)怒,小孩持刀跟孟賁對打,小孩肯定不能取勝,因為力量遠(yuǎn)遠(yuǎn)不如孟賁。要是孟賁發(fā)怒,而小孩講究禮節(jié)對他非常恭敬,孟賁才會不忍加害。秦國與魏國,就像孟賁與小孩一樣。力量弱小就該講究德行,軍隊強(qiáng)大就該發(fā)揚(yáng)威力。秦國靠軍隊強(qiáng)大,威力無窮戰(zhàn)無不勝。卻撤回軍隊,不去侵犯魏國領(lǐng)土,是因為秦軍尊重段干木操行賢良,推崇魏文侯的禮義。漢高皇帝議論想廢掉太子劉盈,呂后很擔(dān)憂,立即召見張子房來出謀劃策,張子房教太子用謙恭的態(tài)度去迎請四位受高皇帝敬重的白發(fā)隱士,并送給厚禮,這樣太子的地位安穩(wěn)了。太子敬重厚待四位白發(fā)隱士來消除了高皇帝廢掉太子的想法,就像魏文侯到里巷對段干木表示敬意,退掉了強(qiáng)大的秦軍一樣。(節(jié)選自王充《論衡·非韓》)2024年高考語文文言文新高考全國甲卷人才莫盛(鼎盛)于三國,亦惟(只因為)三國之主各能用人,故得眾力相扶(扶持),以成鼎足之勢(三足鼎立的局面)。而其用人亦各有不同者,大概曹操以權(quán)術(shù)相馭(駕馭),劉備以性情相契(契合,結(jié)交),孫氏兄弟以意氣相投(投合)。劉備為呂布所(表被動)襲(襲擊),奔于操,程昱以(認(rèn)為)備有雄才,勸操圖(圖謀,此處相當(dāng)于除掉)之。操曰:“今收攬英雄時,殺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也?!比淮霜q非與操有怨者。臧霸先從(跟從)陶謙,后助呂布,布為操所擒,霸藏匿(躲藏),操募(招募)得之,即以霸為瑯邪相。先是操在兗州,以徐翕、毛暉為將,兗州亂,翕、暉皆叛,后操定(平定)兗州,翕、暉投霸。至是,操使霸出(交出)二人,霸曰:“霸所以能自立者,以不為此(做這樣的事)也?!辈賴@其賢。蓋操當(dāng)初起(起事)時,方欲藉(借助)眾力以成事,故以此奔走天下。及其削平群雄,勢位已定,則孔融、許攸等,皆以嫌忌殺之。荀彧素(向來)為操謀主,亦以其阻九錫(指阻止曹操接受九錫)而脅(脅迫)之死。然后知其雄猜(很會猜忌)之性久而自露,而從前之度外(考慮之外)用人,特(只是)出于矯偽(虛偽),以濟(jì)(成就)一時之用,所謂(所說的)以權(quán)術(shù)相馭也。至劉備,一起事即為人心所向。觀其三顧諸葛,咨(咨詢)以大計,獨(dú)有傅巖爰立(高宗武丁夢中見到宰輔人物的形象,因而刻象尋找,終于在傅巖找到了正在服勞役的刑徒傅說,于是便任命為相,使殷得以富強(qiáng)。后遂用“高宗刻象”表示求賢)之風(fēng)。關(guān)、張、趙云,自少結(jié)契(結(jié)交),終身奉以周旋,即羈旅奔逃,無寸土可以立業(yè),而數(shù)人者患難相隨,別無貳志(沒有背叛之心)。此固數(shù)人者之忠義,而備亦必有深結(jié)其隱微(深厚的情感紐帶)而不可解者矣。至托孤于亮,曰:“嗣子可輔,輔之;不可輔,則君自取之?!鼻лd下猶見其肝膈(肝膽)本懷,豈非真性情之流露?亮第一流人,二國俱不能得,備獨(dú)能得之,亦可見以誠待人之效(功效)矣。至(至于)孫氏兄弟之用人,亦自有不可及(企及)者。孫策生擒(活捉)太史慈,即解(解開)其縛曰:“子義青州名士,但(只是)所托非人耳。孤是卿知己,勿憂(擔(dān)心)不如意也。”此策之得士也。陸遜鎮(zhèn)(鎮(zhèn)守)西陵,權(quán)刻印(印章)置(放置)遜所,每(每每)與劉禪、諸葛亮?xí)?,常過示(給……看)遜,有不安者,便令改定,以印封(封口)行之。委任如此,臣下有不感知遇而竭(竭盡)心力者乎?陸遜晚年為楊竺等所譖(詆毀),憤郁而死。權(quán)后見其子抗(指陸抗),泣曰:“吾前聽讒言,與汝父大義不篤(深厚),以此負(fù)(辜負(fù))汝?!币匀酥鞫曰冢ㄗ坊冢┢溥^,開誠告語如此,其誰不感泣(感動流淚)?此孫氏兄弟之用人,所謂以意氣相感(感動)也。

(1)操使霸出二人,霸曰:“霸所以能自立者,以不為此也?!?/p>

曹操讓臧霸交出那兩個人,臧霸說:“我之所以能夠自立的原因,是因為不做這樣的事情?!标P(guān)鍵點(diǎn):“出”,交出:“所以”,……的原因:“以”,因為:“……也”,表判斷。(2)吾前聽讒言,與汝父大義不篤,以此負(fù)汝。我以前聽信讒言,與令尊的關(guān)系不夠深厚,因此辜負(fù)了你。關(guān)鍵點(diǎn):“前”,以前:“篤”,深厚:“負(fù)”。辜負(fù)。參考譯文三國時期的人才可謂是最為鼎盛的,這也得益于三國的君主各自善于用人,因此能夠匯聚眾人的力量,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然而,他們用人的方式各有不同。大致來說,曹操是以權(quán)術(shù)駕取人,劉備是以性情結(jié)交人,孫氏兄弟則是以意氣感召人。劉備被呂布襲擊后,投奔曹操,程顯認(rèn)為劉備有雄才,勸曹操圍謀除掉他。曹操說:“現(xiàn)在是收攬英雄的時候,殺一個人會失去天下人的心,這是不可以的?!比欢?,這還不是與曹操有怨的人。減霸先是跟隨陶謙,后未幫助呂布,呂布被曹操擒獲后,減霸藏匿起來。曹操通過招募的方式找到減霸,立即任命他為瑯邪相。早先,曹操在兗州時,任用徐翁、毛暉為將,宛州發(fā)生動亂,徐翁、毛暉都變了。后來曹平定兗州,徐翁、毛暉投奔藏霸。到這時,曹操讓藏霸交出那兩個人,減霸說:“我之所以能夠自立的原因,是因為不做這樣的事情?!辈懿賴@息他的賢能。曹操當(dāng)初起事時,正是想借助眾人的力量成就大業(yè),所以以此奔走天下。等到他削平群雄,勢位已定時,孔融、許攸等人都因嫌忌被殺。前彧一直是曹操的謀主,也因為阻止曹操接受九錫而被通死。由此可見,曹操的雄猜之性久而自露,而從前的寬容用人,只是出于權(quán)宜之計,以應(yīng)一時之需,這就是所謂的以權(quán)術(shù)駕取人。至于劉備,一起事就為人心所向??此櫭]請諸葛亮出山,咨詢大計,獨(dú)有傅巖立賢的風(fēng)范。關(guān)羽、張飛、趙云,自年輕時結(jié)交,終身相隨,即使在顛沛流離、無立足之地時,這幾人也惠難與共,毫無二心。這固然是幾人的忠義,但劉備也必定有深厚的情感紐帶令人不能解開。到托孤于諸葛亮?xí)r,劉備說:“嗣子可輔,輔之:不可輔,則君自取之?!鼻лd之下仍能見其肝膽相照,豈不是性情的流露?諸葛亮是第一流的人才,其他兩國都不能得到,唯獨(dú)劉備能得到他,這也可見以該持人的效果。至于孫氏兄弟用人,也各自有別人比不了之處。孫策生擒太史慈后,立即解開他的綁塆,說:“子義是青州名士,只是所托非人罷了。我是你的知已,不用擔(dān)心不如意?!边@是孫策得士的表現(xiàn)。陸遜鎮(zhèn)守西陵,孫權(quán)把印章放在陸進(jìn)那里,每次與劉樣、諸葛亮通信,常常給陸進(jìn)看,有不安之處就讓他改定,然后蓋上印章發(fā)出。委任如此,臣下有不感知遇而竭心盡力的嗎?陸遜晚年被楊竺等人讀害,憤郁而死。孫權(quán)后來見到陸遜的兒子陸抗,哭著說:“我以前聽信讒言,與令尊的關(guān)系不夠深厚,因此辛負(fù)了你?!弊鳛榫髂茏曰谄溥^,像這樣開該布公地告知,誰能不感動流淚呢?這就是孫氏兄弟用人,這就是所說的以意氣感人的表現(xiàn)。2023年高考語文文言文新高考全國Ⅰ卷材料一:襄子(襄子:趙襄子,春秋末年,知、趙、韓、魏四家把持晉國國政,稱“晉四卿”。晉陽之戰(zhàn),知氏(荀瑤)聯(lián)合韓,魏攻趙,反被趙襄子聯(lián)合韓、魏滅殺。)圍(被圍困,“傅說舉于版筑之間”的“舉”表示被選拔,兩者用法相同)于晉陽中,出圍(解圍),賞有功者五人,高赫(趙襄子的家臣)為賞首(受賞者中功推第一的人)。張孟談(人名,趙襄子的家臣)曰:“晉陽之事,赫無大功,今為賞首,何(為什么)也?”襄子曰:“晉陽之事,寡人(寡德之人,意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諸侯王對自己的謙稱)國家危,社稷(指國家。社,土地神。稷,谷神)殆(危險)矣。吾群臣無有不驕侮(輕慢;侮慢)之意者,唯(只有)赫子不失君臣之禮(禮節(jié)),是以(因此)先(意動用法,以之為先)之,"仲尼聞之。曰:"善(善于;擅長)賞哉,襄子賞一人而天下為人臣者莫敢失禮矣。"或(有人)曰:仲尼不知(懂得)善賞矣。夫善賞罰者,百官不敢侵職(

