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挖掘:異常檢測:關聯(lián)規(guī)則學習與異常檢測技術教程_第1頁
數據挖掘:異常檢測:關聯(lián)規(guī)則學習與異常檢測技術教程_第2頁
數據挖掘:異常檢測:關聯(lián)規(guī)則學習與異常檢測技術教程_第3頁
數據挖掘:異常檢測:關聯(lián)規(guī)則學習與異常檢測技術教程_第4頁
數據挖掘:異常檢測:關聯(lián)規(guī)則學習與異常檢測技術教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數據挖掘:異常檢測:關聯(lián)規(guī)則學習與異常檢測技術教程1數據挖掘基礎1.1數據挖掘的定義與應用數據挖掘(DataMining)是一種從大量數據中提取有用信息的過程,通過使用統(tǒng)計學、機器學習和數據庫技術,自動或半自動地發(fā)現(xiàn)數據中的模式、關聯(lián)和趨勢。數據挖掘的應用廣泛,包括但不限于:市場分析與管理:如客戶細分、市場籃子分析、交叉銷售、市場趨勢分析。風險分析與管理:如信用風險評估、欺詐檢測。生產與質量控制:如預測設備故障、優(yōu)化生產流程。生物信息學:如基因序列分析、疾病預測。Web挖掘:如網頁內容挖掘、用戶行為分析。1.2數據預處理技術數據預處理是數據挖掘過程中的關鍵步驟,它包括數據清洗、數據集成、數據轉換和數據規(guī)約,目的是提高數據質量,為后續(xù)的挖掘任務提供更可靠的數據基礎。1.2.1數據清洗數據清洗涉及處理缺失值、噪聲數據和不一致數據。例如,使用Python的Pandas庫處理缺失值:importpandasaspd

#創(chuàng)建一個包含缺失值的數據框

data={'A':[1,2,np.nan],'B':[5,np.nan,np.nan],'C':[1,2,3]}

df=pd.DataFrame(data)

#使用平均值填充缺失值

df.fillna(df.mean(),inplace=True)1.2.2數據集成數據集成是將來自多個數據源的數據合并到一個一致的數據存儲中。這可能涉及到解決數據冗余和數據沖突的問題。1.2.3數據轉換數據轉換包括平滑、聚集、規(guī)范化和屬性構造等操作,以使數據適合挖掘。例如,使用Pandas進行數據規(guī)范化:#數據規(guī)范化

df['A']=(df['A']-df['A'].min())/(df['A'].max()-df['A'].min())1.2.4數據規(guī)約數據規(guī)約是通過減少數據量來簡化數據集,同時保持其完整性。這可以通過采樣、維規(guī)約或數據壓縮來實現(xiàn)。1.3數據挖掘的主要任務數據挖掘的主要任務包括分類、聚類、關聯(lián)規(guī)則學習、回歸分析、異常檢測等。1.3.1分類分類是預測數據對象的類別。例如,使用Scikit-learn庫進行決策樹分類:fromsklearn.treeimportDecisionTreeClassifier

fromsklearn.model_selectionimporttrain_test_split

#假設df是包含特征和目標變量的數據框

X=df.drop('target',axis=1)

y=df['target']

#劃分訓練集和測試集

X_train,X_test,y_train,y_test=train_test_split(X,y,test_size=0.3)

#創(chuàng)建決策樹分類器

clf=DecisionTreeClassifier()

#訓練模型

clf.fit(X_train,y_train)

#預測

predictions=clf.predict(X_test)1.3.2聚類聚類是將數據對象分組到不同的簇中,使得簇內的對象相似度高,簇間對象相似度低。例如,使用K-means算法進行聚類:fromsklearn.clusterimportKMeans

#創(chuàng)建K-means模型

kmeans=KMeans(n_clusters=3)

#訓練模型

kmeans.fit(X)

#預測簇標簽

labels=kmeans.predict(X)1.3.3關聯(lián)規(guī)則學習關聯(lián)規(guī)則學習是發(fā)現(xiàn)數據集中項之間的有趣關系。例如,使用Apriori算法發(fā)現(xiàn)市場籃子分析中的關聯(lián)規(guī)則:frommlxtend.preprocessingimportTransactionEncoder

frommlxtend.frequent_patternsimportapriori,association_rules

#假設transactions是一個包含交易數據的列表

te=TransactionEncoder()

te_ary=te.fit(transactions).transform(transactions)

df=pd.DataFrame(te_ary,columns=te.columns_)

