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文學(前221-220年)_第1頁
秦漢文學(前221-220年)_第2頁
秦漢文學(前221-220年)_第3頁
秦漢文學(前221-220年)_第4頁
秦漢文學(前221-220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必讀書目秦漢文學(前221-220年)1

緒論第一章秦及西漢散文第二章漢賦第三章司馬遷及《史記》第四章漢樂府民歌第五章《漢書》及東漢散文第六章東漢文人詩秦漢文學(前221-220年)2第一節(jié)漢代作家群體生成的背景、社會條件一、解讀文學典籍的時尚二、獻納辭賦的風氣三、文化機構(gòu)(樂府、東觀、鴻都門學)的設(shè)立四、游學、游宦風氣的興盛緒論

3內(nèi)容包括宇宙、總攬?zhí)烊?、貫通古今的藝術(shù)追求立功揚名的價值取向和圣主賢臣的理想對機遇和命運的感慨藝術(shù)特色批判與贊頌的更迭

文人的獨立和依附從浪漫到現(xiàn)實民間創(chuàng)作和文人創(chuàng)作的相互促進第二節(jié)漢代文學的多元化態(tài)勢4第三節(jié)漢代文學與經(jīng)學的雙向互動一、作家群體中的經(jīng)師儒士二、鋪張揚厲的文風和繁瑣的解經(jīng)習氣三、文學的重摹擬和經(jīng)學的固守師法家法四、文學和經(jīng)學的從繁到簡五、經(jīng)學與漢代文學思潮第三節(jié)漢代文學與經(jīng)學的雙向互動5第四節(jié)漢代文學樣式的嬗革及分期文學樣式代表樣式漢賦敘事散文大發(fā)展五言、七言詩的醞釀、產(chǎn)生文學分期一、初創(chuàng)期:高祖—景帝二、全盛期:武帝—宣帝三、中興期:元帝—東漢和帝四、轉(zhuǎn)變期:安帝—靈帝第四節(jié)漢代文學樣式的嬗革及分期6第一章秦及西漢前期散文※

第一節(jié)《呂氏春秋》※

第二節(jié)李斯的散文

第三節(jié)賈誼的政論文第四節(jié)《淮南子》及其他散文第一章秦及西漢前期散文7秦文學概述一、政治背景:推行郡縣制;統(tǒng)一文字;統(tǒng)一度量衡及歷法。二、文化背景:1、“焚書”

“史官非《秦紀》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p>

(《史記、秦始皇本紀》)2、“坑儒”曾一舉坑殺了儒生460多人。秦文學概述18秦始皇(前259—前210)姓嬴名政,秦莊襄王之子,從小和母親在趙國作人質(zhì),13歲回國繼承王位,22歲獨立執(zhí)政,清除嫪毐(laoai)黨羽,免去呂不韋相職。在李斯等協(xié)助下,用了十年時間吞并六國,前221年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大一統(tǒng)帝國的君主,號為始皇帝。即位不久便開始出游尋找長生不老之方。前210年,病死在沙丘(今河北?。?,神仙夢告破。秦始皇簡介9三、文學狀況1、刻石文前220--前210年,秦始皇共進行五次大巡游,留下《嶧山刻石》、《泰山刻石文》、《瑯琊臺刻石文》、《之罘刻石》、《碣石門刻石》等。大都出自李斯之手,多為歌功頌德之作。

?“質(zhì)而能壯,實漢晉碑銘所從出也”?!斞浮稘h文學史綱要》)2、《呂氏春秋》3、李斯的散文

秦文學概述210

4、詩歌:“《琴引》者,秦時屠門高之所作也。秦為無道,奢侈不制,征天下美女以充后宮。乃縱酒離宮,作戲倡優(yōu),宮女侍者千余人。屠門高見宮女幼妙寵麗,于是援琴而之……,曲未及終,琴折柱摧,弦聲不鳴。舍琴而更援他琴以續(xù)之?!保肚僭芬洝啡⑽膶W狀況秦文學概述311《琴引》:

灑坐俱勿往,聽吾琴之所言。舒長袖似舞兮乃褕袂何曼,奏章而卻逢兮愿瞻心之所歡,借連娟之寒態(tài)兮,假卮酒酌五般,泣喻而妖兮納其聲聲麗顏。長?兮嘆日騎,美人旖旎紛嬆,枻(yi去)霜羅衣兮羽旄,夜褒圭玉珠參差,妙麗兮被云髾。登高臺兮望青挨,常羊啖還何厭兮歸來?

歌詞借憐惜美人歌舞嬌態(tài),反映后宮女子幽愁怨曠之情;借對美人衣著裝飾的描述,表達了對秦始皇驕奢淫逸、暴虐統(tǒng)治的憤恨。歌詞絕非諫辭,而對始皇的行為進行諷刺,歌詞綿里藏針,內(nèi)含鋒芒。琴引詩12公元前二一九年秦始皇東巡留下的鄒嶧山石刻拓片。秦刻石文堪稱碑銘之祖。嶧山石刻拓片13第一節(jié)《呂氏春秋》第一節(jié)《呂氏春秋》(前239年)

體例:

秦統(tǒng)一以前,由秦丞相呂不韋召集門客集體編撰而成,由12紀(60篇)、8覽(64篇)、6論(36篇)組成,又稱《呂覽》,共20余萬字。

編著目的:集腋成裘

博采眾說之長,納入到一個體系當中,為秦國統(tǒng)一天下的活動做理論上的論證?!疤煜聼o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眾白也。夫取之眾,此三皇五帝之所以大立功名也?!薄队帽姟?/p>

14第一節(jié)《呂氏春秋》

思想:

被稱為“雜家”,認為它是先秦以來各派思想的折衷和調(diào)和,以儒學為中心,兼以先秦各家學說:道、墨、法、農(nóng)、陰陽。寫作特點:

借用寓言故事說理,明晰生動,增加了文章的形象性(《察今》中的《刻舟求劍》、《引嬰投江》);文字質(zhì)樸簡練,條理清楚;缺乏脈絡(luò)相通、首尾一貫。15第二節(jié)李斯的散文

“由現(xiàn)存者而言,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保稘h文學史綱要》

一、

生平(?—前208年):楚國上蔡人。受業(yè)于荀子學習帝王之術(shù),后入秦作了呂不韋的舍人。是秦統(tǒng)一后的第一任丞相,秦改革的一系列措施多出自李斯。始皇死后,遭趙高誣陷,被二世下獄,“誅三族”,遭“車裂”而死。有《諫逐客書》、《論督責書》、《上秦始皇焚書奏議》、《上二世短趙高書》等散文,是秦文學的代表作品。第二節(jié)李斯的散文116二、代表散文:《諫逐客書》(前237年)體例:書信體

內(nèi)容:勸諫秦王取消逐客令,要有度量容納各國人才。論辯層次:采用戰(zhàn)國縱橫家的論辯方法,列舉大量確鑿的史實來說明現(xiàn)實問題。先敘述秦以客致強的歷史,說明秦若無客未必強大的道理,然后以各種非秦地所產(chǎn)卻被秦人喜愛的事物為例,攻破秦貴族的“非秦不用”的論點,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最后說明了“逐客”的嚴重的危害是“籍寇兵而赍盜糧”,必然導致秦政權(quán)的危亡。結(jié)局:秦王心悅誠服,當即收回逐客的命令。李斯的散文217

藝術(shù)風格:

1、議論馳騁,氣勢奔放;曉之以理,說之以利害;2、排比鋪陳,富于文采;首尾呼應,條理清晰;3、文辭修飾整齊,音節(jié)和諧,趨向于駢偶化,被后人稱為“駢體初祖”。例文:“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必秦國之所生然后可,則是夜光之璧不飾朝廷,犀象之器不為玩好,鄭衛(wèi)之女不充后宮…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裰鹂鸵再Y敵國,損民以益仇,內(nèi)自虛而外樹怨于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崩钏沟纳⑽?18三、李斯的悲劇結(jié)局:牽犬東門豈可得乎?