超越自己的職責(zé)侵犯他人職守),群臣不敢失禮。上(君主在上)設(shè)(設(shè)置)其法,而下(臣子在下)無奸詐之心。如此(像這樣),則(那么)可謂善賞罰矣。襄子有君臣親(親近密切)之澤(恩澤),操(掌握;控制)令行禁止(下令行動就立即行動,下令停止就立即停止。形容法令嚴(yán)正,執(zhí)行認(rèn)真)之法,而猶有驕侮之臣,是襄子失罰(失去懲罰原則)也。為人臣者,乘(計量;計算,此指謀事)事而有功則賞。今赫僅不驕侮,而(表轉(zhuǎn)折,卻)襄子賞之,是失賞也。故曰:仲尼不知善賞。(節(jié)選自《韓非子·難一》)材料二:陳人有武臣,謂子鮒(即孔鮒,孔子八世孫)曰":“韓子立法,其所以(的原因)異夫子(特指孔子)之論者紛如(眾多,紛繁復(fù)雜)也。予(我)每(常常)探(探究)其意而校(查對;核計)其事,持久歷遠(yuǎn)(經(jīng)歷久長),遏(阻止)奸勸(鼓勵、勸勉,與《兼愛》“不可以不勸愛人”中的“勸”詞義相同)善,韓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合適,恰當(dāng))也。若韓非者,亦當(dāng)世之圣人也?!弊吁V曰:“今世人有言高者(談到最高的事物)必以極天(至天;達(dá)于天)為稱(稱述;稱說),言下者(談到最低的事物)必以深淵為名,好事(愛興事端;喜歡多事)而穿鑿(非常牽強(qiáng)地解釋,硬說成具有某種意思)者,必言經(jīng)以自輔,援(引用)圣以自賢(把自己當(dāng)作賢人肯定自我),欲以取信(贏得信任)于群愚而度(使效法)其說也。若諸子之書,其義皆然(對的)。請(請允許我)說一隅(指一個狹小的地區(qū)。也可以指事物的一個方面或片面),而君子審(仔細(xì)觀察,考察;弄清楚)其信(真實準(zhǔn)確)否焉。”武臣曰:“諾。”子鮒曰:“乃者(從前,往日)趙、韓共并(吞并)知氏,趙襄子之行賞,先加(通“嘉”,嘉賞)具臣(1.備位充數(shù)之臣。2.泛稱為人臣者。文中與“有功”相對,是指沒有功勞的一般人臣,具體就是指高赫)而后有功。韓非書云夫子善(表示贊許)之\引(引用)以張本(原由;依據(jù))\然后(這樣以后)難(質(zhì)問;駁斥)之\豈有不似(不如;比不上)哉?然實(實際上)詐也。何以(以何,憑什么,為什么)明(說明)其然(這樣)?昔我先君(稱自己的祖先,孔子)以(在

