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1二 、 神經系統(tǒng)的活動方式神經系統(tǒng)調節(jié)人體功能活動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 反射是機體對各種刺激所做出的反應 。 反射的物質基礎是反射弧 。 Page 2三 、 神經系統(tǒng)的區(qū)分 Page 3四、神經系統(tǒng)的常用術語 灰質:是中樞神經內,由 神經元胞體和樹突聚集形成的部分,色澤灰暗 。大腦和小腦的灰質位于其表層 ,分別稱大腦皮質和小腦皮質 。 白 質 :是中樞神經內,由大量神經纖維聚集形成的部分,呈白 色 。 神經核:是中樞神經內,由形態(tài)和功能相同的神經元胞體聚集而成的團塊。 神經節(jié):是周圍神經內,由形態(tài)和功能相同的神經元胞體聚集而成的團塊。 Page 4纖維束:是中樞神經內,由起止和功能
2、基本相同的神經纖維聚集而成的條索狀結構 。 神經:是周圍神經內,由神經纖維聚集而成的條索狀結構 。 網狀結構:是中樞神經內,由灰質和白質混雜形成的結構。 Page 5一、脊髓 (一)位置和外形 位置位于椎管內,上端在枕骨大孔處與腦相連,下端在成人平第腰椎體下緣,新生兒達第腰椎下緣。外形細長,呈前后略扁的圓柱狀。 兩個膨大:頸膨大和腰骶膨大。 個圓錐:脊髓末端縮細稱脊髓圓錐,圓錐向下延續(xù)為終絲,附著于尾骨背面。 條溝裂:前正中裂和后正中溝,左、右前外側溝和后外側溝。第一節(jié)中樞神經系統(tǒng)第一節(jié)中樞神經系統(tǒng)Page 6脊髓節(jié)段與椎骨序數的關系脊髓節(jié)段:與每對脊神經相連的一段脊髓,稱個脊髓節(jié)段,共個節(jié)段
3、,分別是個頸節(jié)、個胸節(jié)、個腰節(jié)、個骶節(jié)和個尾節(jié)。脊髓節(jié)段與椎骨序數的關系:在發(fā)育過程中,脊柱的生長速度比脊髓快,脊髓位置上升,大多數脊髓節(jié)段的位置均高于同序數椎骨。馬尾:由于脊髓上升,腰、骶、尾神經的前根和后根在椎管內圍繞終絲形成。Page 7(二)脊髓的內部結構 灰質 前角(柱):主要由軀體運動神經元的胞體構成,管理骨骼肌運動。 后角(柱):主要由聯絡神經元胞體構成,傳導軀體感覺沖動。 側角(柱):位于脊髓胸段和腰節(jié)段的前、后角之間,主要由交感神經元胞體構成,管理內臟、心血管的活動和腺體分泌。骶副交感神經核:位于脊髓骶段的第節(jié)段,在相當于側角處,由副交感神經元胞體構成,管理內臟、心血管的活動
4、和腺體分泌。Page 8脊髓的白質圍繞在灰質的周圍。 ()上行(感覺)纖維束 薄束和楔束:薄束在內側,楔束在外側,傳導軀干、四肢的意識性本體感覺和精細觸覺。來自下半身的神經沖動通過薄束傳導,來自上半身(頭面部除外)的神經沖動通過楔束傳導。脊髓丘腦束:傳導軀干、四肢的痛覺、溫度覺、粗觸覺和壓覺。 ()下行(運動)纖維束皮質脊髓束:包括前束和側束,管理軀干和四肢骨骼肌的隨意運動。 紅核脊髓束:與皮質脊髓束一起管理肢體遠端骨骼肌的運動。Page 9(三)脊髓的功能 傳導功能 反射中樞主要有膝反射中樞和排便、排尿的低級反射中樞。Page 10二、腦 (一)腦干 腦干的外形 ()腹側面 延髓:有前正中裂
