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馬長城窟行青青邊疆草》作者問題商榷_第1頁
《飲馬長城窟行青青邊疆草》作者問題商榷_第2頁
《飲馬長城窟行青青邊疆草》作者問題商榷_第3頁
《飲馬長城窟行青青邊疆草》作者問題商榷_第4頁
《飲馬長城窟行青青邊疆草》作者問題商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飲馬長城窟行青青邊疆草》作者問題商榷

《銀馬長城洞行》和《綠色香草》等散文詩集,蕭通的《選集》收錄了作者的“古詞”。幾乎同時,徐陵玉臺新歌的創(chuàng)作最初是蔡永,現(xiàn)在蔡仲郎的收藏也記錄了這一點??梢娫撛娮髡吖艜r即有異議(2),而近年學界多傾向于蔡邕作(3)。經(jīng)過對該詩的深入研究,筆者發(fā)現(xiàn):該詩的作者不會是東漢末年的文學家蔡邕,它應該是在東漢之前就已出現(xiàn)于民間的歌詩。茲謹陳淺見,求教方家。(1)現(xiàn)所見各本《蔡中郎集》均明代正德后所出,主要有三種版本:《四庫全書·集部·蔡中郎集》,明正德乙亥(1515)錫山華氏蘭雪堂活字10卷本;《蔡中郎集》華野(陳留)劉嗣奇校本;《四庫備要·集部·蔡中郎集》聊城高伯平校楊以增刊本。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蔡中郎集》自集前“提要”中看,當是陳留刊本(雍正間),同時參照張溥《百三家集》?!讹嬹R長城窟行·青青河邊草》“華刻活字本始入‘外傳’,嗣后各本皆入集”(引文見鄧安生《蔡邕著作辨疑》,《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6年第6期,第33頁)。(2)鄧安生《蔡邕著作辨疑》(《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6年第6期,第33頁)一文總結(jié)認為:唐前見于群書稱引該詩者幾乎均未標作者:《水經(jīng)注》引作“古詩”、《藝文類聚》四十一引作“樂府古辭”、《白帖》十引作“古詩”、李善注《文選》引《水經(jīng)注》作“古詩”。另,《樂府詩集》中引《樂府解題》亦作“古詞”。(3)郭預衡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即認定此詩為蔡邕所作,趙敏俐《漢代文人的樂府歌詩創(chuàng)作及其意義》、劉躍進《蔡邕的生平創(chuàng)作與漢末文風的轉(zhuǎn)變》等文亦持相同觀點。一、音節(jié)韻距及文學手法、韻律特點通過對照上古音系統(tǒng)(4)我們會發(fā)現(xiàn)《飲馬長城窟行》(5)一詩的押韻比較特別。茲將該詩韻腳字用重點號標出: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夢見在我旁.,忽覺在他鄉(xiāng).。他鄉(xiāng)各異縣.,展轉(zhuǎn)不可見.??萆V祜L,海水知天寒.。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蛷倪h方來.,遺我雙鯉魚.。呼童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有加餐食.,下有長相憶.。除第9-12句隔句押韻外,都是逐句押韻。也就是說,全詩20句,前8句與后8句逐句押韻,中間4句隔句押韻。其中,第1至第8句比較明顯,為逐句押韻、兩句一換韻:“草”、“道”均屬幽部;“思”、“之”均屬之部;“旁”、“鄉(xiāng)”都押陽部韻;“縣”、“見”押元部韻;第13句韻腳字“來”屬之部,在兩漢韻文中,之部和魚部字合韻通押的現(xiàn)象較為常見,此處“來”與第14句韻腳字——魚部的“魚”字通押當無異議,“書”、“如”亦為魚部字,如此,第13、14、15、16、17、18共六句同押一韻;詩歌的最后兩句換韻,“食”、“憶”均屬職部韻。