的時候)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去世),至二十七年荀瑤與韓、趙、魏伐鄭,遇陳恒而還,是(這)時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晉四卿皆在也。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才)亡。此先后甚遠(yuǎn),而韓非公稱之,曾(竟然)無怍(zuò,慚愧)意。是則世多好事之徒(一類人),皆非(認(rèn)為……不對;非難;責(zé)怪)之罪;故吾以(認(rèn)為)是默口(緘口不言)于小道(禮樂政教以外的學(xué)說),塞耳(堵住耳朵,謂有意不聽)于諸子久矣,而子立尺表以度(量(長短))天,植(豎立;樹立)寸指以測淵,朦(迷惘,愚昧)大道(.正道;常理。指最高的治世原則,包括倫理綱常)而不悟(明白;領(lǐng)悟),信誣說(指沒有事實依據(jù)的胡說妄言,與現(xiàn)在所說的“誣蔑(捏造事實毀壞他人名譽(yù))之辭”并不一樣)以疑(懷疑)圣,殆(大概)非所望也。"(節(jié)選自《孔叢子·答問》》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吾群臣無有不驕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禮,是以先之。(2)請略說一隅,而君子審其信否焉。(1)我的大臣們都對我有高傲輕慢的意思,只有高赫沒有失掉君臣之間的禮節(jié),所以先獎賞他。[“驕侮”(高傲輕慢)、“唯”(只有)、“是以”(因此,所以)各1分,句子大意1分](2)請允許我簡略地說其中的一小部分,您來仔細(xì)考察它真實與否。[“一隅”(一小部分,一個方面)、“審”(仔細(xì)考察)、“信”(真實)各1分,句子大意1分]【參考譯文】材料一:趙襄子被圍困在晉陽城中,突圍后,獎賞有功的五個人,高赫是受賞者中功勞第一的。張孟談?wù)f:“晉陽城突圍的事,高赫沒有大功勞,現(xiàn)在卻在受賞者中功勞排第一,為什么?”趙襄子說:“晉陽城被圍一事上,我的國家形勢危急,社稷危亡啊。我的大臣們都對我有高傲輕慢的意思,只有高赫沒有失掉君臣之間的禮節(jié),所以先獎賞他?!笨鬃勇犝f這件事后,說:“善于獎賞啊,趙襄子!獎賞一個人后天下做臣子的都不敢失禮了。”有人說:孔子不懂得什么叫善于獎賞。善于賞罰的,(使)百官不敢超越自己的職權(quán),群臣不敢失掉君臣的禮節(jié)。主上設(shè)置了有關(guān)法令,而臣子沒有奸詐的想法。像這樣,就可以叫作善于賞罰了。趙襄子有君臣相親的恩澤,執(zhí)行著有令即行、有禁即止的法令,如果還有高傲輕慢的臣子,這是趙襄子失去了處罰的原則。做臣子的,參議政事并且有功勞的就獎賞?,F(xiàn)在高赫僅僅因為不高傲輕慢,趙襄子就獎賞他,這就獎賞錯了。所以說:孔子不懂得什么叫善于獎賞。材料二:陳郡有個叫武臣的,對孔鮒說:“韓非確立法度,他和孔子不同的言論太多了。我常常探究他們言論的內(nèi)涵并比較他們所做的事,發(fā)現(xiàn)它們歷久不變、長久流傳,在遏制奸邪、勸勉行善方面,韓非未必是錯誤的,孔子未必是全部合適的。像韓非那樣的人,也是當(dāng)代的圣人了?!笨柞V說:“如今世人說到高的一定要說達(dá)到了天的頂點(diǎn),說低的必然要說深淵。那些喜歡多事而且喜歡穿鑿附會的人,定會引述經(jīng)書中的話來佐證自己的觀點(diǎn),援引圣人的話來顯示自己賢明,他們想以此取得愚昧民眾的信任從而使自己的學(xué)說有所依托。就像諸子的書,里邊的道理都是這樣。請允許我簡略地說其中的一小部分,您來仔細(xì)考察它真實與否?!蔽涑颊f:“好?!笨柞V說:“從前趙、韓一起吞并知氏,趙襄子進(jìn)行獎賞,首先獎賞沒有功勞的一般人臣然后才獎賞有功勞的臣子。韓非的書里記載說‘孔子認(rèn)為趙襄子獎賞得好’,引用孔子的話來為自己的觀點(diǎn)張本,然后非難孔子的說法。(韓非書里說的和孔子的意思)怎么會有不同呢?然而實際上是欺詐之言。用什么來證明我說的是對的呢?我的祖先孔子在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去世,到哀公二十七年荀瑤和韓、趙、魏三家討伐鄭國,遇到陳恒(率齊國軍隊救鄭)而返,那時孔子去世已經(jīng)十一年了,而晉國四卿都還在世。再往后到魯?shù)抗哪?,知氏才滅亡。這兩件事情前后相隔很遠(yuǎn),而韓非(在書里)公然將兩件事情合為一件來說,竟然沒有慚愧之意。由此可見世上有這么多好事之徒,都是韓非的罪過。所以我因此對韓非這樣的小道沉默不言,對諸子的學(xué)說堵住耳朵不聽已經(jīng)很久了。但是你立起很短的表來計量天的高度,豎起寸長的手指來測量深淵,在大道上蒙昧而不能醒悟,相信胡說妄言而懷疑圣人,這當(dāng)然不是我所希望的。”2023年高考語文文言文新高考全國Ⅱ卷材料一:凡(但凡)戰(zhàn),若(如果)我眾敵寡,不可戰(zhàn)于險阻(險要狹窄)之間,須要平易(平坦)寬廣之地。聞鼓(擊鼓聲)則進(jìn)(進(jìn)攻),聞金則止,無有(沒有)不勝。法(指兵法)曰:“用眾(指指揮大部隊)進(jìn)止(指進(jìn)攻停止的調(diào)度)?!睍x太元時,秦苻堅進(jìn)屯(駐扎)壽陽,列陣(布列陣形)淝水,與晉將謝玄相拒(對抗)。玄使謂符堅曰:“君遠(yuǎn)涉(長途跋涉)吾境,而臨水(在河邊)為陣,是不欲速戰(zhàn)。請君少(稍稍)卻(退后),令將士得周旋(輾轉(zhuǎn)相追逐,此指打仗),仆(我)與諸君緩轡(放松韁繩,騎馬緩行的意思)而觀之,不亦樂乎!”堅眾皆曰:“宜阻(阻截)淝水,莫令得上。我眾彼寡,勢必萬全(萬無一失,絕對安全)?!眻栽唬骸暗ㄖ还埽﹨s軍,令得過,而我以鐵騎數(shù)十萬向水,逼(逼近)而殺之?!比谝嘁詾槿?。遂麾(指揮)兵卻,眾因亂而不能止。于是,玄與謝琰、桓伊等,以精銳八千渡淝水。玄、琰進(jìn)兵大戰(zhàn)淝水南,堅眾大潰(潰?。?。(節(jié)選自《百戰(zhàn)奇略》)材料二:太宗曰:“古人臨陣出奇(古代作戰(zhàn)以對陣交鋒為正,設(shè)伏掩襲等為奇;此處也可指奇謀),攻人不意(料想),斯(這)亦相(考察)變之法乎?”靖曰:“前代戰(zhàn)斗,多是以小術(shù)(指一丁點(diǎn)智謀)而勝無術(shù),以片善(微小的善處)而勝無善,斯安(哪里)足以論(談?wù)摚┍ㄒ??若謝玄之破(擊敗)苻堅,非謝玄之善也,蓋(表原因)苻堅之不善也?!碧陬櫍ɑ仡^)侍臣檢《謝玄傳》閱之,曰:“苻堅甚處(什么地方)是不善?”靖曰:“臣觀《苻堅載記》曰:‘秦諸軍皆潰敗,唯慕容垂一軍獨(dú)全(保全)。堅以(帶領(lǐng))千余騎赴之,垂子寶勸垂殺堅,不果(成功)?!贝擞幸砸娗貛熤畞y。慕容垂獨(dú)全,蓋堅為垂所陷(陷害)明矣。夫為人所陷而欲勝敵,不亦難乎?臣故曰無術(shù)焉,符堅之類(像)是也?!碧谠唬骸氨蟹志郏ǚ只酆希髻F(意動,以……為重)適宜。前代事跡,孰(誰)為善(擅長)此者?”靖曰:“苻堅總(統(tǒng)領(lǐng))百萬之眾而敗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吳漢討(討伐)公孫述,與副將劉尚分屯(分營駐扎),相去(距離)二十里,述來攻(攻擊)漢,尚出合擊,大破(打?。┲?,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碧谠唬骸叭?。得失事跡,足為萬代鑒(借鑒)?!?節(jié)選自《唐太宗李衛(wèi)公問對》)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⑴請君少卻,令將士得周旋,仆與諸君緩轡而觀之,不亦樂乎?