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教學實錄及反思_第1頁
《老王》教學實錄及反思_第2頁
《老王》教學實錄及反思_第3頁
《老王》教學實錄及反思_第4頁
《老王》教學實錄及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特級教師黃厚江老王教學實錄及反思黃: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老王。這是一篇現代散文,也是一篇寫人的散文。大家注意,讀現代散文,讀寫人的散文,不僅僅要關注文章所寫的那個人,還要或者說更要關注文章中的“我”,也就是作者。 現在我們先來看看老王是個什么樣的人。請大家閱讀全文,找出文中概括老王特點的詞。 生:老實。 黃:請告訴同學們在哪一段。 生:在第5段。 黃:請大家標畫出來。還有嗎? 生:不幸。在第3段。 黃:很好。不幸,在第3段,而且不止一個。課文最后一段也有。 生:第2段,“腦袋慢”。 黃:哦,“腦袋慢”。這個詞加了引號。表示特定內涵。大家說說這個“腦袋慢”是什么意思? 生:滯笨。 黃:“滯笨”?

2、課文里有嗎?這兩個詞能互相解釋嗎?不太好,“滯笨”一般是寫動作,“腦袋慢”是寫思想。第2段有一個詞可以用來解釋 生:失群落伍。 黃:對,失群落伍,是指思想上落伍。其他騎三輪車的都已經加入組織了,他還沒有加入組織。這就是落伍,這就是“腦袋慢”。 有一個問題,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作者“我”認為老王“老實”,但也有人認為他“不老實”?!安焕蠈崱庇性S多不同的內涵,比如,有人有小偷小摸的行為,我們會說這個人不老實;有人愛撒謊,我們也會說這個人不老實。你們說說,老王的“不老實”,可能指哪方面的問題? (學生沒有反應。) 黃:大家到第3段看看整個句子:“有人說,這老光棍大約年輕時候不老實,害了什么惡病,瞎摔一

3、只眼?!庇袃蓚€詞需要注意。一個是“光棍”,你說光棍不老實會干什么“壞事”呢?還有一個是“年輕”。年輕時候不老實,年輕的光棍不老實,會干什么“壞事”呢?盡管同學們還不是成年人,但從閱讀的角度還是應該能理解的。這個“不老實”的說法是否可靠,我們不敢斷定,但我們可以由此看出老王在他那個群體中是被人嘲笑的對象,是被人當做笑料的,而這恰恰使我們看到他的“老實”。而且,我以為,一個年輕光棍。有些不老實的事,也不一定是什么壞事;應該是正常的精神需求和情感需求。對不對? 生:呵呵 黃:我們剛才是從“不老實”中看出他的“老實”。他還有哪些老實的表現? 生:“落伍”也說明他老實。 黃:對。你想想看,形勢變了,他反

4、應不過來。等他反應過來的時候人家不要他了。這就是老實。“老實”這個詞內涵也很豐富。可以是肯定,也可以是否定;可以說是不靈活。也可以說是不能干。魯迅就說“老實是無用的別名”。大家想一想,老王的“老實”是指什么? 生:我覺得是一種誠實,也是一種善良。黃:誠實,善良。生:還可以是正直。黃:都不錯。我們再看看作者用了哪些事情表現他的老實。文章表現老王老實,寫了哪幾件事? 生:送冰。 黃:對,送冰。大家能從“老王給我們家樓下人家送冰,愿意給我們家代送”這句話讀出什么言外之意? 生:別人不愿意。 黃:其他人不愿意而老王愿意,這表現了老王的老實。老王的老實更表現在他不但愿意代送,而且 生:減半收費。 黃:老

5、王為什么要減半收費啊? 生:因為是順帶送的啊。 黃:你看多老實的一個人。不欺負外來戶,不欺負好欺負的人;順帶的,就收一半錢。這是夠老實的。其他還有表現他老實的事嗎? 生:還有。 黃:時,還有。哪一件事? 生:送錢先生。 黃: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是吧?那么,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我們從中能看出老王什么樣的老實呢?請同學們來讀一讀,看這句話該怎么讀。生(讀):“我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秉S:大家注意他的重音在哪里啊?對,不太清楚。大家體會一下,重音應該在哪里。 生:在“錢”。 黃:在“錢”?“我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那要什么呢?生:在“錢先生”。黃:對,在“錢先生”。可是老王為什么“送錢先生看病,

