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壩州部分原生態(tài)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的歷史_第1頁
阿壩州部分原生態(tài)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的歷史_第2頁
阿壩州部分原生態(tài)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的歷史_第3頁
阿壩州部分原生態(tài)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的歷史_第4頁
阿壩州部分原生態(tài)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的歷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阿壩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歷史、現(xiàn)狀馬成富”一阿壩州的地理概況及其民族淵源阿壩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青藏高原東南緣。其北部與甘肅、青海省交界,面積8萬多平方公里,居民人口80多萬,主要由藏族、羌族、回族及其它少數(shù)民族構(gòu)成。阿壩州地形復雜,氣候多樣,平均海拔在三千米以上。根據(jù)地理和氣候、生產(chǎn)方式和族別及方言習俗的特點,本文將阿壩州地理和文化分為三大板塊,它們是:西北部為九曲黃河第一灣流經(jīng)的川西北大草原。這是古老游牧文化向岷江、大渡河上游農(nóng)耕文化過渡地區(qū),也是構(gòu)成我國五大牧區(qū)之一的安多牧區(qū),它包括了阿壩、紅原、若爾蓋、壤塘等縣。屬我國藏區(qū)三大方言之一的安多方言區(qū)(安多系安青崗山和多拉山以下廣袤草原的簡

2、稱,俗稱草地話)。藏族史齊樂明鏡載,“阿壩地區(qū)遠古即有藏人棲息唐貞觀十二年(公元638年),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率大軍攻占松州以西地區(qū),從西藏阿里等地移民到阿壩等地定居。”據(jù)說其中有相當部分來自果洛(今青海省果洛州。一千多年前阿里、玉樹、果洛、阿壩并無固定行政區(qū)域)。唐蕃和親后,這一帶藏兵和移民與本地土著人融合成為今天的安多牧民。他們以戶為單位,以尕爾康為住所(牛毛帳蓬),零星分散在茫茫草原上,各自牧放著牛、羊、馬匹。他們夏出冬歸,世世代代過著逐水作者簡介:馬成富,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文化局研究員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阿壩州西南部為“夏嘉爾木察瓦絨”(意為東方嘉爾木墨爾多山系四周的熱帶農(nóng)區(qū),簡稱嘉

3、爾木絨或嘉絨),它是雪域藏地四大農(nóng)區(qū)之一。其余三個農(nóng)區(qū)為:南部的羅察瓦絨、西部的魯貢布絨、北部的姜阿達絨。嘉絨地區(qū)山高谷深,但沿大渡河兩岸梯田層層,村寨密布,屬典型的農(nóng)業(yè)區(qū)域。嘉絨地區(qū)的藏人,據(jù)已故著名藏學家毛爾蓋桑木旦(曾于1951年獲得班智達最高學位,也是最后一位獲得者)考證,是唐蕃大戰(zhàn)時期,由藏王松贊干布從西藏帶來。他在塔博人族別問題中寫道:“從西藏四大家族之一的扎族招幕的大批士兵,由一個叫柯潘的軍官指揮,駐扎在大渡河一帶。后來這一族人叫色族。多墨宗教源流這本書中說:所謂扎族和色族是一個族。大渡河一帶叫做嘉墨察瓦絨。當藏王下達諭旨時抬頭寫的是:駐在嘉墨察瓦絨的柯潘,后簡稱為察柯,并變成了

4、這一帶居民的名稱?,F(xiàn)今四川嘉絨地方的百姓統(tǒng)稱為察柯。”我們從中看出,察柯就是嘉絨藏族的別稱。由此可見,嘉絨藏族源于松贊干布時代的西藏屯兵。另外嘉絨地區(qū)著名的卓斯甲土司(馬長壽先生考證,卓斯甲土司到20世紀30年代已傳至第56代,有一千多年歷史)即來自西藏。金川縣昌都寺活佛新嘉旦真保存的卓斯甲土司志等資料顯示,他們的姓名前要加一個“瓊”字。“瓊”藏語為大鵬鳥的意思。這一族人自稱系大鵬鳥的后代,據(jù)說因為他們是從西藏瓊部地區(qū),隨藏王松贊干布征戰(zhàn)至此。唐蕃和親后,這些藏兵與本地人融合成為今天的嘉絨藏族。嘉絨地區(qū)包括馬爾康縣、金川縣、小金縣、黑水縣及理縣部份地區(qū)。這里的藏族操嘉絨方言(毛爾蓋桑旦先生考證