5、、錐體、錐體交叉、舌下神經、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副神經。 腦橋:有三叉神經、基底溝、延髓腦橋溝、展神經、面神經、前庭蝸神經。 中腦:有大腦腳、腳間窩、動眼神經。 ()背側面 延髓和腦橋:有菱形窩、薄束結節(jié)、楔束結節(jié)。 中腦:有上丘、下丘、滑車神經。Page 11腦干的內部結構 ()灰質腦干內的灰質成團塊狀,稱神經核。神經核分兩類,即腦神經核和非腦神經核。腦神經核:與腦神經有關,名稱大都與相應的腦神經一致,位置大都與相應的腦神經連腦位置相同。腦神經核分軀體感覺核、軀體運動核、內臟感覺核和內臟運動(副交感)核。非腦神經核:與神經沖動傳導有關,如薄束核、楔束核、紅核、黑質。Page 12()白質 )
6、上行纖維束 內側丘系傳導軀干和四肢的意識性本體感覺和精細觸覺。 脊髓丘腦束傳導軀干、四肢的痛覺、溫度覺、粗觸覺和壓覺。 三叉丘系傳導頭面部的痛覺、溫度覺、粗觸覺和壓覺。 )下行纖維束皮質核束管理頭頸部骨骼肌的隨意運動。皮質脊髓束管理軀干和四肢骨骼肌的隨意運動。 ()網狀結構Page 13腦干的功能 ()傳導功能 ()反射中樞有中腦的瞳孔對光反射中樞,腦橋的角膜反射中樞,延髓的調節(jié)呼吸和心血管活動的中樞(生命中樞)。()網狀結構功能維持大腦皮質醒覺、引起睡眠、調節(jié)骨骼肌張力、調節(jié)內臟活動。 (二)小腦 位置位于顱后窩。Page 14外形中間縮細,為小腦蚓;兩側膨大為小腦半球;半球下面近枕骨大孔處
7、突出,為小腦扁桃體。 內部結構表層為小腦皮質,深部為髓體,內有數對小腦核。功能調節(jié)肌張力、維持身體平衡、協(xié)調運動。 第四腦室位于延髓、腦橋與小腦之間,底即菱形窩,頂朝向小腦,向下通脊髓中央管,向上與中腦水管相通,向后經正中孔和左、右外側孔與蛛網膜下隙相通。Page 15(三)間腦 間腦主要由背側丘腦和下丘腦組成,其內的腔隙稱第三腦室。 背側丘腦為一對卵圓形灰質團塊,又稱丘腦,是全身軀體感覺傳導的中繼站,也是大腦皮質下的感覺中樞。內側膝狀體和外側膝狀體:與聽覺和視覺沖動的傳導有關。 下丘腦包括視交叉、灰結節(jié)、乳頭體、漏斗,內有視上核和室旁核,分泌加壓素和催產素。下丘腦是內分泌活動和內臟活動的皮質
8、下中樞,調節(jié)體溫、攝食、生殖、水鹽平衡和內分泌,還調節(jié)情緒等。Page 16(四)端(大)腦 端腦由兩側大腦半球組成。兩大腦半球之間有大腦縱裂??v裂底部有連接左、右大腦半球的胼胝體。大腦半球與小腦之間有大腦橫裂。每側大腦半球有個面,即上外側面、內側面和下面。大腦半球的外形大腦半球表面凹凸不平,凹陷處稱腦溝,溝與溝之間的隆起稱腦回。 ()大腦半球的分葉每側大腦半球借外側溝、中央溝和頂枕溝分為葉:額葉、頂葉、顳葉、枕葉、島葉。Page 17()大腦半球重要的腦回 上外側面:有中央前回、額上回、額中回、額下回、中央后回、角回、顳上回、顳橫回。內側面:有扣帶回、海馬旁回、鉤、邊緣葉、中央旁小葉、距狀溝
9、。下面:有嗅束、嗅球。大腦半球的內部結構表面為皮質,深面為髓質,髓質中有基底核。半球內的腔隙為側腦室。Page 18()大腦皮質功能定位軀體運動區(qū)在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葉前部;軀體感覺區(qū)在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葉的后部;視區(qū)在枕葉距狀溝周圍皮質,聽區(qū)在顳橫回;內臟活動區(qū)在邊緣葉。語言區(qū):運動性語言中樞在額下回后部;書寫語言中樞在額中回后部;聽覺性語言中樞在顳上回后部;視覺性語言中樞在角回。()基底核包括豆狀核、尾狀核、屏狀核和杏仁核。豆狀核和尾狀核合稱紋狀體,維持肌張力和協(xié)調肌群運動。Page 19()大腦髓質神經纖維根據起止分為種: 聯絡纖維:連接同側大腦半球各部之間。連合纖維:連接左、右大腦半球
