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基礎 習題參考解答 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基礎 習題參考解答 第二章第二章 光滑圓柱體結合的公差與配合光滑圓柱體結合的公差與配合 1 孔或軸 最大極限尺寸 最小極限尺寸 上偏差 下偏差 公差 尺寸標注 孔 10 9 985 9 970 0 015 0 030 0 015 10 015 0 030 0 孔 18 18 017 18 0 017 0 0 017 18 017 0 0 孔 30 30 012 29 991 0 012 0 009 0 021 30 012 0 009 0 軸 40 39 95 39 888 0 050 0 112 0 062 40 050 0 112 0 軸 60 60 041 60 011 0 041 0 011 0 030 60 041 0 011 0 軸 85 85 84 978 0 0 022 0 022 85 0 022 0 2 1 Xmax 0 033 0 098 0 131mm Xmin 0 0 065 0 065mm Tf 0 131 0 065 0 066mm 2 Ymax 0 0 060 0 060mm Ymin 0 030 0 041 0 011mm Tf 0 060 0 011 0 049mm 3 Xmax 0 007 0 016 0 023mm Ymax 0 018 0 0 018mm Tf 0 023 0 018 0 041mm 4 Xmax 0 039 0 002 0 037mm Ymax 0 0 027 0 027mm Tf 0 037 0 027 0 064mm 5 Xmax 0 074 0 140 0 214mm Xmin 0 0 030 0 030mm Tf 0 214 0 030 0 184mm 6 Xmax 0 009 0 019 0 028mm Ymax 0 021 0 0 021mm Tf 0 028 0 021 0 049mm 3 1 50 7f 8H 025 0 050 0 039 0 0 Xmax 0 089mm Xmin 0 025mm 基孔制 間隙配合 2 80 10h 10G 0 120 0 130 0 010 0 Xmax 0 250mm Xmin 0 010mm 基軸制 間隙配合 3 30 6h 7K 0 013 0 006 0 015 0 Xmax 0 019mm Ymax 0 015mm 基軸制 過渡配合 4 140 8r 8H 126 0 063 0 063 0 0 Ymax 0 126mm Ymin 0mm 基孔制 過盈配合 第 2 題 2 5 180 6u 7H 235 0 210 0 040 0 0 Xmax 0 235mm Ymin 0 170mm 基孔制 過盈配合 6 18 5h 6M 0 008 0 004 0 015 0 Xmax 0 004mm Ymax 0 015mm 基軸制 過渡配合 7 50 6js 7H 008 0 008 0 025 0 0 Xmax 0 033mm Ymax 0 008mm 基孔制 過渡配合 8 100 6k 7H 025 0 003 0 035 0 0 Xmax 0 032mm Ymax 0 025mm 基孔制 過渡配合 9 30 6n 7H 028 0 015 0 021 0 0 Xmax 0 006mm Ymax 0 028mm 基孔制 過渡配合 10 50 6h 7K 0 016 0 007 0 018 0 Xmax 0 023mm Ymax 0 018mm 基軸制 過渡配合 4 1 60 9h 9D 0 074 0 174 0 100 0 2 30 8h 8F 0 033 0 053 0 020 0 3 50 6k 7H 018 0 002 0 025 0 0 4 30 6s 7H 048 0 035 0 021 0 0 5 50 6h 7U 0 016 0 061 0 086 0 5 Xmin 0 025mm Xmax 0 066mm 配合公差 Tf 0 066 0 025 0 041mm Tf Th Ts 選基孔制 查表 孔為 7 級 軸為 6 級 Th 0 025mm Ts 0 016mm 符合要求 選 40 6f 7H 025 0 041 0 025 0 0 驗算 Xmax 0 025 0 041 0 066mm Xmin 0 0 025 0 025mm 符合題意 6 1 Tf Xmax Xmin 0 086 0 020 0 