是對死亡的不動聲色,對生命的大徹大悟,生命最后時刻的調(diào)侃和黑色幽默;

以狂狷的方式對其追逐權(quán)力的終身選擇所進行的徹底的全面否定;

西晉陸機:華亭鶴唳,豈可復聞乎?

“東門犬”與“華亭鶴”的時代意義李斯的悲劇結(jié)局19西漢初期文學概況一、社會狀況

初五、六十年間,國家經(jīng)濟困難,統(tǒng)治者尊黃老之術(shù),采取休養(yǎng)生息政策,社會較安定,鞏固了統(tǒng)一的封建政權(quán)。二、社會思潮比較自由活躍,存在著戰(zhàn)國時代百家爭鳴的余波。三、文學狀況許多作家關(guān)心國家和社會問題,促進了政論散文的發(fā)展,代表作家作品有賈誼(后詳論),晁錯的《論貴粟疏》、《賢良對策》等;初期散文還有《淮南子》及劉向的散文;還有韻文:楚聲短歌及樂府詩等。西漢初期文學概況20

第三節(jié)賈誼的政論文一、生平:(前200—前168)洛陽人,西漢初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學家。荀子的再傳弟子,師事張蒼?!澳晔?,以能誦詩書屬文稱于郡中”,又“頗通諸子百家之書”,22歲被漢文帝召為博士,1年后升為太中大夫。后遭到詆毀和排擠,被貶為梁懷王太傅。前169年,梁懷王出獵墜馬而死,他“自傷為傅無狀”,1年后抑郁而死。

第三節(jié)賈誼的政論文121賈誼

--毛澤東

賈生才調(diào)世無雙,哭泣情懷吊屈文。梁王墮馬尋常事,何需哀傷付一生。22二、著述

《漢書·藝文志》記載賈誼散文共58篇,劉向錄為《新書》,多散佚。主要有:《過秦論》、《治安策》(又名《陳政事疏》)、《論積貯疏》等。

三、代表政論散文:《過秦論》

?“賈誼言三代與秦治亂之意,其論甚美,通達國體,雖古之伊、管未能遠過也?!薄獎⑾颍ā稘h書·賈誼傳》引)

?魯迅先生曾稱贊此文“沾溉后人,其澤甚遠”,堪稱“西漢鴻文”。

賈誼的政論文223

內(nèi)容

總結(jié)秦朝興亡的歷史教訓:人心向背關(guān)系到國家的興亡,應實施仁義,注重教化。

“此篇論秦取天下之勢,守天下之道。”--方苞“《過秦論》者,論秦之過也?!保鹗@“《過秦論》乃論秦之過。三篇中此篇最為警健,秦之過止在結(jié)語‘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保衷沏?/p>

賈誼的政論文324秦創(chuàng)業(yè)——雄心勃勃秦日盛——所向披靡秦統(tǒng)一——勢如破竹論述層次秦滅亡——一敗涂地論據(jù)論點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敘事)(議論)秦教訓—不施仁政25☆寫作特色:1、文勢縱橫捭闔,浩瀚恣肆,加強了說服力;2、運用渲染、比襯、夸張等各種修辭手法,如:寫六國人才眾多,“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guān)而攻秦”,卻為秦人“追亡逐北,伏尸百萬,流血漂櫓”;但這個“席卷天下”、“威振四?!钡耐醭?,卻在“率散亂之眾數(shù)百”的陳涉“奮臂大呼”下土崩瓦解。通過比襯,突出了秦代迅速滅亡的根本原因。3、文章鋪張揚厲,感情傾訴酣暢淋漓,筆鋒犀利,言辭激切,很有戰(zhàn)國縱橫家的遺風。26

☆地位與價值影響了當時一批著名的散文家,形成了漢初政論文雄奇的文風,同時對后世政論文也有很好的影響,被視為千古絕唱、權(quán)衡文章高下的標準,尤其對唐宋政論文的影響更大。

?

“賈生謀慮之久,非策士所能道:經(jīng)制之文,非經(jīng)生所能道。漢臣后起者,得其一支一節(jié),皆足以建設(shè)朝廷,擅名當世。然孰若其籠罩群有而精之哉!”——劉熙載

?“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著論準《過秦》,作賦擬《子虛》?!薄笏肌对伿贰焚Z誼的政論文427

第四節(jié)《淮南子》及其他散文

1、《淮南子》:

淮南王劉安(前179?-前122)召集門客編成,21篇,十幾萬字。原稱《淮南鴻烈》,即認為此書包含宏大光明的道理,為漢代治國法典。以道家思想為主雜以各家之說,其重點在于“紀綱道德,經(jīng)緯人事”(《淮南子·要略》)。行文排比鋪張,繁富有序,語言華麗生動,長于運用歷史傳說和神話故事說理,保留下來許多史料和神話,如“女媧補天”、“后羿射日”等,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最后一部戰(zhàn)國諸子式的著作,出現(xiàn)在完成思想統(tǒng)一的武帝時代,具有象征意味。2、董仲舒的《賢良對策》三篇,政治上提出革除秦弊、德刑并用、重視德治的主張,思想上提出推尊儒術(shù)、抑黜百家的學說。成為古代著名的政論文章。第四節(jié)《淮南子》及其他散文128

劉向(前79-前8):漢高祖劉邦同父異母少弟楚元王劉交的四世孫,字子政,本名更生。12歲任輦郎,20歲升為諫大夫。后遷光祿大夫,受詔?!段褰?jīng)》秘書。作為西漢大經(jīng)學家和文學家,在思想史和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劉向簡介及畫像293、劉向的著作:

☆在古代典籍的整理編輯方面做出突出貢獻,每校畢一書都編目記錄,還為許多書撰寫書錄,如《戰(zhàn)國策書錄》、《管子書錄》、《孫卿書錄》等,都是很好的散文。☆著有《說苑》、《新序》、《列女傳》等書,雜舉前代群書軼事編錄而成,寓以勸戒說教之意,許多篇目富有小說意味,下開六朝《世說新語》類小說之先河?!读信畟鳌饭财呔恚銮按鷭D女事跡104則,警告皇帝不可過于寵信后妃而導致外戚專權(quán),還希望通過此書宣傳儒教禮法,規(guī)范婦女的言行。此書也塑造了一批具有高尚品德、聰明才智的女性形象,并且流傳下來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如“齊相御妻”、“魯國漆室女”、“趙將括母”、“齊太倉女”等。

