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A10聯盟高三下學期最后一卷生物試題_第1頁
安徽省A10聯盟高三下學期最后一卷生物試題_第2頁
安徽省A10聯盟高三下學期最后一卷生物試題_第3頁
安徽省A10聯盟高三下學期最后一卷生物試題_第4頁
安徽省A10聯盟高三下學期最后一卷生物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A10聯盟2024屆高三最后一卷生物學試題巢湖一中合肥八中淮南二中六安一中南陵中學舒城中學太湖中學天長中學屯溪一中宣城中學滁州中學池州一中阜陽一中靈璧中學宿城一中合肥六中太和中學合肥七中科大附中野寨中學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請在答題卡上作答。第I卷選擇題(共45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有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細胞膜外表面的糖類分子與蛋白質分子結合形成糖蛋白、或與脂質結合形成糖脂,這些糖類分子(也叫糖被)在細胞生命活動中具有重要的功能。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糖類、蛋白質和脂質都含有C、H、O元素B.蛋白質都是由2條或2條以上多肽鏈構成的C.脂質中磷脂水解的終產物為甘油和脂肪酸D.信息分子需要與細胞膜上糖被結合才能被細胞識別【答案】A【解析】【分析】細胞膜的主要由脂質和蛋白質組成,還有少量的糖類;細胞膜的功能:將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分開;控制物質進出細胞;進行細胞間的物質交流?!驹斀狻緼、糖類一般都是由C、H、O組成,蛋白質和脂質的組成元素是C、H、O、N、P,因此多糖、蛋白質和脂質都含有C、H、O等元素,A正確;B、大多數蛋白質都是由2條或2條以上的肽鏈組成,B錯誤;C、磷脂的水解產物是甘油、脂肪酸和磷酸及其他衍生物,C錯誤;D、信息分子不一定與細胞膜上的糖被結合才能被識別,可能是與細胞膜內的受體結合,如性激素等,D錯誤。故選A2.在線粒體內膜上有多種轉運蛋白,如ATP合成酶、電子轉運體、Pi轉運體。如圖所示這三種轉運蛋白發(fā)揮相應生理功能的示意圖,其中膜間隙內的pH低于線粒體基質、膜間隙內的Pi濃度低于線粒體基質。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ATP合成酶具有催化和運輸功能B.電子轉運體屬于轉運蛋白中的通道蛋白C.Pi轉運體可運輸H+和Pi時,依然具有特異性D.Pi轉運體運輸物質時自身構象會發(fā)生改變【答案】B【解析】【分析】圖中,電子傳遞鏈或呼吸鏈主要分布于線粒體內膜上,由一系列能可逆地接受和釋放電子或H+的化學物質所組成,參與有氧呼吸的第三階段?!驹斀狻緼、圖中,ATP合成酶具有催化(催化合成ATP)和運輸(運輸H+)功能,A正確;B、根據題干信息可知,H+經電子轉運體進入膜間隙是逆濃度梯度進行的,因此電子轉運體運輸H+的方式為主動運輸,參與主動運輸的轉運蛋白為載體蛋白,B錯誤;C、Pi轉運體可運輸H+和Pi,Pi轉運體需要與H+和Pi結合發(fā)生構象變化,因此其依然具有特異性,C正確;D、Pi經Pi轉運體逆濃度梯度運輸,說明Pi轉運體是載體蛋白,載體蛋白運輸相應物質時,自身構象會發(fā)生改變,D正確。故選B。3.細胞的生命歷程包括增殖、生長發(fā)育、死亡等。其中細胞凋亡的過程主要包括凝縮、碎裂和吞噬三個階段。在凝縮階段,細胞開始發(fā)生形態(tài)上的改變,體積縮小,細胞質濃縮,細胞器擴張,染色質沿核膜集聚成塊。接著是碎裂階段,細胞膜開始卷曲并包繞細胞器和細胞核,導致細胞碎裂并形成凋亡小體。最后是吞噬階段,凋亡小體被鄰近的間質細胞或吞噬細胞吞噬,從而清除死亡的細胞。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衰老細胞的清除屬于免疫監(jiān)視,該功能異常會引發(fā)疾病B.細胞凋亡是各種不利因素引起的細胞死亡C.進入“碎裂”階段的細胞都是體積變小的衰老細胞D.“凝縮”階段染色質沿核膜集聚成塊影響DNA復制和轉錄【答案】D【解析】【分析】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決定的細胞編程序死亡的過程。細胞凋亡是生物體正常的生命歷程,對生物體是有利的,而且細胞凋亡貫穿于整個生命歷程。細胞凋亡是生物體正常發(fā)育的基礎、能維持組織細胞數目的相對穩(wěn)定、是機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在成熟的生物體內,細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的清除,是通過細胞凋亡完成的?!