066mm Tf Th Ts 查表選 Th Ts 0 033mm 8 級公差 基孔制 H8 根據(jù) Xmin查表選軸為 f8 選 25 8f 8H 020 0 053 0 033 0 0 驗算 Xmax Xmin后 符合要求 2 Tf Ymax Ymin 0 076 0 035 0 041mm Tf Th Ts 查表選 Th為 7 級 Ts為 6 級 基孔制 H7 根據(jù) Ymin查表選軸為 u6 選 40 6u 7H 076 0 060 0 025 0 0 驗算 Ymax Ymin后符合要求 3 Tf Xmax Ymax 0 046 0 032 0 078mm Tf Th Ts 查表選 Ts為 7 級 Th 為 8 級 基孔制 H8 根據(jù) Ymax EI es 則 es 0 032 舟 7 級 公差 0 030 故 ei 0 002 查基本偏差表選軸為 k7 選 60k7 驗算 Xmax 0 046 0 002 0 040 0 046 Ymax 0 0 032 0 032 符合要求 結論為 60H8 k7 3 7 解 L 50 a黃銅 a玻璃 t 50 19 5 10 6 8 10 6 20 50 0 040mm 50 C 時 要求間隙為 0 009 0 075 則 20 C 時 間隙應為 0 009 0 040 0 075 0 040 即 0 049 0 115 若選 50H8 f7 則 ES 0 039 EI 0 es 0 025 ei 0 050 Xmax ES ei 0 039 0 050 0 089 Xmin EI es 0 0 025 0 025 與題目要求間隙不符合 重選 Tf Xmax Xmin 0 115 0 049 0 066 Th Td 0 033 查表知 IT8 級公差 0 039 接近 取孔為 8 級 軸為 7 級 則有 50H8 ES 0 039 EI 0 軸 Td 0 025 es 0 049 ei 0 074 查基本偏差表 知 e es 0 050 接近 取 50e7 es 0 050 ei 0 075 驗算 Xmax ES ei 0 039 0 0750 0 114 Xmin EI es 0 0 050 0 050 基本滿足題目要求 結果為 50H8 e7 8 l 95 22 150 20 12 100 20 10 6 0 363mm 0 04 0 363 0 403mm 0 097 0 363 0 460mm 裝配間隙應為 0 403 0 460mm Tf Xmax Xmax 0 460 0 403 0 057mm Tf Th Ts 查表選孔為 7 級 軸為 6 級 基 孔制 H7 根據(jù) Xmin查表選軸 活塞 為 b6 選 95 6b 7H 220 0 242 0 035 0 0 驗算后基本滿足要求 第三章第三章 測量技術基礎測量技術基礎 1 29 875 1 005 1 37 7 5 20 用 4 塊量塊組合 48 98 1 48 7 5 40 用 3 塊量塊組合 40 79 1 29 9 5 30 用 3 塊量塊組合 10 56 1 06 9 5 用 2 塊量塊組合 2 20 0 002 19 998mm 3 調(diào)零誤差 0 0005mm 修正值 0 0005mm 塞規(guī)實際尺寸 20 0 006 0 0005 20 0055 4 20 001 0 1r 0 00005 300 01 0 2r 0 000033 r220 m 不合格 0 0 8 4 8 9 2 1 12 4 8 9 0 0 5 2 7 8 4 0 13 0 6 9 第 9 題 10 第 10 題 11 都采用最大實體要求 a 圖被測軸線必須位于直徑為 0 1mm 且以相對于 A B C 基準表面的理論正確尺寸所確定的理想位置為軸線的圓柱面內(nèi) b 圖三個被測軸線公差 帶為三個直徑為 0 1mm 的圓柱 三個圓柱整體上在水平 垂直方向可在 0 5mm 范圍 內(nèi)移動 但三個圓柱在水平方向上相互間不能移動 保持理論正確尺寸 c 圖為復合位 置度 由兩個位置度聯(lián)合控制孔組的位置 上框格為四個 0 1mm 的公差帶 由基準 A B C 而確定 下格框為各孔之間的進一步要求 四個 0 05mm 的公差帶 其幾何圖框 僅相對于基準 A 定向 因而它可在一定范圍內(nèi)任意移動 孔的實際軸線必須同時符合上 下框格的位置要求 即只能位于 0 1mm 和 0 05mm 兩個圓柱形公差帶的重疊部分內(nèi) d 圖三個被測軸線公差帶為三個直徑為 0 1mm 的圓柱 三個圓柱整體在水平方向可在 0 5mm 