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資料:傳染病學教學大綱(7年制)_第1頁
傳染病資料:傳染病學教學大綱(7年制)_第2頁
傳染病資料:傳染病學教學大綱(7年制)_第3頁
傳染病資料:傳染病學教學大綱(7年制)_第4頁
傳染病資料:傳染病學教學大綱(7年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1傳染病學教學大綱(七年制)注:此為本人手動加工,如有錯誤敬請諒解SYJ 2010.5.20講 課 內 容一、總論二、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腎綜合征出血熱流行性乙型腦炎艾滋病三、立克次體病斑疹傷寒恙蟲病四、細菌感染傷寒霍亂細菌性痢疾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感染性休克五、螺旋體病鉤端螺旋體病六、原蟲感染阿米巴痢疾瘧疾七、蠕蟲感染日本血吸蟲病囊尾蚴病見 習 內 容隔離與消毒病毒性肝炎其他傳染病 第一章 總論目的與要求1、了解傳染病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2、掌握傳染病的概念、感染的概念及感染過程的五種表現(xiàn)。3、熟悉傳染病流行過程的基本條件。4、掌握傳染病的基本特征,熟悉其臨床特點。5、掌握國家法定傳染病的

2、病種及其報告時限和管理辦法。教學內容傳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感染人體后產生的有傳染性的疾病。感染性疾病 (infectious diseases)是指病原體感染人體后所致的疾病,包括傳染病和非傳染性感染性疾病,即感染性疾病包括傳染病,而傳染病是感染性疾病的組成部分。介紹傳染病在歷史上的危害、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第一節(jié) 感染與免疫一、感染的概念感染又稱傳染,是病原體對人體的一種寄生過程,即病原體和人體之間相互作用的過程。構成此過程有病原體、人體和所處的環(huán)境三個要素。二、感染過程的表現(xiàn)病原體被清除、隱性感染(又稱亞臨床感染)、顯性感染(又稱臨床感染)、

3、病原攜帶狀態(tài)(可分為帶病毒、帶菌和帶蟲者)和潛伏性感染五種表現(xiàn),上述表現(xiàn)形式在一定條件下可相互轉變。三、傳染過程中病原體的作用侵襲力、毒力、數量、變異性。四、傳染過程中免疫應答的作用非特異性免疫(天然屏障、吞噬作用、體液因子)特異性免疫(細胞免疫、體液免疫)。 第二節(jié) 傳染病的發(fā)病機制一、傳染病的發(fā)生與發(fā)展入侵門戶、機體內定位、排出途徑。二、組織損傷的發(fā)生機制直接侵犯、毒素作用、免疫機制。三、重要的病理生理變化發(fā)熱、急性期改變。第三節(jié) 傳染病的流行過程及影響因素一、流行過程的基本條件1、傳染源(患者、隱性感染者、病原攜帶者、受感染的動物)2、傳播途徑呼吸道傳播: (空氣、飛沫、塵埃等)。消化道

4、傳播: (水、食物、蒼蠅等)。接觸傳播: (手、用具、玩具等,可傳播消化道或呼吸道傳染病)。蟲媒傳播: (吸血節(jié)肢動物,如蚊子、跳蚤、恙蟲等)。血液、體液傳播:輸血(制品)、注射和針刺。3、人群易感性易感者二、影響流行過程的因素 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第四節(jié)、傳染病的特征一、基本特征1、有病原體 傳染病均由特異性的病原體引起。2、有傳染性 意味著病原體能排出體外,并污染環(huán)境感染他人,這是傳染病與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區(qū)別。3、有流行病學特征 如散發(fā)性、流行性、大流行和暴發(fā)流行,季節(jié)性、地區(qū)性、不同人群。4、有感染后免疫 人體感染病原體后,都能產生針對病原體及其產物(毒素)的特異性免疫。二、臨床特征1

