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汪倫教學設計_第1頁
贈汪倫教學設計_第2頁
贈汪倫教學設計_第3頁
贈汪倫教學設計_第4頁
贈汪倫教學設計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贈汪倫教學設計實驗小學 李光琴設計思路: 本課以“理解詩句,想像詩境,體會詩情”為教學重點。教學中努力體現 “自 主性、實踐性、整體性”及“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的語文教學思想,力求 “重文本”又“超文本” ,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新秩序,真正使學生做 到“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 。主要嘗試有:1、綜合運用多種方法自讀,理解詩意。2、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深入理解詩句,體會表情達意的方法。3、課內插入課外閱讀材料,擴充閱讀信息,破疑解難,進一步體會詩歌 所表達的感情。4、自由尋找合作伙伴,再現友人離別時依依惜別的場面。自由表達,有 創(chuàng)意地表達。5、引導學生查找、搜尋、擴展相關材料,有感情

2、誦讀古人離別詩,積累 語言,積淀情感,進行再創(chuàng)作。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能有感情地誦讀古詩。2、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含義和修辭手法。3、精讀一首贈汪倫,帶動一組送別詩,擴大課堂容量,豐富學生的 文化底蘊。方法與過程:讀懂詩句,想象詩句所描繪的畫面并聯系生活進行聯想。 情感態(tài)度及價值觀: 理解詩中表達的情感, 陶冶學生珍惜純潔高尚友情的 思想意識。教學重難點:1、如何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2、如何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文。啟發(fā)想象用語言或圖畫描繪古詩的 意境。教學過程:一、游戲導入,鞏固舊知)。)。1、課前小游戲:同學們,古詩是我國文學藝術寶庫中的瑰寶

3、,在平時的 學習和生活中,你們一定會背誦很多古詩吧?今天, 我們就來進行一場詩歌競賽。 老師說上句,看哪個孩子能對出下句來,好嗎? 夜來風雨聲,()。小荷才露尖尖角,()。 牧童騎黃牛,()。兒童散學歸來早,一年好景君須記,()。遠上寒山石徑斜,2、孩子們表現真棒,古詩一點都難不倒你們。那寫這些詩的大詩人你們 又知道多少個呢?(生自由說)3、是呀,唐代大詩人“李白”是我們最熟悉的了。 (課件 1:李白肖像, 附李白簡介)4、李白一生留下了近千首詩歌, 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他的 贈汪倫。 【設計思路: 運用孩子喜歡的游戲方式導入新課, 將學生從對舊知識的回顧引向新內容的學習,既滿足了孩子的表現

4、欲,又激發(fā)了他們的求知欲。二、解題1、跟師一起板書課題。 (齊讀課題)生回憶2、解釋“贈”。我們以前也學習過一首題目中有“贈”的古詩。贈劉景文)生答:“贈”的意思就是“送” 。3、汪倫是一個人的名字,是安徽涇縣桃花潭附近的一位村民。4、孩子們,真摯的友情是人生路上最值得珍藏的一段記憶,生性豪放的 李白究竟寫下了一首怎樣的詩來贈送給汪倫呢?(板書:李白汪倫)【設計意圖:通過資源共享,從而使學生對李白與汪倫有了進一步地了解, 讓他們真正地走進詩文,體驗其人、其情,并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 、初讀古詩,讀通讀懂。1、(課件 2:自學提示)自學提示:(1)畫出生字詞,通過拼音認讀。 (2)正確流利地

5、朗讀這首詩。2、孩子們,請你們根據提示,捧起書,自由自在地讀,無拘無束地讀, 搖頭晃腦地讀,注意一定要把字音讀準哦!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同桌討論討論, 也可以做上記號待會兒和大家共同解決。 (生自由地讀詩)3、師:好,現在讓老師檢查一下你們的自學成果。 (課件 3:帶拼音的生 字詞)指名讀、小老師帶讀4、(課件 4:去拼音的生字詞)開火車讀5、(課件 5:全詩附帶注釋。將:馬上。欲:就。忽聞:忽然聽見。踏歌: 一邊用腳打節(jié)拍,一邊唱歌。千尺:很深。不及:比不上。情:情誼。 )6、指名讀全詩,及時表揚鼓勵(你讀得很通順;你讀得真流暢;你的聲 音非常響亮;你的聲音真好聽,如果能再注意點節(jié)奏就更棒了。

6、 )7、你能根據老師給出的注釋把這首詩大概的意思說一說嗎?(請一個學 生用自己的話來概括,其他的同學也可及時補充)8、全班帶著節(jié)奏齊讀全詩?!驹O計意圖:教會學生自學的方法。 】四、故事引趣,激發(fā)情感。1、師:同學們,李白和汪倫能成為好朋友,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小故事 呢!你們想聽嗎?(課件 6:李白送汪倫情景動畫圖)李白一生既喜歡做詩, 也很喜歡喝酒和游歷名川大山, 汪倫非常仰慕他 的才華,很想與他結為朋友。于是就寫了一封信托人帶給李白,上面寫道: “先 生,您喜歡游覽嗎?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歡喝酒嗎?這里有萬家酒店。 ”李白 一看,呀!這么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墒堑侥抢镆豢?,既不見十里桃花,