驹斀狻緼、免疫自穩(wěn)是指機體清除衰老或損傷細胞,進行自身調節(jié),維持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功能;免疫監(jiān)視是指機體識別和清除突變的細胞,防止腫瘤發(fā)生的功能,A錯誤;B、細胞凋亡是編程性死亡,不同于細胞壞死,細胞壞死往往是由各種不利因素導致的,衰老細胞的凋亡是正常的細胞死亡,B錯誤;C、人體內多余細胞的清除、被病原體感染細胞的清除、細胞的自然更新都屬于細胞凋亡的范疇,人體內多余細胞和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不一定是衰老的細胞,C錯誤;D、衰老細胞內染色質固縮影響DNA復制和轉錄,D正確。故選D。4.半同卵雙胞胎是指由一個卵子和兩個精子融合的受精卵發(fā)育而來的雙生現象或方式。這種雙生方式相當罕見,在形成過程中,一個卵子(核基因用M表示,染色體正常)與兩個精子(核基因分別用P1,和P2表示,染色體正常)受精,進而發(fā)育成一個能夠存活的胚胎,然后這個胚胎分裂為雙生兒。如圖表示“三倍體”受精卵經“特殊分裂”形成“二倍體”細胞,最終形成半同卵雙胞胎的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精子1和精子2有可能來自同一個次級精母細胞B.兩個精子可能同時觸及卵細胞膜,進而形成三倍體受精卵C.父方和母方各提供了一半DNA組成半同卵雙胞胎的DNA分子D.一個精原細胞完成減數分裂,即可得到兩兩相同的精子【答案】B【解析】【分析】據圖可知,兩個精子與卵細胞結合會形成三倍體,個體細胞會繼續(xù)分裂,形成MP1、MP2和P1P2的二倍體細胞,全父系細胞的P1P2在發(fā)育過程中生長停滯死亡。圖中最后形成的雙胞胎性別不同,說明兩個精子的性染色體不同?!驹斀狻緼、圖示半同卵雙胞胎中一個是男性,一個是女性,說明圖中精子1和精子2所含性染色體不同,因此圖中精子1和精子2不可能來自同一個次級精母細胞,A錯誤;B、當精子頭部觸及卵細胞膜時,會啟動透明帶反應,阻止其他精子向卵細胞游動,可見,當兩個精子同時觸及卵細胞膜時,有可能形成三倍體受精卵,B正確;C、半同卵雙胞胎的核DNA分子都是父方和母方各提供一半,但質DNA分子幾乎全部來自母方,C錯誤;D、一個精原細胞完成減數分裂,可形成4個精細胞,然后通過變形才能形成精子,D錯誤。故選B。5.已知斑馬魚體內的S1和S2分別為雌、雄性分化指示基因,斑馬魚幼魚在28℃的環(huán)境中發(fā)育成雌性或雄性的概率為50%。科研人員為了探究溫度對斑馬魚幼魚性別的影響以及5AZA(DN甲基化抑制劑)對S1表達量的影響,進行了相關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斑馬魚幼魚在23℃的環(huán)境中發(fā)育成雌性的概率大于50%B.與28℃環(huán)境相比,33℃環(huán)境下S1的甲基化程度提高C.隨著全球氣溫升高,斑馬魚種群的性別比例會發(fā)生變化D.指示基因表達過程中,DNA聚合酶會結合在基因的啟動子區(qū)域【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與基因、基因與基因表達產物、基因與環(huán)境之間存在著復雜的相互作用,這種相互作用形成了一個錯綜復雜的網絡,精細地調控著生物體的性狀。生物體的性狀是基因型和環(huán)境共同作用的結果?!驹斀狻緼、從圖中信息可知,與28℃環(huán)境相比,斑馬魚幼魚在23℃的環(huán)境中S1的表達量上升、S2的表達量下降,又因斑馬魚幼魚在28℃的環(huán)境中發(fā)育成雌性或雄性的概率為50%,所以斑馬魚幼魚在23℃的環(huán)境中發(fā)育成雌性的概率大于50%,A正確;B、與28℃組相比,33℃組S1的相對表達量下降,但添加5AZA+33℃組S1的相對表達量上升,說明與28℃環(huán)境相比,33℃環(huán)境下S1的甲基化程度會提高,B正確;C、從圖中信息可知,溫度會影響斑馬魚幼魚的性別分化,因此隨著全球氣溫升高,斑馬魚種群的性別比例會發(fā)生變化,C正確;D、基因的表達包括轉錄和翻譯,轉錄時RNA聚合酶結合在基因的啟動子區(qū)域,啟動轉錄,D錯誤。故選D。6.我國科學家利用小鼠單倍體胚胎干細胞和CRISPR基因編輯工具,將中等長度的4號和5號染色體進行首尾連接,染色體連接過程中會發(fā)生染色體的斷裂和重新連接,最終培育出ch14+5單倍體小鼠,并利用技術手段獲得ch14+5二倍體純合小鼠。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單倍體小鼠中無同源染色體,表現為高度不育B.染色體連接過程中存在磷酸二酯鍵的斷裂和形成C.染色體連接后可提高基因表達水平,屬于有利變異D.ch14+5二倍體純合小鼠增加了小鼠的遺傳多樣性【答案】C【解析】【分析】可遺傳的變異包括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1)基因突變是指基因中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2)基因重組是指在生物體進行有性生殖的過程中,控制不同性狀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組合;(3)染色體變異包括染色體結構變異(重復、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體數目變異?!