10、之間。投射纖維:連接大腦皮質與皮質下諸結構。內囊:為投射纖維位于豆狀核、尾狀核和背側丘腦之間的部分,分前肢、膝部和后肢。()側腦室左、右各一,半環(huán)形,借室間孔與第三腦室相交通。Page 20三、腦和脊髓的被膜、血管、腦脊液 (一)腦和脊髓的被膜腦和脊髓的被膜由外向內依次為硬膜、蛛網膜和軟膜,有保護和支持作用。 硬膜 ()硬脊膜硬脊膜與椎管壁之間的狹窄間隙稱硬膜外隙,隙內呈負壓,有脊神經根、脂肪、靜脈叢和淋巴管等。()硬腦膜 特點:硬腦膜與顱頂骨連接疏松,易于分離;與顱底骨連接緊密,不易分離。形成物:大腦鐮、小腦幕、硬腦膜竇。Page 21蛛網膜 特點:薄而透明;跨過腦和脊髓表面的溝和裂;與深面
11、的軟膜之間有蛛網膜下隙,充滿腦脊液;蛛網膜下隙擴大形成小腦延髓池和終池。形成物:蛛網膜向上矢狀竇內突入,形成蛛網膜粒。 軟膜 特點:薄而透明;富含血管;緊貼脊髓和腦,并深入溝裂。 形成物:軟膜突入腦室,與毛細血管等構成脈絡叢,產生腦脊液。Page 22(二)腦和脊髓的血管 ()腦的動脈來自頸內動脈和椎動脈。前者供應大腦半球前和部分間腦,后者供應大腦半球后、腦干、小腦和部分間腦。大腦動脈環(huán):由大腦前動脈及前交通動脈、頸內動脈末端、后交通動脈和大腦后動脈,在下丘腦周圍互相吻合形成。()腦的靜脈不與動脈伴行,匯入鄰近的硬腦膜竇。Page 23(三)腦脊液及其循環(huán)腦脊液是一種無色透明的液體,充滿于腦室
12、、蛛網膜下隙和脊髓中央管內,有營養(yǎng)、保護和運輸作用。腦脊液循環(huán)途徑如下:(四)血腦屏障血腦屏障位于血液與腦和脊髓的神經細胞之間,由毛細血管內皮、基膜和膠質膜構成。Page 24一、脊神經 脊神經共對,計有頸神經對,胸神經對,腰神經對,骶神經對和尾神經對。 脊神經組成和分支:第二節(jié)周圍神經系統(tǒng)第二節(jié)周圍神經系統(tǒng)Page 25(一)頸叢 組成和位置頸叢由第頸神經前支構成,位于胸鎖乳突肌上部深面。 分支與分布 ()皮支由胸鎖乳突肌后緣中點淺出,放射狀分布于頸前外側部、肩部和頭后外側部皮膚。()膈神經感覺纖維分布于心包、胸膜、膈下腹膜以及肝和膽囊(右側膈神經);運動纖維支配膈肌。Page 26(二)臂
13、叢 組成和位置由第頸神經前支和第胸神經前支部分纖維組成,位于頸根部。 分支與分布()肌皮神經肌支支配肱二頭肌,皮支分布于前臂外側部皮膚。 ()正中神經肌支支配前臂橈側塊半屈肌、手掌外側群?。~際)、手掌中間群肌的少部分;皮支分布于手掌橈側及橈側個半指掌面和中、遠節(jié)指背面的皮膚。Page 27尺神經 走行:經尺神經溝。 分布:肌支支配前臂尺側塊半屈肌、手肌內側群(小魚際)、中間群肌大部;皮支分布于手掌尺側及尺側一個半指、手背尺側半及尺側兩個半指的皮膚。橈神經 走行:經橈神經溝。 分布:肌支支配臂及前臂后群肌;皮支分布于臂及前臂的背面、手背橈側半及橈側兩個半指的皮膚。腋神經 走行:繞肱骨外科頸。