、乒湃伺R陣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變之法乎?⑴你們要能稍向后退,讓我軍渡過淝水,使雙方將士得以從容周旋交戰(zhàn),我與諸君騎馬慢行而觀戰(zhàn),不也是件樂事嗎?(考查“少”、“卻”、“周旋”,每詞1分,句意1分)⑵古人在陣前出奇招,攻打敵人意想不到的地方,這也是奇正變化的法則嗎?(考查“奇”“斯”、“相變”,每詞1分,句意1分)【參考譯文】材料一:凡是作戰(zhàn),如果我眾敵寡,就不能在險阻的地形上進(jìn)行,而必須在平坦開闊的地方進(jìn)行。聽到鼓聲就前進(jìn),聽到鑼聲就停止,這樣沒有不取勝的。兵法說:“用眾之法(即指揮大軍作戰(zhàn)的方法)就在于能共進(jìn)和共退。”晉太元年間,前秦王苻堅進(jìn)駐壽陽,在淝水沿岸列陣,與晉將謝玄相對峙。謝玄派人告訴苻堅說:“您從遠(yuǎn)方來到我境內(nèi),靠近淝水布陣,這是不想速戰(zhàn)。請您稍向后退一點(diǎn),(使我將士能夠渡水上岸),讓雙方士兵能夠(有地方)交戰(zhàn),我與各位將軍騎著馬慢慢行走觀看,不也是很快樂的嗎?”苻堅部將都說:“應(yīng)該將晉軍阻隔在淝水那邊,不要讓他們上到我們這邊岸上。我眾他寡,取勝是萬無一失。”苻堅說:“只稍稍后退,讓他們渡河,不等他們渡完河,我就率領(lǐng)幾十萬鐵騎向淝水沖擊而消滅他?!避奕谝舱J(rèn)為這樣可以。于是指揮軍隊后退,軍隊因為混亂不能停下來。在這個時候,謝玄與謝琰、桓伊等人率八千精銳部隊渡過淝水,在淝水南岸大戰(zhàn)苻堅,苻堅軍隊大敗。材料二:太宗說:“古人在戰(zhàn)場上善于出奇制勝,出其不意地攻擊敵人,這也是一種變化的策略嗎?”李靖說:“古代的戰(zhàn)斗多是通過小技巧而戰(zhàn)勝沒有技巧的對手,用微小的長處戰(zhàn)勝沒有長處的對手,這能夠論證兵法嗎?例如謝玄擊敗苻堅,并不是謝玄善于用兵,而是苻堅不善于用兵?!碧诨仡^叫侍臣拿出《謝玄傳》,讀了《謝玄傳》,說:“苻堅什么地方是不善用兵的呢?”李靖說:“我看《苻堅載記》中有這樣的記載:‘秦軍全軍覆沒,只有慕容垂的一支軍隊保全。苻堅帶著一千多騎兵前去投奔,慕容垂的兒子慕容寶勸慕容垂殺掉苻堅,但未成功。’這可以看出秦軍內(nèi)部有人制造混亂。慕容垂獨(dú)自保全,說明苻堅已經(jīng)被慕容垂所困。被敵人所困卻想戰(zhàn)勝敵人,難道不也是很困難的嗎?所以我說沒有策略啊,符堅這這類人就是這樣的。”太宗說:“在軍隊中有分散和集中的時候,分散和集中以恰當(dāng)為貴。前代的事例中,哪一個在這方面做得好呢?”李靖說:“苻堅統(tǒng)帥百萬大軍,卻在淝水戰(zhàn)敗,這是因為兵力能夠集中但不能分散所致。而吳漢討伐公孫述時,與副將劉尚分散駐扎,相隔二十里,當(dāng)公孫述進(jìn)攻漢中時,劉尚出兵合擊,大破敵軍,這是因為兵力分散但又能夠集中所致?!碧谡f:“對的。前代的得失足以為后世提供借鑒。”2023年高考語文文言文全國甲卷周堯卿,字(男子20歲舉行加冠禮時取字,女子15歲許嫁舉行笄禮時取字,以表示對本人的尊重或供朋友稱呼)子余。其先(祖先)汝陰人。堯卿警悟(機(jī)警聰明)強(qiáng)記(記憶力特別強(qiáng)),七歲善(擅長)賦詩,弱冠(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表示已經(jīng)成人,因還沒到壯年,叫作弱冠,后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紀(jì))以學(xué)行(學(xué)問品行)知名。天圣二年(“天圣”是宋仁宗趙禎的年號,天圣二年是公元1024年)登(考中)進(jìn)士(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后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稱為進(jìn)士)第(科舉考試及格的等次),積官(累積官銜和爵位)至太常博士、通判饒州。卒,年五十三。有文集二十卷,《詩》《春秋》說(解釋)各三十卷。堯卿十二喪父,憂戚(憂愁哀傷)如成人,見母氏則抑(抑制)情忍哀,不欲傷其意(內(nèi)心)。母異(意動用法,以……為異。)之謂族人曰是兒愛我如此(像這樣)多知孝養(yǎng)我矣。卒(最終)能孝養(yǎng),志(志氣,意志)如母之言。其于昆弟(同宗兄弟,堂兄弟。),尤篤(忠實)有愛。執(zhí)母喪(執(zhí)喪,奉行喪禮,守孝),倚廬(古人為父母守喪時居住的簡陋棚屋)三年,席薪枕塊(席薪枕塊:舊時居喪者以薪草為席,以土塊為枕,以示哀苦之意),雖(即使)疾病不飲酒食肉。或(無定代詞,有人)勉(勸勉)之以禮(狀語后置句,正確應(yīng)為“或以禮勉之”),曰:“《禮》‘老病不止酒肉’(年老有病的人不需停止喝酒和吃肉),意(內(nèi)心)或不勝(忍受)喪耳。病且未老,忍及此耶?”葬之先期,躬(親身。)自負(fù)土。有告之曰:“古之貧無以(沒有什么用來)葬者或然,今子何自苦(賓語前置,“苦自”)?”泫然(讀作:xuànrán,意為水滴落的樣子。)流涕曰:“過是(這個),雖(即使)欲(想要)竭力(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復(fù)可得乎?”堯卿為人簡重(莊嚴(yán)持重)不校(讀作:jiào,意為不計較),有慢(態(tài)度冷淡,沒有禮貌)己者,必厚為禮以愧(使羞慚)之。居官祿雖薄,赒(讀作:zhōu,意為周濟(jì)救濟(jì))宗族(同一父系的家族)朋友,罄(盡,用盡)而后已。所至稱治(治理的好),民有去思(地方士民對離職官吏的懷念)。嘗知(掌管)汀州寧化縣,提點(diǎn)刑獄(簡稱提刑官,是中國宋代特有的一種官職名稱)楊紜入境,微伺(暗中伺察)刺史(部州監(jiān)察長官)善否,有被刑(遭受刑罰。)而耘苗(給禾苗鋤草)者,紜(人名,楊紜)就(接近)詢(詢問)其故(原因)。對(回答)曰:“貧以(因為)利故(原因),為(替)人直(作動詞,證明……是直的、有理的)其枉(指理虧或違法的行為),令(縣令,此處指周堯卿)不可欺(欺騙。),而我欺之,我又何怨(何怨,賓語前置,怨何)?”紜至邑,不復(fù)他察(他察,賓語前置,察他),第(只是)以所聞(聽到的話)薦(推舉)之。慶歷間,范仲淹舉(舉薦)經(jīng)行(舉用人的科目名稱,如“賢良方正”等)可為師表(品德、學(xué)識上值得學(xué)習(xí)的榜樣),未及用而卒(去世)。堯卿之學(xué),不惑(被動用法。被……所迷惑)傳注(zhuàn解釋經(jīng)籍的文字),問(詢問。)辨(辨別)思(思考)索(搜尋,尋找),以通(精通)為期(限,限度)。其學(xué)《詩》,以孔子所謂“《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此處無實意,不翻譯)無邪”,孟子所謂“說《詩》者,以意逆(揣測)志,是謂得之(指《詩》之真諦)”??迹ㄑ芯浚┙?jīng)指歸(主旨,意向),而見毛、鄭(漢代《詩經(jīng)》學(xué)者大、小毛公及鄭玄的并稱)之得失,曰:“毛之《傳》欲(想要)簡(簡潔),或(有時候)寡(少)于義理(講求儒家經(jīng)義的學(xué)問),非‘一言以蔽之’者也?!豆{》欲詳(詳細(xì)),或(有時候)遠(yuǎn)(遠(yuǎn)離,引申為“違背”)于情性(人情人性),非“以意逆志’者也。是(這)可以無去取(舍棄或保留)乎?”其學(xué)《春秋》,曰:“左氏(指春秋末期史學(xué)家左丘明,著有《左氏春秋傳》,又稱《左傳》。)記之詳,得經(jīng)之所以(……的原因)書(書寫)者?!敝寥齻鳎ㄖ浮洞呵锶齻鳌罚恰洞呵镒笫蟼鳌贰洞呵锕騻鳌贰洞呵锓Y梁傳》三本古代作品的合稱)之異同,均有所不取,曰:“圣人之意,豈二致(情感,志趣)邪?”