《淮南子》及其他散文230古今列女傳插圖31

第二章漢賦第一節(jié)漢初的韻文

※第二節(jié)賦體的興起與演變

第三節(jié)

漢賦發(fā)展的階段與代表作家作品

第四節(jié)漢賦的地位與影響第二章漢賦32

第一節(jié)漢初的韻文一、騷體賦帶有楚辭特點的賦體作品。有少數(shù)抒發(fā)作者政治見解和身世感慨的優(yōu)秀作品,如賈誼的《吊屈原賦》、《鵩鳥賦》,淮南小山的《招隱士》。二、楚聲短歌本指楚地的民歌,也指受楚地文化影響而創(chuàng)作的短小的詩歌。如項羽的《垓下歌》,劉邦的《大風歌》、《鴻鵠歌》等。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項羽《垓下歌》第一節(jié)漢初的韻文33☆

劉邦(前256-前195),字季,沛豐邑(今江蘇沛縣)人。曾為泗水亭長,秦末加入到反秦大軍中,逐步建立了軍事力量。經(jīng)過四年的楚漢戰(zhàn)爭,打敗項羽,建立西漢王朝,稱漢高祖。

劉邦的畫像34劉邦短歌二首▲

《大風歌》:“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鴻鵠歌》:“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翼已就,橫絕四海。橫絕四海,當可奈何!雖有矰繳,尚安所施!”35

※第二節(jié)賦體的興起與演變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朝之駢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而后世莫能繼焉?!薄鯂S《宋元戲曲史·序》

一、賦體的起源說:★

由《詩經(jīng)》“六義”中的“賦”衍化、發(fā)展而來。(西晉·摯虞)“《詩》有六義,其二曰賦。賦者,鋪也,鋪采摛文,體物寫志也?!薄百x也者,受命于世人,拓宇于楚辭也?!保▌③摹段男牡颀垺ぴ徺x》)--“賦自《詩》出”第二節(jié)賦體的興起與演變136

賦體與“隱語”間有一定的相互影響、承接的關(guān)系——賦體具有民間文學性質(zhì)。(北大費振剛《漢賦的起源》)

最早寫賦并以賦名篇的是荀子,他在《賦篇》中采用當時流行的“隱語”手法寫了“禮、知、云、蠶、針”五種事物?!半[語”即“謎語”,是人民創(chuàng)造的借助隱喻手法表現(xiàn)對周圍事物特征的認識的一種娛樂方式,亦莊亦諧。《漢書·藝文志·詩賦略》的“雜賦”類中把“成相雜辭”和“隱書”并列。賦體有鋪張揚厲的特點,但并不單純只用“賦”的手法,而兼有比、興。賦體的興起與演變237※

二、賦體的含義:鋪陳寫物,“不歌而誦”的一種文體。抒情成分少,重于鋪敘和描寫,接近于散文,行文時又往往韻散間出,具有半詩半文的性質(zhì)。篇章結(jié)構(gòu)上多采用主客問答的形式。在后來的發(fā)展中又吸收了楚辭的某些特點,如:華麗的詞藻、夸張的手法等。三、“辭”與“賦”的關(guān)系:賦的發(fā)展與楚辭曾有密切聯(lián)系,因此漢代往往將辭與賦連稱,漢初的“騷體賦”確與楚辭相當接近。但二者終究性質(zhì)不同。楚辭在根本上是一種感情熱烈的抒情詩,而典型的漢賦已經(jīng)演化成一種介于詩文之間的、以夸張鋪陳為特征、以狀物為主要功能的特殊文體。賦體的興起與演變338※第三節(jié)漢賦發(fā)展的階段與代表作家作品

一、形成和發(fā)展階段1、漢初:高祖初年(前206)—武帝初年(前140)騷體賦階段,形式短小,抒情性強,帶有楚辭的特點?!按鬂h初定,日不暇給”,思想禁錮不嚴,文化比較活躍。作家多抒發(fā)自己的政治見解和身世感慨,形式與楚辭相比轉(zhuǎn)化不大。賈誼的《吊屈原賦》、《鵩鳥賦》,淮南小山的《招隱士》,枚乘的《七發(fā)》承前啟后,結(jié)束了騷體賦階段,初具散體大賦的特點,開啟了賦的第二個階段。第三節(jié)漢賦發(fā)展階段與代表作家作品39第三節(jié)漢賦發(fā)展的階段

與代表作家作品

2、漢武帝初年—東漢中葉大約二百年時間散體大賦階段。賦的鼎盛期,作家作品最多。國勢強大,君主提倡,“興廢繼絕,潤色鴻業(yè)?!保ò喙獭秲啥假x·序》)多描寫帝國威震四方的國勢、繁華的都邑、豐饒的物產(chǎn)等。司馬相如的《子虛》、《上林》,班固的《兩都賦》等。40漢武帝劉徹(前156—前87)

漢景帝之第9子,17歲即位,在位55年。繼承了“文景之治”的政策,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jié)h帝國達到強盛的頂峰。極重視文化,大量征召文人賦家入京,用名利鼓勵他們創(chuàng)作。他本人也酷愛辭賦,有《李夫人賦》、《秋風辭》兩篇賦流傳下來。還有《瓠子歌》二首,風格雄豪質(zhì)樸,氣勢宏偉,為難得的帝王之作,收入《樂府詩集》。漢武帝畫像及簡介41

3、東漢中葉之后漢賦的轉(zhuǎn)變期,從思想內(nèi)容到體制和風格都開始轉(zhuǎn)變。歌頌國勢聲威、美化皇帝文治武功、專以鋪采摛文為能事的散體大賦衰微下去,反映社會黑暗現(xiàn)實、譏諷時事、抒情詠物的短篇小賦興起。轉(zhuǎn)變原因:社會狀況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東漢中葉后,宦官外戚專權(quán),政治腐敗,國力衰微,禍亂頻起。文人寫作態(tài)度發(fā)生變化,賦體題材有所擴大。開始這一轉(zhuǎn)變的是張衡的《歸田賦》,還有蔡邕的《述行賦》、禰衡的《鸚鵡賦》。最具代表性的是趙壹的《刺世疾邪賦》。小賦雖數(shù)量不多,但很有價值,突破了彼此沿襲的賦頌的傳統(tǒng),成為六朝抒情賦的先聲。漢賦發(fā)展階段242二、代表賦家及作品1、賈誼(生平略)《漢書·藝文志》載共有賦七篇,現(xiàn)僅存《吊屈原賦》和《鵩鳥賦》,為被貶后所作。

《吊屈原賦》主題:借憑吊屈原來抒發(fā)自己的感慨,表達在政治上的不平和對社會現(xiàn)實的憎恨。寫作特色:句法上為四、六言合用,句式整齊,通篇用韻,帶“兮”字調(diào)。運用大量生動而寓意深刻的比喻和對比,揭示了正直與奸邪、賢能與不肖及美善與丑惡的對抗,鮮明地表現(xiàn)了主題。代表賦家及作品賈誼143▲《鵩鳥賦》Ⅰ解題:寫作緣由Ⅱ主題:以萬物變化不息,吉兇福禍相倚相生,不可執(zhí)著于毀譽得失乃至生死存亡的道家哲學為解脫之方,詠鵩自傷。實則是作者憤世激情的含蓄體現(xiàn),反映了由積極入世到消極出世的思想變化,表現(xiàn)出他對自身坎坷命運和不公平的社會現(xiàn)象的憤激之情。Ⅲ藝術(shù)特點:用巧妙的比喻將議論、哲理形象化;文體特征上已脫離了楚辭的風格;以自己與鵩鳥的問答展開全文,開啟漢賦問答體之先河。

?

