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三單元教案_第1頁
部編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三單元教案_第2頁
部編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三單元教案_第3頁
部編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三單元教案_第4頁
部編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三單元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9《短詩三首》教學設(shè)計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2個生字,會寫8個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現(xiàn)代詩的特點,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作者對母愛的歌頌。

4.掌握現(xiàn)代詩的語言特點,體會詩歌的韻味。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了解現(xiàn)代詩的特點,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作者對母愛的歌頌。

【教學難點】

掌握現(xiàn)代詩的語言特點,體會詩歌的韻味。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詩歌引入:

游子吟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今天我們就借助冰心的幾首小詩走進母愛的溫馨世界,來感受母愛,體驗母愛,

理解母愛。

2.走近作者:冰心(1900年10月5日一1999年2月28日)原名謝婉瑩,福建長

1

樂人。中國詩人,現(xiàn)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筆名

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壺”。主要作品:《繁星春水》《再寄小讀者》《小桔燈》等。

二、出示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2個生字,會寫8個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現(xiàn)代詩的特點,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作者對母

愛的歌頌。(重點)

三、初讀感知

1.聽范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

2.自讀提示: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

多讀幾遍。

3.出示我會認,指導學生識記生字。

4.理解詞語。

5.檢查自讀情況:指名讀課文,同學互評: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6.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

示例:本文主要寫了作者對生活中的一些瑣碎的小事的描寫。

7.出示會寫字,組內(nèi)合作識字,觀察書寫要點。教師指導重點字的寫法:

繁:筆畫多要寫緊湊,“敏”要寬扁,“幺”要窄小,“小”豎要短,撇和點外展。

滅:“合”窄小,上邊撇長點要小,“鳥”窄長,上邊橫折的橫要短,下邊的要

長。

蘿:“什”的橫要長,“四”要扁,框內(nèi)是兩短豎,“夕”橫撇要長,點在里面。

濤:“壽”上邊三橫勻稱,下橫要長,一長撇靠左貫穿三橫,“寸”橫右邊稍長。

9.初讀課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示例:讀完這篇課文,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對母親的懷念。

四、當堂檢測

2

第二課時

一、出示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現(xiàn)代詩的特點,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作者對母愛的歌頌。(重點)

3.掌握現(xiàn)代詩的語言特點,體會詩歌的韻味。(難點)

二、品讀釋疑

1.三首詩的共同特點是什么?(課后第1題)

三首短詩的共同特點是歌頌了同一個主題一一母愛。

2.繁星(七一)

這些事一一

是永不漫滅的回憶:

月明的園中,

藤蘿的葉下,

母親的膝上。

(1)“永不漫滅”指永遠也不會忘記的意思,因為這些事對“我”來說很重要,

而且值得回味,“我”現(xiàn)在作者缺少的正是這種兒時與母親相處的甜蜜回憶。

(2)“這些事”指的是哪些事?

這些事應該指兒時與母親相處的舊事。

3.這首小詩描寫了怎樣的畫面?

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灑滿了花園,花園中的藤蘿垂落在廊亭的

邊緣,給人安全溫馨的感覺,“我”安靜地趴在母親的膝上,感受著她溫柔而又關(guān)

愛的撫摸。

4.這首小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表達了作者對童年的回憶,對家的思念,對母親的牽掛。

3

5.“月明的園中,藤蘿的葉下,母親的膝上”喚起了你怎樣的感受?(課后第2

題)

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灑滿了旺盛的菜園,菜園中散發(fā)出來耀眼

而恍惚的光亮:藤蘿垂落在廊亭的邊緣,給人安全溫馨的保護,我安靜地趴在母親

的膝蓋上,感受著她溫柔而又關(guān)愛的撫摸,傾聽她講訴我兒時的趣事。這樣的畫面

使我感到恬靜、溫馨、美好。

6.繁星(一三一)

大海啊!

哪一顆星星沒有光?

哪一朵花沒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沒有你波濤的清響?

