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學二部高一下學期3月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1頁
第一中學二部高一下學期3月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2頁
第一中學二部高一下學期3月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3頁
第一中學二部高一下學期3月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4頁
第一中學二部高一下學期3月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中學二部高一下學期3月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高青縣第一中學二部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3月月考

語文科目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幾千年來,中國古代文藝觀念孕育、鞏固、創(chuàng)新,不斷豐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眾多標識性的古代文藝觀念,為傳統(tǒng)文化形塑了品格,推動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久遠傳承。

中國古代早期的文藝觀念,比較注重文藝的政教功用,偏重于文治目標,而非文辭藝術本身?!墩撜Z·陽貨篇》記載說:“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興、觀、群、怨既有結構邏輯,又有各自功能,是缺一不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有機整體。以“興”引譬連類,發(fā)出對社會現實的觀與感;以“觀"認識社會風俗的盛與衰,量度國家政治的興與??;以“群”實現互更交流,形成命運共同體,推動社會共同進步;以“怨"美刺不足,期于政治修明,社會和諧。漢代《樂記》中有“聲音之道,與政通矣”“揖讓而治天下者,禮樂之謂也"。兩漢時期的思想家也推崇“尚用”的觀念,比如揚雄、桓譚、王充等,強調文藝著作必須要對現實社會產生作用。這一文藝觀念滋養(yǎng)的政治文化傳統(tǒng),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政治意志和匡世決心,讓中華民族一次次在磨難坎坷中化危為機。

唐宋以來盛行的“文以載道"觀念,則進一步彰顯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經世致用”的思想內核。無論是韓愈提出的“文以明道”,還是周敦頤提出的“文以載道”,最初都是為了矯正“文勝于質"的文藝弊病,擺脫文人對技巧、文辭、修飾的偏執(zhí)迷戀,重新恢復文藝內容的重要價值。宋代以后,“文以載道”觀念成為普遍的文化共識和社會規(guī)范,要求創(chuàng)作者秉持正確的價值觀、使命感和深弘氣度,在踐履社會責任、賡續(xù)文化傳統(tǒng)中從事文化創(chuàng)造,用文學藝術的有形表達反映廣泛的生活現實,傳遞社會的主流價值思想,引導、帶動、升華人們的精神世界??梢哉f,“文以載道"在以文育人、以文弘業(yè)、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鑄魂中體現出一種基礎、廣泛、深厚的文化自信。

古代文學家討論“文以載道”時,大都強調以道為本體,文只是“載道"的工具。這樣一來,“文以載道”就讓傳統(tǒng)文學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獨立性,教化凌駕于審美判斷之上,文學成為社會政治的附庸。在新時代,揚棄“文以載道"思想要做到文與道的辯證統(tǒng)一,既要重視“文”的價值,也要重視其思想意義;既要重內容,也要重形式。而只有打破文道關系的二元對立,文道并重,才能真正做到兩者的辯證統(tǒng)一。朱光潛曾將文藝的“道"比喻為鹽,將“文”比喻為水,“文以載道"好比鹽溶于水。這種理解才是文道關系的最佳狀態(tài)和最高追求。

中國古代文藝觀念博大精深、內涵豐富,具有強大的包容性與生命力,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刻認識理解古代文藝觀念的重要貢獻,有助于全面揭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形成歷程與發(fā)展機制,更好地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

(摘編自蔡美云、張含、宗波等人的文章)

材料二:

在20世紀80年代之后,許多學者強調中國古代文學的文化研究,因為他們發(fā)現那些產生于西方創(chuàng)作實踐之上的文藝理論并不適合解釋中國古代文學現象;更重要的是,用西方的價值尺度來衡量中國古代文學成就高低的做法,既不能真正認識中國傳統(tǒng)文學的真實面貌,也難以評估中國文學的真正價值。因此,必須找到一種既符合現代文學觀念,又能涵蓋與解釋中國古代文學現象的研究方式。

事實上,中西方的文藝觀念在基本理念上存在著一定共性。比如說文學應該是審美的,應該是作者的精妙構思與出眾才華的體現,應該是用語言去進行形象與意象的創(chuàng)造等。但是中國古代對文學構思與文采的重視,并不是在任何朝代與任何作家、批評家那里都能被無保留地認可的。比如,漢代以前人們比較重視文學的政教意義,而中唐以后古文運動的興起就是以批判駢體文為前提,反對只講究形式美,更強調文學作品的政教功用,對其文學特征則有所忽視,從而減弱了文章的審美色彩。

