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接地設計及施工驗收規(guī)范_第1頁
防雷接地設計及施工驗收規(guī)范_第2頁
防雷接地設計及施工驗收規(guī)范_第3頁
防雷接地設計及施工驗收規(guī)范_第4頁
防雷接地設計及施工驗收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防雷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 E0 J, U# f; z* B- l! p( B Z8 o8 ( E8 xv! ! o* S/ 第一章總則 + q. Z- K* E* C) ?9 g第1.0.1條為保證接地裝置安裝工程的施工質量、促進工程施工技術水平的提高,確保接地裝置安全運行,制定本規(guī)范。: a3 4 d6 u+ U: cK3 M5 B3 n第1.0.2條本規(guī)范適用于電氣裝置的接地裝置安裝工程的施工及驗收。. V- H5 J8 M4 ?4 I0 L- g( S8 j第1.0.3條接地裝置的安裝應按已批準的設計進行施工。2 , X9 q( I9 S8 a第1.0.4條采用的器材應符合國家現行技術標準的規(guī)定,井應有合格證件。0 第1.0.5條施工中的安全技術措施,應符合本規(guī)范和現行有關安全技術標準的規(guī)定。1 L7 c/ A6 c9 . u第1.0.6條接地裝置的安裝應配合建筑工程的施工,隱蔽部分必須在覆蓋前會同有關單位做好中間檢查及驗收記錄。; y8 f2 B% c7 k S0 c( # 第1.0.7條接地裝置的施工及驗收,除按本規(guī)范的規(guī)定執(zhí)行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的有關標準、規(guī)范的規(guī)定。$ ; x0 + k6 I2 B( h s0 第二章電氣裝置的接地 , K# i: g8 v3 W: s % F1 A2 p第一節(jié)一般規(guī)定8 v/ ; i/ L5 j|第2.1.l條電氣裝置的下列金屬部分。均應接地或與PEN線相接:# I- J, 0 T% 一、電機、變壓器、電器、手攜式或移動式用電器具等的金屬底座和外殼。, C* 5 ?2 6 9 k8 b. z. ?二、電氣設備的傳動裝置。J7 r3 u U$ R三、屋內外配電裝置的金屬或鋼筋混凝土構架以及靠近帶電部分的金屬遮欄和金屬門。( J6 f Y2 r4 w+ g8 ) D. j, 3 t四、配電、控制、保護用的屏(柜、箱)及操作臺等的金屬框架和底座。1 P% f$ C$ & 9 z: j1 五、交、直流電力電纜的接頭盒、終端頭和膨脹器的金屬外殼和電纜的金屬護層、可觸及的電纜金屬保護管和穿線的鋼管。% C! w: A) s- D: f六、電纜橋架、支架和井架。5 9 f2 H. ( X* F七、裝有避雷線的電力線路桿塔。. t$ l& n0 Q$ c4 b2 & O八、裝在配電線路桿下的電力設備。# L$ t+ A/ H: L九、在非瀝青地面的居民區(qū)內,無避雷線的小接地電流架空電力線路的金屬桿塔和鋼筋混凝土桿塔。( Y g/ & L- E! # 十、電除塵器的構架。5 P# a0 P; W# a* W- r十一、封閉母線的外殼及其他裸露的金屬部分。( u# g+ M, i/ C+ 十二、六氟化硫封閉式組合電器和箱式變電站的金屬箱體。2 Z# X- 5 v6 n+ k# h+ Z十三、電熱設備的金屬外殼。; X) p# b4 o9 N$ D/ k十四、控制電纜的金屬護層。( q: A6 n& V2 l! d W第2.1.2條電氣裝置的下列金屬部分可不接地或不與PEN線相接:N+ r& h5 u F. X一、在木質、瀝青等不良導電地面的干燥房間內,交流額定電壓為380V及以下或直流額定電壓為440V及以下的電氣設備的外殼;但當有可能同時觸及上述電氣設備外殼和已接地的其他物體時,則仍應接地。4 g4 : ) T4 Y+ O& Q) W二、在干燥場所,交流額定電壓為127V及以下或直流額定電壓為110V及以下的電氣設備的外殼(該款系沿用電氣安裝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J232-82中條文)。