5、、病程發(fā)展的階段性 潛伏期、前驅期、癥狀明顯期和恢復期,某些傳染病存在復發(fā)、再燃和后遺癥。2、常見的癥狀與體征發(fā)熱、皮疹(出現(xiàn)時間、分布、出現(xiàn)次序、形態(tài))、毒血癥狀和單核-吞噬細胞系統(tǒng)反應。3、臨床類型第五節(jié) 傳染病的診斷由臨床資料、流行病學資料和實驗由臨床資料、流行病學資料和實驗室檢查(對傳染病的診斷具有特殊的意義,要結合臨床)綜合分析診斷。正確的早期診斷是有效治療的先決條件,又是早期隔離患者所必需。第六節(jié) 傳染病的治療1、治療原則。2、治療方法。第七節(jié) 傳染病的預防1、管理傳染源根據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將法定傳染病分為3類37種(甲類2種、乙類25種、丙

6、類10種)。甲類 (1.鼠疫、2.霍亂)強制管理的傳染病,城鎮(zhèn)要求發(fā)現(xiàn)后6h內,農村不超過l2h上報。乙類 (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 )為嚴格管理的傳染病,要求于發(fā)現(xiàn)后12h內上報, 其中,對乙類傳染病中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 丙類(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

7、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楸O(jiān)測管理傳染病。2、切斷傳播途徑3、保護易感人群見習內容傳染病的消毒與隔離。第二章 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目的與要求1、熟悉肝炎病毒的種類及其抗原抗體系統(tǒng)。2、熟悉甲、乙、丙、丁和戊型肝炎的傳染源、傳播途徑和人群易感性。3、掌握病毒性肝炎的臨床分型和急性黃疸型肝炎的臨床癥狀、體征。4、掌握急性黃疸型肝炎的診斷(流行病學資料、臨床表現(xiàn)、肝功能檢查和病原學檢查),熟悉各臨床型肝炎的診斷要點。5、熟悉各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療原則和慢性乙肝和丙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療。6、熟悉甲、乙、丙和

8、戊型肝炎的預防措施。教學內容一、概述1、病毒性肝炎的定義:由多種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臟損害為主的一組傳染病。2、各型肝炎病毒的發(fā)現(xiàn)、感染狀況和臨床轉歸。二、病原學1、甲型肝炎病毒(HAV)屬嗜肝RNA病毒科,只有一個血清型和1個抗原抗體系統(tǒng)。2、乙型肝炎病毒(HBV)屬嗜肝DNA病毒科,完整HBV顆粒又稱Dane顆粒,包膜上主要由HBsAg組成,核心由HBcAg和HBV-DNA等組成。HBV抗原抗體系統(tǒng)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與表面抗體(抗-HBs)、乙肝核心抗原(HBcAg)與核心抗體(抗-HBc)、乙肝E抗原(HBeAg)與E抗體(抗-HBe)。HBV分子生物學標志:HBV-DNA

9、和HBV-DNA聚合酶(HBV-DNAP)3、丙型肝炎病毒(HCV)系RNA病毒,屬黃病毒科。中國大陸以1b型為主。HCV是多變異病毒。4、丁型肝炎病毒(HDV)是一種缺陷病毒,必需有HBsAg存在才能構成完整病毒。包膜由HBsAg構成,核心由HDV抗原(HDAg)和基因組(一條單股環(huán)狀閉合RNA)組成。有一個抗原抗體系統(tǒng)。5、戊型肝炎病毒(HEV) 系單股正鏈RNA病毒,屬病毒亞組,有兩個以上的基因型。6、其他新型肝炎病毒尚未確認。三、流行病學1、傳染源 病人、亞臨床感染者和病原攜帶者。2、傳播途徑甲、戊型肝炎主要經糞口消化道途徑。乙、丙和丁型肝炎主要經輸血(制品)、注射(預防、藥物、毒品)

10、和針刺(紋身等)、生活密切接觸(以性接觸為主)、母嬰傳播。3、易感人群和流行特征。四、發(fā)病機制 免疫損傷和病毒直接損傷。五、病理解剖基本病變表現(xiàn)為肝細胞變性、壞死,同時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癥細胞浸潤、間質增生和肝細胞再生。病毒性肝炎為彌漫性病變,各臨床型有其病理特點。六、臨床表現(xiàn)(一)潛伏期(二)急性肝炎1、急性黃疸型(黃疸前期、黃疸期和恢復期)2、急性無黃疸型(三)慢性肝炎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四)重型肝炎1、急性重型肝炎2、亞急性重型肝炎3、慢性重型肝炎(五)淤膽型肝炎(六)肝炎肝硬變(活動性、靜止性,代償性、失代償性)七、實驗室檢查(一)血常規(guī)(二)尿常規(guī) 尿膽紅素、尿膽原(三)肝功能檢查