中國古代文學是一個可以確定中心,但又邊界相當模糊的領域。它就像一棵樹,人們能夠看清其樹干與枝葉,卻并不能輕易弄清其根須究竟伸向何處。根須不是整個樹,但沒有根須,卻永遠不可能長成真正的樹。因此,研究中國古代文學,既要緊緊抓住其審美的基本特征,從而總結出適合于世界的共同的文學經驗與文學理論;同時又要深入探討各家思想學派對文學的不同看法與復雜影響,像儒家的詩教觀念、道家的解脫理論、禪宗的妙悟境界等,都是中國所獨有并且曾經對中國古代文學產生過重大影響的觀念。

回歸中國本體與建立中國話語,既需要照顧中國歷史發(fā)展的獨特性,又需要廣闊的世界視野,需要現代學者以更為弘通的視野與嚴密的思維能力去進行重新選擇、深入研究與公允評判。無論是中國還是西方,在面對各自的傳統(tǒng)文藝觀念及其在此基礎上所產生的文學現象時,都必須要作出自己的選擇,以尋找出文學據以成立的核心觀念與發(fā)展推進的主要線索。

(摘編自左東嶺等人的文章)

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久遠傳承得益于眾多古代文藝觀念對傳統(tǒng)文化品格的塑造。

B.《論語》中對學《詩》的解釋證明了中國古代早期的文藝觀念對文治目標的重視。

C.雖然中西方文藝觀念的價值尺度有較大差異,但中西方文論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

D.要找出文學成立的核心觀念和發(fā)展的主線索,中西方都須選擇各自的傳統(tǒng)文藝觀。

2.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小明打算寫一篇有關先秦文藝觀念的學術小論文,老師建議寫作核心應該關注其中的治國方式和教化方式。

B.學校籌備增強文化自信、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發(fā)展的活動,你建議可以開展“古文運動”經典作品誦讀活動。

C.根據材料二第二段內容,可以推知在漢代到中唐之間的一段時期內,“文勝于質"的駢體文在文壇大行其道。

D.文學文化學者應具備的共識是深刻理解中國古代文藝觀念的重要貢獻,就可以回歸中國本體,建立中國話語。

3.下列選項中,最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一中中國古代“文治”觀念的一項是(3分)()

A.為世用者,百篇無害;不為用者,一章無補。(王充)

B.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左傳》)

C.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毛詩序》)

D.吟詠風謠,流連哀思者,謂之文。(蕭繹)

4.下列對材料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材料一采用了總分總的論證結構,開宗明義,然后從不同角度論述了中國古代文藝觀念能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最后重申觀點。

B.材料一中以鹽喻“道”,以水喻“文”;材料二以“樹"喻文學研究中心,以“根須”喻其邊界,都形象地論證了部分和整體的關系。

C.兩則材料都把“中國古代文藝觀念"作為論述內容的中心,但是側重點不一樣。材料一側重于文藝功用,材料二則是側重于文學研究。

D.兩則材料在情感態(tài)度上都表現出一定傾向性,都提到了要用辯證統(tǒng)一的眼光、用揚棄的觀念來發(fā)展新時代中的中國傳統(tǒng)文藝觀念。

5.結合材料一,分析唐太宗“文以載道”觀念的具體體現。(6分)

①貞觀初,太宗謂監(jiān)修國史房玄齡曰:“比見前、后《漢史》載錄揚雄《甘泉》《羽獵》,司馬相如《子虛》《上林》,班固《兩都》等賦,此既文體浮華,無益勸誡,何假書之史策其有上書論事,詞理切直,可裨于政理者,朕從與不從皆須備載。"

②貞觀十一年,著作佐郎鄧隆表請編次太宗文章為集。太宗謂曰:“朕若制事出令,有益于人者,史則書之,足為不朽。若事不師古,亂政害物,雖有詞藻,終貽后代笑,非所須也。只如梁武帝父子及陳后主、隋煬帝,亦大有文集,而所為多不法,宗社皆須臾傾覆。凡人主惟在德行,何必要事文章耶”竟不許。

(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畢業(yè)歌(節(jié)選)