范圍內(nèi)移動 但三個圓柱個體在水平 垂直方向上相互之間不能移動 和整體在 垂直方向一樣 保持理論正確尺寸 12 a 最大實體要求 理想邊界尺寸為 20mm 當實際尺寸為 20 13mm 時 允許的垂 直度誤差為 0 13mm b 最大實體要求和獨立原則并用 理想邊界尺寸為 20mm 允許的垂直度誤差為 0 05mm c 最大實體要求 理想邊界尺寸為 19 95mm 允許的垂直度誤差為 0 18mm d 獨立原則 理想邊界尺寸為 19 95mm 允許的垂直度誤差為 0 05mm 7 13 直線度誤差數(shù)據(jù) 測點序號 0 1 2 3 4 5 6 7 M 測量讀數(shù) 格 0 1 5 3 0 5 2 3 2 1 累積 格 0 1 5 1 5 2 4 1 1 2 D 測量讀數(shù) 格 0 2 1 5 3 2 5 1 2 1 累積 格 0 2 0 5 2 5 0 1 3 2 按最小條件 M 直線度誤差 f 200 0 02 5 75 23 m D 直線度誤差 f 200 0 02 4 9 19 6 m 按兩端點連線 M 直線度誤差 fm 200 0 02 1 3 5 2 26 m D 直線度誤差 f D 200 0 02 3 3 1 8 20 4 m 14 直線度誤差 f 300 0 02 4 3 25 8 m 25 8 25 m 不合格 15 直線度誤差 6 m 合格 平行度誤差 59 m 59 25 m 不合格 第 14 題 第 15 題 16 基準孔采用包容要求 被測孔采用最大實體要求并同時應用于被測要素和基準要素 基準孔沿中心距方向有 0 04mm 的變動量 被測孔沿中心距方向有 0 05mm 的變動量 位置度公差為 0 5mm 所以最大中心距為 45 0 04 0 05 2 5 0 45 34mm 最小中心距為 45 0 04 0 05 2 5 0 44 66mm 17 基準孔采用最大實體要求 被測孔采用最大實體要求并同時應用于被測要素和基準要 素 基準孔沿中心距方向有 2 08 01 0 0 09mm 的變動量 被測孔沿中心距方向有 2 1 05 0 0 3mm 的變動量 所以最大中心距為 45 0 09 0 3 45 39mm 最小中心距為 45 0 09 0 3 44 61mm 8 第五章第五章 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 1 IT 0 016 0 002 0 014 尺寸公差 T 0 0025 圓柱度公差 T 0 17IT 屬 T 0 25IT 范圍 Ra 0 15T 0 375 m 確定 Ra值為 0 32 m 2 表面粗糙度常用的檢測方法有五種 比較法 光切法 干涉法 印模法 針描法 3 形狀誤差屬于宏觀幾何形狀誤差 一般是由機床 刀具 工件所組成的工藝系統(tǒng)的誤差 所造成的 表面粗糙度屬于微觀幾何形狀誤差 指加工后 刀具在工件表面留下波峰和波長都很小 的波形 第六章第六章 光滑工件尺寸的檢測光滑工件尺寸的檢測 1 1 上驗收極限 60 12 0 012 60 108mm 下驗收極限 60 0 012 60 012mm 選分度 值 0 01 內(nèi)徑千分尺 2 上驗收極限 29 98 0 0021 29 9779mm 下驗收極限 29 959 0 0021 29 9611mm 選分度值 0 002 比較儀 3 上 驗 收 極 限 60 0 076 0 0046 60 0714mm 下 驗 收 極 限 60 0 03 0 0046 60 0346mm 選分度值 0 005 比較儀 4 上驗收極限 125 0 122 0 01 124 868mm 下驗收極限 125 0 222 0 01 124 788mm 選分度值 0 01 內(nèi)徑千分尺 2 1 80k8 通規(guī)最大極限尺寸 80 0 032 0 007 0 0023 79 9773mm 通規(guī)最小極限尺寸 80 0 032 0 007 0 0023 79 9727mm 止規(guī)最大極限尺寸 80 0 014 80 014mm 止規(guī)最小極限尺寸 80 0 014 0 0046 80 0094mm 2 30H7 通規(guī)最大極限尺寸 30 0 0046 30 0046mm 通規(guī)最小極限尺寸 30 0 0022 30 0022mm 止規(guī)最大極限尺寸 30 0 021 30 021mm 止規(guī)最小極限尺寸 30 0 0186 30 0186mm 3 1 18p7 通規(guī) 18 0342 0 0322 0 