7、也 不見萬家酒店, 李白疑惑不解。 汪倫解釋說:“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個桃花渡口, 萬家酒店是有個姓萬的人開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萬家酒店。 ”李白恍然大悟, 他不但沒有生氣,反而被汪倫的幽默與風趣逗得哈哈大笑起來,兩人一見如故。 在以后的幾天里, 汪倫每天盛情款待李白, 并帶他游遍了當地的名山勝景, 他們 一起飲酒作詩,情趣相投,短短幾天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臨別時,汪倫踏歌相 送,李白被他的真誠深深地感動了,高興時吟詩一首贈汪倫 。2、(再出示課件 5)師生合作深情吟誦全詩。3、你從哪句詩句中體會到了李白與汪倫的深情厚誼呢?(課件 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1)桃花潭水真的有

8、千尺深嗎?理解深千尺:虛指,夸張的寫法。說 明桃花潭的水很深?!保ㄕn件 8:三首詩師引導:孩子們,詩歌的藝術夸張, 達到最高成就的, 就是李白。 李白的詩,表達情感毫不掩飾,而是噴薄欲出,一瀉千里。當平常言語不足以表 達其激情時, 他就用大膽的夸張。 所以,才會有夜宿山寺 中的“危樓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辈艜型麖]山瀑布 中的“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也才會有這流傳千古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中的三個夸張寫法的詩句)(2)同學們,汪倫雖是用計將李白騙來的,但兩人卻一見如故,相見 恨晚。然而,相聚的日子總是過得太快,李白不得不離去了。站在船頭,那湛藍 的桃花潭水,

9、更是觸動了詩人的離別情懷。 于是,李白情不自禁地用水深來比喻 情深。(板書:水深情深)(3)李白哪里是想說水深,他分明是想說(生答:李白和汪倫的情意像桃花潭水一樣深)(4)是啊,縱然桃花潭的水再深,也比不上汪倫對我的情意深啊!真是水深,情更深。(板書:更)( 5)在李白看來,桃花潭水的深沉、清澈,就好比汪倫對自己的情意 一樣,又深厚,又真摯。誰能把這種深厚的感情送進你的朗讀中讀出來。 (再次 出示課件 7)個別動情朗讀( 6)讓我們一起通過朗讀,把李白對好友的深情厚意表達出來吧! (齊讀)4、過渡:李白與汪倫雖只相處了短短數日,卻結下了深厚的友情,今日 一別,不知何日才能相見?此時,站在船頭(

10、情景對話) “李白,李白,你在想 些什么呢?”(學生變換成李白的角色)5、有人說,豪放的李白不想傷感,便留下書信一封,想要不辭而別???是想到當日與孟夫子一別,便十幾年不能相見;想到自己一生漂泊,行蹤不定, 只怕今后再也沒有與汪倫重逢的時候, 李白又多么想再見汪倫一面?。?正在這時, 李白忽然聽到岸上傳來伴著節(jié)拍唱歌的聲音。 此時的李白, 你又會是怎樣的心情 呢?(學生答:不舍或必定會有一份意料之外的驚喜)6、有人說,汪倫其實早已知道李白的行程,卻故意裝作不知道,為的就 是想用這種特別的方式來為李白送行, 給李白一個驚喜。 你們見過這樣的送別方 式嗎?平常我們是怎么送別客人的?(生聯系生活說一

11、說)7、可現在李白走了,汪倫把他送出村口,送上船,還用這種特殊的方式 為他送行,從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汪倫和李白的情誼特別深)8、(課件 9: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把這份驚喜和深情厚意 送進你的朗讀中。 (生個別試讀、全班齊讀)9、此時此刻,望著匆匆趕來的汪倫,李白一定會有千言萬語涌上心頭。 李白、汪倫,你們想說些什么,就快說吧! (請一生演李白,一生演汪倫,表演 此時依依惜別的情景)【設計意圖: 由于有了生動的故事充實詩歌內容, 學生在輕快的音樂聲 中,在故事的情境之中激發(fā)了情感的共鳴,悟文而移情,讀文而抒情,真正進入 情動辭發(fā)、情景交融的境界】五、創(chuàng)設情境,配樂三讀。 (再次出