嚴歌苓

夜上海舞廳,王沐天匆匆地在跳舞的人群里穿梭。

香水、鴉片煙、人身上的汗氣、高檔絲綢衣料上的樟腦氣,一股腦兒漚在燠熱的房間,攪和成一種黏嗒嗒的氣息,將王沐天淹沒在里頭。震人的西洋音樂里,臺上一個摟著舞伴的舞男正不顧廉恥地朝著臺下飛吻。王沐天嫌惡地偏頭避開,①生怕那個沒形沒影的飛吻會跟鼻涕一樣甩在自己身上。他護著鼓鼓囊囊的胸口,蹭到了舞廳角落。

有些抗日活動,王沐天覺得沒有人可以信賴,所以就只有由他自己去完成。他覺得只有抗日老手才能勝任那些危險的任務,比如說,這一次。

王沐天在燈紅酒綠的光線下,悄然把手伸向角落里的開關電閘。

大廳里的燈突然熄滅,音樂驟停的短暫寂靜中,王沐天把捂在胸口的傳單一把扯出,“嘩啦"一聲朝天撒出。

黑暗里男人女人們驚叫起來。②王沐天懷著興奮與貨真價實的憤怒大喊:“無恥的亡國奴們,你們還有心思跳舞呢!”

他扔下這句話,趁著混亂扭身便逃,跌跌撞撞擠過混亂的人群沖到門口時,手臂卻被人一把鉗住。

屋里的燈光很快重新亮起,王沐天回頭,看到抓住自己的是個陌生男人。他掙扎,男人連個輕蔑的表情都懶得做,順手把他的膀子反擰到了背后。別住筋的劇痛讓王沐天腦子里轟轟作響,他想這回搞砸了,這男人是個便衣。

那個時候的上海便衣無處不在。

整個舞廳的所有人都在亂,于是門口的這場小小的騷亂沒有引來過多注意。便衣擰著王沐天的胳膊把他往門外拖。王沐天拳打腳踢地被拽著,掙扎中看見據守在舞廳另外兩個角落的幾個便衣迅速向這里移動過來。王沐天懊惱了,他愕然于自己的失察,更讓他懊惱的是,當聯(lián)想到自己將要付出的代價的時候,他害怕了。他竟然會害怕!這簡直不可原諒。

一瓶子汽水不知從什么地方飛了出來,準準地砸中了頂棚上的吊燈。一時之間轟然作響,汽水的泡沫和碎裂的玻璃一齊在人們的頭頂炸開,舞廳再次陷入黑暗。③這下子,重新亮燈怕沒那么快了。

在人們的尖叫聲中,王沐天聽到了兩聲槍響。

舞廳里炸了窩,比剛才的騷亂更甚,所有人都在尖叫著往外擠,門口卻被便衣堵住。王沐天趁亂瘋狂地掙扎,他用力過猛到差點把自己摔倒,扭頭才發(fā)現剛剛揪住自己的便衣像條人皮口袋一樣向下癱軟,額角正洶涌地往外冒著黑糊糊的液體。那只能是血了。

王沐天愣著,背后卻被粗暴地推了一把。他要回頭,推他的人已經一把抓住他的手,揪扯著他朝與門口相反的方向奔去。逆流而上的一頓狂奔后,王沐天跟著那人跌跌撞撞上了樓梯,被直接扔進了舞廳的廁所,嘴巴啃在墻上。他回過頭,看到一個手中持槍的陌生男人正在迅速地把門插上。

男人個頭不高,看著瘦,可隱藏著力量感,背影里一身精壯肌肉隔著衣服隱隱浮現出輪廓來。他穿著一身王沐天看來不可能上得了街的衣服,頭頂甚至用了發(fā)膠,猛地回過頭時,王沐天從那張下頜咬緊、微微帶汗的英俊臉龐上,看出了他飛吻時的表情——那個舞男。

舞男馬不停蹄地奔到廁所窗邊,一把推開窗朝下看了一眼,扭頭沖著王沐天一別下巴:“你先下,不要慌。"

王沐天從怔忪中恢復過來,他消化著如今的局面。此刻自己被一個持槍的舞男給救了,這舞男讓他先下……下去哪里?他奔到窗口,看到窗外一道防火梯通往樓下。④那么個搖搖欲墜的陡峭的高度,讓他趴在原地眼暈了一秒。下一秒,沉重的砸門聲已經在身后響起。

舞男背對王沐天,把槍對準了門口。

王沐天咬牙攀住窗口,翻身躍了出去。

此時的舞廳里,四五個越南巡捕和兩個便衣打著巨大的電筒,一邊查看著鉆在桌下、趴在地上或者躲在吧臺后的男女們,一邊吼叫:“都出來!站好!拿出證件!”