5、嘉絨語中有相當一部分古藏語,是中國藏族方言中難度最大的一種)。東北部為中國最大的羌族聚居區(qū)。羌族,是中國民族大家庭中歷史悠久,分布廣、影響深的一個民族,在民族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三千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就已記載著羌人的活動。隨著歷史上大規(guī)模的遷徒及各民族間的相互交融,如今的羌族聚居地僅剩四川西北部的一些縣。其中阿壩州內(nèi)的汶川縣、理縣、茂縣分布最為集中,占羌族人口的2/3。阿壩州的羌族,據(jù)四川古代史載,系秦漢年間以及其后時期從河湟一帶遷來的羌人與當?shù)卦型林用袢诤隙?。羌族自稱“爾瑪”、“爾麥”或“日瑪”日麥”,自有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阿壩羌族分南北兩大方言。南部方言區(qū)有汶川縣的威州

6、鎮(zhèn)、綿池鎮(zhèn),理縣的薛城鎮(zhèn),通化鄉(xiāng),茂縣的沙壩鄉(xiāng)、鳳儀鎮(zhèn)、土門鄉(xiāng)、較場鄉(xiāng),松潘縣的小姓鄉(xiāng)。北部方言區(qū)有茂縣的赤不蘇鄉(xiāng)和黑水縣的部分地區(qū)。羌語中還有許多地方方言,有的山溝之間,村寨之間,語言都不盡相同。羌族無文字,其歷史文化傳承全靠“釋比”?!搬尡取保颊Z中又稱為“許”、“比”或“詩卓”,均指羌族部落和村寨中德高望重之人,或是宗教和日常事務中權(quán)力至高的人。許多釋比實際上就是村長、寨首。釋比閱歷較深、知識淵博,他們對天文、地理、歷算、氣象、季節(jié)有一定了解,并能夠指導本村本寨群眾根據(jù)自然規(guī)律,從事耕耘、放牧、狩獵、捕魚、修房造屋、婚喪嫁娶等事項。除此之外,他們還略通醫(yī)道、音樂、舞蹈以及幻術,從而又肩負

7、著護佑本村人畜平安、五谷豐登、愉悅歡慶以及驅(qū)魔祛邪的重任??傊甲迦粘I钪械姆椒矫婷娑茧x不開釋比,以至釋比成為了羌族的一種文化現(xiàn)象,所以羌族的文化核心即是釋比文化。阿壩州除了有藏族和羌族兩個主體民族外,還有回族。阿壩州自唐代以來,便有回族來此經(jīng)營百業(yè)。據(jù)唐會要載:唐肅宗至德二年(公元758年)至上元二年(761年)“回紇平息安史之亂有功,許其入貢,以馬易茶”。這里所說的“馬”即阿壩州若爾蓋的河曲馬,俗稱唐克馬,是我國三大名馬之一;“茶”,即川西北平原盛產(chǎn)的大葉茶。古時戰(zhàn)爭主要的工具便是馬,邊疆民族生活需要的即是茶,于是川西北高原成了歷代帝王屯兵、經(jīng)商的重要基地,其重鎮(zhèn)即今松潘(舊時稱松州)。

8、阿壩州大部分、青海果洛州和玉樹州以及甘肅甘南州大部分,都是唐代川邊茶馬道最大的商貿(mào)集散地。波斯人、阿拉伯人、回鶻商人都曾進入松州從事商貿(mào)活動,其中一部分人便長期留居此地。他們在此歷經(jīng)了各朝各代的征戰(zhàn),遷徙情況如下:元憲宗三年(1253年)農(nóng)歷八月,元憲宗蒙哥弟忽必烈采取“法不師古”的進軍路線,率十萬大軍南下,“師次臨洮”攻入川西北高原,以松州為大本營,分兵三路包圍四川隨軍征戰(zhàn)的色目人、回鶻人、東鄉(xiāng)人、撒拉人和其它回人進入松潘、阿壩、雜谷腦河谷、汶川、茂縣、壤塘等地成為“土生蕃客”。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平羌將軍丁玉平息松州南路叛亂后,并于松州至平武東路設關隘城堡,川甘青商道再度暢通武都天水