前兩個反問句分別說明星星有光、花有香味,這都是自然界中的正常現(xiàn)象。第

三個反問句說明“我”的思潮里有大海波濤的清響,和星星有光、花有香味一樣正

常。表達了“我”對大海的熱愛和依戀。

7.選擇

請選出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B)

A.這首詩寫的是冰心對大海的感受,是對大海的頌歌。

B.詩人由波瀾壯闊的大海想到了繁華的街市,想到了悲慘的人生。

C.這首詩運用排比和連續(xù)的反問,加強了抒情的效果。

D.這首詩格調(diào)清新自然,語言凝練含蓄,意境深遠綿長。

8.朗讀第2首詩,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和同學交流你的感受。(課后第3題)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大海的熱愛和依戀。

9.繁星(一五九)

4

母親啊!

天上的風雨來了,

鳥兒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風雨來了,

我只躲到你的懷里。

(1)“我只躲到你的懷里”指心靈受到打擊,向母親傾訴,尋求慰藉?!岸恪弊?/p>

說明母親是作者心中風雨唯一的庇護傘。

(2)“兩個風雨”有什么不一樣?(課后第4題)

第一個“風雨”指自然界的風雨;第二個“風雨”指在生活中挫折、不順引起

的不愉快乃至痛苦的心情。這是一個比喻句,把“不愉快和痛苦的心情”比作“心

中的風雨”。

10.這首詩中“巢”和“母親的懷”有什么關(guān)系?

在這里詩人選取了“巢”這個意象,非常貼切。當天上的風雨來時,鳥兒會躲

到它的巢中;當孩子心中的風雨來時,她會躲到母親的懷里,母親溫暖的懷抱永遠

是最安全的地方,會像安全的巢一樣庇護“我”。這首詩體現(xiàn)了母親對孩子的愛,孩

子對母親的依戀。

n.閱讀方法解密:通過反復朗讀體會現(xiàn)代詩的韻味

概念:韻味可以理解為“含蓄的意味”“風趣的意境”等,“韻”是可以憑借感

官來感受的。詩歌中的韻應該是通過文字詞匯的韻律,能讓讀者在傾聽的過程中,

自然感覺到一種或朗朗上口,或悠揚悅耳,或溫潤婉約,或豪放大氣,或鏗鏘有力

的直接感受;而“味”則是借助于“韻”這一媒介,透過聲音韻律觸動讀者內(nèi)心的

感受。

運用:繁星(一三一)以〃ang〃這樣具有激昂色彩的韻母為韻腳,讀起來感覺抑

揚頓挫,如波濤滾滾,激昂奔放。詩人借助于ang這一“韻”的媒介,把詩人思念

5

家鄉(xiāng)和母親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而讀者透過聲音的律動,受到強烈的觸動,深

切體會到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三、結(jié)構(gòu)主旨

1.課文結(jié)構(gòu)

出示本課結(jié)構(gòu)圖示,幫助學生再次梳理文意。

2.課文主旨

本課三首短詩通過對母親和大海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懷念和依戀以及

對自然的熱愛之情。

3.課堂小結(jié)

詩篇短小精悍,詩意蘊藉雋永。母親是一座搭,永遠以不變的姿勢站成一個溫

情的港灣,而兒女是一艘小船,永遠駛不出母親慈愛的視野。母愛如燈,點亮你的

人生;母愛如歌,吟唱你的幸福。

四、課堂拓展

推薦閱讀:《〈春水》三》

五、當堂檢測

板書設(shè)計:

L繁星(七一):永不漫滅的回憶

一星有光

短詩三首繁星(一三一)1花有香熱愛母親

-思潮里有波濤的清響標念母親

一天上的風雨:鳥兒躲到巢里

繁星(一五九)一一心中的風雨:“我”躲到懷里)

