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線段、射線、直線 同步練習_第1頁
4.2 線段、射線、直線 同步練習_第2頁
4.2 線段、射線、直線 同步練習_第3頁
4.2 線段、射線、直線 同步練習_第4頁
4.2 線段、射線、直線 同步練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4章圖形的認識4.2線段、射線、直線基礎過關全練知識點1線段、射線和直線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線段AB與線段BA是同一條線段 B.射線OA與射線AO是同一條射線C.直線AB和直線L是同一條直線 D.高樓頂上的射燈發(fā)出的光線是一條直線2.已知A,B,C三點,畫直線AB,畫射線AC,連接BC,按照上述語句畫圖正確的是()3.(2022湖南益陽六中期末)圖中以B為一個端點的線段共有()A.2條B.3條C.4條D.5條4.(2022湖南岳陽期末)如圖,下列語句描述正確的是()A.點O在直線AB上 B.點B是直線AB的一個端點C.點O在射線AB上 D.射線AO和射線OA是同一條射線5.已知直線AB,線段CD,射線EF,下列選項中能相交的是()6.如圖,在平面內有A,B,C三點.(1)畫直線AB,畫射線AC,畫線段BC;(2)在線段BC上任取一點D(不同于B,C),連接AD,并延長AD至點E,使DE=AD;(3)此時圖中共有多少條線段?多少條射線?知識點2點與直線的位置關系、兩條直線相交及直線的基本事實7.同學們都知道在每周大掃除時,都要將教室里面的課桌排整齊,衛(wèi)生委員總是先把每一列最前和最后的課桌擺好,然后再依次擺中間的課桌,一會兒一列課桌就擺在一條線上,用幾何知識解釋其道理是.8.如圖所示,直線和直線相交于點P;直線AB和直線EF相交于點;點R是直線和直線的交點.第8題圖第9題圖9.如圖,填空:(1)直線l經(jīng)過點、點,但不經(jīng)過點、點;(2)點B在直線上,在直線外;(3)點A既在直線上,又在直線上.知識點3線段的長短比較10.(2022山東臨沂沂水期末)如圖,用圓規(guī)比較線段AB和A'B'的長短,其中正確的是()A.A'B'>AB B.A'B'=AB C.A'B'<AB D.沒有刻度尺,無法確定知識點4線段的和、差及尺規(guī)作圖11.如圖所示.(1)AC=BC+; (2)CD=AD-; (3)CD=-BC; (4)AB+BC=-CD.12.已知線段a、b(如圖),畫出線段AB,使AB=3a-b,并寫出畫法.知識點5線段的基本事實、兩點間的距離13.(2022河北承德期末)如圖,從A到B有①,②,③三條路線,最短的路線是①,其理由是()A.因為它最直 B.兩點確定一條直線 C.兩點間的距離的概念 D.兩點之間,線段最短14.A、B兩點間的距離是()A.連接A、B兩點的線段 B.連接A、B兩點的直線C.連接A、B兩點的線段的長度 D.連接A、B間的線的長度15.知識是為人類服務的,我們應該把它們用于有意義的地方.下面就兩個情景請你作出評判.情景一:如圖,從教學樓到圖書館,總有少數(shù)同學不走人行道而橫穿草坪,這是為什么呢?試用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來說明這個問題;情景二:A、B是河流l兩旁的兩個村莊,現(xiàn)要在河邊修一個抽水站向兩村供水,問:抽水站修在什么地方才能使所需的管道最短?請在圖中表示出抽水站P的位置,并說明你的理由:.你贊同以上哪種做法?你認為應用數(shù)學知識為人類服務時應注意什么?知識點6線段的中點16.如圖所示,C、D是線段AB上的兩點,若AC=3cm,C為AD的中點且AB=10cm,則DB=()A.4cmB.5cmC.6cmD.7cm17.(2022廣東東莞期末)如圖,已知C,D是線段AB上的兩點,C是AD的中點,CD=3DB.(1)圖中以點A,B,C,D中任意兩點為端點的線段共有條;

(2)設BD=2cm,求AB的長.能力提升全練18.(2021河北中考)如圖,已知四條線段a,b,c,d中的一條與擋板另一側的線段m在同一直線上,請借助直尺判斷該線段是()A.aB.bC.cD.d19.(2021內蒙古包頭中考)已知線段AB=4,在直線AB上作線段BC,使得BC=2,若D是線段AC的中點,則線段AD的長為()A.1B.3C.1或3D.2或320.(2021湖南婁底婁星期末)如圖,C是線段BD的中點,AD=3,AC=7,則線段AB的長等于.(2022湖北恩施州咸豐期末)如圖,將線段AB延長到C,使BC=12AB,延長BC到D,使CD=12BC,延長CD到E,使DE=12CD,素養(yǎng)探究全練22.[運算能力]如圖,在數(shù)軸上點A表示的數(shù)為-6,點B表示的數(shù)為10,點M、N分別從原點O、點B同時出發(fā),都向左運動,點M的速度是每秒1個單位長度,點N的速度是每秒3個單位長度,運動時間為t秒.(1)求點M、點N所表示的數(shù)(用含t的式子表示);(2)若點M、點N均位于點A右側,且AN=2AM,求運動時間t;(3)若點P為線段AM的中點,點Q為線段BN的中點,當PQ+AM=17時,求運動時間t.

