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史伶官傳序》同步練習(xí)(含答案)_第1頁
《五代史伶官傳序》同步練習(xí)(含答案)_第2頁
《五代史伶官傳序》同步練習(xí)(含答案)_第3頁
《五代史伶官傳序》同步練習(xí)(含答案)_第4頁
《五代史伶官傳序》同步練習(xí)(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五代史伶官傳序》同步練習(xí)

一、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文一】

自古宦者亂人之國,其源深于女禍。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

蓋其用事也近而習(xí),其為心也專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親之。待其已信,然后懼以禍福而把持之。雖有忠臣碩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為去己疏遠,不若起居飲食、前后左右之親可恃也。故前后左右者日益親,而忠臣碩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勢日益孤。勢孤,則懼禍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禍患伏于帷闥,則向之所謂可恃者,乃所以為患也。

患已深而覺之,欲與疏遠之臣圖左右之親近,緩之則養(yǎng)禍而益深,急之則挾人主以為質(zhì)。雖有圣智,不能與謀。謀之而不可為,為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則俱傷而兩敗。故其大者亡國,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借以為資而起,至抉其種類,盡殺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此前史所載宦者之禍常如此者,非一世也。

夫為人主者非欲養(yǎng)禍無內(nèi)而疏忠臣碩士于處蓋其漸積而勢使之然也。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而禍斯及矣。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抡咧疄榈湥m欲悔悟,而勢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①事是已。故曰“深于女禍者”,謂此也??刹唤湓??

(節(jié)自歐陽修《五代史·宦者傳論》)

【注釋】①唐昭宗:即李曄。晚唐時期宦官專政,對皇帝有廢立大權(quán)。昭宗是僖宗之弟,即由宦官擁立為帝的。后來昭宗與宰相崔胤謀誅宦官,反被宦官劉季述等幽禁,后雖得神策軍解救,重新復(fù)帝位,但卻招致梁王朱全忠乘機領(lǐng)兵入京,唐朝因之覆滅。

【文二】

①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②世言晉王之將終也,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梁。此三者,吾遺恨也。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莊宗受而藏之于廟。其后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請其矢,盛以錦囊,負而前驅(qū),及凱旋而納之。

……

④故方其盛也,舉天下之豪杰,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shù)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獨伶人也哉?

(節(jié)選自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

1.下列對文本一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夫為人主者非欲養(yǎng)禍/于內(nèi)而疏忠臣碩士/于外蓋其漸積/而勢使之然也/

B.夫為人主者非欲養(yǎng)禍/于內(nèi)而疏忠臣/碩士于外/蓋其漸積/而勢使之然也/

C.夫為人主者/非欲養(yǎng)禍于內(nèi)/而疏忠臣碩士于外/蓋其漸積而勢使之然也/

D.夫為人/主者非欲養(yǎng)禍于內(nèi)/而疏忠臣碩士于外/蓋其漸積而勢使之然也/

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端”,文中指萌芽、發(fā)端,與《孟子》中“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的“端”含義相同。

B.“中”,文中指符合,與《勸學(xué)》“木直中繩”的“中”含義相同。

C.“患”,文中指禍害、災(zāi)難,與“患得患失”的“患”含義不同。

D.“少牢”,文中指祭祀用羊、豬各一頭。一般是諸侯、卿大夫祭祀宗廟時所用。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一】開頭說自古以來,宦官擾亂國家,比女人造成的禍患還要嚴重。

【文二】開頭提出盛衰由于人事論點,用莊宗得失天下事為全文立論的根據(jù)。

B.【文一】宦官獲得了君主的完全信任后,就用禍福來恐嚇他、挾制他。

【文二】安閑享樂的莊宗衰敗的時候,幾十個伶人圍困他。

C.【文一】當?shù)溁家焉?,皇帝想和疏遠的大臣們一起除掉親隨,但快慢難把握。

【文二】第二段承接上文,詳細敘述了莊宗接收并執(zhí)行晉王遺命的事情經(jīng)過。

D.【文一】宦官造成的禍患,只要君王有所悔悟,就可以有辦法把他們除掉。

【文二】篇末引出歷史教訓(xùn),總結(jié)全文,闡述的事理具有普遍性和現(xiàn)實意義。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勢孤,則懼禍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

(2)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獨伶人也哉?