6、不要錢”呢?當然,我們現在都知道錢鐘書先生是一個學術傳奇,是一個學術大師,可那個時候知道這一點的人并不多。黃老師不知遭,老王更不知道。那時候,錢先生就是一個被下放的知識分子。一個失時的文化人。正因為如此。愈加見出老王的可貴和善良。他“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就是因為什么? 生:因為錢先生夫婦對他好。錢先生一家都對他好。黃:對。這是知恩圖報。生:因為錢先生夫婦是好人。黃:尊重好人的人也一定是好人。 生:錢先生生病了。他是對錢先生同情,就是對他不幸的一種同情。 黃:是一種同情。一個不幸人對一對不幸人的同情,一個拉車的對兩個文化人的同情。 生:還有一個原因是,錢先生是個老主顧。 黃:分析得很好。老王不

7、要錢肯定不是因為錢鐘書先生在中國學術界的地位,但我想他一定知道錢先生是一個文化人。所以。如果說這不要錢的原因??赡茈[含著一個普通拉車人對文化人乃至對文化的發(fā)自內心的一種尊重,我想也并不牽強。倘若這一點成立。這在那樣的年代該是多么可貴! 好的,我們就不拔那么高了。簡單說,不要錢,是因為同情,是因為感激,是因為老主顧。因此,我們可見,老王的“老實”,不是無能,不是不靈活,也不是不能干,而是一種善良的品性。記得一位名人說過,一個人最美好的品德就是善良。好了,剛才,我們解讀了老王的老實善良,那么作者除了寫老王的老實善良,另外還花了很多筆墨寫了什么? 生:寫他的不幸。 黃:大家覺得老王有幾大不幸? 生:

8、他是有病的。 黃:有病。對,第一個不幸可以說是殘疾、眼殘。第二個不幸呢? 生:沒主顧。 黃:對,給“組織”拋棄了,拉車的沒車拉了。第三個不幸呢? 生:我覺得是經濟方面的。 黃:經濟貧困。還有嗎? 生:年邁。 黃:年邁?年邁也是不幸嗎?黃老師也快年邁了,就不幸嗎? 生:孤苦伶仃。 黃:這一點很重要,孤苦伶仃,沒有親人。歸納一下,有四大不幸:身體殘疾,失去組織,沒有親人,經濟貧困。其實還有其他的不幸,比如說,遭人嘲笑,被人戲弄大家想一想:你覺得老王自己認為他最大的不幸是什么? 生:孤苦伶仃。 生:失群落伍。 生:遭人嘲笑。 黃:都有道理。其他同學有沒有不同意見?如果在三個不幸中選一個,你們覺得哪一

9、個不幸時老王來講是最大的?(學生沒反應)我們換一個角度思考,老王他最大的渴望是什么?他心中最渴求的是什么呢?(學生還是沒反應) 好的,我們來看課文第4段,(教師讀)“有一天傍晚,我們夫婦散步問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這個問題老王是怎么回答的? 生:“住那兒多年了?!?黃:這個問題,一般情況應該怎么回答? 生:是,或者,不是。 黃:對??衫贤鯙槭裁催@樣回答呢?這個回答說明是還是不是呢? 生:是。也不是。 黃:非常好。是他家,因為他住這里;但又不是家,因為這不是他心中的家,因為在他心中這不像家。是啊。老王多想有個家啊!他心中的家應該有什么呢?他想要一個什么樣的家呢?有親人,有妻子,有弦子,他渴望親人