9、一帶回商經(jīng)南坪入松州地區(qū),內(nèi)地回商也沿松州東、南兩路,溯涪江、岷江入川西北各地人們稱這個時期進入川西北高原的回族為陜西回、青海回、隴東回、云南回等。乾隆時期征戰(zhàn)大小金川,動員了大半個中國的士兵,其中隨軍征戰(zhàn),屯墾也有回族。據(jù)家譜考證,這個時期以陜西渭南、三原地區(qū)回族居多,分布遠至丹巴、康定等地。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杜文秀領導的云南回民起義失敗,其家眷由部下馬五及其子馬正圖護送進入茂縣、松潘境內(nèi),隨行回族一部分定居茂縣。杜氏家庭定居松潘歸化關(現(xiàn)岷江鄉(xiāng)),馬五后人定居松潘縣城。清嘉慶至光緒若干年,青海、甘肅、陜西、云南以及四川內(nèi)地回民因戍邊、移民、逃避戰(zhàn)亂,到民國時期已大量進入阿壩、紅原、

10、若爾蓋、壤塘、黑水、馬爾康、大小金川及丹巴、康定等地。二阿壩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歷史和現(xiàn)狀千百年來,阿壩州各族人民在這塊美麗的土地上,創(chuàng)造了絢麗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化藝術。但由于地理環(huán)境、生產(chǎn)方式、方言語音、生活習俗、宗教信仰的差異,這些民間藝術覆蓋著層層面紗,鮮為人知。20世紀80年代初,黨和國家為了搶救、繼承、發(fā)展和宏揚民族民間文化藝術遺產(chǎn),在全國范圍內(nèi)開展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的收集、發(fā)掘、整理、編輯工作。近年來州委、州政府又提出了旅游富州和文化揚州的戰(zhàn)略決策,加快了文化資源的調(diào)查,終于揭開了阿壩州民間文化藝術的面紗。(一)阿壩州藏族文化藝術源頭“苯波教”“苯波教”首先傳入嘉絨地區(qū),最后傳至安多牧區(qū)

11、。嘉絨地區(qū)的苯波教傳人大約是公元2世紀,即土蕃第九位贊普布德貢甲時代(大約在東漢順帝時期)。據(jù)美言寶論記載:嘉絨地區(qū)的苯波教徒吉爾多美,在今甘孜州丹巴縣和阿壩州小金、金川接壤處墨爾多山西面的巖石下面,掘出過漢族譯師勒當芒波秘藏的苯波教經(jīng)典35部(勒當芒波是苯教始祖六大嗣系之一)。這就是說,早在公元2世紀以前,苯波教就已在嘉絨地區(qū)流傳,并順著大、小金川河上游地區(qū)傳入馬爾康、壤塘、阿壩等地。另一條線路則是從青海傳入若爾蓋和松潘一帶安多方言區(qū)。當時整個阿壩藏區(qū)同西藏一樣,盛行苯波教,是為苯波教的中弘期。吉爾多美掘出秘藏經(jīng)書是在公元7世紀末和8世紀初。公元8世紀藏王赤松德贊時期,藏傳佛教傳入西藏后,阿

12、壩地區(qū)一度是藏區(qū)苯波教大本營。苯波教認為萬物有靈,崇拜天地、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鳥禽魚獸等,重祭祀,崇尚巫術。凡有活動必須占卜吉兇、祈福禳災、驅(qū)役鬼神。苯波教認為山神能保佑周邊人畜平安,因而在村寨、牧場周邊,較為突出的山頂上都設有祭祀場所。每年一定時候,附近村寨的男士們從四面八方來此點燃柏樹、艾葉,用薰煙的形式驅(qū)邪和祈求平安,并插上用以避邪的木制刀劍、掛上羊毛繩,這種祭祀場所稱為“納則”,蒙古語稱為“敖包”,熏煙稱“煨?!?。(二)木茸表演和格薩爾說唱隨著祭祀活動的不斷豐富,又派生出了“土地神”(專管五谷的神)和“年神”。土地神是一種在山谷、河壩游蕩,在石縫、森林中安家,無處不在的神。年神在天上