6

10《綠》教學設(shè)計

【教學目標】

1.在語言環(huán)境中會認2個會認字,會寫4個會寫字。

2.理解詩句,發(fā)揮想象,感受詩人對綠的贊美,對春天的謳歌。

3.學習詩人運用修辭手法表達情感的方法,體會為何所有的“綠”會按節(jié)拍飄動。

【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發(fā)揮想象,感受詩人對綠的贊美,對春天的謳歌。

【教學難點】

學習詩人運用修辭手法表達情感的方法,體會為何所有的“綠”會按節(jié)拍飄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談話引入:綠色象征什么?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跟隨著作者艾青走進綠的世界。

2.走近作者: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原名蔣正涵,號海澄,

曾用筆名莪加、克阿、林壁等。出生于浙江金華,現(xiàn)當代文學家、詩人。1985年獲

法國文學藝術(shù)最高勛章。

主要作品:《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艾青詩選》《歸來的歌》《北方》等。

7

二、出示學習目標

1.在語言環(huán)境中會認2個會認字,會寫4個會寫字。

2.理解詩句,發(fā)揮想象,感受詩人對綠的贊美,對春天的謳歌。(重點)

3.學習詩人運用修辭手法表達情感的方法,體會為何所有的“綠”會按節(jié)拍飄

動。(難點)

三、初讀感知

1.聽范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

2.自讀提示: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

多讀幾遍。

3.出示我會認,指導學生識記生字。

4.出示多音字,指導學生識字多音字。

5.理解詞語。

6.檢查自讀情況:指名讀課文,同學互評: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7.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

示例:詩歌描述了春天到處都是綠色,在春風的吹拂下來回擺動,風是綠的,

水是綠的,世界充滿了綠。

8.出示會寫字,組內(nèi)合作識字,觀察書寫要點。教師指導重點字的寫法:

擠:左窄右寬,“文”要扁寬,橫稍長,撇和捺交叉外展,下邊左撇右豎要緊湊。

揮:“車”上橫稍短,撇折的撇短橫稍長,下邊一橫最長,中豎不連接上橫。

9.初讀課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示例:讀完這篇課文,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綠是生命的顏色,是生命的象征。

四、當堂檢測

第二課時

8

一、出示學習目標

1.理解詩句,發(fā)揮想象,感受詩人對綠的贊美,對春天的謳歌。(重點)

2.學習詩人運用修辭手法表達情感的方法,體會為何所有的“綠”會按節(jié)拍飄

動。(難點)

二、品讀釋疑

1.全詩運用多種修辭手法描寫了什么?

全詩運用多種修辭手法描寫了大自然的景象一一綠。

2.好像綠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處是綠的……

這是一個比喻句,把“美麗的春色”比作“打翻了的綠色的墨水瓶”。這里的

省略號的作用是表示省略,意思是:這么美麗的春色,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你自

己去想想吧!

3.討論交流:詩中呈現(xiàn)了哪些綠色,有什么特點?(課后第1題)

4.到哪兒去找這么多的綠:

墨綠、淺綠、嫩綠、

翠綠、淡綠、粉綠……

綠得發(fā)黑、綠得出奇;

(1)“出奇”的意思是這種綠色特別的不尋常,顏色特別豐富。這句話列舉了

六種綠色,省略號表示省略,意思是還有很多綠色就不一一列舉了。

(2)春姑娘用巧手為我們調(diào)出了墨綠、淺綠、嫩綠、翠綠、淡綠、粉綠等綠色,

這些綠色的特點是綠得發(fā)黑,綠得出奇。

(3)想象這些綠色集中在一起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一場春雨潤醒了小草,田野里小草破土而出,遠遠望去一片嫩綠;潤綠了楊柳,

楊柳擺動著腰肢,隨風舞蹈。潤動了河水,碧綠的河水,猶如一面綠色的大鏡子,

倒影出我們的笑臉,倒映這兩岸的翠柳。一陣清風吹過,笑臉沒了,翠柳的身姿也

9

凌亂了。

(4)拓展: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練習說話。

風中的柳樹是綠的。

雨中的草地是綠的。

流水中的河水是綠的。

陽光下的樹林也是綠的。

5.突然一陣風,

好像舞蹈教練在指揮,

所有的綠就整齊地

按著節(jié)拍飄動在一起……

(1)這是個比喻句,作者把“所有的綠色景物在微風吹拂下擺動”比作“舞蹈

教練在指揮學院跳舞”,省略號表示省略,意思是這般景象都快沒法比喻了。

(2)為什么說“所有的綠就整齊地按著節(jié)拍飄動在一起……”?(課后第2題)