#應用Apriori算法

frequent_itemsets=apriori(df,min_support=0.01,use_colnames=True)

#生成關聯(lián)規(guī)則

rules=association_rules(frequent_itemsets,metric="confidence",min_threshold=0.7)1.3.4回歸分析回歸分析用于預測連續(xù)值的輸出。例如,使用線性回歸預測房價:fromsklearn.linear_modelimportLinearRegression

#創(chuàng)建線性回歸模型

reg=LinearRegression()

#訓練模型

reg.fit(X_train,y_train)

#預測

predictions=reg.predict(X_test)1.3.5異常檢測異常檢測是識別數據集中不符合預期模式的觀測值。例如,使用IsolationForest算法檢測異常值:fromsklearn.ensembleimportIsolationForest

#創(chuàng)建IsolationForest模型

clf=IsolationForest(contamination=0.1)

#訓練模型

clf.fit(X)

#預測異常值

y_pred=clf.predict(X)以上示例展示了數據挖掘中一些基本任務的實現(xiàn)方法,包括數據預處理、分類、聚類、關聯(lián)規(guī)則學習、回歸分析和異常檢測。通過這些技術,可以從數據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為決策提供支持。2數據挖掘:關聯(lián)規(guī)則學習2.1關聯(lián)規(guī)則學習概述關聯(lián)規(guī)則學習是數據挖掘領域中一種重要的技術,主要用于發(fā)現(xiàn)數據集中的頻繁項集以及這些項集之間的關聯(lián)關系。這種技術在市場籃子分析、用戶行為分析、醫(yī)療診斷、推薦系統(tǒng)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關聯(lián)規(guī)則學習的核心是尋找滿足最小支持度和最小置信度的規(guī)則,這些規(guī)則能夠揭示數據中隱藏的模式。2.1.1支持度與置信度支持度(Support):表示一個項集在數據集中出現(xiàn)的頻率。例如,如果一個超市的交易記錄中,包含“面包”和“牛奶”的交易占總交易的10%,那么“面包”和“牛奶”的支持度就是10%。置信度(Confidence):表示一個規(guī)則的可靠性,即在包含前件的交易中,后件出現(xiàn)的概率。例如,規(guī)則“如果購買了面包,則也購買了牛奶”的置信度是70%,意味著在所有購買面包的交易中,有70%的交易也包含了牛奶。2.2Apriori算法詳解Apriori算法是最早用于關聯(lián)規(guī)則學習的算法之一,其基本思想是利用頻繁項集的特性,即如果一個項集是頻繁的,那么它的所有子集也應該是頻繁的。Apriori算法通過迭代的方式,先找到所有頻繁1-項集,然后逐步構建頻繁2-項集、3-項集等,直到無法找到新的頻繁項集為止。2.2.1算法步驟初始化:從數據集中掃描一次,找出所有頻繁1-項集。連接步驟:將頻繁k-項集連接生成候選k+1-項集。剪枝步驟:從候選k+1-項集中,刪除所有不滿足最小支持度的項集。重復步驟2和3,直到無法生成新的頻繁項集。2.2.2代碼示例frommlxtend.preprocessingimportTransactionEncoder

frommlxtend.frequent_patternsimportapriori,association_rules

#示例數據

dataset=[['Milk','Bread','Butter'],

['Milk','Bread'],

['Bread','Butter'],

['Milk','Butter'],

['Milk','Bread','Butter']]

#數據預處理

te=TransactionEncoder()

te_ary=te.fit(dataset).transform(dataset)

df=pd.DataFrame(te_ary,columns=te.columns_)

#應用Apriori算法

frequent_itemsets=apriori(df,min_support=0.4,use_colnames=True)

rules=association_rules(frequent_itemsets,metric="confidence",min_threshold=0.7)