: , u3 m* q8 + I三、安裝在配電屏、控制屏和配電裝置上的電氣測量儀表、繼電器和其他低壓電器等的外殼,以及當發(fā)生絕緣損壞時,在支持物上不會引起危險電壓的絕緣子的金屬底座等。) ! B-6 u& 四、安裝在已接地金屬構架上的設備,如穿墻套管等。/ ( J0 L$ l7 u g( t+ P1 g五、額定電壓為220V及以下的蓄電化室內的金屬支架。3 R) T( w7 . b0 |% h六、由發(fā)電廠、變電所和工業(yè)、企業(yè)區(qū)域內引出的鐵路軌道。 l: h7 F) I- u七、與已接地的機床、機座之間有可靠電氣接觸的電動機和電器的外殼。$ R0 j# d P a# J.v$ P第2.1.3條需要接地的直流系統的接地裝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i- Z, |$ y! Y, X8 u)一、能與地構成閉合回路且經常流過電流的接地線應沿絕緣墊板敷設,不得與金屬管道、建筑物和設備的構件有金屬的連接。 s& X3 o0 T+ K1 u1 g8 g/ S二、在土壤中含有在電解時能產生腐蝕性物質的地方,不宜敷設按地裝置,必要時可采取外引式接地裝置或改良土壤的措施。6 i/ Z( Q* p. e3 _ A- S三、直流電力回路專用的中性線和直流兩線制正極的接地體、接地線不得與自然接地體有金屬連接;當無絕緣隔離裝置時,相互間的距離不應小于1m。% g6 n! A9 L& ; d% 四、三線制直流回路的中性線宜直接接地。8 F0 $ k. ?第2.l.4條按地線不應作其他用途。NextPage A k. H) E7 h5 C) r第二節(jié)接地裝置的選擇. d* P5 X3 i7 u) f第2.2.1條交流電氣設備的接地可以利用下列自然接地體;- g; N8 E+ j9 _+ P! 一、埋設在地下的金屬管道,但不包括有可燃或有爆炸物質的管道。9 J4 n9 ?. q0 V二、金屬井管。! w: c# |. N7 y6 ?, h9 L三、與大地有可靠連接的建筑物的金屬結構。6 f: R1 w+ # w2 # B4 四、水工構筑物及其類似的構筑物的金屬管、樁。) T# G& ; h3 m# j) ?第2.2.2條交流電氣設備的接地線可利用行列接地體接地:# n, M+ I) q% K5 F) 一、建筑物的金屬結構(梁、柱等)及設計規(guī)定的混凝土結構內部的鋼筋。! E* y2 D( v7 W3 f6 r/ u二、生產用的起重機的軌道、配電裝置的外殼、走廊、平臺、電梯豎井、起重機與升降機的構架、運輸皮帶的鋼梁、電除塵器的構架等金屬結構。% s$ uY7 v q, A三、配線的鋼管。3 z2 o% c3 i) K第2.2.3條接地裝置宜采用鋼材。接地裝置的導體截面應符合熱穩(wěn)定和機械強度的要求,但不應小于表2.2.3所列規(guī)格。大中型發(fā)電廠、110kV及以上變電所或腐蝕性較強場所的接地裝置應采用熱鍍鋅鋼材,或適當加大截面。- 2 C5 E; b第2.2.4條低壓電氣設備地l扯L外露的銅和鋁按地線的最小截面應符合表2.2.4的規(guī)定。5 v0 * wZ( 1 K$ : Q表2.2.4低壓電氣設備地面上外露的銅和鋁接地線的最小截面0 g1 p5 + d# Z5! f; C0 Q! U# C2 M/ Q, J& # X5 A R3 C4 h1 Q, a第2.2.5條在地下不得采用裸鋁導體作為接地體或接地線。9 J4 sI6 ) _- m第2.2.6條利用化學方法降低土壤電阻率時,采用的降阻劑應符合下列要求;6 b1 g7 NQ+ e, W一、材料的選擇應符合設計要求。2 g; R$ V$ E; v* - J 二、使用的材料必須符合國家現行技術標準。并有合格證件。8 u9 5 R a3 三、嚴格按照生產廠家使用說明書規(guī)定的操作工藝施工。0 s% Y! _/ z E2 p) 第2.2.7條不得利用蛇皮管、管道保溫層的金屬外皮或金屬網以及電纜金屬護層作接地線。