歐陽修以文表(石碑,此處作動詞,樹立石碑)其墓曰:“若周君者,事(侍奉)生(指活著的人)盡孝,居喪(守喪)盡哀,而以禮者也。君學(xué)(學(xué)問)長(擅長)于毛、鄭《詩》,《左氏春秋》。”

(節(jié)選自《隆平集·儒學(xué)行義》)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泫然流涕日:“過是,雖欲竭力,復(fù)可得乎?”(2)紜至邑,不復(fù)他察,第以所聞薦之。周堯卿傷悲地流淚說:“過了這個,即使想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又怎么可以得到呢?”(2)楊紜到了縣邑,不再察看其他東西,只是把聽到的話(報告給朝廷),推舉了他。參考譯文周堯卿,字子余,他的祖先是汝陰人。堯卿聰明機(jī)警,博聞強(qiáng)記,七歲時就擅長作詩,二十歲時以學(xué)識和品行而聞名。天圣二年考中進(jìn)士,歷任太常博士和饒州通判。去世時年五十三歲。他的文集有二十卷,《詩》和《春秋》的注解各有三十卷。堯卿在十二歲時失去了父親,悲傷哀痛得就像成年人,見到母親句抑制情感、忍耐哀痛,不想讓母親傷心。母親對此感到詫異,對親戚說:“我的兒子這樣的關(guān)懷我,非常懂得孝順贍養(yǎng)我。”堯卿后來果然贍養(yǎng)孝順母親,他的志向如同母親所說的那樣。他對待兄弟,尤其厚道友愛。母親去世后,他結(jié)草廬守孝三年,睡在柴草上,枕在土塊上,即使生病也不飲酒吃肉。有人勸他按照禮儀規(guī)矩適度保重,他說:“《禮記》上說‘老年多病可以不停止吃酒肉’,也許是因為忍受不了喪親之痛罷了。我雖然病了但還沒有年老,能忍心像這樣做嗎?”安葬母親時,他親自背土填埋。有人告訴他說:“古代貧窮無法安葬逝者的人或許會這樣做,現(xiàn)在你何必自苦呢?”他淚流滿面地回答說:“過了今天,即使以后我想要像現(xiàn)在這樣竭盡全力,還能有機(jī)會嗎?”堯卿為人正直嚴(yán)謹(jǐn),不喜計較,對于那些輕慢他的人,他必定會以豐厚的禮儀來使其慚愧。盡管擔(dān)任官職的薪俸不高,但他會傾盡所能來救助親族和朋友,直到用完為止。無論到哪里為官,他都以治理得當(dāng)而受到民眾的思念。他曾在汀州寧化縣任知縣,提點(diǎn)刑獄楊紜剛進(jìn)入境內(nèi),暗中觀察刺史行為的優(yōu)劣,他看到身戴刑具卻仍在田間勞作的農(nóng)民,楊紜就靠近并詢問原因。那個人回答說:“我因為貧窮而追求利益,(知縣)為人正直不折,法令不可違反而我卻違反了,我又有什么理由怨恨呢?”楊紜到達(dá)縣里后,不再另行訪查,只是將聽到的情況上報來推薦他。慶歷年間,范仲淹舉薦堯卿為可作為學(xué)習(xí)榜樣的老師,可惜周堯卿還沒有得到起用就去世了。堯卿的學(xué)問,不拘泥于經(jīng)傳注釋,他不斷地提問、辨析和思索,以通達(dá)文義為目的。他在學(xué)習(xí)《詩經(jīng)》時,遵循孔子所說的“《詩》有三百篇,用一句話概括,就是純真無邪”,以及孟子所說的“解說《詩》的人,要通過自己讀作品的感受去推測詩人的本意,才叫做有所得”。他鉆研經(jīng)傳的主旨,同時也看到了毛氏和鄭氏注釋的得失之處,他說:“毛氏注想要簡潔,有時缺乏義理,不符合‘用一句話概括’的經(jīng)義;鄭氏注則想要詳盡,有時偏離了情性,不算是‘推測詩人的本意’。我們還能不經(jīng)過篩選地獲取知識嗎?”在學(xué)習(xí)《春秋》時,他說:“《左氏春秋》的記述詳盡,符合經(jīng)典的編寫方式?!睂τ谌齻鞯漠愅?,他都有所取舍,說:“圣人的意圖,怎么可能是不一樣的呢?”歐陽修為他的墓碑撰文說:“像周君這樣的人,對待雙親恪盡孝道,處于喪期極盡哀禮,而且以禮行事。他的學(xué)識高于毛、鄭《詩》注和《左氏春秋》?!?023年高考語文文言文全國乙卷昔者晉公子重耳出亡,過于曹,曹君袒裼(成語:袒裼裸裎。袒裼:露臂;祼裎:露體。指脫衣露體,沒有禮貌)而觀之。釐負(fù)羈(釐負(fù)羈,又名僖負(fù)羈,生卒年不明,中國春秋時代曹國大夫。)與叔瞻(春秋時鄭國人。文公時大夫。有賢名。與堵叔、師叔共同執(zhí)政。晉公子重耳出亡過鄭,文公不禮。叔詹嘗諫文公,或以禮待之,或殺之免后患,文公不聽。后晉、秦圍鄭,欲得叔詹,遂自殺)侍于前。叔瞻謂曹君曰:“臣觀晉公子,非常(非常:非同尋常)人也。君遇之無禮彼若(若:如果)有時反(反,通“返”,返回)國而起兵即恐為曹傷君不如殺之。”曹君弗聽。釐負(fù)羈歸而不樂,其妻問之曰:“公從外來而有不樂之色,何也?”負(fù)羈曰:“吾聞之,有福不及,禍來連(連,牽連)我。今日吾君召晉公子,其遇之無禮。我與在前,吾是以(是以,因此)不樂?!逼淦拊唬骸拔嵊^晉公子,萬乘(萬乘:①指一萬輛兵車。②周代制度規(guī)定,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車萬乘,因以“萬乘”指天子、帝王:萬乘之尊。③戰(zhàn)國時,諸侯國小的稱“千乘”,大的稱“萬乘”)之主也;其左右從者,萬乘之相也。今窮(窮,陷入困境)而出亡過于曹,曹遇之無禮。此若反國,必誅無禮,則曹其首也。子(子,您)奚(奚,為什么)不先自貳(自貳,指自別于人)焉?!必?fù)羈曰:“諾。”盛黃金于壺,充之以餐,加璧其上,夜令人遺(遺,送給)公子。公子見使者,再拜(再拜,古代一種隆重的禮節(jié),拜兩次,表達(dá)敬意),受其餐而辭其璧。公子自曹入楚,自楚入秦。入秦三年,秦穆公召群臣而謀(謀,商量)曰:“昔者晉獻(xiàn)公(晉獻(xiàn)公,春秋時期的晉國第19任君主,在位26年)與寡人交,諸侯莫(莫,無定代詞,沒有誰)弗聞。獻(xiàn)公不幸離群臣(離群臣,去世的委婉說法),出入(出入,大約)十年矣。嗣子(嗣子,有繼承權(quán)的嫡長子。這里指晉惠公)不善,吾恐此將令其宗廟(宗廟,天子或諸侯祭祀祖先的場所)不祓除(讀作fúchú,意思是除災(zāi)去邪之祭)而社稷(社稷,土神和谷神的總稱。分言之社為土神,稷為谷神。“社稷”常常被用來代指國家或朝廷)不血食(血食,是用于祭祀的食品。指古代殺牲取血以祭)也。如是弗定(弗定,不平定),則非與人交(交,交往,結(jié)交)之道(道,原則,準(zhǔn)則)。吾欲輔重耳而入之晉,何如?”群臣皆曰:“善?!惫蚱鹱洌ㄗ?,士兵),革車(革車,古代兵車的一種)五百乘,疇騎(疇騎,精騎,指精選過的等類相同的馬)二千,步卒五萬,輔重耳入之于晉,立為晉君。重耳即位三年,舉兵而伐曹矣。因(因,于是)令人告曹君曰:“懸(懸,吊出)叔瞻而出(出,使動用法)之,我且(且,將要)殺而以為大戮。”又令人告釐負(fù)羈曰:“軍旅薄(薄,靠近)城,吾知子不違(違,反對)也。其表(表,標(biāo)記)子之閭(五家為比,五比為閭),寡人將以為(以為,把……當(dāng)作)令,令軍勿敢犯?!辈苋寺勚?,率其(其,自己的)親戚而保釐負(fù)羈之閭者七百余家。此禮(禮,禮貌。)之所用也。故曹,小國也,而迫于晉、楚之間,其君之危猶累卵(危猶累卵,比喻形勢非常危險,如同堆起來的蛋,隨時都有塌下打碎的可能)也,而以無禮蒞(蒞,對待)之,此所以(所以,……的原因)絕世(絕世,斷絕后嗣)也。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此若反國,必誅無禮,則曹其首也。(2)盛黃金于壺,充之以餐,加璧其上,夜令人遺公子。他以后如果回國,必然要誅殺那些對他無禮的人,那么曹國必定首當(dāng)其沖。于是釐負(fù)羈就把黃金裝在茶壺里,冒充送餐,又加塊玉璧放在上面,夜里派人送給晉公子。參考譯文過去晉公子重耳出逃在外,路過曹國,曹君趁他脫去上衣時偷看他的駢肋。釐負(fù)羈和叔瞻在前侍奉。叔瞻對曹君說;“我看晉公子不是平常的人。您對待他沒有禮貌,他如有機(jī)會回國成為君主而發(fā)兵,那就怕會成為曹國的禍害。您不如殺了他。”曹君不聽。釐負(fù)羈回家,臉上不高興,他的妻子問他說:“您從外面回來,帶著不高興的神色,為什么?”負(fù)羈說:“我聽說,有福輪不到,禍來牽連我。今天國君召見晉公子,待他沒有禮貌。我夾在里面,因此不高興?!彼钠拮诱f:“我看晉公子像大國的君主,他的隨從人員像大國的相國?,F(xiàn)在困窘逃亡,路過曹國,曹國待他沒有禮貌。他如果返回祖國,必會聲討對他無禮的人,那曹就是第一個了。您為什么不先把自己和曹君區(qū)別開呢?”負(fù)羈說:“好吧?!本驮趬乩锸⑸宵S金,用飯把它裝滿,用璧蓋上,晚上派人送給晉公子。公子見了使者,拜了兩拜,留飯而謝絕收璧。晉公子從曹到楚,從楚到秦。到了秦國三年,秦穆公召集群臣商量說:“過去晉獻(xiàn)公和我結(jié)交,諸侯沒有不聽說的。獻(xiàn)公不幸死去,已十年上下了。繼位的兒子不好,我怕他會讓晉國的宗廟得不到打掃而社稷得不到祭祀了。長此下去不變樣,就不符合與人交往的原則了。我想幫助重耳讓他回國,怎么樣?”群臣都說:“好?!蹦鹿蚨l(fā)兵,革車五百輛,同一規(guī)格的馬二千匹,步兵五萬,幫助重耳回到晉國,立為晉君。重耳登基三年,就發(fā)兵攻打曹國了。于是派人告訴曹君說:“把叔瞻從城上吊下來,我將殺掉他陳尸示眾?!庇峙扇烁嬖V釐負(fù)羈說:“大軍迫城,我知道您不會反抗我。請在您住的巷門上做好標(biāo)記,我將據(jù)此下達(dá)命令,使軍隊不敢去侵犯?!辈車寺牭胶?,率領(lǐng)他們的親戚去依附釐負(fù)羈住地的有七百多家。這就是禮的作用。所以,曹是小國,夾在晉、楚之間,君主的危險就像疊起來的蛋,卻用無禮來待人,這就是斷絕后代的原因。2022年高考語文文言文新高考全國Ⅰ卷秦將伐魏,魏王聞之,夜(n作狀,在夜里,連夜)見孟嘗君,告之曰:“秦且(將要)攻魏,子為(替、給)寡人謀,奈何(怎么辦)?”