可見該詩與蔡邕所處時代,乃至東漢時期五言詩一般的韻律情況都不同。縱觀兩漢五言詩歌會發(fā)現(xiàn),由西漢到東漢,五言詩的韻距是逐漸擴大的,也就是說,由逐句用韻的四音節(jié)韻距發(fā)展為隔句用韻的十音節(jié)韻距(二句間的停頓時間相當于一個音節(jié)),舉例如下(1)。如西漢初戚夫人《舂歌》(2):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隔三千里.,當使誰告汝.。“虜”、“暮”、“伍”、“汝”均屬魚部,“里”為之部字,然西漢之魚合韻現(xiàn)象頗常見,當為逐句押韻。再如西漢武帝時李延年《北方有佳人》: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就已經(jīng)不是完全逐句押韻,而是“立”、“國”、“國”、“得”通押(3),也就是最后兩句逐句押韻外,前四句隔句押韻。再如西漢末成帝時的《長安為尹賞歌》:安所求子死,桓東少年場.。生時諒不謹,枯骨后何葬.。這首歌謠五言四句,為典型的五言詩,詩中陽部“場”、“葬”押韻,就是隔句押韻了??梢姈|漢時的五言詩歌,幾乎都是隔句押韻。如班固《詠史》:三王德彌薄,惟后用肉刑.。太倉令有罪,就遞長安城.。自恨身無子,困急獨煢煢.。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上書詣闕下,思古歌雞鳴.。憂心摧折裂,晨風揚激聲.。圣漢孝文帝,惻然感至情.。百男何憒憒,不如一緹縈.。班固早于蔡邕,《詠史》雖“質(zhì)木無文”,但就形式而言,已經(jīng)顯現(xiàn)出比較整齊的五言詩樣貌,全詩十六句,偶數(shù)句押韻,韻腳均為耕部字。班固之后,比蔡邕稍早的張衡也進行過五言詩的創(chuàng)作,《同聲歌》文采斐然,句式和節(jié)奏比《詠史》更加成熟,全詩二十四句,偶數(shù)句押陽部韻:邂逅承際會,得充君后房.。情好新交接,恐栗若探湯.。不才免自竭,賤妾職所當.。綢繆主中饋,奉禮助烝嘗.。(1)傳世的所謂漢代詩歌很多,其中不乏作者、時代不明確的作品,為使對音韻的分析盡量客觀,文中進行音韻分析時所舉例子均選用作者以及時代清晰無疑議者。思為苑蒻席,在下蔽匡床.。愿為羅衾幬,在上衛(wèi)風霜.。灑掃清枕席,鞮芬以狄香.。重戶結(jié)金扃,高下華燈光.。衣解巾粉御,列圖陳枕張.。素女為我?guī)?。儀態(tài)盈萬方.。眾夫所希見,天老教軒皇.。樂莫斯夜樂,沒齒焉可忘.。比張衡略晚,基本與蔡邕同時的秦嘉《贈婦詩》三首,歷來被公認為“是東漢文人五言抒情詩成熟的標志”(4),詩歌的文學手法與韻律都更加成熟,例如其中第一首(5):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憂艱常早至,歡會??嗤?。念當奉時役,去爾日遙遠.。遣車迎子還,空往復空返.。省書情凄愴,臨時不能飯.。獨坐空房中,誰與相勸勉.。長夜不能眠,伏枕獨展轉(zhuǎn).。憂來如循環(huán),匪席不可卷.。全詩為隔句押韻,首句不入韻,韻腳均為元部。詩中用語典雅,文人化特點十分明顯,還出現(xiàn)了雖然不工整,但已有對偶傾向的句子“憂艱常早至,歡會??嗤怼?較之以前的五言詩有了進步?!恫讨欣杉肪?所收五言詩除《飲馬長城窟行》外還有《翠鳥詩》一首:“庭陬有若榴,綠葉含丹榮.。翠鳥時來集,振翼修形容.?;仡櫳躺?動搖揚縹青.。幸脫虞人機,得親君子庭.。馴心托君素,雌雄保百齡.?!痹娭衅鏀?shù)句韻腳的“榴”、“集”、“色”、“機”、“素”分別屬幽部、緝部、職部、微部、魚部;偶數(shù)句韻腳的“榮”“青”“庭”“齡”屬耕部、“容”屬東部,耕東二部字合韻通押在東漢是有先例的,班固《白雉詩》即“容”“精”“成”“慶”通押。