11、1、血清酶的檢測 丙氨酸轉氨酶(ALT)、天門冬氨酸轉氨酶(AST)、堿性磷酸酶(AKP)和谷氨酸轉氨酶(GGT)。2、血清蛋白的檢測 白蛋白(A)、球蛋白(G)。3、血清膽紅素檢測 血清膽紅素(直、間接膽紅素)。4、凝血酶原時間(PT)和凝血酶原活動度(PTA)檢測。(四)病原學檢查1、甲型肝炎 抗-HAV-IgM、抗-HAV-IgG。2、乙型肝炎 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Bc-IgM,HBV-DNA是HBV復制和傳染性的直接指標,HBV-DNA定量對于判斷HBV復制程度、傳染性大小和抗病毒療效有重要意義。3、丙型肝炎 抗-HCV。HCV-RNA是H

12、CV復制和傳染性的直接指標。4、丁型肝炎 HDAg、抗-HD、抗-HD-IgM,HDV-RNA。5、戊型肝炎 抗-HEV-IgG、抗-HEV-IgM、HEV-RNA。(五)影像學檢查 B超等。(六)肝組織病理檢查八、并發(fā)癥1、肝性腦病;2、上消化道出血;3、肝腎綜合征九、診斷1、流行病學資料(接觸史、輸血史和家族史等)2、臨床診斷(全身乏力不適、消化道癥狀 和/或尿色加深等) 各臨床型肝炎的癥狀、體征和實驗室檢查特點。3、病原學診斷。十、鑒別診斷1、其他原因引起的黃疸(溶血性黃疸、肝外梗阻性黃疸)。2、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十一、治療治療原則:目前仍缺乏可靠的特效治療方法,采用足夠的休息、營養(yǎng)為

13、主,輔以適當藥物,避免飲酒、過勞和使用損害肝臟藥物,對伴有病毒復制的活動性慢性乙肝和丙性肝炎,可采用抗病毒治療。1、急性肝炎;2、慢性肝炎;3、重型肝炎;4、淤膽型肝炎;5、肝炎肝硬化十二、預防1、控制傳染源2、切斷傳播途徑 注意飲食、飲水衛(wèi)生、嚴格輸血指征,注射器要“一人一針一管” ,提倡使用一次性注射用具,醫(yī)療用具要“一人一用一消毒”。3、保護易感人群 主動免疫 乙肝疫苗(亞單位基因工程疫苗)、甲肝疫苗(滅活疫苗、減毒疫苗)。 被動免疫 高價乙肝免疫球蛋白、普通免疫球蛋白。見習內容1、病毒性肝炎的臨床分型及其臨床表現(xiàn)。2、常見肝功能分析和病原學診斷。腎綜合征出血熱目的要求1、熟悉休克、出血

14、、急性腎功能衰竭的發(fā)生機制。2、掌握五期經過和早期三種主要表現(xiàn)。3、掌握流行性出血熱的早期診斷。4、熟悉臨床各期的治療原則。教學內容腎綜合征出血熱(HFRS)是由漢坦病毒引起的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為主要傳染源。一、病原學 屬布尼亞病毒科漢坦病毒屬,為負鏈RNA病毒。二、流行病學1、傳染源 主要是鼠類。2、傳播途徑 呼吸道、消化道、直接接觸、母嬰和蟲媒傳播。3、易感人群和流行特征。三、發(fā)病機制和病理解剖1、發(fā)病機制 病毒直接作用、免疫作用和各種細胞因子和介質作用。2、病理生理 (休克、出血和急性腎功能衰竭)。3、基本病理變化和病理解剖特點。四、臨床表現(xiàn)(一)潛伏期(二)五期經過1、發(fā)熱期(發(fā)熱