“賈誼《鵩鳥》致辯于情衷”。--劉勰《文心雕龍》

?

賈誼被文學史評價為“漢初唯一優(yōu)秀的騷體賦作家”代表賦家及作品賈誼244二、代表賦家及作品2、枚乘(?—前140),漢初著名辭賦家

字叔,淮陰人,生活于文帝、景帝時代。先追隨吳王劉濞,因吳王謀反投奔梁孝王。受到景帝的重視,但他不熱衷仕進,托病辭官。武帝好賦,“安車蒲輪”請他入宮,終猝死于赴京途中。

《漢書·藝文志》載共有賦9篇,僅存3篇:《七發(fā)》、《菟園賦》、《柳賦》,以《七發(fā)》文學成就最大。

▲代表作:《七發(fā)》

內(nèi)容:假托楚太子因縱欲享樂導致臥病不起。吳客前往探病,陳說了奇聲、奇味、騎射、游宴、田獵、觀濤來啟發(fā)太子,最終以“要言妙道”使太子痊愈。

代表賦家及作品枚乘145枚乘的《七發(fā)》

主旨:勸戒統(tǒng)治階級要擺脫腐朽糜爛的生活,倡導追求要言妙道,具有積極的意義。

寫作特色:Ⅰ、在虛構(gòu)的框架中采用主客問答的方式。(上見于屈原與漁夫、賈誼與鵩鳥,后見于班固的《兩都賦》,成為漢賦重要表現(xiàn)形式。)Ⅱ、句式長短不齊,少用“兮”字句,韻散結(jié)合。Ⅲ、運用一系列比喻、排比層層鋪陳,極盡夸張之能事,對事物進行精細的刻畫和描繪。46

枚乘的《七發(fā)》

文學成就:在多方面奠定了漢賦的基礎(chǔ)Ⅰ、虛構(gòu)的故事框架擺脫了描述實際事件的限制,使作者能自由地選擇和表現(xiàn)自然與社會生活內(nèi)容,對漢賦的發(fā)展有重要的意義。Ⅱ、脫離了楚辭的抒情特征,轉(zhuǎn)化為以鋪陳寫物為中心的高度散文化的文體,符合了后人對賦體所下的定義。Ⅲ、從多方面開拓了文學的題材,在后來的賦中得到進一步發(fā)展。Ⅳ、出現(xiàn)道德主題與審美主題的矛盾和“勸百諷一”的現(xiàn)象,這也成為后來漢賦的基本特征。代表賦家及作品枚乘247

在文學史上的影響:

《七發(fā)》的主客問答體式和敷陳七事以進言等寫法為后人競相仿效,形成了一種定型的文體:“七體”。

“七體”:

以一件事做開端,采用反復的問答體,鋪陳辭藻,詠物說理,達到某種諷諫的目的。通常由序言、賦文主體、結(jié)尾三部分組成。其文韻散結(jié)合,句式參差,鋪陳夸張,描繪細致。“遞及魏晉,仍多擬造。謝靈運有《七集》10卷,卞景有《七林》12卷…今俱佚,惟乘《七發(fā)》及曹植《七啟》、張協(xié)《七命》在《文選》中?!保ā稘h文學史綱要》)還有傅毅的《七激》、張衡的《七辯》等,但少有出色者,都不及《七發(fā)》。代表賦家及作品枚乘348二、代表賦家及作品

3、司馬相如(前179—前118)字長卿,蜀郡成都人,善為辭賦且精通音律。是漢賦作家中最有成就的一位。初為景帝的武騎常侍,后辭官做了梁孝王門客。武帝時拜為中郎將,曾奉命出使西南。晚年稱病閑居?!稘h書·藝文志》記載共有賦29篇,僅存6篇:《子虛》、《上林》、《大人》、《長門》、《美人》、《哀二世》。代表賦家及作品司馬相如149?

司馬相如琴歌《鳳求凰》二首:

“鳳兮鳳兮歸故鄉(xiāng),遨游四海求其凰?!?/p>

有艷淑女在閨房,室邇?nèi)隋诙疚夷c。何緣交頸為鴛鴦,胡頡頏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從我棲,得托孳尾永為妃。交情通體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余悲。50

★《文君聽琴》取材于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愛情故事,這段文學史上的佳話被司馬遷寫入了《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文君聽琴圖51▲

代表作:《子虛》、《上林》

內(nèi)容前后銜接的天子游獵賦。前者假托楚國使者子虛和齊國使者烏有互相夸耀自己國家的強大、自然物產(chǎn)的豐富、君主田獵場面的盛大。后者寫代表天子的亡是公大肆鋪陳漢天子上林苑的壯麗和天子涉獵的盛舉來壓倒齊楚,表明諸侯不能與天子相提并論,突出天子的絕對權(quán)威,最后“曲終奏雅”。

主旨:意在諷刺封建統(tǒng)治者不可過于奢侈,但是“勸百而諷一”,客觀上起到了消極的作用。

代表賦家及作品司馬相如252▲

代表作《子虛》、《上林》

藝術(shù)手法:采用主客問答體,以虛構(gòu)形式展開;結(jié)構(gòu)宏大,描寫場面雄偉壯觀,極有氣魄;詞匯豐富,文采華茂。

貢獻:奠定了鋪張揚厲的大賦體制,確立了賦頌的傳統(tǒng),為漢賦登峰之作。

?“不師故轍,自攄妙才,廣博宏麗,卓絕漢代”。--魯迅53二、代表賦家及作品

4、趙壹(生卒年不詳):漢末優(yōu)秀的辭賦家字元叔,漢陽西縣(今甘肅天水)人,生活在東漢末靈帝時代。是一個恃才傲物的反傳統(tǒng)式的人物,為人耿直,狂傲不羈。他生活在政治黑暗、黨禍不斷的時代,卻養(yǎng)成慷慨激烈、忠勇無畏的性格。光和元年為上計吏入京,名動京師,但連辟公府皆不就,后卒于家中。

史書載著有賦、頌、箴、誄、書、論等16篇,現(xiàn)存有《窮鳥賦》、《刺世疾邪賦》、《迅風賦》的殘文。代表賦家及作品趙壹154▲代表作《刺世疾邪賦》

內(nèi)容:無情地揭露了黑暗的政治現(xiàn)實,諷刺了官場上的丑行,揭示了社會弊病和一切邪惡的根源,強烈地表達了作者憤世疾俗的反抗精神和堅持操守的堅定信念。

藝術(shù)特點:Ⅰ、篇幅短小,筆勢凌厲,一反大賦僵硬呆板、缺少生氣的風格,變板滯為豐富,變?nèi)A麗為通俗。Ⅱ、融騷句法、賦句法、散文句法于一體,以適應尖銳情緒的表達。55

藝術(shù)特點:

Ⅲ、感情激烈,語言犀利,揭露頗有深度,具有強烈的批判精神。如:

“寧計生民之命,唯利己而自足!”“安危亡于旦夕,肆嗜欲于目前。奚異涉海之失舵,坐積薪而待燃?”“寧饑寒于堯舜之荒歲兮,不飽暖于當今之豐年,乘理雖死而非亡,違義雖生而匪存。”Ⅳ、篇末加以兩首五言詩,強化抒情。代表賦家及作品趙壹256

第四節(jié)漢賦的地位與影響一、漢賦的局限性

作為漢賦正宗的大賦,在思想和形式上表現(xiàn)出許多局限性:題材單一,競相寫作一些宏麗浮夸之詞,以炫博斗奇為能事。

摯虞在《文章流別論》中批評漢賦思想的薄弱性和某些作品形式與內(nèi)容不相符、作品與所反映的客觀事實不統(tǒng)一的形式主義說:

“古詩之賦,以情義為主,以事類為佐;今之賦,以事形為本,以義正為助”,“假象過大,則與類相遠;逸辭過壯,則與事相違;辯言過理,則與義相失;麗靡過美,則與情相悖?!?/p>

第四節(jié)漢賦的地位與影響157

二、漢賦的積極意義Ⅰ、時代意義:表現(xiàn)了一種民族的旺盛昂揚的氣象,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對后世民族文學的形成起了作用。Ⅱ、豐富了漢字與詞匯,鍛練了語言詞句,提高了文字的表現(xiàn)能力。Ⅲ、從文學發(fā)展上看,促進了我國文學觀念的形成。我國的韻文經(jīng)過西漢以來辭賦的發(fā)展,到東漢已經(jīng)初步把文學與一般學術(shù)區(qū)分開來,出現(xiàn)了“文章”的概念,魏晉時出現(xiàn)了“詩賦欲麗”(《典論·論文》)、“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文賦》)等觀點,文學觀念日益走向明朗化。漢賦在某些方面為后代文學的發(fā)展準備了條件。漢賦的地位與影響258

第三章司馬遷與《史記》

第一節(jié)司馬遷與《史記》的成書

第二節(jié)關(guān)于《史記》※

第四節(jié)《史記》人物傳記的文學成就第五節(jié)《史記》的地位與影響第三章司馬遷與《史記》第三節(jié)作品選講59

第一節(jié)司馬遷與《史記》的成書一、司馬遷的生平:

(前145-?),字子長,夏陽(今陜西韓城)人。其一生大約“與武帝相始終”。漢元封三年(前108)繼父職任太史令,開始寫作《史記》,太初四年(前93年)完成。有著名散文《報任安書》和《悲士不遇賦》,為詠懷之作。第一節(jié)司馬遷與《史記》的成書160司馬遷像司馬遷像陜西韓城芝川鎮(zhèn)華池村61二、《史記》的成書

1、客觀條件

?

時代背景:生活在漢王朝由盛轉(zhuǎn)衰的時代,對這種轉(zhuǎn)變產(chǎn)生了自己獨立的觀察和思考。

?

歷史與時代的要求:西漢帝國的建立有著劃時代的意義,要求對以往歷史作全面的總結(jié);中國歷來重視修史,歷史的發(fā)展要求出現(xiàn)一部通史。

?

帝王的重視:漢武帝重視文化,收集了大量的圖書資料在太史宮,為編撰大規(guī)模的歷史著作準備了條件。司馬遷與《史記》的成書2622、主觀條件

?

家庭的影響:“讀萬卷書”

出身于史官世家,家學淵博;其父司馬談的學術(shù)思想和勇于批判的精神對司馬遷有著重要的影響。

?

三次漫游的經(jīng)歷:

“行萬里路”

歷次出游都收集了大量的歷史故事和文物史料,并廣泛考察各地民風、民情,為寫作《史記》打下雄厚的基礎(chǔ)。

?

著書過程中(前99)遭遇“李陵之禍”:極大地影響了他的人生態(tài)度,對社會、歷史有了新的認識,從此“發(fā)憤著書”,前后歷經(jīng)14年,終于完成了這部空前的巨著。

司馬遷與《史記》的成書363

《史記》書影

“罔羅天下放失舊聞,王跡所興,原始察終,見盛觀衰,論考之行事,略推三代,錄秦漢,上記軒轅,下至于茲,…為《太史公書》?!薄妒酚洝ぬ饭孕颉贰妒酚洝窌?4

※第二節(jié)關(guān)于《史記》

?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漢文學史綱要》一、體例、性質(zhì):(原名《太史公書》)

?是古代第一部由個人獨立完成的具有完整體系的著作。?是到那時為止規(guī)模最大的一部著作。?是第一部以寫人為中心的紀傳體通史,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代三千多年的歷史,共130篇,52萬余字,由12本紀、30世家、70列傳、10表、8書組成。?這五種體例構(gòu)成了《史記》的體系,被稱為“紀傳體”,以后稍加變更就成為歷代正史的通用體裁。第二節(jié)關(guān)于《史記》165

二、司馬遷對歷史、社會獨特的理解

▲特殊的寫作立場:

特定的時代、廣泛的游歷、殘酷的命運、對古老史官傳統(tǒng)和先秦諸子理性態(tài)度的繼承,作者確立了相對獨立和批判的寫作立場。

▲對歷史、社會獨特的理解:

?

《史記》是一部批判性的而絕非歌頌性的著作;

關(guān)于《史記》266▲對歷史社會獨特的理解

?

獨創(chuàng)的“紀傳體”第一次以人為本位來記載歷史,表現(xiàn)出對人在歷史中的地位與作用的高度重視;

?

公然提出:是人的物質(zhì)欲望、追求生活滿足的要求支配著人的歷史活動;

?

依據(jù)實際成就而不是獲得的名位來衡量歷史人物的成就;

?

倫理評價標準和褒貶意識并不完全符合統(tǒng)治階層的利益原則或世俗的道德意識,也不是狹隘單一的。67

三、《史記》的寫作宗旨(目的)※“欲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薄秷笕伟矔发?、“究天人之際”:探究世間人事與上天的關(guān)系

?

繼承了“天人相分”的唯物主義傳統(tǒng),反對天道可以干預人事的看法,認為“順時者昌,逆時者不死則亡”的觀點“未必然”。

?

批評了所謂的“占星術(shù)”、“望氣術(shù)”等迷信思想。

?

向傳統(tǒng)的“天道”思想提出挑戰(zhàn),認為“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是毫無根據(jù)的。

關(guān)于《史記》368

三、《史記》的寫作宗旨Ⅱ、“通古今之變”通曉歷史的發(fā)展演變規(guī)律

?認為歷史是通過:各種變革向前演進的,對歷史上出現(xiàn)的政治改革都采取稱贊的態(tài)度。

?提出“原始察終,見盛觀衰”,認為“物盛而衰,固其變也”,帶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Ⅲ、“成一家之言”:表達其獨到的歷史見解和社會、政治理想

?對封建帝王也不一味加以歌頌,既寫他們的歷史功績,也不避開其弱點,表現(xiàn)出史學家“不虛美、不隱惡”的態(tài)度。

關(guān)于《史記》69三、《史記》的寫作宗旨

Ⅲ、“成一家之言”:表達其獨到的歷史見解和社會、政治理想,表現(xiàn)了鮮明的傾向性

?描寫了人民的起義和反抗,肯定了一些反暴斗爭和反暴人物。

?歌頌刺客的自我犧牲精神。

?還描寫了一些游俠,歌頌人民反抗強暴的愿望。

?肯定了一些出身中下層社會的人物在歷史上起到的作用。

?