5.宦官得以亂國的原因是什么?歐陽修在其《五代史》中為宦者立傳的目的是什么?請簡要概括。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臣聞朋黨之說,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謂小人無朋,惟君子則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祿利也;所貪者財貨也。當其同利之時暫相黨引以為朋者偽也及其見利而爭先或利盡而交疏則反相賊害其兄弟親戚不能相保臣謂小人無朋其暫為朋者偽也。君子則不然。所守者道義,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節(jié)。以之修身,則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國,則同心共濟,終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為人君者,但當退小人之偽朋,用君子之真朋,則天下治矣。

紂之時,億萬人各異心,可謂不為朋矣,然紂以亡國。周武王之臣,三千人為一大朋,而周用以興。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異心不為朋,莫如紂;能禁絕善人為朋,莫如漢獻帝;能誅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亂亡其國。更相稱美推讓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誚舜為二十二人朋黨所欺,而稱舜為聰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與小人也。周武之世,舉其國之臣三千人共為一朋,自古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興者,善人雖多而不厭也。夫興亡治亂之跡,為人君者,可以鑒矣。

節(jié)選自歐陽修《朋黨論》,有刪改)

世言晉王之將終也,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梁。此三者,吾遺恨也。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莊宗受而藏之于廟。其后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請其矢,盛以錦囊,負而前驅(qū),及凱旋而納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及仇讎已滅,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亂者四應(yīng),倉皇東出,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君臣相顧,不知所歸,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書》曰:“滿招損,謙得益?!睉n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節(jié)選自《新五代史·伶官傳》)

6.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當其同利之時/暫相黨引/以為朋者/偽也/及其見利而爭/先或利盡而交/疏則反相賊害/雖其兄弟親戚不能相保/故臣謂小人無朋/其暫為朋者/偽也

B.當其同利之時/暫相黨引以為朋者/偽也/及其見利而爭先/或利盡而交疏/則反相賊害/雖其兄弟親戚/不能相保/故臣謂小人無朋/其暫為朋者/偽也

C.當其同利之時/暫相黨引/以為朋者/偽也/及其見利而爭先/或利盡而交/疏則反相賊害/雖其兄弟親戚/不能相保/故臣謂小人無朋/其暫為朋者/偽也

D.當其同利之時/暫相黨引以為朋者/偽也/及其見利而爭/先或利盡而交疏/則反相賊害/雖其兄弟親戚不能相保/故臣謂小人無朋/其暫為朋者/偽也

7.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君子,古代泛指德才出眾的人,常與“小人”對舉,與《論語》中“君子喻于義”中的“君子”意思相近。

B.漢獻帝、唐昭宗:獻帝,稱呼的是東漢最后一任皇帝劉協(xié)的謚號;唐昭宗,稱呼的是唐代皇帝李曄的廟號。

C.太廟是皇帝宗廟,最初只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后來皇后和功臣的神位經(jīng)皇帝批準也可被供奉在太廟。

D.《書》即《尚書》,儒家四書之一?!吧小奔础吧稀?,《尚書》就是上古的書,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匯編。

8.下列對選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先劃清君子和小人的界限,緊接著剖析“小人無朋”和“君子有朋”的道理,最后指出朋黨與興亡的關(guān)系。

B.乙文通過敘述莊宗得天下的過程,先盛贊其成功,繼而感嘆他的迅速衰敗,從而強調(diào)成敗皆由人事的道理。

C.選文均使用了引用和對比論證,既增強了論證的說服力,同時也使事理在正反兩面的對比中顯得更加明白清楚。

D.選文均借前朝舊事勸諫統(tǒng)治者吸取歷史教訓(xùn),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體現(xiàn)了古代知識分子家國情懷與責(zé)任擔(dān)當。

9.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然周用此以興者,善人雖多而不厭也。

(2)系燕父子以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廟,還矢先王。

10.歷史總能給人以啟迪,請簡要概括兩則選文在國家治理方面給予后人的啟示。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及仇讎已滅,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亂者四應(yīng),倉皇東出,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君臣相顧,不知所歸,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書》曰:“滿招損,謙得益。”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11.下列與例句加點字活用現(xiàn)象不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倉皇東出

A.一夫夜呼B.憂勞可以興國

C.亂者四應(yīng)D.負而前驅(qū)

12.下列句子中的“所以”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A.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B.所以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C.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D.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13.與“梁,吾仇也”一句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A.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B.而告以成功

C.此三者,吾遺恨也D.方其系燕父子以組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一)

①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②世言晉王之將終也,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梁。此三者,吾遺恨也。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莊宗受而藏之于廟。其后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請其失,盛以錦囊,負而前驅(qū),及凱旋而納之。

③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及仇讎已滅,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亂者四應(yīng),倉皇東出,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君臣相顧,不知所歸,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書》曰:“滿招損,謙得益。”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④故方其盛也,舉天下之豪杰,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shù)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獨伶人也哉?