孟嘗君曰:“有諸侯之(結(jié)構(gòu)助詞,的)救,則國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希望)子之行也!”重(重視、鄭重)為之約車百乘(指兵車一百輛)。孟嘗君之(去、到)趙,謂趙王曰:“文愿借兵以(表目的,來)救魏!”趙王曰:“寡人不能?!泵蠂L君曰:“夫敢(冒昧,斗膽)借兵者,以(表因果,是為了)忠(效忠)王也?!蓖踉唬骸翱傻寐労??”孟嘗君曰:“夫趙之兵(軍隊、兵力)非能強(qiáng)于(比)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趙也。然而趙之地不歲(每年,一年一年)危而民不歲死,而魏之地歲危而民歲死者,何(為什么)也?以(因為)其西為趙蔽(作為趙國的屏障)也,今趙不救魏魏歃盟(歃血為盟)于秦是(這、這樣)趙與強(qiáng)秦為界也地亦且(將、將要)歲危民亦且歲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趙王許諾,為起兵十萬、車三百乘,(孟嘗君)又北(n作狀,向北)見燕王曰:“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歲不熟(收成不好)二年矣,今又行數(shù)千里而以(表目的,來)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數(shù)千里而救人者,此國之利也,今魏王出國門(國都的城門,也指邊境)而望見軍,雖欲行數(shù)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許也。田文曰:“臣效便計(獻(xiàn)上好的計策)于(向)王(狀語后置句),王不用臣之忠計,文請行矣,恐天下之(主謂間助詞,取獨(dú))將有大變也?!蓖踉唬骸按笞兛傻寐労??”曰:“燕不救魏,魏王折節(jié)(屈節(jié))割地,以(把)國之半與秦,秦必去(撤兵)矣。秦已去魏,魏王悉(作V,傾其全部)韓、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憑借、依靠)趙之眾,以(用)四國攻燕,王且何利(n作v,得到好處)?利(n,好處)行數(shù)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門而望見軍乎?則道里(道路與鄉(xiāng)里)近而輸(這里指糧草的供給)又易矣,王何利?”燕王曰:“子行矣,寡人聽子?!蹦藶橹鸨巳f、車二百乘,以從田文,魏王大說(悅)曰:“君得燕、趙之兵甚眾且(而且)亟(快)矣,”秦王大恐,割地請講(講和、求和)于魏。因(于是)歸(歸還)燕、趙之兵,而(并且)封田文。(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魏策三》)翻譯:我國已經(jīng)連續(xù)兩年收成不好,現(xiàn)在又要跋涉幾千里去援助魏國,這將會怎么樣呢?(得分點(diǎn):“歲不熟”、“且”的意思)燕國不去援救魏國,魏王屈節(jié)割地,把國土的一半送給秦國,秦國一定會撤兵。(得分點(diǎn):“折節(jié)”、“以”、“去”的意思)14.孟嘗君前往趙國、燕國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說策略有什么不同?請簡要概括。(3分)【參考答案】對趙國:曉之以厲害,為趙王講清存魏對趙國的好處,也說明了魏國如果投降秦國將給趙國帶來的危害;對燕國:請求發(fā)兵不得,便曉之以厲害,為燕王講明如果魏國屈節(jié)割地求和于秦,轉(zhuǎn)頭向燕,對燕國極為不利?!緟⒖甲g文】秦國將要討伐魏國。魏王聽說,夜里去見孟嘗君,告訴他說:“秦國將要進(jìn)攻魏國了,您替寡人謀劃一下,怎么辦?”孟嘗君說:“有諸侯援救的國家就可以保存下來。”魏王說:“寡人希望您能出行游說?!编嵵氐貫槊蠂L君準(zhǔn)備了百輛馬車。孟嘗君來到趙國,對趙王說:“我希望從趙國借些軍隊去救魏國?!壁w王說:“寡人不能借?!庇蹏L君說:“我冒昧地借兵的原因,是為了以此效忠大王啊?!壁w王說:“可以說給我聽聽嗎?”盂嘗君說:“趙國的軍隊并非比魏國的軍隊?wèi)?zhàn)斗力強(qiáng),魏國的軍隊也并非比趙國的軍隊?wèi)?zhàn)斗力弱。然而趙國的土地沒有一年一年地受到威脅,百姓也沒有年年遭到死亡的厄運(yùn);魏國的土地一年一年受到威脅,百姓年年遭到死亡的厄運(yùn),為什么?因為魏國在西面為趙國作了遮蔽?,F(xiàn)在趙國不援救魏國,魏國同秦國歃血結(jié)盟:這樣就如同趙國與強(qiáng)大的秦國相鄰了,趙國土地也將年年受到威脅,百姓也將一年一年地死去。這就是我忠于大王的表現(xiàn)。”趙王答應(yīng)了,為魏國發(fā)兵十萬,戰(zhàn)車三百輛。盂嘗君又北上拜見了燕王,說,“從前家父經(jīng)常為燕、魏兩王的交往約會,現(xiàn)在秦國將要進(jìn)攻魏國了,希望大芏救救魏國?!毖嗤跽f:“我國已經(jīng)連續(xù)兩年收成不好,現(xiàn)在又要跋涉幾千里去援助魏國,這將會怎么樣呢?”盂嘗君說:“跋涉幾千里去拯救別人,這將給國家?guī)砗锰帯,F(xiàn)在魏王出城門盼望燕軍,其它諸侯即使想跋涉幾千里來幫助,可以做到嗎?”燕王還是沒有答應(yīng)。盂嘗君說:“題下獻(xiàn)上好的計策給大王,大王卻不采用臣下忠誠的計策,我請求離開了,恐‘陷天下將有大的變化了?!毖嗤跽f:“您說的大的變化,可以讓我聽聽嗎?”孟嘗君說:“燕國不去援救魏國,魏王屈節(jié)割地,把國土的一半送給秦國,秦國一定會撤兵。秦兵撤離魏國后,魏王傾韓國、魏國的全部軍隊,叉西借秦國軍隊,再依靠趙國軍隊,用四個國家的力量攻打燕禹,大王將會得到什么好處呢?好處自己會跋涉幾千里寒幫助人嗎?好處會出燕國的南門而盼望援軍嗎?那么對于四國軍隊來說道路與鄉(xiāng)里很近,補(bǔ)給給養(yǎng)又很容易。大王還能得到什么好處呢?”燕王說,“您走吧,寡人聽從您的了?!庇谑菫橛蹏L君發(fā)兵八萬,戰(zhàn)車二百輛,跟從孟嘗君。魏王大喜,說:“您借燕國、趙國的軍隊多而且快?!鼻赝鹾芎ε拢钭屚恋赝簢v和。魏國于是歸還了燕國、趙國的軍隊并且封賞了孟嘗君。2022年高考語文文言文全國甲卷(適用地區(qū):云南、廣西、貴州、四川、西藏)齊助楚攻秦,?。üフ肌⒐ト。┣?。其后秦欲伐齊,齊、楚之(主謂間助詞,取獨(dú))交善(交好、友好),惠王患(擔(dān)心)之,謂張儀曰:“吾欲伐齊,齊、楚方(正當(dāng)、正在)歡(交好、友好),子為(替、給)寡人慮之,奈何(怎么辦)?”張儀曰:“王其(還是,表委婉商量語氣)為臣約車(準(zhǔn)備車馬)并(和)幣(金錢),臣請試之?!睆垉x南(n作狀,到南方)見楚王,曰:“今齊王之罪其(恐怕、大概,表示推測、估計)于敝邑(古代對本國的謙稱,猶言偏僻的地方)之王甚厚[現(xiàn)在對秦王來說齊王的罪惡是最嚴(yán)重的],敝邑欲伐之,而大國(尊稱,指楚國)與之歡。大王茍(如果)能閉關(guān)絕(斷絕邦交)齊,臣請使(讓)秦王獻(xiàn)商于之地,方(方圓)六百里。若此(如果這樣),則是北(n作狀,在北面)弱(使動,使…削弱)齊,西德(n作v,施加恩惠)于秦[狀語后置句,在西面對秦國施加恩惠],而(并且,表遞進(jìn))私(動詞,私人占有)商于之地以為(作為)利也,則此一計而三利俱至?!背醮笳f(通“悅”),宣言(指特意宣揚(yáng)某種言論,使人周知)之于(介詞,在)朝廷曰:“不榖(也作“不谷”,古代諸侯自稱之謙辭)得商于之田,方六百里。”群臣聞見者畢(全、都)賀,陳軫后(最后、后來)見,獨(dú)(唯獨(dú))不賀。楚王曰:“不榖不須一兵不傷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為智矣諸士大夫皆賀子獨(dú)不賀何也”[我不派遣一個士兵,不傷亡一名將士,就得到商于六百里土地,我自認(rèn)為這是非常明智的,朝中百官都向我道賀,只有你一個人不道賀,這是為什么?]陳軫對曰:“臣見商于之地不可得,而(表轉(zhuǎn)折,反而)患(禍患)必至也?!蓖踉唬骸昂我玻槭裁矗??”對曰:“夫秦所以(…的原因)重(重視)王者,以(因為)王有齊也。今地未可得而(卻,表轉(zhuǎn)折)齊先絕,是楚孤(賓語前置,使楚國孤立)也,秦又何(怎么會)重(重視)孤國?且(況且,何況)先絕齊,后責(zé)(索?。┑?,必受欺于張儀。是西生秦患,北絕齊交,則兩國兵必至矣?!背醪宦?,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停止)口無言,以待吾事。”[我的計劃已經(jīng)妥當(dāng)了,你就閉口不要多說,就等待看我(得到割地)吧]楚王使(派遣)人絕齊。張儀反(返回),秦使人使(出使)齊,齊、秦之交陰合(暗中合盟)。楚因(于是)使一將軍受地于秦。張儀知楚絕齊也,乃出見使者曰:“從某至某,廣從(縱橫)六里。”使者反報楚王,楚王大怒,欲興師(發(fā)動軍隊)伐秦。陳軫曰:“伐秦,非計也。王不如因而(趁機(jī))賂之一名都(大點(diǎn)的城池),與之伐齊,是我亡于秦而取償于齊也[損失在秦國手里的再從齊國補(bǔ)償回來]?!背醪宦?,遂舉兵伐秦。秦與齊合(更多資料請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高中語文資料整理與收集),楚兵大敗于杜陵。故(因此)楚之土壤士民非削弱,僅以救亡者,計失于陳軫,過(過分,過于)聽于張儀。