10、的關愛。他渴望親情的溫暖。 好的。我們剛才先通過文中的一些關鍵詞理解老王,然后又通過作者所寫的具體的事件理解老王,我們還通過別人的態(tài)度理解了老王,我們還試圖走進老王的心中理解老王。我們知道了老王的善良,知道了老王的不幸。下面我們再深入一層,從作者與老王的關系入手進一步理解老王,同時也深入理解作者。 下面,老師讀一下文章的第8段,看同學們聽我讀完之后會不會產生一些疑問。 (教師讀課文第8段。) 黃:同學們有什么疑問? 生:最后一句話問:“老王,你好些了嗎?”但是實際上“我”前面已經看出來老王的身體不好了。 黃:你的問題是,已經知道老王身體不好為什么還要問這句話,對嗎?很好。大家說一說為什么問這句

11、話。 (學生議論。) 生:關心。 生:客套。 黃:對,大家說得很好,看起來是關心,更多的是客套。這個客套,值得注意,也耐人尋味。有沒有其他疑問呢?生:老王為什么突然來到作者的家? 黃:對,老王病那么重,為什么還要來作者家呢?來干什么?這也是個很值得關注的問題。如果從寫作方法的角度去看,大家還有沒有疑問?看來大家沒有想到。黃老師讀到這里。產生兩個疑問:一般說描寫一個人,總會在字里行間滲透著作者的情感,作者為什么要用這樣的筆調描寫老王呢?這是一。第二個疑問是,這一段的筆調為什么和上下文很不一致? (學生沒有反應。) 黃:如果黃老師病了,來上課,也這樣站在門口,你們會這樣描寫嗎? 生:不會。 黃:如

12、果作者描寫錢先生病了,會這樣寫嗎?對,也不會。但為什么寫老王要這樣寫呢?好的,我們再看下面一段。 (學生看第11段。) 黃:這一段有很多問題值得我們關注。先來看一個句子:“我強笑說”“強笑”是什么意思? 生:勉強。 黃:似乎也對。為什么要“勉強”笑呢?笑不出來硬擠著笑,這就叫勉強。作者為什么不想笑又必須笑啊?我們讀書要反復揣摩。其他同學有沒有不同理解? 生:老王自己身體不好為什么不給自己吃? 黃:因為不明白老王為什么這樣做,所以“我”就強笑了?似乎還沒有找到最好的理解。大家想想,這個“強”字可以換一個什么詞? 生:苦。 黃:哦,苦笑。其他同學呢? 生:應該是一種心酸愧疚的笑。 黃:心酸愧疚。心

13、酸什么呢?愧疚什么呢?又為什么要笑呢? 生:因為他不想讓老王知道自己內心的悲觀傷心。 黃:不想讓對方知道自己傷心,所以就強笑。 生:我感覺這里的作者和老王的關系不是非常的親密。遇到老王就像我們遇到一個乞丐一樣,我們非常同情乞丐,但是不知道該怎么辦,自己又非常的窘迫,有點愧怍,強笑就是不想讓對方知道自己內心的這種復雜情緒。 黃:哦,大家揣摩得不錯,分析得也都有道理。但是我覺得你們對具體語境考慮得還是不夠。剛才那位同學揣摩得非常好,但說“我”有點愧怍,值得討論。作者在那個時候就愧怍了嗎?送雞蛋給“我”吃就愧怍了嗎?“我”給了錢又愧怍什么呢? 大家還是要注意前后的具體內容。我們先看前一個句子:“我也

14、記不起他是怎么說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們的。”再看后面說的話:“老王,這么新鮮的大雞蛋,都給我們吃?”前一句的重音應該在哪里?在“送”。后一句的重音在哪里?在“給我們”。這就清楚了?!皬娦Α钡脑蚓褪且驗槔贤鯇ⅰ斑@么新鮮的大雞蛋”都送給我們吃。大家要特別注意是“送”是“給”,而不是買,也不是挾。所以作者很意外,很尷尬,很為難,所以只能“強笑”。作者為什么為難為什么尷尬啊?不收似乎不好,收了如果不給錢更不妥當。潛臺詞是什么?是“我”和你的關系,絕不能白吃你的東西。作者為難之后怎么辦? 生:給錢。 黃:對,就是給你錢,這樣就不欠老王人情了。老王也懂得了“我”的意思,趕忙止住“我”說:“我不