#輸出結果

print(frequent_itemsets)

print(rules)2.3FP-growth算法介紹FP-growth(FrequentPatterngrowth)算法是為了解決Apriori算法在大數據集上效率低下的問題而提出的。與Apriori算法不同,F(xiàn)P-growth算法不需要生成候選集,而是通過構建一個FP樹來直接發(fā)現(xiàn)頻繁項集,從而大大減少了數據掃描的次數。2.3.1FP樹構建FP樹是一種壓縮的、遞歸的數據結構,用于存儲交易數據。每個非根節(jié)點代表一個商品,節(jié)點的計數器表示該商品在所有交易中出現(xiàn)的次數。通過FP樹,可以快速地找到頻繁項集。2.3.2算法步驟第一遍掃描:從數據集中掃描一次,找出所有頻繁1-項集。構建FP樹:根據頻繁1-項集,構建FP樹。條件模式基:對于每個頻繁k-項集中的最后一個項,構建條件模式基。條件FP樹:根據條件模式基,構建條件FP樹。遞歸挖掘:對條件FP樹遞歸地應用FP-growth算法,直到所有頻繁項集被發(fā)現(xiàn)。2.3.3代碼示例frommlxtend.preprocessingimportTransactionEncoder

frommlxtend.frequent_patternsimportfpgrowth

#示例數據

dataset=[['Milk','Bread','Butter'],

['Milk','Bread'],

['Bread','Butter'],

['Milk','Butter'],

['Milk','Bread','Butter']]

#數據預處理

te=TransactionEncoder()

te_ary=te.fit(dataset).transform(dataset)

df=pd.DataFrame(te_ary,columns=te.columns_)

#應用FP-growth算法

frequent_itemsets=fpgrowth(df,min_support=0.4,use_colnames=True)

#輸出結果

print(frequent_itemsets)通過上述代碼示例,我們可以看到Apriori算法和FP-growth算法在處理關聯(lián)規(guī)則學習問題時的具體應用。這兩種算法雖然在實現(xiàn)細節(jié)上有所不同,但都能有效地發(fā)現(xiàn)數據集中的頻繁項集和關聯(lián)規(guī)則,為數據分析和決策提供有力的支持。3數據挖掘:異常檢測:關聯(lián)規(guī)則學習與異常檢測3.1異常檢測原理3.1.1異常檢測的定義異常檢測,也稱為離群點檢測或異常值檢測,是數據挖掘領域中一種重要的技術,用于識別數據集中與其他數據點顯著不同的點。這些異常點可能代表了錯誤、欺詐、故障或其他需要特別關注的事件。異常檢測在金融、網絡安全、醫(yī)療診斷和工業(yè)監(jiān)控等多個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3.1.2統(tǒng)計方法在異常檢測中的應用統(tǒng)計方法是異常檢測中最基礎的工具之一,通過計算數據的統(tǒng)計特性,如均值、標準差、中位數等,來識別偏離這些統(tǒng)計特性的數據點。例如,假設我們有一組關于用戶登錄時間的數據,我們可以計算登錄時間的平均值和標準差,然后將那些登錄時間與平均值相差超過一定標準差的數據點標記為異常。示例代碼importnumpyasnp

#假設這是用戶登錄時間數據

login_times=np.array([10,12,15,16,18,20,22,25,28,30,100])

#計算平均值和標準差

mean=np.mean(login_times)

std_dev=np.std(login_times)

#設定閾值為平均值加減兩倍標準差

threshold=2*std_dev

#標記異常點

outliers=login_times[(login_times>mean+threshold)|(login_times<mean-threshold)]

print("異常點:",outliers)3.1.3基于距離的異常檢測方法基于距離的異常檢測方法主要依賴于數據點之間的距離來識別異常。這些方法假設正常數據點在數據空間中是緊密聚集的,而異常點則遠離這些聚集區(qū)域。常見的基于距離的異常檢測方法包括基于鄰近度的異常檢測和基于密度的異常檢測。示例代碼fromsklearn.neighborsimportLocalOutlierFactor

importnumpyasnp

#假設這是傳感器讀數數據

sensor_readings=np.array([[1.1],[1.5],[1.4],[1.7],[1.9],[2.1],[2.3],[2.5],[2.7],[3.0],[10.0]])

#使用局部異常因子(LOF)進行異常檢測

clf=LocalOutlierFactor(n_neighbors=2,contamination='auto')

outlier_scores=clf.fit_predict(sensor_readings)