15、、全身中毒癥狀、毛細血管損害和腎損害,即早期三種主要表現(xiàn))。2、低血壓休克期。3、少尿期。4、多尿期。5、恢復期。五、實驗室檢查(一)一般檢查1、血常規(guī) 血小板減少,紅細胞和白細胞變化。2、尿常規(guī) 尿蛋白、管型、膜狀物。3、血生化檢查。4、凝血功能檢查。5、其他。 轉氨酶升高、白蛋白下降、心電圖改變。(二)特異性抗體檢測: 抗-HFRS-IgM。六、診斷與鑒別診斷1、診斷依據主要依靠特征性臨床表現(xiàn)(早期三種主要表現(xiàn)和五期經過),結合實驗室檢查(血、尿常規(guī)和特異性IgM抗體),參考流行病學資料,強調早期(發(fā)熱期)診斷。2、鑒別診斷應注意與發(fā)熱、出血、腎損害、休克等有關疾病進行鑒別。七、治療治療原

16、則:以綜合療法為主,針對各期病理生理變化進行液體療法和對癥治療,早期應抗病毒治療。強調“三早一就”(早發(fā)現(xiàn)、早休息、早治療和就近治療),把好休克、腎功衰竭和出血等三關,以及嚴重并發(fā)癥處理。1、發(fā)熱期(抗病毒、減輕外滲、改善中毒癥狀和預防DIC)2、低血壓休克期(積極補充血容量、注意糾正酸中毒和血管活性藥物與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應用)3、少尿期(“穩(wěn)、促、導、透”,即穩(wěn)定機體內環(huán)境、促進利尿、導瀉和透析療法。)4、多尿期(移行階段和多尿早期的治療同少尿期,多尿后期主要是維持水和電解質平衡,防治繼發(fā)感染。)5、恢復期(補充營養(yǎng)、逐步恢復工作)6、并發(fā)癥的治療消化道出血、中樞神經系統(tǒng)并發(fā)癥、心力衰竭肺水

17、腫、ARDS、自發(fā)性腎破裂等。八、預防防鼠滅鼠,接種疫苗。見習內容1、流行性出血熱的早期三大主要表現(xiàn)和五期經過。2、流行性出血熱的早期診斷。3、流行性出血熱的治療原則和各期治療要點。流行性乙型腦炎目的與要求1、了解乙腦與其他病毒性腦炎的異同。2、掌握乙腦極期的臨床表現(xiàn)。3、熟悉乙腦與中毒性菌痢的鑒別。教學內容乙腦是病毒性腦炎之一,但有其規(guī)律性的表現(xiàn)。一、病原學二、流行病學傳染源、傳播途徑、人群易感性和流行特征。三、發(fā)病機理和病理解剖四、臨床表現(xiàn)初期、極期(高熱、意識障礙、驚厥或抽搐、呼吸衰竭、其他神經系統(tǒng)的癥狀和體征)、恢復期、后遺癥期。五、實驗室檢查血象,腦脊液,病原學檢查(抗-乙腦-IgM

18、)。六、診斷流行病學特點、臨床特征和實驗室檢查。七、鑒別診斷1、中毒性菌痢。2、結核性或化膿性腦膜炎。3、其他病毒性腦炎。八、治療積極采用對癥治療和護理,重點做好高熱、抽搐和呼吸衰竭等危重癥狀的處理。九、預防采用地鼠腎滅活疫苗進行計劃免疫。見習內容乙腦極期的臨床表現(xiàn)(7、8、9月份)。艾滋病目的要求1、了解全球及我國的流行狀況。2、掌握艾滋病的傳染源、主要傳播途徑及高危人群。3、熟悉艾滋病的臨床分期及各期主要臨床表現(xiàn)。4、掌握艾滋病的診斷(流行病學資料、臨床表現(xiàn)及特異性抗體,CD4/CD8比值檢測的診斷意義)。5、熟悉目前抗病毒治療的主要藥物種類和聯(lián)合抗病毒治療。6、熟悉以切斷傳染途徑為主的預

19、防措施及其重要性。教學內容一、概況 艾滋病的概念,當前全球及我國的流行狀況。二、病原學病原體為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有兩型,均為單鏈RNA病毒,屬逆轉錄病毒科。三、流行病學1、傳染源 病人和無癥狀攜帶者,病毒主要存在于血液、精液和子宮、陰道分泌物中,以及其他體液(唾液、眼淚和乳汁等)。2、傳播途徑 性接觸(本病的主要傳播途徑,以異性戀為主)、輸血(制品)和注射、母嬰傳播,其他如攜帶者的器官移植和人工受精等。3、高危人群:男同性戀者、性亂交者、靜脈藥癮者、血友病、多次輸血者和女性感染者的新生兒。四、發(fā)病機制和病理解剖CD4陽性T淋巴細胞在HIV直接和間接作用下,大量破壞且功能受損,導致細胞免