13、為白,地上為黑。土地神和山神都從善,保佑一方人畜平安。年神在這多山多水的嘉絨地區(qū),則會降災,因而十分兇惡。年神同時也指年關時節(jié)的神。它與張德寶的中國風俗圖像說中演繹的“年獸”相同。嘉絨地區(qū)每年農(nóng)歷十一月十三日,都要祭祀“年神”(根據(jù)考查認為就是今天的“斯格仁真”活動)。人們在這時要表演木茸(野牛舞)。牛在嘉絨藏人的生活中十分重要。他們的衣著、蓋鋪離不開牛的皮毛,肉類脂肪離不開牛,耕地馱載全靠牛。因此,牛就成了藏族先民信仰和崇拜的圖騰。木茸表演時,人們先在草壩或曬場正中懸掛一幅巨大的繪有墨爾多神山的唐卡景幕。開戲前,先由祭師或德高望重的老人點燃柏樹枝撒上青稞麥子或糌粑,煨桑(意為焚香凈場,驅(qū)除邪

14、魔之意)。如有苯教僧人,還要念一段消災經(jīng),待這些祭祀儀式完后,方始表演。木茸表演結(jié)束后,緊接著表演阿尼格爾冬。這是格薩爾在嘉絨民間的尊稱。相傳雍忠苯教時期(約1800年),嘉絨地區(qū)妖魔橫行,人民生活水深火熱,上天派“阿尼格爾冬”下凡消滅惡魔,解救人民。人們因此每年農(nóng)歷元月十六日這天就舉行紀念大會。由此可見,藏族史詩格薩爾產(chǎn)生于苯教盛行時期。格薩爾史詩集軍事、政治、經(jīng)濟、宗教、地理、風俗、文化于一體,是一部名符其實的藏民族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我們從已出版的格薩爾分部本中,可以看出它主要流傳于牧區(qū)(安多草原)。格薩爾活動的范圍主要在黃河上游(從源頭到黃河第一灣)。著名的花嶺誕生之部中就有一段格薩爾

15、唱詞:“一條黃河三道灣首灣的土地嶺國占第二、第三灣兩道那是霍爾國大荒灘”。另外我們還可以從果洛幾大部落中看到,他們中有許多人屬于“郎氏家族”,他們自稱是嶺國后裔,若爾蓋歷史上最大的部落之一“嫩洼部落”也相傳是“格薩爾嶺國”的后裔,因為藏文字“嶺”、“郎”、“嫩”是同一個字同一個意思。格薩爾的表演形式主要是說唱。在藏區(qū),幾乎每個村寨、牧場,都有說唱格薩爾的藝人,他們中分業(yè)余和專職說唱藝人。業(yè)余說唱者一般是即興演唱,或?qū)W唱,無儀式,無程式;專職藝人則不然,他們中有的手拿一張白紙,兩眼直視紙面進行演唱,無論時間多長,雙眼始終不離紙面,嚴然一副照本說唱的姿態(tài)。有的藝人手拿一面鏡子,對鏡說唱,還有的藝人

16、渾身顫抖不止,待平靜后方始演唱。這些形式就是民間所說的“發(fā)神”。據(jù)說待“格薩爾”的神靈附體后,白紙上就會出現(xiàn)你所需的唱詞,鏡子里就會出現(xiàn)“格薩爾”縱馬馳騁疆場的情景,當然這些都是傳奇神話。但這些藝人不懂藏文文字,卻可以連續(xù)不斷地演唱成千上萬詩行的曲目,而且語言邏輯嚴謹,無需整理便是一部上乘的曲本,也確實令人稱奇。民間藝人是格薩爾史詩最直接、最偉大的創(chuàng)造者、繼承者和傳播者。目前,格薩爾說唱藝人在我州已不多見,有的已去世,有的年事已高,已出現(xiàn)后繼無人的現(xiàn)象,極待搶救,繼承和弘揚。(三)喇嘛嘛呢曲種隨著藏傳佛教的傳入,阿壩出現(xiàn)了另一種說唱形式喇嘛嘛呢曲種。喇嘛嘛呢(“喇嘛”意為“上師”,此處泛指藏傳

17、佛教的僧人。“嘛呢”則是六字真言“奄嘛呢叭咪牟”之簡稱)即“藏傳佛教僧人說唱佛經(jīng)故事”。藏漢大辭典稱說唱喇嘛嘛呢者為“喇嘛嘛呢巴”。該條釋文云:“評話喇嘛”。舊時,他們在通衢懸掛卷軸畫像,為路人講說因果故事的男女瑜伽行者。由此可知,“喇嘛嘛呢”乃是與漢族地區(qū)說唱變文極相類似的一種藏族民間說唱藝術。喇嘛嘛呢最初只是作為藏傳佛教的一種宗教儀式,在寺院中普遍流行。其時寺院講經(jīng)常常要由一位喇嘛(上師)手執(zhí)一根吉祥棍,指點著繪有佛經(jīng)故事的“唐卡”畫卷,向大殿內(nèi)參與佛事儀式的所有在座僧眾講唱畫上的故事。有時候,也由一位喇嘛來領唱,眾僧相合。到后來,一般的僧人也開始擔任講唱(或領唱)。這些僧人雖然還沒有取得