(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秦策二》)翻譯:楚王不聽從,說:“我的計劃已經(jīng)妥當(dāng)了,你就閉口不要多說,就等待看我(得到割地)吧?!睆垉x在證實楚齊確實斷交以后,才出來接見楚國的索土使臣說:“是這里到那里,縱橫總共是六里土地?!薄緟⒖甲g文】齊國幫助楚國進(jìn)攻秦國,攻下了(秦地)曲沃。后來秦想要進(jìn)攻齊國,由于齊、楚友好,秦惠王為此憂慮,對張儀說:“我想要發(fā)兵攻齊,無奈齊、楚兩國關(guān)系正密切,請你為我考慮一下,怎么辦呢?”張儀說:“請大王為我準(zhǔn)備車馬和金錢,讓我試試看?!庇谑菑垉x去南方楚國見到楚懷王,說:“現(xiàn)在對秦王來說齊王的罪惡是最嚴(yán)重的,秦國準(zhǔn)備征討齊國,然而楚國跟齊國交好。如果大王能關(guān)起國門跟齊斷絕交邦,讓我勸說秦王獻(xiàn)上商于的土地,方圓六百里。如果這樣,楚國就在北面削弱了齊國的勢力,又在西面對秦國施有恩惠,且獲得了商于六百里土地,這就是一舉三得的上策。”楚懷王非常高興,在朝堂上宣布說:“我已經(jīng)得到商于六百里土地?!甭犚娺@話的群臣都向懷王道賀,陳軫最后晉見,唯獨(dú)不向懷王道賀。懷王說:“我不派遣一個士兵,不傷亡一名將士,就得到商于六百里土地,我自認(rèn)為這是非常明智的,朝中百官都向我道賀,只有你一個人不道賀,這是為什么?”陳軫回答說:“我認(rèn)為大王不但得不到商于六百里土地,反而一定會招來禍患?!睉淹鯁枺骸盀槭裁矗俊标愝F回答說:“秦王之所以重視大王的原因,是因為有齊國這樣一個強(qiáng)大盟邦。如今還沒有得到秦國的割地卻先和齊國斷絕邦交,是讓楚國陷于孤立狀態(tài)啊,秦國又怎會重視一個孤立無援的國家呢?何況楚國如果先跟齊國斷交,然后再向秦要求割讓土地,那么必然遭到張儀欺騙。結(jié)果是西面惹出秦國的禍患,北面切斷了齊國的后援,這樣秦齊兩國的兵都一定會進(jìn)攻楚國?!背醪宦爮模f:“我的計劃已經(jīng)妥當(dāng)了,你就閉口不要多說,就等待看我(得到割地)吧?!睉淹跖墒拐吒R國斷絕邦交。張儀回到秦國之后,秦王就派使者前往齊國,秦齊的盟約暗中締結(jié)成功。楚國派遣一名將軍去秦國接收土地。張儀在證實楚齊確實斷交以后,才出來接見楚國的索土使臣說:“是這里到那里,縱橫總共是六里土地?!背构?jié)回國報告楚懷王,懷王大怒,準(zhǔn)備發(fā)兵去攻打秦國。陳軫說:“攻打秦國,不是一個好辦法。大王不如趁此機(jī)會將一個大都市送給秦國,跟秦連兵伐齊,這樣可以把損失在秦國手里的再從齊國補(bǔ)償回來。楚懷王沒有采納,于是發(fā)兵北去攻打秦國。秦、齊兩國合兵,楚軍在杜陵慘敗??梢?,楚國的土地并非不大,人民和諸侯也并非軟弱,之所以會陷入幾乎亡國的慘境,是懷王沒有采納陳軫的忠告,而過于聽信張儀的緣故。2022年高考語文文言文全國乙卷(適用地區(qū):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肅、青海、內(nèi)蒙古、黑龍江、吉林、寧夏、新疆、陜西)圣人之(主謂間助詞,取獨(dú))于(對,對于)天下百姓也,其(大概,表估計)猶赤子(剛生的嬰兒)乎!饑者則食(n作v,拿食物給人吃)之,寒者則衣(n作v,拿衣服給人穿)之,將之養(yǎng)之(將養(yǎng):侍奉贍養(yǎng)),育之長之(培育…成長),唯恐其不至于大也。魏武侯浮(漂流)西河而下,中流(泛指河流的中游),顧謂(回頭)吳起曰:“美哉乎河山之固(險固)也,此魏國之寶也?!眳瞧饘υ唬骸霸诘拢ㄖ甘┬械抡┎辉陔U。昔三苗氏(部族名稱,苗人之始)左洞庭而(表并列)右彭蠡(彭蠡湖,鄱陽湖古稱),德義不修(賓語前置,“不修德義”,不講仁義道德),而禹滅(使…滅亡)之。夏桀之居,左河、濟(jì)(黃河、濟(jì)水)而右太華,伊闕(山名)在其南,羊腸(羊腸阪,地名)在其北,修政不仁,而湯放(放逐)之。由此觀之,在德不在險。(更多資料請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高中語文資料整理與收集)若君不修德,船中之人盡(都)敵國也。”武侯曰:“善”。武王克(攻克,打?。┮螅偬ū眄槼校﹩栐唬骸皩⒛纹涫勘姾危巍危耗谩趺崔k;士眾:士人和百姓)?”太公對曰:“臣聞愛其人者,兼(連同)屋上之鳥;憎其人者,惡(厭惡)其余胥(墻壁)。咸(全、都)刈(割,這指殺死)厥(其,他的、他們的)敵,靡(沒有)使(讓)有余,何如(怎么樣)?”王曰:“不可?!碧?,邵公入,王曰:“為之奈何(怎么處理這事)?”邵公對曰:“有罪者殺之,無罪者活(使…活下)之,何如?”王曰:“不可。”邵公出,周公入,王曰:“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n作v,耕種)其田無變舊新惟仁是親(只親近那些有道德的人)百姓有過在予(我)一人武王曰廣大乎平天下矣(主謂倒置,平定天下的胸懷多么寬廣)凡所以(…的原因)貴(認(rèn)為…貴,,尊重)士君子者以(因為)其仁而有德也景公游于壽宮,睹長年(adj作n,老人)負(fù)薪(背著柴火)而有饑色,公悲(悲憫)之,喟然(嘆氣的樣子)嘆曰:“令吏養(yǎng)(贍養(yǎng))之?!标套釉唬骸俺悸勚?,樂賢而哀不肖(不幸),守國之本也。今君愛(憐惜)老而恩無不逮(達(dá)到),治國之本也?!惫?,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見賢以(而,表順承)樂賢,見不肖以哀不肖。今請求老弱之不養(yǎng),鰥寡之不室者,論(評定、判定)而供秩(供養(yǎng)、安置)焉。”景公曰:“諾。”于是老弱有養(yǎng),鰥寡有室。晉平公春筑臺,叔向曰:“不可。古者圣王貴德而務(wù)施(猶言樂善好施),緩刑辟(刑法,刑律)而趨民時(猶農(nóng)時)。今春筑臺,是奪民時也。豈所以(用來…的)定命安存,而稱為人君于后世哉?”平公曰:“善?!蹦肆T臺役。(節(jié)選自《說苑?貴德》)翻譯:武王打敗了商朝,召見姜太公,問他:“該拿那些商朝的士人和百姓怎么辦?”現(xiàn)在我請求找來老弱而沒有人養(yǎng)活、喪妻喪夫卻沒有房屋的人,評定之后安置他們。參考譯文圣明的帝王對天下的老百姓,就像對待嬰兒一樣!饑餓時就給他飯吃,寒冷時就給他衣穿,扶持他調(diào)養(yǎng)他,撫育他使他成長,總怕他不能長大。魏武侯渡西河順流而下,渡了一半,回頭對吳起說:“河山這樣險固,真壯美啊,這是魏國最寶貴的!”吳起回答說:“國家依靠的是德政而不是險要的地形。從前三苗氏左有洞庭湖右有彭蠡大澤,不講求道德仁義,大禹就消滅了他們。夏桀居住的地方,左有黃河、濟(jì)水,右有長華山,伊闕山在他南邊,羊腸之險在他北邊,執(zhí)政而不講仁愛,商湯就放逐了他。由此看來,國家依靠的是德政而不是險要的地形。假若君王您不施德政,那么現(xiàn)在船上的這些人都會變成您的敵人?!蔽何浜蛘f:“講得好?!敝芪渫鯌?zhàn)勝了殷紂王,召見姜太公并問他道:“將怎么對待殷商的官員和民眾呢?"美太公回答說:“我聽說春歡那個人,就兼及他房上的烏鴉;憎根那個人,就連他房外的籬笆也厭惡。全部殺掉那些敵人,不要讓他們留下殘余,怎么樣?”武王說:“不行?!泵捞顺觯酃M(jìn)來,武王問他:“怎么對待殷商臣民?”邵公回答說:“有罪的殺掉他,無罪的留他一條活命,怎么樣?”武王說:“不行。”邵公退出,周公進(jìn)來,武王問他:“拿殷商臣民怎么辦?”周公說:“讓他們各自住在自己的房子里,耕種自已的土地,對舊人新人一視同仁,親近仁德的人,老百姓有了罪過,都是我一人的責(zé)任?!蔽渫跽f:“胸懷真寬廣啊,天下能夠平定了?!贝蠓簿踔阅茏鹬刭t士,是由于他們講仁義有德行啊。齊景公在壽宮游玩,看見有老年人背著柴并面有饑色,齊景公為他們感到悲傷,他長嘆一聲說:“命令官府供養(yǎng)他們?!标套诱f:“我聽說,喜愛有才德的人而哀憐不才的人,這是守國的根本?,F(xiàn)在大王哀憐老人并且恩惠無所不及,這是治國的根本?!饼R景公面帶喜色地笑了。晏子說:“圣明的帝王見到賢人就喜歡他們,見到不才的人就哀憐他們?,F(xiàn)在我請求找來沒人供養(yǎng)的年老病弱之人,沒有家室的喪妻喪夫之人,評定等級后供給他們物品?!饼R景公說:“可以?!庇谑?,年老病弱的人都由國家供養(yǎng),鰥夫寡婦都有了安身之處。晉平公在春季修筑亭臺,叔向說:“不行。古代的圣王注重德政并極力施行,寬緩刑罰并遵循百姓的時節(jié)?,F(xiàn)在春季修筑亭臺,這就是耽誤農(nóng)時。怎能用來穩(wěn)定天命安撫百姓,被后世之人稱譽(yù)自己不愧為國君呢?”晉平公說:“好。”于是就停止了修筑亭臺的勞役。(選自《晉書·王恭傳》,有刪節(jié))2021年普通高等學(xué)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新高考Ⅰ卷(山東