mm 止規(guī) 18 020 0 018 0 mm 校通 通 18 0332 0 0322 0 校止 通 18 019 0 018 0 mm 校通 損 18 036 0 035 0 mm 2 60f7 通規(guī) 60 0328 0 0364 0 mm 止規(guī) 60 0564 0 060 0 mm 校通 通 60 0346 0 0364 0 mm 校止 通 60 0582 0 060 0 mm 校通 損 60 030 0 0318 0 mm 第 2 題 第 3 題 9 4 50H7 通規(guī) 50 0055 0 0025 0 mm 止規(guī) 50 025 0 022 0 mm 50f6 通規(guī) 50 0266 0 029 0 mm 止規(guī) 50 0386 0 041 0 mm 校通 通 50 0278 0 029 0 mm 校止 通 50 0398 0 041 0 mm 校通 損 50 025 0 0262 0 mm 5 D作 50mm D實 50 039mm d作 49 975mm d實 49 95mm 6 1 軸的作用尺寸 9 99 0 012 10 002mm 要求遵守最大實體邊界 其尺寸 10mm 10 002 10 該軸不合格 2 孔的作用尺寸 10 01 0 012 9 998mm 要求遵守最大實體邊界 其尺寸 10mm 9 998 10 該孔體不合格 第七章滾動軸承與孔 軸結合的互換性第七章滾動軸承與孔 軸結合的互換性 1 mm 內(nèi)徑尺寸 ds 外徑尺寸 Ds 測量平面 I I 量得單一 直徑尺寸 dsmax1 40 dsmin1 39 992 dsmax2 40 003 dsmin2 39 997 合 格 Dsmax1 90 Dsmin1 89 996 Dsmax2 89 987 Dsmin2 89 985 合 格 dmp dmpI 2 992 3940 39 996 dmpII 2 997 39003 40 40 合 格 DmpI 2 996 8990 89 998 DmpII 2 985 89987 89 89 986 不 合 格 Vdp Vdp 40 39 992 0 008 Vdp 40 003 39 997 0 003 合 格 VDp 90 89 996 0 004 VDp 89 987 89 985 0 002 合 格 Vdmp Vdmp VdmpII VdmpI 40 39 996 0 004 合 格 VDmp VDmpI VDmpII 89 998 89 986 0 012 不 合 格 結論 內(nèi)徑尺寸合格 外徑尺寸不合格 該軸承不合格 查表 7 4 7 5 查得內(nèi)徑 外徑的尺寸公差和形狀公差 dmpmax 40mm dmpmin 40 0 01 39 99mm Vdp 0 01mm Vdmp 0 008mm Dmpmax 90mm Dmpmin 90 0 013 89 987mm VDp 0 016mm VDmp 0 01mm 2 第 2 題 第 4 題 10 3 由表7 4查出D級軸承單一平面平均內(nèi)徑偏 差 dmp 為 30 0 006 0 mm 由表 7 5 查出 D 級軸承單一平面平均外徑偏差 Dmp 為 72 0 009 0 mm 孔 Xmax 0 022 Ymax 0 006 X平均 0 008 軸 Xmax 0 045 Ymax 0 051 Y平均 0 003 第八章第八章 尺寸鏈尺寸鏈 1 0 1 0 35mm 2 a A6 A5 A1 A2 24 30 16 10 ES6 0 0 0 052 0 052 EI6 0 084 0 043 0 0 127 10 052 0 127 0 mm b A6 A2 A4 16 6 10 ES6 0 0 0 EI6 0 043 0 048 0 091 10 0 091 0 c A6 A1 A4 A3 30 6 14 10 ES6 0 0 0 021 0 021 EI6 0 052 0 048 0 021 0 121 10 021 0 121 0 d A6 A5 A3 24 14 10 ES6 0 0 021 0 021 EI6 0 084 0 021 0 105 10 021 0 105 0 b 尺寸標注中可使 A6 的變動范圍最小 3 1 繪制尺寸鏈圖如下 A1 32 A2 4 A3 20 A4 8 A0 0 04 0 15 2 T0 A0max A0min 0 15 0 04 0 11mm 110 m 3 A0 32 4 20 8 0 4 aav T0 Di001 0Di45 0 1n 1i 3 