#標記異常點

outliers=sensor_readings[outlier_scores==-1]

print("異常點:",outliers)3.2結論異常檢測是數據挖掘中一項關鍵的技術,它幫助我們從海量數據中識別出那些不尋常的、可能具有重要信息的數據點。無論是通過統(tǒng)計方法還是基于距離的方法,選擇合適的異常檢測策略對于確保數據質量和發(fā)現(xiàn)潛在問題至關重要。通過上述示例,我們可以看到,Python中的scikit-learn庫提供了強大的工具來實現(xiàn)這些異常檢測算法,使得數據分析師和科學家能夠輕松地在實際項目中應用這些技術。4關聯(lián)規(guī)則學習在異常檢測中的應用4.1關聯(lián)規(guī)則與異常檢測的關系關聯(lián)規(guī)則學習是數據挖掘中一種常用的技術,主要用于發(fā)現(xiàn)數據集中項之間的有趣關聯(lián)或相關性。在零售業(yè)中,例如,它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哪些商品經常一起被購買。異常檢測,另一方面,旨在識別數據中的異常或不尋常的模式,這些模式可能指示錯誤、欺詐或需要特別注意的事件。關聯(lián)規(guī)則學習與異常檢測的結合,可以用于識別那些與已知的頻繁模式顯著不同的購買行為,從而幫助檢測異常。4.2使用關聯(lián)規(guī)則進行異常檢測的步驟數據預處理:清洗數據,處理缺失值,將數據轉換為適合關聯(lián)規(guī)則學習的格式。關聯(lián)規(guī)則學習:應用算法(如Apriori或FP-Growth)來發(fā)現(xiàn)數據集中的頻繁項集和關聯(lián)規(guī)則。規(guī)則評估:使用支持度、置信度等指標來評估規(guī)則的強度和相關性。異常檢測:通過比較新數據與已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則,識別那些不遵循常見模式的交易。結果分析:對檢測到的異常進行進一步分析,以確定其是否真正代表異常行為。4.2.1示例:Apriori算法在零售業(yè)中的應用假設我們有一個零售業(yè)的交易數據集,如下所示:交易ID商品1{牛奶,面包,黃油}2{牛奶,面包,糖果}3{面包,黃油}4{牛奶,糖果}5{牛奶,面包,黃油,糖果}我們將使用Python的mlxtend庫來應用Apriori算法。frommlxtend.preprocessingimportTransactionEncoder

frommlxtend.frequent_patternsimportapriori,association_rules

#交易數據

dataset=[

['牛奶','面包','黃油'],

['牛奶','面包','糖果'],

['面包','黃油'],

['牛奶','糖果'],

['牛奶','面包','黃油','糖果']

]

#數據預處理

te=TransactionEncoder()

te_ary=te.fit(dataset).transform(dataset)

df=pd.DataFrame(te_ary,columns=te.columns_)

#應用Apriori算法

frequent_itemsets=apriori(df,min_support=0.3,use_colnames=True)

rules=association_rules(frequent_itemsets,metric="confidence",min_threshold=0.7)

#輸出關聯(lián)規(guī)則

print(rules)這段代碼將輸出所有支持度大于0.3且置信度大于0.7的關聯(lián)規(guī)則。例如,我們可能會發(fā)現(xiàn)“牛奶->糖果”的規(guī)則,置信度為1,這意味著在包含牛奶的交易中,糖果總是被購買。如果在新數據中發(fā)現(xiàn)一個只購買牛奶但沒有購買糖果的交易,這可能被視為異常。4.3案例分析:零售業(yè)中的異常購買行為檢測在零售業(yè)中,異常購買行為可能包括突然的大量購買、購買模式的突然變化或購買了通常不一起購買的商品組合。通過應用關聯(lián)規(guī)則學習,我們可以建立一個模型來識別這些異常。4.3.1數據集假設我們有以下交易數據:交易ID商品1{牛奶,面包,黃油}2{牛奶,面包,糖果}3{面包,黃油}4{牛奶,糖果}5{牛奶,面包,黃油,糖果}6{牛奶,糖果,香水}4.3.2應用Apriori算法#交易數據

dataset=[

['牛奶','面包','黃油'],

['牛奶','面包','糖果'],

['面包','黃油'],

['牛奶','糖果'],

['牛奶','面包','黃油','糖果'],

['牛奶','糖果','香精']

]