驹斀狻緼、小鼠是二倍體,則單倍體小鼠中有一個染色體組,無同源染色體,不能進行正常減數分裂,表現為高度不育,A正確;B、染色體連接時先發(fā)生染色體的斷裂,再發(fā)生染色體的連接,存在磷酸二酯鍵的斷裂和形成,B正確;C、染色體變異導致生物性狀的改變包括有利和不利變異,是否有利取決于能否更好的適應環(huán)境,與基因表達水平的提高無直接聯系,C錯誤:D、ch14+5二倍體純合小鼠的遺傳信息和自然狀態(tài)下的小鼠有所不同,增加了小鼠的遺傳多樣性,D正確。故選C。7.狂犬病毒會在帶毒動物的唾液腺中大量富集。一且人類被感染病毒的狗、貓等咬傷后,開始侵染神經系統(tǒng),便會在神經元之間高速運輸,其速度遠遠快于人體免疫系統(tǒng)的反應時間。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狂犬病毒可在唾液腺中增殖,其原料來自睡液腺細胞B.狂犬病毒和輔助性T細胞為B細胞的激活提供信號C.狂犬病毒入侵后,接種疫苗的效果比注射抗體快D.及時清理傷口,可減少病毒和其他病原體突破第一道防線進入機體【答案】C【解析】【分析】人體的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是由皮膚和黏膜構成的,他們不僅能夠阻擋病原體侵入人體,而且它們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還有殺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線是體液中的殺菌物質溶菌酶和吞噬細胞。第三道防線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體、淋巴結、胸腺、骨髓、和脾臟等)和免疫細胞(淋巴細胞、吞噬細胞等)借助血液循環(huán)和淋巴循環(huán)而組成的?!驹斀狻緼、狂犬病毒寄生在唾液腺中,利用唾液腺細胞的物質合成自身物質,A正確;B、B細胞的激活需要兩個信號刺激,抗原的刺激是第一個信號,輔助性T細胞表面的特定分子發(fā)生變化并與B細胞結合,是刺激B細胞的第二個信號,B正確;C、接種疫苗產生抗體速度慢,故狂犬病毒入侵后,直接注射抗體效果快,C錯誤;D、皮膚屬于第一道防線,被狗咬后及時清理傷口,可減少其他病原體突破第一道防線進入機體,D正確。故選C。8.神經生長因子是外周神經系統(tǒng)和腦細胞的生長、發(fā)育和生存所必需的一種蛋白質。顱腦損傷時神經生長因子分泌增多,引起神經元動作電位閾值(又叫臨界值,指一個效應能夠產生的最低值)降低,痛覺敏感性增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神經生長因子會影響神經細胞的基因表達B.動作電位形成時Na+消耗ATP向細胞膜內運輸C.神經生長因子可能抑制Na+內流,從而使動作電位閾值降低D.突觸前膜釋放相關神經遞質,使下丘腦興奮并產生痛覺【答案】A【解析】【分析】由題干“肌肉損傷會導致神經生長因子(NGF)大量分泌,使神經元動作電位閾值(又叫臨界值,指一個效應能夠產生的最低值)降低,痛覺敏感性增強”可知,NGF的作用可能是使膜上相關離子通道開放閾值降低,提高神經元的興奮性?!驹斀狻緼、神經生長因子是生長、發(fā)育和生存所必需的一種蛋白質,說明神經生長因子有利于神經系統(tǒng)正常發(fā)育,可以影響相關基因的表達,A正確;B、動作電位形成時Na+內流是順濃度梯度的不消耗能量,B錯誤;C、動作電位閾值降低,更易引發(fā)興奮的產生,說明Na+內流加快,可能是膜上鈉離子通道蛋白數量導致的,C錯誤;D、痛覺形成于大腦皮層,D錯誤。故選A。9.如圖表示3磷酸甘油醛轉化成赤霉素以及赤霉素發(fā)揮作用的流程圖。當赤霉素與位于細胞質中的受體結合時,會激活一系列的信號傳導途徑,影響細胞內的基因表達和蛋白質合成,從而調節(jié)植物的生長和發(fā)育過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植物的生理效應不僅受激素的調節(jié),也受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B(tài).噴施適量的赤霉素可以使SD1基因突變體的株高恢復正常C.赤霉素調節(jié)植物的生長和發(fā)育過程有其他信號分子參與D.矮壯素、α萘乙酸的分子結構和生理效應與植物激素類似【答案】D【解析】【分析】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人工合成的對織物的生長發(fā)育有調節(jié)作用的化學物質.蔬菜生產過程中,正確使用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可以促進蔬菜生長,提高產量和品種;但使用不當時,會起到相反的作用,甚至造成經濟損失?!驹斀狻緼、植物的生理效應是環(huán)境因素、激素調節(jié)和基因調控共同作用的結果,A正確;B、SD1基因突變體不能合成赤霉素,噴施適量的赤霉素可以使SD1基因突變體的株高恢復正常,B正確;C、赤霉素等植物激素與相應受體結合時,會激活一系列的信號傳導途徑,由此說明植物激素調節(jié)植物的生長和發(fā)育過程有其他信號分子參與,C正確;D、矮壯素、α萘乙酸都是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兩者的分子結構與植物激素完全不同,D錯誤。故選D。10.小球藻是單細胞綠色藻類,在一般情況下,其平均壽命可能在2~4天??