(選自歐陽修《伶官傳序》)

(二)

①莊宗既好俳優(yōu),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晉之俗,往往能歌其聲,謂之“御制”者皆是也。其小字亞子,當時人或謂之亞次。又別為優(yōu)名以自目,曰李天下。自其為王,至于為天子,常身與俳優(yōu)雜戲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

②其戰(zhàn)于胡柳也,嬖伶周匝為梁人所得。其后滅梁入汴,周匝謁于馬前,莊宗得之喜甚,賜以金帛,勞其良苦。周匝對曰:“身陷仇人,而得不死以生者,教坊使陳俊、內(nèi)園栽接使儲德源之力也。愿乞二州以報此兩人?!鼻f宗皆許以為刺史。郭崇韜諫曰:“陛下所與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七今大功始就封賞未及于一人而先以伶人為刺史恐失天下心不可因格其命逾年,而伶人屢以為言,莊宗謂崇韜曰:“吾已許周匝矣,使吾慚見此三人。公言雖正,然當為我屈意行之。”卒以俊為景州刺史、德源為憲州刺史。

(選自歐陽修《新五代史·卷三十七》)

1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陛下所與/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士/今大功始就/封賞未及/于一人而先/以伶人為刺史/恐失天下心/不可因格其命/

B.陛下所與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士/今大功始就/封賞未及/于一人而先/以伶人為刺史/恐失天下心/不可/因格其命/

C.陛下所與/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士/今大功始就/封賞未及于一人/而先以伶人為刺史/恐失天下心/不可因格其命/

D.陛下所與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士/今大功始就/封賞未及于一人/而先以伶人為刺史/恐失天下心/不可/因格其命/

1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少牢,古代祭祀用的牲畜,牛、羊、豬俱用叫太牢,只用羊、豬二牲叫少牢。

B.太廟,中國古代皇帝的宗廟,最早供奉皇帝先祖,后經(jīng)皇帝批準也可供奉功臣的神位。

C.教坊,古時管理宮廷音樂、舞蹈、戲曲、繪畫等的官署,從唐朝開始設(shè)置。

D.刺史,又稱“刺使”,古代職官名,原為監(jiān)察郡縣的官員,后成為一州長官的稱呼。

16.下列對文本(一)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段以“嗚呼”感嘆突兀起筆,發(fā)出對歷史的深沉感嘆,又以轉(zhuǎn)折關(guān)系的反問句,強調(diào)人事的作用,一嘆一問,一退一進,醒人耳目。

B.二段著力寫莊宗對“三矢”的態(tài)度,“受”“藏”“遣”“告”“請”“盛”“負”“納”等詞可見其恭謹及矢志復(fù)仇的決心和意志,這正是他得天下的原因。

C.三段對莊宗的成敗之跡作了概括,“得天下”與“失天下”反差鮮明,肯定得之難、失之易的說法,進而以反問與引用強調(diào)成敗由于“人事”的原因。

D.文末再次評論莊宗的盛衰,以兩種截然相反的結(jié)果來得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結(jié)論,含蓄地批評朝政,諷諫北宋統(tǒng)治者不要忘記歷史教訓(xùn)。

1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

(2)常身與俳優(yōu)雜戲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

18.歐陽修在《新五代史·伶官傳》末尾直陳“莊宗好伶,可不信哉”,結(jié)合文本(二)第二段的事例加以證明。

二、情景默寫

19.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采取了一系列防御措施,其中寫他對外政策的句子是:(南方)“,”;(北方)“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余里”。

(2)始皇派遣大將蒙恬北逐匈奴獲得勝利,使得匈奴長時間不敢南下進擊中原。文中“,”兩句就是對此事件效果的概括。

(3)文中“,”,形象地描寫了始皇派遣得力的將領(lǐng)、士兵守衛(wèi)要塞,盤問過往行人的情景。

(4)《過秦論》中寫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突顯他政治上功業(yè)的兩句是“,”。