#數據預處理

te=TransactionEncoder()

te_ary=te.fit(dataset).transform(dataset)

df=pd.DataFrame(te_ary,columns=te.columns_)

#應用Apriori算法

frequent_itemsets=apriori(df,min_support=0.3,use_colnames=True)

rules=association_rules(frequent_itemsets,metric="confidence",min_threshold=0.7)

#輸出關聯(lián)規(guī)則

print(rules)4.3.3異常檢測在輸出的關聯(lián)規(guī)則中,我們注意到“牛奶->糖果”的規(guī)則,但“牛奶->香精”并未出現(xiàn)在規(guī)則中,因為香精通常不與牛奶一起購買。然而,在交易6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包含“牛奶”和“香精”的購買,這與我們建立的模型不符,因此可以被視為異常購買行為。4.3.4結論通過將關聯(lián)規(guī)則學習應用于零售交易數據,我們可以有效地識別出那些與常見模式顯著不同的購買行為,從而幫助零售商檢測潛在的異常,如欺詐或庫存問題。這種方法不僅提高了數據的洞察力,還為業(yè)務決策提供了有價值的信息。5高級異常檢測技術5.1集成學習在異常檢測中的應用5.1.1原理集成學習(EnsembleLearning)通過結合多個基礎模型的預測結果來提高整體的預測性能。在異常檢測中,集成學習可以利用不同模型對數據的不同理解,從而更準確地識別異常點。常見的集成學習方法包括Bagging、Boosting和Stacking。Bagging通過構建多個獨立的模型并取平均預測值來減少過擬合;Boosting則通過迭代地構建模型,每個模型專注于前一個模型的錯誤,以提高整體性能;Stacking則是在多個模型的預測結果上再構建一個模型,以優(yōu)化最終的預測。5.1.2內容在異常檢測中,集成學習可以采用多種策略。例如,可以使用隨機森林(RandomForest)來檢測異常,隨機森林是一種基于決策樹的Bagging方法。每個決策樹在數據的隨機子集上訓練,然后通過投票機制來決定最終的分類結果。對于異常檢測,隨機森林可以識別出那些在多數樹中都被標記為異常的點。代碼示例importnumpyasnp

fromsklearn.ensembleimportIsolationForest

fromsklearn.datasetsimportmake_blobs

#生成數據

X,_=make_blobs(n_samples=100,centers=2,random_state=0,cluster_std=1.5)

X=np.concatenate([X,[[0,0],[10,10]]],axis=0)

#使用IsolationForest進行異常檢測

clf=IsolationForest(contamination=0.1)

clf.fit(X)

y_pred=clf.predict(X)

#打印預測結果,-1表示異常點

print(y_pred)5.1.3實時異常檢測系統(tǒng)設計5.1.4原理實時異常檢測系統(tǒng)設計需要考慮數據的實時性和系統(tǒng)的響應速度。這類系統(tǒng)通常采用流處理技術,如ApacheKafka、ApacheStorm或ApacheFlink,來處理連續(xù)到達的數據流。在算法層面,可以使用在線學習算法,如在線隨機森林或在線神經網絡,這些算法能夠在數據流中實時更新模型,以適應數據的動態(tài)變化。5.1.5內容設計實時異常檢測系統(tǒng)時,需要考慮以下幾個關鍵點:數據預處理:實時數據可能包含噪聲和缺失值,預處理步驟是必要的,以確保模型的準確性和穩(wěn)定性。模型選擇:選擇能夠實時更新的模型,如在線隨機森林或在線神經網絡。系統(tǒng)架構:采用流處理框架,如ApacheKafka或ApacheFlink,來構建實時數據處理管道。性能優(yōu)化:確保系統(tǒng)能夠處理高吞吐量的數據流,同時保持低延遲。代碼示例使用ApacheFlink進行實時異常檢測的示例:frompyflink.datastreamimportStreamExecutionEnvironment

frompyflink.tableimportStreamTableEnvironment,DataTypes

frompyflink.table.descriptorsimportSchema,Kafka

#創(chuàng)建流處理環(huán)境

env=StreamExecutionEnvironment.get_execution_environment()

t_env=StreamTableEnvironment.create(env)

#從Kafka讀取數據

t_env.connect(Kafka()

.version("universal")

.topic("data_stream")

.start_from_latest()

.property("bootstrap.servers","localhost:9092")