人們驚魂未定地按照指令行動。

窗外的防火梯上,王沐天已經爬了一半,他的腳哆嗦著伸向下一級梯階。

“踩穩(wěn)了。"舞男壓低的聲音從頭頂上傳來。他一級一級緊跟著王沐天向下爬。

王沐天顫抖地向下看去,細長的階梯仿佛還有天之于地那么高似的。爬樹真的不是他的長項,爬梯子亦然。王沐天感覺過了半輩子那么久,終于還有八九級梯階就要落地了。突然一聲槍響,王沐天驚得一個失手差點翻滾下去。

槍聲是從頭頂傳來的,王沐天抬頭時,原本還在他上方的舞男撒手而下,越過王沐天直接墜落在地上。王沐天瞪著從廁所窗口伸出來的兩只黑洞洞的槍口,眼神發(fā)暈,心想那個人被打中了,他被打中了……

“跳!”“被打中"的人好端端地站在梯子下方,沖著王沐天伸出手來。漆黑夜幕中唯見他兩只眼睛炯炯到嚇人。王沐天驚喜交加地瞪著他。

又是兩聲槍響,這一回的子彈簡直是削著王沐天的頭皮呼嘯而過的。舞男忍無可忍地大叫:“跳啊!”

于是,王沐天再無思考,一躍而下。

舞男一把把他接在懷里,下墜的撞擊讓兩個人都趔趄了一步。槍聲又響,舞男拉起他的手奔向夜色深處。(有刪改)

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王沐天“護著鼓鼓囊囊的胸口”,在跳舞的人群里匆匆地穿梭,這反常的舉動應該早已引起據守在舞廳里的便衣的注意。

B.汽水瓶“準準地砸中了頂棚上的吊燈”,使整個舞廳再次陷入黑暗,這為舞男趁機擊斃便衣、救走王沐天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C.在門外有追兵、性命攸關的危急時刻,舞男說“你先下,不要慌”,意在體現他的英勇無畏和能夠成功逃脫的自信。

D.便衣居高臨下從窗口向下射擊,舞男順著防火梯“向下爬”,無法用槍還擊,在千鈞一發(fā)之際他果斷地從空中一躍而下。

7.下列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句子①通過形象的比喻,表達了王沐天對“朝著臺下飛吻"的舞男的厭惡之情。

B.句子②用“貨真價實”形容憤怒極為新穎,也順帶諷刺了當時那些假裝憤怒的國人。

C.句子③與“大廳里的燈突然熄滅"形成照應,也為舞男和王沐天得以逃走做了鋪墊。

D.句子④寫防火梯太陡以致王沐天心生畏懼,這與下文舞男“撒手而下”形成了對比。

8.故事發(fā)生時,王沐天是一個16歲的中學生。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其形象特征。(5分)

9.清代袁枚《隨園詩話》云:“文似看山不喜平。"請簡要分析本文主要是如何做到“不平”的。(6分)

二、古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材料一:

贈司徒魯郡顏公,諱真卿,事唐為太子太師,與其從父兄杲卿,皆有大節(jié)以死。至今雖小夫婦人,皆知公之為烈也。初,公以忤楊國忠斥為平原太守,策安祿山必反,為之備。祿山既舉兵,與常山太守杲卿伐其后,賊之不能直窺潼關,以公與杲卿撓其勢也。天寶之際,久不見兵,祿山既反,天下莫不震動,公獨以區(qū)區(qū)平原,遂折其鋒。四方聞之,爭奮而起,唐卒以振者,公為之倡也。___(節(jié)選自曾鞏《撫州顏魯公祠堂記》,有刪改)

材料二:

代宗崩,真卿為禮儀使。盧杞專權,忌之。會李希烈陷汝州,杞乃奏曰:“顏真卿四方所信,使諭之,可不勞師旅。"上從之。初見希烈,欲宣詔旨,希烈養(yǎng)子千余人露刃爭前迫真卿,將食其肉。諸將叢繞謾罵,舉刃以擬之,真卿不動。希烈遽以身翼蔽之,麾眾令退,館真卿而禮之。