這句話把“風中的景物在微風吹拂下擺動”比作“舞蹈教練在指揮學員跳舞”。

寫了一陣風吹過,綠色的景物都隨風而動,整齊,靈動,充滿生機的景象。

6.閱讀方法解密:想象畫面,理解詩歌的意境

閱讀詩歌時,我們可以展開想象的翅膀,把詩歌變成一幅幅動人的畫面,來感

受詩歌的意境和作者要表達的情感。

詩歌里常有互不相關(guān)的事物,我們通過閱讀時的想象,把它們串聯(lián)起來,讓它

們在自己的頭腦中形成一幅幅色彩鮮明的畫面。在想象畫面時,要依托詩句的意思

去想,不能僅停留在詩句的意思上,沒有自己靈活的變化。同樣的詩句,每個人會

有不同的想象,只要能體現(xiàn)詩中的主要內(nèi)容就是合理的。

7.討論交流: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表達了作者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思想感情。

10

8.艾青筆下的“綠”給我們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間,宗璞筆下的“綠”又帶給

我們怎樣的感受?結(jié)合閱讀鏈接說一說。(課后第3題)

艾青的《綠》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想象的空間,讀了它的作品,讓我們想象到了

綠色的原野、綠色的天空、綠色的草地、綠色的湖水、綠色的心情、綠色的希望……

宗璞的《綠》運用直接的寫實手法,描繪了西湖豐富多姿的“綠”:道旁古樹蒼

翠欲滴,飛來峰上綠樹層疊,有的綠得發(fā)黑,有的綠得發(fā)藍;蜿蜒的小徑布滿青苔,

綠色直滲透到石頭縫里;黃龍澗綠得幽幽,屏風山綠得蒼蒼,九曲十八澗綠得閑云

野鶴……將人們帶進一個鋪天蓋地的綠色世界中。

三、結(jié)構(gòu)主旨

1.課文結(jié)構(gòu)

出示本課結(jié)構(gòu)圖示,幫助學生再次梳理文意。

2.課文主旨

詩歌描述了春天到處都是綠色的情景,綠是生命的顏色,是生命的象征。表達

了作者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思想感情。

3.課堂小結(jié)

艾青先生的詩歌《綠》運用文字的魅力描述了春天到處都是綠色,樹木大地中

的小草在春風的吹拂下來回擺動,風是綠的,水是綠的,世界充滿了綠。寫出了綠

的搖曳、綠的美幻,綠的聞風而動,乃至綠的生命?!熬G色”真是具有永恒的魅力!

四、當堂檢測

板書設(shè)計:

11

總寫:眼前鋪滿綠色

美麗綠色

八顏色:多、發(fā)黑、出奇白機盎然

分寫I

形態(tài):擠、重疊、交叉、舞動

11《白樺》教學設(shè)計

【教學目標】

1.認識“繡、瀟”等8個生字,會寫“樺、涂”等11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

3.通過詩歌的語言特點,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感受詩歌的意境

美。

4.學習詩人運用修辭手法表達情感的方法,體會詩人熱愛家鄉(xiāng),熱愛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

通過詩歌的語言特點,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感受詩歌的意境美。

【教學難點】

學習詩人運用修辭手法表達情感的方法,體會詩人熱愛家鄉(xiāng),熱愛自然的感情。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2

一、激趣導入

圖片引入:美麗的小興安嶺在我國內(nèi)蒙古高原東部,還有一條東北一西南走向

的山脈叫大興安嶺,那里群山起伏,森林茂密,長著大片的原始森林,是名符其實

的林海,今天,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那兒的白樺林吧!