蒲腥藛T為了研究小球藻的種群數量變化規(guī)律,每天定時利用取樣檢測法統(tǒng)計小球藻培養(yǎng)液中小球藻種群數量,統(tǒng)計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前6天,每天小球藻的種群增長率均大于零B.取樣前振蕩培養(yǎng)液,使統(tǒng)計的結果更接近真實值C.統(tǒng)計時,不能將培養(yǎng)液直接滴加到血細胞計數板的計數室內D.第2天小球藻種群的增長速率最快,種內存在競爭【答案】A【解析】【分析】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動態(tài)變化實驗的注意事項:1、由于酵母就是單細胞微生物,因此計數必須在顯微鏡下進行;顯微鏡計數時,對于壓線的酵母菌,應只計固定的相鄰兩個邊及其頂角的酵母菌。2、從試管中吸出培養(yǎng)液進行計數前,需將試管輕輕振蕩數次,目的是使培養(yǎng)液中的酵母菌均勻分布,減少誤差。3、每天計算酵母菌數量的時間要固定。4、溶液要進行定量稀釋。5、本實驗不需要設置對照和重復,因為該實驗在時間上形成前后對照,只要分組重復實驗,獲得平均值即可。【詳解】A、圖中,培養(yǎng)第5天,小球藻的種群數量是減少的,即培養(yǎng)第5天,小球藻的種群增長率小于零,A錯誤;B、取樣前振蕩培養(yǎng)液,可以使小球藻在培養(yǎng)液中分布均勻,這樣統(tǒng)計的結果更接近真實值,B正確;C、統(tǒng)計時,需將蓋玻片蓋在血細胞計數板的計數室上,然后將吸取的培養(yǎng)液滴加在蓋玻片邊緣,讓培養(yǎng)液自行滲入計數室,C正確;D、圖中,第2天小球藻種群的增長速率最快,培養(yǎng)期間種內競爭始終存在,D正確。故選A。11.日光蜂是蘋果棉蚜的寄生天敵,異色瓢蟲是蘋果棉蚜的捕食天敵。調查發(fā)現,某果園內蘋果棉蚜與異色瓢蟲的數量高峰出現的時間大致相同,與日光蜂的數量高峰出現的時間差異較大。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日光蜂、蘋果棉蚜和異色瓢蟲的種間關系中,未涉及原始合作B.推測日光蜂和蘋果棉蚜的數量高峰出現時間較遲的是日光蜂C.日光蜂和異色飄蟲都從蘋果棉蚜獲取能量,兩者的生態(tài)位相同D.一年四季,果園內物種豐富度的差異體現了群落的季節(jié)性變化【答案】C【解析】【分析】1、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1)逐個計數法:適用于分布范圍小、個體較大的種群。(2)、樣方法:植物或活動范圍小、活動能力弱的動物等。(3)、標記重捕法: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大的動物。(4)、黑光燈誘捕法:可用于調查趨光性的昆蟲。2、生態(tài)位指:一個物種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處的空間位置,占用資源的情況,以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驹斀狻緼、日光蜂、蘋果棉蚜和異色瓢蟲的種間關系中有寄生、捕食和競爭,未涉及原始合作,A正確;B、日光蜂是蘋果棉蚜的寄生天敵,蘋果棉蚜的數量應先達到最大,日光蜂的數量后達到最大,B正確;C、根據題干可知,日光蜂和異色瓢蟲都能從蘋果棉蚜獲取能量,說明兩者的生態(tài)位有重疊,但生態(tài)位并不相同,C錯誤;D、一年四季,果園內物種豐富度的差異體現了群落的季節(jié)性變化,D正確。故選C。12.下圖為一個新型生態(tài)農業(yè)的模式圖,該生態(tài)農業(yè)在早期只需要少量投入,如飼料(菌草料含有能產生纖維素酶的微生物人、雞苗、鴨苗、魚苗、菜苗等,即可進行良性運轉,并可獲得雞、鴨、魚、菜等產品。據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流入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大于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B.該新型生態(tài)農業(yè)的設計運用了生態(tài)工程中的循環(huán)原理C.魚塘水滴灌蔬菜,能為蔬萊的生長提供水和礦質元素D.飼料中添加的菌草料能提高營養(yǎng)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答案】D【解析】【分析】生態(tài)工程是指人類應用生態(tài)學和系統(tǒng)學等學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對人工生態(tài)系統(tǒng)進行分析、設計和調控,或對已被破壞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進行修復、重建,從而提高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生產力或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促進人類社會與自然環(huán)境和諧發(fā)展的系統(tǒng)工程技術或綜合工藝過程。