希烈大宴逆黨,召真卿坐,使觀倡優(yōu)斥黷朝政為戲,真卿怒曰:“相公,人臣也,奈何使此曹如是乎”拂衣而起。時朱滔、王武俊等在坐,目真卿謂希烈曰:“聞太師名德久矣,相公欲建大號,而太師至,非天命正位欲求宰相,孰先太師乎"真卿正色叱之曰:“是何宰相耶!君等聞顏杲卿無是吾兄也。祿山反首舉義兵及被害詬罵不絕于口。吾今生向八十,官至太師,守吾兄之節(jié),死而后已,豈受汝輩誘脅耶!”希烈乃拘真卿,令甲士十人守,掘方丈坎于庭,曰“坑顏”,真卿怡然不介意。又遣其將辛景臻、安華至真卿所,積柴庭中,沃之以油,且傳逆詞曰:“不能屈節(jié),當自燒?!闭媲淠送渡砀盎穑罢榈儒嶂怪?。興元元年八月三日,乃使閹奴與景臻等殺真卿。先曰:“有敕。"真卿拜,奴曰:“宜賜卿死?!闭媲湓唬骸袄铣紵o狀,罪當死,然不知使人何日從長安來"奴曰:“從大梁來?!闭媲淞R曰:“乃逆賊耳,何敕耶!"遂縊殺之,年七十七。(節(jié)選自《舊唐書·顏真卿傳》,有刪改)

10.材料二中畫波浪線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

祿山A反B首C舉義兵E及F被害G詬H罵I不絕J于口。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伐,與成語“矜功伐能”、“平伐其功"(《屈原列傳》)、“自伐者無功”(《老子四章》)中的“伐"含義均不同。

B.區(qū)區(qū),與“秦以區(qū)區(qū)之地”(《過秦論》)和“不任區(qū)區(qū)向往之至"(《答司馬諫議書》)中的“區(qū)區(qū)”含義均不同。

C.坎,指的是低洼的地方,也就是坑。與成語“坎井之蛙"及“鑿地為坎”(《蘇武傳》)中的“坎"含義均相同。

D.無狀,包含無功績,無善狀、不肖,無禮,無事實和根據等意。在文中是顏真卿對朝廷的自謙自責之辭。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顏真卿預計安祿山會造反,早作了準備,并聯(lián)合顏杲卿牽制了安祿山的進攻力量,對大唐中興有重要意義。

B.盧杞建議皇上派顏真卿去招安李希烈,其實是出于對顏真卿的忌恨,想借刀殺人,利用李希烈除掉顏真卿。

C.顏真卿根據閹奴的回答,斷定他的真實身份是叛賊,所謂“皇命”亦無中生有,朝廷并沒有想要賜死自己。

D.表達方式上,材料一夾敘夾議,材料二重在敘事,兩則材料均彰顯了顏真卿的遠見卓識及對國家的忠誠。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顏真卿四方所信,使諭之,可不勞師旅。

(2)希烈遽以身翼蔽之,麾眾令退,館真卿而禮之。

14.顏真卿之“烈"有哪些表現請根據文意簡要概括。(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

春題湖上

白居易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注】白居易原在長安任中書舍人。面對國事日荒,民生益困的現實,他屢屢上書言事而不被采納,眼見時局日危,朋黨傾軋加劇,便自求外任,來到杭州。這首詩是作者在杭州任期將滿,回京之前所作。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句中的“畫圖”是對頷聯(lián)、頸聯(lián)精當傳神的描寫的形象概括,詩中寫景是尾聯(lián)“勾留"之情的基礎。

B.頷聯(lián)妙用比喻描繪西湖山水。排排青松裝點山巒,如重重疊疊的翡翠;皎潔的月亮映入湖心,像一顆閃光的珍珠。

C.“青羅裙帶展新蒲”一句,實寫在稻田里勞作的少女裙帶飄曳,以少女勞動之美映襯了春日的西湖之美。

D.詩中嵌入農事,體現詩人對湖區(qū)勞動者的關懷,比《錢塘湖春行》立意更見新穎,是其寫作上的變格、出新。

16.有人評價此詩“以不舍意作結,而曰‘一半勾留’,言外正有余情"。請結合詩歌具體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孔子先用溫和自謙的話打消弟子的顧慮,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親切、活躍的環(huán)境。他說:“,_________________?!?/p>

(2)在《諫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__,_"概括了歷代君王能創(chuàng)業(yè)卻不能守業(yè)的普遍規(guī)律。