110 1 56 0 73 2 87 0 898 110 6 058 18 1 查表 2 1 aav 18 1 接近 IT8 級 標準公差值等于 25i 查表 2 4 T1 39 m T2 18 m T3 33 m T4 22 m 組成環(huán)公差之和 112 m 大于封閉環(huán)公差 110 m 要調(diào)整容易加工 的組成環(huán) A4的尺寸公差 使 T4 22 2 20 m A5 A6 A2 A1 A4A6 A2 A6A4 A1 A3 A6 A5 A3 a b c d 第 3 題 第 3 題 11 5 按向體原則確定各組成環(huán)的極限偏差 各組成環(huán)均為軸類零件 取上偏差為零 A1 32 0 039 0 A2 4 0 018 0 A3 20 0 033 0 A4 8 0 020 0 4 孔 50 039 0 0 軸 50 025 0 050 0 es 0 025 0 010 0 002 0 037 ei 0 050 0 010 0 002 0 058 dmax 50 0 037 49 963mm dmin 50 0 058 49 942mm 5 1 繪制尺寸鏈圖 2 活塞實際長 A3 11 40 50 30 12 19mm 3 A0為封閉環(huán) 由等精度法求組成環(huán)公差等級系數(shù) aav T0 Di001 0Di45 0 1n 1i 3 0 4 0 4 1 71 1 428 1 22 1 579 1 012 0 8 6 949 0 11512 由表 2 1 查得 aav 115 時接近 IT12 級 標準公差等于 160i 由表 2 4 查各組成環(huán)的公差值 T1 250 m T2 210 m T3 210 m T4 250 m T5 180 m 組成環(huán)公差之和 1100 m 大于封閉環(huán)公差值 800 m 調(diào)整為 T1 250 m T2 210 100 110 m T3 210 50 160 m T4 250 100 150 m T5 180 50 130 m 4 按 向 體 原 則 確 定 各 組 成 環(huán) 的 極 限 偏 差 A1 50 0 250 0 mm A2 30 11 0 0 mm A3 19 0 160 0 mm A4 0 150 0 mm A5 130 0 0 mm 6 1 繪制尺寸鏈圖 A1 0165 0 0085 0 21 A2 03 0 03 0 0 A3 0205 0 01 0 15 2 A0 A1 A2 A3 21 0 15 6 ES0 0 003 0 0165 0 01 0 0095 EI0 0 003 0 0085 0 0205 0 015 鉆套壁厚尺寸變動范圍 6 0095 5 985mm 第九章第九章 圓錐結合互換性圓錐結合互換性 1 查表 A T 630 rad A TD A T L 10 3 630 80 10 3 50 4 m 0 0504mm 1 內(nèi)外圓錐的直徑極限偏差分別是 0504 0 0 mm 0 0504 0 mm 2 內(nèi)外圓錐直徑的極限偏差都為 0 025mm 第 6 題 第 5 題 12 2 假定內(nèi)外圓錐角的公差等級均為 7 級 則 A T 200 rad A TD A T L 10 3 200 106 10 3 21 2 m DK DZ DK DZ 0 0106mm 1b DK DZ C 0 0106 7 24 0 036mm 2b b 1b 0 4 0 036 0 346mm 22 ZK 2b C 0 0006H 1060006 0 0364 0 24 7 1 67 直徑的極限偏差 DK DZ 0 106mm 圓錐角極限偏差 22 ZK 1 67 3 圓錐角偏差 arctg L n arctg 80 032 0036 0 2 86 10 3rad 2 86 rad 由題意 50 1 dL h 50h L 10 h L 50 0 2 取 L 100mm h 2 2mm 第十章第十章 螺紋結合的互換性螺紋結合的互換性 1 由螺母 M24 2 6H 查表得 TD2 0 224mm TD1 0 375mm 中徑 D2 22 701mm 小徑 D1 21 835mm 小徑 D1max 21 835 0 375 22 210mm D1min 21 835mm 中徑 D2 max 22 701 0 224 22 925mm D2min 22 701mm 由螺栓 M24 2 6h 查表得 Td2 0 170mm Td 0 280mm 中徑 d2 22 701mm 大徑 