+ I- R* _. _( G7 K% V第三節(jié)接地裝置的敷設) w6 s. x0 第2.3.l條接地體頂面埋設深度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當無規(guī)定時。不宜小于0.6m。角鋼及鋼管接地體應垂直配置。除接地體外,接地體引出線的垂直部分和接地裝置焊接部位應作防腐處理;在作防腐處理前,表面必須除銹并去掉焊接處殘留的焊藥。( L+ ) S% t0 Y& z# y第2.3.2條垂直接地體的間距不宜小于其長度的2倍。水平接地體的問距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當無設計規(guī)定時不宜小于5m。+ J6 G5 y& e5 Y. i, g- w第2.3.3條接地線應防止發(fā)生機械損傷和化學腐蝕。在與公路、鐵路或管道等交叉及其他可能使接地處遭受損傷處,均應用管子或角鋼等加以保護。接地線在穿過墻壁、樓板和地坪處應加裝鋼管或其他堅固的保護套,有化學腐蝕的部位還應采取防腐措施。% W8 k$ f; 4 Ob第2.3.4條接地干線應在不同的兩點及以上與接地網相連。自然接地體應在不同的兩點及以上與接地干線或接地網相連接。( Y4 A$ s% 第2.3.5條每個電氣裝置的接地應以單獨的接地線與接地干線相連接,不得在一個接地線中串接幾個需要接地的電氣裝置。7 + v% e- nM9 k( a i第2.3.6條接地體敷設完后的土溝其回填土內不應夾有石塊和建筑垃圾等;外取的土壤不得有較強的腐蝕性;在回填土時應分層夯實。9 |8 i% O% a/ u5 J% E # U+ _第2.3.7條明敷接地線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 a# W: G1 t! Y一、應便于檢查。9 Z+ b: m( r+ P+ q c1 z2 X二、敷設位置不應妨礙設備的拆卸與檢修。; Y) C- |5 C/ P三、支持件間的距離,在水平直線部分宜為0.51.5m;垂直部分宜為1.53m;轉彎部分宜為0.30.5m。7 D9 W+ _4 J% J9 J四、接地線應按水平或垂直敷設,亦可與建筑物傾斜結構平行敷設;在直線段上,不應有高低起伏及彎曲等情況。/ |( E% J# s) $ ) - X五、接地線沿建筑物墻壁水平敷設時,離地面距離宜為250300mm;接地線與建筑物墻壁間的間隙宜為1015mm。2 - P- E8 x5 H; |1 o2 六、在接地線跨越建筑物伸縮縫、沉降縫處時,應設置補償器。補償器可用接地線本身彎成弧狀代替。NextPage, l+ c ! T4 X1 F; y第2.3.8條明敷接地線的表面應涂以用15100mm寬度相等的綠色和黃色相間的條紋。在每個導體的全部長度上或只在每個區(qū)間或每個可接觸到的部位上宜作出標志。當使用膠帶時,應使用雙色膠帶。中性線宜涂淡藍色標志。 : 7 R# j+ r. s$ _第2.3.9條在接地線引向建筑物的入口處和在檢修用臨時接地點處,均應刷白色底漆并標以黑色記號,其代號為“”(接地)。, q% u6 v% X3 u% c# l& A$ - Q第2.3.10條進行檢修時,在斷路器室、配電間、母線分段處、發(fā)電機引出線等需臨時接地的地方,應引入接地干線,并應設有專供連接臨時接地線使用的接線板和螺栓。7 j5 Z% G! I1 qJ, P8 F% p$ Z& P第2.3.11條當電纜穿過零序電流互感器時,電纜頭的接地線應通過零序電流互感器后接地;由電纜頭至穿過零序電流互感器的一段電纜金屬護層和接地線應對地絕緣。: l. P- D7 J8 y7 V7 . I第2.3.12條直接接地或經消弧線圈接地的變壓器、旋轉電機的中性點與接地體或接地干線的連接,應采用單獨的接地線。- G9 O, R: j, m第2.3.13條變電所、配電所的避雷器應用最短的接地線與主接地網連接。1 x4 s6 e9 a# N& # n: _) l* g第2.3.14條全封閉組合電器的外殼應按制造廠規(guī)定按地;法蘭片問應采用跨接線連接,并應保證良好的電氣通路。3 x- 1 a/ 8 V9 j2 G: g0 _第2.3.15條高壓配電間隔和靜止補償裝置的柵欄門鉸鏈處應用軟銅線連接,以保持良好接地。 