(3)魏征在《諫太宗十思疏》中特別提到了君主要善于用人和善于納諫,他認為,只要能做到“_,”,那么,有智謀的人、勇敢的人、仁愛的人、誠信的人都會竭盡全力貢獻力量。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

栗子的形狀很奇怪,像一個小刺猬。栗有“斗",斗外長了長長的硬刺,很扎手。栗子在斗里圍著長了一圈,一顆一顆緊挨著,很團結。當中有一顆是扁的,叫做臍栗。臍栗的味道和其他栗子沒有什么兩樣。堅果的外面大都有保護層,松子有鱗瓣,核桃、白果都有苦澀的外皮,這大概都是為了對付松鼠而長出來的。

新摘的生栗子很好吃,脆嫩,只是栗殼很不好剝,里面的內皮尤其不好去。把栗子放在竹籃里,掛在通風的地方吹幾天,就成了“風栗子”。風栗子肉微有皺紋,微軟,吃起來更為細膩有韌性。不像吃生栗子會弄得滿嘴都是碎粒,而且更甜。賈寶玉為一件事生了氣,襲人給他打岔,說:“我想吃風栗子了。你給我取去。"怡紅院的檐下是掛了一籃風栗子的。風栗子入《紅樓夢》,身價就高起來,雅了。這栗子是什么來頭,是賈蓉送來的劉姥姥送來的還是寶玉自己在外面買的不知道,書中并未交待。

栗子熟食的較多。我的家鄉(xiāng)原來沒有炒栗子,只是放在火里烤。冬天,生一個銅火盆,丟幾個栗子在通紅的炭火里,一會兒,砰的一聲,蹦出一個裂了殼的熟栗子,抓起來,在手里來回倒,連連吹氣使冷,剝殼入口,香甜無比。不過烤栗子要小心,弄不好會炸傷眼睛??纠踝油鈬灿校鞣接小盎鹬腥±酢钡脑⒀?,這栗子大概是烤的。

18.下列句子中的“是"與文中加點的“是”,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是可忍,孰不可忍。B.《阿Q正傳》的作者是魯迅。

C.村子前面是一片水田。D.是誰告訴你的

19.星球高中邀請你給學生講解出自高中語文課文的成語。請從下列三個成語中任選一個,借鑒對“火中取栗"的講解方法,擬出講解要點。要求闡釋準確,語言流暢。(3分)

示例:“火中取栗”出自西方寓言《猴子和貓》。原意是說猴子騙貓取火中的栗子,結果取出后被猴子吃了,貓卻因此被燒掉了腳上的毛。后用“火中取栗"比喻受人利用,冒著危險給別人出力,自己吃了苦頭,卻沒有得到好處。

緣木求魚

目無全牛

朝聞夕死

20.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極富表現力,簡要分析這一效果是如何取得的。(6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

21.下面對“中國互聯(lián)網發(fā)展階段簡表”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自1994年融入國際互聯(lián)網大家庭以來,中國網民數量不斷增加,互聯(lián)網普及率現在已經超過50%。

B.中國互聯(lián)網經歷了電腦互聯(lián)、移動互聯(lián)后,當下已進入智能物聯(lián)網時代,其聯(lián)結主體是物與物互聯(lián)。

C.伴隨技術的不斷進步,中國互聯(lián)網的應用形式日趨豐富,目前的代表性應用有微信、短視頻、抖音等。

D.中國互聯(lián)網從模仿與追隨起步,通過多年努力,如今已在一些領域實現自主創(chuàng)新,甚至有所超越。

22.請根據圖表信息分條概括“中國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特點,不超過60個字。(5分)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有人喜歡春天,有人喜歡秋天。

同樣是喜歡秋天,有人喜歡它的豐盈、華美、沉甸甸,有人喜歡它的清、靜與悲涼。

這都很好,應尊重不同的喜好。

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語文科目答案

一、(一)

1.C

(根據材料二第二段可知,中西方文論的基本理念并非一致,只是存在一定的共性。)

D

(根據材料二最后一段可以得知,“回歸中國本體,建立中國話語”需要多方面的因素,選項中“就可以"太過絕對。)

A

(A項,意為:對社會有用的,創(chuàng)作百篇也沒有害處;對社會無用的,寫一章也沒有好處。這是“文以載道”的觀念,符合“文治觀念"。B項,意為:語言沒有文采,不會流傳久遠。C項,意為:情感在心里激蕩,就用詩的語言來表現它,用語言還表達不盡,便用咨嗟嘆息的聲音來延續(xù)它。D項,意為:寫作詩詞、風俗歌謠,抒發(fā)流淚哭泣的悲哀情思的,才叫做有文采。BCD三項主要講求抒情和文采,不符合“文治觀念”。)