dmax 24mm dmin 24 0 280 23 720mm 中徑 d2max 22 701mm d2min 22 701 0 17 22 531mm 公差帶圖 2 d2作用 d2實 fp f 2 21 9 0 0866 0 057 22 044mm d2作用 22 044mmd2min 21 851mm 該螺栓合格 3 D2作用 D2實 fp f 2 18 61 0 069 0 035 18 506mm D2作用 18 506mm D2min 18 376mm D2單一 18 61mmd2max 18 391mm 此螺紋塞規(guī)中徑不合格 2 由 d2 M dm 1 2 sin 1 2 ctg 2 P limd2 2 lim 2 2 2 lim 2 2 2 lim 2 2 2 lim 2 2 d P d d d M d Pdm m M 2 22 2 2 22 6 0634 17 1866 0195 0 3 51 m 0 0035mm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鍵和花鍵的互換性鍵和花鍵的互換性 1 第 1 題 2 花鍵數(shù) N 6 小徑 d 23 大徑 D 26 鍵寬 B 6 23H8 23 033 0 0 26H9 26 052 0 0 6H10 6 048 0 0 23g8 23 007 0 040 0 300 0 384 0 2610a26 0 1 0 0 0 2 8 0 68f6 M 30 2 6H 5g 6g 外螺紋頂徑公差帶代號 外螺紋中徑公差帶代號 內(nèi)螺紋中徑和頂徑公差帶代號 相同 螺距 細牙 公稱直徑 普通螺紋代號 15 3 內(nèi)外花鍵聯(lián)結的標注為 9f 11H 6 11a 11H 36 7g 7H 328 32H7 32 025 0 0 36H10 36 100 0 0 075 0 0 611H6 32g7 32 009 0 034 0 36a11 36 310 0 470 0 6f9 010 0 040 0 6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圓柱齒輪傳動圓柱齒輪傳動的互換性的互換性 1 1 jnmin Jn1 Jn2 0 02 0 0164 0 0364mm 2 確定齒厚極限偏差 20cos2 104 2 22 2 2 121 Fffjj tgfE pbpbnn nss 20cos2 9104 21090364 0 205 17 222 tg 16 344 m pt ss f E 2 齒厚上偏差代號為 E Ess 2fpt 2 10 20 m 0 020mm 52623620tg2T 22 s m E si Ess T s 72 m pt si f E 7 2 齒厚下偏差代號為 H Esi 8fpt 80 m Ewms Esscos n 0 72Frsin n 0 020 cos20 0 72 0 036 sin20 0 028mm Ewmi Esicos n 0 72Frsin n 0 08 cos20 0 72 0 036 sin20 0 066mm 2 1 確定大 小齒輪的精度等級 小齒輪的分度圓直徑 d1 mn Z1 3 5 18 63mm 大齒輪的分度圓直徑 d2 mn Z2 3 5 79 276 5mm 公稱中心距 a d1 d2 2 63 276 5 2 169 75mm 齒輪圓周速度 v d1 n1 3 14 63 1440 1000 60 4 75m s 查表 按齒輪圓周速度 選齒輪傳遞運動準確性 傳動平穩(wěn)性 載荷分布均勻性的精度 等級分別為 8 級 8 級 7 級 2 確定大 小齒輪的應檢精度指標的公差或極限偏差 查表 得大 小齒輪的四項應檢精度指標的公差或極限偏差為 齒距累積總公差 Fp1 53 m Fp2 70 m 單個齒距極限偏差 fpt1 17 m fpt2 18 m 齒廓總公差 Fa1 22 m Fa2 25 m 螺旋線總公差 F 1 20 m F 2 21 m 本例為普通齒輪 不需要規(guī)定 k 個齒距累積極限偏差 第 3 題 16 3 確定公稱公法線長度及相應的跨齒數(shù)和極限偏差 公稱法向公法線長度 wn和測量時跨齒數(shù) k 的計算 本例直齒齒輪 20 inv 20 0 014904 變位系數(shù) x 0 k1 Z1 9 0 5 18 9 0 5 3 圓整為整數(shù) k2 Z2 9 0 5 79 9 0 5 9 w1 mcos k1 0 5 Z1inv20 2x sin 3 5 