18、“喇嘛”名位,但他們的說唱仍然被人們按照傳統(tǒng)習慣稱之為喇嘛嘛呢。后來,一些喇嘛以說唱嘛呢為化緣、謀生手段。他們作為托缽僧、苦行僧把寺院的這種說唱形式帶到了民間,又造就出一些職業(yè)性藝人。這些僧、俗說唱者出入于市井、街頭,將唐卡就近懸掛于壁、柱、樹、欄之上,然后席地而坐,手執(zhí)一根長二尺許的細木棍(吉祥棍),指點著唐卡畫面,向圍觀聽眾或路人逐一唱出畫面上的人物及故事情節(jié)。由于喇嘛嘛呢采用的是以唐卡為道具、以畫上所繪人物和故事為內(nèi)容的說唱藝術形式,所以,民間也稱之為“仲唐”或“仲唐諧”,意即說唱唐卡故事。喇嘛嘛呢在寺院中至今仍然說唱佛經(jīng)故事,而民間的情況則有所不同。例如,操安多方言的牧業(yè)縣所有說唱內(nèi)容

19、全部都是格薩爾的傳奇故事。20世紀30年代,阿壩縣麥爾瑪有一位民間說唱大師切塔(1983年去世),他有一幅羊皮掛圖,上面彩繪著格薩爾及手下30員大將的肖像。他每次演唱前,都要將掛圖掛在房屋或帳篷上,然后焚香祈禱,待格薩爾神靈附體后方始講唱。他手拿吉祥棍,指圖逐一講唱,每員大將都是一個故事。有時要講幾天幾夜。這就充分說明了這種曲藝表演形式已被民間所用。喇嘛嘛呢最初由僧人說唱,其唱腔曲調(diào)系寺院的誦經(jīng)曲調(diào),旋律似吟似唱,起伏變化不大。民間說唱的喇嘛嘛呢(目前所收的曲目或唱段均為格薩爾的唐卡故事),其唱腔的曲調(diào)均來自格薩爾專用唱腔,僅略有變化;曲調(diào)的風格也與格薩爾唱腔相似,但更趨于口語化。(四)嘛呢查

20、柯曲種在藏區(qū)源于寺院的說唱形式還有嘛呢查柯曲種。嘛呢查柯,意為“五彩轉(zhuǎn)經(jīng)輪”,又稱為嘛呢龔柯、查果等,均指轉(zhuǎn)經(jīng)輪,是阿壩州藏族民間說唱藝人模擬藏傳佛教寺院中僧侶轉(zhuǎn)經(jīng)持誦的佛事行為,而在民間衍成的一種說唱藝術形式。藏族人民歷來篤信佛教,大凡成年信徒,盡皆隨身懷揣一小轉(zhuǎn)經(jīng)輪,稍有閑暇,即取出搖而誦之。一些流浪漂泊者,為謀生計,仿效游走四方的苦行僧人,也手搖轉(zhuǎn)經(jīng)輪,用誦經(jīng)曲調(diào)到處說唱佛法故事。后來,有人又仿照轉(zhuǎn)經(jīng)輪的形狀,制成碩大而華麗的龔柯,或三、五成行,或獨往獨來于市井、集鎮(zhèn),當街而坐,扶搖誦唱,以龔柯招引行人,借助宗教之力,感發(fā)信徒們的惻隱之心,以期獲得聽眾的惠施恩舍。嘛呢龔柯說唱之風流行民間