4.B

(朱光潛以鹽喻“道”,以水喻“文”,“文以載道"好比鹽溶于水,不是論證部分和整體的關系。)

5.①材料一強調“文以載道”要矯正“文勝于質"的弊病,擺脫對技巧、文辭的偏執(zhí)。(1分)唐太宗認為揚雄、司馬相如和班固的漢大賦,文體浮華,起不到勸誡作用,不應該載入史冊。(2分)

②材料一提出“文以載道”的觀念要求創(chuàng)作者秉持正確的價值觀和使命感。(1分)唐太宗認為身為君主,德行比文章要重要得多。如果命令不遵循古訓,擾亂了政務,即使辭藻華麗,也終將貽笑后人。否決了臣下想把他的文章匯編成集的提議。(2分)

C

【解析】“意在體現他的英勇無畏和能夠成功逃脫的自信"錯誤,此句主要體現的是他的沉著冷靜和先人后己的精神。

B

【解析】“也順帶諷刺了當時那些假裝憤怒的國人”無中生有。

8.①熱愛國家。王沐天不甘心做亡國奴,敢于在舞廳拋撒抗日傳單(希望以此喚醒麻木的國民)。(2分)②不夠成熟。王沐天自以為是“抗日老手”,其實計劃、行動都有疏漏之處,導致隨后被擒。(3分)(意思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給分)

9.①形象塑造欲揚先抑?!拔枘小弊鳛橹饕宋铮鰣鰰r“摟著舞伴"正不顧廉恥地朝著臺下飛吻”,形象十分猥瑣;后來他冒著生命危險擊斃便衣,勇救王沐天,在抑揚之間完成了其抗日志士形象的塑造。②情節(jié)發(fā)展一波三折。王沐天拋撒完抗日傳單,不料轉瞬即被便衣抓??;正苦于無法脫身之際,便衣被“舞男"擊斃;兩人逃到廁所,其余便衣緊追不舍;防火梯上一聲槍響,“舞男”似被打中,不想他安然無恙,最終帶領王沐天逃離險境。(每點3分,意思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給分)

二、(一)

10、BEG

11.B(

“含義均不同"錯誤,文中“區(qū)區(qū)”為小、少的意思,與“秦以區(qū)區(qū)之地"中的“區(qū)區(qū)”含義相同,與“不任區(qū)區(qū)向往之至"中的“區(qū)區(qū)”含義不同。)

D

(“兩則材料均彰顯了顏真卿的遠見卓識及對國家的忠誠"錯誤,材料二主要表現顏真卿的剛烈及對國家的忠誠,沒有表現其遠見卓識。)

13.(1)顏真卿是全國信服的人,派他去告諭李希烈,可以不勞煩軍隊(動用武力)。

(評分標準:信,信服;顏真卿四方所信,判斷句;諭,曉諭,告諭;使之諭,省略句;勞,勞煩,使勞煩,動用武力。)

(2)李希烈急忙用身體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遮擋他,揮手命令眾人退下,將顏真卿安置在館舍,禮貌地對待他。

(評分標準:遽,急忙;翼蔽,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遮擋他,或保護;麾,揮手,指揮;館,安置在館舍,安排住宿;禮,禮貌地對待,以禮相待。)

14.①與反賊安祿山英勇斗爭。

②面對李希烈(閹奴與景臻)等人的威逼,他大義凜然,蹈死不顧。

③李希烈使其觀看藝人褻瀆朝廷政事取樂,他怒斥希烈,捍衛(wèi)朝廷的尊嚴。

(評分標準:三個要點,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

參考譯文:

材料一:

被追贈為司徒的魯郡顏公,名真卿,在唐朝為太子太師,和他的堂兄杲卿,都為保持崇高的節(jié)氣而死。直到今天,即使是平民百姓也都知道顏公的忠烈。當初,顏公因為觸犯楊國忠被貶為平原太守,他預計安祿山必反,為這事做了準備。安祿山叛亂后,他和常山太守顏杲卿攻打賊軍的后方,賊軍之所以不能長驅直入潼關,就是因為顏公與果卿阻擋了他們的勢頭。天寶年間,多年沒有戰(zhàn)爭了。安祿山謀反后,天下人無不感到震驚。唯獨顏公憑小小的平原郡,削弱了敵軍的鋒芒。四面八方聽到這個消息,爭先恐后地奮起響應。唐朝最終能夠振興,就是顏公首先發(fā)起的。