生態(tài)工程以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自組織、自我調節(jié)功能為基礎,遵循著整體、協調、循環(huán)、自生等生態(tài)學基本原理?!驹斀狻緼、流入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包括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以及飼料、雞苗、鴨苗、魚苗、菜苗中的化學能,A正確;B、該新型生態(tài)農業(yè)的設計運用了生態(tài)工程中的循環(huán)原理、整體原理等,B正確;C、魚塘水含有一些礦質元素,能為蔬菜的生長提供水和礦質元素,C正確;D、飼料中添加的菌草料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而不是能量傳遞效率,D錯誤。故選D。13.下列生物實驗中運用的方法或原理、前后不一致的是()A.運用同位素標記法研究卡爾文循環(huán)——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運輸B.建立物理模型構建DNA結構——探究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C.運用減法原理艾弗里研究遺傳物質——研究睪丸分泌雄激素摘除公雞睪丸D.通過對比實驗法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魯賓和卡門探究氧氣的來源【答案】B【解析】【分析】1、模型構建法:模型是人們?yōu)榱四撤N特定的目的而對認識對象所做的一種簡化的概括性的描述,這種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具體的實物或其它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則抽象的形式來表達。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數學模型等。2、同位素標記法:同位素可用于追蹤物質運行和變化的規(guī)律,例如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驹斀狻緼、卡爾文用14C標記CO2中的C探究C的去向,分泌蛋白的合成及運輸用的是3H標記的亮氨酸,兩者均用到了同位素標記法,A正確;B、沃森和克里克用金屬材料制成了DNA的結構模型屬于物理模型,而在探究酵母菌數量變化時采用的是數學模型構建數量變化,B錯誤;C、在探究DNA是遺傳物質的實驗中,肺炎鏈球菌的體外實驗中用對應的酶設法去除相應物質,觀察其作用,用到了減法原理;研究雄激素作用,摘除睪丸屬于減法原理,C正確;D、分別設置有氧組和無氧組進行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并未設計空白對照,屬于相互對照;魯賓和卡門分別標記H2O和CO2中的O來探究O2的來源,也屬于相互對照,D正確。故選B。14.科研人員為了從自然發(fā)酵咖啡醋中分離出產醋酸能力較強的醋酸菌,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其中N培養(yǎng)基中含有碳酸鈣,致使培養(yǎng)基不透明,醋酸茵產生的醋酸能溶解培養(yǎng)基中的碳酸鈣。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過程①②需要采用平板劃線法或稀釋涂布平板法接種B.M培養(yǎng)基中除了不含碳酸鈣,其余成分與N培養(yǎng)基相同C.進行高產菌種鑒定時,應挑選周圍有較大透明圈的單菌落D.實驗過程中,所用的器材、培養(yǎng)基等都需要進行濕熱滅菌【答案】C【解析】【分析】1、培養(yǎng)基的營養(yǎng)構成:各種培養(yǎng)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無機鹽,此外還要滿足微生物生長對pH、特殊營養(yǎng)物質以及氧氣的要求。2、微生物常見的接種的方法:(1)平板劃線法:將已經熔化的培養(yǎng)基倒入培養(yǎng)皿制成平板,接種,劃線,在恒溫箱里培養(yǎng)。在線的開始部分,微生物往往連在一起生長,隨著線的延伸,菌數逐漸減少,最后可能形成單個菌落。(2)稀釋涂布平板法:將待分離的菌液經過大量稀釋后,均勻涂布在培養(yǎng)皿表面,經培養(yǎng)后可形成單個菌落?!驹斀狻緼、平板劃線法或稀釋涂布平板法是向固體培養(yǎng)基上接種的常用方法,但液體培養(yǎng)基不采用這兩種方法,A錯誤;B、M培養(yǎng)基是用于擴大培養(yǎng)的液體培養(yǎng)基,N培養(yǎng)基是用于獲得單菌落的固體培養(yǎng)基,因此M培養(yǎng)基中不含凝固劑,N培養(yǎng)基中含凝固劑,B錯誤;C、進行高產菌種鑒定時,產醋酸能力較強的醋酸菌會將周圍培養(yǎng)基中的碳酸鈣分解,進而出現透明圈,透明圈越大,初步說明產醋酸能力越強,C正確;D、接種工具如接種環(huán)一般采用灼燒滅菌,D錯誤。故選C。15.辣椒中的辣椒素作為一種生物堿廣泛用于食品保健、醫(yī)藥工業(yè)等領域,辣椒素的獲得途徑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為獲得無菌培養(yǎng)物,外植體要消毒處理后才可接種培養(yǎng)B.