二、出示學習目標

1.認識“繡、瀟”等8個生字,會寫“樺、涂”等11個字。

2.通過詩歌的語言特點,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感受詩歌的

意境美。(重點)

3.學習詩人運用修辭手法表達情感的方法,體會詩人熱愛家鄉(xiāng),熱愛自然的感

情。(難點)

三、初讀感知

1.聽范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

2.自讀提示: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

多讀幾遍。

3.出示我會認,指導學生識記生字。

4.出示多音字,指導學生識字多音字。

5.理解詞語。

6.檢查自讀情況:指名讀課文,同學互評: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7.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

示例:《白樺》是俄羅斯詩人葉塞寧寫的一首抒情詩。以白樺為中心意象,從不

同角度描寫它的美。

8.出示會寫字,組內(nèi)合作識字,觀察書寫要點。教師指導重點字的寫法:

樺:左窄右寬,右邊“匕”的撇與豎彎鉤交叉,“十”的一橫位置靠上,要長。

茸:“H”的橫要長,“耳”的上橫和左豎要短,下橫和右豎要長,且交叉。

13

瀟:“肅”扁框內(nèi)一橫要長,中間一豎貫穿上下,左邊豎撇要長,里邊撇要短。

朦:“蒙”要緊湊,中間“I”要長,下邊有兩短橫,橫下三撇逐漸長,彎鉤呈

弧形。

寂:“上”下橫稍長,向上拉,“小”左撇稍大,右點要小,“又”的捺收筆稍重。

抹:左窄右寬,“末”上橫要長,中豎貫穿上下也要長,撇和捺要寬展。

9.初讀課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示例:讀完這篇課文,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對白樺由衷的喜愛、贊美。

四、當堂檢測

第二課時

一、出示學習目標

L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

2.通過詩歌的語言特點,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感受詩歌的

意境美。(重點)

3.學習詩人運用修辭手法表達情感的方法,體會詩人熱愛家鄉(xiāng)熱愛自然的感情。

(難點)

二、品讀釋疑

L詩人筆下的白樺美在哪里?

2.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樺,

仿佛涂上銀霜,

披了一身雪花。

(1)這句話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把“白樺樹的顏色”比作“銀霜”和“雪花”,

寫出了白樺樹潔白、高潔的特點。同時這句話還是擬人句,一個“披”字把樹當人

14

寫了。

(2)這句話中“涂”和“披”用得好不好,為什么?

這兩個字用得很好?!般y霜”和“雪花”兩詞寫樹通體潔白的形象?!巴俊弊譁?/p>

確表現(xiàn)出樺樹主干上一層潔白的細皮;一個“披”字把樺樹擬人化了,表明樺樹對

一身潔白的喜愛,突出白樺的高潔。

3.毛茸茸的枝頭,

雪繡的花邊瀟灑,

串串花穗齊綻,

潔白的流蘇如畫。

(1)“瀟灑”指白雪覆蓋的白樺樹枝自然優(yōu)美,獨具風韻。

(2)作者是如何寫出白樺在雪花中的美的?

白樺披著一身雪花,那未全脫去的葉上落滿了松軟的積雪,“毛茸茸”的,仿佛

給樺樹鑲了一道“花邊兒”。比喻的手法寫那毛茸茸的雪枝像串串綻放的花穗流蘇一

般好看。作者極盡想象,贊美雪后樺樹傲然挺立的形象。

4.在朦朧的寂靜中,

玉立著這棵白樺,

在燦燦的金暉里,

閃著晶亮的雪花。

第三小節(jié)寫出了白樺的什么特點?

這一小節(jié)寫了白樺靜中有動的氣質(zhì)美?!凹澎o”“朦朧”寫出白樺含蓄、高潔的

精神;“玉立”寫出它的挺拔,寫出它的氣質(zhì)高尚,寫出它的非同凡響?!盃N燦的金

暉”襯托它的挺拔美麗?!坝窳ⅰ焙汀伴W著”兩個動詞突出靜靜挺立的白樺不失一種

特別的動態(tài)美。

5.白樺四周徜徉著

15

姍姍來遲的朝霞,

它向白雪皚皚的樹枝,

又抹一層銀色的光華。

(1)“徜徉”指閑游,安閑自在的步行。

(2)“姍姍來遲”在這里形容朝霞慢慢升起緩慢從容的姿態(tài)。

(3)這段話描寫了什么?