材料二:

唐代宗去世,顏真卿任禮儀使。盧杞獨攬大權,忌恨他。正趕上李希烈叛變攻占汝州,盧杞就提議說:“顏真卿是全國信服的人,派他去告渝李希烈,可以不勞煩軍隊(動用武力)?!被噬贤饬?。顏真卿剛見到李希烈,想宣講詔書旨意,李希烈的干兒子一千多人抽出刀搶著上前逼迫他,要吃他的肉。許多將領層層圍住,隨口辱罵,往他的身上揮刀比劃,顏真卿毫不畏懼。李希烈急忙用身體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遮擋他,揮手命令眾人退下,將顏真卿安置在館舍,禮貌地對待他。

李希烈大擺宴席犒勞他的爪牙,請顏真卿赴宴,讓他看藝人指責、褻瀆朝廷政事取樂,顏真卿發(fā)怒說:“大人是臣下,怎么讓這些人做這種事呢?"整理衣裳起身離席。當時叛變唐朝的朱滔、王武俊等人也在酒宴就座,他們看著顏真卿對李希烈說:“我們久聞太師大名和仁德,大人想稱帝,太師就來了,豈非上天封為正統(tǒng)?如想任命宰相,誰能比得上太師?”顏真卿態(tài)度嚴肅地駁斥他們說:“這是什么宰相!諸位聽說顏杲卿沒有?他是我哥哥。安祿山反叛,他首先起兵反抗,被殺害的時候,口里不停地罵賊。我現年將近八十,官做到太師,到死我都要保持我哥哥的氣節(jié),怎會接受你們的威脅利誘呢!"李希烈于是拘禁了顏真卿,派十名兵士看守,在庭院挖了一丈見方的坑,揚言“活埋顏真卿”,顏真卿神情坦然不在乎。李希烈派他的將領辛景臻、安華到顏真卿住處,在庭院中堆柴,澆上油,就傳達命令說:“不愿投降,就自己燒死。"顏真卿就往火里跳,辛景臻等急忙攔住他。興元元年(784)八月三日,就派宦官和辛景臻等人殺顏真卿,他們先通報說:“有圣旨。”顏真卿跪拜,宦官說:“應該賜你死。"顏真卿說:“老臣無禮,罪該處死,但不知使臣哪天從長安來的?”宦官說:“從大梁來的。"顏真卿罵道:“那是叛賊,稱什么圣旨!”他們就把他勒死了,享年七十七歲。

(二)

C

(這一句是比喻,寫新生的蒲草在風中搖曳,就像是少女身上的裙帶,并非實寫少女勞動之美。)

16.①尾聯(lián)說“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西湖美景如畫,是詩人不舍離開杭州的原因之一;

②而“言外余情”則與詩人的遭遇有關,與其回到京城朋黨傾軋的官場,不如在杭州任上做點實事。(每點3分)

(三)17.(1)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

(2)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

(3)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

三、(一)

18.D

(A項,表指代,B項,表判斷,C項,表存在,D項,表強調。)

19.“緣木求魚"出自《齊桓晉文之事》。原意是說爬到樹上去找魚。后來比喻方向或辦法不對,不可能達到目的。

“目無全牛”出自《庖丁解?!?。原意是說眼中沒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結構。后來形容人的技藝高超,得心應手,已經到達非常純熟的地步。

“朝聞夕死"出自《<論語>十二章》。原意是說如果早上明白了道理,哪怕當晚就死去也是值得的。后來形容對真理或某種信仰追求的迫切。

(出處1分,原意1分,喻意1分)

20.①用詞精當。如“丟”“蹦"倒”等詞生動貼切,刻畫入微。

②兼具視覺和聽覺,具有現場感、畫面感?!巴t的"砰的一聲”“裂了殼的”,更生動形象地表現了當時的情境。

③多用短句。“一會兒”“砰的一聲"突顯聲響之有力;用短句串起一系列的動作,簡潔有力,富有節(jié)奏感。

④典雅用語和口語相結合?!吧鹋琛薄笆估?入口”“無比"用詞典雅,與“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