歌頌了一系列愛國的歷史人物。70荊軻刺秦王磚壁畫71將相和泥塑72第三節(jié)作品選講

一、《史記·項羽本紀》

※項羽、劉邦的人物形象※“鴻門宴”的戲劇性場面

項羽:?“婦人之仁”(鴻門宴)?背關(guān)懷楚-本土觀?不能任賢?剛愎自用、驕傲自大劉邦:?老練成熟、工于心計?占據(jù)鞏固的根據(jù)地?知人任賢73

“鴻門宴”出自《史記·項羽本紀》,它標志著楚漢相爭的序幕從此拉開。鴻門宴圖74二、《報任安書》

1、寫作背景2、主要內(nèi)容:“刑余之人”難以薦士,況當年自己的悲慘遭遇即由為李陵申辯而來。所以隱忍茍活就是要著書以償前辱之債。3、藝術(shù)特點:?內(nèi)蘊深厚,文氣偉壯;?縱橫開闔,筆法雄?。?騰挪跌宕,行文迂曲;?瑰偉奇麗,文辭優(yōu)美。

75《報任安書》

?在文學史上的貢獻與地位:

直接啟發(fā)了中國文學史上純粹的抒情散文從私人書信體中開始的傳統(tǒng);影響了后世一系列表達人生志向和感慨的名篇;是研究司馬遷生平思想的重要資料;被后世稱為“天下奇文”,代表了西漢中期散文的最高成就。76第四節(jié)《史記》人物傳記的文學成就

一、《史記》創(chuàng)作的文學動機:

?作者本人具有浪漫的詩人氣質(zhì),因此賦予作品許多文學色彩;?寫作目的決定了要通過大量歷史人物的活動來反映和推究人類的生存方式及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人類生活中的各種矛盾、困境,這正是文學的根本目的;?具有抒發(fā)情懷的目的;77二、《史記》運用的文學手段☆

紀傳體的運用更充分集中地刻畫了人物性格,較完整地寫出人物一生的命運,更接近作為“人學”的文學,更富有文學性。☆

采取文學典型化的手法,通過對人物生活經(jīng)歷、言行、活動場面的具體描繪來再現(xiàn)歷史人物,使人物都帶有鮮明的個性色彩?!睢霸⒄摂嘤跀⑹轮小保髡叩膬A向性是靠形象的感染力、通過對人物形象的具體描繪自然流露出來。?

“古人作史,有不待論斷而序事之中即見其指者,惟太史公能之?!保櫻孜洹度罩洝罚?8三、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特點※總體特點:數(shù)量眾多、類型豐富、個性鮮明?“好奇”:喜愛非凡的、具有旺盛生命力與才華出眾的人物;?注重表現(xiàn)人物命運的巨大變化,充分暴露人的普遍弱點,揭示出人性的復雜性;?用比較的方法表現(xiàn)出人對命運的強烈抗爭。79四、描寫人物的藝術(shù)手法

?“讀《游俠列傳》即欲輕生,讀《屈原賈生列傳》即欲流涕,讀《莊周魯仲連列傳》即欲離世,讀《李將軍列傳》即欲立斗,讀《石建傳》即欲俯躬,讀《信陵平原君列傳》即欲養(yǎng)士?!保鳌っ├ぃ?、選材原則:選取最重要、最有代表意義、最能表現(xiàn)人物身世和性格特征的事件,突出人物主要特征。80四、描寫人物的藝術(shù)手法Ⅱ、使用“互見法”:“人物互見”:在每一篇傳記中只寫傳主的主要特征和主要經(jīng)歷,在其他地方補寫出次要特征和經(jīng)歷,既保證了傳記審美意味上的統(tǒng)一性和藝術(shù)上的完整性,又使歷史事實不至于遺漏。“事件互見”:在不同的傳記中從不同的角度來敘述同一件事,既突出了每個人在事件中的作用,又不給人以重復之感。81四、描寫人物的藝術(shù)手法

Ⅲ、善于通過小事來展現(xiàn)人物的思想性格;Ⅳ、具體寫出人物間的關(guān)系、矛盾和沖突,具有強烈的故事性;Ⅴ、語言方面:a對話力求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個性心理;b直錄口語,通俗傳神;c敘述語言夾敘夾議,描寫人物情態(tài)、心理簡練精確;d敘事記言中常引用民謠、諺語和俗語,富有表現(xiàn)力。82第五節(jié)《史記》的地位與影響

☆開創(chuàng)了我國紀傳體史學的體例,是我國傳記文學的開端。☆較完整地記敘了漢代以前的許多重要歷史人物的事跡和活動,使后代有史可察、有案可稽?!钏抉R遷進步的歷史觀、文學觀都對后代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

“使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學者不能舍其書,《六經(jīng)》之后,惟有此書。”83

《史記》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影響

▲建立了一批重要的人物原型,為后代文學的發(fā)展提供了一個重要基礎(chǔ)和多種可能性;

▲體裁和敘事方式直接影響著中國傳統(tǒng)小說,并為后代小說創(chuàng)作積累了寶貴的經(jīng)驗;▲成為后代戲劇取材的寶庫;▲標志著中國古代史傳文學的發(fā)展已經(jīng)達到高峰;▲是古代散文的楷模,被后代推崇為“古文”的崇高典范,使我國散文發(fā)展到新的高峰。84第四章漢樂府民歌第一節(jié)樂府涵義的演變

和樂府民歌的采集第二節(jié)漢樂府民歌的思想內(nèi)容第三節(jié)漢樂府民歌的特色與文學成就第四章漢樂府民歌85第一節(jié)樂府涵義的演變和樂府民歌的采集一、“樂府”涵義的演變1、原為音樂機構(gòu)的名稱,負責收集創(chuàng)作樂曲,訓練樂工等;2、指樂府收集、保留下來的譜過曲的、能夠配樂演唱的詩詞,為作品名稱;3、后來指仿照樂府格式、采用樂府舊題而作的詩詞,不都用于演唱,也用于吟誦了;4、唐代新樂府運動中指按照樂府詩的某些特點寫作的詩,又稱“新樂府”或“系樂府”。5、宋元后又用作為詞、曲的別稱。

86二、樂府民歌的采集

★《漢書·藝文志》載當時收集的西漢樂府民歌有138首,但留存不多,現(xiàn)存大多為東漢樂府搜集的作品?!铩稑犯娂罚纤巍す唬┲邪瑵h樂府詩的有四類:“郊廟歌辭”:為文人制作的朝廷典禮樂章;“相和歌辭”:多為江南楚地的民間歌辭;“鼓吹曲辭”:是北方民族的樂曲,用于軍樂;“雜曲歌辭”:指聲調(diào)已經(jīng)失傳,無所歸屬的樂曲的歌辭。

87第二節(jié)樂府民歌的思想內(nèi)容

第一類揭露戰(zhàn)爭和徭役帶給人民的災難和痛苦。

?《戰(zhàn)城南》:為漢《鐃歌》十八曲之一,屬“鼓吹曲辭”。

主題:詛咒戰(zhàn)爭

藝術(shù)特色:想象豐富,人禽對話獨具匠心;句式自由,雜言,整散句間出;善于渲染各種氣氛;場面轉(zhuǎn)換利落,跳躍性很大。88戰(zhàn)城南

戰(zhàn)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烏可食。為我謂烏:“且為客豪!野死諒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水深激激,蒲葦冥冥;梟騎戰(zhàn)斗死,駑馬徘徊鳴。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獲君何食?愿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良臣誠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歸!