f! b K& . X# d第2.3.16條高頻感應電熱裝置的屏蔽網、濾波器、電源裝置的金屬屏蔽外殼,高頻回路中外露導體和電氣設備的所有屏蔽部分和與其連接的金屬管道均應接地,并宜與接地干線連接。2 % g1 i/ 3 O2 W0 Z* h! 第2.3.17條接地裝置由多個分接地裝置部分組成時,應按設計要求設置便于分開的斷接卡。自然接地體與人工接地體連接處應有便于分斷的斷接卡。# T# 3 P- r) ?$ Q0 K: 第四節(jié)接地體(線)的連接0 T, k6 i1 W) R1 l7 ?第2.4.l條接地體(線)的連接應采用焊接,焊接必須牢固無虛焊。接至電氣設備上的接地線,應用鍍鋅螺栓連接;有色金屬接地線不能采用焊接時,可用螺栓連接。螺栓連接處的接觸面應按現行國家標準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母線裝置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的規(guī)定處理。8 m5 # l& E& X( c7 _W W8 s& j8 A第2.4.2條接地體(線)的焊接應采用搭接焊,其搭接長度必須符合下列規(guī)定:Y, R4 L# H: g/ D5 T) k 一、鋼為其寬度的2倍(且至少3個棱邊焊接)。, y* o5 r9 ( l6 T 二、圓鋼為其直徑的6倍。 S. |# M0 h& j2 P5 a8 q# z三、圓鋼與扁鋼連接時,其長度為圓鋼直徑的6倍。2 / e1 U$ d# r s m四、扁納與鋼管、扁鋼與角鋼焊接時,為了連接可靠,除應在其接觸部位兩側進行焊接外。并應焊以由鋼帶彎成的弧形(或直角形)卡子或直接由鋼帶本身彎成弧形(或直角形)與鋼管(或角鋼)焊接。1 U$ v% l% x! s q9 m第2.4.3條利用本規(guī)范第2.2.2條所述的各種金屬構件、金屬管道等作為接地線時,應保證其全長為完好的電氣通路。利用串聯的金屬構件、金屬管道作接地線時,應在其串接部位焊接金屬跨接線。) a0 y2 g/ 6 ?2 z6 l第五節(jié)避雷針(線、帶、網)的接地& Gy* v- F/ M+ c/ ?第2.5.l條避雷針(線、帶、網)的接地除應符合本章上述有關規(guī)定外,尚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 Q Q0 K8 |- z9 X0 C3 O! 一、避雷針(帶)與引下線之間的連接應采用焊接。4 d9 5 l( A M |( U$ |二、避雷針(帶)的引下線及接地裝置使用的緊固件均應使用鍍鋅制品。當采用沒有鍍鋅的地腳螺栓時,應采取防腐措施。2 ; f. C3 S& N& C2 n, D9 9 n1 P三、建筑物L的防雷設施采用多根引下線時,宜在各引下線距地面的1.51.8m處設置斷接卡,斷接卡應加保護措施。. S1 j8 L: y0 O) b* c% Y四、裝有避雷針的金屬筒體,當其厚度不小于4mm時,可作避雷針的引下線。筒體底部應有兩處與接地體對稱連接。5 q9 D# T% X5 s, 五、獨立避雷針及其接地裝置與道路或建筑物的出入口等的距離應大于3m。當小于3m時,應采取均壓措施或鋪設卵石或瀝青地面。1 M3 E9 k n7 p8 N 六、獨立避雷針(線)應設置獨立的集中接地裝置。當有困難時,該接地裝置可與接地網連接,但避雷針與主接地網的地下連接點至35kV及以下設備與主接地網的地下連接點,沿接地體的長度不得小于15m。7 n0 l G, z9 |6 i! O* N七、獨立避雷針的接地裝置與接地網的地中距離不應小于3m。, ; m4 b2 & u/ H八、配電裝置的架構或屋頂上的避雷針應與接地網連接,并應在其附近裝設集中接地裝置。7 o: T- r$ F: : 2 m2 C6 y第2.5.2條建筑物上的避雷針或防雷金屬網應和建筑物頂部的其他金屬物體連接成一個整體。 1 K, ( , N$ x9 F I$ m% y第2.5.3條裝有避雷針和避雷線的構架上的照明燈電源線必須采用直埋于土壤中的帶金屬護層的電纜或穿入金屬管的針線。電纜的金屬護層或金屬管必須接地,埋入土壤中的長度應在10m以上,方可與配電裝置的接地網相連或與電源線、低壓配電裝置相連接。5 D5 d1 H2 bT3 m& 8 ?第2.5.4條發(fā)電廠和變電所的避雷線線檔內不應有接頭。