20、疫缺陷。五、臨床表現(xiàn)(一)臨床分期1、期 急性感染。2、期 無癥狀感染。3、期 持續(xù)性全身淋巴結腫大綜合征。4、期 艾滋病(5種表現(xiàn))。(二)各系統(tǒng)常見臨床表現(xiàn)六、實驗室檢查1、常規(guī)檢查2、免疫學檢查 T淋巴細胞亞群(CD4陽性細胞計數減少、CD4/CD81)。3、血清學檢查 抗-HIV(ELISA、WB)陽性。4、病原學檢測 HIV-RNA 定量。七、診斷1、流行病學資料(高危人群)。2、臨床表現(xiàn)(長期不明原因的發(fā)熱、體重下降、慢性咳嗽或腹瀉、全身淋巴結腫大,以及機會性病原體感染或繼發(fā)腫瘤等)。3、實驗室檢查(抗-HIV ELISA連續(xù)兩次陽性,經WB法證實)。八、治療(一)抗病毒治療 1、

21、主要藥物種類2、聯(lián)合抗病毒治療(HAART,即高效抗逆轉錄病毒療法)及優(yōu)點,即兩種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如疊氮脫氧胸苷(齊多拉丁、AZT)和拉米夫定(3TC)等,聯(lián)合一種蛋白酶抑制劑(Saquinavir/Indinavir/Ritonavir等)。(二)免疫治療。(三)并發(fā)癥的治療。(四)支持及對癥治療。(五)預防性治療。九、預防 以切斷傳染途徑為主的預防措施。第三章 立克次體病斑疹傷寒目的要求了解斑疹傷寒的流行病學掌握斑疹傷寒的診斷熟悉斑疹傷寒的病原治療教學內容一、 普氏立克次體(流行性)、莫氏立克次體(地方性)。二、流行病學流行性斑疹傷寒 病人為主要的傳染源,人虱為傳播媒介。地方性斑疹傷

22、寒 家鼠為主要的傳染源,鼠虱為傳播媒介。三、臨床表現(xiàn)發(fā)熱、皮疹、中樞神經系統(tǒng)癥狀和肝脾腫大。四、實驗室檢查血象、血清學檢查(外斐反應-變形桿菌OX19凝集試驗)、病原體分離。五、診斷和鑒別診斷1、診斷(流行病學資料、臨床特征及血清學檢查)2、鑒別診斷。六、治療一般治療、病原治療(四環(huán)素族或氯霉素或氟喹諾酮類藥物)和對癥治療。七、預防恙蟲病目的要求 1、恙蟲病的診斷2、熟悉病原治療教學內容一、病原學 恙蟲病立克次體二、流行病學鼠類氏主要傳染源,恙螨為傳播媒介,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野外工作和青壯年者,流行特征和地區(qū)。三、臨床表現(xiàn)1、發(fā)熱及中毒癥狀2、焦痂與潰瘍3、淋巴結腫大4、肝脾腫大四、實驗室檢查

23、血象、血清學檢查(外斐反應-變形桿菌OXK凝集試驗),病原學分離。五、診斷流行病學資料、臨床特征和血清學檢查。六、治療病原治療(四環(huán)素類、氯霉素或氟喹諾酮類)。七、預防第四章 細菌感染傷 寒目的要求1、熟悉傷寒的病理解剖特點。2、掌握典型傷寒的臨床表現(xiàn)及主要并發(fā)癥。3、掌握傷寒診斷及確診的依據。4、熟悉需要與傷寒鑒別的疾病。5、熟悉傷寒病原治療與并發(fā)癥的治療。教學內容一、病原學 傷寒沙門菌屬于沙門菌屬中的D群,菌體裂解后釋放的內毒素在該病的發(fā)病過程中起重要作用。二、流行病學傳染源為病人和帶菌者,經消化道傳播,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持久。三、發(fā)病機制四、病理解剖主要病變部位及病程與腸道病理改變