所以,很明顯,《翠鳥詩》奇數(shù)句不押韻,偶數(shù)句押韻,為全詩隔句押韻的詩作?!盎仡櫳躺?動搖揚縹青”與“幸脫虞人機,得親君子庭”二聯(lián)有對偶趨勢。我們曾指出,由逐句押韻到隔句押韻,韻距的擴大,實際上是漢語發(fā)展,音節(jié)逐漸減化的結(jié)果,精通音律的文學家蔡邕寫作《翠鳥詩》隔句押韻,而《飲馬長城窟行》卻采用在自己之前很久都沒有人再使用的,相比已經(jīng)落后于時代的小韻距逐句押韻方式,是不是有些匪夷所思?況且,《飲馬長城窟行》上下兩部分各八句,分別逐句押韻、中間四句卻隔句押韻,這種奇特的押韻方式,也恰好帶有五言詩由逐句押韻向隔句押韻過渡的痕跡。另外,這首《飲馬長城窟行》中“魚”、“書”等重復使用的韻腳,也反映出該詩用韻不很成熟的特點,由此看來,該詩不應該是東漢末年這一五言詩已經(jīng)走向成熟的時代里出現(xiàn)的作品。認定這首基本逐句用韻的《飲馬長城窟行》作于東漢末年,不符合漢代五言詩發(fā)展的歷史事實。二、提出并闡釋了現(xiàn)實意義上的“律聯(lián)”自南朝沈約提出“四聲八病說”后,嚴密講求格律的近體詩才正式出現(xiàn),不過“到了漢代,尤其是東漢,詩人對如何利用語言聲韻材料來形成詩歌的格律,已進行了很多的探索、試驗,并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據(jù)《后漢書·鐘皓傳》載:‘皓避隱密山,以詩律教授門徒千余人?!鶕?jù)這明確而確切的話可見,在東漢時期,詩律已成為一種為人們廣為研究的學問了,而且轉(zhuǎn)相傳授,十分興盛”(1)。盡管當年人們進行詩律研究的詳細情況,現(xiàn)存典籍并無記載,但是“詩律,一般是指詩歌的聲律和韻律兩部分,而以聲律為主。在我國古代詩歌中,聲律則是以聲調(diào)的交互應用為特點而構成的格律。”(2)詩的押韻,至晚在《詩經(jīng)》時代即已形成傳統(tǒng),至東漢時,已經(jīng)成為“詩”的必備條件,因此,當時所謂“詩律研究”,主要是對詩歌中平仄搭配的研究,即研究如何通過平仄在詩中的交互分布,使五言詩歌節(jié)奏感更強,更具藝術性。通過對現(xiàn)存的,確定為東漢時五言詩作的考索,可以看出“當時的詩人是以五言詩一句為范圍來安排字聲交互配合的,方法是把聲調(diào)的差別歸并為平仄兩類,前有平聲則后需接合仄聲,反之亦然,詩句的第五字是押韻與否的位置,需安排上下兩句平仄相對。這樣應用字聲平仄特點的結(jié)果是律句的產(chǎn)生,同時,兩個律句碰到一起,很自然地又出現(xiàn)了律聯(lián)”(3)。以此標準審視,會發(fā)現(xiàn):在東漢有主名的文人五言詩作品中,會看到有意為之的“律聯(lián)”。(1)徐青《漢代詩歌格律述要》,《廈門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第44頁。比如(4):秦嘉《贈婦詩》二:良馬不回鞍,輕車不轉(zhuǎn)轂。–||––,––|||。秦嘉《贈婦詩》三:清晨當引邁,束帶待雞鳴。–––︱︱,︱︱︱––。秦嘉《贈婦詩》三:詩人感木瓜,乃欲答瑤瓊。––||–,|||––。酈炎《見志詩》一:陳平敖里社,韓信釣河曲。–––||,–||–|。趙壹《魯生歌》:勢家多所宜,欬吐自成珠。|––|–,|||––。張衡《歌》:百鳥自南歸,翱翔萃我枝。|||––,––||–。就是蔡邕本人,也很注意五言詩的格律。比如他所作的《翠鳥詩》,短短五聯(lián)中就有明顯的強調(diào)平仄的“律聯(lián)”:庭陬有若榴,綠葉含丹榮。––||–,|||––。此聯(lián)是典型的五言“平起平收式”律聯(lián),即使是置于后世格律詩成熟的時代來看,仍然是比較嚴格遵守格律的。