12、示課件 5)1、一讀:想象一下,此時,你就是一代文豪李白,你就站在船頭,望著踏歌趕來相送的汪倫,你不禁脫口而出(請一男生讀全詩)2、二讀:是啊,相聚須盡歡,分別不憂傷,李白和汪倫都是豪爽之人,就讓這首詩揮去那淡淡的離愁別緒吧! (請一女生讀全詩)3、三讀:對,這就是“詩仙”李白,他可以表現為夜宿山寺的奇思 妙想,可以表現為望廬山瀑布的雄渾壯闊,也可以表現為贈汪倫的灑脫 豪放,就讓我們再次吟誦起這首流傳千古的贈汪倫 (齊讀全詩)【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引導,誦讀,讓古詩的情感層層深入,達到讀 中悟情的效果?!苛?、擴展延伸,讀背感悟1、同學們,這番離情別意是那樣的熟悉,望著踏歌趕來送行的汪倫,我 們

13、似乎又看見了癡癡東望的李白站在飛檐凌空的黃鶴樓上送別孟浩然, 似乎又聽 見了他那深情的吟唱(課件10: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生齊讀2、如果說李白對汪倫是以詩相贈, 那么對孟浩然便是以目光相送了。 (男 女生合作讀)3、我們又仿佛看見了李白送友人一直來到城外,然而送君千里,終須一 別,只好在馬上和友人揮手告別, 望著他的身影漸漸地消失在夕陽下 (課件 11:送友人)師范讀、請生個別讀4、李白一生走遍名山大川, 朋友遍天下, 這首詩中的友人雖已無從考證, 但這首詩卻流傳至今。 (再次誦讀送友人 )5、王勃說得好:“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自古以來,離愁別緒就是 文學創(chuàng)作永恒的主題,描寫友情的詩

14、作,更是數不勝數。(課件12:推薦閱讀)( 1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 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 2)遠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 萋萋滿別情。(白居易賦 得古原草送別( 3 )( 4 )( 5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 6、不一樣的時間,不一樣的地點,不一樣的人物,不一樣的詩句,心底 流淌的卻是同樣一份美好的情感。 讓我們再一次深情地吟誦起這流傳千古的 贈 汪倫。(課件 5)(生齊讀)7、孩子們,

15、讓我們閉上眼睛,一起將這美好的友情連同這美妙的詩句永 遠地留在我們的心中。 (生背誦)【設計意圖:通過學習一首送別詩,可以延伸學習積累一組送別詩,達 到豐富學生文化底蘊的目的。 】七、課外積累,個性飛揚 1、搜集一些有關離別的詩或文章去讀一讀,摘抄下自己喜歡的語句背一 背。2、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相信同學們也曾經與老師、同學、親 戚、好友分別, 心中不免依依不舍。 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呢?從這些送別詩中摘 錄你最喜歡的名句或自己仿寫一首送別詩送給他們。板書:贈汪倫汪倫 踏歌聲 情更深李白 將欲行 水深教學反思:乏味的, 學生能比較流利地背誦, 但對古對教師來說古詩教學不好把握, 講解多了

16、,古詩教學對學生來說是比較枯燥、 詩的背景、詩人的感受是很難理解的。 學生不樂意接受, 結果是把一篇篇充滿著深刻意蘊、 豐富情感和詩情畫意的古詩 文肢解得支離破碎。 這次的古詩教學, 一開課, 我巧妙地利用學生喜歡的游戲進 行對詩,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學生很快便進 入了學習古詩的意境。 學習古詩首先就要帶領學生看到詩人所感的那個場景, 才 能由此進入詩意的境界,誘發(fā)學生的情感。我運用故事引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在本次教學中,我還借助音樂、圖片,讓孩子們進入了詩所描繪的景象之中;在 此基礎上,引導孩子們去看、去想、去說、去聽、去悟。學生的思維在擴張,認 知在深化

17、,每個孩子眼中有畫,心中有景,此時此刻他們的情感也在不斷積淀、 不斷升華。“世間離別情萬種,多有詩人訴心聲。 ”課堂上我緊緊圍繞“離別”這 一線索,去渲染、去感受,讓學生深深地去體會這離別之情。有人認為“詩歌是 情感的藝術,多媒體的介入,由于師與機、生與機的交流,往往會削弱流動在師 生之間的情感”。其實不然,假如教師能把握住“朗讀”這座橋梁,就能讓多媒 體成為“情感交流” 的媒介。所以本節(jié)課的教學, 我把朗讀訓練貫穿教學的始終, 第一步先自讀詩歌, 懂得詩歌的大意; 第二步進行解詞析句再品讀; 第三步感情 朗讀,最后熟讀成誦。教學中,我努力的創(chuàng)設情境,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 淪送我情”這一詩句包含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如何讓學生體會?除了讀還是讀, 我通過指名讀、引讀、范讀、齊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想象畫面, 在讀中體會情感, 體會作者的內心世界由難過轉為驚喜, 再由驚喜轉為感動 不已,通過朗讀表達出詩句蘊含的感情。 不斷努力引導學生走進文本。 送別是我 國古詩一個永恒的話題, 除了這首贈汪倫以外,還有許多感人肺腑的離別詩, 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課上我還提供了幾首送別詩讓學生欣賞、 感悟: 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 送友人、高適的別董大 、白居易的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