24、的關系。五、臨床表現(xiàn)潛伏期。典型傷寒的四期表現(xiàn)。1、初期(病程第1周)2、極期(病程第2-3周) 有傷寒的典型表現(xiàn),腸出血腸穿孔多見于本期。3、緩解期(病程第3-4周) 病情開始好轉,仍可出現(xiàn)并發(fā)癥。4、恢復期(病程第5周)復發(fā)與再燃六、實驗室檢查(一)血象(白細胞正?;驕p少,嗜酸性粒細胞減少或消失)(二)傷寒沙門菌培養(yǎng)是本病的確診依據1、血培養(yǎng) 是最常用的確診傷寒的依據。2、骨髓培養(yǎng) 陽性率高于血培養(yǎng)。3、糞便或尿培養(yǎng)。(三)肥達反應(傷寒血清凝集反應) 有一定的輔助診斷價值。結果的評價及注意事項。七、并發(fā)癥腸出血、腸穿孔、支氣管炎及肺炎、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等。八、診斷和鑒別診斷1、診

25、斷依據流行病學資料(參考)、極期臨床特點和實驗室檢查(確診依據是檢出傷寒沙門菌、參考血象和肥達反應)。2、鑒別診斷病毒感染、瘧疾、鉤體病、斑疹傷寒、粟粒性肺結核、敗血癥、惡性組織細胞病等。九、治療1、一般治療(隔離與休息、護理與飲食)。2、對癥治療3、病原治療(氟喹諾酮類、第三代頭孢菌素和氯霉素)。4、慢性帶菌者的治療。5、并發(fā)癥治療(腸出血、腸穿孔和中毒性心肌炎)。十、預防切除傳播途徑是預防本病的關鍵性措施?;?亂目的要求 1、了解霍亂流行的歷史和現(xiàn)狀。 2、熟悉流行病學特點。 3、熟悉發(fā)病機理和病理生理。 4、掌握典型霍亂的臨床表現(xiàn)、診斷方法和確診依據。 5、掌握霍亂的治療原則和補液療法。

26、 教學內容一、概述 定義、流行的歷史和現(xiàn)狀。 二、病原學 形態(tài)、分類、培養(yǎng)、抗原結構和毒素、變異和抵抗力。 三、流行病學(一)傳染源 病人和帶菌者。(二)傳播途徑 經水傳播是主要途徑,常呈爆發(fā)流行。食物傳播的作用僅次于水。(三)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四)流行特征 夏秋季為流行季節(jié),O139霍亂流行特征。四、發(fā)病機制和病理解剖五、臨床表現(xiàn) 潛伏期1-3天。 強調典型霍亂的臨床表現(xiàn)(吐瀉期、脫水期、反應或恢復期)。 六、實驗室檢查 血液濃縮,糞便檢查(常規(guī)、直接懸滴及制動試驗、涂片、培養(yǎng)),血清學檢查。 七、并發(fā)癥急性腎功衰竭等。八、診斷和鑒別診斷(一)診斷標準 下列之一即可診斷:1、凡有吐瀉癥狀

27、,糞便培養(yǎng)有霍亂弧菌生長者。2、流行區(qū)人群,凡有典型癥狀,但糞便培養(yǎng)無霍亂弧菌生長者,經血清抗體測定效價呈4倍增長,亦可確診為霍亂。3、在流行病學調查中,首次糞便培養(yǎng)陽性前后各5天內,有腹瀉癥狀者,可診斷為輕型霍亂。(二)疑似診斷(三)鑒別診斷急性胃腸炎、急性菌痢、大腸桿菌性腸炎。九、治療治療原則:嚴格隔離,及時補液,輔以抗菌和對癥治療。(一)嚴格隔離(二)及時補液 補充液體和電解質是治療霍亂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靜脈補液和口服補液。(三)抗菌藥物 為輔助治療(四)對癥治療。十、預防 細菌性痢疾目的要求1、了解志賀菌屬痢疾桿菌。2、掌握急性菌痢普通型和中毒型的臨床表現(xiàn)。3、熟悉急性菌痢和中毒性菌痢的鑒別