而《飲馬長城窟行》的平仄情況是: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夢見在我旁,忽覺在他鄉(xiāng)。–︱︱︱–,|||––。他鄉(xiāng)各異縣,展轉(zhuǎn)不可見。––|||,||–||??萆V祜L,海水知天寒。–––––,||–––。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蛷倪h方來,遺我雙鯉魚。|–|––,–|–|–。呼童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有加餐食,下有長相憶。︱︱––︱,︱︱––︱。全詩并不講求格律,十聯(lián)中無一“律聯(lián)”。這樣就又出現(xiàn)了矛盾:在東漢文人講求格律的風氣影響下,精通音律,注重詩歌格律的蔡邕,又怎么會做這樣一首完全非格律化的詩作呢?即使是模擬民間作品風格,《飲馬長城窟行》依然不脫一定文人色彩,而此時期有主名的經(jīng)文人潤色過的民間歌詩,也已經(jīng)注重格律了,我們用同樣的方法對辛延年《羽林郎》和宋子侯《董嬌嬈》進行考察,可以發(fā)現(xiàn)二詩均已達到很高的格律化程度:《羽林郎》全詩十六聯(lián)三十二句,符合“律聯(lián)”要求者就有七聯(lián),幾乎占全詩一半;《董嬌嬈》全詩十二聯(lián),符合“律聯(lián)”要求者就有八聯(lián),占全詩的三分之二。所以從格律角度來看,《飲馬長城窟行》也不應是東漢末年蔡邕的作品。三、蔡傳承了自我教化的文學風格蔡邕自幼便“馳騁乎典籍之崇涂,休息乎仁義之淵藪,盤旋乎周孔之庭宇,揖儒墨乎以為友”(1),受儒家主流意識影響甚深。他一生的主要興趣與精力都在于整理典制、“撰集漢事”(2)補敘漢史,其《上漢書十志疏》(3)曰:臣自在布衣,常以為《漢書》十志,下盡王莽而止,世祖以來,唯有紀傳,無續(xù)志者……積累思惟二十余年,不在其位,非外吏庶人所得擅述。天誘其衷,得備著作郎,建言《十志》皆當撰述,遂與議郎張華等分受之,其難者皆以付臣。先制律歷,以籌算為本,天文為驗,請?zhí)珟熖镒⒖夹_B年,往往頗有差舛,當有增損,乃可施行……會臣被罪,逐放邊野,臣竊自痛:一為不善,使史籍有闕,胡廣所校、二十年之思,中道廢絕,不得究竟。慺慺之情,猶以結(jié)心,不能自達……足見其志向所在。蔡邕數(shù)十年集中精力于修撰史書,自然不會十分熱心文學創(chuàng)作。出于對主流話語的不自覺趨奉,他甚至“以否認文學匡國理政的功能為理由貶低其地位”(4),輕視文學。當然,輕視文學并不等于絕不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和審美。致力修史之外,貶低文學的蔡邕也有大量作品存世。在自己的創(chuàng)作中,他追求華美的文學形式,以典雅為要,在《陳政要七事疏》(5)中蔡邕即通過提出自己對辭賦優(yōu)劣之看法——“引經(jīng)訓風喻之言”較之“連偶俗語,有類俳優(yōu)”為高——表明以能引(1)《釋誨》,見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蔡中郎集》。經(jīng)喻典和承擔教化作為對文章的審美評判標準。綜觀蔡邕辭賦碑文諸作,大體具有辭采華茂、精于用典和崇尚駢儷之特質(zhì),《后漢書》本傳明言其“心精辭綺”;劉勰《文心雕龍·麗辭》(6)云:“自揚、馬、張、蔡,崇盛麗辭,如宋畫吳冶,刻形鏤法。麗句與深采并流,偶意共逸韻俱發(fā)”,將蔡邕與西漢崇尚華麗典雅的貴族化作家司馬相如和揚雄相并列,認定他們的創(chuàng)作風格是一致的,同時《文心雕龍·事類》亦提到蔡邕,指出:“至于崔、班、張、蔡,遂捃摭經(jīng)史,華實布濩,因書立功”,認為他們的文學創(chuàng)作是引經(jīng)據(jù)典的“后人之范式”,《文心雕龍·才略》又將他與張衡并提:“張衡通贍,蔡邕精雅,文史彬彬,隔世相望”,作為東漢后期文學雅士的代表。