詩人把白樺置于朝霞的映照之下,“徜徉”用擬人的手法準確而細膩地描摹了朝

霞生成的過程,“姍姍來遲”突出朝霞的形態(tài)之美,更加襯托出白樺的秀美,朝霞渲

染下的白樺“紅裝素裹,分外妖燒”。

6.討論交流:白樺外在形象是怎樣的?內(nèi)在氣質(zhì)是什么?

白樺外在形象是挺拔、秀美、潔白;

白樺內(nèi)在氣質(zhì)是含蓄、高潔。

7.讀一讀,選擇幾個短語描述這棵白樺,說說它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課后

第1題)

潔白的流蘇姍姍來遲的朝霞燦燦的金暉

晶亮的雪花白雪皚皚的樹枝銀色的光華

“潔白的流蘇”給我留下的印象是下過雪以后,那毛茸茸的雪枝像串串綻放的

花穗流蘇一般好看?!皧檴檨磉t的朝霞”給我留下的印象是天邊慢慢出現(xiàn)的朝霞,

形態(tài)很美?!盃N燦的金暉”給我留下的印象是太陽剛升起來,金光射向白樺樹。“晶

亮的雪花”給我留下的印象是太陽照在白樺樹上覆蓋的雪上,發(fā)出奪目的光彩?!鞍?/p>

雪皚皚的樹枝”給我留下的印象是一場大雪過后,白樺樹上落了一層厚厚的的積雪。

“銀色的光華”給我留下的印象是太陽的霞光照射到落滿積雪的白樺樹上,積雪發(fā)

出銀色的光芒。

8.閱讀方法解密:理解詩歌的語言感受詩歌的美

16

詩歌語言是最精練的語言,也是最美的語言。它的語言精練、意味卻綿長。詩

歌的每一個字都留給作者想象的空間。詩人往往用這樣的語言刻畫出栩栩如生的形

象,借此表達思想感情,把讀者引入所創(chuàng)造的藝術(shù)境界中去。

方法:如課文中“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樺,仿佛涂上銀霜,披了一身雪花?!?/p>

中的“涂”字準確表現(xiàn)出樺樹主干上一層潔白的細皮;一個“披”字把樺樹擬人化

了,表明樺樹對一身潔白的喜愛,突出白樺的高潔。

三、結(jié)構(gòu)主旨

1.課文結(jié)構(gòu)

出示本課結(jié)構(gòu)圖示,幫助學生再次梳理文意。

2.課文主旨

《白樺》是俄羅斯詩人葉塞寧寫的一首抒情詩。詩歌字里行間充溢著對白樺由

衷的喜愛、贊美和崇敬之情,同時更包含著對民族的熱愛,對祖國的熾烈情懷。

3.寫作方法:仿寫

(1)仿寫,又叫摹寫。就是模仿某些文章的立意、布局、表現(xiàn)手法等來寫文章,

“仿寫”就是“照葫蘆畫瓢”,照著原文的樣子,另外選材作文。

學會模仿別人的作品絕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模仿只是一種學習的方法,一種

提高自己的手段。在練習過程中必須注意體會和創(chuàng)新。在接納、吸收對方的優(yōu)點時

融入自己的特色,把它變成自己的東西。同時,要做到深入文章、切到細處,可以

借鑒一些精彩生動的字詞、富有意蘊的話,運用得恰到好處的句式等。

(2)舉一例

17

在我的窗前,白楊陽光籠罩著,

有一株白楊,挺拔的白楊,

亭亭玉立的綠冠,葉片上躍動著,

仿佛穿著華裝。耀眼的光芒。

蔥蘢蘢的枝頭上,太陽如火,

鳥兒們齊聲鳴唱,照在它頂端,

像清脆的銀鈴聲,將更多的金光,

美麗悠揚。海遍白楊的樹杈。

(3)練一練:觀察周圍的樹,學習上面的方法寫一首小詩。

4.課堂小結(jié)