21、之后,一些職業(yè)的說唱藝人,也漸采用這一形式,并有所發(fā)展。嘛呢龔柯藝人主要在牧區(qū)活動,地域時常更換,有很大的流動性。由于這種緣故,盡管嘛呢龔柯的流布范圍比較廣泛,但其流布密度卻相對地比較小,它主要分布于操安多方言的阿壩、紅原、若爾蓋、壤塘等牧區(qū)縣,其余地區(qū)較小。演唱嘛呢龔柯通常無伴奏,但必須使用道具。作為道具的龔柯,高約1.2-1.5米不等,分上、下兩部分。上部分是轉(zhuǎn)筒,高約30厘米,呈圓柱狀,表面為皮質(zhì),以金、銀等金屬扁環(huán)為邊箍;筒內(nèi)為緊裹的經(jīng)卷;筒身之上有筒頂,高約10厘米,呈塔尖狀,與筒身相銜接旋動自如,底端圍系若干絲墜,每根絲墜綴滿各色珠寶及飾件,將筒身全部遮罩。下部分是一傘狀百褶裙帷,

22、其質(zhì)或絲或棉,長50厘米,通身也綴滿珠寶飾件諸物。有一枚重約150克許的銅質(zhì)小碗鈴,懸于裙帷里側(cè)。一圓木棍軸插入初帷,直貫轉(zhuǎn)經(jīng)筒頂?shù)锥酥矢C,木棍軸長1.1-1.4米不等。手扶木軸緩緩搖動轉(zhuǎn)經(jīng)輪,傘狀裙帷因其內(nèi)側(cè)所系的小碗鈴的離心作用,徐徐向外張開,按順時針方向呈波浪狀旋轉(zhuǎn),各色珠寶、飾件亦隨之叮當作響。須臾之間,整個龔柯在陽光下熠熠耀眼,斑斕絢麗,呈現(xiàn)出一派珠光寶氣。嘛呢龔柯系單人坐唱。藝人席地而坐,將龔柯立于地面,或立于腹股之間,邊搖邊唱。而今,也有二、三人合說并伴之以樂器者,一人手持經(jīng)卷或詞文抄本,居中而坐,另一人則搖龔柯,與之唱和,再有一人,或手搖平常所用的小轉(zhuǎn)經(jīng)輪,伴而唱之,或?qū)⒇还?/p>

23、、銅鈴、馬鑼之類的敲擊樂器逐一輪番交替演奏,并口唱詞文經(jīng)相伴和。若二、三人合說,也有分角色之情形。但多人說唱嘛呢龔柯的現(xiàn)象畢竟少見。嘛呢龔柯內(nèi)容多為佛經(jīng)中的地獄變相等故事,以宣揚生死輪回、因果報應、勸人行善、多積功德為主要內(nèi)容。目前,阿壩州民間說唱嘛呢龔柯的現(xiàn)象正在逐日減少。即使一般縣城、集鎮(zhèn)等人口較為密集,經(jīng)濟、文化相對發(fā)達的交流中心,嘛呢龔柯藝人雖則時或有之,但也三兩日之后即移徙他處,久不復見,至于其他偏僻區(qū)鄉(xiāng),更是難得一見。(五)百汪曲種阿壩還有一種近500年歷史的唯一用弦樂器伴奏的表演形式百汪曲種。百汪是藏文字音譯弦樂器,安多方言稱這種樂器為“嗚央”,而以這種樂器進行表演的藝術形式稱之

24、為“嗚央曲種”。百汪是藏族牧民自制的弦樂器,漢語稱其為牛角琴。它的音筒用野牛角或牦牛角截成,頭大尾小成彎形,筒面鞔上牛肚子表皮或大魚皮,因而發(fā)音高亢;琴桿和弦軸用雜木削制;弓桿用竹或木(樹枝、藤條等),弓毛用馬尾;弦用牛背筋或牛尾搓絞而成(近代也有絲質(zhì)或金屬弦線者)。全長約50公分。關于百汪的制作,在民間藝人中有一首傳唱頗廣的百汪歌。這首歌過去老幼皆熟,歌詞巧妙地介紹了百汪的構(gòu)造及其社會功能,大意是:牛角胡啊,牛角胡你與我無所不要你要野牛犄角又要老馬尾巴最后還要老樹的眼淚(松香)我要的是衣帽鞋襪酥油奶渣馬茶和糌粑這首唱詞說出了百汪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百汪藝人從事的是什么職業(yè),由此不難想象當時藝