①和②分別表示植物組織培養(yǎng)中脫分化、再分化過程C.辣椒素是植物生命活動所必需的次生代謝物D.選擇植物的莖尖部位進行培養(yǎng)。得到的脫毒苗不具有抗病毒能力【答案】C【解析】【分析】1、題圖①和②是植物組織培養(yǎng)過程,其中①是脫分化過程、②是再分化過程,上面一種途徑是通過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獲得脫毒苗,再從果實中獲得相應的產物;下面一種途徑是采用植物細胞培養(yǎng)技術獲得大量細胞產物。2、在進行植物組織培養(yǎng)時,需要在培養(yǎng)基中添加適當比例的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誘導細胞的脫分化和再分化。但兩者的比例對誘導的結果是有影響的:當生長素含量高于細胞分裂素時,主要誘導植物組織脫分化和根原基的形成(即有利于根的發(fā)生);當細胞分裂素含量高于生長素時,則主要誘導植物組織再分化和芽原基的形成(即有利于芽的發(fā)生)?!驹斀狻緼、植物組織培養(yǎng)過程中應注意無菌操作,為獲得無菌培養(yǎng)物,外植體要經過表面消毒處理后,才能進行培養(yǎng),A正確;B、①和②是植物組織培養(yǎng)過程,其中①是脫分化過程、②是再分化過程,B正確;C、次生代謝產物不是植物生長所必需的,其含量少,可以通過增加細胞的數量來增加次生代謝產物的產量,C錯誤;D、選擇植物的莖尖進行培養(yǎng)獲得的脫毒苗含病毒極少甚至無病毒,不具有抗病毒能力,D正確。故選C。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5分)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共55分)16.為探究光照強度對蓮葉桐幼苗生理特性的影響,研究人員選取生長狀態(tài)良好且長勢一致的蓮葉桐幼苗,用一、二、三層遮蔭網分別對蓮葉桐幼苗進行遮蔭處理(記為T1、T2、T3組,網層數越多,遮蔭效果越好),對照組不進行遮蔭處理,其他條件一致。一段時間后,測定相關數據見下表(表中葉綠素SPAD值越大,表示葉綠素含量越高)?;卮鹣铝袉栴}:實驗組測量指標對照T1T2T3單株總干重(g)7.029.017.756.15葉綠素(SPAD)41.5246.4943.8435.03葉片可溶性糖(mg/g)25.0920.41154111.14(1)蓮葉桐葉片的葉綠素含量測定時,可先提取葉綠體色素,再進行測定。提取時。選擇無水乙醇作為提取液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取液中的葉綠素主要吸收_______光,類胡蘿卜素主要吸收_______光。(2)光合作用是唯一能夠捕獲和轉化光能的生物學途徑,CO2進入葉綠體后,CO2與C5結合生成_______,隨后被_______還原,經過一系列的反應轉化為糖類,請用一個化學反應式來概括蓮葉桐幼苗的光合作用過程:_____________________。(3)與對照組相比遮蔭后,T3組單株總干重較低,造成這個結果的內因是______________,外因是_______。與對照組植株相比,T1、T2組葉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低、單株總干重卻高,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敬鸢浮浚?)①.葉綠體中的色素易溶于無水乙醇②.藍紫光和紅③.藍紫(2)①.C3②.NADPH③.(3)①.T3組葉綠素含量太低②.光照強度太低③.T1、T2組葉片合成的有機物更多的運輸到莖稈,使植物莖稈粗壯,更有利于適應弱光環(huán)境【解析】【分析】光合作用的過程,根據是否需要光能,這些化學反應可以概括地分為光反應和暗反應(碳反應)兩個階段。光合作用第一個階段的化學反應,必須有光才能進行,這個階段叫作光反應階段。光反應階段是在類囊體的薄膜上進行的。葉綠體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以下兩方面用途。一是將水分解為氧和H+,氧直接以氧分子的形式釋放出去,H+與氧化型輔酶Ⅱ(NADP+)結合,形成還原型輔酶Ⅱ(NADPH)。NADPH作為活潑的還原劑,參與暗反應階段的化學反應,同時也儲存部分能量供暗反應階段利用;二是在有關酶的催化作用下,提供能量促使ADP與Pi反應形成ATP。這樣,光能就轉化為儲存在ATP中的化學能。這些ATP將參與第二個階段合成有機物的化學反應。光合作用第二個階段中的化學反應,有沒有光都能進行,這個階段叫作暗反應階段。暗反應階段的化學反應是在葉綠體的基質中進行的。【小問1詳解】由于光合色素易溶于無水乙醇,所以提取光合色素常采用無水乙醇。葉綠素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類胡蘿卜素主要吸收藍紫光?!拘?詳解】光合作用是唯一能夠捕獲和轉化光能的生物學途徑,CO2進入葉綠體后,先經過CO2的固定,即CO2與C5結合生成C3,隨后被NADPH還原,經過一系列反應轉化為糖類。光合作用的反應式為:CO2+H2O