《白樺》是俄羅斯詩人葉塞寧的一首抒情詩。詩歌字里行間充溢著對白樺由衷

的喜愛、贊美和崇敬之情,同時更包含著對民族的熱愛,對祖國的熾烈情懷。

四、課堂拓展

推薦閱讀:《狗尾草》

五、當堂檢測

板書設(shè)計:

(雪花中的美:雪繡花邊、潔白的流蘇)

白執(zhí)愛自妖

樺<寂靜中的美:亭亭玉立、閃著晶亮>£愛家鄉(xiāng)

I朝霞中的美:秀美優(yōu)雅、銀色光華J

18

12《在天晴了的時候》教學設(shè)計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6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結(jié)合詩句內(nèi)容想象畫面,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

詩人的情感。(重點)

3.體會擬人手法在詩歌中的表達效果,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熱愛大自然

的思想感情。(難點)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結(jié)合詩句內(nèi)容想象畫面,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詩

人的情感。

【教學難點】

體會擬人手法在詩歌中的表達效果,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熱愛大自然的

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1課時

19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圖片引入:雨后初晴的景象

同學們,在下過雨、天放晴之后,你們有沒有到郊外、田間去過呢?看到了什么?

聽到了什么?你們還記得在空氣中充滿的泥土味兒嗎?

2.走近作者:戴望舒(1905年11月15日—1950年2月28日)又稱“雨巷詩人”,

戴望舒為筆名,原名戴朝安,又名戴夢鷗。中國現(xiàn)代派象征主義詩人。浙江杭州人。

主要作品:《雨巷》《尋夢者》《我用殘損的手掌》等。

二、出示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6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結(jié)合詩句內(nèi)容想象畫面,理解詩歌內(nèi)容,

體會詩人的情感。(重點)

3.體會擬人手法在詩歌中的表達效果,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熱愛大

自然的思想感情。(難點)

三、初讀感知

1.聽范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

2.自讀提示: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

多讀幾遍。

3.出示我會認,指導學生識記生字。

4.出示多音字,指導學生識字多音字。

5.理解詞語。

6.檢查自讀情況:指名讀課文,同學互評: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7.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

示例:詩人運用擬人的手法,描繪了天晴時小徑上美麗的景物。

20

四、品讀釋疑

1.雨過天晴后的景物美在哪里?

2.在天晴了的時候,

請到小徑中去走走:

給雨潤過的泥路,

一定是涼爽又溫柔;

(1)“溫柔”是溫和柔順的意思,一般多指女性,在這里詩人用了擬人手法。

用“溫柔”一詞描繪泥路的柔軟,表現(xiàn)了泥路的美好。

(2)詩人在初晴的小徑中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泥路、小草、白菊、鳳蝶兒。

(3)“給雨潤過的泥路,一定是涼爽又溫柔”這句寫的好在哪里?

雨后的泥路充滿了泥濘,一腳踩下去就會沾一鞋泥巴,這原本是讓人難以理解

的,可是到了詩人的筆下,粘糊糊的泥巴路居然是涼爽又溫柔的。

3.炫耀著新綠的小草,一下子洗凈了塵垢;

(1)“炫耀”是夸耀的意思,作者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小草的快樂與自豪;

(2)“洗凈”一詞寫出了雨后小草的潔凈與清新。

(3)這句話的意思是:小草自豪地展露著雨后洗去塵埃與污垢的翠綠身姿。

4.不再膽怯的小白菊,

慢慢地抬起它們的頭,

試試寒,試試暖,

然后一瓣瓣地綻透;

(1)“膽怯”形容小白菊經(jīng)歷了風吹雨打。

(2)“慢慢”“試試”描寫了小白菊的謹慎,表現(xiàn)了小白菊的可愛與美好。

(3)把“一瓣瓣”改成“一瓣一瓣”好不好,為什么?

