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熱力學3536學時_第1頁
化工熱力學3536學時_第2頁
化工熱力學3536學時_第3頁
化工熱力學3536學時_第4頁
化工熱力學3536學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4.4.3 平均溫度差法和總傳熱速率方程第4章 傳 熱4.4 傳熱過程計算 4.4.1 熱量衡算 4.4.2 總傳熱速率微分方程和總傳熱系數(shù)1 傳熱為穩(wěn)態(tài)操作過程; 兩流體的比熱容均為常量(可取為換熱器進、出口下的平均值); 總傳熱系數(shù)K為常量,即K值不隨換熱器的管長而變化; 換熱器的熱損失可以忽略。為了積分式,作以下簡化假定:2 換熱器的間壁兩側(cè)流體均有相變化時,例如蒸發(fā)器中,飽和蒸氣和沸騰液體間的傳熱就是恒溫傳熱。此時,冷、熱流體的溫度均不沿管長變化。冷流體溫度 熱流體溫度 一、恒溫傳熱時的平均溫度差31.逆流和并流時的平均溫度差逆流并流二、變溫傳熱時的平均溫度差圖4-16 變溫傳熱時的溫

2、度變化(a)逆流 (b)并流4 以逆流為例,推導出計算平均溫度差的通式。由熱量恒算并結合假定條件和,可得 常量常量二、變溫傳熱時的平均溫度差5因此, 及 都是直線關系,可分別表示為 上兩式相減,可得 ,也呈直線關系。將上述諸直線定性地繪于圖4-17中。 二、變溫傳熱時的平均溫度差6圖4-17 逆流時平均溫度差的推導二、變溫傳熱時的平均溫度差7由前述假定知K為常量,故積分上式可得總傳熱速率方程式二、變溫傳熱時的平均溫度差因此8對數(shù)平均溫度差上式為逆流和并流時計算平均溫度差的通式。 在工程計算中,當 時,可用算術平均溫度差( )代替對數(shù)平均溫度差,其誤差不超過4%。二、變溫傳熱時的平均溫度差92.

3、錯流和折流時的平均溫度差 兩流體的流向互相垂直,稱為錯流。 一流體只沿一個方向流動,而另一流體反復折流,稱為簡單折流。若兩流體均作折流,或既有折流又有錯流,則稱為復雜折流。二、變溫傳熱時的平均溫度差10圖4-18 錯流和折流示意圖(a)錯流 (b)折流二、變溫傳熱時的平均溫度差錯流 折流 11溫差校正系數(shù) 采用安德伍德(Underwood)和鮑曼(Bowman)圖算法 先按逆流計算對數(shù)平均溫度差,然后再乘以考慮流動方向的校正系數(shù),即二、變溫傳熱時的平均溫度差12 溫度差校正系數(shù)t值可根據(jù)P和R兩因數(shù)從圖4-19中的相應圖中查得。二、變溫傳熱時的平均溫度差13 值恒小于1,這是由于各種復雜流動中

4、同時存在逆流和并流的緣故。 通常在換熱器的設計中規(guī)定, 值不應小于0.8。若低于此值,則應考慮增加殼方程數(shù),將多臺換熱器串聯(lián)使用,使傳熱過程接近于逆流。 二、變溫傳熱時的平均溫度差143.流向的選擇(1)逆流 當換熱器的傳熱量Q及總傳熱系數(shù)K一定時,采用逆流操作,所需的換熱器傳熱面積較小。 若傳熱面積一定,則可節(jié)省加熱介質(zhì)或冷卻介質(zhì)的用量。因而換熱器應盡可能采用逆流操作。二、變溫傳熱時的平均溫度差15(2)并流 若對流體的溫度有所限制,如冷流體被加熱時不得超過某一溫度,或熱流體被冷卻時不得低于某一溫度,則宜采用并流操作。 采用折流或其他流動形式的原因,除了為滿足換熱器的結構要求外,就是為了提高