湖北

江蘇

河北

廣東

湖南

福建)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東宮顯德殿,初上皇欲強(qiáng)(使強(qiáng)大)宗室以鎮(zhèn)天下,故(

所以

)皇再從三從弟及兄弟之子,雖(

即使

)童孺皆為王(封王),王者數(shù)十人,上從容(語氣和緩)問群臣:“遍封宗子(皇族子弟)于(對于)天下利乎(嗎

)?”封德彝對曰:“上皇敦睦(親善厚待)九族,大封宗室,自兩漢以來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高),多給力役,恐非(這恐怕不能)示(顯示)天下以至公(很公正)也。”上曰:“然(正確,表肯定

)。朕為天子,所以(用來

)養(yǎng)百姓也,豈可(

怎么可以)勞(使勞苦

)百姓以養(yǎng)己之宗族乎!”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為縣公(爵位名稱

),惟(

只有)有功者數(shù)人不降。上與群臣論止盜(

平息盜賊

)。或(有人)請重法(嚴(yán)格的法令)以禁之,上哂(笑)之曰:“民之所以(原因)為盜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故不暇(沒有時間)顧(顧及)廉恥耳(罷了)。朕當(dāng)去奢省費(fèi)(捐棄奢華,減少費(fèi)用),輕搖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則自不為盜,安用(哪里要用)重法邪!”自是數(shù)年之后,海內(nèi)升平(天下太平

),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語氣詞,不翻譯)。上聞景州錄事參軍張玄素名,召見,問以政道(用政道詢問,狀后)。對曰:“隋主好自專庶務(wù)(把持所有事務(wù)),不任(信任重用)群臣,群臣恐懼,唯知票受奉行而已,莫之敢違(沒有敢違抗的,賓前)。以(憑借)一人之智決天下之務(wù)(天下事),借(即使)使得失相半,乖謬(犯的錯誤)已多,下諛上蔽(被下面阿諛奉承所蒙蔽),不亡何待(不亡國還等什么)!陛下誠(如果)能謹(jǐn)(謹(jǐn)慎)擇群臣而分任以事(將政事分別交付給他們,狀后),高拱穆清(自己安坐在朝廷)而考(考查)其成敗,以施刑賞(施以刑法或者賞賜),何憂不治!”上善(以之為善)其言,擢(擢升)為侍御史。上患(擔(dān)心)吏多受賕(接受賄賂),密使左右(身邊近臣)試賂(賄賂)之。有司(官員)門令史受絹一匹,上欲殺之,民部尚書裴矩諫曰:“為吏受賂,罪誠(的確)當(dāng)(應(yīng)當(dāng))死。但陛下使人遺(送)之而受,乃(這是,表判斷)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謂‘道之以德(用道德加以誘導(dǎo)),齊之以禮(以禮教來整齊民心)?!鄙蠍?,召文武五品已上告之曰:“裴矩能當(dāng)官力爭,不為面從(當(dāng)面順從我),儻(如果)每事皆然(這樣做),何憂不治?”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

直言

)。”裴矩任(佞臣

)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變也,君惡(討厭

)聞其過則忠化為佞(

諂諛

奸佞),君樂聞直言(

直言勸諫

)則化為忠。是知君者表(

如同測影的表

)也,臣者景(影子)也,表動則景隨矣(

表一動則影子隨之而動)。

參考譯文唐高祖顯德九年秋天八月甲子這一天,唐太宗在東宮顯德殿即位。起初,高祖想以加強(qiáng)皇室宗族的力量來威鎮(zhèn)天下,所以與皇帝同曾祖、同高祖的遠(yuǎn)房堂兄弟以及他們的兒子,即使童孺幼子均封為王,達(dá)數(shù)十人。為此,太宗語氣和緩地征求群臣的意見:“遍封皇族子弟為王,對天下有利嗎?”封德彝回答道:“太上皇親善厚待皇親國戚,大肆分封宗室,自東西漢以來都沒有如此之多。封給的爵位既高,又多賜給勞力仆役,這恐怕不能向天下人顯示自己的大公無私吧!”太宗說:“有道理。朕做天子,就是為了養(yǎng)護(hù)百姓,怎么可以勞頓百姓來養(yǎng)護(hù)自己的宗族呢!”十一月,庚寅(初五),將宗室郡王降格為縣公,只有功勛卓著的幾位不降。唐太宗和群臣討論如何平息盜賊。有人請求用嚴(yán)格的法令來禁止,太宗面含嘲笑著說:“百姓之所以成為盜賊,是因為賦稅勞役繁重,官吏貪污,民眾饑寒切身,所以才不顧廉恥的。朕應(yīng)當(dāng)捐棄奢華,減少費(fèi)用,輕徭薄賦,任用清廉的官員,讓百姓衣食有余,自然就不做盜賊了,哪里需要用重法!”這樣過了幾年以后,天下太平,路不拾遺,外面的大門都不用關(guān)閉,商旅之人可以在荒郊野外露宿都不用擔(dān)心治安問題。太宗聽說了景州錄事參軍張玄素的名聲,召見他詢問政道,張玄素答道:“隋主喜歡自己把持所有事務(wù),不愿意信任群臣,因此群臣恐懼,只知道受命奉行而已,沒有敢違抗的。以一人的智慧決定天下事,即使能夠做到得失相半,犯的錯誤也已經(jīng)很多了,加上君主被下面阿諛奉承所蒙蔽,不亡國還等什么!陛下如果能夠謹(jǐn)慎地選擇群臣,將政事分別交付給他們,自己安坐在朝廷上考查其成敗而施以刑法或者賞賜,如果能夠這樣,何必?fù)?dān)心天下治理不好呢?太宗認(rèn)為他說的很有道理,將他升為侍御史。太宗擔(dān)心官吏中多有接受賄賂的,便秘密安排身邊的人去試探他們。有一個刑部的司門令史收受絹帛一匹,太宗得悉后想要?dú)⒌羲C癫可袝峋貏裰G道:“當(dāng)官的接受賄賂,罪的確應(yīng)當(dāng)處死;但是陛下派人送上門去讓其接受,這是有意引人觸犯法律,恐怕不符合孔子所謂‘用道德加以誘導(dǎo),以禮教來整齊民心’的古訓(xùn)?!碧诼犃撕芨吲d,召集文武五品以上的官員,對他們說:“裴矩能夠做到在位敢于力爭,并不一味地順從我,假如每件事情都能這樣做,國家怎么能治理不好呢?”臣司馬光曰:古人說過:君主賢明則臣下敢于直言。裴矩在隋朝是位佞臣而在唐則是忠臣,不是他的品性有變化。君主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