20.名句默寫。

(1)賈誼的《過秦論》中揭示秦王朝滅亡原因的句子是:。

(2)賈誼的《過秦論》中最能體現(xiàn)秦始皇守天下時防范之嚴的句子是:,。

(3)賈誼的《過秦論》中表現(xiàn)陳涉起義的巨大影響力,寫農(nóng)民起義的星星之火頃刻間燃成燎原之勢的名句是:,。

(4)《五代史伶官傳序》在引《尚書》中的話作答時,作者順勢從中引申出“,”的道理。

(5)《五代史伶官傳序》以“舉天下之豪杰,莫能與之爭”“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兩種截然相反的結(jié)果,引出了“,”的經(jīng)驗教訓(xùn)。

(6)《五代史伶官傳序》中,作者論述由盛而衰的史實后,連用兩個設(shè)問句:“?,?”既引人深思,又寓結(jié)論于疑問之中。

三、語言表達

21.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暈厥羊

鐵凝

老馬一生沒有什么特別的嗜好,就是喜歡吃蒜。但是,這個通俗而又廉價的嗜好并不總是能夠順利地被滿足,原因是他的老伴絕不能聞大蒜的氣味。

昨晚臨睡前,她已經(jīng)向他交代了這幾天他一個人在家應(yīng)該注意的事情:冷水表里的存水不多了,水表好像有點不準?,F(xiàn)在,老馬穿好衣服來到客廳,又推開老伴房間虛掩著的門觀察片刻,在確認房子里真的沒有老伴之后,便疾步進了廚房,拉開柜櫥的最下邊一只抽屜,拿出預(yù)先藏好的兩頭蒜,三下兩下地剝起來。

這時有人按門鈴。

老馬不覺渾身一激靈:莫非她丟了什么東西又折回來???慌亂中他把蒜藏進抽屜趕緊去開門——他從來不敢怠慢老伴的門鈴聲。門開了,唉,原來是單位的出納給他送工資來了。老馬接了工資信手放在門廳的餐桌上,接著趕緊回到廚房繼續(xù)剝蒜。眼看著那些象牙色的、光溜溜、鼓繃繃的小蒜瓣在他手下越聚越多,老馬心中那鬼崇的激情和曖昧的欲望說什么也按捺不住了,他抓起一瓣丟進嘴里猛嚼,一股熱辣辣的蒜香伴著脆生生的響動在老馬口腔里爆炸。這就是幸福了,咀嚼中的老馬暗自思量。

這時又有人按門鈴。

正在享受大蒜的老馬本來不愿意此刻有人造訪,但是,正因為幾頭大蒜下肚,經(jīng)常打不起精神的老馬,現(xiàn)在是精神昂揚力量充沛。尤其當他看見門口沒有老伴,門口是個全新的陌生人,可這個陌生人按了門鈴又轉(zhuǎn)身要走,老馬就非常想把他攔住,他覺得現(xiàn)在他既有攔住這人的力量,又有攔住這人的權(quán)利。

老馬說那你怎么按了門鈴就走啊。

陌生人說,你這是201,我找錯門了。

老馬說你想找誰家?

陌生人說301,說自己是小區(qū)物業(yè)公司的水工。

提起物業(yè)公司,老馬更不想放這人走了。我正想找物業(yè)公司呢,你必須進來先給我查查這表。

老馬的態(tài)度是不由分說的,陌生人卻顯得猶豫,也許還有幾分不易覺察的慌張。但這猶豫和慌張顯然敵不過老馬的不由分說,于是他跟著老馬走進了老馬的家。

其實老馬也未必想到陌生人這么聽話,他一向缺少讓別人聽他發(fā)令的體驗?,F(xiàn)在他發(fā)令了,陌生人居然聽令了,老馬終于體驗了命令別人的愉悅。陌生人摘下身上的工具包,站在水表跟前似是而非地鼓搗了幾下。他鼓搗不成什么,急于離開的樣子。