.property("group.id","testGroup"))

.with_schema(Schema()

.field("timestamp",DataTypes.TIMESTAMP(3))

.field("value",DataTypes.FLOAT()))

.create_temporary_table("DataInput")

#實時異常檢測邏輯

t_env.from_path("DataInput").select("timestamp,value,is_outlier(value)asoutlier")在這個例子中,is_outlier(value)是一個假設的UDF(用戶定義函數),用于實時檢測數據流中的異常值。5.2深度學習方法的異常檢測5.2.1原理深度學習方法,如自動編碼器(Autoencoder)和生成對抗網絡(GANs),可以用于異常檢測。自動編碼器通過學習數據的低維表示來重建輸入數據,如果重建誤差超過一定閾值,則認為該數據點是異常的。GANs則通過生成模型和判別模型的對抗訓練,學習數據的分布,異常點通常位于生成模型難以覆蓋的區(qū)域。5.2.2內容深度學習方法在異常檢測中的應用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步驟:數據準備:將數據轉換為適合深度學習模型的格式,如歸一化或標準化。模型訓練:使用正常數據訓練模型,如自動編碼器或GANs。異常檢測:使用訓練好的模型對新數據進行重建或判別,識別異常點。代碼示例使用Keras構建自動編碼器進行異常檢測:importnumpyasnp

fromkeras.layersimportInput,Dense

fromkeras.modelsimportModel

#定義編碼器和解碼器

input_dim=10

encoding_dim=3

input_layer=Input(shape=(input_dim,))

encoded=Dense(encoding_dim,activation='relu')(input_layer)

decoded=Dense(input_dim,activation='sigmoid')(encoded)

#創(chuàng)建自動編碼器模型

autoencoder=Model(input_layer,decoded)

#編譯模型

pile(optimizer='adam',loss='binary_crossentropy')

#假設X_train是訓練數據

X_train=np.random.rand(1000,10)

#訓練模型

autoencoder.fit(X_train,X_train,epochs=100,batch_size=256,shuffle=True)

#使用模型進行異常檢測

X_test=np.random.rand(100,10)

reconstructed=autoencoder.predict(X_test)

mse=np.mean(np.power(X_test-reconstructed,2),axis=1)

threshold=np.mean(mse)+3*np.std(mse)

#打印異常點

anomalies=np.where(mse>threshold)

print("Anomaliesdetectedatindex:",anomalies)在這個例子中,我們首先定義了一個自動編碼器模型,然后使用隨機生成的數據進行訓練。最后,我們使用模型對測試數據進行重建,并計算重建誤差,如果誤差超過設定的閾值,則認為該數據點是異常的。6實踐與挑戰(zhàn)6.1異常檢測的實踐案例6.1.1案例1:信用卡欺詐檢測原理與內容信用卡欺詐檢測是異常檢測在金融領域的一個典型應用。通過分析大量正常交易數據,建立交易行為的“正常”模型,然后用這個模型去檢測新的交易,識別出那些與正常模型顯著不同的交易,這些交易可能就是欺詐行為。示例代碼importpandasaspd

fromsklearn.ensembleimportIsolationForest

fromsklearn.preprocessingimportStandardScaler

#加載數據

data=pd.read_csv('credit_card_transactions.csv')

#數據預處理

scaler=StandardScaler()

data_scaled=scaler.fit_transform(data)

#定義IsolationForest模型

model=IsolationForest(contamination=0.01)

model.fit(data_scaled)

#預測異常值

predictions=model.predict(data_scaled)

#將預測結果添加到原始數據中

data['is_fraud']=predictions

#查看可能的欺詐交易

fraud_transactions=data[data['is_fraud']==-1]

print(fraud_transactions)6.1.2案例2:網絡入侵檢測原理與內容網絡入侵檢測系統(tǒng)(IDS)使用異常檢測技術來識別網絡中的異常行為,這些行為可能指示有黑客入侵或網絡攻擊。常見的方法包括使用自編碼器(Autoencoder)來學習網絡流量的正常模式,然后通過比較新數據與模型的輸出來檢測異常。示例代碼importnumpyasnp

importpandasaspd

fromkeras.layersimportInput,Dense

fromkeras.modelsimportModel

fromkerasimportregularizers

#加載數據

data=pd.read_csv('network_traffic.csv')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