有如此的創(chuàng)作理念和創(chuàng)作傾向的蔡邕應該不會熱衷于學習民間歌詩,而《飲馬長城窟行》辭藻并不華美,形式并不精巧,其中的諸多語句恰恰還是不很典雅的“連偶俗語”,此種詩作,他又如何會有意為之?另外,從傳世作品來看,蔡邕較為輕視詩歌創(chuàng)作:“清人嚴可均所輯蔡文140余篇,亦未稱完備”(7);現(xiàn)存蔡邕賦作15篇(包括殘篇),而包括《飲馬長城窟行》在內(nèi),僅存詩5首,其中《初平詩》僅有兩句,《答對元式詩》、《答卜元嗣》均為四言且明顯是應酬之作。既然對詩歌這一文體本身都不感興趣,又怎么會特別著意于民間歌詩,并刻意仿效民歌進行創(chuàng)作?綜觀蔡邕一生的創(chuàng)作,可以發(fā)現(xiàn),其文學創(chuàng)作風格的形成受師友影響很深??疾嚏呤论E,不論是隱居還是出仕,甚或亡命江海,他所處的學術和文學環(huán)境幾乎都是雅化的、貴族化的:蔡邕“少博學,師事太傅胡廣。好辭章、術數(shù)、天文,妙操音律”(8),與胡廣有師生關系。除奉詔寫作《胡廣、黃瓊頌》、《太尉胡廣碑》之外,蔡邕還為胡氏一族撰寫《陳留太守胡頌碑》、《童幼胡根碑》、《交趾都尉胡府君夫人黃氏神誥》、《太傅安樂侯胡公夫人靈表》、《議郎胡公夫人趙氏哀贊》等墓銘,這都足以說明,蔡邕崇敬老師胡廣,師生關系甚為融洽。青年蔡邕還仰慕朱穆文辭人品,有這樣幾點證據(jù):一是蔡邕為朱穆文風所吸引,“嘗至其家,自寫之”(1);二是朱穆延熹六年(公元163年)四月卒于京師,蔡邕特地撰寫了《朱公叔謚議》,謚朱穆為“文忠先生”,并獻上《朱公叔鼎銘》、《朱公叔墳前方石碑》彰其德行;三是撰寫《正交論》,有意向世人宣傳朱穆為打破當時偏黨派閥風氣的《絕交論》(2)。蔡邕如此推崇朱穆,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學習、模仿朱穆,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對蔡邕影響較深的胡廣與朱穆,都處于當時學術、文學潮流中心的宮廷,而“當時能抓住士人心態(tài)的普遍的文學潮流,是對以宮廷文風為頂點、以博學為基礎的華麗雕琢文辭的強烈憧憬”,胡廣與朱穆自然將審美傾向契合于華麗的宮廷貴族文學正統(tǒng),青年時代的蔡邕“當通過胡廣和朱穆而接觸到一些高雅學術和華麗多彩的文學時,從他的角度看,這大概是極有誘惑力的對象,或許想把自己的一生寄托在這有價值的事業(yè)上。事實上,在以后漫長的生涯中,他始終把全身許托于文學和學術”(3),定下如此的基調(diào),蔡邕應該不會突然地將審美視閾移至民間。在第一次出仕期間,蔡邕曾經(jīng)參與建立“熹平石經(jīng)”:“熹平四年,乃與五官中郎將堂谿典,光祿大夫楊賜,諫議大夫馬日磾,議郎張馴、韓說,太史令單飏等,奏求正定六經(jīng)文字。靈帝許之。邕乃自書丹于碑,使工鐫刻,立于太學門外。于是后儒晚學,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觀視及摹寫者,車乘日千余輛,填塞街陌”(4);他還參與東觀撰補《后漢記》,并利用胡廣轉(zhuǎn)讓的材料開始撰寫《十意》。在這一段時期,蔡邕與盧植、馬日磾、楊彪、韓說、張馴、單飏等人經(jīng)常往來,這些人幾乎都是通曉經(jīng)典的儒家學者。第二次出仕,蔡邕已經(jīng)儼然成為京師文學集團的首領,此時“以蔡邕為中心的董卓政權下的學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