89※

描寫戰(zhàn)爭的殘酷性

“去年戰(zhàn),桑干源;今年戰(zhàn),蔥河道。洗兵條支海上波,放馬天山雪中草。萬里長征戰(zhàn),三軍盡衰老?!丶抑莻浜?,漢家還有烽火燃。烽火燃不熄,征戰(zhàn)無已時。野戰(zhàn)格斗死,敗馬號鳴向天悲。烏鳶啄人腸,銜飛上掛枯樹枝?!保畎住稇?zhàn)城南》

90◆第二類反映勞動人民的窮困生活及對階級壓迫的反抗

?《東門行》描寫一個城市貧民因為家庭生活瀕臨絕境被迫奮起反抗的過程。全詩不足八十字,描寫了人物的生活處境、心情神態(tài)及對話,揭示了尖銳的社會矛盾。同類詩歌有《婦病行》、《孤兒行》等。91東門行

出東門,不顧歸;來入門,悵欲悲。盎中無斗米儲,還視架上無懸衣。拔劍東門去,舍中兒母牽衣啼:“他家但愿富貴,賤妾與君共餔糜。上用滄浪天故,下當用此黃口兒。今非!”“咄,行!吾去為遲!白發(fā)時下難久居?!?2?

《詩經(jīng)》中的愛情詩歌

?

《木瓜》(衛(wèi)風):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靜女》(邶風):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騷首踟躕。靜女其孌(貌美),貽我彤管。彤管有煒(光明),說懌(喜歡)女美。…

?《溱洧》(鄭風)寫的是三月會的盛況和青年男女嬉笑、歡快的場面。93◆第三類反映男女愛情和被壓迫婦女的命運

▲《有所思》

?

是一首真摯熱烈的情詩。采用自述口吻,描寫人物情感變化細膩、深刻;

?

運用比興,以物寄懷;

?

表現(xiàn)手法靈活多變;

?采用重復的形容來加重語氣,感情色彩更加濃重。94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問遺君?雙珠玳瑁簪,用玉紹繚之。聞君有他心,拉雜摧燒之。摧燒之,當風揚其灰。從今以往,勿復相思!相思與君絕!雞鳴狗吠,兄嫂當知之。妃呼狶!秋風肅肅晨風飔,東方須臾高知之。95

▲《上邪》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

可看為《有所思》的續(xù)篇,為一女子的愛情誓言,表現(xiàn)了對美好愛情的追求。

?

采用“博喻”修辭手法,羅列五種極其反常的自然界現(xiàn)象,把主人公的決心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

以二言開頭,五言結(jié)尾,中間三、四、五、六雜言,音節(jié)短促,語氣連貫緊迫,充分表現(xiàn)出主人公感情的熱烈。96▲《江南》(相和歌辭·相和曲)

江南可采蓮,

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97“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今人劉旦宅作《江南》圖98※

《江南》賞析(三種說法)?“勞動愉悅說”(朱東潤本)?“愛情隱喻說”--“魚戲蓮”圖

①“魚”為情愛的隱語,以魚的多子象征配偶的繁殖功能,可見古人對生殖的崇拜?!懊窀柚?,隱語的例子很多,以魚代替配偶或情侶的隱語,不過是其中之一”。(聞一多《說魚》)“魚喻男,蓮喻女,說魚與蓮戲,實等于說男與女戲?!保ㄍ希?9※

《江南》賞析?“愛情隱喻說”--“魚戲蓮”圖“古人常以蓮象征愛情,以魚喻女性。”(游國恩《中國文學史》)“蓮與憐(愛人)同音,魚與吾音近,即從四面八方與戀人戲謔之意?!保ㄐ掖卫伞吨袊膶W史》100※

《江南》賞析⊙《詩經(jīng)》中也多以魚喻配偶,如《國風·召南·和彼秾nong矣》以釣魚暗寫男女求愛;《周南·汝墳》、《齊風·敝笱gou》即以魚喻伉儷之思?!褲h樂府中,還有《飲馬長城窟》、《白頭吟》等詩中的魚與男女之情存在著象征性的聯(lián)系?!涯铣瘶犯欣訕O多,如《嬌女詩》:

“蹀躞越橋上,河水東西流。上有神仙圣,下有西流魚。行不獨自去,三三兩兩俱?!?/p>

101?“愛情隱喻說”--“魚戲蓮”圖

②“蓮”在古代常象征愛情:

⊙《古詩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便以蓮(荷)寄托對愛人的情思;⊙南朝樂府《西洲曲》: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樂府詩集·讀曲歌89》第4、71首均以蓮諧“憐”,暗含有關(guān)情愛的隱微內(nèi)涵。102?“愛情隱喻說”--“魚戲蓮”圖

③、理論:原始作品中的形象所積淀的某種內(nèi)涵往往使這一形象帶上確定的語義性質(zhì),從而使之在文學史上成為經(jīng)典性意義形象,即“原型”。前代文學作品對后世文學的影響,后代文人對前代作品的繼承過程也就是“原型”承傳的過程。如:

“柳”--感傷別離:“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薄对姟ば⊙拧げ赊薄菲渌缰袊膶W中“梅、蘭、松柏、蝴蝶、月亮、漁夫”,外國文學中的“方舟、橄欖枝”等意象都已在文化傳承中具有了特定的內(nèi)涵,成為經(jīng)典的“原型”。103?“向往自由說”--“魚戲”圖⊙“魚”是自由的象征,滿足了人對自由的向往。(王富仁《魚,自由的象征》)

前二句為興起,構(gòu)成了魚戲的美的背景和魚戲的明確的方位感。幾個方位詞排比使用,加強了讀者對魚的自由性的感覺,魚沒有任何固定方向的限制,沒有客觀強制性力量的迫使,沒有主觀的目的性的制約。對魚戲的敷衍鋪排的表現(xiàn)方式造成動態(tài)感,與魚的自由、活潑的形態(tài)感統(tǒng)一在一起。

104▲《陌上桑》(相和歌辭·相和曲)

☆《陌上?!纺割}:產(chǎn)生于《詩經(jīng)·魏風·十畝之間》的“桑間濮上”。

更富于浪漫性與詼諧性:

?“羅敷之美”--“海倫之美”(《伊利亞特》)

?“丈夫之美”--“使君之丑”☆以夫妻關(guān)系的倫理愛否定邂逅的浪漫愛,順應正統(tǒng)道德觀,滿足普通人的“好美”心理。

?