(CH2O)+O2【小問3詳解】依據題干和表格信息可知,T3組單株總干重較低的內因是T3組葉綠素含量太低,T1、T2、T3組是用一、二、三層遮蔭網分別對蓮葉桐幼苗進行遮蔭處理,說明外因是光照強度太低。而與對照組植株相比,T1、T2組葉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低、單株總干重卻高,其原因可能是T1、T2組葉片合成的有機物更多的運輸到莖稈,使植物莖稈粗壯,更有利于適應弱光環(huán)境。17.果蠅的長翅和殘翅由基因A/a控制,直毛和分叉毛由基因B/b控制?,F用一對長翅分叉毛雄果蠅和殘翅直毛雌果蠅雜交得到F1,F1雌雄個體相互交配得到F2,F2性狀如下表所示,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長翅直毛長翅分叉毛殘翅直毛殘翅分叉毛雌果蠅30201010雄果蠅1521495150(1)親本果蠅的基因型是_______。F2長翅直毛雌果蠅雜合子基因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2)現有一群長翅雄果蠅,與殘翅雄果蠅交配,后代表型及比例是長翅:殘翅=5:1,則該雄果蠅中長翅純合子占_______。(3)現在F1中發(fā)現一只殘翅雌果蠅,推測其原因可能是基因突變或染色體上相關基因缺失。已發(fā)現控制該性狀的基因都缺失時果蠅不能存活。為探究該突變體的形成原因,將該雌果蠅與親本中長翅雄果蠅交配得到F1,F1雌雄個體相互交配得F2,觀察、統(tǒng)計F2表型及比例,若F2______________,則該果蠅形成的原因是基因突變;若F2______________,則該果蠅形成的原因是染色體結構變異。(4)研究發(fā)現某長翅直毛雌果蠅的X染色體上有一隱性純合致死基因d,將該果蠅與長翅直毛雄果蠅交配,后代表型及比例是長翅直毛雌果蠅:長翅分叉毛雄果蠅:殘翅直毛雌果蠅:殘翅分叉毛雄果蠅=6:3:2:1,則基因d與基因_______(填“A”或“a”或“B”或“b”)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敬鸢浮浚?)①.AAXbY和aaXBXB②.AAXBXb:AaxBXB:AaXBXb=1:2:2(2)2/3(3)①長翅:殘翅=3:1②.長翅:殘翅=4:1(4)B【解析】【分析】兩對相對性狀分開分析,子代長翅和殘翅在雌雄果蠅中都為3:1,說明基因在常染色體上,親本都是Aa;雌果蠅中只有直毛,雄果蠅中直毛:分叉毛=1:1,說明基因在X染色體上,親本基因型為XBXb×XBY?!驹斀狻?1)由于F2中雌果蠅中沒有分叉毛類型,說明該性狀與性別相關聯,控制性狀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且F2中兩對相對性狀發(fā)生了重新組合,因此是遵循自由組合定律,且長翅:殘翅=3:1,長翅為顯性,直毛:分叉毛=3:1,直毛為顯性,因此親本中雄性個體為AAxbY,雌性個體為aaXBxB;F1的基因型為AaxBxb和AaXBY,F2中直毛雌性個體的基因型有AAXBXB,AAXBxb、AaXBXB、AaXBxb四種,其中雜合子及比例為AAXBxb:AaxBxB:AaXBxb=1:2:2。(2)長翅果蠅與殘翅果蠅雜交,子代中長翅與殘翅比例為5:1,其中殘翅來自于雜合子測交的結果,推測方法是5:1中的1/6:1/6來自于雜合子測交,另外的4/6來自于純合子AA與aa雜交,因此AA占2/3,Aa占1/3。(3)F1的正常情況下是Aa(僅考慮翅形),若是基因突變則基因型為aa,因此與親本長翅雜交,F1代的基因型為Aa,F2的基因型為AA:Aa:aa=1:2:1,表現型為長翅:殘翅=3:1;若殘翅出現的原因是染色體結構變異,則基因型為a0,因此與親本長翅雜交,F1的基因型是Aa和A0,雌雄相互交配,F2代中基因型為AA:Aa:A0:aa:a0:00=4:4:4:1:2:1,00不能存活,因此長翅:殘翅=4:1。(4)由該果蠅與長翅直毛雄果蠅交配,后代表型及比例是長翅直毛雌果蠅:長翅分叉毛雄果蠅:殘翅直毛雌果蠅:殘翅分叉毛雄果蠅=6:3:2:1,可推出該果蠅與長翅直毛雄果蠅的基因型為AaXBXb、AaXBY,后代中基因型為AAXBY、AaXBY、aaXBY的個體死亡,所以基因d與基因B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18.糖皮質激素(GC)對機體的發(fā)育、生長、代謝以及免疫功能等起著重要調節(jié)作用,是機體應激反應最重要的調節(jié)激素,也是臨床上使用最為廣泛而有效的抗炎和免疫抑制劑。下圖是機體受到某一外界刺激后體內發(fā)生的調節(jié)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1)機體受到外界刺激導致下丘腦內分泌細胞分泌CRH,該過程屬于_______調節(jié)。ACTH和GC的受體分別位于_______、_______(填“細胞膜上”或“細胞內”),據圖可知GC與受體蛋白結合后調控_______過程。從而發(fā)揮調節(jié)效應。(2)當機體受到損傷發(fā)生炎癥反應時,炎癥信號激活_______調控軸,促進GC釋放來降低炎癥反應。