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音和鳴(一)第2課時 教案_第1頁
八音和鳴(一)第2課時 教案_第2頁
八音和鳴(一)第2課時 教案_第3頁
八音和鳴(一)第2課時 教案_第4頁
八音和鳴(一)第2課時 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1/11七年級上冊 音 樂 第三單元八音和鳴(一)第課時威風鑼鼓浮山三中:楊茭茭03年9月13日威風鑼鼓教學設計【課題名稱】:湖南文藝出版社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 八音和鳴(一)第2課時威風鑼鼓【課 型】:活動課【授課年級】:七年級【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了解鑼鼓經及臨汾威風鑼鼓的悠久歷史,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懂得繼承和弘揚民族文化的意義; 2、能積極探索樂器的發(fā)聲原理,并愿意與他人合作合奏、創(chuàng)造;3、感受、體驗鑼鼓樂,使學生樂于學習和了解本地區(qū)民族音樂。二、過程與方法: 1、啟發(fā)學生積極感受、體驗鼓、鈸、鑼樂器的魅力,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獨特見解;、學生在了解鼓、鈸、鑼樂

2、器及發(fā)聲原理的基礎上積極動手、動腦演奏樂器并用聲勢動作表現鑼鼓。 3、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能積極參與、合作表演鑼鼓樂。三、知識與技能:1、通過聽、唱、奏、創(chuàng)等綜合性音樂活動,讓同學們在自由探索中學習鼓、鈸、鑼的節(jié)奏打法。并根據其音色特點及合奏的規(guī)律特點進行創(chuàng)編。2、掌握本土鑼鼓樂威風鑼鼓的主奏樂器鼓、鈸、鑼的發(fā)聲原理,通過合作演奏樂器并用聲勢動作表現,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合作意識; 3、能積極參與威風鑼鼓樂的表演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表現力?!局?點】學習鼓、鈸、鑼的節(jié)奏打法,并通過唱、奏學習打擊樂器的合奏,體驗其風格特點.【難 點】與他人合作演奏并為樂曲設計簡單的打擊樂伴奏?!窘虒W準備】多媒體、自制

3、課件、若干鼓鈸鑼、課本等?!窘虒W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播放臨汾新民歌威風鑼鼓學生踏著音樂走進教室。一、組織教學二、教授新課(一)、導入課題1、師:同學們,我們剛才課間聽到的這首歌曲,大家覺得是表現什么的呢? 生:威風鑼鼓 師:對!同學們,非常棒!這首歌曲表現的是威風鑼鼓的歡快熱鬧的場面,它的名字正是威風鑼鼓.這是由浮克作詞,車行作曲的一首臨汾新民歌。體現了我們臨汾本土的文化威風鑼鼓的魅力!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有沒有見過鑼鼓形式的表演呢? 生:見過! 師:在什么時候見過? 生:元宵節(jié)鬧元宵、開業(yè)慶典 師:對!大家說的都非常好,聲音也很洪亮!鑼鼓在歡慶節(jié)日的文藝演出,如開業(yè)慶典、元宵節(jié)等等,都是用來表達

4、人們幸福生活的一種方式。那么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大顯身手一起來打威風鑼鼓。 -展示課題。(二)、溫故互查我們在上節(jié)課中講過我國的民族樂器分為四大類?生:吹管樂器、彈撥樂器、拉弦樂器、打擊樂器。師:其中打擊樂器屬于節(jié)奏樂器,在整個民樂合奏當中起著靈魂作用。我們今天重點來學習民族打擊樂中的鼓、鈸、鑼三種樂器。(三)、自主學習(學生講解,小展示)1、“鼓 = GB3 MRGEFRAT 鼓是最古老的樂器之一,它的種類有很多。比如:大鼓、堂鼓、板鼓、排鼓、腰鼓等。 =2 GERFOR 演奏方法:單錘擊和雙錘擊。 3 *G3 MEGEFORMAT 音色:從鼓心到鼓邊可發(fā)出不同的音色。鼓心的聲音低沉、鼓邊則很高

5、。常用于民樂合奏、戲曲伴奏中。 = * GB3 ERGEFRMT 打一打(聽老師打,聆聽、模仿打擊節(jié)奏 展示課件) /4 0 | 0 0 、“鈸” 鈸:讀b或 = * G3* MRGFORM鈸是銅質圓形的打擊樂器,兩個圓銅片,中心鼓起成半球形,正中有孔,可以穿綢條等用以持握,兩片相擊作聲。 =2 GB MERFORMA 演奏時雙手各持一面互擊,如:上下相擊、左右相擊都是它的基本演奏方法。小鈸的聲音清脆明亮。常用于地方戲曲、民樂合奏中,表現歡快、熱鬧的場面. = 3 * GBERGEORMAT打一打:2/4 O |2/4 O O 提問:為什么會有兩種節(jié)奏?設計意圖:為樂器的合奏做鋪墊生:配合起來