14、分布:肌支支配三角肌;皮支分布于肩部皮膚。Page 28(三)胸神經前支 胸神經前支走行于肋間隙和肋下面,稱肋間神經和肋下神經;支配肋間肌和腹前外側壁肌,并分布于胸、腹壁皮膚及壁胸膜和壁腹膜。胸神經前支在胸、腹壁皮膚上有節(jié)段性,第,對胸神經前支的分布區(qū),分別平對胸骨角、男性乳頭、劍突、肋弓和臍平面;第胸神經前支分布于恥骨聯合與臍連線中點平面。Page 29(四)腰叢 組成和位置由第胸神經前支的一部分、第腰神經前支和第腰神經前支的一部分組成,位于腰大肌后方。主要分支與分布 ()股神經肌支支配股肌前群,皮支分布于股前部皮膚、小腿內側面及足內側緣皮膚。 ()閉孔神經分布于股內側肌和皮膚。Page 3
15、0(五)骶叢 組成和位置由第腰神經前支的一部分和第腰神經前支、全部骶神經和尾神經的前支組成,位于盆腔內,梨狀肌的前面。主要分支與分布 ()陰部神經分布于肛門外括約肌、肛門周圍的皮膚和會陰部。 ()坐骨神經 走行:經梨狀肌下緣出盆腔,途經臀大肌深面、坐骨結節(jié)與大轉子之間、股二頭肌深面,到達腘窩,分為脛神經和腓總神經。Page 31二、腦神經 腦神經共對,感覺性神經為,;運動性神經為,;混合性神經為,。嗅神經 纖維:內臟感覺,傳導嗅覺沖動。 走行和分布:起自鼻黏膜嗅區(qū),穿過篩孔,止于嗅球。 視神經 纖維:軀體感覺,傳導視覺沖動。走行和分布:視網膜節(jié)細胞的軸突組成,穿視神經管,入顱中窩形成視交叉,向
16、后延續(xù)為視交叉和視束,連于間腦。Page 32動眼神經 纖維:軀體運動和內臟運動。 走行和分布:自腳間窩出腦,向前穿海綿竇,經眶上裂入眶。軀體運動纖維支配上直肌、下直肌、內直肌、下斜肌以及提上瞼肌;內臟運動纖維支配瞳孔括約肌和睫狀肌?;嚿窠?纖維:軀體運動。 走行和分布:自中腦背側面出腦,繞大腦腳,穿海綿竇,經眶上裂入眶,支配上斜肌。Page 33三叉神經 纖維:軀體感覺和軀體運動。 走行和分布:軀體感覺神經元胞體形成三叉神經節(jié),胞體發(fā)出的周圍突組成: ()眼神經為感覺纖維,穿海綿竇和眶上裂入眶,分布于眼球、淚腺、結膜、鼻黏膜和額部、鼻背皮膚。()上頜神經為感覺纖維,經圓孔出顱,穿眶下裂入眶
17、,經眶下孔出面部,分布于眼裂與口裂之間的皮膚、上頜牙及牙齦、鼻腔和口腔頂部黏膜、上頜竇和硬腦膜等。Page 34()下頜神經為混合性神經,經卵圓孔出顱,運動纖維支配咀嚼肌;感覺纖維分布于口裂以下和耳顳區(qū)皮膚,以及下頜牙及牙齦、舌前及口底部黏膜等。展神經 纖維:軀體運動。 走行和分布:自延髓腦橋溝出腦,穿海綿竇經眶上裂入眶,支配外直肌。Page 35面神經 纖維:軀體運動、內臟運動和內臟感覺。 走行和分布:在展神經的外側出腦,經內耳門入內耳道,軀體運動纖維經面神經管全長,經莖乳孔出顱,穿腮腺實質,支配面肌;內臟運動和內臟感覺纖維,在面神經管內分出,前者管理淚腺、舌下腺和下頜下腺的分泌;后者分布于
18、舌前的味蕾。前庭蝸神經 纖維:軀體感覺。 走行和分布:經內耳門入顱腔,在面神經的外側進入腦橋,前庭神經分布于內耳壺腹嵴、橢圓囊斑和球囊斑,傳導平衡覺沖動;蝸神經分布于內耳螺旋器,傳導聽覺沖動。Page 36舌咽神經 纖維:軀體運動、內臟運動和內臟感覺。 走行和分布:自延髓出腦,經頸靜脈孔出顱,軀體運動纖維支配咽肌;內臟運動纖維支配腮腺分泌;內臟感覺纖維分布于舌后的味蕾、頸動脈竇和頸動脈小球。迷走神經 纖維:軀體運動、軀體感覺、內臟運動和內臟感覺。走行和分布:自延髓出腦,經頸靜脈孔出顱,隨頸部大血管下行入胸腔,隨食管進入腹腔,分布于腹部實質性器官、膽囊和結腸左曲以上的消化管。迷走神經在頸、胸部還