25、人的社會地位是何等低下。過去,他們的名字前面往往要被人冠以“學布達”一類帶有侮辱性的綽號(學布達意為“靠獵食土狗為生的人”。土狗即旱獺,藏族傳統(tǒng)觀念上對獵食旱獺者頗為不齒,視之為最下等之人)。百汪是藏族牧民千百年來智慧的結(jié)晶,它與其它兄弟民族的樂器一樣,具有悠久的歷史。根據(jù)安多草原與外來民族交往的情況來看,百汪源于蒙古部落,史載15世紀末河套蒙古族酋長亦不刺、土默特部之俺達汗等,相繼攻入青海及安多牧區(qū)。此后固始汗驅(qū)其部眾,攻取康藏,蒙古族勢力占據(jù)整個藏區(qū)近兩個世紀。在藏蒙兩族文化的交融中,藝人依據(jù)馬頭琴的形式,就地取材,制成了百汪。有了百汪后,民間藝人為了招徠觀眾,便自制一串小木偶人配合百汪表

26、演,他們將樺樹削制成一個個長約15分公的小偶人,小偶人頭身連在一起,上肢用藤條或鐵絲從肩頭穿過,故無手;下腳是兩片木片削成的,用牛筋穿在小偶人腰部以示腿足。小偶人共有5個,均被涂抹得五顏六色,并畫有眼、嘴、耳、鼻,兩男兩女,其中第五個是喇嘛裝扮。5個小偶人被穿在直徑15公分的藤條或鐵絲上成圓形,圓圈用三根細牛繩拴住以呈平衡,然后匯總于一根細牛皮繩上。這根繩從牛角琴桿頂端的一個小洞中穿過,套在琴桿頂端。百汪藝人在表演時,將牛角胡橫在腰間,邊拉邊唱,隨著歌聲,牛角琴上下起伏,系在琴端的繩索帶動地上的小偶人發(fā)出有節(jié)奏的啪啪聲,猶如一組翩翩起舞的鍋莊隊。表演中,藝人熟練的將小偶人中的兩男兩女調(diào)動得如下

27、跪狀,而頭戴雞冠帽的喇嘛卻呈站立狀,這時藝人立即停止了歌聲和動作,口中高喊著:“快來看啊快來瞧,我的鍋莊隊祝高僧喇嘛,扎西德勒(吉祥如意)”。藝人的表演往往吸引一大群人的觀賞,他們中猶以來此交換皮毛的牧人為最,藝人恰到好處的表演,往往會得到虔誠的佛教徒及牧民們慷慨的施舍??上?,目前整個安多地區(qū)能制作和演唱百汪的,僅剩紅原縣麥洼部落的仁青老人了,目前已是78歲高齡?,F(xiàn)在他已作為民間藝人進入了當?shù)毓芾聿块T名冊。(六)白馬藏族古老的民間藝術宙偶白馬藏人一直保留著跳“宙偶”的習俗,白馬藏人對面具舞,老熊舞跳曹蓋、曹目等稱之為“宙偶”,屬典型的儺舞,該舞源于古代苯波教的“百獸舞”。松贊干布早期,苯教盛行

28、。川西苯教調(diào)查報告載:“松贊干布東征時,派出的軍隊中,有苯教巫師隨軍,每千戶有個大的苯教巫師,稱之謂拉布波,每一個戰(zhàn)斗小組有一個小巫師,稱拉巴?!北浇檀髱熉时考漓霑r,頭戴百獸面具。到民主改革時期,這些面具還剩下三十幾個,如今僅剩下十二個。故人們稱之為十二相舞,其實是獅、虎、豹、龍、牛、琢、鳳、祭、大鬼、小鬼、丑莫(地母)等十二種面具,而不是十二生肖。白馬藏人在跳百獸舞的頭一天即正月初六,要跳一種頭戴面具的“朝蓋”舞,即老熊舞。傳說白馬藏人是“奪納”(黑熊)和“奪嘎”(白熊)結(jié)合的后裔。妖魔鬼怪懼怕熊神,故跳神者化裝熊神,可以制服一切鬼怪。表演時由一個表演者頭戴黑熊頭(去骨作成的標本),手拿木