第4章圖形的認識4.2線段、射線、直線答案全解全析基礎過關全練1.AB.射線OA的端點是O,射線AO的端點是A,不是同一條射線,故說法錯誤;C.直線L的表示方法錯誤,故說法錯誤;D.高樓頂上的射燈發(fā)出的光線是一條射線,故說法錯誤.故選A.2.A依據(jù)直線、射線和線段的畫法,可知選A.3.B以B為一個端點的線段有AB,BC,BD,共3條.4.AB點是線段AB的一個端點,故選項B不符合題意;點O不在射線AB上,點O在射線BA上,故選項C不符合題意;射線OA和射線AO不是同一條射線,故選項D不符合題意.故選A.5.B根據(jù)直線、射線、線段的特征即可判斷.6.解析(1)如圖,直線AB,射線AC,線段BC即為所求.(2)如圖,線段AD和線段DE即為所求.(3)圖中的線段有AB,AC,AD,AE,DE,BD,CD,BC,共8條,圖中以A為端點的射線有3條,以B為端點的射線有2條,以C為端點的射線有1條,共6條.7.兩點確定一條直線解析分析直線的基本事實即可得出.8.AB;CD;O;CD;EF9.(1)A;C;B;D(2)m;l(3)m;l10.C由題圖可知,A'B'<AB.11.(1)AB(2)AC(3)BD(4)AD12.解析①畫射線AM,并在射線AM上順次截取AC=CD=DE=a;②在線段EA上截取EB=b,則線段AB即為所求.13.D兩點之間,線段最短,故選D.14.C連接A、B兩點的線段的長度叫做A、B兩點間的距離.15.解析情景一:兩點之間,線段最短.情景二:抽水站P的位置如圖.理由:兩點之間,線段最短.贊同情景二中的做法,應用數(shù)學知識為人類服務時要注意用在積極的方面(說法合理即可).A∵點C為AD的中點,AC=3cm,∴CD=3cm.∵AB=10cm,AC+CD+DB=AB,∴BD=10-3-3=4cm.故選A.17.解析(1)以點A,B,C,D中任意兩點為端點的線段有AC,AD,AB,CD,CB,DB,共6條,故答案為6.(2)∵BD=2cm,∴CD=3DB=6(cm),∵C是AD的中點,∴AD=2CD=12(cm),∴AB=AD+DB=12+2=14(cm).能力提升全練18.A利用直尺畫出遮擋的部分即可得出結論.19.C當點C在線段AB上時,AC=4-2=2,此時AD=1,當點C在線段AB的延長線上時,AC=4+2=6,此時AD=3,綜上,線段AD的長為1或3.20.11解析∵AD=3,AC=7,∴CD=4,∵點C是線段BD的中點,∴BD=2CD=8,∴AB=BD+AD=8+3=11.解析設AB=xcm,則BC=12xcm,CD=12×12x=14xcm,DE=12×14∴AB=24cm.素養(yǎng)探究全練22.解析(1)由題意得點M表示的數(shù)為-t,點N表示的數(shù)為10-3t.(2)∵點A表示的數(shù)為-6,點M表示的數(shù)為-t,點N表示的數(shù)為10-3t,∴AM=-t-(-6)=6-t,AN=10-3t-(-6)=16-3t,∵AN=2AM,∴16-3t=12-2t,∴t=4.(3)如圖1所示,當M、N均在A點右側時,AM=6-t.∵點P為線段AM的中點,點Q為線段BN的中點,∴點P和點Q表示的數(shù)分別為-6-t∵PQ+AM=17,∴13-t+6-t=17,∴t=1.圖1當N在A點左側,M在A點右側時,易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