19、要發(fā)出分支,主要分布于咽喉、氣管、支氣管、肺和心。Page 37()喉上神經管理聲門裂以上喉黏膜感覺和支配環(huán)甲肌運動。 ()頸心支分布于心肌。 ()喉返神經支配除環(huán)甲肌以外的喉肌,管理聲門裂以下喉黏膜感覺。 副神經 纖維:軀體運動。 走行和分布:自延髓出腦,穿頸靜脈孔出顱,支配胸鎖乳突肌和斜方肌。 舌下神經 纖維:軀體運動。 走行和分布:自延髓出腦,穿舌下神經管出顱,支配舌肌。Page 38三、內臟神經 內臟神經是管理內臟器官、心血管和腺體的神經,包括內臟運動神經和內臟感覺神經。 (一)內臟運動神經 內臟運動神經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意識控制,故又稱自主神經;又因為內臟運動神經支配的器官具有體液循環(huán)
20、、氣體交換等功能,與植物相似,故又稱植物神經。內臟運動神經與軀體運動神經的區(qū)別Page 39Page 40交感神經 ()低級中樞位置位于脊髓胸至腰灰質側角。 ()換元位置位于椎旁神經節(jié)和椎前神經節(jié)。 ()節(jié)前纖維和節(jié)后纖維的走行 ()分布 ()功能與人體的運動狀態(tài)或應激功能有關。Page 41副交感神經 ()低級中樞位置位于腦干副交感神經核和脊髓骶節(jié)段的骶副交感神經核。 ()換元位置位于器官旁神經節(jié)和器官內神經節(jié)。 ()節(jié)前纖維、節(jié)后纖維的走行和分布 ()副交感神經的功能與人體的安靜狀態(tài)或睡眠狀態(tài)有關。Page 42Page 43(二)內臟感覺神經 內臟感覺神經在形態(tài)結構上大致與軀體感覺神經相
21、同,其特點: 纖維數量少,痛閾較高。 傳入途徑分散,疼痛定位不準確。對切割、燒灼不敏感,而對膨脹、牽拉、痙攣、缺血等敏感,可產生較強的疼痛感。 有牽涉性痛現象。Page 44第三節(jié)神經系統(tǒng)的傳導通路 神經系統(tǒng)內有兩大類傳導通路,即感覺(上行)傳導通路和運動(下行)傳導通路。 一、感覺傳導通路 概念:感覺傳導通路是將感受器接受的刺激傳向大腦皮質,從而產生感覺的一系列神經結構的總稱。(一)軀干、四肢的意識性本體感覺及精細觸覺傳導通路 本體感覺(深感覺):肌、肌腱及關節(jié)的位置覺、運動覺和振動覺。 精細觸覺:辨別兩點距離及物體表面紋理粗細等的感覺。 本體感覺及精細觸覺傳導通路由級神經元組成。Page
22、45組成特點級神經元,兩次換元,一次交叉,對側管理。Page 46頭面部的痛覺、溫度覺及粗觸覺傳導通路Page 47(三)視覺傳導通路和瞳孔對光反射傳導通路 ()組成()特點在視交叉,來自兩眼視網膜鼻側半的纖維交叉至對側,并且走在視交叉的中央,而來自兩眼視網膜顳側半的纖維不交叉,走在視交叉的外側。視覺傳導通路不同部位的損傷,導致不同的視覺障礙。Page 48二、運動傳導通路 運動傳導通路是將大腦皮質發(fā)出的神經沖動傳達到骨骼肌,使骨骼肌收縮或舒張的一系列神經結構的總稱,它包括錐體系和錐體外系。(一)錐體系 錐體系管理骨骼肌的隨意運動,由上、下兩級運動神經元構成。上運動神經元胞體位于大腦皮質運動中
23、樞,其軸突組成皮質脊髓束和皮質核束;下運動神經元胞體位于腦干軀體運動核和脊髓灰質前角,其軸突參與組成腦神經和脊神經,支配骨骼肌。Page 49皮質脊髓束 ()組成Page 50()特點軀干肌受兩側大腦皮質支配,而上、下肢肌只受對側大腦皮質支配。一側皮質脊髓束在錐體交叉前損傷,主要造成對側上、下肢肌癱瘓,而軀干肌運動無明顯影響。(二)錐體外系概念:是指除錐體系以外的所有的軀體運動傳導通路。 組成:由大腦皮質、紋狀體、背側丘腦、小腦、紅核、黑質、腦干網狀結構及它們之間的纖維組成。