6、好聽、音響豐富,能充分表現熱鬧的場面。師:從以上簡單的節(jié)奏練習我們可以看出鼓和鈸雖然是打擊樂器,沒有音高,但它們同樣可以烘托氣氛。3、“鑼” = 1 MERGEFRMA鑼的組成:由鑼體、鑼架(鑼繩)、鑼棰三部分組成. GB RGEFORAT 種類:大鑼、小鑼、云鑼. 3 GB3 MERGEFRMT 音色:大鑼發(fā)音寬宏,深沉而雄厚,音色柔和,余音比較長;小鑼發(fā)音清脆明亮。 = 4 GB3 MERGEFORT打一打:小鑼 | 0 大鑼 - 0 0 (四)、合作學習【問題探究】什么是“鑼鼓經”? 所謂鑼鼓經是指京劇打擊樂各種不同型式打法的通稱,也稱為鑼經,主要是用鼓、板、大鑼、小鑼、鐃鈸、堂鼓等打擊

7、樂的聲音組合成各種不同的節(jié)奏,以烘托舞臺上肅穆、悠閑、抒情、緊張、激烈、驚惶的不同的情緒及氣氛。 鑼鼓經,其中之一威風鑼鼓是流行在霍州、洪洞、浮山、臨汾一帶的民間廣場藝術.相傳,公元19年,李世民在霍州大戰(zhàn)劉武周部,擊鼓迎戰(zhàn),鳴鑼收兵,進退有序,取得了勝利,于是流傳下威風鑼鼓.這種鑼鼓的特色就是“威風。從鑼鼓的配置打法,演奏隊的組織、表演、著裝,都在展示威風。朗讀“鑼鼓經”。教師帶領學生有韻味地朗讀“鑼鼓經”,充分感受它的韻律美。比如:“倉是全體樂器齊奏,把“倉”加強力度,而同處節(jié)拍重音的“臺只有鼓和小鑼發(fā)聲,就減弱力度。如此讀來,力度差別很大,就會比較有色彩了.掌握了讀鑼鼓經的韻律美,擊打的

8、時候,自然就會有感覺了.(念)倉-|倉 才倉倉才臺 才倉才臺 才 倉才乙才| 倉 0 、單聲部奏法 是指一個人獨立演奏一條鼓譜.不同的聲勢動作,對應“倉、才、臺、乙、冬”等不同的鑼鼓音效.比如:“倉對應“雙手拍擊大腿兩側” 4、多聲部奏法指多人合作,分樂器聲部,合奏一條鼓譜。不同的樂器,對應不同的聲勢動作。比如:擊打“大鑼”用“雙手拍擊大腿兩側”的聲勢動作模仿;敲“小鑼”用“右手指擊左手掌”的聲勢動作模仿 5、單聲部奏法加旋律演奏。(出示曲譜) 視唱旋律找出節(jié)奏規(guī)律學生齊奏1=G 24 6 | 5 63| 5。 6 5 6 5653 56 5653|(念)倉 | 倉 才 倉 倉 才 |臺 才

9、5 6 5653 65 563|5653 5653 5 5 (念)倉 才 |臺 才 | 倉才 乙才倉 0 0 0 6、多聲部奏法加旋律演奏.(出示曲譜) 1G 2/4 5 6 56 53|5. 6 | 56 5653 5 6 5653|(念)倉 倉 才 倉 - |倉 才 |臺 才 | 鼓 0 | | |小鑼 | | 鈸 | | | 0 大鑼 0 0 0 | 5 6 5653 55 5| 53 563| 5 (念)倉 才 臺 才 | 倉才乙才 倉 0 0 0 鼓 0 0 小鑼 0| 0 |0 鈸 | 0 | 0| 0 0 0大鑼 0 0 0 0 | 0 0教師講解難點 鼓 講解四二拍的基本節(jié)奏

10、A、前強后弱 強弱關系 B 、節(jié)奏感要強 C、練習要準確 鈸 講前休止節(jié)奏 、O練習要準確 B、歌曲情緒 學生四人小組合作練習(一人鼓,一人鈸,一人小鑼,一人大鑼;兩人唱旋律,兩人念鑼鼓經)注:也可以自己創(chuàng)編節(jié)奏型。學生討論、練習自己創(chuàng)編(教師走進學生給予指導) = 4 GB3 MRGFORMAT 學生展示創(chuàng)編成果或演奏書上譜例(大展示) =5 * GB3 ERGOMA 教師與學生給予評價(五)、自我檢測1、必做題,連線譜 字 聲 勢 動 作 打擊 樂 器 倉 手掌平開合擊 大鑼單擊或鼓、小鑼、鈸同擊 才 雙手拍擊大腿外側 鈸單擊或與鼓、小鑼同擊 臺 雙手握拳平放 小鑼單擊或與鼓同擊 乙 右手指拍擊左手掌 休 止、選做題在課余收集民間的鑼鼓經,進一步了解威風鑼鼓,并與同學交流。三、拓展延伸 水鼓表演四、結束部分1、小結師:這節(jié)課我們簡單學習了鼓、鈸、鑼這幾件打擊樂器,感受到它們的節(jié)奏規(guī)律以及對樂曲情緒、氣氛的演奏起著很大的作用.這就說明民族打擊樂有著豐富的表現力.如今的民族樂器已走向世界舞臺,成為中國人的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