5、總傳熱系數(shù)。但是平均溫度差較逆流時的低。在選擇流向時應綜合考慮,t值不宜過低,一般設計時應取t0.9,至少不能低于0.8,否則應另選其他流動形式。二、變溫傳熱時的平均溫度差164.4.4 總傳熱速率方程的應用4.4 傳熱過程計算4.4.1 熱量衡算4.4.2 總傳熱速率微分方程和總傳熱系數(shù)4.4.3 平均溫度差法和總傳熱速率方程第4章 傳 熱17一、傳熱面積的計算1.總傳熱系數(shù)K為常數(shù)2.總傳熱系數(shù)K為變數(shù) 若K隨溫度呈線性變化時,使用下式可以得到較為準確的結果,即18 若K隨溫度不呈線性變化時,換熱器可分段計算,將每段的K視為常量。 若K隨溫度變化較大時,由傳熱速率方程和熱量衡算的微分形式圖

6、解積分法或數(shù)值積分法求得。一、傳熱面積的計算19二、實驗測定總傳熱系數(shù)K 對現(xiàn)有的換熱器,通過實驗測定有關的數(shù)據(jù),如流體的流量和溫度等,然后由式4-44即可求得K值,見例4-9。20三、換熱器的操作型計算 對現(xiàn)有的換熱器,判斷其對指定的傳熱任務是否適用,或預測在生產(chǎn)中某些參數(shù)變化對傳熱的影響等,均屬于換熱器的操作型計算。為此需用的基本關系與設計型計算的完全相同。僅后者計算較為復雜,往往需要試差或迭代。 見例4-10214.4.5 傳熱單元數(shù)法4.4 傳熱過程計算4.4.1 熱量衡算4.4.2 總傳熱速率微分方程和總傳熱系數(shù)4.4.3 平均溫度差法和總傳熱速率方程4.4.4 總傳熱速率方程的應用

7、第4章 傳 熱22一、傳熱效率換熱器的傳熱效率定義為23 假設換熱器中流體無相變化及熱損失可忽略,則換熱器的熱量衡算式為一、傳熱效率24最大可能的傳熱量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Wcp 稱為流體的熱容量流率,下標min表示兩流體中熱容量流率較小者,并稱此流體為最小值流體。換熱器中可能達到的最大溫差 較小者具有較大溫差 一、傳熱效率25 若冷流體為最小值流體,則傳熱效率為 如果熱流體為最小值流體,則傳熱效率為一、傳熱效率26換熱器熱平衡方程及總傳熱速率微分方程 對于冷流體 二、傳熱單元數(shù)NTU27對于熱流體,同樣可寫出積分上式得基于冷流體的傳熱單元數(shù)基于熱流體的傳熱單元數(shù)二、傳熱單元數(shù)NTU28對冷流

8、體改為故二、傳熱單元數(shù)NTU傳熱單元數(shù)的物理意義29令則基于熱流體的傳熱單元長度二、傳熱單元數(shù)NTU30 溫度的量綱為1的函數(shù),反映傳熱推動力和傳熱所要求的溫度變化。若傳熱推動力愈大,所要求的溫度變化愈小,則所需要的傳熱單元數(shù)愈少。 長度量綱,是傳熱的熱阻和流體流動狀況的函數(shù)。若總傳熱系數(shù)愈大,即熱阻愈小,則傳熱單元長度愈短,所需傳熱面積愈小。二、傳熱單元數(shù)NTU傳熱單元數(shù)傳熱單元長度31 對一定形式的換熱器,可推導出傳熱效率和傳熱單元數(shù)的關系。三、傳熱效率與傳熱單元數(shù)的關系單程并流換熱器32若冷流體為最小值流體,則若熱流體為最小值流體,則三、傳熱效率與傳熱單元數(shù)的關系33對于單程逆流換熱器,當兩流體中任一流體發(fā)生相變時 三、傳熱效率與傳熱單元數(shù)的關系34當兩流體的熱容流率相等,即 單程并流換熱器單程逆流換熱器三、傳熱效率與傳熱單元數(shù)的關系時35 -NTU法的應用見例4-11和例4-12。 一般說來,換熱器的設計型計算宜用平均溫度差法,換熱器的操作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