29、棍和木制刀矛,隨著鑼鼓聲跳躍前行。近代,隨著熊貓一詞的出現(xiàn)“奪嘎舞”(白熊舞)變成了熊貓舞。此舞結(jié)束后,正月初七跳“百獸舞”。跳百獸舞時,先豎立一桿山神的旗幡,上面繪有一赤身露體,肩披虎皮,右手揮石斧,左手捧護裸體嬰兒的部落保護神形象,幾十位頭戴面具的演員跟隨一位巫師,沿反時針方向逆圈而跳,形體動作主要表現(xiàn)在手腳的變化上。舞為兩大段,每大段又分10至15個小段,每小段前都有些套子動作。第二大段中表現(xiàn)參加獻祭的動物在犧牲前的恐懼。整個舞蹈中有4段是模仿動物的舞姿,如鳳舞、猴舞、小鬼舞(模仿山羊動作)等。宙偶舞無歌無曲,主要以打擊樂為伴奏,樂器以鼓鈸為主。(七)羌族說唱釋比史詩釋比史詩這一稱謂已于

30、2004年底被文化部采用,并例為“四川省民間文化保護名錄”之一。羌族釋比史詩說唱的內(nèi)容包含天地形成、羌民族的起源等等,如羌族釋比創(chuàng)世紀實史詩中,許多是反映羌人是從什么地方,又是什么原因來到川西北高原的,我們從史詩的一段唱詞中可以看出羌族源于何地,史詩唱道:“很久很久以前/大地一片莽原牛群羊群灑滿地羌族生活樂無邊。”從歌詞中,不難看出,它就是史書記載的生活在西北大草原的一支游牧民族。什么原因迫使他們背井離鄉(xiāng)呢?史詩唱道:“無情的天災和戰(zhàn)火羌人從此失家園羌人聚眾朝西走尋找幸福的源泉?!笔翘鞛摹⑷说満蛻?zhàn)爭迫使羌人離開家鄉(xiāng),他們聚集部落向西遷徙,去尋找新的家園,一路上他們歷盡千難和各種征戰(zhàn)。“羌人部落

31、有九個部落首領是九兄弟魔兵沖散各逃生戰(zhàn)火翻滾來拼殺各自奔波找前程阿爸百構(gòu)是大哥率眾奔向補尕山。”近年考證,補尕山是青海省久治縣與四川阿壩州阿壩縣交界的著名圣山“嚴波葉則”山。百構(gòu)部落從此便散居于阿壩州境內(nèi)。據(jù)傳阿爸百構(gòu)也生有九子,大兒子渴巴住格淄(今茂縣)、二兒子昔查住熱茲(今松潘)、三兒子仇門住夸渣(今汶川縣)、四兒子仇主住波洗(今理縣薛城)、五兒子木勒住茲巴(今黑水縣)、六兒子日格住喀書(今汶川縣綿池鎮(zhèn))、七兒子古依住尾尼(今娘子嶺)、八兒子娃則住羅和(今灌縣)、九兒子爾國住巨大(今北川縣),至此,羌人部落遍布岷江上游一帶地區(qū)。釋比在說唱史詩時,通常在神樹林,議話坪或村寨中人們經(jīng)常聚會的場

32、所。這些地方原本就有著祭祀神壇(用白石壘成的塔形石堆,塔中部設有爐孔,以備煙祭使用,塔頂供有一巨大百色石英石,代表山神或天神)。釋比說唱史詩前先要換上干凈整潔的衣衫,其帽子奇特(用一整張金絲猴皮縫制而成,其帽無檐,下圓口,上扁頂,帽頂呈“山”字形,上有三個凸峰,左峰代表日月,中峰代表天,右峰代表地)。釋比還要在神壇前擺上法印、符板、響盤、法鈴、香柱、白羊毛團、羊皮鼓、神杖等。待釋比焚香祭煙后,呼喚各路神靈齊聚一身,然后開始說唱。羌族釋比史詩說唱形式為單檔說唱和坐唱,形體動作多以手并輔之以面部表情。釋比史詩的曲本結(jié)構(gòu)以韻文為主,句式結(jié)構(gòu)多為六、七、八字句式。目前羌族釋比史詩說唱已后繼無人,亟待搶救。(八)松潘回族花燈阿壩州的回族也有著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藝術,松潘回族花燈便是其中一顆閃光的明珠。松潘花燈的來源眾說紛紜,有說是源于明洪武十二年,由平西大將軍丁玉率回民兵將從陜西渭南帶來;有說是源自相鄰地區(qū)的川北花燈;另一種說法是: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做壽,要“破萬壽”,就是要選與長壽相關聯(lián)的地方諸候前往賀壽。這幾個與壽字相關的地方是“松、鶴、遐、齡”,松州恰好屬第一個字,于是松州總政陳金敖組織回民青年排練花燈舞,進京賀壽。松潘花燈又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