15、是要錢?!比缓蟆拔摇币糙s忙地說:“我知道,我知道不過你既然來了,就免得托人捎了。”大家再揣摩一下這句話的言外之意,有哪些信息? 生:以前老王拿雞蛋來換過錢。 生:有時候“我”沒有當時給錢,托人捎過。 生:以前“我”給老王錢的時候,老王也客氣過,不要錢。不要錢,然后把錢塞給他,他最后還是要了。黃:揣摩得很好。“我”一再強調說“我知道,我知道”。大家想一想,“我”真的知道嗎?“我”又知道什么呢? 生:“我”知道老王拿雞蛋來是換錢的。 生:“我”知道老王不要錢是客套。 黃:揣摩得很好。在“我”堅決的態(tài)度面前,老王就無話可說了,錢也收下了。大家看,老王真是個老實人啊!但我想,收下錢之后,老王的內心一定

16、很復雜?,F在我們做一件事:請你站在老王的角度,想象一下老王這時的心理,用簡短的話描述老王此時此刻的心情。 (學生思考。) 黃:哪位同學說說? 生:我覺得這些錢對老王來說是一種傷害 黃:請用老王的口吻來描述。 生:一方面,感謝楊先生一家對我的關心和幫助。 黃:感激,關心。 生:對,另一方面覺得他們是社會上可以理解我的人。 黃:可以理解可以信賴的人。 生:但是,到最后發(fā)現他們從心里還是沒有接受自己。黃:具體說,老王的心理有三個要點:一是老王對楊先生和錢先生的感激;二是內心里一直把他們當做最信賴的人;最后發(fā)現,其實他們之間還是有很大的隔閡,有距離。對嗎?但你還是分析,而不是描述。哪位同學是描述的?交

17、流一下。 生:楊先生他們平時待我不錯,他們常常照顧我的生意。買些雞蛋給他們,我的日子也好過多了。我現在要死了,想把一點雞蛋和香油送給他們,但楊先生卻沒有明白我的心思。不過,這樣也好。讓楊先生心安理得地吃那些雞蛋和香油吧。希望他們能夠好好過下去,珍惜現在有家有溫暖的日子。 黃:嗯,是描寫,而且寫出了更深一層的內容雖然楊先生對老王的心思不理解,但老王想這樣也好。可以讓他們更安心地吃雞蛋和香油。還有沒有同學要說的?沒有?好的。 黃老師讀到這個地方,想到老王這時的心理,也寫了幾句: 楊先生啊,我的雞蛋和香油真的不是來換錢的啊。你看,我這樣子,還能活幾天呢?我這樣的一個人要錢還有什么用呢?我就是想把自己

18、一點最值錢的東西留給我最親的人啊。可我知道,我不配有這樣的心思。你們都是有大學問的人,都是有身份的人,都是有文化的人??晌夷?,一個一字不識的粗人。一個名聲不好的拉車的人。你們兩位不嫌棄我,錢先生肯坐我的車,就是看得起我,是同情我,是高看我,是照顧我啊。可是,楊先生,錢先生,我還是要在心里叫你們一聲:親人啊! 這是黃老師對老王心理的描述。和剛才的那位同學比,要淺一些,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這個時候在老王的眼里,楊絳夫婦是他的親人。他孤老無依,沒有親人,最后一點東西,就送給他的親人了。值得我們深思的是:在老王心中,楊絳夫婦是他的親人;而在作者的眼里,老王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大家能不能找到一個確切的詞來

19、表達在作者“我”的心中老王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生:一個可憐的人。 生:一個不幸的人。 生:一個需要同情的人。 生:一個熟人。 生:一個陌生人。 黃:對。在作者“我”心中,老王只是一個不幸的陌生人,或者說是一個一般的熟人,一個熟悉的陌生人。 這樣,我們對第8段的描寫就可以理解了。這段描寫讓我們感受到作者的冷靜和客觀,因為她眼中看到的只是一個熟悉的陌生人,一個不幸的值得同情的人。請同學們回過頭去,從上文“我”和老王相處的片段中,尋找這種“距離感”和熟悉的陌生感”。 生:第一句就是,“他蹬,我坐,一路上我們說著閑話”?!八牛易?,讓“我”感到一種距離。 黃:對!你的語感非常好。為什么用這樣兩個短