28、診斷。4、熟悉急性菌痢的治療和中毒性菌痢的搶救措施。教學內容一、病原學痢疾桿菌屬腸桿菌科志賀菌屬,分為4群47個血清型,均可產生內毒素,且是引起全身中毒癥狀的主要因素。二、流行病學傳染源是病人及帶菌者,經消化道途徑傳播,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短暫。夏秋季多見。三、發(fā)病機理和病理解剖(一)菌痢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臨床表現(xiàn)的發(fā)生機理。(二)主要病變部位在結腸,以乙狀結腸和直腸病變最顯著。 四、臨床表現(xiàn) 潛伏期(一)急性菌痢 1、普通型(典型)的臨床表現(xiàn)。 2、輕型(非典型)。 3、中毒型(休克型、腦型、混合型)的臨床表現(xiàn)。(二)慢性菌痢 五、實驗室檢查 血象,糞便檢查(外觀、鏡檢、培養(yǎng))。 六、診斷

29、和鑒別診斷(一)診斷流行病學資料,臨床特征,大便性狀、鏡檢及培養(yǎng)。(二)鑒別診斷急性菌痢與急性阿米巴痢疾(介紹急性阿米巴痢疾)。中毒性菌痢與流行性乙腦的鑒別。七、治療(一)急性菌痢1、一般治療。2、對癥治療。3、病原治療 喹諾酮類、氨基甙類、磺胺類和三代頭孢類等。(二)中毒性菌痢1、病原治療 采用第三代喹諾酮類和第三代頭孢類抗菌藥物靜脈滴注。2、對癥治療(1)降溫、鎮(zhèn)靜。(2)休克型 應積極抗休克治療。(3)腦型 應脫水治療腦水腫和防治呼吸衰竭。 八、預防 采用以切斷傳播途徑為主的綜合措施。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目的要求 1、了解腦膜炎球菌的特點、流行病學特征和發(fā)病機制。2、掌握普通型流腦的臨床特點

30、。3、熟悉流腦的診斷和鑒別診斷。4、掌握暴發(fā)型流腦的臨床特點及處理原則。教學內容一、病原學腦膜炎球菌的特點,流行菌株的類型。二、流行病學帶菌者和流腦病人是傳染源,主要經呼吸道直接傳播,普遍易感,有明顯季節(jié)性流行(3月4月為高峰)。三、發(fā)病機理和病理解剖病原體侵入后是否發(fā)病及病情輕重,既與細菌的數量和毒力有關,更主要是與人體免疫狀態(tài)、防御功能有關。四、臨床表現(xiàn)潛伏期一般為2-3天。(一)普通型 最常見。1、前驅期2、敗血癥期 此期重要體征是皮膚粘膜瘀斑瘀點。 3、腦膜炎期 主要是中樞神經系統(tǒng)癥狀。 4、恢復期(二)暴發(fā)型 起病驟,病兇險,病死率高。1、休克型 主要表現(xiàn)為DIC、循環(huán)衰竭。2、腦膜

31、腦炎型 主要表現(xiàn)為腦實質損害。3、混合型五、實驗室檢查血象(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高)。腦脊液是明確診斷的重要方法,呈化膿性改變;對顱壓明顯增高的病人,腰穿檢查應小心,以免發(fā)生腦疝。細菌學檢查(涂片、培養(yǎng))。六、診斷和鑒別診斷流行病學資料,臨床特征,實驗室檢查。應與其他細菌引起的化膿性腦膜炎鑒別。七、治療(一)普通型 1、一般治療 密切觀察病情。 2、病原治療 青霉素、第三代頭孢菌素、氯霉素、磺胺藥。 3、對癥處理 降溫、脫水。(二)暴發(fā)型1、休克型(1)盡早應用有效抗生素。(2)迅速糾正休克。(3)可短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4)應用肝素抗DIC治療。(5)保護重要臟器功能。2、腦膜腦炎型(1)