比較:《陌上?!放c《廊橋遺夢》105▲《孔雀東南飛》

1、漢樂府敘事詩發(fā)展的高峰,我國現(xiàn)實主義詩歌發(fā)展的重要標志。與《木蘭詩》、《秦婦吟》、并稱為“樂府三絕”。2、內(nèi)容提要3、社會主題4、人物形象:劉蘭芝:勤勞、美麗、善良、堅毅、極其自尊、高度自信;焦仲卿:善良、孝順,但受封建禮教影響深,缺乏獨立意識,極其懦弱、無能;106詩意圖1“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u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07詩意圖2

“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08詩意圖3

“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妾不堪驅(qū)使,徒留無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109詩意圖4

府吏長跪告,伏惟啟阿母:“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娶!”110

“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妝?!苯袢诵び裉镒?/p>

詩意圖5111詩意圖6

上堂謝阿母,母聽去不止。112詩意圖7

卻與小姑別,淚落連珠子。113“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痹娨鈭D8114

▲《孔雀東南飛》

?關(guān)于“焦母”的解讀

①東方文化中的“母子一體”現(xiàn)象:♂馬斯洛的“愛與歸屬”理論:兩性間最本質(zhì)層次的需求即占有與歸屬,愛到極點即為歸屬。人總要通過各種方式去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人格,因此便不斷受到來自社會的各種力量的挫敗。在古代東方,女性愛情普遍受到壓抑,無法張揚,于是將愛的力量注入兒子身上,而這種愛一般都伴隨著對其自由意志、獨立人格的剝奪。115?關(guān)于“焦母”的解讀

②弗洛伊德式的分析:

“俄狄浦斯情結(jié)”的倒置,將壓抑在潛意識深處的力比多“從一個對象改道注入另一對象,尋找一種替代。這是源自潛意識層面的不自覺的、無法擺脫的性嫉妒。

中外文學中“焦母”式的女人還有許多:曹七巧(《金鎖記》)、汪文宣母(《寒夜》)、焦大星母(《原野》)、孟樵母(《我是一片云》);卡巴諾娃(《大雷雨》)、約娜(《一生》)、莫萊爾太太(《兒子與情人》)等等。116▲對《孔雀東南飛》主題的重構(gòu)

※主題:人的生與死、人的命運在對人的生命的偉大關(guān)懷中,記錄、再造了焦劉夫婦的悲劇故事。⒈焦劉的無愛婚姻劉自遣的話語(積憤、自己的價值、對焦的失望);焦的懦弱、自欺欺人(同情、安慰、為己辯護);分別場面(同舟共濟的感情、焦的愧疚);劉許婚后的最后相見及自殺(對人生的絕望、報復、懦弱靈魂的最后掙扎、對自己的譴責)。117※主題:人的生與死、人的命運

⑴劉的死并不主要為殉夫情,而為保衛(wèi)自己的生命尊嚴而死,以死抗議無愛的人間。焦的死也不主要為殉妻情,而是為證明自我的存在,找回自己的獨立意志和價值。⑵本詩表現(xiàn)出對兩性愛情關(guān)系的向往,說明傳統(tǒng)的封建禮教總是以維護家庭婚姻的和諧美滿為自己的職責,但真正造成婚姻的不幸和家庭解體的,恰恰是封建禮教制度本身,焦劉的悲劇即是例證。人格的獨立自由—平等的愛情—幸福的婚姻

118☆

《孔雀東南飛》的藝術(shù)風格

Ⅰ、語言風格:語言樸素但極其符合人物的微細心理變化和其獨特表現(xiàn)形式,如劉的話語總有幾種解讀方式,常用贊揚的語匯表達對對方的不滿,用順從的方式表示異義,以尊敬的言詞表示蔑視…

Ⅱ、長詩總體為寫實,但鋪排描寫及結(jié)尾卻頗富浪漫色彩,對后世文學影響很大。

?此詩的藝術(shù)成就極高,被稱為“長詩之圣”(王世貞《藝苑后言》)、“古今第一首長詩”(沈德潛《古詩源》)。119第三節(jié)漢樂府民歌的特色與藝術(shù)成就⑴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第一次具體而深入地反映了社會下層民眾日常生活的艱難與痛苦,如《東門行》、《婦病行》等,在后代逐漸形成中國詩歌的一種顯著特色:反映民生疾苦;⑵奠定了中國古代敘事詩的基礎(chǔ),具有“緣事而發(fā)”的特色;寫作技巧很成熟,出現(xiàn)了第三人稱敘述,“歌、行”體分類影響了后代敘事詩等。120漢樂府民歌的特色與藝術(shù)成就

⑶表現(xiàn)了激烈而直露的感情。接受了楚文化傳統(tǒng)的熏陶,又在更廣泛的方面和更強烈的程度上表現(xiàn)出來,即“感于哀樂”的特色。⑷面對生命短促,表達了強烈的樂生惡死的愿望。

《薤露》: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復落,人死一去何時歸!《蒿里》:蒿里誰家地?聚斂魂魄無賢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躕。121

⑷另一類詩強調(diào)了努力奮發(fā)向上

《長歌行》: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智锕?jié)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日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還有一類詩則提倡“及時行樂”:

《怨歌行》:當須蕩中情,游心恣所欲?!段鏖T行》: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

以虛幻的形式把樂生愿望表現(xiàn)出來的是一些游仙詩,如《艷歌》、《上陵》等。122⑸表現(xiàn)了生動活潑的想象力

如《戰(zhàn)城南》、《上邪》、《薤露》等詩。

“其造語之精,用意之奇,有出于《三百》、楚騷之外者。奇則異想天開,巧則神工鬼斧。”--陳本禮《漢詩統(tǒng)箋》

⑹使用了新詩型:雜言體和五言體

?雜言體:完全自由靈活,句法長短隨意,整散不拘,一篇中句式變化很大,具有特殊的美感和藝術(shù)表現(xiàn)上生動的特點。到唐代發(fā)展成為“歌行體”,獨具一格。123

⑹新詩型:?五言體:適應了社會語言的發(fā)展。便于把單音詞和雙音詞組合起來,寓變化于整齊之中,并擴大了詩歌內(nèi)容的含量。五言詩發(fā)展的過程是同漢代文人詩相互影響、作用而形成的,(如《古詩十九首》全部為較成熟的五言詩。)并逐漸成為魏晉南北朝時期詩歌最主要的形式。124第五章《漢書》及東漢散文

第一節(jié)《漢書》第二節(jié)《吳越春秋》第三節(jié)《論衡》與《潛夫論》125第一節(jié)《漢書》班固(32-92)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陜西咸陽)人,東漢著名史學家。受其父的啟發(fā),班固于明帝永平元年開始寫《漢書》,經(jīng)20多年的努力,公元82年完成。126關(guān)于《漢書》

⒈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記載了西漢上起高祖元年(前206),下至王莽地皇四年(23年)共230年間的歷史。共100篇,分為120卷,按體例有12紀、8表、10志、70列傳,對《史記》有所發(fā)展,將“書”改為“志”。※《藝文志》是在劉向的《七略》的基礎(chǔ)上寫成,著錄了當時流傳可見的圖書,為我國圖書目錄學的淵源;論述了古代學術(shù)思想的源流派別,是我國第一部初具規(guī)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