20、句子呢?“他蹬,我坐”,你看距離顯得很遠,他是拉車的,“我”是坐車的。如果揣摩一下就更有意思了?!耙宦飞衔覀冋f著閑話”,為什么要說話?大家都有說話的欲望。對老王來說,除了“我”,又有多少人愿意和他說話呢?為什么說閑話?那年代,不說閑話還能說什么話?“我”和老王,不說閑話還能說什么話?這就是距離,就是熟悉的陌生。其他還有沒有表現老王和作者之間距離的內容? 生:第4段。 黃:第4段。具體說是什么內容? 生:就是那次“我”問他家的時候,老王說住那兒多年了。如果是關系非常好的話,“我”應該會問他什么原因,可作者沒問,說明作者不想多關心。 黃:對,有沒有關心啊?關心了;但是,這個關心的分寸把握得非常好,

21、不往深處關心。這或許就是知識分子的特點啊。表現得很關心,卻不往深處關心。其他還有沒有?我們一起看第5段,我讀一下,“有一年夏天我們當然不要他減半收費”。你們覺得這段話哪個詞表現了距離? 生:當然。 黃:對,“當然”。為什么要有個“當然”呢?你能感覺到作者一種什么樣的心態(tài)? 生:是一種陌生感。意思是“我”當然不能占你便宜,好像沒有任何感情色彩。 黃:除了陌生感、距離感之外,還有什么感覺呢? 生:居高臨下的感覺。 黃:對,是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因為“我”經濟比你好,因為“我”地位比你高,因為“我”是文化人所以“我”當然不能占你的便宜了。很好。我們再看第7段,哪個詞也表現了這種距離? 生:幸虧。 黃

22、:除了“幸虧”,還有哪個詞? 生:降格。 黃:對?!敖蹈瘛边@個詞,就像第8段里的“鑲嵌”一樣,用了比擬的手法。這個修辭手法的運用,表現了兩個人之間的距離,或者說表現了作者和老王之間的距離。從這個距離中,我們看到一個什么樣的作者呢?我們剛才從作者的角度讀老王;現在換一個角度,從老王的角度讀作者。作者是一個什么樣的“我”呢? 生:雖然說她對老王很同情,也幫過不少忙,但又保持了一種距離。 黃:為什么要保持距離?是什么原因呢? 生:她并不把自己看做老王的同類。 黃:她不把自己看做是老王的同類,說得很深刻。保持距離,肯定與那樣的時代有關,但主要原因還是心理上的不認同。想一想,為什么作者不把老王看做和自己

23、是同樣的人呢? 生:有文化人的優(yōu)越感。 黃:非常好。這種心理,的確是文化人的一種優(yōu)越感。通俗說,是文人的清高;說得重一點,是文化人的狹隘和自私??梢哉f,她對老王的同情是不徹底的,她的善良我們覺得也是有保留的。所以,當時的作者,楊絳,完全是以一種居高臨下的眼光來看老王的。讀現代散文,就是要讀出文章中的“我”來。這里,我們就讀出了楊絳文化上的優(yōu)越感、清高甚至矯情。但這并不是楊絳先生的個人缺點,而是文化人是知識分子共有的一種缺陷,是他們這個群體和老王們這個群體之間的天然距離。而楊絳先生在本文中敢于這樣解剖自己,表達自我的反思盡管這個反思遲到了幾年則顯得非常可貴,尤為值得我們尊敬。了解了這些,理解文章