32、盡早應用有效抗生素。(2)脫水治療防止腦疝。(3)腎腺皮質激素。(4)呼吸興奮劑、降溫和鎮(zhèn)靜。八、預防感染性休克目的要求1、了解常見病原菌。2、熟悉預示感染性休克發(fā)生的征象。3、掌握感染性休克的治療措施。 教學內容 一、常見致病菌二、發(fā)病機理和病理生理三、臨床表現(xiàn)休克早期、發(fā)展期、晚期四、實驗室檢查 血象,病原學檢查,水電解質酸堿平衡檢查,心電圖,X線檢查。五、診斷預示休克發(fā)生的征象六、治療 包括積極控制感染(病因治療)和抗休克治療兩個方面。第五章 螺旋體感染 鉤端螺旋體病 目的要求1、了解鉤體病流行病學。2、熟悉鉤體病感染中毒型和黃疸出血型的表現(xiàn)。3、掌握鉤體病感染中毒型診斷和病原治療。 教

33、學內容 一、病原學 二、流行病學 傳染源主要為野鼠和豬,通過污染的水(最主要)接觸和直接接觸傳播,人群普遍易感,具有流行病學特征。三、發(fā)病機理與病理解剖鉤體病病情輕重與菌型和人體免疫狀態(tài)有關。病變基礎是全身毛細血管感染中毒性損傷。 四、臨床表現(xiàn) 潛伏期。病程分為三期。早期(鉤體敗血癥期) 在起病后3天內,為早期鉤體敗血癥階段。主要為全身感染中毒表現(xiàn)。有三癥狀三體征。中期(器官損傷期) 在起病后310天內,為癥狀明顯階段,表現(xiàn)因臨床類型而異。 1、流感傷寒型;2、肺出血型 分肺出血輕型和肺彌漫性出血型;3、黃疸出血型 有黃疸、出血傾向和腎功損害,腎功能衰竭時主要的死亡原因;4、腎衰竭型;5、腦膜

34、腦炎型后期(恢復期或后發(fā)癥期) 后發(fā)熱、眼后發(fā)癥、中樞神經系統(tǒng)。五、實驗室檢查(一)血尿常規(guī)(二)血清學檢查 顯微凝集試驗、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三)病原學檢查 血培養(yǎng)、核酸檢測。六、診斷 據流行病學資料、早期(鉤體敗血癥期)的臨床表現(xiàn)、不同臨床類型的臨床特征和特異性檢查。各臨床類型需與相似表現(xiàn)的疾病鑒別。 七、治療(一)一般治療(二)病原治療 本病治療的關鍵和根本措施。1對青霉素高度敏感,是首選藥物;應注意赫氏反應。2. 慶大霉素(三)對癥治療(四)后發(fā)癥的治療八、預防第六章 原蟲感染腸阿米巴病目的要求溶組織內阿米巴生活史。熟悉病理解剖的特征性改變。熟悉普通型腸阿米巴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糞便特點

35、和與細菌性痢疾的主要鑒別點。熟悉腸阿米巴的病原治療。教學內容一、病原學溶組織內阿米巴又稱痢疾阿米巴,生活史又滋養(yǎng)體和包囊兩個期。二、流行病學糞便中排出包囊的人群為傳染源,如慢性病人、無癥狀包囊攜帶者;消化道傳播;人群普遍易感。三、發(fā)病機理與病理解剖 病變在結腸,多見于盲腸和升結腸。典型病變?yōu)檫吘壊徽?,口小底大的燒瓶狀潰瘍,潰瘍見皮膚正常。四、臨床表現(xiàn)潛伏期。急性普通型臨床特點。五、實驗室檢查糞便呈暗紅色果醬狀、腥臭、糞質多,鏡檢可見大量聚團狀紅細胞和夏科-雷登體;檢到吞噬細胞的阿米巴滋養(yǎng)體具有確認意義。纖維結腸鏡檢查。六、診斷和鑒別診斷診斷要點及于細菌性痢疾等鑒別。七、治療(一)一般治療(二)病原治療 按其作用可分為三類,急性腸阿米巴病首選甲硝唑或替硝唑,對腸內和組織內阿米巴滋養(yǎng)體均有殺滅作用。并發(fā)癥治療。八、預防瘧 疾目的要求1、了解瘧原蟲種類、在人體內發(fā)育過程和發(fā)病機理。2、熟悉瘧疾的典型癥狀。3、掌握診斷要點。4、熟悉瘧疾的病原治療。教學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