功能:調節(jié)肌張力,維持體態(tài)姿勢和習慣性動作,協(xié)調肌群運動,協(xié)助錐體系完成精細的隨意運動。Page 51 測 試 題一、單項選擇題在周圍神經內,神經纖維集聚而成的條索狀結構,稱() 纖維束 神經 灰質 白質神經纖維在中樞神經內聚集成() 灰質 白質 神經核 神經節(jié)Page 52脊髓的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位于椎管內 上端在枕骨大孔處與腦相連 下端在成人平第腰椎體下緣 呈細長扁圓柱狀脊髓的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呈細長扁圓柱狀 頸膨大與下肢功能有關 下端在成人平第腰椎體下緣 脊髓圓錐下端與尾骨背面之間有終絲Page 53脊髓的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表面有條縱貫脊髓全長的溝和裂 分為個節(jié)段 前外側溝連有脊神經前根 后外側溝連有脊神經后根成人脊髓下端平對() 第胸椎體下緣 第胸椎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4《分草莓》北師大版
- 2025年合伙終止合同模板
- Unit 5 animal friends Lesson 5 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冀教版(2024)七年級英語上冊
- 《山坡羊 潼關懷古》歷年中考古詩欣賞試題匯編(截至2022年)
- 2025年河南對外經濟貿易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附答案
- 2024年兩系雜交水稻新組合項目資金籌措計劃書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貴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一套
- 2025年呼倫貝爾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新版
- 2025年哈爾濱傳媒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含答案
- 2025年度文化旅游景區(qū)門面房屋出售及文創(chuàng)產品開發(fā)合同
- GB/T 22328-2008動植物油脂1-單甘酯和游離甘油含量的測定
- 錄用offer模板參考范本
- GB 16780-2021水泥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
- 全面推進依法行政課件
- 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平臺解決方案-最新
- 兒童氣管插管醫(yī)學課件
- 內燃機車無火回送操作方法
- 第十四屆全國交通運輸行業(yè)職業(yè)技能競賽(公路收費及監(jiān)控員)賽項題庫-上(單選題匯總-共3部分-1)
- 奧太焊機維修教材MZ系列
- 哈利波特和死亡圣器PPT培訓課件
- 財務會計實務教學課件匯總全套電子教案(完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