陌生人的態(tài)度很讓老馬惱火。他開始厲聲譴責(zé)站在門廳里的這個人。

陌生人低眉順眼地聽著老馬譴責(zé),不爭辯也不反駁。就為了陌生人的低眉順眼和他的不爭辯不反駁吧,情緒激昂的老馬還獲得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意外滿足感。原來人都有看別人低眉順眼的欲望,對別人低眉順眼一生的老馬今天終于也嘗到了別人對自己低眉順眼的甜頭。老馬頭上冒著熱汗,滿嘴噴著不散的蒜氣,借著不請自來的某種珍貴的快感連想帶說連說帶想,從務(wù)實說到務(wù)虛又從務(wù)虛返回務(wù)實,最后,他終于向面前這個沉默而懦弱的“水工”喊出了他此刻打算實施的計劃:既然你做不了經(jīng)理的主,我也就不再怪你。

沉默的“水工”就在這時突然把身子晃了幾晃,接著雙膝一彎就軟軟地倒在老馬家門廳的地上。

怎么了?這是怎么了?難道他是被我嚇暈了不成?老馬有點慚愧,然而,讓老馬不敢承認的是,這慚愧里卻又摻和著某種莫名的滿足。原來他老馬也有今天,他也能對一個年輕力壯的活人充滿威懾力量,他也能讓一個活人低眉順眼,最后他也能把一個活人嚇暈過去。

老馬要通電話叫了對方來救人,很快從客廳里出來,發(fā)現(xiàn)門廳地上那個暈著的人已經(jīng)不見了。他的心緊縮了一下,好像剛明白了什么。驚慌中的老馬趕緊回屋,進門先看餐桌,餐桌上他那沓不算厚實的工資也不見了,確實不見了。一切都在瞬間。

老馬在餐桌旁坐下,人像癟了似的,翻來覆去只有一個感慨:這個“水工”跟我配合得多好啊。

這晚老馬不吃不喝和衣睡去。

老馬再次醒來并不是早晨,可能是深夜一點鐘左右。他再也睡不著,耷拉著一張更顯“自來舊”的臉爬起來看電視,一個澳大利亞的電視片,講他們那里有一種奇怪的羊,那是一種長不大的小羊,害怕聲音,害怕風(fēng)雨,害怕比它們大的動物,外界稍有響動就會導(dǎo)致它們暈厥,動物學(xué)家命名它們?yōu)椤皶炟恃颉薄?/p>

他本能地對畫面上那些暈厥羊有好感,那是活脫兒一個他自己啊??墒?,早晨暈在老馬家地上的那個人他又是誰呢?

一只暈厥羊興許完全有能力去恐嚇另一只暈厥羊。

(節(jié)選自《鐵凝自選小說集》)

想一想:小說中的老馬是一個被扭曲的小人物,你怎樣看待他這樣的人?請聯(lián)系現(xiàn)實簡要談一談。

四、選擇類

22.下列句子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其根本B.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告:祭告

C.一夫夜呼,亂者四應(yīng)應(yīng):應(yīng)答D.故方其盛也方:正當,正在

23.下列句中加點詞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盛衰之理世言晉王之將終也

B.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而皆背晉以歸梁

C.方其系燕父子以組故方其盛也

D.舉天下之豪杰,莫能與之爭莫愁前路無知己

五、非選擇類

24.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2)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quán)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

(3)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4)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獨伶人也哉?

25.一詞多義:請根據(jù)對句子的理解,完成與加點字相關(guān)的釋義填空。

①抑本其成敗之跡動詞,_________________

②是故百仞之松,本傷于下而末槁于上名詞,_________________

③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名詞,_________________

④奉至尊,章洪業(yè),皆在力本任賢名詞,_________________

①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連詞,_________________

②與爾三矢動詞,_________________

③莫能與之爭介詞,_________________

④失其所與,不知動詞,_________________

⑤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動詞,_________________

①抑本其成敗之跡連詞,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圣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連詞,_________________

③屈心而抑志兮動詞,_________________

④及仲舒對冊,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動詞,_________________

①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梁連詞,_________________

②莊宗受而藏之于廟連詞,_________________

③負而前驅(qū)連詞,_________________

④豈得之難而失之易軟連詞,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C2.A3.D4.(1)勢單力孤,那么懼怕發(fā)生禍患的心理就更加嚴重。而挾持自己的人的地位就會更加牢固。

(2)禍患常常是從細微的事情積累起來的,人的才智勇氣往往被他溺愛的事物困擾,難道只是溺愛伶人才如此嗎?5.原因:君王寵信宦官,疏遠賢才,導(dǎo)致宦官專權(quán)。

目的:警告后世君王不要漸積養(yǎng)禍。

6.B7.D8.C9.(1)然而周朝因此而興盛,原因就在于善良之士雖多卻不感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