24、最后一句話,就變得水到渠成。大家想想,如果說當年的楊絳是以一種居高臨下的眼光看老王,是保持著一種距離和老王交往,那么當她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當她愧怍于老王的時候,她是用什么樣的眼光來看老王的呢?生:仰視。黃:對,是一種仰視。她發(fā)現與老王相比,自己是自私的,自己的善良是不如老王那么純凈的。于是她說“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不幸者的愧怍”。可據有關資料顯示,這句話在初稿上是:“那是一個多吃多占的人對不幸者的愧怍?!贝蠹蚁胍幌耄@兩者有什么區(qū)別?作者為什么要把這個“多吃多占”改為“幸運”呢? 生:“多吃多占”有點貶義,改成“幸運”就沒有貶義了。 黃:這是一個區(qū)別。(一學生舉手)好。你說說 生:“多吃多占”的

25、意思比較狹隘,它只是指物質上的;改成“幸運”,內涵更廣了,不僅指物質上的還有精神上的,強調老王的不幸,不僅是物質上的不幸更是精神上的不幸。黃:非常好,理解得很透徹。其他同學有沒有不同理解? 生:有。我覺得還要廣一點。其實整個社會的人可以分為幸運的和不幸的,但作者認為自己與老王相比就是幸運的人。 黃:很有哲學意味。剛才第一位同學想到的是感情色彩的差異,這兩位同學強調的是內涵不同?!岸喑远嗾肌薄5拇_是局限于物質上的愧疚,主要是著眼于兩個人之間雞蛋換錢一類的交往。起初,或者說當時,“我”認為拿錢買老王的雞蛋是同情老王,幫助老王;后來發(fā)現,其實占便宜的不是老王,而是“我”。改成“幸運”的人,首先是概念

26、上更對應了,表達更嚴謹;同時,內涵也更豐富了。更重要的是,這種“愧疚”感主要是著眼于精神,而不是物質。它表現了作者寫作的思維過程,也表現了作者精神的反思過程。她對老王的高大,對老王善良品性的理解,都在不斷地提升。 最后,我們再討論一個問題:作者是不是真的是幸運的人? 生:不是。她也是不幸的。 黃:那么,她為什么又說自己是幸運的呢?生:是和老王相比。黃:是的。她是不幸的,但和老王相比,她太幸運了。她經濟還過得去,她還有錢先生。當寫下這篇文章的時候,作者認識到,在我們這個社會中,最不幸的是老王這樣一類人。可是要認識到這一點不容易。很多文化人,很多知識分子,往往喜歡夸大自己的不幸,以為自已是天下最不

27、幸的人。而老王這樣最不幸的人,卻在那樣的社會的最底層堅韌地生活著,并能堅守著做人的良知,是多么令人尊敬!大家知道那是什么樣的社會嗎?生:文化大革命。黃:大家對文化大革命,可能不太了解。人們一般都以為,文化大革命主要的罪過是對文化的踐踏,這固然不錯。但黃老師覺得,還有更可怕的一點,就是對人與人關系的傷害,是對善良人性的摧殘。可以說,那是一個人人自危的年代,夫妻互相出賣,師生互相攻擊,早上是朋友,晚上是敵人,賣友求榮,落井下石這樣的事,隨時都會發(fā)生。人與人的關系,幾乎到了最冷漠最冷酷的地步。課文中對這樣的社會背景和社會環(huán)境,也有所表現。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文中這樣的內容? 生:“過了十多天” 黃:對,

28、就是這一段。大家讀一讀,體會一下老李的答話。看能體會出什么樣的感情。 (學生讀句子。) 黃:什么樣的感情? 生:冷漠。 黃:而老王這樣不幸的人,卻能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堅守著善良,堅守著真誠,甚至堅守著對文化人的尊重,是多么難得和可貴!我想,我們站在這樣的立場,置身于那樣的背景,來讀老王,來讀楊絳,來讀老王這篇散文,或許更容易有準確的把握,也會有更豐富的收獲。 今天這節(jié)課,黃老師和大家學習這篇文章,就是要大家知道,該怎樣去讀現代散文,怎樣去讀寫人的散文,怎樣去讀懂散文中的“我”。好。下課! 教學反思:我教老王的幾個突破1由“讀老王”到“讀楊絳”。作為現代散文或者說作為寫人的現代散文,它的教學內容應該