21

不好。“一瓣一瓣”不能夠把小白菊連續(xù)開放的情形表達出來,體現(xiàn)不出“綻透”

所表達的程度。

5.抖去水珠的鳳蝶兒

在木葉間自在閑游,

把它五彩的智慧書頁,

曝著陽光一開一收。

(1)“閑游”一詞表現(xiàn)了鳳蝶兒的自由與快樂,體現(xiàn)了雨后的美好。

(2)“智慧書頁”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寫了鳳蝶兒翅膀的美麗。

(3)“曝著陽光一開一收”描寫了鳳蝶的動態(tài)美,顯示著生命與活力。

6.拓展:根據(jù)第一小節(jié)詩的內(nèi)容,說說各種景物分別在雨后的樣子。

一泥路(涼爽又溫柔)

雨后小草(一身新綠)

小白菊(美麗的綻放)

,鳳蝶兒(快樂地飛翔)

7.到小徑中去走走吧,

在天晴了的時候:

赤著腳,攜著手,

踏著新泥,涉過溪流。

雨后的小徑怎樣走才能顯示它的美好?

“赤著腳”讓赤裸的雙足與柔軟的泥路親昵地接觸,充分地享受泥路的溫柔;“攜

著手”與朋友、家人一同出游,一起享受雨后清新的空氣和美好的景物?!疤ぶ?/p>

泥,涉過溪流”一味地往前走讓雨后大自然的泥土與流水在足下經(jīng)過,讓所有的美

景盡收眼底。

8.新陽推開了陰霾了,

22

溪水在溫風中暈皺,

看山間移動的暗綠-

云的腳跡一一它也在閑游。

(1)“推開”一詞采用了擬人的手法,描繪出太陽的力量是偉大的。

(2)“暈皺”一詞表現(xiàn)了溪水的陶醉與美麗

(3)“云的腳跡一一它也在閑游”在詩人的筆下云是有腳的,云是浪漫的,云

是在悠閑地散步。

這一小節(jié)詩句的意思是:雨后的太陽照著大地,云開霧散,溪水在溫風中漾起

美麗的波紋,山中的綠樹在雨后顯得更加翠綠,天上的云朵也在悠閑地飄動。

9.雨過天晴后的景物美在雨潤過的泥路涼爽溫柔,小草冒出了新綠,小白菊開

始綻放,鳳蝶在陽光下翩翩起舞,溪水在微風中打著小旋渦,白云悠悠飄過山間。

五、結(jié)構(gòu)主旨

1.課文結(jié)構(gòu)

出示本課結(jié)構(gòu)圖示,幫助學生再次梳理文意。

2.課文主旨

詩人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描繪了雨過天晴時小徑上美麗的景物,表現(xiàn)了景物

鮮活的生命力,表達了詩人輕松、愉悅的心情,表現(xiàn)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

3.課堂小結(jié)

《在天晴了的時候》整首詩用擬人手法、形象的語言生動地描寫了雨過天晴的

景色,給我們勾畫出一幅富有詩意的自然風光圖。語言清新明快,優(yōu)美形象,結(jié)構(gòu)

完整緊湊,感情抒發(fā)真摯自然,富有韻律美。

六、板書設(shè)計:

23

溫柔

涼爽

路:

在c泥

身新

:一

晴小草

的綻

美麗

菊:

了小白

美景

雨后

鮮活生

在閑

:自

蝶兒

時(鳳

泥涉

手踏

腳攜

候「赤

閑游

云跡

暈皺

溪水

推霾

1新陽

設(shè)計

教學

的大

詩歌

一輕叩

習一

性學

綜合

目標】

【教學

點。

的特

詩歌

,感受

興趣

歌的

對詩

,增強

詩歌

閱讀

集和

過搜

1.通

情感

人的

會詩

境,體

的情

描述

詩歌

想象

2.

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