0 0 9397 3 14 3 0 5 18 0 014904 26 700mm w2 3 5 0 0 9397 3 14 9 0 5 79 0 014904 91 653mm 確定公法線長度上 下偏差 查表 得 Fr1 43 m Fr2 56 m 已知 jbn min 0 21mm 取軸承跨距 L 125mm 則 jbn1 222 1 76 17 20 34 125 55 20 222 11 1 76 20 34 pt fL bF 44 9 m jbn2 222 1 76 18 20 34 125 55 21 47 2 m 查表 得中心距極限偏差 fa 31 5 m Esns1 jbn min jbn1 2cos fa tan 210 44 9 2 0 9397 31 5 tan20 147 m Esns2 jbn min jbn2 2cos fa tan 210 47 2 2 0 9397 31 5 tan20 149 m 查表 計算 得 br 1 26IT9 br1 1 26 74 93 m br2 1 26 130 164 m Tsn1 2tan 22 11rr bF 2 tan20 22 9343 75 m Tsn2 2tan 22 22rr bF 2 tan20 22 16456 126 m Esni1 Esns1 Tsn1 147 75 222 m Esni2 Esns2 Tsn2 149 126 275 m 計算 得大 小齒輪公稱公法線長度極限偏差 Ews1 Esns1 cos 0 72Fr1 sin 147 cos20 0 72 43sin20 149 m Ewi1 Esni1 cos 0 72Fr1 sin 222 cos20 0 72 43sin20 196 m Ews2 Esns2 cos 0 72Fr2 sin 149 cos20 0 72 56sin20 154 m Ewi2 Esni2 cos 0 72Fr2 sin 275 cos20 0 72 56sin20 244 m 4 確定齒面的表面粗糙度輪廓幅度參數(shù)值 按齒輪的精度等級 查表得表面粗糙度輪廓幅度參數(shù) Ra 的上限值為 1 6 m 5 確定齒輪齒坯公差 大 小齒輪的齒頂圓直徑 da1 63 7 70mm da2 276 5 2 283 5mm 小齒輪 查表 兩個軸頸的直徑公差 參考滾動軸承的公差等級確定 選為 k6 為 0 018 0 002 40 mm 齒頂圓柱面的直徑公差 選為 h8 為 0 0 046 70 mm 兩個軸頸分別對應它們的公共軸線 基準軸線 的徑向圓跳動 計算為 tr1 0 3 Fp1 0 3 53 16 m 大齒輪 基準孔尺寸公差選為 H7 為 0 030 0 60 mm 齒頂圓柱面的直徑公差 選為 h8 為 0 0 081 283 5 mm 按公式 由基準端面直徑 寬度和 F 確定齒輪坯基準端面對基準孔軸線的端 面圓跳動公差值 tt2 0 2 da2 b F 2 0 2 278 5 50 21 23 m 6 確定大齒輪輪轂鍵槽寬度和深度的基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大一自我鑒定總結模版
- 車間質(zhì)檢員年終總結
- 玉林消防考試題目及答案
- 宜興公務員試題及答案
- 醫(yī)院護士面試題及答案
- 刑警公務員試題及答案
- 早教機構智能教具購置與教師培訓一體化服務協(xié)議
- 忠誠協(xié)議中精神損害賠償免除及責任承擔細則合同
- 新疆公務員試題及答案
- 城市更新項目住宅拆遷補償及配套設施完善協(xié)議
- 校長國培計劃培訓成果匯報
- DB37 5155-2019 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
- 2025年河北省職業(yè)院校高職組“食品安全與質(zhì)量檢測”技能大賽參考試題庫(含答案)
- 3、2024廣西專業(yè)技術人員繼續(xù)教育公需科目參考答案(99分)
- 中國血管性認知障礙診治指南(2024版)解讀
- 康復治療技術-言語康復
- 闖關迷宮課件教學課件
- 統(tǒng)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第七單元教學設計(含單元備課設計方案)
- 勞務掛靠合同范本(2篇)
- 體育-小學田徑水平二(三年級)田徑單元-折返跑教學設計
- 踝泵運動健康宣教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