(3)某患者患有類風濕關節(jié)炎,醫(yī)生建議其服用GC,原因是______________,并強調不能長期過量服用,否則可能導致腎上腺皮質菱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該患者出現了腎上腺皮質萎縮癥狀,有效的解決方案是______________?!敬鸢浮浚?)①.神經②.細胞膜上③.細胞內④.相關基因的表達(2)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3)①.類風濕關節(jié)炎屬于自身免疫病,GC屬于免疫抑制劑,可降低患者的免疫應答能力②.長期大劑量使用GC,會抑制下丘腦和垂體的分泌,使CRH、ACTH減少,導致患者腎上腺皮質分泌功能減退③.在治療過程中間斷補充ACTH或CRH【解析】【分析】題圖分析:下丘腦分泌的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CRH),使得垂體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促進腎上腺分泌糖皮質激素;糖皮質激素分泌增多會反過來抑制下丘腦和垂體的功能,這種調節(jié)方式稱為反饋調節(jié)?!拘?詳解】機體受到外界刺激導致下丘腦內分泌細胞分泌CRH,該過程是在反射弧的參與下完成的,屬于神經調節(jié);ACTH是垂體分泌的激素,屬于蛋白質(多肽類),其受體位于細胞膜上,而GC的本質是固醇類,其受體位于細胞內;據圖可知GC與受體蛋白結合后調控相關基因的表達(包括轉錄和翻譯)過程?!拘?詳解】腎上腺皮質的分泌存在分級調節(jié)軸線,當機體受到損傷發(fā)生炎癥反應時,炎癥信號激活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調控軸,促進GC釋放來降低炎癥反應?!拘?詳解】由于類風濕關節(jié)炎屬于自身免疫病,GC屬于免疫抑制劑,可降低患者的免疫應答能力,故某患者患有類風濕關節(jié)炎,醫(yī)生建議其服用GC;長期大劑量使用GC,會抑制下丘腦和垂體的分泌,使CRH、ACTH減少,導致患者腎上腺皮質分泌功能減退,故不能長期過量服用,否則可能導致腎上腺皮質菱縮;若該患者出現了腎上腺皮質萎縮癥狀,是由于下丘腦和垂體分泌的相關激素減少,故可在治療過程中間斷補充ACTH或CRH。19.某人工魚塘由于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連續(xù)多次發(fā)生藍藻爆發(fā),引起水草死亡。下圖為該人工魚塘能量流動示意圖。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1)人工魚塘中導致藍藻爆發(f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過量的_______。該人工魚塘沉水植物大量死亡,原因可能是_______。(2)種植挺水植物并投放鰱魚、草魚等植食性魚類可緩解該問題,在這一過程中挺水植物的直接作用是_______、_______,經過一段時間運行后,該人工魚塘群落結構趨于穩(wěn)定,群落的這個變化過程屬于_______(填演替類型)。(3)該人工魚塘經治理后,該科研人員統(tǒng)計其中部分能量,結果如圖,數字代表能量值,單位:kJ/(m2·a)。植食性動物用于生長發(fā)育和繁殖的能量為_______kJ/(m2·a),能量從植食性動物到肉食性動物的傳遞效率是_______?!敬鸢浮浚?)①.無機鹽/礦質元素②.藍藻爆發(fā),沉水植物缺乏光照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從而死亡(2)①.吸收水體中的無機鹽②.競爭陽光③.次生演替(3)①.2100②.8%【解析】【分析】影響種群數量變化的因素1、非生物因素:如陽光、溫度、水等。其影響主要是綜合性的。2、生物因素:種群內部和種群外部兩方面影響。種內競爭會使種群數量的增長受到限制;種群間的捕食與被捕食、相互競爭關系等,都會影響種群數量;寄生蟲也會影響宿主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等。3、食物和天敵的因素對種群數量的影響與種群密度有關。如同樣缺少食物,密度越高,種群受影響越大,這樣的因素稱為密度制約因素。而氣溫,干旱、地震、火災等自然災害,屬于非密度制約因素?!拘?詳解】某人工魚塘養(yǎng)殖過程中,含N、P的無機鹽含量(非生物因素)增多,會出現藍藻爆發(fā)的現象,導致湖泊出現富營養(yǎng)化。藍藻爆發(fā),沉水植物缺乏光照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從而導致該人工魚塘沉水植物大量死亡?!拘?詳解】挺水植物競爭陽光的能力強于藍藻,且挺水植物能夠吸收水體中的無機鹽,因此挺水植物能夠抑制藍藻生長。次生演替是指原來有的植被雖然已經不存在,但是原來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有植物的種子和其他繁殖體的地方發(fā)生的演替。經過一段時間運行后,該人工魚塘群落結構趨于穩(wěn)定,群落的這個變化過程屬于次生演替。【小問3詳解】植食性動物用于生長發(fā)育和繁殖的能量為=同化量呼吸作用消耗的能力=(1400+1600+2000)2900=2100kJ/(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