29、重點關注什么呢?這就首先要把握現代散文的個性特點。要全面討論現代散文的特點是一個比較復雜的話題,簡單地說:現代散文,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個性化地抒寫作者的心靈和性靈,表達作者內心的個我;和小說相比,寫人的現代散文不能或者說主要不能關注作品中作者所寫的人物,而應該更多地關注藏在字里行間的那個“我”。可是,我們遺憾地看到,不少老師教學老王僅僅是著眼于老王或者主要著眼于老王,即使有時候也在關注“我”,但似乎總是把老王作為關注的重點,對“我”的解讀也只是為了解讀老王,我以為這樣把握文本是有問題的。在這次教學中,我更自覺地把教學的重心放在對“我”的解讀上;而對老王的解讀則是一個陪襯,通過老王和“我”的對比,

30、進而更為深入地理解“我”,理解作者。 2由“善良”“不幸”到“需求”“渴望”。 我們說學習老王的重點不應該是理解老王,而是理解作者楊絳。這絕不是說不需要解讀老王,但我們對老王的解讀卻不能僅僅著眼于他的善良和不幸,而要在解讀老王善良不幸的基礎上,更為深入地解讀他的內心需要。老王固然是善良的,作者通過幾件事寫出了他的善良。這是顯而易見的。但我們又不能只看到他的善良,而應該把這種善良放到特定的背景中,看到它更為深層的內涵。在那么多有知識或沒有知識的、有文化或者沒有文化的人變得冷漠的年代,為什么老王能夠堅守這樣的善良呢?為什么連作者這樣的人也很難做到那樣單純的善良而老王能夠做到呢?當然,這或許不是重點

31、。更為重要的是,老王固然是不幸的,但我們僅僅需要了解他的不幸嗎?我們不應該深入一點關注一下不幸的老王、善良的老王的精神需求是什么嗎?我們對于作者和老王之間的隔膜,對于老王送雞蛋和香油的真正目的,對于“我”后來的隗怍”,缺少應該有的深入理解,這都與我們對老王的內心需求缺少關注和理解有關??雌饋恚髡邔Υ怂坪鯖]有用很多筆墨去表現,其實只要我們用心品讀文本,并不難發(fā)現老王對溫暖親情的企求,而關于“家”的回答則最為明顯。 也許我的生活經歷,使我容易對老王有先人為主的解讀,讀到他的言行,我總很容易就想到我們村莊中那些近似老王一樣的人物(無論是老王那樣的年代還是今天這樣的年代)。我從他們的眼睛中很容易讀出

32、他們精神的孤獨和對親情的渴盼(無論是當年貧困的年代還是今天這樣富裕的年代)。我很肯定地說:老王是非常孤獨的,老王對親情有著強烈的渴求。所以他和作者在車上有著很投機的聊天,所以他才說那住了多年的地方并不是他的家,所以他才反復強調最后送雞蛋和香油不是為了換錢,甚至他說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 3由“同情”“不尊重”到“距離”“冷漠”。 大家都知道,解讀最后一句話是解讀老王全文的關鍵,而解讀“愧怍”的原因,又是解讀這句話的關鍵。那么作者為什么“愧怍”呢? 記得第一次聽一位老師教這篇課文,教學的思路是,先認識老王的善良,再認識老王的不幸,然后提問:對這些不幸的人我們應該怎么辦?學生回答:要同情,要關心,要幫助。再討論:“我”關心了嗎?結論是關心了但關心得還不夠,幫助了但幫助得還不多,所以“我”很“愧怍”。最后出示一組弱者的照片,號召同學們要關心弱者同情弱者幫助弱者?,F在這種解讀似乎已經少了,因為這顯然是有悖文本的。作者并非因為沒有同情沒有關心老王而“愧怍”。現在聽得多的說法是:“我”對老王只有居高臨下的同情和施與,而沒有平視的尊重和理解。這似乎是有深度的。但要討論這個問題,還是應該回到我們前面說過的問題:老王需要什么?老王最需要“平視的尊重”嗎?我想,這可能沒有真正理解老王。以我對老王一類人的理解,或者從文本看,老王似乎并不會奢望楊絳這樣有身份的文化人對自己進行“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