& Z0 n9 l# p1 Y# P* 第2.5.5條避雷針(網、帶)及其接地裝置,應采取自下而上的施工程序。首先安裝集中接地裝置,后安裝引下線,最后安裝接閃器。- O& / 7 k/ j4 Q6 B2 5 第2.5.6條在驗收時,應提交下列資料和文件:* b4 ?8 B& |6 T; P, w一、實際施工的竣工圖。. s8 j/ x+ c3 g. ( V; ! e二、變更設計的證明文件。0 d( E% q1 r( 9 H0 F三、安裝技術記錄(包括隱蔽工程記錄等)。 W( v8 v* D8 j8 ?* M% V四、測試記錄防雷接地系統的組成(一)防雷接地系統 防雷接地系統由接地極、接地母線、避雷針、避雷網、避雷引下線等構成。 1裝設避雷針 為了避免直接雷擊,建筑物、構筑物可裝設避雷針。避雷針由接閃器、引下線、接地體三局部組成。 接閃器:是避雷針的最高局部(針尖),專用于接納雷云放電,稱為“受雷尖端”。它應采用直徑不小于20mm、長為12m的圓鋼,或采用直徑不小于25mm的鍍鋅金屬管制造。 接地引下線:是接閃器與接地體之間的銜接線。它將接閃器上的雷電流安全地引入接地體,使之盡快地泄入大地。引下線普通采用直徑為明線10mm、暗線12mm的鍍鋅圓鋼,或截面不小于25mm2的鍍鋅鋼絞線,或采用25mm4mm鍍鋅扁鋼制造。 接地體:是避雷針的公開局部,其作用是將雷電流直接泄入大地。接地體埋設深度不應小于0.6m,垂直接地體的長度不應小于2.5m,垂直接地體之間的間隔不應小于5m。 當單支避雷針的維護范圍不夠時,可裝設兩支或多支避雷針,將欲維護的建筑物置于各避雷針的結合維護范圍內。 2安裝避雷帶(網) 為了維護建筑物或構筑物免受直擊雷和感應雷的危害,普遍采用避雷帶和避雷網,它由敷設在建筑物上的接地導體和接地引下線組成。接地導體普通敷設在屋脊、屋檐以及突出水塔、煙囪等處。關于金屬構造的屋頂,應自房屋兩端起每隔18m24m設一根引下線與接地網相銜接;鋼筋混凝土的屋頂,應將鋼筋焊接成網與接地網相銜接。關于第一類防雷設備的建筑物、構筑物,可在非金屬資料的屋頂上面裝設55(m)格子金屬網,再將金屬網用引下線與接地網相銜接。 (1)沿混凝土塊敷設 1)混凝土塊為一正方梯形體,在土建做屋面層之前,依照圖紙及規(guī)則的間距把混凝土塊做好(混凝土塊為預制),待土建施工終了,混凝土塊根本結實了,然后將避雷帶用焊接或用卡子固定于混凝土塊的支架上。 2)在屋脊上程度敷設時,請求支座間距為1m,轉彎處為0.5m。 (2)沿支架敷設 依據建筑物構造、外形的不同,分為沿天溝敷設、沿女兒墻敷設。程度敷設時請求支架間距為lm,轉彎處為0.5m。所有防雷安裝的各種金屬件必需鍍鋅。 3安裝避雷器 避雷器用來防護雷電產生的高電位沿線路侵入變電所或其他建筑物內。當線路上因雷擊產生高電位時,經避雷器對地放電,能夠維護電氣設備的絕緣免遭損壞。 避雷器分閥型避雷器、管型避雷器和維護間隙。管型避雷器普通只用于變電站的進線段,有時也用于維護線路的個別單薄環(huán)節(jié)。關于普通建筑物的進戶線可用比擬簡單的維護間隙維護。 4防雷引下線安裝 每棟建筑物至少要有兩根引下線(投影面積小于50?的建筑物除外),防雷引下線最好為對稱布置,其間隔不應大于20 m。 當設計請求應用柱內主筋作引下線時,每條引下線不得少于兩根主筋。引下線下與根底鋼筋相焊接,上與屋頂避雷網相焊接;在主筋接頭處(搭接焊除外)應用12?的鋼筋跨焊,焊接長度6D。 防雷引下線應在室外地坪以下0.8m1m處焊出一根由12mm圓鋼與40mm4mm扁鋼組成的鍍鋅導體,此導體伸出室外,距外墻間隔宜小于1m,以便銜接人工接地體;在地上距室外地坪1.5m1.8m處設斷接卡,以備測接地電阻之用。 5其他防雷措施 (1)為避免側擊雷,在高層建筑30m以上部位(普通從第9層開端),每向上三層,應用構造或框架內有貫穿性銜接的兩根主筋(只用邊支座筋)構成一環(huán)形程度避雷均壓環(huán)帶,均壓環(huán)必需與外墻用作防雷引下線的各柱主鋼筋焊接連通。搭接處用12的鋼筋跨焊或搭接焊,并在每層框架恰當位置甩出254鍍鋅扁鋼或12的鍍鋅圓鋼,金屬欄桿、金屬門窗、玻璃幕墻的鋁合金構件,以及外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